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古代被称为吴越大地的理由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1收藏

浙江在古代被称为吴越大地的理由,第1张

浙江在古代被称为吴越大地的理由是因为吴越就具体国别来说,它指先秦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姬姓勾吴、姒姓于越两个诸侯国。有专家根据《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的记述认为,在夏代,于越部落曾在今江浙一带建立强大的越国,辖有今浙江全省及安徽南部、江西东部地区。后越王勾践于西元前473年灭吴国,北上与当时中原诸国会盟,雄视江淮地区,号称“霸王”,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今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等地区,春秋时就是吴越两国的地方了,由于关系密切,又同语言,同习俗,同民系,所以合称为吴越。吴越之地在先秦古籍当中不叫江南,叫江东。

“吴越”这个叫法实际是江浙地区的代名词,而这个词的最早来源,是源自于吴国和越国的国名,用来指两个国家的疆域和核心地区

从商代后期开始,太湖流域的吴人和越人就开始分别建立起了国家。在当时,吴越两个政权有着极大的深仇大恨,各自成为敌对的对象。不过,虽然两国打得你死我活,积怨殊深,但是却同属一个部落,在语言、习俗文化等方面都是同属于一个民系,可谓是“兄弟”国家。

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明朝之前),吴越之地都同属一个行政单位,所以常被合称。从理论上说,“吴越”最早是地理概念,然后是国族概念。

一、吴越文化是哪里的文化?

之后,“吴越文化”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因为当时人们在江浙一带发现了诸多石器文化和几何印纹陶遗存。为了证明江南文化不输于中原文化,江南地区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所以就有了这么一个“吴越文化”的概念定义,以凸显其“高大尚”的档次地位。

众所周知,江浙地区是我国原始农业生产非常早的地区之一,向来是鱼米之乡著称。在古代,吴越之地气候暖和,河网密布,潮湿多雨,又有灌溉之利,适合种植水稻,养蚕缫丝……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吴越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东汉时期,此地渐渐地繁荣发展起来,到了唐朝之后,更是进一步欣欣向荣,文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根据历史记载,吴越民族不仅勤劳刻苦,还具有非常勇敢开拓的精神,当时的吴越先民,就已经开始习水便舟,漂洋过海到舟山群岛、日本南部、印度支那等地去谋求发展,这些人被称为“外越”。由此可见,当时的吴越民族不仅善于耕田种地,还是世界上最早尝试征服海洋的民族之一。

吴越人尤为重乐,吴歌吴舞主要是稻作文化的产物,在当时庆祝丰收、祈求神明等都离不开歌舞。这种歌舞,其实就是一种迷信鬼神的表现方式。

当然,这其实也是能理解的,毕竟当时的人类社会生产力比较低,许多事情根本没有条件去用科学的观点去解答。而吴越民族靠着农耕和捕捞的方式生存,日子过得好不好,基本上都是看老天爷的脸色。因为生产不稳定,也经受不起天灾人祸的折腾,所以祭祀神明,祈求祖先的保佑的歌舞就比较流行。

根据相关的考古发现,吴越喜欢歌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先民,早在河姆渡遗址中,人们就发现了骨笛、骨哨等原始的乐器,距今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

吴越地区以名胜古迹和水乡秀丽为著称,人才也不少,比如王阳明就是出生于此。其本人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抛开其个人的天赋才能,肯定或多或少也受到吴越文化的影响。

中国有句古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也不过是这个道理。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好的品种,良好的人文环境,孕育优秀的人才。

二、如果把“吴越”拆开来看,到底什么是“吴文化”、“越文化”呢?

01 吴文化

从广义上讲,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江苏南部为吴,浙江中北部为越。然而,细分看,长期以来,这其实是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各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地方政府为了打造地方的形象,提高地方的软实力,开始大力挖掘甚至是互相争夺历史文化资源。像“吴文化”的界定,在当时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比如有学者就认为,所谓的吴文化,是指吴地文化,也就是包括在吴地人类活动创造的文化,都算在里面。也有不入流的学者认为,将吴文化在时间范围内作无限延伸,并不合适。在吴文化研究热潮当中,被大家所普遍认同的是吴文化的特征和内涵。

吴文化有几大的显著特色,几何印纹陶、渔稻文化、蚕丝纺织、玉器瓷器以及吴歌吴舞等等。这点前面就说过了,其实和越文化基本是相同的。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关于吴文化其实有不少的争议点。比如族属问题,就是一个很大的争议点。吴文化的主人到底是谁?有人说是周人,有人说是殷人,有人说是夷人,有人说是越人……到底是谁呢?反正没有统一的结论,看法众说纷纭。

02 越文化

越文化,也就是吴越文化的细分,简言之,就是江南地区的越部落先民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存。越文化的遗址有不少,比如著名的苏州草鞋山遗址、福建的奇和洞遗址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草鞋山遗址,被国家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考究其拥有的历史有6000多年,这个遗址中的马家浜文化水稻田,被认定为是我国发现的目前最早的有灌溉系统的古稻田。

当时,中日两国合作对马家浜文化水稻田进行考古,堆积层被打开时,日本考古队看到远古的水稻田,就震惊不已,感叹道:这是不亚于西安兵马俑的考古发现。

奇和洞遗址,也同样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出土的旧遗址中就发现了火塘、红烧土堆、灰坑、灶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可见越文化之历史悠久。

越民族和吴民族相似,都具有相同的“鱼米之乡”的文化特征,先民也都具有勤劳、勇于开拓,向外寻求生存发展机会等冒险精神,比如越王勾践的复仇事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近代鲁迅笔下的诸多人和事也形象地突出了这点。

鲁迅出生在绍兴的这片越土地上,鲁迅的思想认知里,也充满了对越文化的认同感,尤其是在其文学作品中,时常穿插叙述了诸多越地区的风土人情。比如鲁迅出生时,因为是家里的长子,父母就按照当地通俗流行满月、百日、周岁等祭祀风俗,为其举行了各种仪式活动,以此来祈求他的平安长大。

再比如鲁迅笔下写到的阿Q这号人物,就非常具有地域精神。阿Q并不是一个只忠于干农事的人,而更多的是一个越籍游民的形象。

比如:

“先生,《阿Q正传》……明天就了。于是只得做,心里想着,俗语说: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我既非秀才,又要周考,真是为难……”

就充分地将阿Q身上的各种“游手好闲”的游民气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又比如书中描写到阿Q偷偷地跑到静修庵里偷萝卜,被黑狗追咬的狼狈不堪的场景,也同样展现了一个在京讨生活的“越民”形象。

总的来说,吴文化和越文化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是吴越文化的细分,严格意义上来讲,两者的文化一脉相承,皆同属一个民系。

吴越文化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江南水乡的柔情,江南文化地界特有的一种风韵,小桥、流水、烟柳、杏花、飞燕、乌篷、荷乡……江浙吴越之地,一个美丽而充满人文历史底蕴的地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参考资料:

《大吴文化研究纵横谈》

对此,你又是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分享探讨~

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1、历史背景

作为广义的吴越文化,汉代是文化转型的关键阶段,非着力研究不可。 先秦时期的吴越文化,虽受华夏文化的深度影响,但基本上还是夷越文化,是中国诸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发达的一支。汉代的吴越文化,则是中国主流文化——汉族文化的一个区域型。吴越文化的这一转型过程,开始于楚威王败越,剧变于秦皇、汉武时期。这段时期,吴越地区的越人大量入海南奔,楚人与中原人先后进入吴越,由于主导人口与基本居民发生变换,使吴越文化的民族性随之激变。文化转型的趋向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依次展开的。到西汉中后期,皖南、宁镇、太湖平原、宁绍平原已基本汉化。到六朝时期,浙江南部地区也由北向南渐次完成汉化。

2、简介

吴越文化是长江下游的区域文化 ,其中心文化区是太湖、钱塘江流域。包括今天的江苏、浙江、上海地区,影响到安徽东部和江西的东北部。七千年间 ,吴越文化的民族性发生过沧桑巨变 ,楚败越以前基本上是夷越文化 ,秦灭越后基本上是汉族文化。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网密布,雨量充沛,农业极为发达。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发展,中国经济和文化重心逐渐从北方转移到这里。到明清时期,沿海的地理优势充分显露出来,商业贸易迅速发展起来,城市极为繁荣。以“吴侬软语”为特征的吴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构成独特的语言文化系统,强化了这里的区域文化特征。文化风格细腻、恬淡、婉转、雅致、清新,与北方各区域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上海、湖州是吴国的,宁波是越国的;杭州有时是越,又有时是吴

古代吴越的分界是现在嘉兴的携李

春秋后期,吴、越国家关系演变导致吴、越分界处的演变。阖闾伐越前的两国边界为携李(今嘉兴桐乡)一线;夫差伐越时将两国边界推进到钱塘江边;其后,因勾践采取韬晦之策,吴王夫差不断封还越人土地,以致勾践伐吴前吴、越两国边界又恢复至携李一线。

秦统一中国后,在原属春秋时的吴、越之地建会稽郡。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从会稽郡中析出吴郡。二郡以夫差伐越时的战时边界——钱塘江为界。

你是否听说过干将莫邪的传说,干将莫邪之名最早出现在先秦文献,所指春秋战国之际铸造名家,虽说现在无法获知干将莫邪到底是否真实存在过,但可以肯定的是,吴越地区的铸造工艺确为春秋战国时期杰出代表。

从这个地区所出土春秋战国之际的工艺品来看, 不论是其纹饰还是造型,都只有高超铸造技术才能够完成。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吴越地区为春秋战国时期制造工艺的核心地区 。对此,肯定会有不少人产生疑问,吴越明明偏居一隅,为何能够拥有当时最为先进的铸造工艺呢?

1礼崩乐坏,诸侯争霸

自古以来,吴越之地的铸剑艺术便冠绝天下,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所铸造的兵器不仅精美,而且实用,两国的铸造工艺也在这一阶段有了极大的飞跃。铸造工艺在此阶段能够获此发展,与当时所处的 社会 环境息息相关。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 历史 所处变革期,转折点。封建礼法趋于崩溃,诸侯各国与周王室之间的宗法依附关系日益淡薄,周王室对于各诸侯国的牵制力,约束力也逐渐削弱。在这一礼崩乐坏的时代, 各诸侯国开始抓住机会,精简军队,提升实力,企图能够称霸各国, 社会 局势在该时代下变迁快速。

吴越两国地处偏远,行事风格,民风民俗本就与中原文明相差甚远。此前出于实力压迫,不得不接受周天子的约束 ,而在当时各诸侯国都分崩离析,各自封王的情况下。吴越两国自然也是紧随其后。

2南北对立,另辟蹊径

当时,中原地区是诸侯争霸的主要聚集地, 整体的大形势为“南北对立” 。北方主要是齐晋两国,南方则是吴越两国。作战之初主要以车战为主,但伴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作战目的不断转变,步兵在战争过程中的重要性逐渐上升。

因此,各国不得不招募士兵,精简装备。尤其是到了战国后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愈加频繁,这种情况下, 兵器的质量与战争的胜负极其相关。

不光是中原地区的周边各诸侯国,地处僻远的吴越两国也加入争霸之中。与其他诸侯国不同的是,吴越两国地处蛮夷之地,于地理位置处于劣势。因此想要在战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另辟蹊径。

于是, 两国便想出了通过铸造上好兵器来提高军队战斗实力,以此在各诸侯国的争霸之战中拔得上筹 。在这种争斗氛围下,当时的王公贵族佩剑之风也逐渐盛行,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吴越两国铸造工艺的发展。

1.率先铸短剑,后期继创新

追踪溯源,吴越的铸造工艺是在浓厚铸造 历史 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这一时代当中,所采用的铸造技术主要为青铜铸造技术

到了商代中期,中原地区的青铜铸造技术开始传入吴越地区,加之吴越地区富藏,铜,锡等矿产资源,因此逐渐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铸造技术最为鼎盛的地区。

像至今都赫赫有名的青铜宝剑,大多是在吴越地区铸造的,这其实也恰恰的验证了干邪莫邪的传说,干邪莫邪的传说本身所指的便是铸造大家 其实吴岳地区最早发展的是青铜短剑,后来是由于资源丰富,需求量增大,青铜铸造技术很快便有了提升

吴越实分两国,最先是在吴国发展起来的,而吴越两国地域纠结,在民俗民风方面也是十分相近。因此,青铜铸造技术于吴国广泛发扬起来后,很快便传入了越国。因此,最早发端于吴国的铸造工艺,之后就成为了吴越两国的共同财富。

2主用兵器铸造,争斗加速发展

春秋之际,吴越两国的铸造工艺主要用于兵器,刀剑的制造。实际上,深究其因,促使其铸造工艺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基于两国在诸侯争霸中的实际作战情况。

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士兵用剑之巧,两国在刀剑铸造方面另辟蹊径,长短创新,使得所铸之剑有可刺可劈之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吴越两地铸造工艺发展。

1兴于江南,民族瑰宝

当时的吴越地区中,铸造工艺最发达的为江南地区。和吴越两国的其他地区相比,江南地区之所以能够在铸造技术上遥遥领先,主要得益于其不同于他地的 社会 条件。西周时期,各国主要实行的是奴隶制,在这种制度之下,奴隶缺少个人权益。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被封建制所取代, 社会 发生大变革。在这种情况下,江南地区是作为吴越两国最早接受封建制 社会 变革的地区。因此,铸造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助力吴越两国的军备争霸。据 《考工记》中记载:

从这一记载当中,便可以知晓,吴越两国丰富的资源,本身就为铸造业发展提供了绝佳条件,加之吴越两国本身便有流传于至今的铸造工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铸造技术愈加精湛也在情理之中。自有 历史 记载,吴越名剑便不计其数,像《史记》,《吴越春秋》等古籍当中,均有对吴越名剑极其精湛制铸造技艺的介绍。

像吴越两国出土的铸造品当中,至今都极为有名的越王勾践剑,这把兵器代表了当时吴越地区高超铸造工艺。尽管此件在出土时已经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但依旧锋利不减。据记载称,当时出土之时,曾一剑划破百张宣纸,后来得以在海内外进行展出。

可以说,这不仅代表了吴越地区的铸造工艺,更是代表了中国古代的铸造工艺。 由此可得。春秋战国之际的吴越地区,在铸造工艺方面的确是领先别国,恰好干将莫邪正是此阶段出现的铸造名家。

当下已经出土的吴越地区古剑。尽管经过 历史 的变迁,大多都已锈迹斑斑,不复从前。但其身上所闪烁的仍是古人的铸造智慧,闪烁着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铸造艺术的 历史 和辉煌。就当下而言,已不单单是一个研究标本,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瑰宝。

2铁材渐广,铸造愈精

春秋战国之际吴越两地的铸造工艺主要集中于对剑的铸造。从宏观上来说,其铸造工艺发展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兵器在吴越两国的 社会 转型。正如前文所讲,在战国时期,伴随着战争不断频繁,战车作战逐渐衰落,步兵逐渐兴起。这种情况下,剑在战争中的作用更加得以发挥。

可以说对于当时的战斗士兵来说,是标准的军备。从剑的材质上来说,虽说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铸造工艺也十分精湛,但对当时大多数诸侯国来说,冶炼技术仍受限制,因此主要还是以青铜剑为主。 而吴越两国伴随着本身铸造工艺的发展,铁制剑很快便取代了青铜剑

不仅如此,吴越两国的铸造名家还创新了剑的长度,提高了其作为武器的攻击能力。确实可以说剑在吴越地区的发展有长期基础。在春秋战国之际,吴越两国的人民甚至重剑轻死,随着六国的统一,剑在之后退出了战争舞台,但仍以其高超技术和悠久 历史 广为流传。

由于 历史 悠久,在传播过程中,其文化的范畴,深度的蕴含不断扩大。在不同的领域,剑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蕴含。在政治领域,它是权利象征;在艺术领域。它是文人色彩。 而其兴起地吴越两国自古以来便是铸造工艺鼎盛发展之地,即使是现在,在我国兵器铸造 历史 当中,地位也无出其右

通过对春秋战国之际吴越两国铸造工艺发展 历史 研究, 可以见得其铸造工艺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当时所处 社会 环境,战争频发的年代,水陆相间的地形,依靠的只能是利于争斗的武器。

这其实凸显了剑或者说是兵器于吴越两国的地位之重,而丰富的矿产资源则为其铸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正是由于铸造工艺的发展,才使得吴越两国在之后盛行好剑之风,才为现世留下了许多的工艺品和铸造技术。

参考文献:

《史记》

《考工记》

吴越文化·吴越浓厚的经商传统·沿海贸易的复苏

中国的商业,到了清初,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沿海城市兴起,沿海国内国际贸易发达起来,商业中心出现了由内陆江河城市向沿海城市、埠际贸易向国际贸易转移的现象。

吴越地区是这种转移最明显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宁波、上海、温州等港口城市先后发展起来。宁波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是个贸易港口,古称 县。 这 县,即是因“有海人持货贸易于此”得名。可见,这里的海货贸易历史悠久。晋时,商贾已北至青、徐,南至交、广。唐宋时代,明州是全国主要的国际贸易港之一。“风帆海舶,夷商越贾,利原懋化,纷至沓来”(张津《乾道四明图经》卷九)。 在此设有市舶司。温州也是贸易港, 设有司舶务。松江府的上海镇在南宋中期以后也成为国际贸易港。明清时期, 厉行海禁,沿海的合法贸易一度受挫,但走私贸易仍异常活跃。

康熙中期,对沿海贸易来说,是一个历史转折点。由于台湾郑氏的投降,东南沿海开始太平。康熙二十三年(1684),海禁解除。政策一放松,宁波潜伏的贸易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康熙中晚期以后,宁波经商人数大增。慈溪三七市董氏,镇海十七房郑氏等经商家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十七房郑氏的第一个商人可能是郑世昌(1664—1728),康熙中后期,已承父命,出外经商。其后,乾隆初期有郑光祁(1707—1782)到嘉兴、苏州一带经商、乾隆中后期,郑维嘉(1716—1788)到甬江“操鱼盐业”。乾隆末嘉庆初,维嘉孙郑德标继承甬江商务,郑天治则到舟山群岛的岱山做生意,郑伟烈在甬江做生意。道光初期,郑勋继承郑德标事业,钱庄开始红火起来。郑天治的两个儿子成了岱山商界领袖。而郑惠舜则到苏州经商。这个宗族起码有六个家族在经商。这个家族经商时间虽早,但在鸦片战争前一百多年中,经营规模并不大。它的暴发,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宁波成为通商口岸后,“器识过人”的郑勋,其经营才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屡算屡中,屡获倍息,家日隆隆起”(《澥浦郑氏宗谱》卷首《清诰授资政大夫郑君竹溪传》)。1844年,又命弟弟郑熙挟资到上海开辟新天地。郑熙到上海后,“各业所得益绕,家益隆隆起”(同上《宗谱》卷首《清例授朝议大夫郑君渔村墓志》)。咸丰三年(1853)上海小刀会起义前夕,郑熙预先将资金转移到了宁波。此期,郑勋坐镇宁波总指挥,钱庄等业务蓬勃发展,声望名震一郡,“自当道群公荐绅乡彦,下至牙侩杂流,及泰西各国诸彝商,无不信服仰赖”,“屹然为甬江之砥柱二十年”(同上《宗谱》卷首《郑君竹溪传》)。

上海自康熙中叶海禁解除后,逐渐发展成南北洋交通贸易的枢纽,成为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道光时,“迢迢申浦,商贾云集,海艘大小以万计,城内无隙地”(黄本铨《枭林小史》弁言,《上海掌故丛书》第一集)。到上海做生意的,多是广东、福建、宁波商人。上海是个货物集散地,闽广商人从上海采购丝、棉、茶、陶瓷等货物,又从外地运来糖、米等。当时有一条“洋行街”,最为繁华。1842年上海开埠以后,洋行街逐渐为外滩取代。上海开埠以后,各地商人云集,上海人口剧增,逐渐成为中国最发达城市。到了20世纪初,上海正式取代苏州,成为全国最发达城市。苏州地位下降,日渐沦为上海的后院基地,此时,人们称苏州是“小上海”。宁波一样,被称为“小上海”。太湖流域的丝织、棉纺、茶叶等行业在外贸 下,更加发达,小市镇更趋繁荣。以上海为龙头的江南商业网络,更趋紧密。有一首《南浔丝市行》(作者温丰),描绘得很形象:“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声万声聋人耳。纸牌高揭丝市廛,沿门挨户相接连。喧哗鼎沸辰至午,骈肩累迹不得前。共道今年丝价长,番蚨三枚丝十两。市侩贩夫争奔走,熙熙而来攘攘往。一日贸易数万金,市人谁不利熏心。但教炙手即可热,街头巷口共追寻。茶棚酒肆纷纷话,纷纷尽是买与卖。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吾闻荒本逐末圣人忧,蚕桑大盛妨田畴。纵使眼前暂获利,但恐吾乡田禾从此多歉收”(民国《南浔志》卷三十一)。

位处中国东南部,湖泽处处、河网纵横的吴越文化,则以清雅灵秀,柔润细腻的文化气息为代表,成为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越到晚近,越为重要。而这支水乡文化,在千百年来凭借各支川流交错的河道,以及无边无际的海洋,建立一个家给人足、地灵人杰的人间稀境。

吴越,相当于今天江苏、浙江两省和上海市,周边还包括了山东南部、河南东部、安徽和江西东部等地区。这里亦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江南。吴越一词,始自春秋时代,当时位于此处的两个强国——吴国(约在今江苏一带)和越国(约在今浙江一带),都因曾成为中原的霸主而名闻于世,于是后人便以吴越来称呼这个地方。

吴、越争霸

吴、越两个国家建立之后,逐渐在互相竞争的情况下,先后强大起来,尤其在周室衰微、列国争霸的春秋时代里,吴、越先后当上了中原的霸主。这两个国家兴起迟,鼎盛期也短,但它们的功业,使这个地区有史以来第一次站在号召中原的地位,为这个地区以后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吴国在春秋时开始崛兴,其后吴王阖闾在公元前512年,北向灭了徐国,又于十年后大败强大的楚国,攻破了楚人经营了四百年的首都郢城。而越国国力亦在同期强盛起来,且于公元前496年,击退了吴王阖闾来犯。阖闾之子夫差为雪前耻,便起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只好向吴国请降。自此越王勾践便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储蓄力量。当吴王夫差在黄池(河南封丘县西南)之会登上中原霸主之位时,越国便乘虚伐吴,大破吴军。吴国最终在公元前473年,灭于越王勾践之手。而越王勾践亦在徐州之会中,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位霸主。越国风光时代延续了一百年,直至公元前334年,亡于楚国。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的争霸,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史实之一。吴、越两国因而被世人熟悉。由于以往世人多着眼于两国的霸业,反而忽略对两国文化的认识。

吴、越文化——同族相异的文化

因地理条件造成的相同

吴、越两国尽管在春秋时代是死敌,但在文化上却十分相近。例如居住干栏式建筑、水稻农耕的生产方式、累土为坟、善造舟船、手工技艺(晒盐、蚕桑、制漆、烧制印纹陶器和原始青瓷)等,都是吴、越共有的文化现象。这固然与两国接壤、地理环境相近和春秋时经常接触有关,但造成吴、越文化相近的更重要原因,是吴、越两国来自于同一个民族。因同族而造成的相同

关于吴、越两国族属的问题,不少学者进行过不少研究和讨论,并有各自的见解。吴国有属于荆蛮族、苗族、东夷族和越族等不同看法;而有关越国族属的说法亦同样分歧:夏人说、楚人说、徐人说、三苗说甚至有南洋马来人说。但从吴国和越国一些主要的文化特点看来,吴、越两国似属同族,亦即是说,同为越族为主体的国家。而在同族的基础上,两者的文化亦有不少共同之处。

首先,吴、越两国人民使用相同的语言。《吕氏春秋》等文献中说吴、越是“言语通”,《吴越春秋》亦有“吴与越同音共律”的记载。从考古上亦可看出吴越同语言的现象,越语是“一字是合多音胶着而成”,与中原一字一音不同,在安徽出土的一把“&王大子姑发^反剑”,考古学家认为是吴王诸樊的剑,因为“姑发^反”是越语的原音记录,诸樊则为单音节中原汉语的拼写。吴国人习用越语,由此可见一斑。

“断发纹身”是吴、越两国同样流传的习俗。所谓断发,是剪短前额的头发,于脑后束髻;纹身则是在身上用针或石块等刻划花纹,涂以色料。对于中原人士来说,“断发纹身”可说是吴、越人最突出的标志。《左传》记载吴国的始祖,亦即周文王的伯父太伯,迁徙到吴地后,即断发纹身以示从俗。越国人亦有类似记载,《墨子》便说越王勾践是断发纹身的。越国使者诸发出使梁国时,更因越人断发之俗与中原礼仪不合,而和梁臣韩子辩争。吴、越地区出土的文物中,有不少纹身束髻的人像,正是这种吴、越风俗的反映。

浙江在古代被称为吴越大地的理由

浙江在古代被称为吴越大地的理由是因为吴越就具体国别来说,它指先秦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姬姓勾吴、姒姓于越两个诸侯国。有专家根据《史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