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1、曹参
曹参,字敬伯,汉族,徐州沛人 ,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
刘邦做沛公开始起事时,曹参以中涓的身份跟随高祖。
曹参率军进击胡陵、方与,攻打秦朝郡监的军队,大破敌兵。
曹参向东拿下薛县,在薛县外城的西面进击泗水郡郡守的军队。
然后又攻打胡陵,夺取了它。
曹参率军转移去守卫方与。
方与已经反叛,投降了魏王,曹参就进击方与。
2、夏侯婴
夏侯婴,即汝阴文侯,又称滕公,泗水郡沛县人(今江苏徐州沛县)人。
西汉开国功臣之一。
他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跟随刘邦起义,立下战功。
他又曾指挥兵车跟从刘邦在开封袭击赵贲的军队,在曲遇袭击杨熊的军队。
在战斗中,夏侯婴俘虏六十八人,收降士兵八百五十人,并缴获金印一匣。
接着又曾经指挥兵车跟从刘邦在洛阳以东袭击秦军。
他驾车冲锋陷阵,奋力拼杀,刘邦赐予他滕公的封爵。
3、彭祖
彭祖,先秦道家先驱之一。
名籛字铿,又称彭铿,陆终第三子。
封于徐州彭城,子孙以国为氏。
又彭亦为姓。
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
孔子对他推崇备至;庄子、荀子、吕不韦等先秦思想家都有关于彭祖的言论。
《史记》等史书也有关于他的记载;道家更把彭祖奉为先驱和奠基人之一,许多道家典籍保存着彭祖养生遗论。
晋代医学家葛洪撰写的《神仙传》中还特别为彭祖立传。
4、萧何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徐州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
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
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
5、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徐州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
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 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曹参
-夏侯婴
-刘邦
徐州在历史上的别称叫做彭城。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楚汉时,西楚霸王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都彭城。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留徐州市,初为山东省辖市,后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驻徐州市,辖11县市。
此后,徐州市和徐州专区并存,不同时期辖属有所变化。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徐州专区,将所辖6县划归徐州市。徐州市现辖5区6县。
扩展资料:
徐州市的地理区位优越,在我国实行沿海、沿江、沿线开放开发战略中,处于东部沿海开放带和陇兰地带的交汇处,也是长江三角洲与环勃海湾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
具有东靠西移、南北对接、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特征。1986年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18个地市成立淮海经济区。
徐州客观形成了南京以北、济南以南、连云港以西、郑州以东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辐射范围近20万平方公里,人口109亿。
《国家国土规划纲要》将徐州列为近期发展的特大城市,建设部在《新亚欧大陆桥陇海兰新线城镇体系规划纲要》中,把徐州列为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第一个中心城市。
—徐州
汴河,古称汳水。《水经》载“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今开封城西北)北”。郦道元《水经注》说“阴沟即蒗荡渠也”。汴河大致从今河南省开封城西北,向东南流经陈留、杞县东、宁陵县北、商丘、虞城县西南、安徽省砀山县、萧县,至今徐州市区东北汇入泗河。王国维《水经注校》提到留获渠和获水,实际与汴(汳)河是一条河流。因为,汴水经考城县称留获渠。
汴、泗合流,穿过徐州市区继续东南有沂、沭两河在其北侧相继汇入。沂河发源于今山东省沂源鲁山一带山区,大体南流,经今江苏省邳州市,至睢宁县古邳镇汇入泗河。沭河发源于今山东省沂水县北部山区,与沂河平行南流,至江苏省宿迁市西北处汇入泗河。泗河继续东南,在下相县故城东(今宿迁市城西南约七华里)接纳濉河至淮阴县汇入淮河。
隋统一中国,结束了东汉以来四百年的分裂局面。隋炀帝将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开挖了通济渠和永济渠,西通关中,南至江淮。
通济渠,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为了避开徐州、吕梁二洪之险,采取走宿州直接入淮的线路,即在今杞县以西与汴河分出一支折向东南,经商丘、永城、宿县、灵壁,至盱眙北入淮河。这支撇开徐州间的汴、泗运河径直入淮的河道,就是唐、宋时期的新汴河,亦称南汴河。但在此时成为汴河故道的汴、泗运河并未完全中断,因为,鲁、徐、淮、海一带,“水陆肥沃”,是漕粮主要筹集地。仍有舟楫通行要求。唐高宗武德七年(624年),即令尉迟敬德导汶、泗至任城(济宁)分水,建会源闸,治徐州、吕梁二洪,以通饷道。韩愈:“汴泗交流郡城角”和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就是对当时汴、泗两河在徐州汇流的真实写照。
五代后晋时,迁都汴京,曾“开济州金乡来水,西受汴水,北抵济河,南通徐沛”。周世宗时,形势大体稳定。显德二年(959年),以汴渠日久湮废,“命武宁节度使武行德发民夫,因汴水故堤疏导之,东至泗上”。六年二月,命侍卫都指挥使韩通“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水”。至此,江、淮、河、汴舟楫复通。同治《徐州府志》载:“由淮入泗,由泗入汴者,此五代末之运道也”。
《淮系年表》记载了北宋仁宗庆历中(公元1045年前后),“浚任城、金乡之大义河,徐、沛之清河(泗水)以通漕”。又同治《徐州府志》载:“自宿、邳西溯泗流,经彭城又西接萧砀入归德(商丘)界,此宋至道前及熙宁间(公元1068至1077年间)之运道也”。北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对泗河航道上的徐州洪和吕梁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即开月河、修筑石堤,上下两端置闸,设管理机构,按时启闭通船。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高宗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韦太后自金归,仍可“自东平舟行由清河(泗水)至楚州(淮安)”。这证明,虽然,从隋、唐、宋时期有了新汴河,但是,在徐州境内的汴河故道和泗河,做为运河的航道中断时间一直延续到南宋时期。
汴河成为通济渠的代称。按《宋史·河渠志》载:“汴河,自隋大业(605—618年)初疏通济渠,引黄河通淮,至唐改名广济。宋都大梁,以孟州河阴县南为汴首,受黄河之口属于淮泗,每岁自春至冬,常于河口均调水势,止深六尺以通重载为准,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又下西山之薪炭,以输京师之粟,以振河北之急,内外仰给焉。故于诸水,莫此为重。” 汴河从汴京外城西水门入城,再入内城水门,横穿宫城前州桥、相国寺桥,出内城水门,然后向东南而出外城东水门。淳化二年(990年)六月,汴河在近城浚仪县的一段河堤缺了口,宋太宗赵光义亲自去视察,步辇行走在泥淖中,宰相、枢密院使等大臣连忙劝阻回驾,宋太宗说:“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于是下令调步卒数千来堵塞,直至看到缺口被塞住,水势稳定后,他才回宫。由此可见,汴河不但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而且还是国家安全的系带,可以说是赵家王朝的生命线。
以下是举世瞩目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相关描述文章中描写汴河喧闹、繁华的细节:
进入汴河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艘重载的大船已经靠岸,正在往码头上卸货。从船身还吃水很深来看,被卸下的货物只是很小一部分。货物是用麻袋装的,老板正坐在麻袋上指挥工人们码放。扛袋的工人很吃劲,需要两个人帮他卸下,看来装的是粮食。北宋时代,属于国家的粮食储备仓库,大都集中在东南城沿汴河一带。《东京梦华录》“外诸司”记载:“诸米麦等,自州东虹桥元丰仓、顺城仓,东水门里广济、里河折中、外河折中、富国、广盈、万盈、永丰、济远等仓。”这些仓库的粮食,都是通过汴河从“江淮湖浙”运来的。粮食是一个物质需要,汴河又担负着运输粮食的重要任务,在图中我们第一眼就看到运粮船,这是毫不奇怪的。也可能是画家特意的安排,因为别的船只都遮盖着,只有在卸货过程中看它的包装形式才能了解是什么货物。
这个船码头正对着一条街道口。这是入城的第一条街,是沿着河岸走向的,可以叫“沿河街”或“沿河大道”,主要店铺是餐馆,以小吃为多。这很符合逻辑,因为它靠近码头,主要服务对象是刚入城的客人和一些苦力。如对街有一家小店,门前笼屉里摆着馒头,店主手持一个正在向挑夫兜揽生意。与之右邻的是一家小酒店。再过去的一家,铺面比较宽广,店前当路堆着纸盒类货物,路口竖着一块招牌,上书“王家纸马”。这是家专营纸人、纸马、纸扎楼阁和冥钱的铺子。按《东京梦华录》的记载:“清明节……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成楼阁之状。”画家在这个出城的路口画上纸马铺,除了与前面扫墓的队伍遥相呼应之外,同时又再一次点醒题目是“清明节”。
接下是一个大码头,街道宽阔平整,两边店铺也较为讲究,经营的主要是餐饮业,店铺里已经坐了不少客人。码头边一连停靠了五艘大航船。有一艘还在卸货,从伙计们爬在船篷上聊天来看,货物已卸得差不多了。有的船主卸完货以后,则邀客人到沿河酒店去喝上二两。沿河酒店的雅座,都向着河面敞开窗户,客人一边喝酒,一边可欣赏风景。在这一组航船中有一艘装潢特别华丽,清一色的花格窗子,前后有两个门楼,船舷也比较宽。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舱内有餐桌之类的家具,知道这是一艘大客船,不但有舒适的客舱,而且还可以在船上用餐。船主可能上岸去了,留下四个伙计在忙活着收拾,等待着客人们到来。
在这一组船只外面,是一艘正在行进的大船。有五个人在岸上拉纤,船上可以看到有十一个人物。这是一艘客货混装的大船,因为它的船窗板中间与两头是不同的。前后舱的窗门是向里支开的,中间舱则向外支开。看来其货物除了装在底舱之外,中间的上层舱也堆放货物,所以这艘船载重量也很大。正由于货多船重,又行进在船舶密集的河道上,所以船主和船工们都很紧张。右舷上的三个船工,正轮流用篙将船往外推移,以免与停泊的船只碰撞,站在左舷和船头上的两个船工,手中紧握篙杆,准备随时使用,而船老大则在船头指挥,似在大声叫喊,提醒前面船上人注意。另外有三个是搭船的客人,第一个站在蓬顶的前部,在身后有一张小桌,放着杯盘之属,可能是他正喝着酒,看到前面有些紧张,便站起身来帮着叫喊;第二个在船尾敞棚里,背着双手,踱着方步,心情像是很急迫,也许他还嫌船走得慢哩;第三个在尾舱内露出大半个身子,快要到岸了,他是想出来看看。在船的前舱内,一个妇女带着小孩趴在窗口往外看,应当是船主的家眷,全船最没事的就是他们俩了。十一个人,各不重复,松紧张驰,各尽其态。画家对生活的熟悉和观察入微,我们不能不佩服。
这条船是在逆水而上,使我们知道是在汴河的西南岸。近岸边有一只小艇,船夫正在往外掏水。一艘大船刚从它身边驶过,大橹拨动的漩涡,一个一个向它袭来,使小艇的船身仿佛在晃动。大船是一艘有着双橹的载重船,船尾八个船工在使劲地摇着大橹。船头也有八个船工,只是被一棵大柳树把他们和船身遮挡住了,别以为画家在这里偷懒,省去画船上的各种细节的工夫,他是要让我们的眼睛稍事休息一下,因为后面还有更热闹的场面等着呢!
名胜古迹有有以下景点:汉兵马俑博物馆,云龙山,汉画像艺术博物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泉山森林公园等等。
汉兵马俑博物馆:狮子山汉兵马俑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位于其西侧300米远的汉兵马俑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象征着卫戍楚王陵的部队,两处遗址距今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
2云龙山:长3公里,北头毗连市区,海拔142米,易于登览。宋苏东坡在徐为太守时,常登山览胜,醉卧山石。他写并书“放鹤亭记”碑文现存山中。现山上满布松柏,四季常青,山顶建有亭廊,供人休息。山上主要风景有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碑廊;东麓兴化寺内有大石佛,西麓大士岩有石造观音像,云龙书院内有东坡石床,黄茅岗摩崖石刻。
3汉画像艺术博物馆:徐州汉画像艺术博物馆位于云龙湖东岸。博物馆是一座仿唐宋建筑,占地1公顷,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馆内藏有汉画像石260多块,展线长达400多米。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石、祠堂四壁上的装饰画像,盛行于西汉至东汉、魏晋年间。此处的汉画像石艺术价值很高,同时也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珍贵文物资料。
4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位于徐州市,占地1200亩,经过近40年的建设,如今的淮塔园林拥有淮海战役纪念塔、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碑林、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徐州国防园等五大建筑,粟裕骨灰撒放处、胡耀邦植树处、青年湖等十大景点。整个园林气势宏大、风景秀美,是一个历史内涵深刻、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色优美的革命纪念地和风景游览区。
5泉山森林公园:福泉山森林公园位于瑞安市西北部,与瑞安市区和温州市区约20公里,海拔一般在600米左右,最高峰盘古楼尖8366米,规划总面积1490公顷,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18%。由于受长期水流侵蚀和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造成了森林公园丰富多姿的地貌景观,山峻坡陡,壁峭崖悬,沟壑幽深,飞瀑深潭 。
先说说行政区域的概念,三国时期的徐州是一级行政区,当时整个天下分为十三个州,徐州为其中之一,三国时期的徐州相当于今天的省,而今天的徐州可以是个二级行政区的地级市,也可以是江苏省下辖的徐州市这个城市,一个是地级市的概念,一个是城市的概念,两者的行政区域和概念并不相同。
徐州的名字来自上古禹贡九州,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典籍《尚书 禹贡》中,相传是大禹治水时,为了方便区分,将整个天下分为九个州,按先后的顺序分别是: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这九个州构成了华夏最早的地理范围,之后说到九州,就代指华夏先民生活的九个区域。
禹贡九州图
上古时期的徐州与三国时期的徐州并不相同,上古时期的徐州只是一个大致的地理范围,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北部的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淮安市、盐城市、泰安市等地区和山东省的南部的枣庄市、临沂市、日照市等地区。
而三国时期的徐州可分为六个郡国,分别是:下邳国、彭城国、琅琊国、东海国、广陵郡、东莞郡,辖境与上古徐州大致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大致的范围在淮河以北、泰山以南、黄海以西,包括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一小部分,现在专门来说说三国时期的徐州。
三国时的徐州
三国时期徐州是省一级的行政区,而当时的治所在彭城,治所就相当于政府所在地,彭城就是今天江苏省徐州市,三国时期的徐州可比今天的徐州大很多倍,三国时徐州由六个郡国所组成,这里的国是指侯国,推恩令后的侯国跟一个郡差不多大小,郡就是秦始皇所设置郡县制中的郡。
一、下邳国
下邳国下辖17个县,分别是:下邳(今邳州市南)、良城(今邳州市西北)、夏丘(今沛县东)、徐县(今泗洪县东南)、僮县(今睢宁县西北)、睢陵(今睢宁县东北)、取虑(今睢宁县北)、下相(今宿迁市区)、潘旗(今宿迁市宿豫区北)、淮阴(今淮安市区)、淮陵(今淮阴市北)、淮浦(今淮阴市东南)、高山(今淮阴市西)、盱眙(今盱眙县西北)、东城(今定远县东)、曲阳(今定远县西)、司吾(今新沂市中南)。
下邳城
下邳国的大概位置在今天江苏的西部,与安徽省交界的地方,以宿迁市、邳州市、淮阴市为中心地带的区域。
二、彭城国
彭城国下辖八个县,分别是: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武原(今江苏邳州市西北)、傅阳(今山东枣庄市旧峄县城南)、吕县(今江苏铜山县东南)、留县(今江苏沛县东南)、梧县(今安徽淮北市)、甾丘(今宿州市墉桥区)、广戚(今山东微山县)。
今天的徐州市地图
彭城国的大致位置就在今天江苏省徐州市及周边位置,北至山东枣庄市旧峄县城南,南到今安徽淮北市,东至今江苏沛县东南,西到今江苏邳州市西北, 这一块区域的位置。
三、琅琊国
琅琊国下辖五个县,分别是: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临沂(今山东沂南县南)、开阳(今山东临沂市北)、缯县(今山东兰陵县)、即丘(今临沂市兰山区)。
琅琊国的大致位置就在今天山东省临沂市及周边地区,北到山东沂南县,南至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西至山东费县,东到
临沐
县这一块的区域。
今天的江苏省地图
四、东海国
东海国下辖12个县,分别是:合城(今山东滕州市东)、戚县(今山东省滕州市南)、昌虑(今滕州市羊庄镇)、阴平(今山东枣庄市南)、都阳(今山东沂南县南)、兰陵(山东省临沂市)、厚丘(江苏省沭阳县北)、朐县(今连云港市西南)、利城(今山东临沭县临沭镇)、祝其(今江苏赣榆西北)、襄贲(今山东兰陵县城南)、丞县(今山东峄县东)。
东海国呈东西走向,包括今天的山东枣庄市、新沂市、
郯城
市以及江苏省东海县、连云港市、赣榆县,东到江苏连云港市及到大海,西到山东省枣庄市,这一片狭长的区域范围。
五、广陵郡
广陵郡下辖11个县,分别是:广陵(今扬州市区)、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江都县)、高邮(今江苏高邮市)、平安、凌(今宿迁县东南)、东阳(今盱眙县境)、射阳(今淮安市东南)、盐渎(今盐城市西北)、舆(今仪征市东北)、堂邑(今六合县北)、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
方陵郡的大致位置在长江以北,洪泽湖以东,北到江苏灌云县,南到江苏高邮县、兴化县,东到江苏盐城县,西至江苏洪泽县这一片区域。
东汉十三州地图
六、东莞郡
东莞郡下辖四个县,分别是:临朐(今潍坊市临朐县)、蒙阴(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西南)、东安(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北)、东莞(今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
东莞郡位于泰山的东西两侧及南部,北到山东临朐县,南到山东沂南县,西至山东蒙阴县,东到山东沂水县这一片区域范围内。
所以,这样看起来,三国时期的徐州比起今天的徐州地级市,要大得多,差不多大了六倍左右,徐州在东汉末年属于徐州牧陶谦的势力范围,陶谦去世后,让给了刘备,刘备占据徐州没多久,在前线与袁术开战时,被吕布夺了徐州,后来刘备投靠曹操,并联合曹操一起攻打吕布,并杀了吕布,然后曹操占领徐州,后来刘备又背叛曹操抢了一次徐州,还是被曹操打败,再之后,徐州一直归属曹操,直到晋朝建立。
徐州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本文2023-10-03 03:52: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