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的运动历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的运动历史,第1张

据阿拉伯史料记载,倭马亚王朝期间出现早期的文化译介活动,但未形成规模。直到阿拔斯帝国,特别是在阿拔斯朝代中期的公元830年至930年左右,在哈里发的大力资助和倡导下,大规模、有组织的译介活动,以巴格达为中心的学术研究,形成了巴格达学派。它取代了早期的亚历山大学派,并引发了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文化中心和埃及的开罗文化中心,共同构成了辉煌绚丽的“五百年文化黄金时代”。文化史学家艾哈迈德·爱敏用三个阶段来勾勒这场文化译介活动:

第一阶段(初期)

起自曼苏尔哈里发,止于拉希德时代,即从伊斯兰教历136年至193年。这期间翻译的著作有:波斯文的《卡里莱和笛木乃》、印度文的《信德罕德》、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托勒密的《天文大集》等等。这个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有:伊本·穆加发,他的作品成为文化融合的典范,本文稍后将有简略介绍。在这个时期,伊斯兰教义学派穆阿台及勒派的元老如奈扎木已经了解到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阅读了他的一些哲学著名,该派具有崇尚理性的倾向,这派的教义学者们已经在运飞跃、本质和现象等哲学范畴来讨论宗教问题。

第二阶段(鼎盛期)

起自麦蒙时代(813~833在位),即伊斯兰教历198年,止于300年。麦蒙在首都巴格达创建了国家级的综合性学术机构“智慧馆”,由翻译局、科学院和图书馆组成,统一组织和集中领导全国的翻译和学术研究活动,从此,翻译活动进入新的高潮。智慧馆以重金延聘了各地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近百名著名学者和翻译家,如伊本·穆卡法、艾布·叶海亚、叶海亚·伊本·马赛维、侯奈因·伊本·易斯哈格、萨比特·伊本·古赖、白塔尼、花剌子密、伊本·麦台尔、叶海亚·伊本·阿迪、肯迪等。他们集体从事译述、研究活动,将用重金从各地所搜集的一百多种各学科古籍进行了整理、校勘、译述,并对早期已译出的有关著作进行了校订、修改和重译工作。在译述过程中,将翻译和研究紧密结合,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这一时期翻译了希腊各个学科的最重要著作,重译了托勒密的《天文大集》,翻译了毕达哥斯斯的《金色格言》和希波克拉第与格林的全部著作,以及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法律篇》,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这些著作都是由候奈因·本 ·易司哈格及其学人翻译的,其中大部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由他的儿子易斯哈格翻译的。此外,最著名的翻译家还有:约翰·伯特里格(哈里发麦蒙的释奴),他的哲学造诣很深,超过他的医术,他翻译了很多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第三阶段(尾声)

约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一世纪中叶(伊历300年-400年)翻译的主要作品有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物理学》及其注释。著名的翻译家有麦泰·本·优努斯、萨比特·本·古赖等。

公元八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建立后,随着政治统治的牢固,文化生活出现了繁荣景象。至第七代哈里发买莱时代,与拜占庭关系得到缓和,他派遣候奈因(大翻译家,被指定主持智慧宫 ,把大量希腊古籍译为阿拉伯语和叙利亚语,亚里士多德的几十部著作,几乎全是他一手翻译),组织学术访问君士坦丁堡求书,带回大批稀世珍本,从而掀起了希腊古籍的百年翻译运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大多附注自己的见解,这种译评,不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新加坡大学已经退休的数学教授林来永最近研究后发现,其实最早发明计数方法的不是阿拉伯人,而是中国人。不过中国人没有把这种方法用书写的形式表达出来,而被阿拉伯人抢了先手,否则现在的阿拉伯数字可能就被叫做“汉数字”了。

林来永此前已经获得多项关于远古数学研究的奖项。林来永的这个观点向传统的“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发明现代算术”的观念提出了挑战。他经过对中国古籍的研究后认为,早在公元前475年,中国人就发明了代表数字1—9的方法,中国人发明数字比其他人早了1000年。

在公元前475年,中国的大部分人像小贩、学者和官员等都已经用一种排列竹签的方式来表示数字1—9人们本来以为“0”这个数字是印度人在公元600年发明的,事实上比印度人早1000年,中国人把竹签排成一个四方形,就相当于“0”。这种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中,只要把9个代表1—9的竹签放在一个框里面,那么什么数字都可以表示出来了。

到了13世纪,中国人已经开始用竹签来解决更先进的数学问题了。林来永查阅了复杂的古文,指出在5世纪和9世纪,中国的竹签计数法通过丝绸之路而向阿拉伯世界和西方传播。阿拉伯人最早在公元825年才写出了一本数字书,但是中国在公元前700年就已经有了一本关于竹签计数法的书《九章算术》了。

到了16世纪末,由于算盘的发明,竹签计数法开始消亡。林来永惋惜地认为,可惜中国人没有把他们的竹签计数法改变成为一种可以书写的形式,否则世界数学史将要改写了。中国不仅发明了计数方法,而且还发明了数学上的幻方问题。

古埃及文明其实在历史上被外族征服过很多次,所以埃及文明到现在已经是很不纯正了,最早的一次被外族征服是在公元前八世纪新亚述帝国,第二次是在公元前六世纪后期的波斯帝国;第三次是公元前334年的亚历山大东征,而在亚历山大死后,其部下托勒密盘踞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埃及艳后就是这个帝国的末代女王);而托勒密王朝在公元前31年被罗马共和国吞并,之后成了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的埃及行省,这一时期的埃及文明已经被希腊化和罗马化了;而接下来的这一次征服和文化入侵则使埃及文明永久地成了今天的摸样:公元632年,阿拉伯帝国建立,阿拉伯人冲出阿拉伯半岛,并向四面八方大举扩张,灭亡了刚与东罗马帝国进行完百年战争而疲惫不堪的波斯萨珊王朝,并掠走了东罗马帝国的半壁江山,这也包括了埃及,从此东罗马帝国一蹶不振,而埃及则被永久地伊斯兰化直到现在,虽然之后的埃及也历经过其它很多国家的入侵,但是入侵者大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因此对埃及没多大影响。因此对埃及文明影响最深的还是阿拉伯文明,但是埃及文明并没有被终结,而是被另一种文化深深地刻上了永不磨灭的烙印。所谓古埃及的文明,终结还要在罗马之前了。希腊化时代古埃及文明就被取代了,实际上到最后几个古埃及王朝其文明已经深深地向希腊化改变了,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以后托勒密王朝建立那完全就是希腊式的国家了。阿拉伯入侵倒也确实摧毁了埃及的罗马-基督教-希腊化残留-再掺杂古埃及文明残留的混合文明,然后重建了伊斯兰式的文明,这次更迭从烈度和转向的彻底程度来说确实是史上罕见的,最终除了越来越少的科普特基督徒以外,旧文明在社会上的残留被清扫的彻底程度是之前几次埃及文明改变比不了的。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在由于在文化领域上较高与被征服民族(文字与宗教),所以自身不会被同化。在对待异族文化上,采取的是宽容与吸收,而且加以保护,比如伊朗德黑兰境内的基督教堂,埃及的神庙,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哭墙等等。在对待异族文化的态度上,从阿拉伯人对待异族的文明典籍就可以看出:

  阿拉伯人的翻译运动不仅时间长,而且所涉及的范围很广。

  一、波斯典籍的翻译

  阿巴斯王朝深受波斯人的影响。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文化建设上,阿拉伯人无不效仿波斯人。而皈依伊斯兰教并掌握了阿拉伯语的波斯人更是担负起将波斯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的重任,其中又以文学作品为主。

  二、希腊典籍的翻译

  早在在希腊化的时代,希腊人就曾经将希腊文化散播于西亚和北非的广大地区。直到阿拉伯人前来征服这些地区时,仍然有许多的希腊化的城市,其中著名的就有波斯的军迪沙普尔、伊拉克的哈兰、叙利亚的埃德萨和安条克、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等。在翻译运动中,精通希腊文化的聂斯托里派的基督教徒成为将希腊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的中坚力量。在阿巴斯王朝前期,数以百计的翻译家不辞辛劳地将几乎所有重要的古希腊科学跟哲学著作翻译成了阿拉伯文。

  三、印度典籍的翻译

  阿拉伯人通过翻译已经译为波斯语的印度典籍,或者直接翻译印度典籍使得印度的文化得以传播到阿拉伯世界。印度人对阿拉伯人的影响体现在数学、天文学、文学等方面。

唢呐确实是古时从波斯阿拉伯地区传到中国来的舶来品;

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

西晋时期,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

在金、元时期,传到中国中原地区。曾译作“锁呐”“销呐”“苏尔奈”“锁奈”“唆哪”等名。

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

到了近现代,唢呐成为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匈奴是一个或两个古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他们在蒙古中心建立国家,根据语言研究方面的推论,蒙古国内有观点认为匈奴是现在蒙古族的直接祖先。也有人认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蒙古人的直系祖先应为室韦。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夏桀无道,汤放逐之鸣条,一年而死。其子薰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迁徙,秦时族人渐众,中原谓之匈奴。”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苗裔,曰淳维。具体的说,是这样的:夏朝的最后一个王,就是桀,亡国以后,他的儿子獯粥娶了他老爸桀的几个妃子,然后带着她们和一些人往北方逃跑,随畜而迁徙。那时就称他们这些逃亡的夏朝后人和桀的儿子为“獯粥”,也称“荤粥”、“淳维”,其实指的就是桀的儿子和他带往北方的那些人。后来经过几百年上千年之后,就形成了独立的民族——匈奴。《山海经·大荒北经》也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到了后来内迁中原的匈奴人在十六国时期成立地方政权,如汉赵、北凉、胡夏等。 中国古籍中讲述的匈奴是在汉朝时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政局,《史记》、《汉书》等留下了匈奴情况的一些记载。 据中国部分史籍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是黄种人。

阿拉伯”一词原是“沙漠”之意。“阿拉伯半岛”包括叙利亚与西奈半岛。希腊古籍中、对于“阿拉伯”一词有所记载;希腊著名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425年)对于“阿拉伯”“巴勒斯坦”、“西奈”,各地亦有独到的见解。“阿拉伯”一词,多指半岛中的沙漠地带,而“阿拉伯人”,则是指“游牧人’’(贝杜因人)而言,和“定居人”对称。 ‘

大约七世纪后开始,随着阿拉伯穆斯林的扩张,西亚中亚大多数地区被强迫说阿拉伯语。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