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视历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视历史,第1张

对历史的记录这一方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匹敌中国!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甚至还专门设置了史官这个官职,专门负责历史的收集和历史的编撰。从殷商开始直至近现代,数千年间留下的史料浩如烟海!这浩如烟海的史书内容上至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下至民间百态和社会史实,内容丰富无比!

话说回来,咱们再说到这些史书的时候,总是会提到“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等词汇,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一、编年体

所谓编年体指的是以时间为线索编写的一种史书体裁。

编年体体裁的史书核心是时间,以年、月、日甚至时辰为单位来叙述历史事件。编年体的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这样更容易反映出时间段相近的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

编年体的优势在于易于展现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能够方便的理清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其缺点也很明显,编年体史书难以记载那些时间不明的历史事件。故而编年体史书多用于记载那些时间点明确的历史政治事件,而诸如经济情况、风俗习惯等时间观念模糊的史料体裁编年体则是较少收录。

以编年体为体例的史书主要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国榷》

二、纪传(zhuàn)体

所谓纪传体指的是以人物为主体,通过叙述与人物相关的活动(立传记)来反应历史事件的史书体裁。

纪传体的优点在于可以记录更多的史料,而且方便记载那些不能按照时间轴编排的历史,此外纪传体由于是以人物为主体叙事,这使得纪传体体例的史书能够收录更多的历史人物。纪传体也存在着缺点,那就是很难表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而且由于是以人为主体,非常容易夸大历史人物的作用。

纪传体以人为中心,却又对人的身份等级有着极为严格的规范!皇帝的传记被称作“纪”,皇帝之下的人的传记称作“传(zhuàn)”,非正统王朝的人物的传记称作“载记”,地方风俗、经济、人文等一系列非人物传记被称作“志”。

纪传体史书首创者便是汉朝的司马迁,他撰写的《史记》开创了先河。自那之后,各朝各代官方撰写的史书均采用纪传体体例编写!我们古代官修史书——二十四史,均是采用纪传体体例编写的!

三、国别体

国别体就看这个国字,我想各位可能就已经猜个大概了!

没错!国别体就是一种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体裁。

国别体的史书多是记录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再早的时期的事,因为在那一时期中原大地上国家诸多,这才能够分国记事。

最早的国别体著作是《国语》,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史官左丘明撰写而成的,《国语》一共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多个国家,一共跨越400多年的历史。

除了《国语》之外,还有著名的《战国策》也是采用国别体体例撰写而成的,战国策一共记录了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等一共12个国家的历史,时间跨度从前490年智伯灭范氏开始,到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结束。

以上就是关于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的一些介绍了,除此以外,还有纪事本末体、通史、断代史这些历史体例。其实,一部史书并非局限于一个体例,往往是多个体例兼具,比如说文中提到的《史记》就兼具纪传体、通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可以从史书中获益良多。

  经学产生于西汉。秦代即设有博士官,由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的焚书坑儒,将全国图书以及学术集中到咸阳城,秦亡后,项羽焚烧咸阳,致使大量先秦典籍消失於历史舞台,六经除了《易经》之外,其它几未能幸免于难。汉代起初高祖刘邦并不重视这些儒家经典,从文景时期开始展开了大量的献书和古籍收集工作,部分年长的秦博士和其他儒生,或以口述方式默诵已遭焚毁的经典,或把秦时冒险隐藏的典籍重新拿出,使之传世。因为文字、传述和解释体系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但其版本上则基本相同,后来统称为今文经。

  汉景帝末年鲁恭王兴建王府,坏孔子宅,从旧宅墙中发现一批经典;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了大批的古典文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周官》,皆收入秘府(即官方皇家图书馆);汉宣帝时又有河内女子坏老屋,得几篇《尚书》。这些出土的文献都是用战国古文字书写,与通行的五经相比,不仅篇数、字数不同,而且内容上也有相当差异,此后即统称为古文经。

  汉武帝即位后,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改变博士原有制度,增设弟子员,有五经博士之说。从此儒学独尊,由於《乐》已无书,《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崇高的法定经典,也成为士子必读的经典。汉代儒生们即以传习、解释五经为主业。自此经学正式宣告诞生,可以将经学视为先秦原初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中医古籍,尤其是《内经》,在传承过程中亦经历过秦汉之际的文字变革,在理论上亦与汉代经师一样同讲阴阳五行。董仲舒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规律。中医学也非常强调「天人合一」思想,其具体表现为《黄帝内经》中的「天人相应」学说。

「君臣佐使」学说也是封建等级制度在中医学中最明显的体现,体现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等级秩序的推崇,明显带有儒家对于秩序的强调。

经学的产生与分类

经学产生于西汉。由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将全国图书以及学术集中到咸阳城,秦亡后,项羽焚烧咸阳,致使大量先秦典籍消失于历史舞台,六经除了《易经》之外,其他几未能幸免于难。汉代之初,高祖刘邦并不重视这些儒家经典,从「文景」时期开始展开了大量的献书和古籍收集工作,部分年长的秦博士和其他儒生,或以口述方式默诵已遭焚毁的经典,或把秦时冒险隐藏的典籍重新拿出,使之传世。

经学的繁荣本质上是为顺应封建统治,在汉武帝时期发展尤为辉煌,因为从儒士的地位可以看出统治者对于儒学的推崇。公孙弘是个狱吏出身的儒生,汉武帝为了提倡儒学,公元前124年,让他擢升丞相,封平津侯。公孙弘前,丞相皆为列侯贵族,公孙弘出身贫士,竟得封侯拜相,《公羊》学因此成为最时行的学术。凡是士人和官吏,必须学习儒经,才能得到任用或升迁,儒学独尊的地位更加巩固了。

经学有古今之分

汉代经学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其中,「文景」时期从部分老年秦博士、儒生等处收集来的经学书籍,因为文字、传述和解释体系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但其版本则基本相同,后来统称为今文经。今文经学的特点是微言大义地阐发说明孔子的思想,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

古文经学所依据的经书一般都是西汉中期以后在民间发现的古书,因其是用战国及以前的古文字所书写,故称之为古文经。汉景帝末年鲁恭王兴建王府,坏孔子宅,从旧宅墙中发现一批经典;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了大批的古典文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周官》,皆收入秘府(即官方皇家图书馆);汉宣帝时又有河内女子坏老屋,得几篇《尚书》。这些出土的文献都是用战国古文字书写,与通行的五经相比,不仅篇数、字数不同,而且内容上也有相当差异,此后即统称为古文经。

学者在研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思想派别,后经相互争辩、互相渗透和整合,初步实现了经学的统一。汉朝是经学发展最为繁荣和昌盛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儒生通过对经学进行阐述发展的过程,使经学的思想深深渗透到普通民众之中。

经学的流变与经学大家

经学的流变是儒士对于儒家经典不断解释注疏的过程,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学也经历不断发展流变的过程。儒家经典起源于孔子编著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作为儒家经典的最早成果,也是经学研究最早的范本。西汉初年《乐》失传,儒家经典留存《诗》、《书》、《礼》、《易》、《春秋》,因此被称为「西汉五经」。到了东汉年间,除上述五经外,另外二经究竟为何一向聚讼纷纭,据王国维《汉魏博士考》,应为《孝经》与《论语》。

汉唐两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富庶的时代,也为经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环境。唐朝开始,儒家经典中将五经中的《礼》拆为《仪礼》、《周礼》与《礼记》,《春秋》拆做《左传》、《公羊传》与《谷梁传》,形成「唐九经」。

唐文宗开成年间,儒家经典在九经上添《尔雅》、《论语》、《孝经》,刻做石经,由此形成「开成十二经」。北宋时,承继唐代九经定制,但是《孟子》的地位有所上升;南迁以后,《孟子》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升格为经,与开成石经合做十三经,被称为「宋十三经」。

经学发展的高峰以及奠定经学最终构架的是「四书五经」,这一构架为朱子所定,与五经上增设「四书」,随着朱子学的繁盛,这也成为了儒家经典最为著名的编订方式,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学大家对经学发展有影响

一项学问的发展需要代表人物的思考和推动,经学的发展正式得到大儒董仲舒的推动才走上正确的发展轨迹。孔子以后董仲舒以前的儒学是汉人称为朴学的原始儒学,其特点是,一方面,思想上还拘泥于残余的领主制度,不能完全符合新的地主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儒家还是各种学派中的一派,不能吸收各种学派,使统一到儒学里面来。

董仲舒生于汉景帝、汉武帝时候,西汉政治上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了,学术上统一的条件也成熟了。儒学经董仲舒的加工,因此摆脱了原始阶段,成为阴阳五行化的、完全适合地主统治的西汉今文经学。某些汉儒把董仲舒当作孔子的继承者,因为他创造了今文经学。董仲舒根据他的哲学观点,提出许多影响甚大的建议。这些建议,极大部分被汉武帝采纳并得到实行。

董仲舒的主要观点有:首先是「大一统」。董仲舒认为孔子修《春秋》,把一统当作首要的大事,因为这是天地的常道,古今的通义。现在学士们各持异说,朝廷无法一统,法制屡变,臣民不知所从。应将不属于《六经》、不合于孔子的学说,一概废绝不用,专用儒术。这事实上顺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迎合和封建统治者对于皇权至高无上的追求。

其次是「更化」。汉初基本沿袭秦朝的制度,因此有「汉承秦制」之谓,郡县制优秀。但是秦行法家政治,刑罚惨刻,因此董仲舒主张更化,要求以仁德代替严刑,也就是要求以儒家学说代替法家学说。

再次是「推阴阳灾异」。在落后社会里,占卜术常是人们行动的指南。董仲舒取《春秋》所记天变灾异广泛地予以附会穿凿,使《公羊》学彻底的阴阳五行化。自从董仲舒开出这一条道路,《公羊》家以外各家的经师,都认为这是一条最合时的道路,把大量迷信成分加入到经学里,藉以取得朝廷的信任。经学阴阳五行化,成为西汉今文经学的基本特点。

此外还有「断狱」。儒家谈德治,向来与法家刑名之学对立。董仲舒据《春秋》经义附会汉朝法律,决断了许多疑难大狱,儒法两家合流了。他的判词集合成《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流传久远,至东晋时还有人引用它来辩护自己的冤狱。

两汉经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经学的传承牵系著中国学术的大脉,经学自孔子删订六经之后,又经历了秦汉两代相接的特殊历史变革时期,演变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支风格迥异的经学派别。这两种经学派别之争一经肇始,便一发而不可收,自汉时起绵延至今。

章太炎先生曾言:「讲国学而不明派别,将有望洋兴叹、无所适从之感。」中医古籍,尤其是《内经》,在传承过程中亦经历过秦汉之际的文字变革,在理论上亦与汉代经师一样同讲阴阳五行,在两千余年经学统领中国传统学术核心的背景下,今古文经学对中医学的传承产生重要影响。

中医典籍地位确立与经学关系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成为2000多年来封建主义的主导思想。对于儒家思想的推崇主要通过对儒家典籍的推崇和注疏来体现的。从孔子编订六经,到西汉五经、东汉七经,一直到宋代确立的四书五经,经学不断发展变迁,虽然在数量上变化,但主体内容仍然是儒家典籍。

受经学影响,中医对于典籍也很是推崇。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类似于经学中的五经,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医界有先贤曾说:「不读医经,纵成仓扁,终为技术之流。」蔡陆仙也讲:「医书之有经,亦犹儒家之有六经也。六经所以载道,『辨治乱与兴衰之轨辙。医经所以昌明学术,莫不由是焉……』」

经学传承模式影响中医典籍传承

经学强调注不破经、疏不破注,株守家法、烙守师法,形成了信而好古、言必称尧舜的价值取向。董仲舒《春秋繁露》虽然自成一说,但并没有突破儒家确立的价值理念;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是对儒家经典的注疏,是对儒家理念的一脉相承。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类似于经学中的五经,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历代对中医进行注疏,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标志著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的医学典籍。

《难经》是阐发《黄帝内经》的疑难和要旨的第一部书;《伤寒明理论》是对《伤寒论》的注解之作;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类经》,是对黄帝内经进行全面研究的著作。历代医家经过临床实践,提出各自理论,或者自成流派,但是核心离不开《黄帝内经》等典籍。

春秋战国,中医有用针、用药和重切脉的三大派。西汉时代已汇合为医经和经方两大派别。在金元时代有被称为「四子学派」的四大医家,即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刘完素创立火热论;李东垣师承于张元素,主补脾,著《脾胃论》;张子和立论邪之法而主攻下;朱丹溪则撰著《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而创立了滋阴学派。

经学推动中医学理论范式的作用

天人合一理念

儒家宣扬的价值理念在中医学中同样能寻找到明显的印记。董仲舒对儒学的新解释一方面是为顺应封建专制统治,倡导「君权神授」,宣扬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得到汉武帝的推崇;另一方面,新儒学对各家思想的融合,即包括对道家思想的融合,董仲舒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规律。

中医学也非常强调「天人合一」思想,《黄帝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

因此,《内经》的天人合一观是天道观的表现所在。《内经》「天人相应」学说,可以从两方面来探讨:一是从大的生态环境,即天地(大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

  汉朝(前202年[1] - 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前202年—8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还有王莽短暂的自立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

  部分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份,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刘备建立的蜀政权归入三国朝代史中。[来源请求]

  汉朝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汉帝国和同时期的罗马帝国与印度的孔雀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2]。汉朝统治时期所确立的社会与政治制度,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到现在中国人仍然称呼自己为“汉人”,而以华夏族为主的中原部族集团亦慢慢被统称为“汉族”,其文字系统亦称为“汉字”。

  名称

  由于西汉(又称先汉)和东汉(又称后汉)国号都是“汉”,皇室未改,习惯上被看作同一个王朝。汉朝或汉代其实是这两个王朝统治时期的时代名称。史书中常常“秦、汉”并称,这里的“汉”指的就是包括西汉和东汉的“两汉”。[1]

  西汉以长安为都城,东汉以洛阳(当时称雒阳)为都城,称“西京”和“东京”,两个首都合称“两京”,后世以此常与“三代”并称,代指“两汉”。[3]

  早期部份典籍或史书亦以“前汉”和“后汉”区分两汉,[4][5][6]可是,此却容易与五代十国的第四个政权后汉作混淆。因此,后世以光武帝刘秀复汉时从前朝西边的长安改为定都东边的洛阳将两汉以“东”、“西”分别。

  汉代起初在汉高祖刘邦时根据五德始终说,定正朔为水德,到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7][8]。因此汉朝有时也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炎刘”。

  历史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在手下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的辅助下,在垓下之战终于打垮了西楚霸王项羽。

  前202年为西汉始建年代。但是史学界计算西汉年数普遍从前207年十月秦王子婴投降开始计算,并以十月为汉高祖元年的首月。而刘邦被封为“汉王”则是在前206年。又前206年-前202年是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未称帝,亦未统一全国。但是史学界计算西汉年数时,为了与秦朝灭亡时间相接,则从前206年刘邦称“汉王”算起。[1]

  西汉

  主条目:西汉

  汉高祖入关图

  张骞出使西域图汉高祖刘邦登基后,采用叔孙通的建议,恢复礼法,设三公九卿,任用萧何为丞相,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在政治上,则先分封功臣韩信、陈豨、彭越、英布等为王,等到政权稳固,则又以种种罪名取消他们的王爵,除一一处死外,还订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誓言。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继位,吕后当国,以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沿用刘邦的政策,达到了“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9]的效果,为史家所称道,但吕后同时又任用外戚,压制功臣,酿成“诸吕之乱”。

  西汉初年,由于历经多年动乱,汉朝国力较弱。刘邦在攻打匈奴时,曾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于白登,即白登之围事件。从此以后,汉朝采用和亲政策,以婚姻和财宝换取和平。

  吕后死后,诸吕之乱被铲除,众臣迎立汉文帝刘启。他和儿子汉景帝即位期间,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恢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得到减轻;但是,景帝年间(前154年)发生了此时期唯一的动乱—“七国之乱”。但是仅经历数月即为周亚夫所平定,并未对汉朝带来影响。这一时期史称文景之治,是中国首次成为大一统时代以来,第一次被传统历史学家称羡的时期[10]。

  景帝死后,其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武帝在位期间(前141年-前87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锐意进取,使得汉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变得更为强大。

  政治上,加强皇权,先采用主父偃的建议,施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从此,诸侯王的势力不再能够对中央构成威胁;后又以诸侯献上的黄金成色不纯为由,取消了百余位列侯的爵位,即史书上所称的酎金失侯事件。经此二次事件后,中央集权得到了大大的加强。文化上,废除了汉朝以“黄老学说、无为而治”治国的思想,积极治国;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思想从此时起成为了中国历经2000年的主流思想。军事上,积极对付汉朝的最大外患—匈奴。在这期间,汉朝先后出现了卫青、霍去病等天才将领,终于击败匈奴单于,使得漠南无王庭。又吞灭南越国,征服朝鲜,使中国成为东亚盟主。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并先后以两位翁主刘细君,刘解忧和亲西域大国,而达到了离间西域和匈奴,进而控制西域的目的。经济上,汉朝经历多年战争,经济有一定的冲击。为此,武帝将铸币、盐铁收归中央管理,加强农业生产,实行和籴法,开凿白渠,并创立均输、平准政策,稳定物价,与民争利。

  这一时期的变革对中国后世的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极大,在历史上通常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新举措相提并论。但是汉武帝连年穷兵黩武,四处扩张之后,耗费了大量资源,使西汉国力衰弱[2]。

  武帝死后,刘弗陵即位,是为昭帝,由霍光辅政。昭帝与其后的宣帝统治期间,汉朝基本上恢复了往日的水平,且匈奴也无力抵抗,史称昭宣中兴。汉宣帝年间,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取代匈奴的僮仆都尉而实际控制了西域。

  成帝时,沉迷温柔乡,不理朝政,政局动荡,汉朝开始衰落。历经哀帝的“断袖之癖”后,外戚王莽掌握政权。他先杀死哀帝的继任者汉平帝,并在迎立太子刘婴,自己担任“假皇帝”后,在西元8年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东汉

  主条目:东汉

  马踏飞燕,出土于中国甘肃武威雷台汉墓,是汉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品。此件为复制品。23年,王莽政权在赤眉、绿林起义下终于灭亡。绿林军拥立汉宗室刘玄作皇帝,恢复汉的国号,年号更始。25年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随后击败了绿林起义军。其后汉朝宗室之后的刘秀在鄗县(今河北高邑东南)之南即皇帝位,灭刘盆子,是为光武帝,沿用汉的国号,以这一年为建武元年。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并于37年终于消灭赤眉、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实现全国统一。

  汉光武帝废除王莽时的弊政,社会安定,史称光武中兴。但是分封土地,也造成了土地兼并情况日益严重,地方豪强势力兴起的后果,为东汉的最终灭亡埋下了隐患。

  到了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又恢复到了汉武帝时期的国力和活力,史称明章之治。期间,于章和二年(公元88年)十月,车骑将军窦宪领军出塞,击破北匈奴,登燕然山,令班固作铭,刻石颂功,从此扫除了数百年来匈奴对汉朝北方边境的威胁。

  其后,因为皇帝年幼,皇太后临朝称制,外戚与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甚至皇帝的废立都受到宦官或外戚的控制。宦官与外戚之间经常发生斗争,造成政局不稳。且东汉一代,士族豪强势力强大,他们往往勾结当朝的外戚或者宦官,大量兼并土地,间接造成各地方农民起义逐渐增多。桓帝,灵帝在位期间,先后发生两次党锢之祸,东汉衰亡已经不可避免。

  184年,由张角所带领的黄巾起义爆发。虽然不久便平定了此场叛乱,但是汉朝政府经此一役已国力大减。且中央政府为了顺利平判,又将军政权力下放给各地州官。各地豪强大族从此开始慢慢拥兵自重,加以其原本已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最终演变成东汉末年袁绍袁术曹操孙坚等众豪强军阀割据一方,群雄逐鹿的局面。期间,权臣董卓及曹操等人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更“挟天子以令诸侯”使汉室权力架空,名存实亡。

  220年,汉献帝被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所废,东汉结束,汉朝也宣告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分裂的三国时代。

  两汉地方行政

  前87年时汉朝的名义统治区域

  公元2年时汉朝的实际统治区域

  西汉政区

  一级政区:郡(国)汉初年有60多个郡,公元2年共103郡、国。郡长官最初称郡守,景帝时改称太守。国为诸王封国,行政长官为中央政府所派遣的国相。

  二级政区:县(侯国、邑、道)邑是皇太后、公主所封的食邑;道是设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县级政区。公元2年,共有县、侯国、邑、道等县级政区1587个。万户以上的县称县令,万户以下的县称县长。

  行部(又称刺史部):自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设了13行部,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来源请求]

  。

  东汉政区

  一级行政区划为郡、国(王国)、属国都尉。

  二级区划为县、邑、道、公国,侯国。

  东汉的封国,—等为王,二等为公国,三等为列侯(列侯食县为侯国、小侯食乡、亭,关内侯无土,寄食于县)[11]。

  经济人口

  汉代货币五铢钱秦代末年,由于长期战乱,人口下降。到汉武帝即位时,西汉人口已经上升到5000多万。但是到武帝末年,由于长期的军事行动,人口降到武帝初年的一半。武帝之后,继任者吸取了教训,采取了相当缓和的政策。至汉平帝时,人口已经达到5960万。

  但经过王莽时期农民起义的战乱,到了东汉初期,人口只剩2100万,经过稳定时期的恢复,至汉桓帝时恢复到5650万人,但又由于三国时期的战乱,到晋朝初期,全国人口又只有1600万人。[12]

  汉朝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田赋只有1/30,对商业课以重税,并不许商人“衣丝乘车”,商人的后代不得仕宦为吏。但由于有人口税、户口税、男丁税,农民的负担并不轻。

  汉朝的国力部分依靠与蒙古、朝鲜、中亚、越南和北印度的贸易,以及华南地区的生产和商业[2]。

  科学文化

  候风地动仪

  复原模型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科技与文化非常辉煌的一个时期。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和学识。东汉桓帝时,仅太学生就号称有3万人[10]。

  文化方面,诗歌、绘画、音乐、哲学、文学和史学都非常繁荣。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而班固等所编写的《汉书》更是成为了以后历代王朝撰写本朝历史的范本。很多西方学者认为[2],汉代的作家所开创的史学标准,直到18世纪都一直领先于世界。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所毁坏的很多文献,通过汉代学者的记录得以重现,包括五经当中的古文尚书,也是这时候发掘整理出来的。汉政府设立乐府,搜集民间诗歌,即为乐府诗,后世的《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玉台新咏》中便搜集了不少汉代乐府诗,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也是写成于汉代末年。贾谊的《治安策》《过秦论》,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张衡的《二京赋》等均为千古传颂的文学名篇。

  汉代时期,隶书亦渐渐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写字体,而隶书的出现则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标点符号的雏形。

  汉代的治国思想。汉代在立国时用法家之法,文景时期,又用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并辅以儒家和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不仅强调无为,还注重礼与德的作用,既承认法律的重要性,又坚持约法省简,务在安民。 而从汉武帝之后,统治者又确立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并辅之以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其中心是“德主刑辅”,即先用德礼教化,教化无效再施之以刑罚。这种刚柔相济的治国之道,成为汉武帝以后汉王朝法制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对后世历代王朝的立法影响很大。汉宣帝曾有名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便是这种思想的精辟阐述。

  在科技方面,西汉已经开始使用丝絮和麻造纸,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成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张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够预报地震的候风地动仪。张仲景因《伤寒杂病论》而被尊为“医圣”。而史书记载华佗更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的医生(其真实性现在受到陈寅恪等的质疑[来源请求] )。公元前一世纪的《周髀算经》及东汉初年的《九章算术》则是数学领域的杰作。其中,《九章算术》是战国、秦、汉封建社会创立并巩固时期数学发展的总结,列有分数四则运算、今有术(西方称三率法)、开平方与开立方(包括二次方程数值解法)、盈不足术(西方称双设法)、各种面积和体积公式、线性方程组解法、正负数运算的加减法则、勾股形解法(特别是勾股定理和求勾股数的方法)等筹算方法,形成了一个以筹算为中心、与古希腊数学完全不同的独立体系。

  汉代也是中国最早发明瓷器烧造的时代。落下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第一次将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这个时期还发明了蒸馏法、水力磨坊、现代马轭和肚带的原型、漆器、用于冶金的往复式活塞风箱、出现于汉末的独轮车、水车和吊桥。造船已经采用了防水隔舱、多重桅和船尾柱舵,并且开始使用罗盘。此外,血液循环也是首先在此时发现[2]。

  两汉时期,中国的冶炼技术也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铸钱技术成熟,如三铢钱、五铢钱等。彩绘工艺独特,如马王堆[13]所出土的帛书彩绘,各种生活用品齐全,如有"汉代魔镜"之称的铜镜,煮盐技术也不断提高,两汉出现了蒸馏酒,酿酒水平臻于完美。农业技术大幅度提高,东汉早期出现了水排灌溉工具。

  汉朝皇帝

  庙号[14]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西汉 前202年—8年

  太祖[15] 高皇帝 刘邦 前202年—前195年

  孝惠皇帝 刘盈 前195年—前188年

  刘恭[16][17] 前188年—前184年

  刘弘[16][17] 前184年—前180年

  太宗 孝文皇帝 刘恒 前180年—前157年

  孝景皇帝 刘启 前156年—前140年

  世宗 孝武皇帝 刘彻 前140年—前86年 建元[18] 前140年—前135年

  元光 前134年—前129年

  元朔 前128年—前123年

  元狩 前122年—前117年

  元鼎 前116年—前111年

  元封 前110年—前105年

  太初 前104年—前101年

  天汉 前100年—前97年

  太始 前96年—前93年

  征和 前92年—前89年

  后元 前88年—前87年

  孝昭皇帝 刘弗陵 前86年—前74年 始元 前86年—前80年

  元凤 前80年—前75年

  元平 前74年

  刘贺[19]

  中宗 孝宣皇帝 刘询 前7

当然有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几乎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最最优秀的文化了,只不过由于近代政治原因及国外文化冲击等人为原因才没落了,学习传统文化对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广博知识都是非常有用的。

对你说的看书方法的问题,我想说,应该还是先把基础打好,由易入难,逐渐掌握一些古文基础,比如字的常见古义,句型结构,以及段落等问题。所以这个我建议你可以先看一些古代通史,因为史书里的古文是最简单易懂的古文了,而且还可以增加你的历史常识,读起来故事趣味性强,可以先从这方面入手,比如从《二十四史》(当然如果不是从网上阅读而是买书的话这个花费估计不小),《史记》(经典中的经典了),《资治通鉴》等看起来,再辅以唐宋的一些散文杂文以及历代的笔记体书如《世说新语》(这个我最喜欢读了,有味道)、《荣斋随笔》、《梦溪笔谈》这一类的,因为散文来说我觉得是唐宋的最为容易了,先秦及汉代的文字就跟《左传》《易》《论语》等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一样,精而简(读起来即使你查字典也很可能造成囫囵吞枣,难以深入进去的),所以对于新人来说这个困难不小,而到了明清的古文虽然有白话趋势,但我觉得相对于唐宋文反而变得晦涩了,所以优先推荐唐宋文,这个有本《古文观止》选得很好,它里面除了唐宋的部分外也都很不错,初学来说值得推荐。当然你有个习惯非常好,那就是喜欢自己查字典,这对于一个真心要学习的人来说十分重要。

等到自己觉得小有成就了的时候,前面说的通史最起码完完整整看下一两本来,史记基本能翻一遍了这时就可以进阶一部,去阅读下先秦两汉的的典籍了,像《论语》《楚辞》诸子百家西汉文赋这些。

古诗词也是一部分,但相对来说比较独立,而且不难,可以凭个人喜好直接入手阅读学习就好了。

上面这些这是我自己的一些意见,下面这个总结的初高中古文学习方法,还不错,看看吧,尽量去按着这些做一定会有所收益的。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视历史

对历史的记录这一方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匹敌中国!中国古代的统治者甚至还专门设置了史官这个官职,专门负责历史的收集和历史的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