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黄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藤黄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黄 21 拼音名 22 藤黄的别名 23 来源 24 生境分布 25 化学成份 26 藤黄的药理作用 27 功能主治 28 藤黄的用法用量 29 注意 210 摘录 3 《中华本草》:藤黄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藤黄的别名 35 来源 36 原形态 37 生境分布 38 栽培 39 性状 310 化学成份 311 藤黄的药理作用 312 炮制 313 性味 314 功能主治 315 藤黄的用法用量 316 注意 317 附方 318 各家论述 31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藤黄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藤黄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藤黄 1 拼音

téng huáng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黄

21 拼音名

Ténɡ Huánɡ

22 藤黄的别名

海藤、玉黄、月黄

23 来源

藤黄科藤黄Garcinia hamburgy Hook f,以胶树脂入药。

24 生境分布

越南、泰国、印度等热带地区。

25 化学成份

本品含树脂70~80%,主为α藤黄酸(αgarcinolic acid,C23H28O6),β藤黄酸(C25H32O6)及γ藤黄酸(C23H28O6);还有水溶性树胶15~25%氧化酶及微量挥发油。

26 药理作用

藤黄酸有缓泻作用。(工业上供颜料及假漆之用。)

27 功能主治

峻泻,止血消痈。主治痈疽疔毒,跌打损伤,金疮肿痛,瘀血凝结。并可治绛虫及水肿。

28 藤黄的用法用量

只供配成药用。一次极量05毫克。

29 注意

有大毒。过量可致死。

210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藤黄

31 出处

出自《海药本草》。

1《海药本草》:按《广志》云,藤黄出鄂、岳等州诸山崖,其树名海藤,花有蕊,散落石上,彼人收之,谓沙黄,就树采者轻妙,谓之腊草。摇今所呼铜黄谬矣,盖以铜藤语讹也。按此与石泪采无异也,画家及丹灶家并时用。

2《纲目》:今画家所用藤黄,皆经煎炼成者,溉之麻入。招局达观《真腊记》云,国有画黄,乃树脂,以刀砍树枝滴下,次年收之。似与郭氏(《广志》)说微不同,不知即一物否也

32 拼音名

Ténɡ Huánɡ

33 英文名

Gamboge

34 藤黄的别名

玉黄、月黄。

35 来源

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藤黄的树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rcinia hanburyi Hookf

采收和储藏:在开花之前,在离地3m处将茎干的皮部作螺旋状的割伤,伤口内插一竹简,盛受流出的树脂,加热蒸干,用刀刮下,即可。

36 原形态

藤黄 常绿乔木,高约1518m。小枝四棱形。单叶对生,几无柄;叶片薄革质,阔披针形,长913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花单生或为聚啊伞花序;两性与单性花黄存;花绿白色,无梗;萼片5,花瓣5;雄花通常23朵簇生,雄蕊多数,花丝短,花药1室,横裂;雌花具退化雄蕊12枚,其基部合生而环绕子房周围,子房上位,平滑无毛,柱头盾形,为不整齐之裂片或瘤块,4室。浆果,径约2cm。种子4颗。花期11月,果熟期次年23月。

3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原产柬埔寨及马来西亚,印度、泰国、越南亦产。

资源分布:现我国广东、广西有引种栽培。

38 栽培

野生

39 性状

性状鉴别 树脂为不规则的圆柱形或块状,棕红色或橙色,外被黄绿色粉霜,可见纵条纹。质硬脆,较易击碎,破面有空隙,具蓝褐色略带蜡样光泽。味辛,有毒。以半透明、色红黄者为佳。

310 化学成份

藤黄树含藤黄酸(gambogic acid),别藤黄酸(allogambogic acid),新藤黄酸(neogambogic acid)。

311 藤黄的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其种子衣中的色素藤黄宁对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体外的有效浓度为1∶10000;对若干真菌、草分支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效力很豹,对大肠杆菌亦无效闭。新藤黄宁也有抗金**葡韵球菌的作用。异构体(异藤黄宁及异新藤黄宁)的抗原虫作用较其母体有效(藤黄宁或新藤黄宁通过肠管时可异构化)。藤黄索在体外对非致病性原虫有抑制作用,特别是β及γ藤黄素效力较强。抗原虫与抗菌作用,并不平行。α1及γ藤黄素在各方面(如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之能力、对小鼠人工感染葡萄球菌的保护作用、在血清或金属离干存在时的反应、对热及酸堿度的稳定性等)皆与α2及β藤黄素相似。

2其他作用与毒性:β及α1藤黄索在超过治疗量时可引起小鼠腹泻(β藤黄索致泻力更强)。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mg/kg)为:α1及γ藤黄素皮下注射均为277;腹腔注射分别为871及7718;静脉注射分别为1084及108,这些数值与α2及β藤黄素的毒性栖差甚微。

312 炮制

制藤黄:1先用豆腐一大块,平铺于盘内,中间挖一不透底的槽,将藤黄放人,再用豆腐盖严,置于笼屉内,放入锅中,将此锅再坐于大锅内,隔水加热,蒸至藤黄溶化,取出,冷却凝固,去豆腐晒干。

2先将藤黄放入磁罐内,加入比藤黄多10倍量的鲜荷叶煎汁,将罐放入锅中,隔水加热4060分钟,至罐内溶液呈紫红色时,倒入铜锅内再煎,浓缩成糊状,晒干。(每藤黄斤约用荷 叶半斤煎法,去渣)3将藤黄加入鲜山羊血中,置铜锅内,加水同煮56小时,去山羊血晾干。(每藤黄1斤,用鲜山羊血半斤)

313 性味

酸;涩;凉;有毒

314 功能主治

消肿;攻毒;止血;杀虫;祛腐剑疮。主痈疽肿毒;溃疡;湿疮;肿癣;顽癣;跌打肿痛;创伤出血及烫伤

315 藤黄的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磨汁涂或熬督涂。内服:003006g,入丸剂。

316 注意

体质虚弱者忌服,多量易引起头昏、呕吐、腹痛、泄泻,甚或致死。

317 附方

①治一切痈肿:雄黄、胆矾、硼砂、藤黄、铜绿、皮硝、草乌各一两,麝香二钱。为细末,和瞻酥为条浓口笔管大,金箔为衣,用时以醋磨浓,新笔蘸药,涂(肿)毒四围。数次愈。(《祝穆试效方》一笔消)②治一切无名肿毒:藤黄四两,自蜡八两,小磨麻油十二两。先将油煎熟,将成珠,入水不散,再加黄、白搅习,磁瓶收,面上仍以麻油养之,临用摊贴。(王玷桂《不药良方》风气膏)③治一切无名肿毒,及对口发背:滴花烧酒,磨藤黄敷,不住手敷之。(《救生苦海》消毒方)④治跌打损伤,肿毒危重之症,内服外敷皆效:牛黄、冰片各二钱半,阿魏、雄黄各一两,生大黄、乳香、没药、 儿茶、天竺黄、血竭、参三七各二两。各研细末,以山羊血五钱,拌晒干透,再磨为粉,加藤黄二两,隔水煮透,去净浮腻,丸如英实大,晒干忌火烘,以黄蜡为壳包裹。临用以一丸,陈酒送服。(《外科全生集》)⑤箍毒:五倍子(略焙)一两,藤黄四两,桐青少许,小粉(炒)八两。作锭,用时醋磨涂。(《类证活人书》)⑥治一切顽癣:鸡脚大黄、硫黄、雄黄、姜黄、藤黄各等分。为细末,菜油调涂患处,七日匆洗浴。(《纲目拾遗》五黄散)⑦治额痢头:藤黄一钱,枯矾一钱,轻粉五分,明雄五分。共研细末,用麻油四两,黄白蜡各三钱,熬桔收冒。先剃净头发,后用明矾、川椒各一钱五分,煎水洗净患区,最后涂上药膏,每日涂一次,至愈为止。〔《江苏中医》(5):27,1961〕⑧治刀斧木石伤及汤火伤,竹木刺入肉,一切诸伤:真麻油一厅,藤黄八两,自蜡八两。先将油人铜锅,次将藤黄捶碎熬透。以麻布滤去渣,加入自蜡,至滴水成珠为度,贮磁罐。其冒夏老冬嫩为宜。敷之即能止疼、止血、收口取效。(《纲目拾遗》神效膏)

318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藤黄性毒,而能攻毒,故治虫牙院齿,点之即落。毒能损骨,伤肾可知。

2《得宜本草》:服藤黄药,忌吃烟。摈三黄宝蜡丸、黎峒丸,惧用藤黄,以其善解毒也。有中藤黄毒者,食海蟹即解。

3《海药本草》:主牙蛀齿,点之便落。

4《纲目拾遗》:治痈疽,止血化毒,敛金疮,亦能杀虫。

5《现代实用中药》:为峻下剂,治绛虫及水肿。

319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藤黄的方剂 藤黄茶

拼音:ténghuángchá英文:概述:藤黄茶以红茶、藤黄为主要原料,治丹毒。原料:红茶10克,藤

退管神方

fāng《疡科遗编》卷下:方名:退管神方组成:块藤黄5钱,白及2钱(研),象皮2钱(炙,研),乳香2

藤黄炼

:ténghuángliàn《经验良方》:方名:藤黄炼组成:藤黄1分,生姜3分。主治:实证水肿。用法

十大功

拼音:shídàgōng《串雅补》卷二:组成:藤黄1两,桑树炭1两。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每眼8

五色蟾酥墨

墨组成:雄黄1两,银朱1两,胆矾1两,韶粉1两,藤黄1两,铜绿1两,硼砂1两,麝香1钱。功效:立消肿

更多用到中药藤黄的方剂

用到中药藤黄的中成药 黎峒丸

g阿魏50g乳香(制)100g没药(制)100g藤黄(制)100g天竺黄100g大黄100g儿茶10

三黄宝蜡丸

Wan标准编号:WS3B187595处方:藤黄120g天竺黄90g琥珀6g雄黄90g红大戟90

消核膏

,生南星1两6钱,姜半夏1两6钱,僵蚕1两6钱,藤黄1两6钱,朴消1两6钱。主治:瘰疬、乳核及各种结

复方扶芳藤合剂

拼音:fùfāngfúfāngténghéjì英文:复方扶芳藤合剂药典标准:品名:复方扶芳藤合剂Fu

红玉膏

方汇录·外科统治门》方之红玉膏:组成:阿魏5钱,藤黄5钱,乳香1两,没药1两(用烧红热砖两块,上下夹

更多用到中药藤黄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藤黄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藤部]藤黄

目主治条下,只言点蛀牙自落,无他治也。张石顽云∶藤黄性毒而能攻毒,故治牙虫蛀齿,点之即落,毒能损骨伤

《本草简要方》:[卷之六木部二]藤黄

血。杀虫。化毒。敛金疮。疗刀斧木石及汤火诸伤。中藤黄毒者食海蜇即解。一笔消。大黄二两。藤黄一两。明矾

《疡医大全》:[卷三十六跌打部]跌打损伤门主方

蝎螫草踏虫伤,俱系外敷。真天竺黄生大黄明雄黄法制藤黄(各三钱)真胎骨瓜儿竭真广三七阿魏(各一钱五分)

《丛桂草堂医案》:卷四

啼哭不休。初延西医治之。不能定痛。乃邀予诊。予用藤黄膏涂之。旋即止痛。未及两星期。而长肉收口矣。附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三十二)治牙疳方]3.牙疳敷藤黄法

牙疳是牙龈红肿,牙龈部位存在溃烂和疼痛严重者,还会伴有流腐臭脓血的症状

需要尽早到医院的口腔科接受检查治疗,在治疗期间要做好口腔内清洁工作,还要做好饮食调理,避免对口腔黏膜造成损伤。

牙疳属于中医的一种说法,主要是牙龈部位出现了肿胀以及疼痛的症状,要到医院口腔科检查,是由于口腔内牙齿清洁不彻底原因引发的炎症反应,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类消炎药物能起到缓解牙龈肿胀以及消炎止痛效果有利于口腔的牙齿恢复。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已经出现了流腐臭脓血的症状,需要切开引流,个人比较敏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局部麻醉,在麻醉下切开,将脓液引流或不会有任何疼痛及不适症状完成治疗后,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有消炎杀菌功效的药物,能有利于炎症消除,促进创面愈合。

如果是由于龋齿原因引起的病变,需要做根管治疗,能有利于炎症和牙神经消除,在牙齿完全恢复到稳定状态时候,还需要做牙冠修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使牙齿恢复正常咀嚼能力。

狐惑病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医宗金鉴》认为「狐惑,牙疳、下疳等创之古名也,近时唯以疳呼之。下疳即狐也,蚀烂肛阴;牙疳即惑也,蚀咽腐龈,脱牙穿腮破唇。」狐惑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白塞氏病,属临床少见病,一旦发生,治疗棘手,病状缠绵难愈,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徐经世治疗此病有独到的经验,用六味地黄丸合逍遥散加减,疗效显著。兹举例如下。

程某某,女,31岁。2008年11月6日初诊。患者自2005年开始出现外 溃疡,伴有血尿,蛋白尿,全身乏力,来月经加重。服活血化瘀药子宫出血,经后白带多并带有血丝。2006年 囊肿、卵巢囊肿切除。2007年因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经多家医院诊治,西医诊断为:白塞氏病(口、眼、外阴三联症)、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炎、宫颈炎等,给予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刻下症见:外阴溃疡、口腔溃疡较重(溃疡不痛不痒无感觉,唯解小便时 痛),尿频、尿急,小便不畅, 胀痛,经前腹痛,疲劳乏力。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多,有紫红血块。 坠胀,便干,尿黄。现查有右肾囊肿。诊见:舌暗淡,苔白滑略黄,脉沉细弦无力。徐经世辨证属肝肾阴虚,毒热内伏。拟予滋养肝肾,清热解毒法为治。处方:北沙参20克, 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覆盆子15克,干生地18克,杭白芍20克,石斛15克,蒲公英20克,败酱草15克,合欢皮30克,飞青黛3克,人中黄10克。15剂,水煎服,日1剂。

2008年11月25日二诊:药后尿频尿急好转,药服至第8剂时 溃疡消退,口腔溃疡已好,乏力改善。唯 胀痛仍存,11月13日至19日来月经,偶有腹痛外,别无不适。上方去覆盆子、败酱草、人中黄,加贯众炭15克,车前草15克,白茅根20克。杭白芍加至30克。15剂,水煎服,日1剂。

2008年12月23日三诊:患者自述在11月底病情稍有反复,外 出现一小块浅表溃疡,已在继续服药中消退。尿频尿急已除,食欲有增,自觉较前有力,诸症皆已改善。月经12月10日来潮,12月16日干净,经色、经量都基本正常,唯经前 、小腹略有胀痛。二诊方去干生地,加绿梅花20克。15剂,水煎服,日1剂。

2009年4月9日四诊:药后外阴溃疡已愈,近期又出现头晕、头痛、目胀,夜尿频,月经来潮延长10天左右干净,量中等,色暗红,经期腹痛, 坠胀,乳胀痛,胸闷。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弦无力。此乃肝肾阴虚,毒热内伏,肝郁化火之象,故在滋养肝肾,清热解毒的同时,予以疏肝泻火。处方:杭白芍20克,柴胡10克,焦栀子10克,炒丹皮10克, 贞15克,天麻15克,贯众炭20克,延胡索15克,覆盆子15克,蒲公英20克,合欢皮30克,人中黄10克。15剂,水煎服,日1剂。

2009年8月18日五诊:上次诊后,按上方拿药断续服药。溃疡没有再发,月经前乳胀腹痛, 坠胀较为明显。处方:干生地18克,炒丹皮10克,山药20克, 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焦栀子10克,杭白芍30克,茯苓20克,炒川连3克,龙葵草10克,人中黄10克,泽泻12克。20剂,水煎服,日1剂。

随诊,至今未复发。

按:此案徐经世老师从主症外阴溃疡经久不愈着手,认为是由于肝肾不足,热毒内伏所致,这也和《金匮要略》「湿热虫毒阻滞中焦,下蚀前阴,上扰咽部」之病机相吻合。张仲景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徐经世老师尊古意而不泥古方,另辟蹊径,采用六味地黄丸合逍遥散加减滋肝肾,解伏毒,取得了满意效果。

处方中,人中黄一味用之甚妙!人中黄别名甘中黄、甘草黄,甘、寒,入心、肾经。治伤寒热病,高热烦渴,热毒斑疮,咽喉肿痛,丹毒等。徐经世老师用之治口腔溃疡、 溃疡无不奏效神速。特别是慢性口腔溃疡和 溃疡,往往长期治疗不效,而辨证配伍人中黄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蒲公英、青黛清热解毒、杀虫疗疮,并能提升白细胞,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龙葵草清热解毒治下部热毒。北沙参、 贞子、旱莲草、石斛、杭白芍等滋肝、肾、胃之阴,以壮先后天之本。贯众炭既可凉血止血,又可活血化瘀。车前草、白茅根凉血止血利尿,使毒从小便去。败酱草也为清热解毒利湿之剂。合欢皮既可镇静安神,又可解郁、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滋养肝肾,清热解毒之功,达到了临床治愈目的。

由于牙龈出血的原因很多,因此必须找出病因,才能进行有效地防治。如果是缺乏维生素C,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C片剂,饮食上也要多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如果是牙周炎,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药,并遵医嘱复诊,不能自己随便停药。

预防

预防牙龈出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如果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有大量牙垢、牙石导致的刺激出血(这种情况最常见),可到口腔科请医生清洁牙齿,去除牙垢、牙石(俗称洗牙,医学上称洁治、刮治),并口服抗生素1周,牙龈炎症会很快消除,出血也就随之停止。一般来讲,就是不发生牙龈出血,也应半年到一年洗牙1次。

⑵如果是由于残根、残冠引起的牙龈出血,应拔除残冠、残根,以后镶假牙;如果是制作不良的牙套或不良修复体导致的牙龈出血,应重新制作牙套或重补牙。

⑶女性月经期、妊娠期要有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通常在经期及妊娠期过后,牙龈出血就可明显减轻。

⑷选用新型保健牙刷,避免用力横刷牙齿,采用竖刷法,以防刺激牙龈造成出血。

⑸遇有原因不明的大范围自发性牙龈出血时,应及早到医院检查,以便确定其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尤其是隐蔽的血液病。要高度注意,多方面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 治疗牙龈出血验方

1、牙龈出血。用苦参一两、枯矾一钱,共研为末。一天擦齿三次,有效。 又方:用蚯蚓末、枯矾各一钱,麝香少许,研匀,搽患处。

2、牙龈出血的治疗便方。用麦门冬煎汤漱口。

3、治牙龈出血,有洞。用凝水石粉三两、丹砂二钱,甘草、脑子各少许,共研为末,干敷。

4、齿缝出血。用百草霜末涂搽,有效。又方:用粉锡半两、麝香半钱,卧时擦牙。

5、齿龈出血不止。用白矾一两,加在水三升中煮成一升,含漱。

6、牙齿出血。用淡竹叶煎浓汁含漱。

7、齿痛出血。每夜用盐末厚封齿根肉上。等液汁流尽后才睡觉。流汁时,不断敲叩牙齿。如此十夜,齿痛止,血亦停。忌食劳腥。

8、走马牙疳,臭烂出血。用豆大的雄黄七粒,每粒包入一个去了核了的淮枣中,再用铁丝把枣子穿成一串,烧化为末。每次取少量搽患处,让涎流出。搽药至病愈为止。

9、虚气攻牙,齿痛血出。用骨碎补二两,锉细,慢火炒黑,研为末,常以擦齿,有口津,吐出或咽下均可。

10、牙疳(流脓、流血、虫蚀)。用水银粉一钱,黄连一两,共研为末,搽患处。

11、走马疳疮(按:即走马牙疳。病处流动,速如走马,侵蚀口鼻,穿透骨腮,全齿剥落,出血流脓)。把绿矾放入锅中,用炭火煅红,加醋拌匀,如此三次,研细,再放入少许麝香,调匀后敷患处。用药前以温水把口漱净。

目录  一、内科奇效方  感冒  1辛温解表汤  2羌蒡蒲薄汤  3清热解表汤  4三阳清解汤  5退热汤  6三花清解汤  7感冒立愈汤  8柴胡消食汤  9十神汤  10增免抗感方  头痛(头风)  1加味乌星散  2柔肝熄风方  3头痛汤  4头痛方  5曙光头痛方  6三石汤  偏头痛  1三生祛痛方  2养血祛风汤  3滋潜止痛汤  4祛瘀驱风汤  5霹雳汤  脑震荡后遗症  1四子定晕汤  2健脑散  3活血温胆汤  咳嗽―(急性支气管炎)  1疏表止嗽汤  2辛温止咳方  3张氏止咳汤  4清肺理脾镇咳汤  5鱼蛤石花汤  6解郁宣肺止咳方  7桑杏清宣汤  8锄云止咳汤  9锄云利肺汤  10七味清肺饮  11前芒汤  12麻杏地鱼汤  13速效止咳方  咳嗽二(慢性支气管炎)  1温肾蠲饮汤  2润燥益阴汤  3久咳丸  4降气化痰汤  5清肺宁咳方  6补气化痰方  7三花汤  8清肺润燥方  咳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1七子定喘汤  2清肺化痰汤  3咳喘冲剂  4前胡汤  肺痨(肺结核)  1空洞型肺结核效方  2月华消瘰汤  3和解宣化汤  4清肺活肝理痨汤  5二麻四仁汤  6托里内消汤  肺痈(肺脓疡)  1苇茎排脓汤  2肺痈验方  3小儿肺痈方  4宣肺解毒汤  5加减苇根汤  6清肺化痈汤  气喘(支气管扩张及肺气肿)  1温肾纳气方  2宿喘验方  3止咳平喘汤  4保肺汤  5五白定金片  6萎贝定喘汤  肺积(肺癌)  1培土生金除癌汤  2益肺消积汤  3参冬白莲汤  4养阴清肺消积汤  胸胁痛(气胸)  1补肾纳气方  2疗伤理气汤  咯血(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咯血)  1三炭止血汤  2加味柏叶汤  3泻白化血汤  4宁肺止血汤  5参白止血汤  6咳喘止血汤  中风(脑血管意外)  1�莶至阳汤  2�莶至阴汤  3涤痰熄风汤  4通络活血汤  5通络益气汤  6中风先兆汤  7通络舒脉汤  8发郁通络汤  9丁氏七妙汤  10镇肝益阴汤  11固脱保元汤  面瘫(面神经麻痹)  1牵正四物合剂  2二石复正汤  高血压病(眩晕)  1治高血压方  2熄风汤  3柔肝熄风汤  4加减天麻钩藤饮  5三草汤  6镇肝潜阳汤  7育阴潜阳汤  眩晕  1气虚眩晕汤  2定眩汤  3川芎白艽汤  4清肝汤  内耳性眩晕  1清泄肝胆方  2止眩降晕汤  低血压(眩晕)  1升压汤  2参芪升压汤  3桂枝甘附汤  虚劳(贫血)  1生血增白汤  2苍玉潜龙汤  3参芪二仙汤  4健脾益气汤  5二仙温肾汤  6温补脾肾汤  虚损  1黄精补脑汤  2珠母补益方  3加味生脉散  胸痹(冠心病)  1冠心通痹汤  2调和肺胃汤  3参七散  4心绞痛方  5龙牡安神汤  6加味冠通汤  7通痹消胀汤  8早博宁汤  9强心饮  10宁心饮  风湿性心脏病  1银翘白虎汤  2通脉饮  3双仁养心散  肺源性心脏病  1加味小青龙汤  2肺肾同治汤  心律失常  1健心汤  2灵芝甘草汤  3调心汤  4稳心灵  5宁心饮  6加味八味安神丸  7整脉饮  心力衰竭  1健心合剂  2五泽强心汤  痹证(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  关节炎)  1行痹主方  2三消饮子  3化瘀通痹汤  4补肾祛风汤  5通络熄风汤  6热痹镇痛汤  7寄生慢痹汤  8补肾祛寒治�汤  9蛇归类风汤  10类风湿汤  11蠲痹通络汤  12益气通痹汤  13流气止痛汤  14补肾活血汤  15加减痛风方  16王氏热痹方  17桂枝活络汤  18石藤热痹汤  虎历节(痛风性关节炎)  1消痛饮  2痛风方  3泄浊化瘀汤  肩凝症(肩周炎)  1肩凝汤  2温经通络汤  坐骨神经痛(痹症)  1蠲痹汤  2四虫蠲痹汤  3通经止痛汤  黄疸(黄疸型肝炎)  1轻型消黄汤  2重型消黄汤  3加味茵陈蒿汤  4利疸退黄汤  5丹凤汤  6清肝和胃汤  7清解化利汤  8活血通络汤  9秘传黄痧症验方  胁痛(无黄疸型肝炎)  1虎蛇疗肝汤  2豢龙汤  3疏肝利胆汤  4疏肝解毒汤  肋间神经痛(胁痛)  1乙癸同源饮  2薤蒌四逆散  3双解散  4肝郁得效方  5消食汤  急黄(重证肝炎)  赤芍退黄汤  乙型肝炎  1活血解毒散  2疏肝健脾汤  3复肝汤  慢性肝炎(含“迁肝”和“慢活”两类)  1二甲调肝汤  2燮枢汤  3补气养血汤  4健脾补肾汤  5滋补肝肾汤  6舒肝解毒汤  7加味抑制散  8疏肝理脾汤  9加味一贯煎  10加味黄精汤  臌胀(肝硬变及肝硬变腹水)  1化瘀通气方  2白金汤  3软肝缩脾方  4臌胀消水丹  5肝腹水验方  6复肝丸  7茵布治肝汤  8苓桂健运汤  9加味阴骘丸  10健肝生化汤  11养肝饮  12益气化积解毒汤  13养阴利水汤  黑疸(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  症)  1黑疸汤  2软坚治疸方  脂肪肝  降脂益肝汤  肝吸虫病  肝吸虫汤  肝痈(肝脓肿)  龙胆清肝汤  胆囊炎、胆石症  1清胆消炎汤  2金钱开郁散  3利胆解郁汤  4利胆排石汤  5茵柴清胆汤  6消症积汤  7利胆汤  8疏肝利胆汤  9通胆汤  10利胆消胀汤  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疏肝和胃饮  2健脾调胃汤  3加味乌贝芨甘散  4健脾汤  5养胃汤  6脘腹蠲痛汤  7加减一贯煎  8清柔和中汤  9舒肝和胃饮  胃脘痛(慢性胃炎)  1安中汤  2养阴建中汤  3益气建中汤  4疏肝和胃汤  5三合汤  6平肝降逆和胃通阳方  7益中活血汤  8健脾和胃汤  9柴桂汤  10通降汤  11肝胃百合汤  逆(膈肌痉挛)  1止嗳汤  2治噫气声之不绝方  3宣中降气汤  4白虎降逆汤  5降逆止呃方  胃下垂  1枳实参朴汤  2四奇汤  3补元复胃汤  胃粘膜脱垂症  1温肾升阳汤  2升提活血汤  肠梗阻  1温阳通痹汤  2驱通汤  急性胰腺炎  1消胰饮  2栀干芍草五香汤  3柴胡陷胸汤  4二白生脉汤  泄泻(急慢性肠炎)  1治泻方  2泄泻灵汤  3清利肠道方  4加味葛根黄苓黄连汤  5久泻断下汤  6温肾健脾止泻方  7温肾扶脾汤  8益火扶脾方  9敛溃愈疡汤  滞下(痢疾)  1香连导滞汤  2双炭饮  3疫痢解毒饮  4开噤止痢汤  5白头槟连汤  6海葛地连汤  7活血导滞汤  8加味连梅汤  十二指肠壅滞症  温降承气汤  腹胀  1三宜汤  2解秽汤  3排气排便汤  老年性痴呆  桃仁复苏汤  胸膜炎(胸腔积液)  1三子逐饮汤  2三仁分利汤  3清润消肿汤  4逐饮方  肠痈(阑尾炎)  1清热消炎汤  2化瘀消炎汤  3阑尾脓肿方  4阑尾化瘀汤  5红藤汤  6加减双合汤  7金蒲汤  气瘿(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1五法合一甲亢汤  2“甲亢”方  3消瘿汤  4治甲亢丸  5治甲亢方  肉瘿(甲状腺腺瘤)  1川芎天葵汤  2三海汤  肥胖病  1消肥汤  2张氏减肥方  多汗症  1止汗汤  2疏渎固表汤  蛔厥(胆道蛔虫症)  1驱蛔汤  2胆道驱蛔汤(一)  3胆道驱蛔汤(二)  4通胆安蛔汤  水肿(肾炎)  1加减益肾汤  2疏风利水汤  3宣肺利水汤  4健脾渗湿汤  5苏蝉六味地黄汤  6加味三合汤  7白扁豆散  8益气化瘀补肾汤  9穿破石合剂  10开瘀消胀汤  11四能速效汤  12五草汤  13芡实合剂  14肾炎汤  肾功能衰竭  1升降活血汤  2徐长卿汤  3温肾排毒汤  4温肾降浊汤  肾病综合症  1益肾健脾汤  2小儿肾病综合征  3退肿汤  劳淋(慢性肾盂肾炎)  1疏肝益气汤  2益肾温化汤  3芙蓉清解汤  4益肾通淋汤  5内托生肌汤  腰痛  1补肾强腰方  2强腰散  3峻补肝肾丸  4通督活血汤  5腰痛方  流行性出血热(温病)  1加味银翘散  2出血热导泻汤  血淋(急性尿路感染)  1柴芩汤  2导赤清心汤  3茅苓汤  4血淋安逸汤  5加味导赤汤  6加味归贝苦参丸  膏淋(乳糜尿)  1清热养阴汤  2活血分清饮  3乳糜尿汤  白浊(前列腺炎)  1清热利湿化瘀汤  2白浊汤  3龙胆消炎汤  4加味膀胱化浊汤  癃闭(前列腺肥大)  1舒肝散结方  2愈癃启闭汤  3消癃方  4麻黄五苓汤  失眠(神经官能症)  1除痰降火方  2卧佛汤  3明志汤  4十一味温胆汤  5琥珀合欢白芍汤  6镇静安神汤  7八味安神汤  8十味甘麦大枣汤  9交阴安神汤  癫狂(精神分裂症)  1豁痰定狂汤  2除痰降火方  3柴芍龙牡汤  癫痫  1加味抵当汤  2除痫汤(散)  3龙牡愈痫汤  4潜阳宁神汤  5除痰安寐汤  6癫痫清脑汤  石淋(泌尿系结石)  1消坚排石汤  2金珀消石散  3结石消化散  4三金胡桃汤  5三金排石汤  6逐石汤  遗精  1遗精方  2益肾固精方  3补肾固精丸  4秘精汤  阳萎  1加味天雄散  2补肾壮阳丸  3益肾填精汤  4益精壮阳汤  5壮肾亢萎散  男性不育症  1化瘀助育汤  2九子生精丸  3益肾生精丸  4益精毓麟丸  5化精汤  消渴(糖尿病)  1温肾降糖汤  2益气滋阴饮  3降糖益阴汤  4清热养阴汤  5降糖方  6降糖克消汤  7治消止渴汤  白细胞减少症  1丹首生血灵  2温补升白汤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温补脾肾方  2平癜汤  3三草黛丹汤  4陆鹤消癜汤  疝症(副睾炎)  1柴桔乌贝汤  2附子大黄汤  3温通利湿方  4消核汤  5加味疝气方  细胞增多症  1恶网净汤  2参鹿龟汤  便秘(习惯性便秘)  1便秘汤  2增水行舟汤  3调肝承气汤  4通秘汤  脱肛  1益气举脱汤  2提肛饮  二、妇科奇效方  月经不调  1补血通经汤  2调经凉血汤  3三黄忍冬藤汤  4安神调经汤  5归经汤  6补中固经汤  7益气清营固冲汤  8调经散  痛经  1痛经汤  2治寒凝痛经方  3化膜汤  4活血祛瘀化症汤  5热性痛经方  6散瘀见喜汤  7加味活血理气止痛饮  闭经  1瓜石汤  2化瘀通经汤  3香草汤  4桂仙汤  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健脾固冲汤  2滋阴固气汤  3育阴止崩汤  4益肾止血汤  5经漏验方  6寒凉止崩汤  7益气活血汤  倒经(代偿性月经)  1归经汤  2凉血止衄汤  经前期综合征  1清眩平肝汤  2二齿安神汤  3乳胀散  4经前乳胀汤  5经前癫狂汤  更年期综合征  1益肾汤  2二仙汤  3坤宝汤  4清心平肝汤  带下(阴道炎)  1清肝利湿汤  2赤带方  3补肾固带汤  4苓药芡苡汤  5祛湿止带汤  妊娠恶阻(妊娠呕吐)  1健脾和胃汤  2安胃饮  3祖传定呕饮  4健降止呕汤  5化浊安中饮  6温中和胃饮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加减鲤鱼汤  2羚羊琥珀散  3平肝散  胎位异常(难产)  妊娠正位汤  胎漏(先兆流产)  1安胎合剂  2清热安胎饮  3固肾安胎饮  4加味芎归汤  5生麦安胎饮  6保胎方  滑胎(习惯性流产)  1调补冲任方  2滋肾育胎丸  3固胎饮  4培育汤  5加味三青饮  6补肾固本汤  7活血化瘀汤  异位妊娠(宫外孕)  宫外孕方  产后发热  1理血祛风汤  2祖传桂枝生化汤  3参芪荆防汤  产后尿潴留  加味桂车汤  产后恶露不绝  1缩宫逐瘀汤(一)  2益气固护汤  3红酱饮  4缩宫逐瘀汤(二)  5银黄汤  产后缺乳  1益气通乳汤  2疏肝通乳汤  3加减涌泉散  4益源涌泉饮  5通乳丹  6通乳饮  女性不孕症  1肋孕汤  2经验种子济阴丹  3补肾种子方  4陈氏求嗣方  输卵管阻塞  1通管汤  2疏通汤  3通卵受孕种育丹  4地蚤汤  肠覃(卵巢囊肿)  1消散襄肿汤  2加味化坚汤  子宫肌瘤  1清瘀化症汤  2桔荔散结丸  盆腔炎  1丹芍活血行气汤  2血竭化症汤  3血竭消聚汤  4二藤汤  5盆腔灵汤  6归竭合剂  7清热解毒汤  8暖宫定痛汤  9理冲汤  10柴桔败酱汤  11清化汤  子宫颈炎  清宫解毒饮  慢性附件炎  加减斑龙汤  外阴白斑  1白斑方  2清肝化斑汤  子宫脱垂  1益气升提汤  2提挺汤  避孕与引产  1节育生化汤  2益母芎归汤  三、儿科奇效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卫气双解汤  2荆芥消风汤  3桂芪汤  4荆芥银参汤  小儿高热  1慈幼清解汤  2小儿退热方  3退热灵  4蒿柴薇丹汤  5小儿退热灵  胎黄(新生儿黄疸及肝炎综合征)  1阳黄清解汤  2茵瓦通黄汤  3婴儿利胆方  4消黄利胆汤  5清热退黄汤  6小儿肝炎方  婴儿不乳  清热导赤饮  新生儿硬肿症  1硬肿汤  2温阳活血汤  婴儿呕吐(急性胃炎)  1扩幽解痉汤  2通幽降逆汤  小儿肺炎  1清气汤  2蚤休汤  3六二清肺汤  4清热解毒方  5肺炎汤(一)  6肺炎汤(二)  7钩藤竺黄汤  8腺病毒肺炎汤  支气管哮喘  1补肾平喘汤  2附子大黄细辛汤  3二麻四仁汤  4治哮喘验方  5哮喘通用方  6参蛤麻杏膏  7治哮灵  8平喘汤  9止哮汤  麻疹  1透疹汤  2麻杏桑石汤  幼儿急疹  1幼儿急疹散  2青地石膏汤  小儿腹泻  1小儿腹泻方  2调中止泻汤  3五肉涩肠汤  4健脾柔肝汤  5温阳扶脾汤  6温阳止泻汤  7参连健化汤  8小儿慢性腹泻方  9车前白术汤  小儿遗尿  1益气缩泉固关散  2补肾固脬汤  3小儿遗尿方  4遗尿合剂  小儿尿频  1滋阴益肺汤  2麦枣远志汤  3二蛸补肾汤  4尿崩汤  暑热症(夏季热)  1夏热汤  2清暑导滞汤  3薷膏汤  小儿低热  1清上温下方  2银胡蒿桑汤  3益气养阴汤  4青蒿低热饮  流行性乙型脑炎(暑温、伏暑)  1益气清解汤  2抽薪饮  3镇心涤痰汤  4通络健脑汤  小儿麻痹症(瘘证)  1膏葛芩连汤  2通络起蒌膏  3通络起萎丸  4疗瘫健步灵  小儿多动症(癔纵)  1滋阴潜阳汤  2菖志龙牡汤  小儿大脑发育不良(五软、五迟)  1益智健脑汤  2补肾健脑片  3鹿地龟版汤  4补脑益智汤  解颅(小儿脑 积水)  1健脑利水丸  2通窍利水汤  3补肾健脑汤  女童性早熟  1清泻相火方  2滋阴泻火汤  小儿心肌炎  1参芪十九汤  2补气养血汤  3参芪瓜蒌汤  小儿蛔虫症  1使香消积汤  2使君子汤  百日咳  1温肺化饮汤  2镇肝止咳汤  3百龙汤  4百日咳方(一)  5缓痉镇咳汤  6百日咳方(二)  7百马汤  8麻杏代赭汤  小儿积滞  消食散  小儿厌食症  1桂枝汤  2凉肝健脾汤  3消疳汤  4调脾散  小儿疳积(营养不良)  1健脾消积汤  2三甲散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水疝)  1消疝汤  2水疝方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  1解毒散结汤  2六味消毒饮  小儿舞蹈病  1羌菊白麻汤  2五虫熄风汤  3滋肾养肝汤  小儿夜啼  1定惊汤  2钩藤饮  小儿肾炎  五草汤  小儿肾病综合征  三合化裁汤  小儿佝偻病  抗佝方  四 、伤外科奇效方  颈椎病  1搜风通络汤  2白芍葛根汤  3养血通络汤  软组织损伤  1滋阴解痉汤  2顺气宽胸汤  跌打损伤  1活血行气汤  2颅内消瘀汤  3消肿通络汤  4通窍逐瘀汤  5补肾牡骨汤  6理气化瘀汤  7活血舒筋汤  8牛蒡子汤  9复元活血汤  骨折  1活血镇痛汤  2跌打养荣汤  3仙复汤  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胁痛)  1胡归山甲汤  2新活血化瘀汤  骨质增生病  1补肾克刺汤  2增生汤  3强力热敷散  4抗骨质增生丸  5活络通痹汤  附骨疽(慢性骨髓炎)  1复骨汤  2骨痨汤(一)  骨痨(骨与关节结核)  1骨痨汤(二)  2补益祛邪汤  多发性疖肿  1仙遗地黄汤  2消疖汤  3解毒消肿汤  4托补消炎汤  痈疽  1加味三星汤  2鹿角托里汤  3黄芪托毒汤  4归芪解毒汤  5扶正解毒汤  6养阴清托汤  7双活祛寒汤  8和营托毒汤  9透脓汤  10疏气消肿汤  疗疮  1芩连消毒饮  2七味消疗汤  3知柏解毒汤  4三花二石汤  5九味消疔汤  乳痈(乳腺炎)  1乳痛验方  2治乳痈方  3消乳汤  4乳痈内消汤  5桔叶汤  乳癖(乳腺增生病)  1消瘀散结汤  2乳腺消瘤汤  3疏肝消核方  4乳一方  5乳癖化坚汤  乳疠(乳房发育症)  1消疠汤  2乳疠内消汤  血栓性静脉炎  1清营解瘀汤  2解毒通脉汤  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温经通脉汤  2活血通脉汤  3补气通脉汤  4化湿通脉汤  臁疮(下肢溃疡)  化腐生肌丹  鹤膝风  加减羚羊角汤  五、皮肤科奇效方  紫癜(肌衄)  1脱敏消瘢汤  2滋阴降火汤  3补气凉血汤  4青紫汤  5清荣饮  6三草楂黄汤  7加减玉女煎  丹毒  1蝎槟导滞汤  2鹿角阳和汤  3解毒清热汤  鱼鳞病  鱼鳞汤  银屑病(牛皮癣)  1白疮汤  2白疮方  神经性皮炎(癣症)  1首乌饮  2乌蛇驱风汤  3搜风除湿汤  脂溢性皮炎(赤屑风)  1凉血清肺饮  2凉血消风散  3养血消风散  药物性皮炎  1皮炎汤  2增液解毒汤  湿疹  1滋阴除湿汤  2全虫方  带状疱疹(缠腰火丹)  1清热消毒饮  2马苋解毒汤  荨麻疹(隐疹)  1荆防方  2麻黄方  3麻黄蝉衣汤  4活血祛风汤  5多皮饮  6潜阳熄风汤  7消疹汤  8固卫御风汤  扁平疣  1去疣三号方  2蓝苡消疣汤  寻常疣  1灵石消疣汤  2去疣四号方  皮肤瘙痒症  1皮癣汤  2二地汤  3风癣汤  结节性红斑  1活血通络方  2凉血五根汤  3加味利湿化瘀饮  痤疮(青春蕾)  凉血消疮饮  脱发  1一麻二至丸  2补肾养血丹  3生发饮  4消秃生发汤  5除湿健发汤  皮肤病通治方  1清肝饮  2八味洁肤膏  六、眼科奇效方  麦粒肿(偷针眼)  1解毒消肿汤  2归贝解毒汤  结膜炎(天行赤眼)  1茵陈防己汤  2祛风明目方  3菊栀散热饮  角膜炎  1金黄汤  2红肿翳障方  3消毒饮  4银花解毒汤  5银翘解毒汤  角膜溃疡  1红肿痛方  2治蟹珠方  3消炎解毒汤  巩膜炎  退红肿方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1补肝散  2滋阴活血汤  虹膜睫状体炎  1和营化痰汤  2泄热祛风汤  3开窍明目汤  4双防双黄汤  视神经萎缩  韦氏逍遥散验方  角膜软化症(疳疾上目)  归芍八味汤  泪囊炎(眦漏)  1止泪汤  2见风流泪方  3平肝止泪方  眼底出血症(血灌瞳仁)  1槐花侧柏汤  2生蒲黄汤  3排血汤  白内障  1乙癸同治方  2养阴清热汤  青光眼(绿风内障)  1平肝养肝汤  2养阴平肝汤  3熄风止痉汤  角膜云翳  1新老翳障方  2四物退翳汤  其它目疾  1瞳孔散大方  2蒲银解毒汤  3去痹汤  4滋肾柔肝汤  七、耳鼻喉科奇效方  耳聋  1通窍益气汤  2化瘀复聪汤  3新麻杏石甘汤  耳鸣(内耳性眩晕)  1耳鸣丸  2眩晕片  3五味止眩汤  中耳炎  1柴胡白冬饮  2泽苓汤  3升青流气饮  鼻衄  1清金止衄汤  2清热止衄汤  3荆牡藕节汤  4健脾止血汤  鼻鼽(过敏性鼻炎)  1抗敏护卫汤  2辛蒲汤  3升陷塞流汤  鼻渊(鼻窦炎)  1辛前甘桔汤  2加味辛荑散  3通鼻汤  4蒲黄败毒汤  5清热消肿汤  6群芳煎  鼻窦(慢性鼻炎)  1鼻炎汤  2慢性鼻炎汤  3苡仁防风汤  乳娥(扁桃腺炎)  1范氏大黄附子细辛汤  2大青蚤休饮  3金灯山根汤  4咽喉消肿汤  5消娥汤  6清咽解毒汤  喉痹  1清咽解毒汤  2清咽透表汤  3新定三黄凉膈散  4咽喉消肿八味汤  梅核气(咽神经官能症)  1消梅十味饮  2三子消梅汤  喉喑(声带病)  1加味二陈汤  2加味养阴汤  3天龙饮  4清肝利咽汤  牙痛  1齿痛验方  2虚火牙痛汤  3肾虚牙痛汤  4细辛碎补汤  5清胃解毒汤  6牙痛方  牙疳  1牙疳散  2清热化疳汤  3清热解毒汤  口疮(口腔炎)  1养阴清热汤  2生白解毒汤  3口腔解毒汤  4溃疡散  5釜底抽薪散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口中生疮的方剂 2 治疗口中生疮的穴位 3 治疗口中生疮的中成药 4 口中生疮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口中生疮 1 拼音

kǒu zhōng shēng chuāng

2 英文参考

sore in mouth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ore in mouth

3 注解

口中生疮为症状名,指口腔内黏膜破损,出现糜烂、溃疡的一类症状,包括口疮与口糜[1][2] 。常因热毒侵袭、脏腑积热、湿浊泛溢、虚火上扰、气血亏虚及创伤等所致[2]。可见于口疮、口疳、口糜、狐惑等[2]。

参见口疮、口疳、口糜、狐惑:

口疮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症见口腔之唇颊等处黏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淡**或灰白色之小点,单个或多个不等,周围红晕,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复发作,饮食吞咽有碍。《医贯》卷五:“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说明口疮有虚火和实火之分。实火者,诸经之热,皆应于心,心火上炎,熏灼于口,则口舌生疮。治宜泻火清心。用导赤散、凉膈散等加减。脾热生痰,痰火互结,上炎于口,亦生口疮,治宜清热祛痰。可选用黄连温胆汤,贝母瓜蒌散等加减。虚火者,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灼于口腔而发口疮,治宜补肺滋肾,滋阴降火。可选用补肺阿胶汤、生脉散、知柏地黄汤等加减。妇人产后血气虚,虚热上冲亦可发口疮。《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口生疮者,心脏虚热,心开窍于口,而主血脉。产则血气虚,脏有客热,气上冲胸膈,重发于口,故生疮也。”治宜滋阴清热。可选用四物汤、归脾汤、百合固金汤、麦门冬汤等加减。[3]

口疳为病名。指口腔病。又名糜疳。见《外科启玄》卷八。多由阳明湿火熏蒸而发,常见于小儿。症见口内腐溃,或连及咽喉,疼痛不适,饮食有碍,或形瘦,腹胀泄泻,手心热等。治法初宜清泻湿热,用清胃散加减;继则健脾益胃,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可用银花、甘草、薄荷、连翘煎汤漱口。并外吹冰硼散;或以人中白散(人中白煅红60g,孩儿茶30g,黄柏、薄荷、青黛各18g,冰片15g共为极细末),少量掺口疳上(《外科正宗》卷四)。[3]

口糜为病证名。指口腔内泛现白色糜点,形如苔藓[2]。《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火气内发,上为口糜。”《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源流》:“脏腑积热则口糜,口糜者,口疮糜烂也,宜局方凉膈散;心热亦口糜口疮多赤,宜花粉末掺之;肺热亦口糜,口疮多白,宜黄柏、荜拨末掺之良久,以水漱口。膀胱移热于小肠亦口糜,宜移热汤、柴胡地骨皮汤;心脾有热亦口糜,宜升麻散;三焦火盛亦口糜,宜回春凉膈散;中焦不足,虚火上泛亦口糜,或服凉药不效,宜理中汤;阴亏火泛亦口糜,宜四物汤加知柏;内热亦口糜并咽喉肿痛,宜冰柏丸。”

狐惑为病名,亦作狐焫,指因感染虫毒,湿热不化而致的以目赤眦黑、口腔咽喉及前后阴腐蚀溃疡为特征的一种疾患。《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又:“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多由湿热邪毒内盛所致。治宜清热化湿,泻火解毒为主,兼用外治法。本病类似“口、眼、生殖器三联综合征。或谓本病系虫病之一种,又称䘌病。《金匮要略心典》卷上:“狐惑,虫病。即巢氏所谓蜃病也。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其躁扰之象,有似伤寒少阴热证,而实为䘌之乱其心也。不欲饮食,恶闻食臭,有似伤寒阳明实证,而实为虫之扰其胃也。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者,虫之上下聚散无时,故其色变更不一,甚者脉亦大小无定也。”《金匮要略浅注》卷二:“狐惑之为病,虫病也。……虫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亦有谓本病是牙疳、下疳的古名者。《医宗金鉴》卷三十七:“狐惑,牙疳,下疳等疮之古名也。近时惟以疳呼之。下疳即狐也,蚀烂肛阴;牙疳即惑也,蚀咽腐龈,脱牙穿腮破唇。毒因伤寒病后,余毒与湿䘌之为害也。或生癍疹之后,或生癖疾下利之后,其为患亦同也。其证则面色目眦或赤或白或黑,时时不一,喜睡目不能闭,潮热声哑,腐烂之处,秽气熏人。若胃壮能食,堪受攻病重药,或病之势缓,治多全也。”[4]

4

小儿疳积,也就是小儿消化不良 。按现代的话来说是小儿身体营养不良的范畴。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多种,如大人喂养不当,寒热没即时处理好,病后伏邪内潜所至,某些寄生虫所至,现代化学药物滥用过多如抗生素一类药物的使用,等多种致病因。皆会引起小儿消化不良,出现厌食,免疫力下降,抗病力低,给小孩的生长,发育,智力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在当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时代。小儿疳积这毛病,也就是小儿消化不良或营养不良的问题却突显严重。这种关系到小孩,大人,家庭,社会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与重视。

疳积的名词解释;

疳;从字解释,其造字结构,字首病之头,即“疒”。此代表疾病也。其疒下是甘,甘者五行属土,土脾与胃,主纳谷腐熟而化之,分清浊出营卫之气,升清降浊,生化气血丰长肌体。其受肾阳之蒸温,土和而不寒,得心火之生而运作传化,故脾之用,既济于心肾之阳,统领一生气血,为后天之本。故疳者;脾胃之病也。积又何说;积者病之复也;是有集,聚,存之意,为留下,为潜伏,或为余邪没净留伏脏腑经络。故疳积病者,皆由饮食不当不化,寒温失调,某些化学药物存于体内所引起的小儿一系列的毛病,影响了小儿身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

先听一下百姓的说法,民间对疳积的认识与说法其有特点,这虽然悠久的说法在当今听来还是很有道理。在我很小的时候,听大人说某小孩有疳病,长不大。疳的谐音就是‘干’的意思。‘干’之意就是瘦弱,生长缓慢。积就是吃下东西难化,腹有胀鼓。疳积;这是身体瘦弱,腹胀鼓(或叫青蛙肚,土话叫虾蟆肚)消化不好之意。

用中医的话来解释疳积;引医宗金鉴五十二卷疳证总括说;“大人为劳小儿为疳,乳食伤脾是病源,甘肥失节生积热,气血津液被熬煎。初患尿泔午潮热,日久青筋肚大坚,面色青黄肌肉瘦,皮毛憔悴眼睛。可分,脾疳,疳泻,疳肿胀,疳痢,肝疳,心疳,疳渴,肺疳,肾疳,疳热,脑疳,眼疳,鼻疳,牙疳,脊疳,蛔疳,无辜疳,丁奚疳,哺乳疳。”这种细分说法太多,术者当择其病而治之。不要在文字理论上钻。

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为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生长不良。

疳疾,疳积病的临床表现。

1, 小孩不好带养,吃,睡,不好。心情时不好,动不动爱哭叫生气,时现烦躁或有不安之举。一直爱粘着大人,搞的大人很累。自理能力差。

2, 厌食。就是胃口不好,不主动自己吃饭吃不多,饭入口含着久不呑下,喂养小孩一顿要很长时间。

3, 经常容易生病。免疫力差,冷热自体调节能力差。容易感冒咳嗽。常是这边感冒还没好,那边又着凉。离不开药物与医院。

4, 消化功能不好,食下物难化,容易腹泻,腹胀,肚皮较大。大小便多不正常。容易得蛔虫病。

5, 睡眠不实,难入睡,睡时爱转动,爱趴着睡,睡中哭醒,或出现惊吓之样状。眼眵较多。或手爱揉鼻孔。

6, 生长不良,面色青黄瘦弱,智力与正常身体生长受影响。或出现一些不正常的动作,爱用手搞鼻与眼,手爱放入口中,或爱吃些异样之物。

7, 很容易出汗,(自汗,盗汗)。由于体弱动易汗出。由于脏腑经络有伏邪,入睡汗多。

8, 口渴与遗尿,或见尿如米泔水色。

9, 耳后项,少阳经过处,容易长结核块物的瘰疠,常是多个不等。

10, 很容易发热,或有较长时间的低热状,或容易得现代医学说的夏季热。或潮热不断,也这是说有点时间性的发热午后多见。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症状 5 病因病机 6 症状 7 分类 8 治疗 81 方药 82 针灸治疗 821 体针 822 割治 823 皮肤针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疳证的方剂 2 治疗疳证的穴位 3 治疗疳证的中成药 4 疳证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疳证 1 拼音

gān zhèng

2 英文参考

gan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infantile chronic malnutri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infantile malnutritio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疳证(gan disease[1]、infantile chronic malnutrition[1])为病证名[2][3]。是指以小儿形体虚弱羸瘦为特征的慢性营养不良疾病[1]。又名疳积[3]、疳疾[2]、疳病[2]。简称疳[2]。

4 症状

好发于幼弱小儿,以面黄肌瘦、饮食反常、腹部膨大、精神萎靡为特征[3]。

5 病因病机

疳是一种由脾胃运化失常所引起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病证[2]。与断乳过早、饮食不节、久病体弱或病后失调、虫积等导致的脾胃虚弱,水谷精微无以运化吸收有关[3]。本病类似于小儿营养不良症[3]。现代医学认为多由消化不良、营养缺乏、肠寄生虫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所造成[3]。

多见于5岁以内的儿童[2]。主要由于喂养不当,饮食失调,损伤脾胃,以及六*疫毒,诸虫感染,热病久病之后而致脾胃虚弱[2]。病因虽多,而病变的关键在于脾胃[2]。《小儿药证直诀》:“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因脾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精微,生化气血,滋养百骸,若长期脾胃失调,运化不健,水谷停滞,久则 耗伤,精血不生,气血俱虚,则可引起形体及五脏的病变[2]。

6 症状

临床初则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嗜食异物、身有微热或午后潮热、烦躁啼哭、腹泻腹膨;继则渐见形体干瘦、腹大脐凸、毛发焦稀、肌肤甲错、神疲肢软[3]。

临床上以面黄肌瘦,毛发稀黄,食欲反常,肚腹膨胀,大便失调等为主症[2]。病久则影响生长发育,或因病久正气伤残,导致其他并发症[2]。如由于脾不统血或血热妄行,可见皮肤紫癜;若脾虚水湿泛滥,可形成肢体浮肿;若正气大亏,阴阳两伤,则可出现阴竭阳脱的危象[2]。本证多见于营养不良或慢性消化不良和小儿结核病后期及其他慢性传染病的损害[2]。

7 分类

由于其病因复杂,症状表现不一,故历代医家对疳的分类,亦较繁杂,有从病因病机命名者,如热疳、冷疳、冷热疳、哺乳疳、蛔疳、甘疳、五脏疳、脑疳、脊疳、节疳、鼻疳、疳眼、牙疳。有从症状命名者,如内疳、外疳、疳嗽、疳痨、丁奚疳、哺露疳、干疳、疳积吐、疳泻、疳黄、疳水、疳痢、疳肚、疳肿胀、鉆牙疳等[2]。

8 治疗 81 方药

一般治疗以清热消积,驱虫除疳为主,病因清除之后,则着重于调理脾胃[2]。还可配合捏脊、针刺四缝、割治等[2]。

82 针灸治疗 821 体针

取四缝、足三里、天枢、脾俞、胃俞等穴为主,四缝用三棱针点刺后挤出**黏液[3]。虫积者加百虫窠;午后潮热加大椎;呕吐加内关[3]。

822 割治

于鱼际部位严格消毒后切开约04厘米长切口,摘除皮下脂肪03克左右,然后作外科包扎[3]。

823 皮肤针

轻叩脾俞、胃俞、三焦俞、华佗夹脊穴(7~17椎)、足三里、四缝等穴,隔日1次[3]。

9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