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肾精亏虚证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耳鸣·肾精亏虚证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耳鸣·肾精亏虚证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耳鸣·肾精亏虚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612 方一 613 方二 614 方三 615 中成药 62 针灸治疗 7 关于耳鸣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耳鸣·肾精亏虚证的方剂 2 治疗耳鸣·肾精亏虚证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耳鸣·肾精亏虚证 1 拼音

ěr míng ·shèn jīng kuī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tinnitus with kidney essence deficiency patter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耳鸣·肾精亏虚证(tinnitus with kidney essence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肾精亏虚,以耳鸣病程较长,病人年龄较大,常伴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多、性功能减退、潮热盗汗或畏寒肢冷,舌红少苔或淡胖,脉细数或细弱等为常见症的耳鸣证候[1]。

4 耳鸣·肾精亏虚证的症状

耳鸣·肾精亏虚证多见于虚人、老人,患者听力逐渐下降,耳鸣如蝉,昼夜不息,夜间或安静时尤甚,可见头昏眼花目暗、腰膝酸软、虚烦失眠、颧赤口干、手足心热、夜尿频多、男子遗精,在女子则白*,发脱齿摇,舌红少苔或淡胖,脉细数或细弱[1][2][3][4]。

《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二:“若水虚火实,而热气上甚,客其经络,冲于耳中,则鼓其听户,随其脉气之微甚而作诸音声也。经言阳气万物甚上而跃故耳鸣也。”。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精脱者耳聋,……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天,脑髓消,胫酸,耳数鸣。”

5 证候分析

《明医杂着》卷三:“若肾虚而鸣,其鸣不甚,其人多欲,当见劳怯等证。”因肾精亏损,不能上充于清窍,以致耳鸣、耳聋日渐加重。

《医贯》卷五:“若有能调养得所,气血和平,则其耳聋渐轻,若不知自节,日就烦劳,即为久聋之证。”

《寿世保元》卷六:耳者属肾,而开窍于少阳之部,通会于三阳之间,坎离交则聚气以司聪以善听也。关于肾而贯于脑。

《黄帝内经素问》曰,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其耳鸣耳痒耳聋者,皆属肾虚,水不上流,清气不升所致也。从补益门治之。

肾主骨而生髓,脑为髓海,肾亏则髓海空虚,故头晕目暗,耳鸣耳聋[5]。

精血不足,不能上充清窍而邪火转而上乘,所以耳鸣耳聋,甚则眩晕[3]。

腰为肾之府,肾亏则髓不充于骨,故腰膝酸软[5][3]。

肾阴亏虚,虚火上浮故颧赤口干,手足心热[3]。

肾主封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亏相火妄动,干扰精室,故多虚烦失眠,梦遗走泄、白*[5][3]。

肾虚及脾,则运化失职,故食欲不振[5]。

舌质红而少苔,为虚火上炎,阴液衰少之象[5]。

精血不足,故脉来细弱无力,若见细而兼数,可知阴虚相火亢盛[5]。

舌红、脉细弱均为肾精不足之征[3]。

间有阴虚火旺则尺脉虚大[3]。

6 耳鸣·肾精亏虚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耳鸣·肾精亏虚证治宜滋阴补肾。

612 方一

治法:治宜补肾益精,滋阴潜阳

可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肾阴虚而阳偏亢之头晕耳鸣,可加磁石、龟甲、五味、牛膝等药。

613 方二

治法:滋肾降火,收摄精气[3]。

可用耳聋左慈丸[备注]耳聋左慈丸(《小儿药证直诀》):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柴胡、磁石加减治疗:本方即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五味子、磁石等而来[5]。方中六味地黄丸补益肾阴;磁石镇摄;五味子敛精[3]。或加龟版、阿胶、龙骨、牡蛎、女贞子、桑椹子等滋阴填精;牛膝、杜仲强壮腰膝[3]。

若肾亏复为外风所乘,以致下虚上实,经气闭塞,头痛口干者,可合用本事地黄汤[备注]本事地黄汤(《普济本事方》):生干地黄、桑白皮、磁石、枳壳、羌活、防风、黄芩、木通、甘草,滋阴疏风并举。若肾阳不足,不能固摄者,而见下肢清冷,阳萎腰酸,颧颊黯晦,毛悴色夭。舌淡、脉虚弱者,宜温补肾阳,可用贞元饮[备注]贞元饮(《景岳全书》):熟地黄、炙甘草、当归送服黑锡丹[备注]黑锡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黑锡、硫黄、川楝子、葫芦巴、木香、炮附子、肉豆蔻、阳起石、沉香、茴香、肉桂、补骨脂。[3]

若因肾精不足,水不涵木以致肝热内郁的,可用滋水清肝饮[备注]滋水清肝饮(《医宗已仁篇》):生地黄、山茱萸、茯苓、归身、山药、丹皮、泽泻、白芍、柴胡山栀、酸枣仁以滋肾养肝舒郁。[3]

若偏于肾阳虚,耳鸣耳聋,兼下肢觉冷,阳瘘,舌质淡,脉虚弱者,宜温壮肾阳,可用补骨脂丸:方中以补骨脂、胡芦巴、杜仲、菟丝子填精益肾,加肉桂、川椒以温阳散寒,熟地、当归、川芎以补血,菖蒲、白芷、蒺藜以通窍行气,磁石以镇纳浮阳[5]。附桂八味丸等,也可择宜取用[5]。

614 方三

治法:补肾益精,滋阴潜阳。

主方:耳聋左慈丸(陆懋修《广温热论》)加减处方:熟地黄15克,淮山药30克,山萸肉12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牡丹皮15克,五味子12克,磁石30克(先煎),石菖蒲12克。水煎服。若见肾阳亏虚,畏寒肢冷,或有阳萎,面色晄白,头晕目眩,脉细弱者,宜温壮肾阳,可加熟附子10克、肉桂3克(焗服)、补骨脂15克。

615 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口服,大蜜丸每次l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片剂每次5片,每日3—4次。

(2)滋阴补肾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3)滋肾宁神丸,口服,每次10克,每日2次。

(4)金匮肾气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

(5)全鹿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

(6)五子衍宗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

62 针灸治疗

取翳风、听宫、侠溪、中渚等穴为主[6]。肾虚者加太溪、关元[6]。

7 关于耳鸣

耳鸣(tinnitus)为病证名[4]。即耳中鸣响[7],是指以无相应声源时自觉耳中或头颅有鸣响声为主要表现的耳病[1]。它是多种耳科疾病的症侯群之一,但也可单独成为一个疾病[7]。

《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耳鸣者,耳中有声,或若蝉鸣,或若钟鸣,或若火熇熇然,或若流水声,或若簸米声,或睡着如打战鼓,如风入耳。”

文献常把耳鸣、耳聋并列:

《医学入门》卷五:“耳鸣乃是聋之渐也。”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更明确指出:“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

耳鸣现常分为风邪外袭证、肝火上扰证、痰火郁结证、肾精亏虚证、脾胃气虚证等证型。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 社会 竞争的加剧,失眠也成为了当今 社会 的常见病症。《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指出,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高达10%-15%,且近半数的严重失眠可持续10年以上。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一出现失眠症状,首先想到的是服用如褪黑素等助眠保健品,或自行服用安眠药或安神类中成药。

殊不知,治疗失眠的关键是找对病因,从根源上进行调理,而用药不慎不仅会导致失眠加重,更会使得失眠的病因病机复杂多变。其中,用药不慎导致失眠病因病机转变为阴虚血少的失眠者尤为常见。

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古籍中就已经有了对睡眠相关理论的系统记载,《黄帝内经》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认为阴阳之气的变化规律是产生人体睡眠活动的关键。若阴阳之气,一方虚损,或偏盛,均可导致失眠。

这就好比一杯开水和一杯冰水,阳气也就是开水,阴气则是冰水,对于一个口渴的人来说,这两杯水都是不适合立马喝下去的,只有开水和冰水混合在一起,得到一个适中的温度,才是合适的。

历代医家经临床实践也总结认为,失眠之因,无外乎虚实两端,因虚者,总责之于阴虚血少不能涵敛阳气,以致阳不入阴;或气虚血弱不能濡养心神,以致神无所归。正如《景岳全书·不寐》所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因实者,总责之于实邪郁阻脉络,血难归心,阳不入阴;或内有邪热,扰动心神。

若阴虚血少,就会导致虚火上炎,扰动心神,致心神不安而失眠。

《素问·灵兰秘典论》也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认为心藏神,而神则决定了我们的睡眠,神不安则睡不宁。

心主一身之血脉,若是劳心过度损伤心气,心气不足一方面无法“奉心化赤”而导致心血不足;另一方面无法推动血液正常运行,而致血脉壅塞,血运失常。血虚生心火,血瘀亦可生内热,日久伤阴,虚热扰神而致不寐。此外,气虚日久,最终将导致元气亏损,元气由肾精所化,肾之阴精也会受到影响。

这一类患者多由热病之后或杂病日久伤耗阴液,或因五志过极,房事不节,过服温燥之品等使阴液暗耗而成阴液亏少,机体失去濡润滋养,同时由于阴不制阳则阳热之气相对偏旺而生内热所致。 此为气血不调,阴阳失衡所致失眠,祖国医学将其描述为“气血之乱,皆能让人寐之失度也”。

临床所见,患者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心悸多梦,神疲健忘,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舌生疮,舌红绛少苔。

《症因脉治·不得卧论》记载:“阴虚则必阳旺,故心血不足,皆是火症。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治宜滋阴降火,用归芍天地煎,黄连安神丸。虚人,天王补心丹。”

对于阴虚血少型失眠,临床常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该方是滋阴养血安神的代表方,药物组成为生地黄、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天门冬、麦门冬、党参、丹参、玄参、当归、茯苓、远志、桔梗,方中生地黄,滋肾水以补阴,水盛则能制火,入血分以养血,血不燥则津自润。玄参、天门冬、麦门冬滋阴清热;丹参、当归补血、养心;柏子仁、远志养心安神;党参、茯苓益气宁心;酸枣仁、五味子酸收敛心气、生津液、安心神。全方共奏滋阴血、清虚热、活血、通络,益气、安神之功效,标本兼顾。临床常用于治疗心悸怔忡、睡眠不安、神疲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等病症。

若失眠严重者,可酌加龙骨、磁石重镇安神;心悸怔忡明显者,可酌加龙眼肉、夜交藤增强养心安神之功;梦遗健忘可加益智仁以暖肾固精温脾。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用天王补心丹作为基础方治疗阴虚血少失眠具有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改善记忆、抗痴呆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失眠病因病机一般错综复杂,正如“可知人之为病,错综复杂,太过、不及均可致病,纯虚纯实固有,虚实夹杂亦多。”故实际调理时,应结合个人的体质、病程长短、症状、病情严重程度等灵活加减用药。

比如患者杨女士,33岁,2年前产后出现失眠,期间间断服用安眠药,失眠反复。就诊时可见入睡困难,易醒,盗汗,口干咽干,心烦易怒,舌红苔薄白。此为阴虚火旺之证,故治以滋补肾阴,养心安神,方用六味地黄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蕤仁肉,熟地黄,生地黄,酸枣仁,柏子仁,山药,蜜远志,茯神,延胡索,合欢皮,牡丹皮,龙齿(先煎),郁金,薄盖灵芝,知母。10剂,每日1剂,分2次服。并每晚睡前半小时配合中药沐足方泡脚25分钟。

二诊时入睡困难明显改善,夜间仍易醒、盗汗、心烦易怒,已无口干咽干症状,正值经期、量少,故上方去柏子仁、山药,加阿胶以滋阴养血,芡实以益肾固精敛汗,浮小麦敛汗止汗,益母草、柴胡以疏肝理气、活血调经。继服10剂。三诊时失眠等诸症已明显好转,故继服10剂巩固疗效。

本案例的杨女士属于阴血亏虚、心神失养,故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盗汗等阴不潜阳之象;而口干咽干、心烦易怒等,属阴血亏虚,水不涵木的阳亢于上之象,故用生地黄、熟地黄、蕤仁肉、酸枣仁、柏子仁、阿胶、知母滋阴养心以“补其不足”,益母草、牡丹皮、郁金、香附、蜜远志、延胡索等清肝凉血、理气活血以“损其有余”,以平为期,使得人体气血、阴阳恢复平和状态,从而改善睡眠。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机·阳病治阴 41 阳热盛的病证,耗损了阴津,治宜甘寒生津,保存津液 42 疾病的症状在阳经,可针刺阴经穴位 5 中医治则·阳病治阴 51 阴液不足,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则应补不足之阴以制阳,使阴阳恢复相对平衡 52 疾病的症状在阳经,可取阴经的穴位治疗 6 参考资料 附: 1 有阳病治阴作用的穴位 2 有阳病治阴作用的方剂 3 有阳病治阴作用的中成药 4 阳病治阴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阳病治阴 1 拼音

yáng bìng zhì yīn

2 英文参考

treating yin for the yang disea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阳病治阴:1病机;2中医治则。

4 病机·阳病治阴 41 阳热盛的病证,耗损了阴津,治宜甘寒生津,保存津液

阳病治阴为病机[1]。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阴阳学说在治疗上运用的方法之一[1]。“阳胜则阴病”,阳热盛的病证,耗损了阴津,治宜甘寒生津,保存津液;又如温病后期,肝肾阴伤,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手足心热,脉虚大,用加减复脉汤甘润滋阴[1]。

42 疾病的症状在阳经,可针刺阴经穴位

阳病治阴为病机[1]。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阴阳学说在治疗上运用的方法之一[1]。疾病的症状在阳经,可针刺阴经穴位[1]。如足阳明胃经的呕吐,可针刺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太冲(足厥阴肝经穴)[1]。

5 中医治则·阳病治阴

阳病治阴为中医治则之一[2]。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阳经或出现阳热证,通过针刺阴经或滋阴,调和阴阳,达到治疗目的。

51 阴液不足,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则应补不足之阴以制阳,使阴阳恢复相对平衡

阳病治阴指阴液不足,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则应补不足之阴以制阳,使阴阳恢复相对平衡[2]。如温病后期,热盛伤津,导致真阴内涸者,症见身热夜甚,口微渴,心烦不寐,唇裂舌燥,甚或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脉细数[2]。针灸常以补太溪或复溜为主以滋阴,再酌配其他穴位[2]。

阳热盛的病证,耗伤阴津,治宜甘寒生津,保存津液。又如温病后期,肝肾阴亏,身热面赤,口干舌燥,手足心热,脉虚大,可用加减复脉汤甘润滋阴。

52 疾病的症状在阳经,可取阴经的穴位治疗

阳病治阴指疾病的症状在阳经,可取阴经的穴位治疗[2]。如足阳明胃经的呕吐,可取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公孙(足太阴脾经穴)进行治疗[2]。

疾病的症状在阳经,如足阳明胃经的呕吐,可针刺阴经的穴位,如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太冲(足厥阴肝经穴)。《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张景岳注:“从阴引阳者,病在阳而治其阴也;从阳引阴者,病在阴而治其阳也。”

6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甲类柯萨奇病毒,属于肠病毒的一种。手足口病多数会在夏天及初秋出现。

  病症

  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情况可能持续4至5日;手掌、脚掌、有时臀部亦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疱;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因而食欲减退。这些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7至10日内消退。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此病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疱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在患病第1周最易把此病传染他人,而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

  手足口病

  疾病概述: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

  临床特征: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国际疫情: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报导。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荷兰、西班牙、罗马尼亚、巴西、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埃可病毒和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

  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1969~1970年的流行以Cox A16感染为主,1973和1978年的2次流行则由EV71引起,1997~2000年手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跃,EV 71、Cox A16病毒均有分离。20世纪90年代后期,EV 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例发病,仅4~6月就有29例病人死亡,死者平均年龄15岁。1998年我国台湾省发生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暴发流行,在6月和10月两波流行中,共监测到129106例,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死亡病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等。

  我国疫情: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发现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导。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流行,5~10月间发生了7 000余病例;经过2年散发流行后,1986年又出现了以托儿所及幼儿园为主的暴发。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 71病毒,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从患者分离出2株EV 71病毒。2000年5~8月山东省招远市小儿手足口病暴发,市人民医院接诊患儿1698例,其中男1025例,女673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4岁;3例合并暴发心肌炎死亡。

  2006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3637例(男性8460例,占6204%;女性5177例,占3796%),死亡6例(男性4例,女性2例)。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十位的省份依次为山东(3030例)、上海(2883例)、北京(2210例)、河北(1133例)、浙江(793例)、广东(670例)、黑龙江(576例)、四川(335例)、江苏(287例)和福建(240例)。

  截止2007年5月21日,2007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5459例,死亡2例。与去年同期(2488例)相比,报告病例数上升11941%。

  补充:由于手足口病尚未列入我国法定传染病管理,目前掌握的疫情数据多来源于监测或暴发疫情调查资料,难以对疫情的流行态势做出准确全面判断。

  从近年报告的疫情资料来看,手足口病每年的发病时间高峰位于7月份左右。由于 2007年全国气温上升较早,专家预测,可能导致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提前,2007年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将进一步增加。

  中医治疗: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外感湿热疫毒。当疫苗湿热之邪伤及肺脾两脏时,造成肺卫失和或毒邪蕴积于脾,使脾主四肢及开窍于口的功能失调,出现上述的临床特征,同时可伴有发热、流涕、微咳等类似夏季感冒的症状或流涎、拒食、烦躁等症。

  中药治疗本病疗效颇佳,既能消除、缓解症状,又可缩短病程。在发病的早期和中期,一般多采用清热解毒、化湿凉血疗法,常用的药物有银花、连翘、黄芩、栀子、生苡仁、牛蒡子、蝉衣、紫草、芦根、竹叶、生石膏、黄连、灯芯草、六一散等;在发病的后期,若见手足心热、食少、烦躁不安等症,可以再加入生地、麦冬、白薇、玉竹等养阴清热之品。

  预防: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因此预防上主主要应做到;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2.避免与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3.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炼;4.调理脾胃,及早治疗食积。

  ----------------------------

  多种散剂合用治小儿手足口病(齐市中医院儿科)

  “手足口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的传染病,西医目前尚无理想的特效药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院的医生们以清热解毒、凉血去湿、调脾助运、养阴生津为治法,将长期行之有效的经验散剂加以比较、补充,最终筛选出三散联合应用。经临床2000余例患儿应用,达到了症状迅速减轻、病程明显缩短、治愈率高的可喜疗效。

  小儿手足口病是上世纪80年代新发现的一种发疹性传染病,年龄一般在5岁以下,尤以婴幼儿多见,夏秋季节易于大范围流行。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齐市中医院儿科现为国家级重点专科、黑龙江省儿科疾病诊疗中心。该科主任中医师张铁、何桂华、王英等人认为,尽管小儿手足口病历代中医典籍未曾记载,但根据辨证应将其列为温病的范畴,病机是风热病毒蕴于肺、心、脾、胃,蒸腾气营所致,病邪在卫气营之间。故治疗应以消热解毒、运脾养阴为总则。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张铁医生等人自拟了羚凉通散和平脾羚散,两大散剂类型又各含有三个不同药物组成的散剂。在风邪犯肺、心脾蕴热型的急性期,证见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色红,发热,口渴,便干溲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治法以清热解毒、凉血去湿为主。采用羚凉通散,主要成分为双花、连翘、豆豉、大黄、石膏、防风、荆芥、黄芩等。在脾胃失运、阴虚火热型的恢复期,证见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散在或消退,身热渐退,口唇干燥,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以调脾助运、养阴生津为原则。采用平脾羚散,主要成分为陈皮、厚朴、神曲、羚羊角、芦根、麦冬、苍术、砂仁等。两期均以三种散剂互相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利湿之功,使热去疹自退,脾运正常,虚火自灭,养阴津自生。

  自1997年以来,该院应用上述散剂共治疗观察大量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疗程平均缩短至4天。而西药对照组,疗程达6天。

耳鸣·肾精亏虚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耳鸣·肾精亏虚证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耳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