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中药无效是因为人工种植,那古代纯野生中药治病效果如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中医说中药无效是因为人工种植,那古代纯野生中药治病效果如何?,第1张

人工种植的中药在治疗效果方面,确实没有野生的中药效果好,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治疗效果不好这一结果不能完全埋怨中药,正确的辨证论治和精准施药两者必须同时存在,才有好的疗效。古代的纯野生中药虽然效果很好,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辨证论治和精准施药,也是没有很好的效果[玫瑰][玫瑰][玫瑰]

古代人口少,对药材的消费少,加之野生药材极少被污染,有效成分高,疗效显著,如今随着人口增多,我国十三亿人口,需求量巨大,都用野生药材产量有限,显然不现实,且大自然也无法承受滥挖滥采,这时人工种植的出现填补了空缺,只要按GAP标准规范种植,药材质检报告也合格,照样能治病,也不会无效!

你啥时候懂得拔苗助长的道理就明白这个道理了。如果不懂啥是拔苗助长,那就回学校再回炉就知道了!

古中医的疗效好不好不仅仅是中药的问题,里面涉及医生辨证等等问题!

中医的疗效,根本在中医辨证准确。辨证准确,种植的中药一样速效;辨证不准确,再野生的好药都浪费了,还伤身体。

你这个问题居心叵测啊!先入为主,带偏方向,从而误导不明所以的普通百姓认为中医无用。

首先,“中医说”,请问哪个中医说?你是有具体的某个人还是引经据典?恐怕是代表某个利益集团利益的狗腿子的你的一家之言吧!

其二,“中药无效”,你有绝对的事实数据吗?远的不说,但就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说,中医中药作用不是显而易见吗?当然,中医并不是对每个疾病都有效,自然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 探索 ,无论什么医,在未知领域内都存在无效的情况!

其三,既然是“药”,无论人工种植还是野生,自然得有效,否则就不能叫药。当然,中药起源于自然,凝聚自然之力,日月之精华,中医研究其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在理法方药上自成体系。对于人工种植,没什么可挑理的,基于需要,古代的医家一样会培育中药。只要不违背中药的自然规律,一样会有效的!还有,中药的效果不是西医和现代医显微镜下微观论和成分学所能看透的!那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研究理论是对中医中药最大的亵渎!

任何中药的使用都是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才能有效!有了中医理论,日常的生鲜蔬菜五谷杂粮都能成为治病良药,离开中医理论,大到人参附子小到米饭馒头一样伤人。

最后,我要批评提问者阴暗的心理。之前你们挑起中西医之争,这里又挑起中医内部之争,其心可诛!中药离不开中医,中医需要中药,尺有所长,术业有专攻,某个人某个病没能治好不代表中医无能中药无效,更不会甩锅,医学是经验学科,需要传承和集思广益才能走得更远,无论中医西医还是别的什么医,都是如此!

野生中药,在山野特定的土壤和环境里生长多年,含有的有效成分较多,自然是好药,药效就好。而种植的中药生长环境不好,生长速度太快,大多数是一年生,含有的有效成分很少,自然达不到用药的疗效了。建议国家在加大中医药扶持力度的情况下,更要规范中药的种植,以及有效成分的检测。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民国时期人均寿命35岁,现在人均寿命77岁,民国时期人生病几乎都是看的中医,现在人生病几乎都是看西医,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反对中医中药的的有几个知道中医理论?西医的尽头就是玄学。就好像种果树一样,剪枝修形好比西医,浇水施肥好比中医,西医快中医慢,中西医相辅相成,否定哪一个都不对

中医说中药无效是因为人工种植,那古代纯野生中药治病如何?首先是你提这个问题是不严谨。那你怎么知道古代的中药全是野生的吗?

从以上看,我国中药栽培在古代都有,决不是你想当然的纯野生的。

我国古代中医药在世界也是领先的。从远古我们的祖先就懂得用中草药治病,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药圣李时珍,还有扁鹊华佗等家喻户晓名医,自古以来就有以这些名医为代表的代表成千上万的医家为中华民族人民的 健康 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有人说古代人们寿命短完全归到了中医,这是不完全正确,在古代文明中华民族也是重重的一笔,中国人口在古代世界人口中也在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从古代人口情况看,中国人口几乎是世界的三分之一,这难道不是中医中药的功劳吗?

由于 社会 的进步,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逐渐被边缘化了。现代医学强过传统医学这无须怀疑,但传统医学以治杂病慢性病也好过现代医学,这也是不挣的事实。

古代的中药不是完全是野生的。而现代的中药也不完全是种植的。古代用的矿物药,比如石膏,芒硝现在仍然在用。还有甲壳类,比如珍珠母:紫贝齿,牡蛎,石决明等贝壳类现在也还在继续使用。现代种植中药由于化肥的使用可能不如野生的疗效好,只要调整用量也是没有问题的。

中药还有个道地问题,就是原产地,如四大怀药,川贝母,川黄连,川穹等,广东的化橘红,广藿香,广陈皮,云南的云三七,浙江浙贝母,杭菊花,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就不在举例了。这就r说明了中药是受气候,地质的影响的。现在完全不必担心,它就是个环境条件的问题。通过测土地的养份和各种微量原素,调温调湿等各种手段,完全能模拟出同样的条件。

总之,我们没必要担心中药材的种植与野生的问题。最担心的是以后中医的问题。现在学习中医的人越来越少了。中医本科5年,加上3年研究生就是8年,8年毕业还很难能到市级医院。就是到市级医院,由于看中医的人少,收入也较低,这些学习中医的很多都改行了。中医的前景渺芒。加之中医着重是要跟师,老中医逐渐衰老,对中医的水平整体提高就是个明显的不足,以后会有断崖式风险。好则近年国家也在逐步提高中医的待遇,不远的将来,中医丶中药都会有个飞速的发展。

首先我想要说的是,纯野生中药治病效果肯定比人工种植的要好。

其次,我想要重点表达的是:“中医说中药无效是因为人工种植”,这种观点有失公允。

古时候人口数量少,野生中药材已大致能满足人群的治病需求;加之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不具备大面积人工种植中药材的条件,因此治病以野生药材为主。

而现代 社会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野生药材的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市场的需求。为了能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因此国家大力发展中药人工种植技术。

中药的人工种植在满足医疗需要的同时,也给许多人带来了致富的商机,于是造成了药材市场鱼龙混杂,饮片质量良莠不齐。然而能进入医疗机构的药材,必定要经过专业中药验收人员的层层把关及药监部门的监督检验,因此患者尽可以放心使用。

种植中药材与野生中药材的唯一区别是,疗效略低而已,但经过医生对用量的把握,一样能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中药分别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每种中药都是使用其偏性治疗疾病。中医用药讲究辨证论治,如辨证不准确,则用药南辕北辙,如此则疗效或表现为无效,或甚至发挥相反的作用,使病情更为加重。如常见的风寒和风热感冒即是如此。

现在好多医院的中医师的工作模式都是中西医结合,许多年轻医师特别喜欢借助于西医的诊疗手段,方便地治疗疾病,而渐渐疏于对中医“望、闻、问、切”等技能的学习。西医与中医是不同的理论体系,如对中医的技能不能准确掌握,则有可能辨证不准,使药物失去其疗效。

综上所述,药学人员首先要把好药材的质量关,做到去伪存真、质优价良;医师也需努力提高自身中医专业技术水平,使辨证准确,才能做到药尽其用,充分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

同时笔者也呼吁,患者在需要时应尽可能到正规医院去购买中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

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不小心中毒以后,然后把这种草药记录下来。另外一种就是有的医者会在寻找草药的时候去分辨这些草药的毒性,然后依据药理知识再记录下来。

古时候由于整个社会经济都不是很发达,穷苦的老百姓一般都没有学习的机会,所以能认识字的老百姓就更少了。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现在的照相呀,打印啊这类技术,而且平常的老百姓绘画技术也不是很高。因为有时候就算医书上有记载,而画出来的画像跟实物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认识草药这一方面,主要是靠老一辈的经验传授。另外一个就只能是自己在荒郊野外或者种田的时候发现草药。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不小心中毒在送往医馆的时候被人告知,这些可能是有毒的中草药。古时候人们好打猎,打猎也是认识草药的一个途径之一。

更多的就是医者对于草药的了解。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神农氏炎帝。相传炎帝为了认识草药的药性,所以经常自身去尝试草药,然后确定草药是否有毒。因为医者比一般的老百姓要有药理这方面的知识认知,记载下来的也比较符合现实情况。

当然古时候对于中草药的认识并不是很完整的,直到明朝时候的李时珍,他花费20多年时间完成了《本草纲目》。直到这个时候,医学在认识药物这方面才有了系统的记载和概括。

中药的药性又称中药的性能。

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药物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还有一些平性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

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后来,味的主要依据是根据药物的作用和药物的滋味来推定。

升降浮沉反应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①升降浮沉与性味有关。一般来说,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②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有关。总体认为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数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的定位。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中药药性理论很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中药文化历史和思想这两个元素。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是中医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关键,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和毒性等。而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则是个很大的范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般我们熟知且认同的有:汉字,民俗,服饰等等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元素。

首先,中药有着很深的文化历史,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中药的命名,以及古代中药家是如何通过实验去确定中药的药性,怎样去归纳总结出中药药性理论。这段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上弥足珍贵的一段时光,也使得中国有着自己的用药和治病的理念与方法。

其次,就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理论其实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思想,例四性中把寒凉归为阴,把温热归为阳,就是很好的体现了中国阴阳理论的思想。还有中药中与自然的联系非常大,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有密切关系。

[FS:CONTENT_START]

中药的药性,是所有的药物共同具有的一些普遍特性。中药的性能理论,又称为药性理论。它既是中药功效的高度概括,也是认识中药功效和应用中药的理论基础。

祖国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致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的结果。因而,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乎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功能,从而纠正机体阴阳偏盛偏衰,使其恢复阴平阳秘。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之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古人未能对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探究,以药物的偏性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这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清代医家徐洄溪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则不仅指出了「凡药之用」「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而且进一步对药物的各种偏性作了探求。

中药治疗疾病的偏性是多种多样的,将其复杂的性质与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毒性等方面。这些性能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在中医的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指导下总结出来的。它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赖以们学习、应用和研究中药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

一、四气

四气 ,即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是通过调节机体寒热变化来纠正人体阴阳盛衰的,为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药性理论。

对于四气的认识,起源甚早。《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可知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文中还指出药性之寒热,是「因气感之宜」所形成,所以《本经》首先提出了「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可见最早药性的四气,是以四时气候特征来概括药物性能的。然而宋代寇宗奭为了避免与药物的香臭之气相混淆,主张将「四气」改为「四性」。李时珍亦从其说,谓「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燥是气,其说与《礼记》文合。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卒能改易,故从旧尔。」。寇、李之论,虽然亦有其理,然而未能说明四气的原始含义。

四气药性也和五味一样,寓有阴阳属性,即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凉与温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凉」加以描述,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示以斟酌使用。此外,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之性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一般平性药物的功效主要通过五味和其他药性来反映出来。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这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如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脉洪数,这属于阳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反之,如病人表现为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脘腹冷痛、脉微欲绝,这属于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

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水、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FS:PAGE]、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等作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本经》序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指出了如何掌握药物的四气理论以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具体来说,温热药多用治中寒腹痛、寒疝作痛、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而寒凉药是主要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一系列阳热证。总之,寒凉药用治阳盛热证,温热药用治阴盛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果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引起死亡。故李中梓《医宗必读》谓:「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

由于寒与凉、热之温之间具有程序上的差异,因而在用药时也要注意。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易损其阳。至于寒热错杂的复杂病证,则当寒、热之药并用,使寒热并调。尤其要辨清寒热的真假,如遇真寒假热之证,则当用热药治疗;真热假寒之证,又当选用寒药以治之。切不可真假混淆。

由于每种药物都同时具有性和味,因此必须将两者综合起来。缪希雍谓:「物有味必有气,有气斯有性」,强调了药性是由气和味共同组成的。换言之,必须把四气和五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辨别药物的作用。一般来讲,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同一类药物大都如此,如辛温的药物多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甘温的药物多具有补气助阳的作用。有时气味同、又有主次之别,如黄芪甘温,偏于甘以补气,锁阳甘温,偏于温以助阳。气味不同,作用有别,如黄连苦寒,党参甘温,黄连功能清热燥湿,党参则补中益气。而气同味异,味同气异者其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则各有不同。如麻黄、杏仁、大枣、乌梅、肉苁蓉同属温性,由于其味不同,而作用各异,如麻黄辛温散寒解表,杏仁苦温下气止咳,大枣甘温补脾益气,乌梅酸温敛肺涩肠,肉苁蓉咸温补肾助阳;再如桂枝、薄荷、附子、石膏均为辛味,因四气不同,又有桂枝辛温解表散寒,薄荷辛凉疏散风热,附子辛热补火助阳,石膏辛寒清热降火等不同作用。又有一药兼有数味者,则标志其治疗范围较大。如当归辛甘温,甘以补血、辛以活血行气、温以祛寒,故有补血、活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等作用,可用治血虚、血滞、血寒所引起的多种疾病。

一般临床用药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但有时在配伍其他药物复方用药时,就可能出现或用其气,或用其味的不同情况。如升麻辛甘微寒,与黄芪同用治中气下陷时,则取其味甘升举阳气的作用;若与葛根同用治麻疹不透时,则取其味辛以解表透疹;若与石膏同用治胃火牙痛,则取其寒性以清热降火。此即王好古《汤液本草》所谓:「药之辛、甘、酸、苦、咸,味也;寒、热、温、凉,气也。味则五,气则四,五味之中,每一味各有四气,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有气味俱使者……所用不一也。」由此可见,药物的气味所表示的药物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既要熟悉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又要掌握每一药物气味的特殊治疗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药性,指导临床用药。

     

二、  五味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食的滋味可以通过口尝而察得。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将药食的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来解释药食的作用。而在医学中则以之作为概括药物作用的理论,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五味理论。

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以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的,[FS:PAGE]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五味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之于《内经》、《本经》之中。《内经》对五味的作用和应用及阴阳五行属性都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从而为五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中药的五味理论。

药性的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药物五味的认定,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但五味更重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的不同反应和获得不同的疗效,而被归纳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自从五味作为归纳药物作用的理论出现后,五味的「味」也就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之上了。因此,本草书籍的记载中有时出现与实际口尝味道不相符的地方。总之,五味的含义既代表了药物味道的「味」,又包含了药物作用的「味」,而以后者为据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五味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内经》云:「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洪范》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五味属性和作用的最早概括。后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日臻完善。现据前人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将五味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

,「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此外,一些具[FS:CONTENT_END]

药学知识之中药的基本知识

 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为主要来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以植物药为最多,应用也最为广泛,因而古代相沿把“中药学”又称为“本草”。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药的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1四性

 中药的性能也称药性,是指药物本身各自具有的与治疗作用有关的若干特性。它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高度概括,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探索归纳出来的,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治法治则等学说为指导,根据各种药物的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的用药规律。

 四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古代称为“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仅是药性程度上的差异。寒凉属阴,而凉次与寒;温热属阳,而温次与热。药物的`寒热温凉,不能通过人的主观感觉而感知,而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如石膏、知母能治疗大热、烦渴、脉洪大等实热证,便认为他们是寒性药;附子、干姜能治疗畏寒、肢冷、脉迟等里寒证,便认为他们是热性等。可见,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与病情的寒热相对而言的,是药物作用后,机体所表现出来的实际反应。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养阴等作用,适用于阳证、热证;温热药则多具有温阳、散寒、救逆等作用,适用于阴证、寒证;此外,还有一种平性,指药性平和,寒热偏性不明显,寒证、热证均可应用。但实际上仍有微温或微凉的区别,故习惯上仍称为四性。

 2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应,更重要的是对药物性能、作用的概括。实际上,药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还有淡味和涩味。但是拘于五味入五脏的限制,

 前人一般都将淡附属于甘,涩附属于酸,仍称五味。根据各自作用来看,涩味与酸味相似,而淡味与甘味完全不同。故临床实际药味划分为六种。

 辛:即辣味,“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作用。

 甘:即甜味,“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作用。

 酸:即酸味或兼涩味,“能收、能涩”,具有收敛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作用。

 苦:“能泻、能燥”,具有清热、泻火、泻下、燥湿、降逆等作用。

 咸:“能下、能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

 淡:“能渗、能利”,具有利水渗湿、通利小便的作用。

 药物的性、味各自从不同的侧面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只有将药物的性和味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比较全面的理解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如麻黄味辛能散,性温能祛寒,故能发散风寒。

 3升降沉浮

 升降沉浮是指药物在肌体上下表里作用的不同趋向而言。他对疾病的病机或证候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病势趋向有特殊的调节作用。 升与降、浮与沉都是相对立的作用趋向。升指上升、升提;降是下降、降逆;浮是上浮、发散;沉是下沉、渗利。一般来讲,升浮药都能上行向外,促进人体气机上行或达表,具有升阳举陷,发散表邪、祛风散寒、宣毒透疹、涌吐开窍等作用;而沉降药则能下行向内,促进人体气机下行或内收,具有清热泻下、潜阳熄风、降逆止呕、利水渗湿、重镇安神、降气平喘、消积导滞等作用。 升降沉浮对指导临床用药亦有重要意义,其基本应用原则是同病位而逆病势。凡病变部位在上在表的,宜升浮而不宜沉降;病变部位在在里的,宜沉降而不宜升浮;如病势上逆的,宜降而不宜升浮;若病变下陷的,宜升而不宜降。如果倒行逆施,往往导致不良后果。 升降沉浮与性味有真不可分割的关系,寓于药物的性味之中。凡味辛、甘,性温热的药物大都具有升浮作用;凡味苦、酸、咸、性寒凉的药物大都具有沉降作用。

 4归经

 归经是指某些药物对于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所起的选择性作用,也就是即主要对某经(脏腑)或某几经(脏腑)作用明显,而对其它经(脏腑)则作用较小,或无作用。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说明了药效所在。

 由于发病所在的脏腑经络不同,临床所表现的症状也不相同。如肺经病变每见喘咳,肝经病变每见肋痛抽搐,心经病变每见心悸失眠等。而根据药物对各脏腑经络病变的特殊疗效,即可确定其归经。如桔梗、杏仁治咳喘胸闷,故归肺经;羚羊角、钩藤能熄风止搐,故归肝经;朱砂、茯苓能安神定悸,故归心经等。有的药物适用范围较广泛,则其归经也较多。如党参既能补脾气,又能补肺气,故归脾肺经;山药既能致脾虚泄泻,又能致肺虚咳喘,还能治肾虚遗精,故归肺脾肾经。

 5毒性

 古代人们对药物毒性的认识不尽一致,既将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又认为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现在所称的毒性,专门用来表示药物的毒副作用。主要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中药的毒性不容忽视,不可错误地认为中药大都直接来源于天然药材,因而毒性小,安全系数大。自建国后至今出现了大量中药中毒的报道,固然有文献记载大毒、剧毒药物有中毒致死者;小毒、微毒甚至无毒的药物,如服用不当,同样也有中毒病例发生,故临床应用必须加以重视。中药中毒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炮制或制剂不当;配无不妥;药不对症等。

;

中药方包含那么多成分是因为一般方剂中都会包含君、臣、佐、使

所谓“君臣佐使”是中医将多味中药配合应用时对中药相互关系的一种形象的表达。其中君药就是对治疗疾病起关键作用的一味或者两味药,很少有三味以上的,因为治疗疾病的方向要明确,有主有从,从要服从于主,所以君药用量必然是大的,但不一定是最大,这个关系到药物本身质地的轻重;

臣药就是辅助君药的,是君药主要的助手;

佐药一方面是辅佐君臣药所不能及的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佐制,减弱君药的毒性来使其达到更好的治病效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反佐, 内径有云,“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反佐就是‘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譬如说痢疾,正常治疗应当让其先止住,但是反佐就是用药使其继续下,然后通过继续下来使其排出毒素,治愈疾病;

使药主要就是起到调和的作用。

所以一剂中药包含那么多药材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么古人又是怎么发现需要这些成分的呢?

《淮南子·修务训》中说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当然“神农尝百草”这只是神话传说,但是不可否认,中药的药性如何,能治疗什么病,都是古人们尝出来的。

中医所谓的“药食同源”是指药物和食物都是来自于自然之物,凡是尝起来气味甘平的就是食物,气味较为偏执的就是药物,这就是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医说中药无效是因为人工种植,那古代纯野生中药治病效果如何?

人工种植的中药在治疗效果方面,确实没有野生的中药效果好,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治疗效果不好这一结果不能完全埋怨中药,正确的辨证论治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