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的来历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粥”的来历是什么?,第1张

粥最早是朱元璋穷困潦倒时,经过一家穷人。老婆婆见他很可怜,把家里剩下的各种豆子混在一起,放到水中煮,豆子熟透,给朱元璋喝。他称帝后,念念不忘那种回味无穷的象,请御膳房的来做。后来,这种做法就流传下来。

《济生秘览》:葱白粥处方粳米50克葱白白糖各适量制法先煮粳米,待粳米将熟时把切成段的葱白2~3茎及白糖放入即可。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和胃补中。适用于风寒感冒。用法用量每日1次。热服,取微汗。摘录《济生秘览》《圣济总录》卷一九○方名葱白粥组成葱白1大握(去须叶,细切,烂研,生布绞取汁),白粳米2合(净,淘)。功效发汗散寒,温中止痛。主治五淋,小便不通。年老体弱者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腹痛泻痢等。用法用量上以水2升半,煮米作粥,候粥将熟,下葱汁,更煮取熟。空心温食之。良久即便。用药禁忌可供冬季风寒感冒的老人乘热服食,服后微微汗出即解,汗出病愈后停服。食葱白粥的同时,忌食蜂蜜。

详见百科词条:葱白粥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0:27:18 共29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粥」的历史早于大米?了解古代吃货。

不仅是腊八粥,“粥”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估计大多数人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过腊八节,但应该都知道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有趣的是,中国人特别喜欢在一些节气吃东西,如饺子中的春饼和冬至期间的立春说到腊八粥,你知道中国人喝粥喝了多少年吗?

粥历史悠久。

粥的历史比米早,因为甑出现之前的壶状陶器只能用来煮流食。液体的主要原料是谷米,也就是“粥”。当时的主食和副食,也就是后世所谓的米和菜,都不是分开煮的,或者说各种食物都是在一个装置里煮的,所以早期的粥很可能不是用纯粮食原料煮的。换句话说,当时的粥大概就是各种菜粥、水果粥、肉粥、鱼粥等。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龙山文化遗址和半坡村遗址中,人们发现了煮粥的工具——“缇”。粥一词原写为“瑙”,与龙山文化时期创造的陶锅瑙所煮米饭的形状十分相似。这恰恰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知道如何熬粥了。

在中记载:“如此如此,如此如此,糊其余之口。”孔英达《左传昭公七年》:“厚则浑;如果是泥泞,就会被糟蹋。”很明显,稀粥叫“馕”,稠粥叫“糜”,是糊的代名词。解说:“糊,也;稠粥。”粥在古代又叫“糜”、“涓”、“涓”。

汉代许慎《疏》陈述:“黄帝初教为师。”《方言》,《说文解字》,《初学记》都有类似的记载:“黄帝始煮谷为粥。”可见,在轩辕黄帝时代,他的族人已经被教导“煮谷为粥”。

吃粥有助于保持健康。

古代人的粥与养生、延年益寿有关,很多医学、保健方面的书籍记载最多。

最早记载用药物和谷米粥治病的汤书,应该是汉代司马迁写的《艺文类聚》。公元《北堂书钞》年,西汉名医淳于髡描述齐王用火和粥饮治病的事例。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多种医书中,也有用粥治病的记载,如服高粱米粥治蛇伤;用加热的石头煮成米粥内服,其实可以治疗肛门瘙痒等。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史记》一书,也记载了许多著名的米药结合食谱,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都含有粳米。

虞梦在唐代写了一本书《史记》。据甘肃敦煌石窟残卷,此书载“明粥、柿子粥、秦椒粥、蜀椒粥”。银燕《伤寒杂病论》载有57个药膳粥方,按中风、心寒疼痛、五种噎痛、七种淋证分为九类。孙思邈《食疗本草》《食疗》有治脚气的谷糠粥、温阳养阳的羊骨粥、“除四肢风”的防风粥。

据说唐穆宗的恒力特别欣赏自以为是,所以送他防风粥。据冯至《食医心鉴》年记载:“白居易在翰林,赐一杯御风粥,挑出御风得五杯以上,七日美餐。”也就是用防风草和大米煮的粥。当然,“七日香口”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此时人们已经把粥当成了一种养生滋补的食物。

粥既便宜又方便

在中国古代人的眼里,普遍认为粥比饭好吃。这种想法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吃粥比吃饭更省粮。当时的社会,农耕技术不成熟,粮食产量少,是非常稀缺的生存必需资源,所以非常需要节俭。第二,粥比米饭简单方便。在古代,做米饭的烹饪技术要比煮粥的技术含量高得多。那时候想吃米饭,得先有个锅,和现代蒸笼差不多的蒸笼。因此,烹饪相当复杂,远远不是一个锅,用水和谷物很容易烹饪。这也是当时日常饮食中粥远高于米的重要原因。

粥因为便宜方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受贵族们的青睐。大灾之年,“施粥”成为一种慈善手段,所以在大多数精英眼里,吃粥只是给贫困家庭和灾民的食物。这种情况直到宋代才有所缓解。年,“饮食部”有一节是关于“周觅”的,这是第一次“册封”粥为国食。我们来看看宋代文人有多爱吃粥。

古代爱吃粥的名人

说到吃,不得不提苏轼,他在无锡贡米吃了豆浆拌粥煮的饭后,写了一首诗《备急千金要方》。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身心颠倒,方知世间真滋味。”他还写了一首与粥有关的诗,名为《云仙杂记防风粥》,这是另一种粥,《豌豆大麦粥》。东坡词中还提到,大米粥“能推陈出新,益膈和胃。粥又快又美,喝完粥睡一觉妙不可言。”

对粥深深痴迷的人是诗人陆游,他写道《太平御览》:“世上人人都是年长者,但我不相信许多年是现在。我要学明法,所以我只给神仙粥。”在他眼里,“吃粥”可以和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联系在一起。

与前代相比,宋代记载的粥更为丰富,此时的粥也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豆粥》收录了113个食疗粥方,《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收录了129个食疗粥方,《食粥》收录了43个中老年人滋补粥方。

腊八粥在宋代开始流行。

腊八节与佛教故事有关。几乎每个人都会在这一天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腊八节要吃的,也是从宋代开始流行的。

腊八节起源于佛教故事,何时传入中国一直没有详细考证。《圣济总录》,汉末安世高译,说佛祖劝人们自食其力,设浴池洗佛,但没有具体指明腊月初八。孟浩然《太平圣惠方》提到:“石墙开金像,香山围铁栅栏。见弥勒,归心一处。古老的竹子和佛教寺庙,但罕见的建筑和梯田。晚霞增色,馀光灿烂。谈请柬和拉手,在泉塘敷浴袍。我愿立功收水,从此尘机。”这首诗反映了唐朝十二月八日在一座佛寺里浴佛的情景。然而,直到宋代,这种活动才开始流行。此前,书籍中对此事的记载很少。

吴的《养老奉亲书》曾这样描述:“本月八日,庙号腊八、大沙寺等。都有五味粥,叫腊八粥。”还说:“农历八月初八,街上有三五个僧尼,组队念佛,用银铜香葱或上好的杨树枝盆淋浴,教育他们。大寺庙将用于沐浴佛。”

到了唐代,佛寺沐浴佛、赐粥的习俗对民间影响很大。曾记载该寺“送七宝五味粥及弟子,名曰腊八粥。大家都是日本人,家家都吃水果杂料粥”。

今年12月8日,是佛祖释迦牟尼觉悟成佛的日子。据印度佛经记载,在成佛之前,释迦牟尼曾经出家,但是在经历了观念的苦行僧生活之后,在精神上仍然没有摆脱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此时的他,饿极了,疲惫到了极点。这时,一个牧羊姑娘拿来了食糜,他喝下后恢复了体力。所以释迦牟尼发愿说:“今日吃喝,就有膨胀之力,以保智慧长寿,服务众生。”从那以后,他每天都被牧羊女喂食糜。一个月后,他身体强壮了,就在河里洗澡,洗去身上的污垢,在菩提树下打坐七天七夜,终于成佛了。所以佛教徒把12月8日,也就是佛陀成道的日子,作为成道节来纪念佛陀。

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对民众的影响很大,甚至传入影响了一些人的习俗。其中,佛教徒子女在腊八佛开悟节送粥的行为,逐渐演变为我国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明清时期吃腊八粥的习俗

到了明清时期,吃腊八粥的习俗进一步发展。嘉靖年间编纂的《温室经》中记载:“将粟、米、米与豆类混合,与枣、栗子、核桃等物煮粥。”明代刘敏《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佛》也记载“腊八粥十二月八,仁者济贫”。清朝《梦粱录》年也有提及:“十二月八日,赐关白粥,民间也做腊八粥。它是由大米和水果制成的,产品越多越好。这就涵盖了宋朝的故事。”

腊八这一天,宫殿、衙门、寺院、百姓家中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代,喝腊八粥的习俗更加盛行。在宫廷里,皇帝、皇后、王子等。给文武大臣和侍从送腊八粥,给各寺院分发米和水果,给和尚吃。也是老百姓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祭祖。同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给亲戚朋友送礼。

霸州有多讲究?

全国各地都有很多种腊八粥,尤其是北平。白米饭里夹杂着很多物品,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子、桂圆、榛子、葡萄、银杏、菱角、玫瑰、红豆、花生几乎不下二十种。一般在腊月初七晚上开始忙碌,淘米,泡果,去皮,去核,整理,然后半夜开始煮,再炖到第二天早上。腊八粥煮的很好。

一些挑剔的家庭不得不在锅里烹饪之前将水果雕刻成人形、动物和图案。有些腊八粥还会配“水果狮子”,是用几种水果做成的狮子。去核晒干的脆枣做狮身,半个核桃仁做狮头,桃仁做狮脚,甜杏仁做狮尾。然后用糖把它们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像小狮子一样。在一个更大的碗里,你可以放两只狮子或四只小狮子。更有甚者,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饼等各种颜色的食物做成八仙、老寿星、罗汉的形象。

八宝粥做好之后,要先祭神祭祖,再呈送给亲朋好友,而且必须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全家人才能吃。吃剩的腊八粥要保存。如果吃了几天还能剩下,就是好兆头,说明“年年有余”。在东北,还有一句谚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意思是腊八这一天特别冷。吃腊八粥可以让人保暖,抵御寒冷。“腊八粥,吃不完的,吃了腊八粥就有好收成。”关中地区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一锅腊八粥,饱餐一顿。不仅是大人小孩,动物鸡狗都可以。在门上、墙上和树上擦一些,以求好运。

周元历史,明朝和清朝

好了,让我们接着谈a

元朝对粥也很重视,御医胡思慧编著的《东京梦华录》中有很多粥的食谱,可以滋补强身,延年益寿,预防疾病。比如“补脾胃、益气”的乞马粥,其实就是用羊肉和高粱米熬制的稀粥;此外还有枸杞羊肾粥,“治杨琪衰,五劳七伤”;有山药粥、麻子粥、马齿苋粥等。能治疲劳,长时间保持骨骼蒸养。此外,的《东京梦华录》钟介绍了28个方向最常用的粥类食谱,如绿豆粥、茯苓粥、芝麻粥、紫苏粥、竹叶粥等。粥在当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到了明代,粥有了更大的发展。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编纂的《隆庆志》中收录了大量的粥方。是汉唐以来最大的食谱书,收集了180种熬粥的食谱,对每种食谱都做了全面详细的论述。此外,刘伯温《历乘》、《日下旧闻考》、朱权、王等人的著作中也有粥的食谱。由此可见,在明代,用粥治病养生是非常普遍的。

清朝的粥谱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曹廷栋在《饮膳正要》一书中收集了102种食疗粥的食谱。他把药粥分为三类:上品、中品、低档。《食物本草》,写于黄云谷光绪年间,是我国最早的药膳粥专著。它包含247个粥食谱,包括谷物,蔬菜,坚果,药用植物,草药,动物等。品种可见一斑。

南北粥差别很大。

由于种植的食材不同,各地的粥的特点也不一样。虽然都是粥,但是南北方在食材的选择上差别很大。古代北方腹地是粮食主产区,种植的作物除了小米、黍、高粱、小麦等粮食作物外,还有红豆、绿豆、红豆、黑豆等杂粮。此外,中原地区还盛产各种干果,如我们常见的红枣、花生、核桃、松子、杏仁等。主要产于北方地区。这些食材都可以作为粥的主要原料,所以北方的粥大多是由五谷杂粮、豆类、干果等食材组成。少数会和蔬菜、水果甚至蜜饯水果等混在一起。味道一般比较清淡,油性肉少。

不像北方的粥肉少,南方的粥从配料上来说很凶,尤其是沿海地区。几乎任何生物,杂碎,边角料都可以放进粥里一起煮。不管是各种海鲜,猪,牛,羊,鲍鱼翅,还是牛羊,都不会煮粥。北方的粥更注重修身养性,以素食为主,而南方的粥滋补功能强,以荤为特色。

至于煮粥,古人也是有讲究的。袁枚《本草纲目》中国人“见水不见米不是粥;见米没水不是粥。会使米与水交融,软腻为一体,然后称之为粥”。明末清初的李煜在《普济方》年论述粥,他认为“粥之重疾,在于其沉淀于上清,如糊状,是温度不均之原因”。这就是未煮过的粥,而要想做好粥,米水比、熬制时间、温度都要准确。他是这样描述粥的:“蘸水的时候,一定要限制在几个,这样勺子不能加大,水滴不能减少,然后加热搅拌均匀,这样粥就是饭了,不求同存异,非同凡响。”

在繁荣时期,粥是品尝和养生的享受,但在战争和饥荒时期,黎族人民对粥的感受更加热烈。世界再乱,只要他们手里拿着粥,心里就踏实了。历史上有一个关于粥的典故,叫做“抿粥”。是关于周宣王的。2000年有一场饥荒

粥是一种由水和谷类食物煮成的稀饭,通常作为早餐或者下午茶点心食用。在中华文化中,粥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和食品意象,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粥,在古代文献中也有广泛的记载。例如《周礼》中提到了“晨省布于前门…后门设观粥守门人”等关于粥的汉字使用记录。此外,在宋代诗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也有“灵台无计可投身, 滴滴金精坠玉盘”这样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人们对粥的崇敬和喜爱。

除了作为日常饮食之外,粥也被视为一种医食同源的食品。在中医理论中,粥的消化特性指明了其具有助于消化、调理内脏功能以及供给人体充足营养的作用。因此,许多中医药方中都会包括粥的配制方法,比如黄粥、白粥、薏米粥、芝麻粥等。此外,由于中式粥的低脂低热量特点,许多现代人将其作为减肥餐或者健康早餐的选择之一。

在中国的小吃文化中,粥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在广东,就有着特色鲜美的糯米甜粥和桂花绿豆粥;在四川和云南,许多店铺以米皮粥、米通粥、酸辣粥为经典菜品供应顾客;在江浙一带,则经常品尝到用新鲜海鲜熬制而成的海鲜粥等。

有一人病危,但从不吃药。医生叫他吃粟粥,杜绝其它食物,十天过后病情好转,一个月过后痊愈。粳米、粟米做成的粥,气味淡薄,阳中带阴,所以清淡舒畅,能利小便。这就是五谷都能治病的原理。由此,粥在民间流传开来。

一般将粥他为普通粥和花色粥两大类。普通粥是指单用米或面煮成的粥,花色粥则是在普通粥用料的基础上,再加入各种不同的配料,制成的粥品种繁多,咸、甜口味均有,丰富多彩。以广式咸味粥为例,常见的如鱼片粥、干贝鸡丝粥、肉丝粥等。

食疗药粥是我国食粥的特色,集传统营养科学与烹饪科学于一体,对增进国民的健康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从医食同源、 药食同用的观念出发,根据传统营养学的理论,以各种养生食疗食物为主,或适当佐以中药,并经过烹调加工而成的具有相应养生食疗效用的一类粥品,又属于药膳的一个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喝粥注意事项:

1、三餐不能总喝粥

这个错误老人常犯。适当喝粥确实有益,但不可顿顿喝。粥属于流食,在营养上与同体积的米饭比要差。且粥“不顶饱”, 吃时觉得饱了,但很快又饿了。长此以往,老年人会因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所以喝粥也要注意均衡营养。将粥煮得稠一些,配个肉菜,或在两餐之间吃 些点心等,都能补充能量。

2、冰粥并不可取

冰粥是夏天的热卖食品,但它不适合体质寒凉、虚弱的老年人以及孩子。冰粥喝多了不仅会使人体的汗毛孔闭塞,导致代谢废物不易排泄,还有可能影响肠胃功能。

3、糖尿病人喝粥要适量

糖尿病患者一般更容易饿,而且粥具有消化快的特点,所以很容易让人吃了很快又想吃;粥本身在短期内还容易被身体所吸收,导致血糖迅速升高,或者波动过大。糖尿病患者要适量喝粥,每次一小碗即可。

4、胃不好的人少喝

不少人认为粥养胃。但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因为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进可以帮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且水含量 偏高的粥在进入胃里后,会起到稀释胃酸的作用,加速胃的膨胀,使胃运动缓慢,这同样不利于消化。因此胃病患者不宜老喝粥,而应选择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饮食,细嚼慢咽,促进消化。

-粥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苏粥的别名 4 组成 5 主治 6 苏粥的用法用量 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苏粥 1 拼音

sū zhōu

2 概述

苏粥出《养老奉亲》。为《医方类聚》卷一三三引《食医心鉴》“苏浆水粥”之异名。

3 苏粥的别名

酥浆水粥、苏粥

4 组成

土苏1两,米3合,浆水3升。

5 主治

五淋小便不通,闭妨。

6 苏粥的用法用量

以浆水煮作粥,下苏,适寒温食之。

7 附注

酥浆水粥(《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苏粥(《养老奉亲》)。

古籍中的苏粥 《养老奉亲书》:[上籍食治老人诸淋方第十二]一

。空心含半匙,渐渐下饮,食了亦服。忌热食、炙肉。苏粥方食治老人五淋燥痛,小便不多,秘涩不通。土苏(二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七]老老余编(下)

微火煎令如饧。空心含半匙,渐渐咽之。忌热及炙物。苏粥治老人五淋燥痛,小便不通。上以青粱米四合煮作粥,

《寿世青编》:[病后调理服食法]燥门

,煮熟入汁一合,调匀再煮,加熟蜜少许,空心服。麻苏粥治产后血晕,汗多便闭,老人血虚风闭,胸腹不快,恶

《济阴纲目》:[卷之十四产后门·下]大便秘涩

如桐子大,滑石末为衣,温水下二十丸,未通再服。麻苏粥妇人产后有三种疾,郁冒则多汗,汗多则大便秘,故难

《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四产后诸疾门]大便不通

腊八粥的来源有两种传说,一种是来源于信仰的饮食风俗。一种则是和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系。 那我们先来说说和信仰有关的, 传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得道成佛 前,曾游历印度名川大山,为探究人生的究竟,寻奇人、访长者、刻苦 修行。有一天,他来到摩揭陀国,因又饥又渴,于是昏倒在地。这时一 位好心的牧羊女用自己的午饭救了他。 这午饭是用粘米、糯米粥混合在一起,里面还加上了一些野果。释迎牟 尼吃起来感到无比的甘美。也就是在这一天,释迎牟尼得道成佛。这一 天是十二月初八,十二月为腊月,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后来每到这一 天,僧众们诵经演法,取香谷及果实等煮粥供佛,用此来纪念释迦牟尼 成佛日, 所以这一个供佛的粥, 叫做腊八粥, 久而成俗, 渐渐通向民间。 这一说法其实还满可信的,因为历代有许多关于腊八粥的记载: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是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 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梅、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在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中记载更详细:“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红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以作点染。”这些都是见于典故中的有关腊八粥的记载。 然而在民间呢!关于腊八粥这一风俗的来历,还有一个说法是明太祖朱元璋留下来的。据说,朱元璋小时家中很穷,父母把他送到一个财主家去放牛。这个财主对他十分虐待,他常常挨打,吃不饱饭。有一天,他牧牛归来经过一独木桥,没想到老牛一滑跌下桥去,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朱元璋关进一间屋子里不给饭吃,他饿得在屋中直转,想找点吃的,突然,发现屋中有一鼠洞,便扒开,没想到这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有芋艿、还有红枣,但都是那么一点点,他便把这些东西合并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因已饿极,吃起来觉得十分甘甜可口。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珍肴美味吃腻了。有一天,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吃老鼠洞中挖出的粮豆煮的粥,便叫御厨给他做了一餐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熬的甜粥,吃的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满朝文武官员们见皇帝吃腊八粥,便纷纷效仿,渐渐传到民间,便成了风俗。如今,喝腊八粥的习俗噎逐渐失去了原来的用意, 但是呢却成了有趣的饮食习 俗,因为地方不同,粥的熬煮方式也非常丰富多彩,呈现浓厚的地方特 色。

谢谢

“粥”的历史比饭早?来了解古代吃货

 不只是腊八粥,单单是“粥”,在中国就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了。

 估计大多数人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过腊八节,但是应该都知道这一天得吃“腊八粥”。说来也有意思,中国人在过一些节气的时候,特别喜欢吃点东西,例如冬至的饺子、立春的春饼……说起腊八的粥,你知道中国人喝粥的历史有多少年了吗?

 粥的历史悠久

 粥的历史比饭更早,因在甑出现之前的鬲、釜型陶器,只能用来煮流质食物。流质的主要原料是谷米,那就是“粥”。因那时的主、副食即后世所谓的饭、菜尚未分开烹制,还是各种食料共煮一器的进食方式,故早期的粥很可能不是用单纯的谷物原料煮制的。也就是说,当时的粥极有可能是各种各样的菜粥、果粥、肉粥、鱼粥等。

 早在新石器时期的龙山文化遗物和半坡村遗址中,人们就发现了用于煮粥的工具——“蒂”。粥字本来写作“鬻”,非常像龙山文化时期创制的陶器炊具“鬲”中放米烹煮之状。这恰恰说明了,我们的祖先早在数千年以前就已经开始懂得煮粥了。

 《左传・昭公七年》中有记载:“餷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孔颖达《疏》:“稠者曰糜,淖者曰鬻。”显然,粥之薄者称作“鬻”,粥之厚者谓作“糜”,与糊同义。《方言》解说:“糊,?也;?,厚粥也。”在古代,粥还称作“糜”、“飦”、“酏”等。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记述:“黄帝初教作糜。”《初学记》、《艺文类聚》、《北堂书钞》还有类似的记载:“黄帝始烹谷为粥。”可见在轩辕黄帝时,就已经教其子民“烹谷为粥”。

 食粥有助于养生

 古人的食粥都与养生延年、追求健康长寿有关,许多医药、保健的书籍中记载的最多。

 最早记载用药物与谷米煮粥来治疗疾病的羹书,应该算是是汉代司马迁着的《史记》。在《史记》中记述了西汉名医淳于意“以火齐粥且饮”为齐王治疗疾病的案例。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许多种医书中,同样发现了粥膳治病的记载,比如服用高梁米粥治蛇伤;用加热的石块煮米粥内服,竟然可以治疗 瘙痒等。东汉名医张仲景所着的《伤寒杂病论》中也记述了很多米药合用的名方,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这汤中都有粳米。

 唐朝孟诜曾作《食疗本草》一书,据甘肃敦煌石窟残卷本,此书中载有“茗粥、柿粥、秦椒粥、蜀椒粥”四方;昝殷的《食医心鉴》,收录药粥方五十七首,并按中风、心腹冷痛、五种噎痛、七种淋痛等分为九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中有治疗脚气病的谷皮糠粥,有温补阳气的羊骨粥,还有“去四肢风”的防风粥等。

 据说唐穆宗李恒特别欣赏自居易,于是赐予他防风粥。据冯贽《云仙杂记・防风粥》记载:“白居易在翰林,赐防风粥一瓯,剔取防风得五合余,食之口香七日。”也就是将防风草和大米一起煮成的稀饭。“口香七日”当然是在夸张了,不过也说明这时候,人们已经把粥作为一种养生滋补的食品来对待了。

 粥廉价又便利

 在中国古人的眼中,人们普遍认为粥比饭更好。这种观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喝粥比吃饭更节省粮食。在当时的社会中,农耕技术还不成熟,粮食产量少,又是一种十分稀缺的生存必需资源,因此适当的节俭是十分有必要的;二是粥比饭更简单方便。在古代制作米饭的烹饪工艺比煮粥要有技术含量得多,那时候如果要想吃米饭,首先要有锅,还要有类似于现代笼屉的蒸具,因此在烹饪上比较复杂,远远没有一口锅,水开加粮一直煮来得简单,这也是粥在当时日常饮食中的地位远远高于饭的一个重要原因。

 粥的廉价与方便致使它很长一段时间并不被贵族所看好。在大灾之年,“施粥”成了一种慈善手段,因此在多数上层人士看来,喝粥只是穷困人家以及灾民的食物。这种情况直到宋朝才有所缓解。《太平御览》中“饮食部”有“糜粥”一节,首次把粥“册封”成国食。让我们来看看宋朝的文人对食粥有多么的喜爱。

 喜爱粥的古代名人

 说起吃,不得不提苏轼,他在吃了豆浆中掺入无锡贡米熬煮的粥后,写下《豆粥》一诗,其中就有这么一句“身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他还写过一首与粥相关的诗歌,名为《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这里写的是另一种粥——“豌豆大麦粥”。东坡先生的文字中还提道,白粥“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

 对食粥的有着深度痴迷的人,当属诗人陆游,他写《食粥》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信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在他眼里,“食粥”都能与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联系起来了。

 宋代记载的粥品对比前朝更是丰富,此时的粥也不仅仅是填饱肚子了。《圣济总录》收录食疗粥方一百一十三首,《太平圣惠方》收录食疗粥方一百二十九首,《养老奉亲书》中收载适合中老年人的补养药粥四十三首。

 宋代开始流行的腊八粥

 腊八节与佛教故事有关,这天几乎大家都会吃腊八粥。

 而腊八这天要吃的腊八粥,也是自宋代开始盛行起来的。

 腊八这个节日源出佛教中的故事,何时传入中国,并没有详考。后汉安世高翻译的《温室经》中称佛劝人供养,设浴洗佛,不过并未特意指明腊月八日。孟浩然的《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佛》提到:“石壁开金像,香山绕铁围。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夕岚增气色,余照发光辉。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这首诗反映的正是唐代十二月八日佛教寺院浴佛的情景。不过,到宋代此种活动才盛行起来,此前书中对这件事的记载还是很少的。

 在吴自牧的《梦粱录》曾这样描述:“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东京梦华录》也说:“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

 唐宋时期,佛教寺院浴佛会送粥的习俗对民间影响甚大。《东京梦华录》曾记载,寺院“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

 这十二月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日,据印度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经出家修道,但是经过理念的苦行生活,仍然没有在精神上摆脱人生的各种苦恼。这时他已经饥饿疲惫到了极点,此时有一位牧女送来了乳糜,他喝下去之后恢复了体力。因此释迦牟尼发愿说:“今食饮食,得充气力,以保留智慧年寿,为度众生。”自此之后,他每日都会受牧女供献的乳糜。一月后,等他体力强健,便到河中沐浴,洗去身上污垢,在菩提树下静思七天七夜,最终觉悟成佛。于是佛教徒便把佛祖成道的十二月八日这一天作为成道节,借此纪念佛祖。

 佛教到了南北朝时期,对民间的影响已经很大了,甚至简介影响了人们的一些风俗习惯。其中佛门子弟在腊八佛祖成道节时施粥的行为,在中国民间逐渐演变为腊八节里吃腊八粥的习俗。

 明清吃腊八粥的习俗

 明清时期食腊八粥风俗进一步发扬,嘉靖年间编撰的《隆庆志》上记载:“用黍稷稻粱米杂之以豆,并枣、栗、核桃仁等物,煮粥食之”。明代刘敏的《历乘》也有“十二月八日作腊八粥,好施者济贫”的记载。清代《日下旧闻考》中也提到:“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民间也作腊八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

 到了腊八这一天,不论是皇宫、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清朝时,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老百姓也是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粥究竟有多讲究?

 全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非常繁多,北平的甚为讲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有很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玫瑰、红豆、花生……差不多有不下二十种。一般是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活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

 一些比较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有些腊八粥中还会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做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一头小狮子。在大一点的碗里,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

 腊八粥做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并且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要保存,要是吃了几天还能剩下来,那就是个好兆头,代表“年年有余”的寓意。在东北也有谚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之说,意指腊八这一天非常冷,吃腊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御寒冷。“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小孩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以图吉利。

 粥的元明清历史

 好,我们接着再说粥的历史。

 元代对于粥膳也非常重视,其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编著的《饮膳正要》中,也有不少滋补强壮、延年益寿和防治疾病的粥膳方。比如“补脾胃,益气力”的乞马粥,实际上就是用羊肉与高梁米煮成的稀粥;另外,有“治阳气衰败、五劳七伤”的枸杞羊肾粥;有“治虚劳、骨蒸久冷”的山药粥,还有“麻子粥”、“马齿苋粥”等。除此之外,李东垣的《食物本草》仲介绍了二十八方最常用的粥膳方,如绿豆粥、茯苓粥、麻仁粥、紫苏子粥、竹叶粥等。粥膳在当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明代在粥膳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收录了大量的粥膳方。《普济方》这一汉唐以来最大的方书中收集了粥膳方达一百八十方,对每一个粥膳方都进行了全面且详细的论述。另外,在刘伯温的《多能鄙事》、高濂的《遵生八笺》、朱权和王象晋等人的著作中也都发现了粥膳方。由此可见,在明代,用粥膳治病养生已经非常的普遍了。

 清朝粥谱更是琳琅满目,曹庭栋作《养生随笔》收录食疗粥方一百零二首,他将药粥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三类。黄云鹄在光绪年间编写的《粥谱》,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药粥专著,载粥方二百四十七首,有谷类、蔬类、木果类、植药类、卉药类、动物类等,品种之全可见一斑。

 南北粥的差异甚大

 各地区因为种植的食材不同,粥的特色各有差异。(以上皆为网络)尽管都是粥,但南方和北方在食材选择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北方中原腹地在古代是粮食的主产区,种植的作物不仅有小米、黍子、高粱、麦子等粮食作物,还有诸如红豆、绿豆、赤豆、黑豆等杂粮豆类作物。除此以外,中原地区还盛产各种干果,比如我们常见的红枣、花生、核桃、松子、杏仁等都是主产于北方地区的。这些食材都可以作为粥的主原料,因此北方的粥大多以粮食、豆类、干果等食材为主。少数会杂之于蔬菜、果品甚至蜜饯等,味道一般以清淡为主,油荤比较少。

 与北方少荤腥的粥不同,南方的粥在用料上十分生猛,尤其是沿海一带,几乎什么活物、杂碎、边角料都可以放入粥里一起煮。不管是各式各样的海鲜,还是猪牛羊、燕鲍翅,抑或是牛鞭羊宝头头脑脑等,无一不能煮粥。北方的粥更注重修身养性,以素为主,南方的粥则滋补功能强劲,以荤为特色。

 至于煮粥,古人对此也颇有讲究。袁枚《随园食单》中语“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明末清初的李渔在《闲情偶寄·饮馔部》中对于粥的论述更是至善至美,他认为“粥之大病,在上清下淀,如糊如膏,此火候不均之故”,这是没有煮好的粥,想要做出好粥,则对米与水的比例、煎熬的时间与火候都要拿捏准确才可以。他对熬粥是这样叙述的:“挹水时必限以数,使其勺不能增,滴无可减,再加以火候调匀,则为粥为饭,不求异而异乎人矣。”

 太平盛世,粥是品赏、养生的享受,而在战乱、灾荒时期,黎民百姓对粥的感受更殷切,不管天下再乱成“一锅粥”,只要手里捧着粥,心里就踏实。历史上有一个关于粥的典故,叫“啜粥声闻”。讲的是周宣王时,有一年闹饥荒,一个大臣在院子里用大鼎镬熬粥喝,全家老小、主仆几百人一起啜粥。几百人喝粥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灾荒期,天子下令煮粥赈济灾民,用一碗粥安定民心,力保江山,这是最实在、有效的办法了。

“粥”的来历是什么?

粥最早是朱元璋穷困潦倒时,经过一家穷人。老婆婆见他很可怜,把家里剩下的各种豆子混在一起,放到水中煮,豆子熟透,给朱元璋喝。他称帝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