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染料吗?古代人用什么做染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4收藏

古代有染料吗?古代人用什么做染料?,第1张

古代有染料吗?古代人用什么做染料?

在中国古代,有两种材料可以用来着色。它们是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但植物染料是古代的主要染料。古代人很早就知道并掌握了植物染料的许多特性。染色时,植物染料中的色素分子浸入织物纤维中,从而改变纤维的颜色。这种通过植物染出来的颜色,经过日晒和水洗,不会轻易脱落,有的甚至不会脱落。颜料和纤维已经融为一体。

在中国古代,染色工艺主要使用植物染料。从周秦开始,大量生产和消费植物染料,到明清时期远销国外。古代有很多植物染料,数量非常多。根据各种染料的特性,产生了许多染色工艺:直接染色、还原染色、媒染、防染色等。染料的品种复杂多样,工艺方法数不胜数,它们的组合造成了古代印染业的多样性,色谱图非常丰富。太子党子弟的古籍中有上百种记录色谱,尤其是一种色调,可以清晰的分辨出几十种相似的颜色,满足各种需求。但需要掌握各种染料的配方组合,改变工艺条件,非常熟练才能实现。

在古代,皇帝的黄袍是用植物染料染的。有这样一个传说,皇帝命江南织锦世家徐氏织龙袍,却没有织龙袍的五色丝绸技术。偏偏田家有这样的技术,徐家和田家结成了亲家。最后织出了龙袍,也成就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用木材、树木、动物皮毛染色。棕色系是指咖啡和驼色一类的颜色,包含棕色,米色、酱色等。在中国传统色彩体系里也是属于“间色”。

《汉语词典》 间色:两种原色配合成的颜色,如红和黄配合成的橙色,黄和青配合成的绿色。也叫杂色或第二次色。

我国古代服色,以青、黄、赤、白、黑为正色,其他颜色称为「间色」。《礼记.玉藻》:「衣正色,裳间色。」红、黄、蓝三原色中任两种颜色相互混合而成的颜色,如绿色、紫色等。

古代**染料的原料:栀子。

在古代,人们的衣物也是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的,这是因为古人也是具备染色技术的,古代也经常用植物做染料,而古代**染料的原料:栀子。国产植物染料通常有如下几种:蓝色染料——靛蓝;红色染料——茜草、红花、苏枋(阳媒染);**染料——槐花、姜黄、栀子、黄檗;紫色染料——紫草、紫苏;棕褐染料——薯莨;黑色染料——五倍子、苏木(单宁铁媒染)。

中国古代染色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那个时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植物染料进行染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染色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染色方法和工具。在商周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铜制的染缸进行染色。这种染缸可以加热,使染料更容易渗透到纤维中。同时,人们还发明了一种叫做“染匠”的职业,专门从事染色工作。

染料的分类

1、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disperse dyes)该类染料水溶性小,染色时借助分散剂呈分散状态而使疏水性纤维(涤纶、锦纶等)染色。

2、冰染染料

冰染染料(azoic dyes)为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时需在冷冻条件(0-5℃)下进行,由重氮和偶分组分直接在纤维上反应形成沉淀而染色。

3、阳离子染料

阳离子染料(cationic dyes)因在水中呈阳离子状态而得名。用于腈纶纤维的染色,常并入碱性染料类。

4、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reaction dyes)染料分子中存在能与纤维分子的羟基、氨基发生化学反应的基团。通过与纤维成共价键而使纤维着色。又称反应染料。主要用于棉、麻、合成纤维的染色,也可用于蛋白纤维的着色。

染布,指把布染成需要的颜色,一般是通过染坊(又称染缸坊,染布作坊)完成。20世纪70年代以前,冀东十里八村即有一家染坊,把各家织的“土布”染成“藏青”、“毛蓝”、“水花”等颜色,或者 “麻花”, 满足人们穿戴铺盖五彩缤纷的需要。那时,农村经常见到身背布捆、手持拨浪鼓的接布人,每到一村便摇动拨浪鼓,发出有节奏的鼓声,招徕顾客。接布人从染好的布捆里找出写着取布人家户主姓名的“布印子”,把布交给取布人。接布人接过送染的布,用舌头舔湿“布印子”,从铜笔帽中抽出小楷,写清内容,放入布捆。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染布 染布溯源,染布传说,染布流程,设备,染料,染布,麻花, 染布溯源 染布,指把布染成需要的颜色,一般是通过染坊(又称染缸坊,染布作坊)完成。20世纪70年代以前,冀东十里八村即有一家染坊,把各家织的“土布”染成“藏青”、“毛蓝”、“水花”等颜色,或者“麻花”,满足人们穿戴铺盖五彩缤纷的需要。那时,农村经常见到身背布捆、手持拨浪鼓的接布人,每到一村便摇动拨浪鼓,发出有节奏的鼓声,招徕顾客。接布人从染好的布捆里找出写着取布人家户主姓名的“布印子”,把布交给取布人。接布人接过送染的布,用舌头舔湿“布印子”,从铜笔帽中抽出小楷,写清内容,放入布捆。“布印子”是缀在布角的一个白布条,上面写村名、姓名、所染颜色等项内容,以防染错颜色或串户,也是取布的标识。接布人把染好的布交给取布人后,就在该户的帐页上画个记号,年终结账,或当时收“染钱”(加工费)。除遇雨雪恶劣天气外,接布人一般三五天定时到定点村。 染布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据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考古发现,中国织染工艺的历史,至少可以从西周算起。西周时,养蚕、缫丝、织帛、种麻、采葛、织绸、染色等织染工艺,开始有了专门的分工。秦汉时期的织染有了飞跃的发展,品种增多,染色工艺水平也有了提高。汉代,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汉代民间工艺的发展。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织物,是汉代早期的印染实物。汉代曾有木板刻印和手绘相结合的印染方法,此后广为流传的则是各种防染法。唐代,西南少数民族的印染技术传入中原,沈从文《龙凤艺术·谈染缬》:“唐代至少已有三种染缬(xié,编者注:有花纹的丝织品)技术普遍流行:即蜡缬、夹缬和绞缬。”宋元时期,宫中侍卫、宫禁礼仪所用丝绣织锦全部为夹缬。据清代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职方集》载:“药斑布出嘉定及安亭镇,宋嘉泰中有归姓者创为之。以布抹药而染青,候乾,去灰药,则清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此即“灰缬”技术。又据《吴邑志》载:“药斑布,其法以皮纸积背如板,以布幅阔狭为度,錾旋花样其上,每印时以板覆布,用豆面等药糊刷之,候乾方可入蓝缸,浸染成色,出缸再曝,才干拂去原药,而斑蓝布碧花白,有如描画。”灰缬技术印染的药斑布和现代的蓝印花布很相近。以棉油桑皮纸或桐油竹纸代替以前的木板,镂雕比木板更简单方便,生产成本低,逐渐发展成蓝印花布工艺——灰染法。冀东地区称此种染法为“麻花”,成品称“麻花布”。民国时期,蓝印花布基本普及全国。 染布传说 过去染坊里供奉的染业祖师为“梅葛二仙”。所谓“梅葛二仙”是指历史上的梅福和葛洪二人。梅福是西汉末年成帝时人,曾任南昌尉一职。《增补搜神记》载:梅福是寿春人,仕汉为南昌尉,见王莽专政,乃弃家求仙,丹成,复还寿春,飞升而去。《汉书》还专门为其作传。葛洪是西晋思想家,医药学家,字雅川,自号抱朴子,丹阳(今江苏句容)人。东晋初,任咨议参军。少好儒学,兼及神仙怡养之术,晚年辞官谢客,于罗浮山精研炼丹,以求长寿。梅葛二人炼丹,均与植物、矿物染料有关,故被奉为染业、染料祖师。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染坊祭祀染业祖师(亦称“缸神”),在“梅葛二仙”的牌位前摆供品,烧香磕头,祈求先祖佑护,同时办酒席庆贺。 据传,葛洪得道成仙后,曾变作一个穿戴破烂的穷老道到一家染坊去染帽子。染坊的师傅们正对着染色不正的染液发愁,一听老道要染帽子,有人没好气地说:“你有本事就自己去染吧!”老道用随身带的打狗棍把染液搅了搅,从怀里掏出酒壶往缸里倒了点酒,又用破碗舀起染液看了看说:“好颜色!”把帽子扔进缸里,老道忽然不见了。染坊的师傅们大吃一惊,看看染液,泡沫发紫、缸水发黄,可以染布了。再看老道扔进缸里的帽子,里边有一把生石灰,有的石灰还沾在了试染的布上。取出布一看,成了点点白花的蓝白花布,大家方才醒悟。染坊从此学会了制作蓝印花布的技术。老道留下的打狗棍和破碗,就成为染坊一直沿用的“缸棍子”和“看缸碗”。用发酵的酒糟使蓼蓝沉淀还原,保证了蓝印花布颜色鲜艳,久不褪色;用石灰作防染剂,也一直沿用至今。 染布流程 设备 民间染坊大多为露天作业,主要设备有锅灶、大缸、担缸板、碾布石、卷布轴、晾布架、麻花板、缸棍子、看缸碗等。 锅灶 一般多垒砌风灶,灶下通风道较高,不需鼓风。灶通高80厘米左右,方便工人操作。前后安置两口大锅,一般为16印锅。离灶门近的前锅,用于煮布;离烟囱近的后锅,用于温水。 大缸 备大缸若干口,即通常说的染缸,用于泡染和滤布。每口缸上放一块木板,称担缸板。从染缸里把布捞出后先放在担缸板上沥水。缸后埋一光滑的木桩,控水后的布或线套在木桩上,另用一短木棍插入拧绞去水。 碾布石 也叫踹布石,一般为绵石雕凿,两头翘起,底面平滑,形似元宝。长约3尺,高约2尺,厚约1尺。与卷布轴配伍用于碾布。碾布处的地面铺平整光滑的石板或木板,安装碾布人扶的木架。 卷布轴 为硬木旋成的圆柱体,大体长25尺,直径35寸,冀东一般用楮榆、杜木或枣木制作。 晾布架 用松杆或竹竿搭成,长宽视场地而为,一般高4米左右,用于晾晒印染好的布。 麻花板 用粘结在一起的若干层毛边纸镂雕成,用于印染麻花布。一般备有若干套。 另备缸棍子和看缸碗各一个。 染料 过去印染多用经过加工或提炼的天然植物染料,有的以矿物作助染剂、辅助染料或用其漂洗。使用最多的是蓝色,还有黑色、红色、**、绿色等。 蓝色 一般用蓝靛。《辞源》:“靛,青蓝色染料。用蓝草叶之汁和水与石灰沉淀而成,谓之水靛。别一种名土靛,干硬成块,用蓝草叶晒干捣烂为之。” 蓝草,泛指含蓝汁可制蓝靛作染料的植物。用蓝草制作蓝靛在我国古籍中早有记载。明代宋应星撰《天工开物·彰施第三·蓝靛》中说:“凡蓝五种,皆可为靛。茶蓝即菘蓝,插根活。蓼蓝、马蓝、吴蓝等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称苋蓝,种更佳。”“凡制靛,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靛信即结。”十字花科的菘蓝为两年生栽培植物,产于河北安国、江苏南通、浙江等地。 黑色 又称足青、包头青。用栗壳或莲子壳煮染,捞起沥水,加铁砂(含铁的矿砂)、皂矾(俗称黑矾,金属硫酸盐),放于锅内再煮。 大红 用红花饼及乌梅煮染。红花饼制作:带露摘红花,捣烂后用水淘洗,装入布袋拧去黄汁。再捣烂,用发酵的淘米水再洗,装入布袋拧去剩余黄汁。用青蒿覆盖一夜后,捏成薄饼阴干收藏。 鹅黄 用黄檗(bò,即黄柏)水染底色,再用蓝靛水套染。 茶褐 用莲子壳煮水染,再用青矾染成。 官绿 用槐花煮水染,再用蓝靛套染,颜色深浅用明矾调节。 天青 在蓝靛缸中染成浅蓝色,再用苏木(即苏枋,常绿小乔木,心材浸液可作红色染料,根可作**染料)水染成。 染布 染布前需先煮,使布浸水去“浆(此读jiàng)力”,同时调配颜色。染布因用染料不同,染法也不一样,主要有浸染和煮染两种。 调色 调色,一是调配单色的深浅。如靛蓝可以染出翠兰、天蓝、海蓝、毛蓝、深蓝等多种蓝色;红花饼可以染出桃红、水红、莲红、大红等多种红色。单色的深浅是凭经验调整染料与水的比例。二是搭配复合色,或称中间色。如用靛蓝和红花饼可以配出橘红、杏黄、橙色、紫色等;用靛蓝和黄檗可以配出葱绿、大绿、草绿等。有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出五彩缤纷的各种颜色。 把染料放入缸或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后,用“缸棍子”不停地搅拌,待染料充分溶解时,用“看缸碗”舀出观察,认为颜色合适为止。如用靛蓝染蓝色,染料入缸后,搅拌到染液呈香油黄时即可染布。新开发搭配的颜色或经验不足,可以用白色布角染色试验,不满意则增加染料或水。 染缸 煮布 煮布就是把要染的布放入清水锅中煮,目的是使布尽快浸透水,除去经线的“浆力”(经布前煮线所致),使布易着色,染色均匀牢固。布入前锅,水温烧到50℃~60℃即可。此道工序可以与投料调色同步分别进行。 浸染 浸染就是把布浸入调好颜色的缸中上色。清水煮过去掉“浆力”的布从锅里捞出控水晾干后,放入染缸中浸泡适当的时间,让白布充分吸收染液中的颜色,捞出放在担缸板上,略沥浮水再用木桩、木棍拧,然后搭在晾布架上晒干。如用黄檗染**,用莲子壳染褐色,用槐花染绿色等,均为浸染。用蓝靛染蓝色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浸染。经煮去掉浆力的布放入调好颜色的染缸里,浸泡半小时,捞出拧去水分上晾布架晾晒。经风一吹,布就渐渐地由黄变绿,最后变成蓝色。染坊的行业对联“竿头悬翠色,缸内起金花”即是对此的生动描绘。这种蓝色称玉白蓝,也叫月白蓝、水花蓝。晾干后再染一遍,蓝色加深,浸染的次数越多,染出的蓝色就越深。染一遍的称玉白蓝,两个玉白蓝为毛蓝,两个毛蓝为深蓝,两个深蓝为“缸青”,也叫藏青。缸青色最重,深沉透明,干净清亮。 煮染 即加温染色。有的天然染料不是先加工提炼,而是与布料同时入水,必须加温方能使植物中的颜色尽快析出,再由布料吸收。还有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作染料,同时入锅煮,使各自的颜色析出并融合混色,布料吸收的是理想的调和色。如染足青,即用栗子壳或莲子壳与布同煮一天,沥水后再加铁砂、皂矾煮一夜。染大红,即用红花饼、乌梅与布 料同煮,再用碱水澄清几次,或用稻杆灰代替碱澄清。化学染料投放市场以后,基本全是用煮染的方法,着色快,染色牢固。 漂洗 染好的布晾干以后,要用清水漂洗去掉浮色。一般漂洗二三次即可。漂洗干净,拧去水分后上架晾晒。晾晒时,把布的一半左右摺叠,用竹竿顶起,支向晾布架横杆,出溜到杆的另一面,用臂挎散著的一半留在人站的一面。如果布过长,可以把两端分两次支向对面,中间二分之一留在这面。 碾布 也叫踹布。为了使布平整滋润,色泽亮丽,染好晒干的布需要碾,相当于现在用熨斗熨。将要碾的布喷些水,使之略微湿润,然后卷在卷布轴上,将卷好布的木轴放在平整的“底板”上,再把碾布石横放在布卷上,与卷布轴垂直。碾布人手扶木架,双脚踩在碾布石两端,交替用力。碾布石来回滚压轴子上卷的布,直到布碾的平整光滑,没有褶皱为止。 染布 麻花 麻花是冀东对印染麻花布(蓝印花布)的俗称,属于防染漏花。麻花,除用染单色布的设备外,主要的工具是“麻花板”。 雕版 将毛边纸放在平整的木板或石板上,上面刷一层稀稠适度的糨糊,然后盖上一张毛边纸,用刷子荡平,擀出气泡,再刷一层糨糊盖上一张毛边纸,如此将四层毛边纸粘合在一起,成为纸板。纸板晾干后用重物压平整,在上面画花鸟鱼虫等图案,或用复写纸把图案透在纸板上,前者称描样或画样,后者称过样。按图案雕刻完毕,双面刷桐油,晾干备用。 麻花版的图案寓意喜庆、吉祥,如花开富贵、丹凤朝阳、吉庆有余、招财进宝、麒麟送子、五福捧寿、福寿延年等。染坊所用麻花版,多为购进,少有自雕。昌黎、宁河等地均有专业雕刻麻花版的手艺人。宁河县的麻花版花纹图案款式新颖,刻工精细,质量好,颇受客户欢迎。每个染坊备有麻花版十几套(张),多者上百套(张)。遗憾的是,这些曾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品,已经湮入历史长河近半个世纪。 调汁 即调制“防染剂”,主要原料为石灰粉和大豆面。石灰粉与豆面的配比,要随季节和染液温度的变化酌情调整,温度低则适当增加豆面的比例。一般夏季为7:3;春秋1:1;冬季1:2。还有的加鸡蛋清儿解决温度低防染剂粘度小的问题。若是在防染剂中加些鸭青色,印染出的图案则白中稍带青色,更好看。生石灰粉和黄豆面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加适量的水调成稀稠适当糨糊状。稀了晕版,稠了糊版。 刮版 指通过麻花版把防染剂漏涂于布面上。被面、褥面、门帘子、包袱皮等均系组合图案,要按图案的组成顺序依次刮版,在布料上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布面平铺于台案,麻花版覆其上,用木制刮板将防染剂漏涂于纹饰中。开始刮涂,刮板与麻花版大体成45°角,刮著防染剂走;图案抹满后,刮板与麻花板大体成直角在版面上轻轻堵漏找匀,清理图案外的多余防染剂。刮涂防染剂还要掌握好速度和力度。太快太轻图案内不严不实,太慢太重不出活儿,且会损伤麻花版。 晾晒 防染剂涂好后,轻轻掀起麻花板,以清水清洗,用软抹布擦净,晾干保存。涂好防染剂的布料,轻轻搭于晾布架上晾晒,切勿将布面上的防染剂碰掉,否则影响印染质量。晒干后才能染色。 染色 将防染剂晾干后的布料从晾布架上取下,无图案一面朝里对折,再折成小叠,即可放到缸中浸染。切忌防染剂蹭掉不能防染。麻花要用“缸稍子”,不能用“靛脚子”。缸底的靛脚子(沉淀物)影响麻花的质量,要用染液的上半截。在染缸的中间部位放置一个编有网状麻绳的铁圈——“缸罩子”,用以托住麻花布,防止“花达”,保证质量。布入缸后,用双手在染缸中顺着对折的一头将小叠一折一折平行于水面倒过来,再倒过去,倒二、三遍,使布面均匀吸收染液,约十几分钟。充分吸收染液后,从对折的一头开始取布,一截一截摺叠起来放在担缸板上,花纹图案朝外,再倚靠木棍将摺叠的布戳在板上,控出大量水分,也可放到一摆二摆缸里摆水,在酸缸里固定颜色,最后搭在晾布架上晒干。麻花布的底色从染缸中捞出时为**,渐渐变绿变蓝。晒干后刮掉防染剂即可。 用蓝靛麻花属于浸染。后使用化学染料硫化蓝,则需在锅内加温至80°左右才能染色。温度不宜太高,否则将防染剂中的黄豆面煮熟会脱落,失去防染作用。另外,需适当减少黄豆粉的比例,石灰粉与豆面的比例大体为2∶1。20世纪60年代,又出现了一种在防染剂中加染料,用另一种染料(指非常用的蓝靛)染底色的麻花布。这种染法,两种颜色搭配要合理,使其有明显的色差,又柔和亮丽。 此外,还有一种“捽花布”,即“扎染”,等同于前文提到的“绞缬”。即在布面上通过绑缚、缝扎酌情防染,染出梅花、菊花、竹叶等各种图案,浸染后松绑即可。由于绑缚、缝扎的松紧不同,面积不一,纹理有别,图案错落有致,染上的颜色有深有浅,使纹饰漂亮,细致,更有灵气。

  中国古代纺织印染

  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中国机具纺织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纺织原料多样化

  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毛、麻、棉)三种短纤维,如地中海地区以前用于纺织的纤维仅是羊毛和亚麻;印度半岛地区以前则用棉花。古代中国除了使用这三种纤维外,还大量利用长纤维——蚕丝。

  蚕丝在所有天然纤维中是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织制各种复杂的花纹提花织物。丝纤维的广泛利用,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的进步,从而使丝织生产技术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纺织技术。

  各种类型的纺织机

  1.纺坠

  纺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于纺纱的工具,它的的出现至少可追溯到新时石器时代。根据考古资料,在全中国三十几个省市已发掘的早期居民遗址中,几乎都有纺坠的主要部件纺轮出土。出土的早期纺轮,一般由石片或陶片经简单打磨而成,形状不一,多呈鼓形、圆形、扁圆形、四边形等状,有的轮面上还绘有纹饰。

  作者: 楚歆慕 2008-1-29 17:23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中国古代纺织印染(转自中国风格在线)

  纺坠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原始社会的纺织生产,对后世纺纱工具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并且它作为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一直被沿用了几千年,即使在二十世纪,西藏地区一些游牧藏民,仍在用它纺纱。

  2.纺车

  古代通用的纺车按结构可分为手摇纺车和脚踏纺车两种。手摇纺车的图像数据在出土的汉代文物中多次发现,说明手摇纺车早在汉代已非常普及。脚踏纺车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最早的图像数据是江苏省泗洪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手摇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手,操作时,需一手摇动纺车,一手从事纺纱工作。而脚踏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脚,操作时,纺妇能够用双手进行纺纱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纺车自出现以来,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纺纱机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区仍然把它作为主要的纺纱工具。

  3.水力大纺车

  古代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为5枚。宋元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各种传世纺车机具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大纺车。大纺车与原有的纺车不同,其特点是: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及利用水力驱动。这些特点使大纺车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以纺麻为例,通用纺车每天最多纺纱3斤,而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纺绩时,需使用足够的麻才能满足其生产能力。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如单就以水力作原动力的纺纱机具而论,中国比西方早了四个多世纪。

  4.踏板织机

  踏板织机是带有脚踏提综开口装置纺织机的通称。踏板织机最早出现的时间,目前尚缺乏可靠的史料说明。研究者根据史书所载,战国时期诸侯间馈赠的布帛数量比春秋时高达百倍的现象,及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刻有踏板织机的汉画象石等实物史料,推测踏板织机的出现可追溯到战国时代。到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已普遍使用。织机采用脚踏板提综开口是织机发展史上一项重大发明,它将织工的双手从提综动作解脱出来,以专门从事投梭和打纬,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以生产平纹织品为例,比之原始织机提高了20至60倍,每人每小时可织布03至1米。

  织品的染色

  中国古代用于着色的材料可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其中以后者为古代主要的染料。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多种植物染料的性质,并发明了多种染色技术和被称为「缬」的防染印花技术。各种染料均有其着色原理,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虽然都是色料,但它们的着色原理却是不同的。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粘和剂使之粘附于织物的表面,但颜色遇水即容易脱落。植物染料则不然,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

  古代常用的矿物植物染料实在多不胜数,古人根据不同的染料特性而创造的染色工艺计有:直接染、媒染、还原染、防染、套色染等。染料品种和工艺方法的多样性使古代印染行业的色谱十分丰富,古籍中见于记载的就有几百种,特别是在一种色调中明确地分出几十种近似色,这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染料的组合、配方及改变工艺条件方能达到。

  主要织品

  中国纺织,历史悠久。纺织产品可归纳为刺绣、丝绸、服饰和地毯四大品种。这四大品种,制作工艺各不相同,风格独具,下面分别对它们作简单介绍。

  刺绣

  刺绣作为手工艺的刺绣,是在一般缝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穿针引线缝制衣服,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中国刺绣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人,不但使用骨针,而且有了纺织。中国的刺绣,数千年来大体上是沿着这样一条线发展的:先是刺绣衣裳,又扩展到刺绣起居的日用品,以后才上升到刺绣观赏品。直到现在,依然是分作两类,即刺绣生活用品和刺绣书画。

  刺绣是一种原发性的艺术,是为了自己生活的美好而创造出来的。刺绣质朴纯真,表现出刺绣艺人内在的深情。

  丝绸

  丝是蚕在结茧时所吐出的一种液体,由丝蛋白和丝胶经过空气凝固而成。丝的性能优良,韧性大而且弹性好。一条蚕可吐丝1000米长左右。养蚕缫丝,丝织刺绣,成为中国古代妇女的主要劳动。一条小小的虫儿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了那么大的作用,并引起全世界的震动。

  中国的丝织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中国的丝织物开始于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2735-2175年。

  纺坠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原始社会的纺织生产,对后世纺纱工具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并且它作为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一直被沿用了几千年,即使在二十世纪,西藏地区一些游牧藏民,仍在用它纺纱。

  2.纺车

  古代通用的纺车按结构可分为手摇纺车和脚踏纺车两种。手摇纺车的图像数据在出土的汉代文物中多次发现,说明手摇纺车早在汉代已非常普及。脚踏纺车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最早的图像数据是江苏省泗洪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手摇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手,操作时,需一手摇动纺车,一手从事纺纱工作。而脚踏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脚,操作时,纺妇能够用双手进行纺纱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纺车自出现以来,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纺纱机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区仍然把它作为主要的纺纱工具。

  3.水力大纺车

  古代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为5枚。宋元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各种传世纺车机具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大纺车。大纺车与原有的纺车不同,其特点是: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及利用水力驱动。这些特点使大纺车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以纺麻为例,通用纺车每天最多纺纱3斤,而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纺绩时,需使用足够的麻才能满足其生产能力。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如单就以水力作原动力的纺纱机具而论,中国比西方早了四个多世纪。

  4.踏板织机

  踏板织机是带有脚踏提综开口装置纺织机的通称。踏板织机最早出现的时间,目前尚缺乏可靠的史料说明。研究者根据史书所载,战国时期诸侯间馈赠的布帛数量比春秋时高达百倍的现象,及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刻有踏板织机的汉画象石等实物史料,推测踏板织机的出现可追溯到战国时代。到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已普遍使用。织机采用脚踏板提综开口是织机发展史上一项重大发明,它将织工的双手从提综动作解脱出来,以专门从事投梭和打纬,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以生产平纹织品为例,比之原始织机提高了20至60倍,每人每小时可织布03至1米。

  织品的染色

  中国古代用于着色的材料可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其中以后者为古代主要的染料。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多种植物染料的性质,并发明了多种染色技术和被称为「缬」的防染印花技术。各种染料均有其着色原理,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虽然都是色料,但它们的着色原理却是不同的。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粘和剂使之粘附于织物的表面,但颜色遇水即容易脱落。植物染料则不然,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

  古代常用的矿物植物染料实在多不胜数,古人根据不同的染料特性而创造的染色工艺计有:直接染、媒染、还原染、防染、套色染等。染料品种和工艺方法的多样性使古代印染行业的色谱十分丰富,古籍中见于记载的就有几百种,特别是在一种色调中明确地分出几十种近似色,这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染料的组合、配方及改变工艺条件方能达到。

  主要织品

  中国纺织,历史悠久。纺织产品可归纳为刺绣、丝绸、服饰和地毯四大品种。这四大品种,制作工艺各不相同,风格独具,下面分别对它们作简单介绍。

  刺绣

  刺绣作为手工艺的刺绣,是在一般缝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穿针引线缝制衣服,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中国刺绣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人,不但使用骨针,而且有了纺织。中国的刺绣,数千年来大体上是沿着这样一条线发展的:先是刺绣衣裳,又扩展到刺绣起居的日用品,以后才上升到刺绣观赏品。直到现在,依然是分作两类,即刺绣生活用品和刺绣书画。

  刺绣是一种原发性的艺术,是为了自己生活的美好而创造出来的。刺绣质朴纯真,表现出刺绣艺人内在的深情。

  丝绸

  丝是蚕在结茧时所吐出的一种液体,由丝蛋白和丝胶经过空气凝固而成。丝的性能优良,韧性大而且弹性好。一条蚕可吐丝1000米长左右。养蚕缫丝,丝织刺绣,成为中国古代妇女的主要劳动。一条小小的虫儿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了那么大的作用,并引起全世界的震动。

  中国的丝织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中国的丝织物开始于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2735-2175年。 中国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和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是两个鼎盛期。在丝织方面也是空前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并有许多实物流传下来。长期以来,中国不但是发明丝绸的国家,并且是有这种手工业的唯一国家。由于高级丝织品的向外输出,中国被世界各国誉为"丝

  国"。

  现在所称的"绸",是丝织物类称。绸,质地较细密,但不过于轻薄,有生织、熟织、素织、(平纹上起简单花纹)之分。

  中国丝织物的图案花纹,一开始就呈现出丰富多采的景象。不论小花、大花、单色、彩色,也不论几何自然形,都适应着丝物结构和实际用途,并且且又与同时代的艺术装饰相映照。中国传统的工艺装饰图案,在题材和内容上不仅讲究形式的美感,更强调吉祥的含义。那些辟邪驱恶的命题也是为了平安纳福。

  丝绸锦缎,以其华美高贵的品质赢得了全人类的珍爱,又以各种不同的织造技艺使其繁杂多样,加之风格独异的艺术匠心,因而造就了三千年的辉煌。

  服饰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意。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

  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影响而生成的。汉唐(公元前206--公元907)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演化成整体的所谓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服饰文化。

  清代(公元1644--1911)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以上衣下裙为时尚。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裙子、大衣、围巾、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彻底摆脱了老式样,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著。

  地毯

  中国约在(清)咸丰十年至同治十年之间(1860-1871)开始生产地毯。地毯图案设计,大约出现在19世纪最后的几年。20世纪初,中国地毯在图案设计、设色、工艺三方面渐趋成熟,至20年代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地毯。

  中国地毯的标准制式:

  地毯图案的基本章法,主要反映在内纹样的布局以圆夔纹样为主占据地毯中心部位,四个角隅由等边三角形的角云装饰,地毯的外部环绕着小边和大边,地毯的边缘是一圈狭窄而没有任何装饰的匝边。

  清代(公元1644--1911)的地毯。主要用于朝廷礼仪、帝后生活以及京中官宦人家,少数为民间喜庆活动使用。

  中国地毯图案的格局、纹饰以富丽堂皇、庄重肃穆、色彩典雅而不媚俗蓍称于世。1920年以后,中国地毯又产生了彩枝式、美术式等类图案。

中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天然染色中使用植物染料为最多,用途也最为普遍。如树皮、树根、枝叶、果实、果壳;花卉的鲜花、干花、花叶、花果;水果的外皮、果实、果汁,及草本植物、中药、茶叶等很多都可以用来染色。矿物类染料,如朱砂、赭石、石青等,动物染料,如胭脂虫,紫胶虫、墨鱼汁等。

远在周朝就设有管理染色的官职-染草之官-又称染人。在秦代设有染色司、唐宋设有染院、明清设有蓝靛所等管理机构。在秦代设有染色司、唐宋设有染院、明清设有蓝靛所等管理机构。古代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多次色)”。以及日本古代染色中有名的『草木染』亦是。

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的(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宋应星《天工开物》:“凡蓝五种,皆可为靛”),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古代最初用的是菘蓝,后来逐渐发现了蓼蓝、马蓝、木蓝、苋蓝等诸种可以制靛之蓝。

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它们的提取和施染方法各不相同。

矿物颜料

前面提到的天然赤铁矿,是最早利用的矿物颜料,到春秋战国时期,仍然用来涂染粗劣的麻织物。当时称作赭衣,可能是用天然赤铁矿石粉涂染的,无领的赭衣作为罪犯的囚衣。此外,朱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也是古代重要的染红用的矿物颜料。在《考工记·钟氏》中曾经记述用丹涂染羽毛,丹就是朱砂。在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麻布以及刺绣印痕上,都有用丹涂染的痕迹。由于朱砂颜色红赤纯正,经久不褪,一直到西汉,仍旧用它作为涂染贵重衣料的颜料。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朱红菱纹罗绵袍上的朱红色,经X射线衍射分析,它的谱图就和六方晶体的红色硫化汞相同。朱砂或赭石颜料施染以前,都要经过研磨,并且加胶液调制成浆状,才可以用工具涂到织物表面。从上面说的出土纺织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当时的颜料研磨已经相当精细,涂染技术十分精良。除染红色的朱砂、赭石外,其他的天然矿物颜料有染白的绢云母,染黄的石黄,染绿的石绿等。

植物染料

我国古代所用的植物染料种类很多,按化学性质和染色方法来分,有直接染料、碱性染料、媒染染料和还原氧化染料等。

直接染料和碱性染料栀子是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应用最广泛的直接染料,《史记》中就有“千亩卮茜,……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可见秦汉时期采用栀子染色是很盛行的。栀子中主要成分是栀子苷。这是一种**素,可以直接染着于天然纤维上。又富含小檗碱的黄檗树的芯材,经过煎煮以后,也可以直接染丝帛。《齐民要术》中就曾经记述黄檗的栽培和印染用途。小檗碱属碱性染料,用来染丝绢、羊毛等动物纤维很适宜,南北朝时期的鲍照(约414—466)曾经写出“锉檗染黄丝”的诗句,表明当时用黄檗染丝很盛行。这不仅由于它染色方便,也因为小檗碱具有杀虫防蠹的效果。

媒染染料 茜草是我国古代文字记载中最早出现的媒染植物染料之一,《诗经》曾经描述茜草种植的情况(《郑风·东门之》:“茹■在阪”,“茹■”就是茜草),并且讲到用茜染的衣物(《郑风·出其东门》:“缟衣茹■”)。茜根中含有呈红色的茜素,它不能直接在纤维上着色,必须用媒染剂才可以生成不溶性色淀而固着于纤维上。古代所用媒染剂大多是含钙铝比较多的明矾(白矾),它和茜素会产生鲜亮绯红的色淀,具有良好的耐洗性。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深红绢和长寿绣袍底色,都是用茜素和含铝钙的媒染剂染的。可以媒染染红的除茜草外,还有《唐本草》记载的苏枋木,也是古代主要媒染植物染料。这种在我国古代两广和台湾等地盛产的乔木树材中,含有“巴西苏木精”红色素,它和茜素一样用铝盐发色就呈赤红色。

《尔雅》中的“藐茈”(紫草)是古代染紫色用的媒染染料。紫草根中含有紫草素。可以染黄的媒染植物染料更多,如荩草中含有木樨草素,可以媒染出带绿光的亮**,古代专用荩草(古时称作盭(lì)草)染成的“盭绶”,作为官员的佩饰物。又如栌和柘,“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本草纲目》)。槐树的花蕾——槐米,也是古代染黄的重要媒染染料。桑树皮“煮汁,可染褐色久不落”(《食疗本草》、《雷公炮炙论》)。栌和柘木中含的色素叫非瑟酮,染出的织物在日光下呈带红光的**,在烛光下呈光辉的赤色,这种神秘性光照色差,使它成为古代最高贵的服色染料,《唐六典》记“自隋文帝制柘黄袍以听朝,至今遂以为市”,到明代也是“天子所服”。这一服色制度以后也传到日本。

我国古代所用的铝媒染剂除天然明矾外,也利用富含铝盐的柃木、椿木灰作媒染剂,在宋代还有利用溶有铝盐的大庾岭河水媒染苏枋的。

栎树(就是橡树,在《诗经》中称作“朴樕”,见《召南·野有死麕》)和我国特产的五倍子都含有焦棓酚单宁质;柿子、冬青叶等含有儿茶酚单宁质。单宁质直接用来染织物呈淡**,但是和铁盐作用呈黑色。《荀子·劝学篇》中所说的“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就是硫酸亚铁(古时又称青矾、绿矾、皂矾),用单宁染过的织物再用青矾媒染,就会“与之俱黑”。黑色在古代大都作为平民服色,到秦汉时期“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后对染黑所需的铁媒染剂数量越来越多,到公元六世纪前后,我国劳动人民便人工制造铁媒染剂。含单宁的植物还有鼠尾草、乌桕叶等也是古代有文字记载可以染黑的原料。其他如柞、石榴皮等虽未有记载,但是一直到解放前都是我国广大农村所使用的染黑染料。

还原氧化染料《诗经小雅·采绿》中的“终朝采蓝,不盈一襜”的蓝草,就是天然还原氧化染料。蓝草中含有靛苷,经水浸渍以后可以染着织物,再经空气氧化成蓝色的靛蓝。周代以前采用鲜蓝草浸渍染色,所以《礼记·月令》有“仲夏令民勿刈蓝以染”的规定。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采用发酵法还原蓝靛成靛白,可以用预先制成的蓝泥(含有蓝靛)染青色,所以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篇》)的说法。公元六世纪,北魏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详尽地记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蓝草制蓝靛的方法:“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用石头或木头镇压住,以使蓝草全部浸于水中,浸的时间“热时一宿,冷时再宿,”然后过滤,把滤液置于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抨之,”待溶解在水中的靛苷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以后产生沉淀,再“澄清泻去水,”另选一“小坑贮蓝靛”,待水分蒸发后“如强粥”,盛到容器里,于是“蓝淀成矣”。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制备蓝靛工艺操作记载。到明代,可以制蓝靛的已经有五种蓝草,并且人们已经观察到靛蓝染后“红焰之色隐然”(《天工开物》),说明当时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注意到天然靛蓝中还有少量靛红存在。

其他染料 红花,是古代可以染红的植物染料之一。秦汉时期,就有“种红蓝花以为业”的人。红蓝花是就红花,含有叫红花苷的红色素和一种**素,红花苷可用碱液从红花里浸出,再加酸就呈带有荧光的红色。《齐民要术》中曾经详细地叙述了从红花中浸渍和萃取染料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当时用的酸是“粟饭浆水”和“醋石榴”等有机酸作发色剂。《天工开物》中又增添乌梅作发色剂。石榴和乌梅中的有机酸是多元酸,发色效果比“粟饭浆水”中的醋酸(一元酸)要好,中和的时候沉淀既快又颜色纯正。用红花染过的织物,如果要剥掉原来的红色,只要“浸湿所染帛”,用碱性的稻灰水滴上几十滴,织物上的“红一毫收转”。洗下来的红水也不丢弃,“藏于绿豆粉内”,以后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再释放出来染红,“半滴不耗”。(《天工开物》)

除红花外,还有地黄、冬青叶等都可以作为碱性染料(《齐民要术》、《本草纲目》)。

古代有染料吗?古代人用什么做染料?

古代有染料吗?古代人用什么做染料?在中国古代,有两种材料可以用来着色。它们是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但植物染料是古代的主要染料。古代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