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青蒿素安全性曾以身试药,屠呦呦如何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2收藏

为测青蒿素安全性曾以身试药,屠呦呦如何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第1张

屠女士的青蒿素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针对疟疾的青蒿素造福了全人类。

屠女士的家庭条件还可以,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19世纪国家动荡不堪,能接受的到良好教育的女子凤毛麟角。屠女士曾在1906年的“翰香学堂”学习。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家庭熏陶下,屠女士从小就接触到了《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各种古典医学书籍。在她16岁的时候,她因患肺结核被迫暂听学业。经过精心治疗,她的身体终于得到了好转。经过这次的“劫后丛生”,更加加深了她从事医学的兴趣。后来屠女士一直坚持梦想,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的生药专业精心深造。

屠女士进入大学后,学习更加刻苦,后来进入中医研究所从事中药研究所工作。这为她以后从事中药的科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上世纪60年代,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疟疾,儿童患病后死亡率极高。很多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相同的遭遇。所以寻找一种新的能够取代奎宁挽救成千上万的生命。我国也专门成立了攻关小组。其中青蒿素的发现,改写了人类健康的历史。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的医疗条件非常简陋。所以屠女士带领工作小组从中国的古籍文献中寻找方法。最后找到了青蒿方剂。但哪种青蒿,怎样加工,怎样使用没有记载。后来屠女士改变了方法,采用低沸点溶剂的方法。在经历过多次的首败后,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为了更好的研究青蒿素,为了更好的进入临床试验,不惜亲自试药。凭借着不懈的坚持和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在2015年,屠女士因这一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这个青蒿素造福了全人类,为全世界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因素如下: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2015年12月,在瑞典的诺贝尔获奖者演讲台上,出现了中国本土科学家的身影,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终身研究员屠呦呦成为我国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疟疾曾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上世纪60年代,由于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药性,使得全世界2亿多疟疾患者面临无药可治的局面,死亡率急剧上升。寻找有效的抗疟药,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所在的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代号“523”。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改进提取方法,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能高效抑制疟原虫,并将该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至今仍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姜廷良说,屠呦呦的贡献在于她的原创思维。

青蒿素的研究成功,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屠呦呦说:“一个科研项目的成功不会很轻易,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她的研究从未停止,青蒿素被不断“解密”。1992年,针对青蒿素复燃率高、水溶性不好等缺点,她又发明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经深入研究,屠呦呦团队发现该物质针对红斑狼疮的独特效果,目前已经进入二期临床试验。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廖福龙说,屠呦呦认定的事要做一辈子,“中国之蒿”必将改变世界。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屠呦呦说,获得诺奖是中国科学事业和中医科学的荣耀。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让其发挥更大作用,为人类健康造福。

1930年

年,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年成,五谷成熟,即《说文解字》:"年,谷熟也。"引申为一年的收成、年纪、年节、年代、每年的等义,又是时间单位,指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4太阳日的周期。

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浙江宁波人,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在抗疟药物研发道路上,默默耕耘了近半个世纪,因发现青蒿素,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人类健康和中医药科技创新做出重大贡献,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

疟疾与青蒿素

疟疾,一种经蚊叮咬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俗称“打摆子”,患者常“忽冷忽热,头痛出汗”,严重者可致死亡。从20世纪40年代中国每年报告约3000万疟疾病例到如今“清零”,经历了70多年的艰苦努力,2021年,中国被世卫组织认证为无疟疾国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屠呦呦接受国家“523”抗疟药物研究的艰巨任务,被任命为中医研究院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她编撰了载有640种药物的《疟疾单秘验方集》等资料,先后进行300余次筛选实验,确定了以中药青蒿为主的研究方向。受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疗寒热诸疟的启发,屠呦呦创建了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1971年10月4日获得了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成为青蒿素发现史上最为关键的一步。为证明其安全性,尽快开展临床试验,屠呦呦和课题组同志还以身试药。

1972年11月8日,屠呦呦课题组提纯得到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1986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获得自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首个一类新药的《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青蒿素。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作文素材——屠呦呦。1981年加入中国***。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该院1952年年底自北京大学独立建院,2000年4月回归北京大学,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1971年首先从黄花

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为测青蒿素安全性曾以身试药,屠呦呦如何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

屠女士的青蒿素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针对疟疾的青蒿素造福了全人类。屠女士的家庭条件还可以,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19世纪国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