昆明图书馆 探寻昆明学院图书馆镇馆之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3收藏

昆明图书馆 探寻昆明学院图书馆镇馆之宝,第1张

  昆明学院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书呢?笔者在七、八年前就开始思考和探寻这个问题。在一年多前,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眉目。  一、源头 昆明大学与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04年5月合并后,改称为昆明学院。

昆明大学建于1984年3月3日。2003年2月,昆明大学合并了原昆明市轻工业学校、昆明市城乡建设学校、昆明市立信会计学校三所中专学校。这三所中专学校都是建国以后才创办的。因此,合并以后的昆明大学图书馆有古籍的可能性不大。笔者在昆明大学图书馆工作时,几经查访,结论是:昆明大学图书馆没有古籍;昆明大学图书馆虽然有一部分线装书,但都是近二十多年来在普通书店购进的线装书,这些线装书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拍照制版后印刷的,因而不是古籍,更谈不上是善本。所以说,原昆明大学图书馆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像样的镇馆之宝。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于1981年4月。2001年1月5日,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了原昆明师范学校和原昆明幼儿师范学校。昆明幼儿师范学校始办于1978年,即建国以后才始办的,因而有古籍的可能性也不大。而昆明师范学校却始办于1905年,即始办于光绪三十一年。另外,笔者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查到:晚清时期全国各地的不少书院相继改建成师范学校;昆明地区在晚清时有三大书院。两年前,笔者亲眼目睹了原昆明师范学校图书馆的古籍上钤有五华书院的印章。因此,昆明师范学校有可能是在1905年,由五华书院改建而成的。所以说,原昆明师范学校图书馆有古籍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几年前,笔者曾听原昆明师范学校图书馆的人说,他们图书馆大约有两千本古籍。

两年前,由于宣传工作上的原因,笔者与昆明学院图书馆的党委书记一起到昆明学院北校区图书馆,即原昆明师范学校图书馆。在闲谈中谈到了古籍的话题。一位北校区图书馆曾经保管过“古书”的工作人员说:北校区图书馆的“古书”都是民国以后的,并且都被虫吃成了筛眼、一包灰,一碰就碎,没有什么价值。当时北校区图书馆的负责人也在场,但他对古籍的话题没说一句话。回来后,笔者越想越不对劲,就对昆明学院图书馆的党委书记说,想去看看北校区图书馆到底有没有古籍;那些“古书”真的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吗?昆明学院图书馆的党委书记同意了,说等他与北校区图书馆的负责人联系好后,一起去看看。

二、初见端倪

时隔不久,昆明学院图书馆的党委书记就与北校区图书馆的负责人联系好了。笔者就与昆明学院图书馆的党委书记一道专程去昆明学院北校区图书馆看那些“古书”。那天,我们受得了北校区图书馆负责人的热情接待。

当笔者看了四册一套的《温飞卿解集》后,眼睛一亮。它的字的结构匀称;字距和行距合适;墨色浓黑;字迹都清晰;版本是木雕本;纸质比较厚实;纸的老化和氧化程度自然;纸的暗帘较宽;版式大小和装帧形式都与康熙时期的相符;把它靠近鼻子闻一闻,闻到了古籍的那种特殊的香味;只有一个序,序的落款的年代是康熙,序的附近连撕去一页的痕迹都没有,仔细查看装订线,装订线是原装的,没有被拆开后抽去年代较晚的序的情况;从目录查到,这套书共有四册九卷,除其中的两册的前几页有一两个被虫蛀成的小洞外,四册都没有油污和水渍等,四册都基本保存完好;《温飞卿解集》的内容是诗集;这套书是齐全的、成套的。笔者凭收藏古籍十多年的经验,当时就认为《温飞卿解集》是康熙时期的刻本,并且应该是善本。

十多年前,云南省成立省文物收藏协会时,笔者成为了云南省省收藏协会的第一批会员。2010年11月,笔者参加了第二十五期全国古籍普查培训班,在培训班学习期间,笔者有幸跟李致忠老先生、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徐忆农、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罗琳先生等全国知名的古籍专家学习古籍知识。应学员们的请求,李老先生讲授了古籍的鉴定。笔者从多年收藏的古籍中,挑选了十几册(种)请李老先生鉴定。李老先生的鉴定结果是:十几册(种)都是古籍,没有赝品;其中有三册(种)还是明代的古籍。

另外,笔者还在北校区图书馆看到了二十来个装满古籍和民国时期的图书的书柜。其中古籍大约有两千册左右。在古籍中,除《温飞卿解集》和同治、光绪时期的几套古籍成套外,其余的古籍都不成套,不齐全。在这些古籍中没有发现活字本,也没有发现套印本。在其中的几本古籍上钤有五华书院的印章。

这二十来个书柜,每个书柜都有两扇用茶色玻璃做成的梭门(滑动门)。对这些书所采取的防虫蛀的措施,只是放了一些旱烟叶。并且这些旱烟叶是几年前购买的,已经闻不到旱烟味,也就几乎没有防虫蛀的效果。这些古籍中有一小部分被虫蛀成了筛眼,但字还是能够辨认出来的。有几册古籍的卷首和卷尾已成了碎片,但卷中可能还是可以修复的。其余大部分古籍都基本保存完好。此外,那些民国时期的图书也都基本保存完好。笔者看完这二十来柜书后,觉得:除《温飞卿解集》是康熙时期以外,其它两千册左右的古籍都是清中晚期的;其余的都是民国时期的图书。这二十来柜的书的价值不小,其中《温飞卿解集》最为珍贵。

北校区图书馆的负责人说,这批书有一万本。但只有数字,没有书的花名册,更没有具体年代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说明。

从昆明学院北校区图书馆回来后,笔者及时向昆明学院图书馆的馆长做了汇报。同时还向图书馆领导提出三个建议:

1.目前对那些古籍和民国时期的图书的防虫蛀的措施不得力,可以先买一些樟脑精或樟脑丸之类的防虫物品防虫蛀。等向院领导汇报后,批到经费,再采取更为有力的防虫蛀等的保护古籍的措施。

2.由于云南大学图书馆有十几万册古籍,其中有一套还是宋元刻本,还有明代的一些孤本。他们馆的古籍专家鉴定古籍的水平是比较高的。而昆明学院图书馆的馆长与云南大学图书馆的馆长比较熟悉。因此建议:由昆明学院图书馆的馆长出面,请云南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专家,到昆明学院北校区图书馆鉴定那些古籍。

3.目前对那些古籍和民国时期的图书的管理比较混乱,应加强管理。

三、有了眉目

事隔不久,即在一年多前,昆明学院图书馆的馆长叫笔者与本馆的党委书记一道,陪同云南大学图书馆的一位古籍专家到昆明学院北校区图书馆鉴定那一万册左右的书。这位古籍专家是古籍方面的硕士。

陪同云南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专家到了昆明学院北校区图书馆之后,笔者欣慰地看到了那二十来个书柜里,已放进了一些樟脑丸。尽管进屋后闻到的樟脑味还不够浓,但多少还是起了一些防虫蛀的作用。

云南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专家把这一万册左右的书仔细地看了一遍。并且同时做了一些记录。然后回到云南大学图书馆查找资料和上网考证。云南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专家最后的鉴定结果是:

1.《温飞卿解集》是康熙时期的刻本,并且是善本。

2.其余古籍是清代中晚期的刻本,且多半不成套,不齐全。

3.这一万册左右的书中,有两千册左右是古籍,其余是民国时期的图书。

4.这一万册左右的书的价值不小,比较珍贵。

5.这一万册左右的书中,《温飞卿解集》的价值最高,最为珍贵。

综上所述,《温飞卿解集》是笔者到目前为止,所能看到昆明学院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昆明学院图书馆目前总建筑面积达40075平方米,现在藏有印刷型(纸质)图书135万册,电子图书123万册(种),现有阅览座位总计3300余个,每周开馆时间可达100余小时。现有在校学生1万5千人左右。如此规模的高校图书馆,如今总算有了比较像样的镇馆之宝。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好这一镇馆之宝!

基金项目: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8YNSKNO059)阶段成果之一。该课题的负责人是昆明学院图书馆的祁跃林研究馆员,本文作者是该课题组的成员之一。

(责任编辑 刘 新)

学校统一定名为“学校”,始于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19日。至今,也还不足200年历史。而我们知道的中华民族学校教育史却可以追溯到夏朝(约前22世纪——16世纪初),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考索四千来学校称谓之沿革,对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学校教育史不无助益。笔者兹据阅读所及,将散见于古籍之学校称谓大致依载籍时序开列如次:

庠、序、学、校——《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笔者案:此乃学校之最初称谓。后代之称谓盖据此衍变也。

庠学——《周礼·地官·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唐·贾公彦·疏:“谓乡中有贤者皆集在庠学。”

庠塾——《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后因以“庠塾”泛称地方学校。《南齐书·武帝纪》:“命彼有司,崇建庠塾。”唐·柳宗元《柳常侍行状》:“既富而教,庠塾列焉。”明·唐顺之《封知县张公墓志铭》:“以贫故,资生事为急也,故不得久从事于庠塾弦诵之业。”笔者案:塾以称私学。我国之私学肇自孔子,历史久远。

胶庠——《礼记·王制》:“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梁书·裴子野传》:“且章句洽悉,训故可传,脱置之胶庠,以弘奖后进,庶一夔之辩可寻,三豕之疑无谬矣。”唐·元稹《酬杨司业十二兄早秋述情见寄》诗:“秋草古胶庠,寒沙废宫苑。”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读诗书不愧胶庠,畏先圣洋洋灵显。”

虞庠——《礼记·王制》:“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郑玄注:“虞庠亦小学也。西序在西郊,周立小学于西郊…… 周之小学为有虞氏之庠制,是以名庠云。其立乡学亦如之。”或曰,虞庠有二义。《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灋。”清·孙诒让正义:“案虞庠有二:一为大学之北学,亦曰上庠;一为四郊之小学,曰虞庠。《明堂位》云:‘米廪,有虞氏之庠也。’《文王世子》云:‘书在上庠。’此大学之虞庠也。《王制》云: ‘虞庠在国之西郊。’《北史·刘芳传》引《王制》西郊作四郊,与《祭义》注合,是也。此小学之虞庠也。”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虞庠饰馆,睿图炳睟。”唐·柳宗元《四门助教厅壁记》:“周人置虞庠于四郊,以养国老、教胄子。”

周庠——《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初学记》卷二一引南朝·梁·刘孝绰《谢为东宫奉经启》:“皇太子四术夙知,三善非学,犹复旁求儒雅,应物稽疑。业光夏校,德茂周庠。”

上庠——《礼记·王制》:“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唐·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国家典章,崇重庠序;近日趋竞,未复本源。至使公卿子孙,耻游太学,工商凡冗,或处上庠。”《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此人若回来寻时,可叫他来京师上庠贯道斋,寻问林上舍,名积,字,善甫,千万!千万!不可误事。”

下庠——《礼记·王制》:“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郑玄注:“下庠……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

党庠——《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唐·刘禹锡《绝编生墓表》:“死则必葬我于党庠之侧,尚其有知,且闻吾书。”陈炽《<盛世危言>序》:“故三代以上之为治也,家塾、党庠、学校遍天下,惟恐其民之不智而始皇愚之。”

成均——《周官·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礼记·文王世子》:“三而一有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郑玄注:“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南朝·宋·颜延之《宋武帝谥议》:“国训成均之学,家沾抚辜之仁。”唐·杨炯《崇文馆晏集诗序》:“齿于成均,所以明其长幼;通于博望,所以昭其宾客。”明·何景明《送林利正同知之潮阳》诗:“忆在成均共携手,泉山门下相知久。”清·昭连《啸亭杂录·莫葆斋》:“莫葆斋晋,浙江仁和人。少入成均,法时帆先生最为赏识,每考必列前茅。”

辟雍——东汉·班固《白虎通·辟雍》:“乡曰庠,里曰序。庠者,庠礼义;序者,序长幼也。《礼五帝记》曰:‘帝庠序之学,则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善如尔舍。’明令必次外然后前民者也,未见于仁,故立庠序以导之也。教民者,皆里中之老而有道德者,为右师,教里中之子弟以道艺、孝悌、行义。立五帝之德,朝则坐于里之门,弟子皆出就农而后罢。示如之,皆入而复罢。其有出入不时,早晏不节,有过,故使语之,言心无由生也。若既收藏,皆入教学,立春而就事,其有贤才美质知学者,足以闻其心,顽钝之民亦足以别于禽兽,而知人伦,故无不教之民。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明无不教民也。”笔者案:学校诸多称谓,由此可窥其端倪矣。

黉学——《后汉书·循吏传·仇览》:“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羣居,还就黉学。”笔者案:黉,汉始以称学校,后历代沿用。

黉校——《晋书·戴邈传》:“古之建国,有明堂辟雍之制,乡有庠序黉校之仪,皆所以抽导幽滞,启广才思。” 明·归有光 《南云翁生圹志》:“ 南云翁 者,少为诸生,有声于黉校之间。” 清·褚人获《坚瓠十集·真若虚传》:“少年业举子,博识洽闻,游黉校,好侠,多盍簪,颇有季良之风。”

庠学——南朝·梁武帝《立学诏》:“宜大启庠斆,博延胄子。”

黉序——《北齐书·文宣帝纪》:“诏郡国修立黉序,广延髦儁,敦述儒风。” 宋·朱熹《斋居感兴》诗之十六:“圣人司教化,黉序育羣才。”《清史稿·礼志三》:“厥后以热河为时巡所,黉序肇兴,定大成殿龛案如太学式,祭器、乐器亦如之。”

国庠——《旧唐书·文宗纪下》:“皇太子方从师傅传授六经,一二年后,当令齿胄国庠,以兴坠典。”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二》:“吴君不附国庠,名第在于榜末。”

黉室——唐·唐彦谦《送樊管司业归朝》诗:“黉室青衿尽,渠门火旆扬。”

儒庠——唐·韩愈、孟郊《纳凉联句》:“儒庠恣游息,圣籍饱商搉。”

庠黉——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归私暂休暇,驱明出庠黉。”

文庠——宋·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今文庠不振,师道欠缺。”

书堂——南唐伍乔《庐山书堂送朱秀才还乡》。笔者案:此题中之“书堂”即后白鹿书院前身也。另据《辞海·书院》条注:……大顺中,江州陈衮立东佳书堂(亦称义门书院)。……

黉舍——《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赞》:“艺重当时,所居一旦成市,黉舍暂启,着录或至万人。”宋·范成大《送子文杂言》诗:“城东黉舍有佳人,邂逅使我加餐食。”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今之释教,殆遍天下。琳宇梵宫,盛于黉舍;唪诵呪呗,嚣于弦歌。”郭沫若《东风集·<咏福建·咏厦门高集海堤>》:“ 金门 晴霭外,黉舍碧波中。”

黉堂——宋·余靖《兴国军重修文宣王庙记》:“筵开黉堂,以登师儒。局列校室,以来隽秀。” 宋·吕本中《紫微诗话》:“〔汪信民〕又尝和余《春日》绝句云:‘晏坐黉堂一事无,居官萧散似相如。’”清·朱彝尊《六聘山中吊晋处士霍厚》诗:“弟子半千人,大小开黉堂。”

乡黉——宋·蔡襄《士伸知己赋》:“远陶圣世,少齿乡黉。”

庠均——宋·周辉《清波杂志》卷十二:“迨今五十余年,庠均之士,未闻祖是编纪事实,以广贤关嘉话者,似为阙典。”

书院——宋·朱熹诗《白鹿洞书院同尤延之提举》。笔者案:《辞海·书院》条注:[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18年),设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称集贤殿书院……书院用以讲学,盖始唐末。

郡庠——元·王恽《谒武惠鲁公林墓》诗:“清秩铨华省,羣英萃郡庠。”

黉宫——元·洪希文《踏莎行·示观堂》词:“郡国兴贤,黉宫课试,书生事业从今始。”明·谢谠《四喜记·喜逢甘雨》:“芹水生涯淡,黉宫道味长。”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我辈身列黉宫,乃在此携酒榼,看游女,其鄙而不顾,宜矣。

庠校——明·李东阳《送孛士常》诗:“诗书起庠校,戎马壮边疆。”

鸿庠——明·无名氏《四贤记·赴选》:“那公子是个大器呵,鸿庠文彦,端的是王家桢干。”

府庠——《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十岁进了府庠,次年第一补廪。”

邑庠——《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到任三日,祗谒先圣于邑庠。”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绅幼孤,而资质聪敏,年十三即入邑庠。”

游庠——《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总丱之时,三人一同游庠。”清·黄蛟起《西神丛语·许世卿》:“馆于嘉禾项氏,其子已游庠,督责之甚严。”清·毛祥麟《对山馀墨·群芳榜》:“有沉浚者,幼孤,母甚姑息。既游庠,益听其以厚赀出入,乃愈放荡。”明、清时,儒生经考试取入府、州、县学为生员,谓之“游庠”。《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他年十二岁上就游庠的,养成一肚皮的学问。”《石头点·莽书生强图鸳侣》:“偏生到,莫谁何,才出来应童子试,便得游庠入泮,年纪方得一十二岁。”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曾侯甘心受欺》:“此人既游庠食饩,当令人勉之务正。”

黉塾——清·沉惟贤《<万国演义>序》:“即黉塾之师,用以发明事理,启牖来学,亦于是乎汲汲焉。”引申为在校读书、学习。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彼夫缀学之子,黉塾之暇,其手《红楼》而口《水浒》,终不可禁。”

胶黉——清·唐孙华《进呈御览诗一百韵》:“梯航通海国,俎豆序胶黉。

学堂——清末,书院改制为学堂,以平民教育为宗旨的现代学校肇兴。

校史: 重庆市涪陵城区第四小学又名重庆市涪陵浙江希望小学。始建于1938年,有着66年的办学历史。原校址位于涪陵城大东门箱子街,是一所移民整体搬迁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79人,其中高级教师53人,大专以上学历66人,参与市场骨干校长培训1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学科带头人2名,现有教学班27个,学生1600多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红旗大队,全国雏鹰大队称号,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重庆市师德师风先进集体,涪陵区民主办学示范学校,涪陵区基层先进党组织等殊荣。学校办学成绩斐然,独具特色,是一所享誉市内外的知名学校。

历任校长:张生春、郭人全、黄怀仁

昆明图书馆 探寻昆明学院图书馆镇馆之宝

  昆明学院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书呢?笔者在七、八年前就开始思考和探寻这个问题。在一年多前,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眉目。  一、源头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