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真迹存在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5收藏

王羲之真迹存在吗?,第1张

王羲之书法作品尚无一件真迹存世,我们现在所知的王羲之作品均为摹本 。

王羲之的真迹已无存世,据说唐太宗李世民极爱王羲之书法,把天下民间所藏都收到宫中,死后带入坟墓陪葬。现存都是摹本,是由高手双钩描摹出来的。元明以来唐朝的摹本就被当成珍品看待。清朝,即使将公私收藏的王羲之墨迹都统计在内,数量也不过几十纸。在王羲之离开人世一千六百年后,唐人的摹本也成了凤毛麟角。

据史书记载,《兰亭序》在唐太宗李世民遗诏里说是要枕在他脑袋下边。那就是说,这件宝贝应该在昭陵,而不在乾陵。但在五代时期的耀州刺史温韬将昭陵盗了,然而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序》,因此专家推断,《兰亭序》在乾陵里面。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王羲之的地位非常独特。因为经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提倡,王羲之的书法被确认为古代书法艺术的典范。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内,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地位一直非常牢固,人们将他尊为“书圣”和中国书法文化的代表。 《十七帖》是 小草书 体的代表作,其章法也具有典型意义。按照唐太宗的说法,其章法就是“烟霏霹结,状若断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十七帖》章法析解 通常草书的章法问题,是指作品的谋篇布局,是集点、线成字以及集字成行、列行成篇的最终结果。关于集点、线成字,我们在前面已经对一些典型的字形作了初步说明,这里重点讲述《十七帖》集字成行、列行成篇的问题。 《十七帖》集字成行的方法不像后来的大草、狂草书法那样,依靠字与字之间的牵连来强化整体感,而是依靠字形的大小、单字姿态的斜正搭配、笔画的粗细变化来达到气脉贯通。如最左面这幅图是《十七帖》中的第一帖,共三行,都是字字独立,属章草格局。不过王羲之对这种格局进行了改造,所以显得更为灵活。此帖第一行“十七”两字笔画非常厚重,给整个作品确立了基调。其他字或正或侧,如“郗”字作侧势,“司”字又变为端正,“马”字倾斜,“未”字又复归端正,最后的“去”字又变为斜势,所以,整行看上去虽然字字独立,却又笔势相承。其他两行除了具有这种立意外,还有字形宽窄上的变化。 集字成行的另一个方法是上下字的牵连。如图,第一行还是字字独立,第二行中的“想复”二字笔画相连,这是强化字与字之间关系的一个方法,但在《十七帖》中还是不占主要成分,而且牵连之处一定要有道理。《十七帖》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有分寸,牵连的字在整个章法中起到了提神的作用,而无左缠右绕之病。有些字更注重意连,也就是笔势上的关联,如第三行开始的“颐养”二字,上字的收笔与下字的起笔形断意连,同样有牵连的效果。 《十七帖》列行成篇的方法是让每一行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左右之间的意态要互相照顾。由于每一行字形的大小、宽窄、正侧都不同,所以放到一起非常和谐。加上一些牵连的组合,使章法更显灵活。应该注意的是《十七帖》是一部小型的汇帖,不是一时间所写,所以每个帖的章法都各具特色。

王羲之,字逸少,是两晋时期琅琊郡临沂人,因为永嘉之乱的原因移居到当时的会稽山阴。王羲之出生在名门望族,王家在当时可以说能同晋室皇族平起平坐。王羲之除了身份显赫之外,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是常人不能及的,他师从多位益师,所以能够集众家之长。王羲之精通各种字体书法,楷书、行书、草书皆在他擅长的范围之内。

都知道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天下行书中的第一,而他的《十七帖》其实也是中国书法里草书的一大典范,是执牛耳之作。因为作品的开头以十七两字起始,所以得名《十七帖》。因为王羲之所在的年代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所以《十七帖》没有真迹流传下来,现今看到的是它的刻本,不过已经相当珍贵了。

唐朝张彦远写过一本《法书要录》,这本书详细记载了唐朝初年《十七帖》的详细情况。当时的真迹总共一百零七行,九百四十三个字,长有一丈二尺,大约有三米二之长。而《十七帖》并不是王羲之一时完成的,是他在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中这十四年间完成的,是汇集了二十七张帖而成的。《十七帖》本身是书信体,当年王羲之写给他在益州担任刺史的朋友周抚的。所以说该帖不仅是书法中的瑰宝,也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其书法发展的重要历史资料。

《十七帖》的草书风格就像王羲之整个书法的风格一样,典雅冲和,不过于激厉,不像一般草书那样的狂放怪怒,这是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平正中。

王羲之的儿子

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广博造诣,不可避免在他那个书法家族中影响到自己的众位儿子。这些儿子中,王献之擅长草书隶书,也精通于其他各类书种;王凝之工于隶书草书;王徽之和王焕之均擅长草书;王操之工于正书。所以王羲之的儿子是各有所长,在当时都是名动一时的书法家。

不过在几个儿子里,书法造就最显著的是王献之,后来他同其父王羲之被合称为二王。王羲之自幼就像他父亲一样,聪明好学,不仅书法极好,绘画上也是不错的。王献之自小就刻苦练习书法,一日王羲之见自己这个小儿子努力的练字,就悄悄走到他的身后,忽的去拿王献之的笔,一时间还拿不下。王羲之很是高兴,夸赞王献之日后书法必有大成。

不过小小的王献之因为资历极佳,所以时常受到旁人的夸赞。毕竟王献之年龄不大,所以很容易滋生了一种骄傲自满的情绪,这些自然被父母看在眼里。一日王献之跑到母亲稀氏跟前,问母亲自己还要写多久书法能够大成,三年可够。母亲稀氏摇头,王献之说五年,母亲又摇头。王献之急了,就问需要多少时间。母亲指着一边的十八口大缸说道:你写完了这院中的十八口缸里的水,字才会有筋骨。

所以说王献之的高超的书法造诣除了他本身的天资聪颖外,还在于其父母的精心教诲。在南北朝时期,王献之的名声还一度超过了他的父亲王羲之。直到唐太宗开始,王羲之的地位才被再一次拔高。

临《十七帖》的时候,被书圣左一句“欲广异闻”,右一句“欲广异闻”逗乐了,书圣这逸少二字真不是白叫的,偌大年纪,还像一个青春正好的少年,对远方对任何事物都怀着无限的好奇心,不厌其烦,兴趣盎然,切切地问这问那。这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简直让我觉得在字里行间又找到了一个千古知音。

常常因为打听一些看来无用的东西,被人笑话,说我是一只好奇猫。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去各地旅行,都会与导游互留通讯地址,曾经与云南、湖南、湖北的三个女孩子通过很久的信,只为打听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我感兴趣的事。现在遇到什么不解的事情,也会马上搜索或到处提问,过一段时间,就会跑网上去搜搜,有什么没吃过没见过的东西,吃吃看看,没别的意思,就跟书圣一样,欲广异闻。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十七"二字而得名。凡27帖,除《远宦帖》、《游目帖》等尚有摹本墨迹传世外,其余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是右军晚年写给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一组书信,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跨度长达十四年之久。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今传本与记载略有不同,134行,1166字。

唐蔡希综《法书论》说:"晋世右军,特出不群,颖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创立制度,谓之新草,今传《十七帖》是也。”“除繁就省,创立制度”八字说出了《十七帖》在书法史上的重要性,若是一条滔滔大河,它就是发源地;若是一个泱泱大国,它就是始皇帝,端为后世草书之矩矱绳尺。整体风格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雍容气象,绝无后世草书狂怪怒张之习。

南宋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由于是写给朋友的信札,十七帖写得轻松自在,洋洋洒洒,真是一一从胸襟中流出,不假修饰,不事雕凿。

这些寥寥数行的信札,要经过千山万水才能到达周抚的手中,木心的诗中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在右军的东晋,车,马,邮件多么慢啊,右军却在信中,只是絮絮问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这种悠闲从容又兴致盎然的态度,在俗世的功利与急切之间,成为一种美好、一种优雅、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最贴近生命本真的哲学。

王羲之从未去过蜀地,却对蜀地风情物产颇有兴趣,公元345年(永和初年)报殷浩书中说:“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他很想到关陇、巴蜀做官,亲自考察当地风情。但第二年,他就辞了官,在写给周抚的《逸民帖》中,他申明了“为逸民之怀”的坚定决心,让周抚不要再劝自己复出。恰好周抚在彼,给了他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方便,成了他免费的包打听。

他对蜀地的了解,大多来自扬雄的《蜀都赋》和左思的《三都赋》。扬雄《蜀都赋》中有“铜梁金堂,火井龙湫”,“西有盐泉铁冶,橘林铜陵”的描述;左思《蜀都赋》有"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及"滨以盐池"的描述。读了二赋的好奇猫王羲之,好奇心被吊得老高,所以他嫌人家说得不清楚,这在他写给周抚的《游目帖》中有言,说他们“殊为不备”。急盼周抚在任期间,自己能到蜀地一游,与周抚一起登汶岭、峨眉,他将之称为“不朽之盛事”。但在成行之前,他希望能从周抚那里得知亲眼目睹的真切描述,这样就有了《盐井帖》。

  这个腔调,真是像极了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他问周抚:“你那儿盐井、火井都有吗你亲眼见过吗就想广听奇闻异事,请来信告诉我。”

全文20字,只有“目见”二字相连,其余皆为单字,“火井”二字近楷,与第二行的草书,一爽利硬朗,一牵缠连绵,对比强烈而不突兀。虽全帖以断为主,但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左右顾盼,正所谓"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

此帖中的“为欲广异闻”一语,《成都帖》亦有之。

《成都帖》又称《成都城池帖》等,为《十七帖》第二十三通尺牍,五行,四十九字:“往在都,见诸葛显,曾具问蜀中事,云:成都城池、门屋、楼观,皆是秦时司马错所脩。令人远想慨然。为尔不?信具示,为欲广异闻。”其中“令人远想慨然”,用小字写在第四行后半段右侧,信具示,“具”另有释为:一一(乙乙)。

他说:“我早年在建康见到诸葛显,曾向他询问蜀中的事情。他说成都护城河、城墙、门楼、台观等建筑都是秦惠王之臣司马错修筑的,让人遥想当年感慨良多,不知道是这样吗请您写信的时候都告诉我,就为的多听听奇闻逸事长长见识。”

据包世臣《十七帖疏证》考证,“诸葛显”是诸葛亮之子诸葛乔之孙。

《成都帖》已不同《十七帖》前面二十二帖,字形拉长,连带增多,圆转流畅,顿挫无痕,笔势纵逸,姿媚横生。“为欲广异闻”五字比在《盐井帖》中放纵开张许多。随着时间的流逝,右军书风呈现出“去古质、显今妍”的面貌。

清钱泳《书学》中说:"古人之书,原无所谓姿媚者,自右军一开风气,遂致姿媚横生,为后世行草祖法。”《成都帖》是《十七帖》中我比较喜欢的一通,如李白所言“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成都帖》是格外清真潇洒,纵逸不羁。

就我临《十七帖》的一点小感悟,我觉得右军的字,是十分符合人体手部力学的,只要笔顺笔势对,写出来字形基本没有大问题,而他连绵的笔势,是环环相扣的链条,也象一波一波的浪涛,后浪推前浪,摧动向前,想写错不容易,但若写错了,心里就先失了行云流水的舒畅,再接下去就着了痕迹,顿显生硬。写对了,一笔书的感觉在所有看似断掉的字里行间,藕断丝连,笔断意连连连连一连到底。

学右军书,易者形也,难者神也。后人缺的是他那股子“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清贵气质。

我在前年春节无事时,喜孜孜地临了两遍,在字里行间寻亲似的,看到了右军跟我一样是只好奇猫,喜不自胜。我喜欢对事物永远保持好奇心、探究欲的人,只有这样眼界才能不断开阔,思维才能不断更新,生活也会变得更明朗有趣。大概正是这种永远好奇不断探索的精神,使右军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自成一家,享誉当时,流芳后世。

〓/书中龙象

&106

        王羲之(303-361),琅邪临沂人,字逸少。南渡移居会稽山阴,曾任秘书郎、参军、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职,人称"王右军"。后称病去职,与东土诸名士优游自适以终老。少时学卫夫人书法,又得家传,博采众长,转益多师,终于"备精诸体",创造了全新的书法艺术境界。王羲之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尊为"书圣"。

&107

        《十七帖》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刻本。据说原墨迹长一丈二尺,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

&108

        《十七帖》竹筏结构特点明显:点画照应,平衡端正,偏正灵动,左右相谐,缩放合度,虚实开阖,以侧取势,映带有节。 笔势笔法富于变化,字形姿态丰富多彩而不张扬,气息冲和,刚柔相济,既有法度,具有极高的审美境界。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黄伯思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

        今日完成“十七帖”一遍临习,浑然若有所感,凡记一百八则如上,以为继续学习存阅。

20210602

十七帖记

上一篇: 《望族流韵》…………“虞安吉帖”

下一篇:本专题终

王羲之真迹存在吗?

王羲之书法作品尚无一件真迹存世,我们现在所知的王羲之作品均为摹本 。王羲之的真迹已无存世,据说唐太宗李世民极爱王羲之书法,把天下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