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的中医治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鼻塞的中医治疗,第1张

鼻塞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症状之一,最常见的原因包括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窦炎等。理论上来说,鼻塞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解决。

凡是影响到鼻腔的呼吸通道的宽狭的病变都能引起鼻塞。

常见的病变有:鼻腔肿瘤及息肉阻塞鼻腔的呼吸通道;鼻咽部肿瘤以及增殖体肥大;外伤后致鼻中隔偏曲;鼻腔的特异性感染的分泌物阻塞,如鼻梅毒、鼻白喉、鼻结核、鼻硬结症等;另外一种最常见的就是鼻炎鼻窦炎;鼻炎和鼻窦炎为什么会引起鼻塞呢?这主要的病变在于鼻腔的粘膜,起初鼻炎的鼻塞是由于粘膜的水肿而引起的,鼻道是固定的,如果粘膜水肿必然会减少呼吸通气道,粘膜水肿的情况下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随时着 的变化而会出现交替性的鼻塞,哪边向下哪边不通气,随着病变的加重,粘膜由水肿逐渐变为肥厚,至此,鼻塞就逐渐成为持续性的了。到这个时候就是手术的适应症了。鼻窦炎的鼻塞主要是因为脓液的剌激致使粘膜肥厚。因为是鼻腔粘膜的病变,所以鼻涕吸不进去,擤不出来。

一、急性鼻炎的鼻塞发展很快,通常在数日内即达到 ,一周左右可自行消退,可伴有发热,头昏等全身症状。急性鼻炎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感冒。

二、慢性单纯性鼻炎多呈阵发性或者交替性,日轻夜重,常受 影响,卧位时居下鼻腔鼻塞较重。点滴鼻净,麻黄素药水后鼻塞可以好转较长一段时间。

三、慢性肥厚性鼻炎多为持续性鼻塞,对麻黄素,滴鼻净不敏感,或者使用后鼻塞好转仅数分钟后,又很快出现。肥厚性鼻炎必要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或者使用微波,激光等来缩小鼻甲。

四、药物性鼻炎为一般鼻炎经常点用麻黄素引起,表现为对滴鼻药物的不敏感,或者鼻塞好转的持续时间较短。此时应尽快停止使用此类药物。

五、过敏性鼻炎多伴有打喷嚏,流清水涕,鼻痒感,可常年性发作,也可以季节性发作。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儿。引起鼻塞的原因很多,比如鼻炎、鼻窦炎、感冒、过敏等,如果患者经过各种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鼻病变,而且使用各种消炎药后仍然长期鼻塞,说明鼻塞是过敏引起的。

六、萎缩性鼻炎可以伴有鼻腔粘膜干燥,鼻涕带血,痂皮多。

七、慢性鼻窦炎的鼻塞可以出现鼻腔流黄脓鼻涕,可伴有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等,可以在感冒后出现长时间鼻腔流脓涕不好转。鼻窦炎可以和鼻息肉并存。

八、鼻息肉的鼻塞多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可以单侧也可以双侧。可以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出现。

九、鼻窦囊肿引起的鼻塞多为进行性加重,可以出现鼻腔流黄水样分泌物的症状。也可以出现头昏等。

十、鼻窦肿瘤引起的鼻塞多为进行性,单侧或者双侧,可以出现其它并发症状,如同时有鼻出血需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如同时有耳闷,颈部包块,后缩涕中带血还要注意鼻咽癌的可能,但要到医院检查后才能确定。

十一、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塞多为单侧,也可以为双侧,年轻人多见。多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可有鼻窦炎的症状,也可与过敏性鼻炎等其它鼻病伴随出现。

十二、有的病人鼻塞还可能为鼻瓣区狭窄,鼻翼下塌引起。

十三、先天性鼻塞考虑后鼻孔闭锁,小儿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可能为腺样体肥大,单侧鼻塞或者伴有流脓涕要注意是否为鼻腔内有异物存在。

鼻炎,中医名鼻渊、脑漏、脑渗、脑崩、控脑砂、脑砂等,是临床常见多发鼻病。此证急性初发者,若治疗及时得当,多能痊愈。如果失治误治,则易转慢性,成为顽疾,难以根除。中医辨证治疗常见着效。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外因感受风寒、风热之邪,内因脏腑功能失调,主要与肺、胃、肝、胆、脾等脏腑邪实或虚损有关。

一、六*外袭:主要有风热和风寒化热之分。风热犯肺,蕴热内蒸,热壅清道,则津液化浊,发为鼻渊。或因触冒风寒,甚则久郁化热所致。亦有外寒内热相合而成者。

二、胆府郁热:胆为中精之府,内寄相火,其性刚烈,其病理变化多为火热上亢。若平素嗜酒厚味,湿热蕴积,或因情志不遂,恚怒失节,胆失疏泄,气郁化火;或因肺热塞盛,内传肝胆,均可使胆火循经上犯鼻窦而为病。

三、脾经湿热: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郁困脾胃,复受外邪侵袭,湿热之邪内犯脾胃,脾胃为湿热所困,运化失健,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湿热邪毒循经上蒸,停聚窦内,蒸灼鼻窦肌膜而为病。

四、正气亏虚:多缘久病体虚,房室劳倦,肺、脾、肾脏气不足,津液不得宣化,壅于空窍所致。

诚如龚廷贤所说「此皆脏腑不调,邪气郁于鼻,而清道壅塞矣。」一般而论,本病多始于风邪外袭,肺经蓄热,或与胆热、脾湿相合,风湿热邪壅于鼻道,蒸灼津液,浊涕下流,形成鼻渊。此时证属实热。如果调治失宜,或因正气不足,病情迁延日久,则可由实转虚,形成虚实夹杂证,甚至表现为虚寒证,常因感受各种 ,导致病情加重。此时一面由邪气薰蒸,一面因气不摄津而致浊涕不止。

诊断依据

症状:主要表现为鼻流多量浊涕,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

一、鼻塞:实证多为持续鼻塞;虚证则鼻塞轻重不等。

二、嗅觉减退:实证,暂时性嗅觉减退或丧失;虚证,可轻可重,暂时性或永久性嗅觉减退。

三、头痛:实证,头痛较剧或前额头痛,或枕后痛,或双侧太阳穴疼痛;虚证则头部钝痛或闷痛,伴有头昏不适。

检查  鼻甲肿胀  鼻道见脓涕外流

一、鼻流浊涕:实证,鼻涕粘稠黄浊而量多,或涕中带血丝,或有臭味;虚证,鼻涕粘黄或粘白。

二、鼻甲肿胀:实证,鼻甲红肿;虚证,鼻甲淡红肿胀。

辨证分类:实证包括肺经风热证、胆府郁热证、脾经湿热证等;虚证包括肺气虚寒证、脾气虚弱证、髓海不充证等。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鼻渊的辨证要点首分虚实。一般暴起,初病,体质壮实者多为实证;久病,体弱,病情缠绵,时轻时重者多虚中夹实,纯虚者少。实证应分清风、湿、热的偏重;虚证要注意气虚、阴虚、阳虚的不同,同时还须辨别与肺、胆、脾(胃)、肾的关系。鼻渊以热证居多,病久可以伤气,多与肺有关。

鼻涕的形色气味是辨证的重要依据。清涕,示风寒及体虚卫表不固;粘黄涕,示感受风热或风寒化热;黄脓涕黄稠量多,多为热毒蕴结,示湿热内蕴;臭涕,示热毒蕴藏,浊气弥漫;粘涕量多不断,示脾肺俱虚,气不摄津,或脑渗为涕;涕中夹血,多为燥火上干,但应警惕癌变。

治疗原则:鼻渊初起属实者,当以祛邪为要;久病正虚,应注意扶正祛邪。祛邪之法,不外疏风、清热、除湿。虚以气虚为多,阴虚次之,阳虚较少。用药当留意益气而不助火,养阴而不碍湿。宣窍止涕之品,如苍耳、辛夷之类,各法中皆可适当选用。内外合治,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尤具特长,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分型论治

实证:

一、肺经风热证

主要症状:鼻流多量黄白粘涕,鼻塞时作,嗅觉减退,鼻甲肌膜红肿,前额或颧部疼痛,全身并见发热恶寒,咳嗽痰多,口干、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或滑数。

治疗方法:疏风清热,辛宣利窍。

常用方药:清肺汤:苍耳子12克,辛夷12克,白芷12克,薄荷12克,苏梗12克,黄芩15克,菊花15克,葛根20克,连翘30克,冬瓜仁20克,蒌仁15克,鱼腥草20克,皂角3克,细辛3克,甘草6克,水煎服。通窍丸、热炎宁口服。

二、胆府郁热证

主要症状:鼻涕黄浊稠如脓,量多有臭味,鼻塞,嗅觉差,鼻窍肌膜红赤肿胀,头痛剧烈,或前额痛,或双侧太阳穴痛,或面部颧骨疼痛;并见发热,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耳聋,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方法:清胆泻火,化湿通窍。

常用方药:泻胆汤:龙胆草15克,郁金12克,防己12克,金钱草20克,黄芩12克,栀子12克,泽泻12克,木通12克,车前子12克,当归15克,生地20克,柴胡12克,虎杖15克,鱼腥草20克,公英20克,连翘30克,甘草6克,水煎服。龙胆丸、大黄丸口服。

三、脾经湿热证

主要症状:鼻涕黄浊量多,涓涓长流,涕带臭味,鼻塞较甚,嗅觉消失,鼻窍肌膜红肿,并见头痛剧烈,头重头胀不适,肢体困倦,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

治疗方法:清脾化湿,芳香通窍。

常用方药:化湿汤:黄芩12克,滑石30克,木通12克,泽泻12克,防己12克,猪苓12克,茯苓15克,大腹皮12克,苏梗12克,薏苡仁20克,厚朴12克,车前子12克,藿香12克,甘草6克,水煎服。败毒丸、化湿丸口服。

虚证:

一、肺气虚寒证

主要症状:鼻涕粘白量多,无臭味,嗅觉减退,鼻塞或轻或重,鼻窍肌膜肿胀淡红,每遇风冷加重,并伴见头重头昏,自汗恶风,气短无力,懒言声低,咳嗽痰稀,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疗方法:益气温肺,散寒通窍。

常用方药:愈肺汤:黄芪30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莲子12克,灵芝12克,升麻12克,葛根20克,羌活12克,防风12克,麻黄10克,丁香6克,辛夷10克,藿香12克,甘草6克,水煎服。防风丸、参茯丸口服。

二、脾气虚弱证

主要症状:涕多粘浊色白,久延不已,鼻塞不利,香臭难辨,头昏目眩,少气懒言,四肢倦怠,食少,大便不实或溏泻,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治疗方法:益气健脾,清利湿浊。

常用方药:健脾汤:党参20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莲子12克,扁豆12克,薏苡仁20克,陈皮12克,半夏12克,升麻12克,柴胡12克,泽泻12克,防己12克,甘草6克,水煎服。参苓丸、清胃丸口服。

三、髓海不充证

主要症状:涕出脓粘,或如鱼脑,涓涓不止,眩晕,耳鸣,视物不清,腰膝酸软,阴虚盗汗,颧红咽干,舌燥,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肾阳虚则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而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疗方

肝郁化火,肝在五行中属木,木的性质是升散,不受遏郁,喜条达,恶抑郁,主疏泄。

人体肝脏犹如春升之气,具有条顺、畅达、疏通的特性。如果肝气郁结,不疏泄了。五行相生理论,木生火,就叫肝郁化火。

横逆犯胃生理情况下,肝的疏泄功能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脾胃的运化功能又有助于肝的疏泄,木能疏土,土能荣木,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疾病情况下,两者亦相互影响,如抑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引起肝气犯胃证;若胃气先虚,肝气相对偏盛,乘之于脾胃,也可引起肝气犯胃证。前者为木旺乘土,后者为土虚木乘。 肝气犯胃证与肝脾不和证都是肝气横逆侵犯中焦所致,两者均可出现胸胁胀满疼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等临床表现。但脾主运化,其气主升;胃主受纳,其气主降,因此,肝气犯胃证,多兼见胃脘胀满疼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呕吐等胃气上逆的表现;而肝脾不和证,多兼见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等脾失健运之症。

一、六六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但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六”或“六邪”。

六病邪均由外而入,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冬季多寒病,秋季多燥病,夏季及高温作业中暑、居住潮湿易感湿邪等。

六可单独作用机体而致病,也可二、三种邪气同时侵袭人体致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热黄疸,风寒湿痹等,且可互相转化,如风寒不解入里化热;热邪不解耗伤津液可化燥;热极生风等。侯

中医除指六为病因外,也将六气的特征与该病症状联系起来认识而形成病证名称,即风证、寒证、湿证、火证、燥证……等。些病证与六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如风邪侵袭引起外感风寒,但有的并不要外感疾病而有类似风寒湿燥火的证候,如风疹块,临床表现起病急,消退快、瘙痒等,与风的“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相似,一般多认为是由风邪所致,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也可产生与外感六所具有的某些类似的性质和证候特点,中医为区别外感六称之为内风、内寒、内燥、内火、内湿等。以下所讨论的以外感六为主,包括致病因素的特点和与病因相关的证候。

(一)风及风证

风为春天的主气,故风病多见于春天,但四时之风均可致病。风邪引起的病很多,不仅可单独致病,如伤风,还常和他邪合并而致病如风寒、风湿、风燥、风热等,故风有“百病之长之称”。

1风的性质和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阳邪有向上向外的特点,阳易伤上,具有阳热散发的作用,故易侵犯人体肌表部位,使皮毛腠理开泄,而有卫气不固、汗出恶风等症状,即所谓“风伤卫”。

(2)风性轻扬:风邪多侵犯人体头面等上部而产生头痛等证状。《素问。太阴阳阴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3)风性善行而数变:风病具有病位游走不定、变幻无常,变化多而迅速,如游走性关节痛,皮肤瘙痒、 漫无定处、此起彼伏之风疹等。

(4)风性主动:动即动摇不定,凡眩晕、振颤、抽搐、角弓反张等动的症状,都属风证,《素问。阴性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

2常见的风证:有外风和内风之分

(1)外风:风邪侵及人体肌表、经络等所致。

①伤风:恶风、头痛、鼻塞、有汗、发热或不发热,苔薄白、脉浮缓。治宜辛散风邪(解表祛风)。

②风痹:肌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又称“行痹”。治宜祛风通络。

③风疹块:肌肤原有湿或胃肠有湿热,又外感风邪,使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湿热郁于皮肤腠理之间,形成风疹块,奇痒,时发时消,此起彼伏,治宜祛风止痒。

(2)内风;主要症状为眩晕、麻木、震颤、抽搐等,症状变化大,且具动摇的特点,故也称“风主”。可因外感发展,由表入里引起,也可因内脏病变或功能失调引起,如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动风及血虚生风等。

(二)寒及寒证

寒是冬季的主气,故寒病多见于冬天,但其他季节亦可见,外寒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寒邪,伤于肌表为“伤寒”,直中脏腑为“中寒”,也可与他邪合并致病为风寒、寒湿等,内寒是脏腑阳气不足,主要是肾阳不足所致。

1寒的性质和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如寒邪外束,卫阳受损出现恶寒,寒邪中里伤阳而出现各脏腑寒象、身寒肢冷,呕吐清水,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痰涎稀薄等。

(2)寒性凝滞主痛:寒使机体气血凝滞、运行不畅,因而疼痛,如外感寒邪周身疼痛;寒中胃肠则脘腹疼痛:侵犯骨节则骨节疼痛。

(3)寒性收引:寒在皮毛腠理,则毛窍收缩、卫阳郁闭出现恶寒、无汗、寒客血脉则血脉收缩而显紧脉;寒在筋骨、经络,则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

(4)寒邪由表入里易于化热:寒邪使腠理闭寒,阳不能泄,阳气内闭而化热,或邪正相争,阳盛于外;或邪传阳明。入里化热。

2常见的寒证

(1)外寒:寒邪由外侵入机体而致病。

①伤寒:外感寒邪,客于肌表,营卫运行不畅,腠理闭阻,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身痛、苔白、脉浮紧。治宜辛温解表。

②寒痹:寒邪伤络或筋骨、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四肢拘急,屈伸不利,得热痛减,遇寒加剧,治宜温经散寒。

③中寒:寒邪直接伤里,腹痛腹泻、肠鸣、呕吐清水,或战栗身凉,四肢冷,脉伏,治宜温中散寒。

(2)内寒;:阳气虚弱后各脏腑功能低下,衰退出现阳虚里证,畏寒肢冷,气短、唇青、腹胀便溏。纳差,腰脊冷痛,小便频数,男子阳萎,女子带下清稀。

(三)暑及暑证

暑为夏天的主气,与火、热有共性,均属阳邪,但暑邪引起的暑病有季节性或多在烈日、高温环境下发病,且无内暑。

1暑的性质和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为热:感暑而病表现高热、口渴、脉洪等一源火热征象。

(2)暑气升散,耗气伤津:升散则腠理开,汗出而易伤津、耗气,津伤则口渴,心烦、尿短,气伤则倦怠无力,甚至卒然晕倒。

(3)暑多挟湿:暑天多雨、潮湿,且因炎热而食生冷,易伤脾胃,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故暑病易挟湿,有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胸闷,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

2常见的暑证:

(1)伤暑:身热,多汗,头痛无力,气少倦怠,恶心、胸闷、口渴喜饮,脉虚数,治宜解表清暑。

(2)中暑:突然发病、头晕痛,恶心呕吐,身热,,烦躁,无汗,多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厥冷,脉大而虚,或虚而数。治则:急用芳香开窍,醒后用甘寒清热。

(四)湿及湿证:

湿为夏月之主气,故长夏多湿病。外湿与季节气候环境有关,如阴雨连绵,或久居雾露潮湿之地,或涉水淋雨,水上作业等均易感受湿邪。内湿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液运化障碍,湿自内生,一般外湿引起肌表经络之病,内湿易引起脏腑之病。

1湿的性质和特点

(1)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引起脾胃气机不畅,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

(2)湿性重浊:头重如裹,身体沉重困乏,四肢重而不举的表现或浊不清的白带、白浊、湿疹、疮疡流水等均属湿证。

(3)湿性粘滞:湿邪致病常起病缓慢,病后缠绵留着不易除去,病程较长。

2常见的湿证

(1)外湿:

①伤湿:湿邪致伤表,即表湿证。恶寒发热,头重身重,因倦乏力,胸闷,口不渴,苔白滑,脉浮缓,治宜解表胜湿。

②湿痹:也称着痹。湿犯经络,关节酸痛沉重,甚则难以转侧或肿胀,治宜祛湿通络。

(2)内湿:多由脾失健运引起,湿阻气机。在上焦胸闷,恶心,口淡、口粘乏味,不思饮食,渴而不欲饮,治宜芳香化湿;在中焦脘腹痞闷,饮食不化,肢体困重,尿少,苔厚腻,治宜苦温燥温;在下焦则足肿、淋浊、带下、尿少,便糖,治宜淡渗利湿。

(五)燥及燥证

燥是秋天的主气,故燥病多见于秋天。外燥与气候环境有关,内燥则是由于体内精血减少,或过多用温燥药物或食物,或热性病后期,或汗、吐、下后所致。

1燥的性质和特点

(1)燥性干燥,伤津耗液,故燥病常有口干鼻燥,皮肤干裂,毛发不荣,干咳、便干、尿少等表现。

(2)燥邪易伤肺胃:因肺主津液的输市,主呼吸,燥邪必先犯肺,胃为水谷之海,喜润而恶燥。

2常见的燥病:

(1)外燥:有温燥与凉燥之分:

①温燥:燥有偏热,风热感冒兼有肺燥伤津。发热,恶寒、口渴,目赤,咽痛,咳痰不爽带血丝,尿短赤,苔薄黄而干,治宜辛凉透表润燥。

②凉燥:燥而偏寒,秋天或气候干燥时的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口干咽燥,咳嗽少炎或无痰,苔薄白而干。治宜宣肺解表。

(2)内燥:吐泻汗下过甚,或热病久而伤津或久病致精血耗伤均可形成内燥。表现口渴咽燥,干咳,皮肤干燥,粗糙,毛发干枯不荣,大便秘结,舌苔薄而无津,脉细涩,治宜润燥。

(六)火及火证

火与热互称,火证热象,且较热更为明显,并多有炎上的表现。凡旺于夏季,但不像暑邪那样有明显的季节性。火可因直接感受湿热三邪热极化火引起,也可由风,寒、暑、湿、燥五邪在一定条件下入里化火。内火由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壅寒不通,郁而化火所致,加肝火,胆火,心火,胃火等。

火证虽有外感及内伤之别,但临床上主要表现是里证。

1火的性质和特点

(1)火为热之极,属阳邪,其性暴烈,有炎上的特点。其病为热证,高热,怕热,烦燥不安,面红目赤,咽喉肿痛,尿短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红肿热痛之疮疡为火毒。心火的口舌生疮、胃火的牙龈肿痛,肝火的目赤涩痛等均为火炎上的表现。

(2)火邪易伤津液,出现口渴喜冷饮,舌干少津,尿少便干等,津液耗损不甚,脉失濡养而有拘急或动风现象。

③火热之邪使血流加速,甚则迫血妄行,加之火热灼伤脉络,出现各种出血症状,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紫斑等。

2常见的火证:

(1)实火:感受火邪热邪引起,或因外感其它病邪后转化。表现发病急,面红目赤,肿痛,高热恶热,烦渴,口干舌燥,尿黄少,便干结。甚或狂燥、昏迷、谵语。或有吐、衄、便尿血及发斑等,舌质红,舌苔黄黑芒刺,脉洪数有力,治宜滋热泻火。

(2)虚火:多因脏腑阴阳失衡,阴虚则内热如脏腑津液耗损,再加外邪引动,则生虚火。起病较缓慢,病程长,低热,潮热,五心烦热或骨蒸劳热,两颧绯红,口干咽燥,失眠、盗汗,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

二七情

七情既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一般情况下,七情是人对外界事物或生活环境中各种影响的精神和情志的反映,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但如果外界事物或生活环境引致人的精神情志波动剧烈或突然,或持续时间长,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的产生,即为七情致病。

七情疾病一方面取决于外界刺激的性质和强度,另一方面取决于人体本身体质强弱及脏腑功能状况。

七情作为“内伤”,与“外感相对而言”,说明脏腑疾病可由外感外在致病因素直接致病,也可由客观事物和生活环境刺激引致人的七情反映异常而间接地内伤脏腑。但不论外感或内伤,都只是发病的条件,而发病的根据,真正的内因乃是体质强弱、脏腑功能及精神状况。

七情病的特点:

1人的情志活动与相应内脏有密切联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又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不同的情志变化所伤也多病及相关的内脏,如暴恕伤肝,过喜伤心,思虑伤脾,过忧伤肺,大恐伤肾,但情志变化与脏腑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人是个有机的整体,心为五脏六腑之主,精神之所舍,心主神志,故神的异常变化都与心有关。

2七情变化多伤及相应脏腑的气机而发病如:喜则气缓;暴喜伤心则气短不续,喜笑不休,精神恍惚不能集中,甚则语无伦次,举止失养。

怒则气上:暴怒伤肝,肝气上逆,面红目瞪,气逆呕血;甚则血郁于上,可致神昏暴厥。

忧则气沉:过度忧愁则情志沉郁,气机不畅及肺脾,胸闷腹胀,少气倦怠,痰多,食少便糖,脉涩。

思则气结:思虑过度,气结而伤及心脾,倦怠少食,健忘怔忡,嗜卧消瘦,脉沉结。

悲则气消:伤及肺心,善悲欲哭,叹息,面色惨淡,神气不足,肺结。

恐则气下:恐则伤肾,怵惕不安,精气下陷而遗精,脱肛,小便失禁。

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而气乱,神志不安,心慌意乱,目瞪口呆,惊徨失措。

3情志变化可使脏腑功能紊乱,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也可影响情志变化,如肝气郁结,烦燥则怒,肝火旺则暴怒;心火亢盛则狂燥,癫狂等。

三、疫疠

疫疠是外来致病因素之一。由疫邪或疫气引起的伤人毒烈,互相传染,临床表现大致相同的疾病也称为疫疠,即急性传染病,如“素问”所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它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如隋《诸病源候论》记载“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传易乃至来门”。它的传播与气候的严重反常(如久旱、洪水、酷热、湿雾瘴气)以及环境污、卫生条件差等有关。疫疠多为湿热之邪毒,系由口鼻而入,循卫、气、营、血传入脏腑,故最易化火伤阴,耗血动血,如热传心包,则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和迫血妄行等证。

四、痰饮

痰饮由人体内水湿凝聚而成,是脏腑病理变化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又有成为多种病证的致病因素。

1痰饮的形成:由体液凝聚停积而成。“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水、饮、痰三者的区别即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其形成与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使水湿的运化输布发生障碍有关。

2痰形成后可随气机流行、外而肢节,内而脏腑,无处不至,当痰浊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时,可发生多种病证,如痰饮犯脏肺失宣降而咳嗽、咳痰、喘满,喉中痰鸣等,痰浊犯胃,胃失和降而胸脘闷满,恶心呕吐等;痰迷心窍,心神失常而神昏谵语,精神错乱或癫狂等;痰阻心脉,气血运行受阻而胸闷心痛;痰阻清窍,清阳不升而眩晕;痰饮流窜肌肤筋脉,经络阻滞而肢体关节疼痛、麻木、皮下肿块,瘰疬等,故有“怪病多痰”、“百病多因痰作崇”之说。

3痰饮致病的特点:

(1)咳吐多量痰涎,喉中痰鸣;

(2)有眩晕、神昏、满闷、肿胀等症状;

(3)各种肿块、瘰疬、结节等多为痰核流注;

(4)兼有脾虚证候;

(5)苔腻,脉滑。

4痰证证治:

(1)寒痰:痰稀色白兼有寒象,治以温化寒痰药。

(2)热痰:痰粘稠有块,色白或黄,兼有热象。治以清化热痰药。

(3)燥痰:痰粘而稠,不易咳出,或带有血丝,伴咽干口燥。治以润燥化痰药。

(4)湿痰:痰稀白,量多,易咳出,兼有倦怠,疮满、食欲不振等湿证证候,治以燥湿化痰药。

(5)痰核瘰疬:皮色不变,坚硬不痛之皮下肿物,治以消痰软坚药。

五、瘀血

溢于脉外的血液停留于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而停滞于血脉之中都叫瘀血。

1瘀血证的形成

气虚、气滞、血寒、血热或外伤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气血运行不畅或内出血,都会形成瘀血。瘀血影响气血的运行,进而可引起头、真心痛、关节痛、半身不遂、月经不调、肿块、疮疡等多种病证。

2瘀血证的特点

除瘀阻于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症状外,尚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①疼痛:疼痛是瘀血常见的症状,特点是刺痛、固定不移、拒按、经久不愈。

②肿块:外伤出血,可于伤处见青紫色肿块或触到肿块。体内脏腑组织发生瘀血,也在患处多可触到坚硬的肿块。

③出血:出血也是瘀血常见的症状,特点是血色多紫暗,常夹有血块。

④体征:舌色紫暗或有瘀点,脉涩,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蜘蛛痣、表浅静脉怒张或有瘀斑。

3常见的瘀血证

瘀血致病相当广泛,其临床表现因瘀阻的部位不同而异。瘀阻心脉,可见心悸怔忡,心胸刺痛,痛引肩背内臂;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咯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血紫暗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末,可成脱骨疽;瘀阻肢体肌肤局部,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六、饮食失宜

饮食不足则营养不良,影响人体健康及发育。

饮食过度可损伤脾胃出现脘腹胀痛、嗳腐吞酸,食欲不振,呕恶或泄泻等食滞、伤食的症状。

过食甘肥厚味,可助湿、生痰、化热,可出现舌酸、嗳腐、痰多、胸闷喘咳,甚至眩晕、昏厥等;过食生冷损伤脾阳可出现腹痛、腹泻等,饮过量,易生湿热,伤人气血等。

七、劳逸失常

过度疲劳和过度安逸均可引起正气亏损。“劳则气耗”,持续性的过度劳累,则耗伤正气,表现气虚力衰,动则气喘,自汗心悸,肢体困倦无力等虚弱症状;过度安逸,缺乏锻炼,会使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疾病,表现肢软乏力,动则气喘,心悸气短,或体肥、肌肉松缓,筋骨脆弱等。

八、外伤及虫兽伤

外伤,包括金刃,跌扑伤(棍棒、枪弹、金刃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等),烧伤、冻伤及虫兽咬伤等。其共同特征是:轻则皮肤、肌肉创伤,血脉瘀阻,出现局部疼痛、瘀斑、血肿、出血等,重则损伤筋骨内脏,发生骨折、关节脱位,内脏出血或破裂,甚至中毒,虚脱等。

一、六

(一)六的基本概念

1.六气与六

(1)六气:所谓六气,又称六元,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六气的变化称之为六化。这种正常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由于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六气的变化相适应。所以,正常的六气一般不易于使人发病。

(2)六:所谓六,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当温而反寒,冬季当凉而反热),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寒暴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能导致机体发生疾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固然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是异常的气候变化,并非使所有的人都能发病。有的人能适应这种异常变化就不发病,而有的人不能适应这种异常变化就发生疾病。同一异常的气候变化,对于前者来说,便是六了。反之,气候变化正常,即使在风调雨顺,气候宜人的情况下,也会有人因其适应能力低下而生病。这种正常的六气变化对患病机体来说又是“六。了。由此可见,六无论是在气候异常还是正常的情况下,都是客观存在的。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们体质的差异、正气的强弱。只有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发病。就这一意义来说,六是一类因六气变化破坏了人体相对动态平衡,能引起外感病的致病因素。“六”又称“六邪”。

2.外感六与内生五邪

外感六属外感病的致病因素,称之为外邪,而内生五邪,则是指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等五种病理变化,属病机学范畴。内生五邪的临床表现虽与风、寒、湿、燥、火等六致病特点及其病理反应相似,但为区别于六之外风、外寒、外湿、外燥、外火(热),故冠以“内”字,称为“内生五邪”。内生五邪的临床表现,一般都没有表证,多表现为或虚证或实证或虚实夹杂证。外感六作用于机体后,引起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多有表证,而且多属实证。单纯暑邪伤人,一般无表证可见,但常兼湿邪,称为暑湿,则有表证。只有外邪直中时,才径见里证。

外感六与内生五邪,一为致病因素,一为病理结果,虽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六伤人,由表人里,损及脏腑,则易致内生五邪之害。内生五邪,脏腑功能失调,则又易感六之邪。

(二)六致病的一般特点

1.季节性与地域性

(1)六致病与季节的关系:由于六本为四时主气的太过或不及,故容易形成季节性多发病。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初秋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这是一般规律。但是,气候变化是复杂的,不同体质对外邪的感受性不同,所以同一季节可以有不同性质的外感病发生。

(2)六致病与环境的关系:工作或居处环境失宜,也能导致六侵袭而发病。如久处潮湿环境多有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又常有暑邪、燥热或火邪为害,干燥环境又多燥邪为病等。

2.单一性与相兼性:六邪气既可单独致病又可相兼为害。其单独使人致病者,如寒邪直中脏腑而致泄泻,其由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发病者,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3.转化性:六致病以后,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其病理性质可向不同于病因性质的方向转化,如寒邪可郁而化热,·暑湿日久又可以化燥伤阴,六又皆可化火等等。这种转化与体质有关,人的体质有强弱,气有盛衰,脏有寒热,因此,病邪侵人人体,多从其脏气而转化。阴虚体质,最易化燥,阳虚体质,最易化湿。另外,又与邪侵久暂有关,一般而言,邪气初感,不易转化,邪郁日久,多能转化。

4.外人性:六为病,多有由表人里的传变过程。六之邪多从肌表或口鼻而入,侵犯人体而发病。六致病的初起阶段,每以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主要临床特征,称为表证。表证不除,由表人里,由浅及深。故六致病,多有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即使直中入里,没有表证,也都称为“外感病”。所以,称六为外感病的病因。

中医病因学说中的六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加以抽象概括而来的。六为病,除了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在内。

(三)六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1.风

(1)自然特性:风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性,为春季的主气,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四个节气为风气主令。因风为木气而通于肝,故又称春季为风木当令的季节。风虽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在,四时皆有。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均可发生。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风性轻扬,善行数变,风胜则动,为百病之长,这是风邪的基本特点。

①轻扬开泄: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升散,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风邪致病,易于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腰部等阳位。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风邪上扰头面,则现头晕头痛、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歪斜等。风邪客于肌表,可见怕风、发热等表证。因其性开泄,具有疏通、透泄之性,故风邪侵袭肌表,使肌腠疏松,汗孔开张,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

②善行数变:风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善行”是指风邪具有易行而无定处的性质,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之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行痹(风痹)之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等,均属风气盛的表现。“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之时隐时现,癫痫、中风之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因其兼挟风邪,所以才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总之,以风邪为先导的疾病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一般都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等特征。

③风性主动:“风性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故称“风胜则动”。如外感热病中的。热极生风”,内伤杂病中的“肝阳化风”或“血虚生风”等证,均有风邪动摇的表现。

④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因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如,与寒合为风寒之邪,与热合为风热之邪,与湿合为风湿之邪,与暑合则为暑风,与燥合则为风燥,与火合则为风火等。所以,临床上风邪为患较多,又易与六诸邪相合而为病。故称风为百病之长,六之首。

风与肝相应。风为木气,通于肝。外感风邪可导致胃脘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等。这是风邪伤肝,木盛克土所致。

综上所述,风为春令主气,与肝木相应。风邪为病,其病证范围较广,变化为快。其具体特点为:①遍及全身:无处不至,上至头部,下至足膝,外而皮肤,内而脏腑,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受到风邪的侵袭。②媒介作用:能与寒、湿、暑、燥、火等相合为病。③其致病的特殊性,风病来去急速,病程不长,其特殊症状也易于认识,如汗出恶风、全身瘙痒、游走不定、麻木以及动摇不宁等症状。临证时,发病在春季与感受风邪明显有关者,均可考虑风邪的存在。

2.寒

(1)自然特性:寒具有寒冷、凝结特性,为冬季的主气,从小雪、大雪、冬至,到小寒计四个节气,为冬令主气。寒为水气而通于肾,故称冬季为寒水当令的季节。因冬为寒气当令,故冬季多寒病,但也可见于其他季节。由于气温骤降,防寒保温不够,人体亦易感受寒邪而为病。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寒邪以寒冷、凝滞、收引为基本特征。

①寒易伤阳:寒为阴气的表现,其性属阴故寒为阴邪。阳气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阴寒所侮,故云“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所以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于温煦之功,故全身或局部可出现明显的寒象。如寒邪束表,卫阳郁遏,则现恶寒、发热、无汗等,称之为“伤寒”。若寒邪直中于里,损伤脏腑阳气者,谓之为“中寒”。如伤及脾胃,则纳运升降失常,以致吐泻清稀,脘腹冷痛;肺脾受寒,则宣肃运化失职,表现为咳嗽喘促,痰液清稀或水肿;寒伤脾肾,则温运气化失职,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肿腹水等;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等。

②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之谓。人身气血津液的运行,赖阳气的温煦推动,才能畅通无阻。寒邪侵入人体,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易使气血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征。因寒而痛,其痛得温则减,逢寒增剧,得温则气升血散,气血运行无阻,故疼痛缓解或减轻。寒胜必痛,但痛非必寒。由于寒邪侵犯的部位不同,所以病状各异。若寒客肌表,凝滞经脉,则头身肢节剧痛;若寒邪直中于里,气机阻滞,则胸、脘、腹冷痛或绞痛。

③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是指寒邪具有收引拘急之特性。“寒则气收”。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若寒客经络关节,则筋脉收缩拘急,以致拘挛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若寒邪侵袭肌表,则毛窍收缩,卫阳闭郁,故发热恶寒而无汗。

寒与肾相应。寒为水气,通于肾。寒邪侵袭,寒水泛滥,则尿少,水肿;寒水过盛,上制心火,则心痛、心悸、肢厥等

总之,寒为冬季主气,与肾水相应。寒病多发于冬季,但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寒邪为病,其致病特征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寒邪致病,全身或局部有明显的寒象。寒胜则痛,所以疼痛为寒证的重要特征之一。因寒则气收,故其病有毛窍闭塞、气帆收敛、筋脉拘急的特珏,表现为无汗、拘急泎痛或屈伸不利等。

3.暑

(1)自然特性:暑为火热之邪,为夏季主气,从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四个节气,为暑气当令。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暑邪独见于夏令,故有“暑属外邪,并无内暑”之说。暑邪致病有阴阳之分,在炎夏之日,气温过高,或烈日曝晒过久,或工作场所闷热而引起的热病,为中于热,属阳暑;而暑热时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或冷浴过久所引起的热病,为中于寒,属阴暑。总之,暑月受寒为阴暑,暑月受热为阳暑。

(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暑为火所化,主升散,且多挟湿。

①暑性炎热:暑为夏月炎暑,盛夏之火气,具有酷热之性,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烦躁、脉象洪大等,称为伤暑(或暑热)。

②暑性升散:升散,即上升发散之意。升,指暑邪易于上犯头目,内扰心神,因为暑邪易人心经:散,指暑邪为害,易于伤津耗气。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人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大汗出。汗多伤津,污液亏损,则可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在大量汗出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导致气虚,故伤于暑者,常可见到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中暑。中暑兼见四肢厥逆,称为暑厥。暑热引动肝风而兼见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称为暑风(暑痫)。暑热之邪,不仅耗气伤津,还可扰动心神,而引起心烦闷乱而不宁。

③暑多挟湿: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暑令湿胜必多兼感。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状。虽为暑湿并存,但仍以暑热为主,湿浊居次,非暑中必定有湿。暑为夏季主气,暑邪为患,有阴暑、阳暑之分。暑邪致病的基本特征为热盛、阴伤、耗气,又多挟湿。所以,临床上以壮热、阴亏、气虚、湿阻为特征。

4.湿

(1)自然特征:湿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为长夏主气。从大暑、立秋、处暑,到白露四个节气,为湿气主令。湿与脾土相应。夏秋之交,湿热熏蒸,水气上腾,湿气最盛,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湿亦可因涉水淋雨、居处伤湿,或以水为事。湿邪为患,四季均可发病,且其伤人缓慢难察。

(2)湿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湿为阴邪,阻碍气机,易伤阳气,其性重浊粘滞、趋下。

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水属于阴,故湿为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胸胁为气机升降之道路,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闷;湿困脾胃,使脾胃纳运失职,升降失常,故现纳谷不香、不思饮食、脘痞腹胀、便溏不爽、小便短涩之候。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易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湿,且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对湿邪又有特殊的易感性,所以脾具有运湿而恶湿的特性。因此,湿邪侵袭人体,必困于脾,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小便短少等症。“湿胜则阳微”,因湿为阴邪,易于损伤人体阳气,由湿邪郁遏使阳气不伸者,当用化气利湿通利小便的方法,使气机通畅,水道通调,则湿邪可从小便而去,湿去则阳气自通。

②湿性重浊: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所谓“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故湿邪致病,其临床症状有沉重的特性,如头重身困、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湿邪外袭肌表,湿浊困遏,清阳不能伸展,则头昏沉重,状如裹束;如湿滞经络关节,阳气布达受阻,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所谓“浊”,即浊垢腻之意。故湿邪为患,易于出现排泄物和分泌物浊不清的现象。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泻、下痢脓血粘液;湿气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黄白带下过多;湿邪浸肌肤,则疮疡、湿疹、脓水浊等。

③湿性粘滞:“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所谓粘滞是指湿邪致病具有粘腻停滞的特性。这种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粘滞性。即湿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如大便粘腻不爽,小便涩滞不畅,以及分泌物粘浊和舌苔粘腻等。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粘滞,蕴蒸不化,胶着难解,故起病缓慢隐袭,病程较长,往往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它是一种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外感热病。由于湿邪性质的特异性,在疾病的传变过程中,表现出起病缓、传变慢、病程长、难速愈的明显特征。他如湿疹、湿痹(着痹)等,亦因其湿而不易速愈。

④湿性趋下:水性就下,湿类于水,其质重浊,故湿邪有下趋之势,易于伤及人体下部。其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他如带下、小便浑浊、泄泻、下痢等,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但是,湿邪浸,上下内外,无处不到,非独侵袭人体下部。所谓“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只是说明湿性趋下,易侵阴位,为其特性之一而已。

湿为长夏主气,与脾土相应。湿邪有阻遏气机,易伤阳气之性,其性重浊粘滞,且有趋下之势。故湿邪为病,表现为人体气机阻滞,脾阳不振,水湿停聚而胸闷脘痞、肢体困重、呕恶泄泻等,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如泪、涕、痰、带下、二便等浊不清。

5.燥

(1)自然特性:燥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为秋季主气。从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四个节气,为燥气当令。秋季天气收敛,其气清肃,气候干燥,水分匮乏,故多燥病。燥气乃秋令燥热之气所化,属阴中之阳邪。燥邪为病,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久晴无雨,秋阳以曝之时,燥与热相结合而侵犯人体,故病多温燥。深秋近冬之际,西风肃杀,燥与寒相结合而侵犯人体,则病多凉燥。燥与肺气相通。

(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燥胜则干,易于伤肺,为燥邪的基本特征。

①干涩伤津:燥与湿对,湿气去而燥气来:燥为秋季肃杀之气所化,其性干涩枯涸,故曰“燥胜则干”。燥邪为害,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形成阴津亏损的病变,表现出各种干涩的症状和体征,诸如皮肤干涩皲裂、鼻干咽燥,口唇燥裂、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

②燥易伤肺: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性喜清肃濡润而恶燥,称为娇脏。肺主气而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人。燥为秋令主气,与肺相应,故燥邪最易伤肺。燥邪犯肺,使肺津受损,宣肃失职,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

燥为秋季主气,与肺相应。燥邪以干涩伤津和易于伤肺为最重要特征。不论外燥还是内燥,均可见口、鼻、咽、唇等官窍干燥之象,以及皮肤、毛发干枯不荣等。

6.火(热)

(1)自然特性:火具有炎热特性,旺于夏季,从春分、清明、谷雨,到立夏四个节气,为火气主令。因夏季主火,故火与心气相应。但是火并不象暑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

(2)温、暑、火、热的关系:温、暑、火、热四者性质基本相同,但又有区别。

温与热:这里的温和热均指病邪而言。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二者仅程度不同,没有本质区别,故常温热混称。在温病学中所说的温邪,泛指一切温热邪气,连程度上的差别也没有。

暑与火(热):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可见暑即热邪。但暑独见于夏季,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而火(热)为病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同时还包括高温、火热煎熬等。

火与热:火为热之源,热为火之性。火与热,其本质皆为阳盛,故往往火热混称。但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热纯属邪气,没有属正气之说。而火,一是指人体的正气,称之为“少火”;二是指病邪,称之为“壮火”。这是火与热的主要区别。一般地说,热多属于外感,如风热、暑热、温热之类病邪。而火则常自内生,多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如心火上炎、肝火炽盛、胆火横逆之类病变。

就温、热、火三者而言,温、热、火虽同为一气,但温能化热,热能生火,所以在程度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温为热之微,热为温之甚;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

(3)火的含义:中医学中的火有生理与病理、内火和外火之分。

①生理之火:生理之火是一种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阳气,它谧藏于脏腑之内,具有温煦生化作用。这种有益于人体的阳气称之为“少火”,属于正气范畴。

②病理之火:病理之火是指阳盛太过,耗散人体正气的病邪。这种火称之为“壮火”。这种病理性的火又有内火、外火之分。

外火:外火,一是感受温热邪气而来;二是风寒暑湿燥等外邪转化而来,即所谓“五气化火”。五气之中,只有暑邪纯属外来之火,我们称之为暑热。其余风、寒、湿、燥等邪并非火热之邪,之所以能化而为火,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郁遏化火。风、寒、湿、燥侵袭人体,必须郁久方能化火。如由寒化热,热极生火,温与热结,或湿蕴化热,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难解,郁而化火,或者湿蕴化热,湿热极甚而化火。火就燥,故燥亦从火化。第二,因人而异,阳盛之体或阴虚之质易于化火。第三,与邪侵部位有关。如邪侵阳明燥土,则易化火,寒邪直中人脾,则化火也难。此外,五气能否化火,与治疗也有一定的关系。内火:内火,多因脏腑功能紊乱,阴阳气血失调所致。情志过极亦可久郁化火,即所谓“五志化火”。

中医学将火分为正、邪两类。正气之火即少火,少火又可分为“君火”和“相火”。“君火”为心之阳气,“相火”为肝、肾、胆、膀胱、心包、三焦之阳气。其中肾之阳气,又称“命门火”或“龙火”,肝之阳气也叫“雷火”。“君火”仅指正气而言,若过旺便是心火炽盛;而相火包含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过旺时谓“相火妄动”。“心火炽盛”和“相火妄动”均属于“壮火”,属邪气。

(4)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火邪具有燔灼、炎上、耗气伤津、生风动血等特性。

①火性燔灼:燔即燃烧;灼,即烧烫。燔灼,是指火热邪气具有焚烧而熏灼的特性。故火邪致病,机体以阳气过盛为其主要病理机制,临床上表现出高热、恶热、脉洪数等热盛之征。总之,火热为病,热象显著,以发热、脉数为其特征。

②火性炎上:火为阳邪,其性升腾向上。故火邪致病具有明显的炎上特性,其病多表现于上部。如心火上炎,则见舌尖红赤疼痛,口舌糜烂、生疮;肝火上炎,则见头痛如裂、目赤肿痛;胃火炽盛,可见齿龈肿痛、齿衄等。

③伤津耗气:火热之邪,蒸腾于内,最易迫津外泄,消烁津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邪致病,其临床表现除热象显著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之征。火太旺而气反衰,阳热亢盛之壮火,最能损伤人体正气,导致全身性的生理机能减退。此外,气生于水,水可化气,火迫津泄,津液虚少无以化气,亦可导致气虚,如火热炽盛,在壮热、汗出、口渴喜饮的同时,又可见少气懒言、肢体乏力等气虚之证。总之,火邪为害,或直接损伤人体正气,或因津伤而致气伤,终致津伤气耗之病理结果。

④生风动血:火邪易于引起肝风内动和血液妄行。

生风: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劫耗津血,使筋脉失于濡养,而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风火相煽,症状急迫,临床上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等。

动血: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火热之邪,灼伤脉络,并使血行加速,迫血妄行,易于引起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以及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⑤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肉败血,则发为痈肿疮疡。“痈疽原是火毒生”。“火毒”、“热毒”是引起疮疡的比较常见的原因,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⑥易扰心神:火与心气相应,心主血脉而藏神。故火之邪伤于人体,最易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甚至神昏谵语等症。

综上所述,火有生理性火和病理性火,本节所讲的为病理性火,又名火邪。火邪就来源看,有外火和内火之异。外火多由外感而来,而内火常自内生。火邪具有燔灼炎上,伤津耗气,生风动血,易生肿疡和扰乱心神的特征。其致病广泛,发病急暴,易成燎原之势。在临床上表现出高热津亏、气少、肝风、出血、神志异常等特征。

二、疠气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又名戾气、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杂气、乖戾之气等。疠气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染。疠气与六不同,不是由气候变化所形成的致病因素,而是一种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的物质(病原微生物),即“毒”邪。疠气经过口鼻等途径,由外人内,故属于外感病因。由疠气而致的具有剧烈流行性传染性的一类疾病,称之为疫、疫疠、瘟疫(或温疫)等。温病与瘟疫不同,温病为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病无传染性和流行性。

(二)疠气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疫疠之气,其性急速、燔灼,且热毒炽盛。故其致病具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险恶、变化多端、传变快的特点,且易伤津、扰神、动血、生风。疠气为害颇似火热致病,具有一派热盛之象,但毒热较火热为甚,不仅热毒炽盛,而且常挟有湿毒、毒雾、瘴气等浊之气,故其致病作用更为剧烈险恶,死亡率也高。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疫疠之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可通过口鼻等多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疫疠之气致病可散在地发生,也可以大面积流行。因此,疫疠具有传染性强、流行广泛、死亡率高的特点。诸如大头瘟(由疫毒感染而发病,以头面红肿或咽喉肿痛为特征)、虾蟆瘟(人体感受疫毒之后,以颈项肿大为主症,连及头面,状如虾蟆,故名)、疫痢、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鼠疫等,实际包括现代医学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

3.特适性与偏中性:特适性指疠气致病的病位与病种的特异性。疠气作用何腑何脏,发为何病,具有特异性定位的特点。疠气对机体作用部位具有一定选择性,从而在不同部位上产生相应的病证。疠气种类不同,所致之病各异。每一种疠气所致之疫病,均有各自的临床特征和传变规律,所谓“一气致一病”。偏中性指疠气的种属感受性。疠气有偏中于人者,偏中于动物者。偏中于人的,则不传染给动物;偏中于动物的,也不传染给人。即使偏中于动物的,因动物种属不同,也不互相传染。

总之,六和疠气,均属外感病邪,其性质和致病特点各有不同,但因其所致之病,多以火热之候为之,故常统称为外感热病。

五脏包括肝、心、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来看!

1心与肺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脉和肺主气之间的关系。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而血液正常的循环,营养于周身,方能维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由于宗气具有走息道而司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的生理功能,所以联结心和肺中心环节主要是“宗气”。

2心与脾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的密切联系。脾气健运,气血充盈,则心有所主。脾气健旺,脾的统血功能正常,则血行脉中,而不逸出于脉外。在病理上,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导致血液妄行,均可引起血虚而心无所主。可见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临床表现。

3心与肝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活动方面。心之行血功能正常,则肝有所藏;而肝不藏血,心无所主。故在临床上“心肝血虚”亦常同时出现。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由于情志所伤,多化火伤阴,因而在临床上心肝阴虚、心肝火旺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

4心与肾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肾阴阳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称为“心肾相交”,也称“水火既济”。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心肾关系失调,出现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见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称为“心肾不交”,也称“水火失济”。

5肺与脾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代谢两个方面。宗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所吸入的清气和脾的运化功能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津液的输布代谢,主要与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和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的功能有关。脾气虚损时,常可导致肺气不足;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出现喘咳痰多等临床表现。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6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机的调节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对于全身气机的调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可出现咳逆上气,甚则咯血等病证,称之为“肝火犯肺”。相反,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亦可影响及肝,使肝之疏泄不利,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引痛胀满、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

7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而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因此,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失职,累及于肾,而致尿少,甚则水肿;肾的气化失司,关门不利,则水泛为肿,甚则出现喘咳而不得平卧。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肾气充盛,肺吸入之清气方能下纳于肾。此外,肺与肾之间的阴液也是相互资生的,肾阴虚与肺阴虚亦可互相损及而同时并见,出现颧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8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肝的疏泄

鼻塞的中医治疗

鼻塞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症状之一,最常见的原因包括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窦炎等。理论上来说,鼻塞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