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型艺术辞典的书籍目录
人头像
人面像
陶人头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人面器饰残片
裸体女像
陶猪
鸟形壶
猪形鬶
鹰形尊
妇好鸮形尊
象形尊
小臣艅犀形尊
石人像
男女奴隶像
青铜头像
司辛石牛
鸟状壶盖
人形铜车辖
虎形尊
盠驹形尊
立鹤方壶盖纽
彩绘女木俑
持剑木俑
铜武士俑
铜人
女孩像
虎牛祭盘
虎头形水道管口
武士俑群
袍俑头像
军吏俑
将军俑
骑兵鞍马俑
跪射武士俑
立射武士俑
二号铜车马
彩绘骑兵俑
铜马与铜俑
彩绘立射俑
侍立俑
女侍立俑
马踏匈奴
跃马
卧马
卧象
野猪
伏虎
卧牛
人抱熊
石蟾
女坐俑
拂袖舞女俑
喇叭裙女俑
杂技俑盘
陶鸭
博弈老叟
双人舞盘
长信宫灯
羽人器座
鎏金马
铜牵马俑
石羊
石辟邪
说唱俑
骑马俑
抚琴俑
俳优俑
双人像
持锸俑
立式说唱俑
杂技俑
部曲俑
木猴
出行车马仪仗
铜奔马
跪坐俑
男侍俑
弥勒佛像
一佛二菩萨
五佛像(部分)
齐武帝景安陵麒麟
释迦立像龛
石俑
帽形髻女俑
供养菩萨
交脚弥勒菩萨
菩萨头像
释迦像
释迦坐像与左立佛
菩萨像
弟子及胁侍菩萨像(附局部
胁侍菩萨
菩萨
菩萨
观音菩萨
飞天
飞天
菩萨与弟子
造像碑
弟子迦叶
飞天四身
菩萨像
阿弥陀佛
阿修罗天像
佛经故事
思惟菩萨与供养人
飞天与骏马
供养人像
释迦与多宝佛
供养菩萨像
柱础
持弓武士俑
骑马乐俑
持剑武官俑
持盾武士俑
陶马
兴国寺佛像
邹广寿造思惟像
上官僧度等造像碑
菩萨身躯
释迦像
陶牛
坐佛像
菩萨
释迦牟尼佛
胁侍菩萨
文殊菩萨(附手局部)
弟子阿难
女侍童
男侍童
弹阮飞天
观音菩萨
释迦佛(局部)
二胁侍菩萨
跪坐弟子
胁侍菩萨
菩萨
释迦牟尼与文殊、普贤菩萨
胁侍菩萨
胁侍菩萨立像
坐佛像(残躯)
阿弥陀佛坐像
观音菩萨立像
女侍俑
母猪哺崽
人首鸟身俑
双龙交颈、双龙献珠
胁侍菩萨
伎乐
菩萨
男供养人头像
踏谣娘舞俑
飒露紫
拳毛马呙
猎骑胡俑
大卢舍那佛
文殊菩萨
天王和力士
雄狮
力士
蹲狮
骆驼载乐俑
参军戏俑
迦叶、菩萨、天王
阿难、菩萨、天王
供养菩萨
菩萨与弟子
供养菩萨
虚空藏菩萨坐像
菩萨头像
菩萨立像(残躯)
思惟菩萨像
力士立像
骆驼载乐舞俑
女立俑
女立俑
勾头马
菩萨立像
鼓乐图
五菩萨
鉴真坐像
菩萨天王立像
胁侍菩萨立像
乐山大佛
修定寺塔门额浮雕
驯马俑
女俑头像
生肖群俑
菩萨头像
天王立像
黑马
菩萨像
天王像(半身)
弟子阿难像
菩萨
天王
胁侍菩萨
菩萨
菩萨头像
弥勒大像
菩萨立像
菩萨
洪巧像
王建坐像
普贤菩萨坐像
男舞俑
天王立像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
力士
伎乐天
瑞兽
惠能坐像
使臣立像(局部)
罗汉坐像
罗汉像(局部)
观音菩萨坐像
罗汉坐像
守护神将
侍者立像
观音菩萨乘麟像
罗汉坐像
侍女立像之一(局部)
侍女立像之二
缘觉菩萨坐像(局部)
武士俑
菩萨立像(局部)
天王立像
小儿相扑
力士立像
影壁降龙罗汉坐像
捧缸人
推磨砖俑和春米砖偶
数珠手观音
孔雀明王
侍吏俑
武士俑
观音菩萨坐像
交脚菩萨
佛与罗睺罗
力士
供养菩萨
胁侍菩萨
释迦牟尼像
力士像
弟子迦叶像
供养人像
观音菩萨
天龙八部(之一)
文殊菩萨骑狮像
佛教故事
女官像
千手观音
大忿怒明王
养鸡女
释迦涅槃图
白衣观音
文殊菩萨
男戏俑
云龙
紫竹观音
老君坐像
罗汉坐像
善财童子
顶棺人
人物头像
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局部)
菩萨立像(局部)
月宫仙子
观音菩萨立像
四臂观音菩萨
自在观音
渡海观音
毗湿奴
持国天
弥勒佛
虚日鼠
胃土雉
嘎雅巴尊者
千手观音
童子参观音
缘觉坐像
韦驮
达摩立像
如意观音
关羽
双鹿
波阇提婆尊者
鸳鸯穿莲
凤戏龙陛阶御路石
刘国华像
渔樵问答
蒋门神
钟馗嫁妹(局部)
渔归
看手串(局部)
沉思
鲁迅先生头像
李逵拒酒
惜春作画
蔡文姬
鸦片战争
木匠
水浒传人物
扁鹊行医
艰苦岁月
五羊群雕
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
大路歌
少女
齐白石像
周恩来胸像
洪宣娇
丁玲印象
启明
生命
谭嗣同像
饮水的熊
开荒牛
和平
一衣带水
孙中山像
走向世界
猎人争雁
鉴湖三杰
好喜欢
崛起
月
秦始皇陵
麦积山石窟
嵩山寺塔
栖霞寺舍利塔
神通寺四门塔
安济桥
慈恩寺塔
荐福寺小雁塔
原起寺经幢
南禅寺
龙虎塔
九塔寺九顶塔
宝带桥
乾陵
南岳庙正殿
南唐两陵
王建墓
宋陵
繁塔
龙华寺塔
兴圣教寺塔
孔庙大成殿(局部)
晋祠圣母殿
观音寺白塔
佛宫寺释迦塔
觉山寺塔
北海
庆华寺花塔
安平桥
曼飞龙塔
八字桥
网师园
卢沟桥
金山寺千佛舍利塔
百八塔
明十三陵
天安门
正阳门
太庙
地坛
武当山紫霄殿
天坛
白居寺菩提塔
广德寺多宝佛塔
广胜上寺飞虹塔
塔尔寺
经略台真武阁
杜甫草堂
拙政园
留园
沈阳故宫(部分)
故宫三大殿(局部)
避暑山庄(部分)
环秀山庄
颐和园(部分)
十笏园
五亭桥
沈阳昭陵(部分)
五塔召金刚宝座塔
阿巴和加麻札(部分)
峨眉山报国寺山门
布达拉宫
北京四合院
绍兴鲁迅故居(局部)
吉林朝鲜族民居
喀什维吾尔族民居
巩县下沉式窑洞
福建圆形土楼
昆明一颗印民居
大理白族民居
泉州杨阿苗宅
藏族民居
湘西临河民居
景洪傣族竹楼
杨州黄宅书斋小楼
湘西凤凰县山区民居
黟县际联村民居
七角星纹镜
乳钉纹爵
嵌绿松石饕餮纹牌饰
素爵
饕餮乳钉纹方鼎
雷纹扁足鼎
牛首饕餮纹尊
饕餮纹卣
饕餮纹罍
牛首饕餮纹尊
饕餮纹单柱爵
饕餮纹盉
饕餮纹斝
饕餮纹鼎
饕餮纹簋
镂孔雷纹觚
虁纹銊
亘鬲
牛方鼎
北单卣
亚弜鼎
后母辛方鼎
妇好扁足方鼎
妇好甗
妇好偶方彝
妇好方尊
妇好壶
饕餮纹瓿
后亀母斝
妇好觚
后母辛觥
妇好爵
嵌绿松石玉援戈
子渔尊
后母戊方鼎
告宁鼎
亚共尊
父丁鬲
直纹觯
马永盉
天觚
共罐
嵌绿松石饕餮纹方罍
人面盉
二祀邲其卣
饕餮纹釜
饕餮纹瓿
孤竹罍
禺方鼎
禺卣
小臣艅犀尊
人面铖
凤柱斝
龙纹觥
三孔有銎铖
虁纹牺尊
七孔有銎铖
鸮卣
龙虎尊
御尊
饕餮纹鼓
饕餮牛首纹卣
三羊饕餮纹尊
虎食人卣
四羊方尊
饕餮纹瓿
大禾人面方鼎
豕尊
象纹铙
鸮卣
牛尊
三羊鬲
牛首纹卣
双羊尊
羊尊
古卣
饕餮纹三足壶
者姤方罍
鸟兽纹觥
三羊饕餮纹瓿
双鸟鼍鼓
利簋
蜷体虁纹簋
蜷体虁纹尊
夫卣
龙纹五耳鼎
鸟纹方鼎
甲簋
鸟纹卣
弓季尊
弓季卣
伯各卣
直纹卣
何尊
盂鼎(通称大盂鼎)
折觥
饕餮纹鸟鼎
四鸟扁足方鼎
鸟纹觚
勾连纹鼎
保卣
令方彝
斜纹鬲
母鼓方罍
伯矩鬲
伯簋
燕侯盂
蟠龙盖罍
公卣
太保方鼎
蟠龙盖盉
宜侯矢簋
鸟纹觥
伯方座簋
鸳鸯尊
鸟盖壶
联珠纹卣
凤纹尊
云纹铙
蜷体虁纹罍
太保鸟卣
直纹簋
成王方鼎
班簋
饕餮纹甗
鸟纹象尊
彏伯羊尊
人形车饰
冬戈方鼎
冬戈簋
鸟纹贯耳壶
师凡鼎
史墙盘
癌钟
与壶
窃曲纹方鬲
牛尊
盠驹尊
盠方彝
虎尊
师趝鬲
豁簋
禹鼎
梁其钟
克镈
仲义父缸
鸟盖扁盉
仴匜
毛公鼎
虢季子白盘
雕生簋
虁纹方鼎
散氏盘
憀生盨
云纹牺尊
螭虎纹镜
象首兽纹簋
侯母壶
垂鳞纹方彝
秦公簋
蟠龙纹方壶
莲鹤方壶
王子午鼎
涡纹鼎
素命镈
蟠虺纹贯耳壶
蔡侯甲鼎
牺首鼎
三轮盘
牺首匜
吴王夫差鉴
吴王夫差矛
越王勾践剑
嵌红铜狩猎纹壶
嵌红铜狩猎纹豆
龟鱼方盘
错金豆
弦纹盉
令狐君嗣子壶
嵌绿松石龙纹豆
联座壶
曾侯尊盘
曾侯编钟
蟠龙建鼓座
鹿角立鹤
云纹铜屋
螭首盉
镶嵌图像纹壶
中山王鼎
龙凤方案
银首人形灯
有翼神兽
楼阙形饰件
树影灯
错金银有流鼎
浮雕纹铺首
错金银琉璃壶
安邑下官钟
错金银龙耳方鉴
漆绘人形灯
蟠虺纹编钟
骑驼人形灯
错金银立鸟壶
嵌绿松石卧鹿
虎纽錞于
蟠虺纹提链壶
勾连云纹豆
八环杯
三角云纹敦
鸟盖瓠形壶
杜虎符
龙纽錞于
乐府钟
斗兽纹镜
鸟形灯
鎏金壶
六山镜
熊足鼎
错金博山炉
竹节炉
鸟篆壶
浮雕纹酒樽
昭明透光镜
五铢纹铜鼓
铜屋
骑士贮贝器
献俘鎏金扣饰
鎏金兽形盒砚
错银牛灯
伍子胥画像镜
铜式盘
狩猎纹镜
花鸟人物螺钿镜
红陶双耳三足壶
红陶绳纹碗
彩陶人面鱼纹盆
彩陶鱼纹盆
彩陶船形壶
小口细颈锥刺纹壶
红陶小口尖底瓶
彩陶花瓣纹盆
彩陶鹳鸟石斧瓮
彩陶盆
彩陶涡纹曲腹盆
彩陶人头器口瓶
彩陶漩涡纹瓶
彩陶鲵鱼纹瓶
彩陶舞蹈纹盆
彩陶漩涡纹尖底瓶
彩陶钵
彩陶瓮
彩陶壶
彩陶蛙纹瓮
单耳带流罐
彩陶壶
彩陶人形浮雕壶
双大耳罐
红陶双耳罐
猪纹钵
白陶背水壶
黑陶杯
红陶兽形器
白陶鬶
黑陶弦纹杯
黑陶蛋壳杯
彩陶筒形瓶
黑陶高足杯
黑衣灰陶镂孔双层罐
黑陶贯耳壶
黑陶壶
白陶鬶
青釉原始瓷尊
白陶豆
白陶几何纹瓿
灰陶大口尊
印纹陶罍
原始瓷尊
印纹硬陶带柄罐
原始瓷刻波纹双系罐
原始瓷刻纹筒形罐
原始瓷云雷纹尊
彩陶鬲
涡纹筒状双耳罐
红陶双耳罐
原始瓷龙梁壶
陶鼎
青釉兽面三足鼎
彩绘陶盒
鸟形豆
彩绘茧形壶
彩绘陶壶
方壶
陶薰炉
绿釉陶奁
原始瓷双系罐
水波纹四系罐
绿釉陶熊灯
绿釉九连陶灯台
青釉塑贴谷仓罐
青瓷盆
青瓷蛙形水盂
越窑鸟形杯
青瓷虎子
青瓷辟邪水盂
青瓷扁壶
青釉印纹四系罐
青釉四系带盖双鸟盂
青瓷香薰
青瓷兽形尊
青绿釉六系覆莲罐
青釉褐斑蛙尊
青釉褐斑羊头壶
德清窑黑釉鸡头壶
德清窑黑釉四系壶
青瓷双复系盖罐
青釉褐斑盖钵
青瓷大莲花尊
六系盘口壶
越窑双复系盘口壶
覆莲小罐
青釉刻花壶
青瓷莲瓣纹托碗
越窑褐斑莲瓣纹碟
青釉四系罐
青釉龙柄鸡首四系壶
白瓷绿彩刻花覆莲四系罐
白瓷覆莲罐
白瓷彩长颈瓶
青瓷画纹六系罐
黄釉贴花莲瓣纹尊
黄釉陶壶
青釉四系罐
青釉印花带盖唾壶
双龙把双身瓶
束腰白瓷罐
白釉鸡首壶
青釉烛台
黄釉绿彩壶
白釉花口壶
蓝釉小罐
黑釉彩斑腰鼓
花釉罐
青釉凤首壶
邢窑白釉碗
白釉穿带壶
白瓷菱花口盘
花釉壶
白釉双龙耳瓶
白瓷长颈瓶
青釉褐彩网纹罐
贴花壶
青釉莲花纹瓜形壶
青釉褐彩诗文壶
褐绿釉鹿纹壶
褐绿彩云纹罐
灰釉斑彩葫芦瓶
壶
四系壶
海棠式大碗
褐彩云纹镂孔薰炉
绞胎陶枕
褐彩带盖罂瓶
贴花龟纹多角瓶
三彩鸭式杯
三彩陶马
三彩莲花纹罐
白瓷盒
青瓷夹耳罐
青釉壶
刻花莲瓣纹盖罐
刻花瓶
刻花渣斗
龙首流净瓶
五兽足薰炉
印花云龙盘
刻花人物纹壶
青瓷缠枝牡丹纹瓶
刻花缠枝牡丹盖盒
青釉雕花瓷壶
白地黑花莲花纹瓷枕
白釉黑花镜盒
三足洗
玫瑰紫釉盆托
鼓钉洗
月白釉紫斑莲花式碗
青白釉划花瓶
三足尊
弦纹瓶
贯耳炉
弦纹瓶
贯耳瓶
鱼纹盆
单柄洗
白瓷孩儿枕
青白瓷注子·注碗
青白釉刻花执壶
童子垂钓枕
珍珠地虎纹瓶
黑釉木叶纹盏
黑釉剪纸文字纹玳皮盏
荷花纹瓶
黑釉剔花梅花纹瓶
青白瓷堆塑瓶
刻花婴戏纹碗
青釉印花碟
青釉刻花瓶
印花多子盒
刻花牡丹纹瓶
白瓷刻花牡丹瓶
双贯耳瓶
堆釉蟠龙盖瓶
白地褐花叶纹盖罐
素胎堆塑四灵盖罐
刻花云纹梅瓶
白釉剔花瓶
绿釉凤首杯口瓶
绿釉龙梁鸡冠壶
白釉刻花鸡冠壶
黑釉刻花小口瓶
白釉黑花牡丹纹瓶
黄釉黑花纹虎枕
青白釉云龙纹狮纽盖瓶
青白釉堆塑四灵塔式盖罐
青白釉仿定窑螭纹洗
青釉刻花牡丹蕉叶纹瓶
青白釉荔枝纹高足杯
卵白釉碗
卵白釉印花双龙纹高足碗
青白釉僧帽壶
青白釉透雕戏台式枕
青白釉捏雕瓷枕
青花瓜竹葡萄纹菱口盘
青花鸳鸯莲纹盘
青花束莲卷草纹匜
青花诗文高足杯·面
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青花松竹梅纹瓶
青花人物牡丹纹盖罐
青花松竹梅纹炉
釉里红彩斑高足转杯
釉里红折枝菊纹高足转杯
釉里红地白龙纹盖罐
釉里红白花纹托盘
釉里红雁衔芦草纹匜
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
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盖罐
釉里红开光花鸟纹罐
青釉双鱼纹洗
贴花龙凤纹盖罐
青釉刻花牡丹纹执壶
豆青釉条纹荷叶盖罐
蓝釉白龙纹梅瓶
宝石蓝加金彩小酒杯
钧釉花口双耳驼座瓶
紫彩大盆
钧釉贴花双耳三足炉
白地黑花鱼藻纹盆
白地黑花人物罐
白地黑花凤纹罐
赭褐色彩绘带盖罐
黑釉彩绘卷草纹罐
三彩镂雕龙凤炉
釉里红缠枝菊纹大碗
甜白釉暗花梨头壶
青釉三系盖罐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青花花果纹执壶
青花金彩荷莲纹碗
青花云龙纹扁壶
白釉鸡心碗
青花批杷绶带鸟纹盘
青花缠枝莲纹花浇
青花缠枝牡丹纹蟋蟀罐
青花狮球纹罐
青花海水龙纹扁瓶
釉里红三鱼高足杯
青花红彩龙纹碗
豆青釉雕狮烛台
斗彩高士图杯
斗彩鸡缸杯
斗彩“天”字款龙纹盖罐
斗彩花蝶纹盖罐
白地刻填酱釉花果盘
釉里红白鱼影花盘
孔雀绿釉青花鱼藻纹盘
孔雀绿釉碗
青花人物套盒
素三彩海水蟾纹三足洗
釉里红凸雕蟠螭纹蒜头瓶
青花云鹤八仙葫芦瓶
红绿彩缠枝莲纹瓶
青花矾红鱼藻纹盖罐
斗彩双耳八卦炉
五彩鱼藻纹大罐
三彩灵芝龙纹方碗
青花团龙纹提梁壶
五彩凤纹镂空瓶
青花婴戏纹长颈瓶
五彩瑞兽纹罐
青花花卉出戟花觚
青花净水碗
白釉犀角杯
素三彩龙凤牡丹纹碗
何朝宗达摩立像
紫砂瓜形壶
珐华坛
青花天女散花碗
青釉橄榄式瓶
天蓝釉菊瓣尊
釉里红凤凰纹瓶
豇豆红太白尊
豇豆红柳叶瓶
黄釉凤首提梁壶
五彩花鸟纹尊
五彩竹雀纹壶
蝴蝶纹梅瓶
五彩王嫱出塞图瓶
五彩龙凤纹盖罐
青釉鱼篓尊
青釉印莲花扁壶
青釉刻花云龙纹缸
祭红梅瓶
青花釉里红三果纹高足碗
斗彩飞龙纹“天”字罐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珐琅彩团花蝴蝶圆碗
白釉三联瓶
霁青描金花卉七孔花插
朱红龙纹高足盖碗
青花鱼藻纹碗
青花云龙纹五孔扁瓶
粉彩百鹿图尊
青花八吉祥宝月瓶
粉彩描金海晏河清尊
粉彩镂孔转颈瓶
粉彩山水人物图盖罐
各色釉彩大瓶
青花釉里红墨彩瓶
五彩鱼藻纹盘
米市像
琉璃人物瓦脊雕塑
兽面纹丫形器
玉龙
玉兽玦
玉鸮
玉铲
人面形饰
兽面纹石奔
人面形佩
兽面纹琮
兽而纹镯
兽面纹戈
玉斧
兽面纹簋
玉鳖
玉立人柄形器
跪坐人
玉鹅
玉凤
玉鹦鹉
虁龙佩
鸟纹刀
玉虎
玉鱼
鸟兽纹璜
鸟纹环
人首蛇身饰
虎形佩
玉人头饰
兽面纹饰
虎形璜
兽面纹玉梳
兽面纹饰
双龙佩
虎形饰
四节佩
多节佩
三龙环形饰
虎形佩
双龙首璜
镂空龙形佩
镂空龙凤纹璜
镂空螭虎纹合璧
勾连云纹灯
皇后印玺
玉龙附金带钩
玉龙虎并体带钩
浮雕双螭纹剑首
镂雕双凤格
镂空龙凤纹套环
熊虎相戏珌
镂空玉佩
兽首衔璧饰
镂空龙凤纹环
铜嵌玉铺首
镂雕双螭龙纹谷璧
仙人奔马
玉铺首
镂雕龙凤纹环
龙形觿
金玉耳坠
双凤系璧
镂雕螭纹璧
玉辟邪
玉座屏
夔凤纹樽
蝉形琀
献珠宝人带板
云形杯
镂雕双凤佩
玉带
透雕折枝花锁
花鸟佩
玉“春水”饰
兽耳云龙纹炉
渎山大玉海
龙纽元押
龙纹活环尊
牧马镇
玉带饰
龙纹带板
玉碗
玉爵杯
合卺杯
菊瓣盘
玉炉、瓶、盒
九龙瓮
桐荫仕女图
镂空花薰
大禹治水图
会昌九老图
金节约
鹰形金冠顶、金冠带
金虎纹条形饰
金耳坠
金虎纹圆形饰
猿形银饰
金盏、金勺
交龙金带钩
包金镶玉嵌琉璃银带钩
楚王银匜
银盆
金兽
包金卧羊带饰
“文帝行玺”金印
金奔马
狩猎纹高足银杯
舞伎八棱金杯
赤金龙
刻花赤金碗
舞马衔杯纹银壶
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器
镂空银董球
银鎏金凤纹大盒
龙狮纹四足银罐
金耳环
乳钉鎏金银盏
鎏金银八角杯
瑞果图鎏金银盘
鎏金银八角盘
花卉纹银六角盘
荷叶敞口银杯
金娃娃
鎏金银鸡冠壶
鎏金银壶
鎏金银戏童大带
鎏金银面具
银镶珠“金翅鸟”
“文王访贤”金饰件
银罐
银瓶
镀金团花银圆盒
如意纹金盘
缠枝花果方形金饰件
银槎
蟠螭银盏
银架
鎏金花瓣式银托盏
银渣汁
金冠
鎏金银盘
金凤钗
银爵
银鼎
蟠桃银杯
银累丝花瓶
金编钟
金錾云龙纹执壶
金錾龙纹葫芦式执壶
银鎏金嵌珐琅砚盒
金錾花高足白玉藏文盖碗
金桂月挂屏
金累丝殿式龛
金嵌珠天球
银提梁壶
朱漆木碗
缠藤蔑朱漆木筒
嵌玉高柄朱漆杯
朱漆木雕遗痕
彩绘雷纹漆器残片
黑漆木碗
缠丝线黑漆木柲
彩绘贴金嵌绿松石漆觚
彩绘兽面凤鸟纹嵌螺钿漆罍
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
彩绘漆内棺
彩绘竹胎漆排箫
彩绘龙纹皮胎漆盾
彩绘射猎图漆瑟残片
彩绘木雕蟠蛇漆厄
彩绘木雕鸭形漆豆
彩绘漆盒
彩绘透雕漆箭箙
彩绘透雕漆座屏
彩绘龙凤纹漆内棺
彩绘透雕四龙漆座屏
彩绘双耳长漆盒
彩绘兽首凤形漆勺
彩绘鱼鹭纹漆盂
彩绘云龙纹漆盒
彩绘变形鸟头纹漆卮
彩绘波折纹长方形漆盒
彩绘几何纹铜箍三蹄足漆樽
彩绘“君幸食”漆盘
彩绘黑地漆棺
彩绘云气纹夹纻胎双层漆奁
彩绘鹤纹漆匜
彩绘七豹纹扁形漆壶
彩绘三鱼纹漆耳杯
彩绘漆耳杯盒
彩绘神人怪兽纹龟甲形漆盾
彩绘几何纹漆碗
彩绘漆案
彩绘铺首衔环三蹄足漆奁
彩绘贴金银箔嵌玛瑙珠漆七子奁
彩绘嵌银箔漆砂砚
彩绘夹纻胎漆耳杯
彩绘鸭嘴形柄漆盒
彩绘漆秘器
彩绘铜扣兽纹漆钵
锥刻戗金黑漆盒盖
彩绘季札挂剑图漆盘
彩绘漆匕
彩绘童子对棍图漆盘
彩绘贵族生活图漆盘
彩绘鸟兽鱼纹漆槅
彩绘孝子故事图漆棺残片
彩绘人物故事图漆屏风(局部)
“九霄环佩”紫漆琴
“大圣遗音”栗壳色漆琴
羽人飞凤花鸟纹金银平脱漆背铜镜
花鸟纹嵌螺钿黑漆经箱
描金堆漆舍利函
花瓣形圈足黑漆碗
紫褐色漆托盏
黑漆碗
柳塘图戗金填朱漆斑纹地长方形黑漆盒
园林仕女图戗金莲瓣形朱漆奁
出游图戗金长方形朱漆盒
剔犀执镜盒
脱胎剔犀柄团扇
婴戏图剔黑盘
桂花纹剔红盒
“张成造”云纹剔犀盒
“杨茂造”观瀑图八方形剔红盘
东篱采菊图剔红盒
广寒宫图嵌螺钿黑漆盘残片
“张敏德造”赏花图剔红盒
烹茶图剔红盒
携琴访友图剔红盒
五老图委角方形剔红盘
云龙纹剔红盒
林檎双鹏图剔彩捧盒
“滇南王松造”文会图委角方形剔红盘
山水人物纹委角方形剔黑盒
人物花卉纹戗金莲瓣形黑漆盒(两件)
祝寿图绿地剔红盒
龙凤纹方胜形雕填漆盒
龙凤纹银锭形雕填漆盒
龙凤纹菊瓣形雕填漆盘
松鹤纹斑纹地雕填漆盘
孔雀牡丹纹皮胎剔红盘
竹林七贤图长方形剔红盘
“时大彬造”山水人物纹紫砂胎剔红壶
云龙纹梅花形雕填漆盒
梵文缠枝莲纹长方形填漆盒
彩绘描金山水人物纹漆盒
款彩楼阁园林图黑漆屏风
描金龙纹黑漆戥子盒
缠枝莲纹嵌螺钿舟形黑漆洗
花卉纹百宝嵌委角方形黑漆笔筒
“方如椿”款描金山水人物纹长方形黑漆盒
“千里”款嵌螺钿锡胎黑漆执壶
“江千里式”云龙纹嵌螺钿长方形黑添盒
婴戏图嵌螺钿黑漆箱
寿字云纹瓷胎剔犀尊
花卉纹雕填漆几
彩绘云龙纹双圆形漆盘
彩绘花鸟纹圭形漆盘
云龙纹剔红宝座
彩绘描金花果纹包袱式长方形漆盒
蝙蝠勾莲纹柿形雕填漆盒
彩绘描金紫檀扶手椅
描金花蝶纹斑竹栏椭圆形黑漆盘
彩绘描金桃蝠纹方胜形漆几
描金黑地山水楼阁图漆手炉
海兽纹剔红盒
海水游龙纹剔红盒
春字寿星莲瓣形填漆盒
双凤纹莲瓣形雕填漆盒
描金松石藤萝纹黑漆盘
脱胎菊瓣形朱漆盘
彩绘山水八仙图金漆盒
识文描金瓜形漆盒
识文描金海棠形漆攒盒
嵌螺钿葵花形黑漆盒
描金山水人物长方形罩漆盘
“卢葵生制”雄鸡图百宝嵌长方形漆砂砚盒
“沈绍安制”彩绘描金花鸟纹长方形漆盒
对凤对龙纹秀浅黄绢面衾(部分)
凤鸟凫几何纹锦
龙凤纹绦
田猎纹绦
菱格六边形纹绦
飞凤花卉纹绣
蟠龙飞凤纹绣浅黄绢面衾
龙凤虎纹绣
信期绣手套
青丝履
秋香色地菱形隐纹花叶纹经锦枕
黄地龙凤纹经锦
绛地印花敷彩纱
乘云绣**对鸟菱纹绮
浅褐色菱纹罗地信期绣
茱萸纹绣绛色绢
鸡鸣枕
树叶纹缂毛坐垫
鹿纹锦
长寿光明锦
“续世”锦
人首马身纹缂毛
方纹绞缬
树纹锦
云气动物纹锦
刺绣佛像供养人
忍冬联珠龟背纹刺绣花边
联珠“胡王”锦
宝相花印花绢褶裙
双羊纹锦覆面
绞缬四瓣花罗
绿色狩猎纹印花纱
联珠对孔雀纹锦覆面
联珠鹿纹锦
月兔纹锦
紫绛绢地绣宝相睡莲经帙
褐色牡丹芙蓉花罗
绣线瑶台跨鹤图
缂丝仙山楼阁册
缂丝帕玛顿月珠巴像
缂丝八仙拱寿图轴
织成仪凤图
绿地花果纹夹缬绸
秋香地花果纹夹缬绸
金地缂丝鸾凤牡丹纹圆补
黎族织花筒裙
黎族刺绣龙被
粤绣褡裢
布依族蜡染花边
薛文华绣紫藤双鸡图轴
和阗绸
骨雕人头像
鹰头
双鸟朝阳
圆形器
象牙虎纹板
彩漆龙纹勺
人物花鸟纹尺八
象牙尺
片体饰件
竹雕残荷洗
松鹤益寿笔筒
刘、阮入天台香筒
竹雕寒山、拾得像
鱼龙海兽纹笔筒
玉兰花式杯
鸳鸯暖手
螭纹扁壶
送子观音像
四开光坐墩
松荫策杖图笔筒
戗金细勾填漆春凳
嵌楠木宝座
戗金细勾填漆龙纹酒桌
一腿三牙罗锅枨方桌
螭纹圈椅
喷面式方桌
平头案
铁力象纹翘头案
大画案
嵌螺钿罗汉床
四面平螭纹画桌
十字连方围子罗汉床
五屏风式龙凤纹镜台
龙纹方角柜
十字栏杆架格
戗金细勾填漆龙纹箱
钟馗掏耳图笔筒
东山报捷图笔筒
竹石图笔筒
东方朔像
束腰齐牙条炕桌
呵欠罗汉像
罗锅枨方凳
螭纹翘头案
戗金龙纹高束腰炕桌
贴黄仿攒竹方笔筒
二竖戏牛
仿青铜提梁卣
七贤图八骏图笔筒
贴黄四子盒
贴黄方觚
贴黄提梁小柜
三螭海棠盒
牙雕鹌鹑盒
三羊开泰图插屏
深院月夜赏梅图
贴黄龙纹竹丝编织笔筒
牙雕冠架
大吉葫芦式花薰
嵌瓷靠背扶手椅
黑漆描金靠背
镂雕花卉圆盒
直后背交椅
裱云龙纹缂丝宝座
鹿角椅
束腰折叠式炕桌
嵌玉小宝座
戗金填漆梅花式香几
漆面转动式圆桌
透雕花牙平头案
蟠螭纹架几案
镶竹雕山水小座屏
蝠磬纹大罗汉床
朱漆灯台
多宝格
山水屏风宝座
剔红百宝嵌屏风宝座
四美图真本
决定陀罗尼咒
鲁公输子先师
炉火之神
月宫马
西游记
古都驼铃
仕女屏条
平升五福 独占鳌头
沈万山聚宝盆
双锁山
五福捧寿
和合二圣
全家福
副扬鞭门神
神荼郁垒
灯笼方
莲鱼贵子
春牛图
天地三界十方万焚具辛
选仙图
拾花轿
赶庙会
天雷报
傣族冬札
剪纸熏样
扫晴娘
牛耕图
熏样刻纸
染色窗花
寿桃生肖 人物
观世音
帅盔
仕女·花篮风筝
八仙庆寿
沙燕
白蛇传·孙夫人试剑
吹糖人
梨园(亦称古埙)
人面猴
踏青
子母雁
兔儿爷
欢乐行
断桥相会
兔子王
骑马人·动物
麒麟送子
寿星不倒翁
挂虎
泥插子(小泥佛像)
陶模
陶模玩具
狮枕
八仙酒令牌
坐童
棒棒人
青龙雁月刀
小燕车
月饼模子
吼狮
拴娃狮·炕头狮
背背猴
四大天王
持荷童子
童子·猴子
布老虎
蛙心鱼枕
蝈蝈葫芦
金鱼
水浒叶子戏
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有
1、长城 2、北京故宫 3、北京颐和园 4、北京天坛 5、敦煌莫高窟 6、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7、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8、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9、孔府、孔庙、孔林 10、武当山古建筑群
二、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1、山东泰山
山东泰山,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古名岱山,又称岱宗。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由此成为全球首个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
2、安徽黄山
安徽黄山,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雄踞风景秀丽的安徽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山体伟特,玲珑巧石,万姿千态。主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黄山美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
3、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4、福建武夷山
武夷山,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位于福建省北部,属中亚热带地区。境内东、西、北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中南部较平坦,为山地丘陵区。市区海拔210米。地貌层次分明,呈梯状分布。
1、截至2012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43项(包括自然遗产9项,文化遗产30项,双重遗产4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47项,含跨国项目)和西班牙(44项,含跨国项目)。
2、2013年6月21日和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7届会议正式通过决议,分别将中国云南东南部红河自治州哈尼梯田和新疆天山列入最新的世界著名遗产名录。
3、2014年6月22日上午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
4、其中“丝绸之路”是中国首次进行跨国联合申遗。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7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
1绛州鼓乐的历史介绍
绛州鼓乐又称绛州大鼓,泛指山西省新绛县汉族民间流行的锣鼓乐和吹打乐。新绛县有三大区域:汾北片、汾南片、河槽片,汾北片以穿箱锣鼓、汾南片以车鼓、河槽片以花敲鼓著称。绛州鼓乐产生于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新绛位于山西西南,运城北部,吕梁山南端,为晋、陕、豫三省区交汇之地,历来在政治、文化、经济方面居于重要地位。
新绛县有着演奏鼓乐的传统,鼓乐是民间文艺活动的主要内容,更是当地“社火”活动中的最流行的节目之一。绛州鼓乐以花敲干打著称,这种鼓乐的演奏者充分利用鼓的各个部位以及鼓槌、鼓架的最佳声音进行演奏,演奏起来宏厚博大,气势磅礴恢宏,声韵铿锵,粗犷豪放而有力度。代表曲目:《秦王破阵乐》《秦王点兵》《老鼠娶亲》《厦坡上滚核桃》。
2绛州鼓乐的传承意义《秦王破阵乐》在民间颇为流传,尤其是明、清两代,鼓乐进入鼎盛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绛州鼓乐更在发展、壮大;后来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绛州鼓乐得到了很大发展。在《秦王破阵乐》的基础上,整理出了《秦王点兵》、《夏坡滚核桃》等精彩曲目,并且参加了山西省的首届艺术节。
1988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龙年音乐周”中,新绛县农民业余鼓乐队上京演出,得到了国内外舆论的一致称赞。他们演奏的《秦王点兵》、《夏坡滚核桃》,以其震动山河的磅礴气势和令人振奋的旋律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绛州鼓乐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3秦王点兵是怎么点的历史上没有《秦王点兵》。《秦王点兵》是绛州鼓乐。20世纪80年代的新作。在原《秦王破阵乐》的基础上,摄取了《汾南车鼓》、《花敲鼓》、《老虎磕牙》等鼓种曲牌成分,成此杰作。
它融汇了历史和当今、群众和专家、业余和专业的艺术结晶,是社会主义时代的新鼓乐,它两次轰动京华, -次震撼巴黎,是黄河文化的骄傲,是中华文化的骄傲。
《秦王点兵》全曲包括引子、鼓边段、鼓心段、锣鼓段、华彩段、尾声段六部份,紧慢张弛结构得当,乐曲相当完整,它将民间套曲的特点与现代曲式结构相融合,使民间锣鼓乐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乐曲以出兵为主题,从元帅升帐开始,直到官兵进入,列队布阵,点兵习武,准备出征结束。
乐器分高低两个声部,高音有校鼓、卒鼓、小件铜器;低音有帅鼓、将鼓、大件铜器。演奏中根据主题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演奏手段,有独奏、对奏、合奏、干敲、花打、混击,慢速、中速、快速;四拍、三拍、二拍。
引子里的号角长音把人带进古战场阵地;鼓边采用了击鼓边、鼓邦、鼓环、鼓钉,并与夹板对奏、合奏,新颖多彩。华彩段则吸收西洋协奏曲中的华彩手法,别开生面,映照出将士们临战前的乐观心理。
扩展资料:
新绛古来就是三晋一块文化宝地,位于山西南部,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洲。“唐为畿内地,有大夏之墟”,曾是晋国都城之一。自北魏起设为州治,直至清末。今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山西是鼓乐的故乡,新绛更是鼓乐之乡,从接壤的襄汾县陶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土鼓和鼍鼓推测,还在六千多年以前已经有了原始鼓乐。历经世代人民集体传承,唐代出现了鼎新期,并以“擂大鼓”而遐迩天下,明、清两代呈现鼎盛。
史称李世民的《秦王破阵乐》曲,则发端于新绛县唐王堡;《辞海》上说“锣鼓杂戏起源于山西绛州(今新绛县)”;这里曾出土了多处宋元时的鼓乐舞俑砖雕;《直隶绛州志》说:“岁时社祭,夏冬两季,又乡镇多香火,扮社鼓演剧。”鼓乐在新绛县流传了千百年,至今不衰。
绛州鼓乐,海外亦称绛州大鼓。汔指新绛县流行的锣鼓乐、吹打乐,因新绛县昔称绛州而名。
绛州鼓乐凝聚和沉淀了黄河儿女千百年的传统文化,粗犷浑厚,慷慨激越,炽烈洒脱,刚劲奔放。它凭借了鼓板锣钹,管弦丝竹,特别是发挥了鼓的每个部位最佳音响,运用花敲干打,以丰富多变的音乐语汇;
而将人、兽、物的形象诉诸于观众的视听,并可演译一个完整故事,被称誉为山西鼓乐艺术“三大绝”的首绝、中国鼓乐艺术中的“国之瑰宝”。在世界鼓乐艺术中,是“抢”去日本鬼太鼓专美于前的“一路奇兵”。
2003年2月,新绛县绛州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名录。
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第二章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鹿攸伏,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子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第三章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以;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于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第四章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梁惠王章句上·第五章
梁惠王曰:「普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第六章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试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第七章
齐宣王问曰:「齐桓普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宜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因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以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下·第一章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之音,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弱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梁惠王章句下·第二章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第三章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为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横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第四章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微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第五章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其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食,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食,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梁惠王章句下·第六章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章句下·第七章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子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第八章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第九章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哉!」
·第十章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章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章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三章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弗去,则是可为也。」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章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章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章
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
公曰:「将见孟子。」
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君无见焉。」
公曰:「诺。」
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
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
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
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子不遇哉!」
陶俑方面,也是1960年,河北省阜城县曾出土一座明代嘉靖年间吏部尚书廖纪的墓葬。原来在墓前雕置有石人、石马等仪卫,今多倒没。其墓室结构特殊,一如秦、汉大墓,在墓室前另挖有俑坑一处,内列置陶塑画彩的俑人、仪仗、轿马行列以及居室模型,厨灶用具等生活用品。仪仗行列分左右两队,一队吏部,一队为兵部。两队人物执司相类,每队前列鼓乐骑俑四对,后为仪卫骑俑四对,最后为八人抬的暖轿或“显轿”(类似今天的四川滑竿),轿的左右各有扶轿侍卫二人,又在鼓乐骑俑行列中,夹有骑卫一人,在仪卫骑俑中,夹有鞍马一匹,牵马卒一人,且仪仗骑俑都背有“吏部”或“兵部”的木牌。这就使人物身份能明白无误。另外,在居室厨房中,还有执行劳役的女俑二十二人,共同组成为明代官僚贵族居尊生活的一个缩影。
在俑塑艺术方面,这一处陶俑体积比一般的墓俑大(高约40厘米),烧制的火候也较高,几类于瓷塑,加以周身画彩,制作亦精。所以其艺术价值要高出一般的明代墓俑之上。
以陶俑见长的明墓俑,还有早在五十年代初在西安出土的明墓俑,其雕塑风格也很真实生动,所塑一执瓶侍女和一歌舞伎,都表现了世俗装扮的时代风貌。又在1958年出土的江西省南城县明藩王之一益庄王朱厚烨与其妃合葬的墓室一座。随葬陶俑共二百零二件之多,有仪卫、侍从、女侍、乐队等,形象和样式多种多样。如男女侍俑“或抱水壶,或捧粉盒,或持脸盆,或取手巾”,而伎乐俑则“或弹琵琶,或拨月琴”。一墓中的俑像多达二百以上,除明定陵外,还是少见的。而且多数形象生动,比例适度。尤其是一些男侍俑和伎乐俑,其衣冠装束和动作表情,都达到了高度的写实,人物体积虽小,但神态毕具。以与宋、元两代钓同类俑像相比,显得更具有世俗的生活气息。
中国造型艺术辞典的书籍目录
本文2023-10-03 03:40: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1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