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佛曲饶棺关灯叹亡魂
客家佛曲饶棺关灯叹亡魂是一种传统的客家文化习俗,也称为“饶棺”、“关灯”、“叹亡魂”等。
这个习俗通常在客家人去世后进行。当一个人去世后,他们的家人和亲戚会在他们的棺材周围围成一圈,唱着客家佛曲,以祈祷他们的灵魂能够得到安息。这个过程被称为“饶棺”。
在“饶棺”之后,家人和亲戚会关掉灯光或烛火,然后开始唱“叹亡魂”。这是一个表达对逝去亲人思念和哀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人和亲戚会唱着客家佛曲,同时用手掌或木棒敲打棺材或地面,以发出声音来引导逝去的亲人找到回家的路。
“客家佛曲饶棺关灯叹亡魂”这个习俗是客家人传承已久的传统文化,它不仅是对逝去亲人的纪念和哀悼,也是对生命和家庭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客家民居是广东,福建,台湾等省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客家民居有三种样式:客家围屋、客家排屋、福建土楼。
与中国其它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一样,客家民居也有聚族群居的特点,但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中国人,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来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客家人在古代的时候,本姓族人总要聚居在一起。而且为防豺狼虎豹、盗贼侵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营垒式建筑住宅,如梅州、河源、惠州、深圳等地区的碉楼。各地的客家民居都不尽相同,例如,广东大部分的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和福建的客家土楼就风格各异,不过功能上却都大致相同。
建筑材料
营垒式住宅,在泥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围屋。
结构
客家民居大多为3至6层,100至200多间房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很多建有炮楼。
客家民居底层是厨房兼饭堂,二层当贮仓,三层以上作卧室。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安宁的象征。福建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答案补充 一、概述 客从何来?客家民系是在中国长期历史中形成的汉民族内一个特别民族。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和扩展。中国自秦汉以后一千多年间,由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或天灾战祸等原因,多次引起中原汉人向南迁徙,数量超百万之众。南下汉人形成若干支系,其中进入赣南、闽西、粤东北山区的中原汉人,与古越族后裔畲、瑶等土著居民杂处,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创造出一支与中原文化相通、又具南方特色的文化,称为“客家文化”。这些南迁汉人,操一种浓厚中原古音,并杂夹江淮官话的语言,称为“客家话”,讲这种话者称 “客家人”。 如今,海内外客家人约有一亿二千万之众,其中客家人在香港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台湾占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在国内、除闽、赣、粤三省外,湖南、广西、四川等省都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在海外如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都有很多客家人。梅州是客家人最多最集中的聚居地,现有人口500多万,号称 “世界客都”。
主词条:客家文化
参见:台湾客家文化、赣南客家文化、梅州客家文化 主词条:客家文学
“客家文学”是随着客家研究浮出水面并成为显学而提出的概念。但作为学术概念是否成立、如何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始终未达成共识。20世纪90年代末,有论者认为其内涵应包括如下几方面: 所有以客家语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如客家歌谣、客家民间故事、客家山歌(文本)、客家山歌剧(文本)、采茶戏(文本),文人创作中的方言小说、方言诗等; 客家籍作家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在作品中描绘了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反映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表现了客家人的思想感情,都属客家文学; 非客家籍作家若能深入客家地区,创作出反映客家人生活的文学作品,也可归入“客家文学”。 代表作家有: 中国大陆的黄遵宪、李金发、钟敬文(中国民俗学之父) 等。 台湾的丘逢甲(台湾近代客家文学之祖)、赖和(台湾新文学之父)、吴浊流(日据时期的“铁血诗人”)、龙瑛宗(宝岛夜空中的孤独彗星)、吕赫若(现当代之交的“台湾第一才子”)、钟理和、林海音(台湾女性文学的开拓者)、钟肇政、杜潘芳格、李乔、钟铁民、谢霜天(乡土女作家)、尹玲、小野(从实验室走出的畅销书作家)、吴德亮(宝岛上的“千手缪斯”)、蓝博洲、罗任玲; 港澳的黄谷柳(香港社会写实文学的奠基者)、侣伦(贯穿香港现代和当代文学史的第一人)、曾敏之、舒巷城、戴天、蓝海文(开启新古典主义诗风)、陶然、林燕妮、钟晓阳、李鹏翥(澳门当代文学的开掘和见证); 海外的黄孟文、潘雨桐、吴继岳(泰华文坛老将)、李少儒(泰华文坛“怪杰”) 、饶公桥、胡惠南、阿五、严唯真(印尼华文文坛的“常青树”)、黄裕荣(海外华文作家中的保尔·柯察金)、立锋、明芳、袁霓、廖蕴山、云幻、刘放、张奥列等。
客家人作为中原衣冠士族南迁而来的一个民系,其服饰与中原服饰从总体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异。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服饰上图案朴实精美而又寓意深刻,这也是南迁客家人与原住少数民族交流融合的结果。
在客家饰物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客家凉帽,在客家地区客家女孩(客家妇女)都戴着一种独特而又别致的凉帽,它是用薄薄的蔑片和麦秆编成的。 而客家蓝衫则有别于客家女服饰,为男士服饰。
客家菜以东江菜为代表。
客家人的饮和食,与汉族其他地区很多相同或基本相同,由于该民系发展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背景,等等,其饮食文化也别具特色,口感偏重“肥、咸、熟”,传统的客家招牌菜有: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猪肚鸡。 客家娘酒、客家擂茶、客家擂茶文化、客家小吃、客家美食、客家黄酒、客家盆菜、客家汤圆等均是客家饮食的表现。 主要有闽西汉剧、闽西山歌戏、广东汉剧、闽西采茶戏、粤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花朝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此外,还有客家山歌剧、提线木偶戏、手挚木偶戏等。
戏剧剧院: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 民间音乐 客家谚语,是客家熟语的一种,通俗易懂,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客家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总结与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语言生动,内容丰富,韵味隽永,耐人寻味。 客家谚语大致可以分为生产谚语、社会谚语、生活谚语三类。广义上,还包括客家歇后语、客家童谣。
客家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系,童谣甚多。客家童谣与客家民谣(客家民歌)一样语句通俗,而且每句尾用同韵字,所以琅琅上口,小时念熟到老不忘。与客家民谣不同之处就是客家童谣只朗诵而不唱。客家语的声调有六或七个,颇富音乐韵味。
民间音乐有兴国山歌、梅州客家山歌、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广东汉乐(如客家筝)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竹板歌、粤西客家情歌等。 流行音乐 客家流行音乐 传统手工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画工艺:制画工艺在客家民间流传甚广,名家辈出。如长汀上官周,宁化黄慎,上杭华岩,武平李灿均驰誉中外。尤以上官周的《晚笑堂画传》颇有影响。制画主要有版画,壁画,字画,蛋画,铁画,画像等。 代表有:英德英石假山盆景传统工艺
剪纸工艺:汀州剪纸工艺源于清代帝后生日摆万寿,民间张贴红签(剪纸图案)以表庆贺。后来逢春节或新婚喜庆,多巾红纸剪成的各种艺术图案或文字,寓庆贺祝福之意。传统图案有“鸾凤和鸣”、“松鹤延年”、“梅兰菊竹”、“寿星”等,文字有“福,禄,寿,喜”等,多出自巧妇之手。民间剪纸不限于妇女,有专门剪纸刻纸的艺人。各种图案应手而成,巧夺天工。
手扎工艺:客家手扎工艺品种繁多,依物施艺,各具特色。主要有彩扎,灯扎,纸扎和花扎四种。 代表有:连平忠信花灯、客家龙灯。
雕刻工艺:五华石雕。
客家民居分为赣南客家民居、闽西客家民居、粤东客家民居、粤北客家民居等几大流派。
客家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客家围屋大致可分为:闽西的方形、圆形土楼,赣南的口字、国字型土围子,粤北的四角楼、碉楼(如翁源的湖心坝高围墙)、粤北大围楼(以始兴隘子镇的满堂客家大围楼和翁源江尾镇思茅岭的张姓八卦围最具代表性),粤东梅州的围龙屋(如棣华居、仁厚温公祠、荣禄第、何子渊故居光裕庐、张弼士故居光禄第等)、带有碉楼的围龙屋(如兴宁躲世围)、圆围、半月楼(新月楼)、八角楼(如大埔道韵楼)、多角围屋和方、圆土楼(如大埔花萼楼),粤中惠阳、深圳的城堡式围楼(如鹤湖新居、龙田世居)和围村,香港围村(如新界曾氏大屋)等10余种类型。
赣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市客家人口占95%以上,世称“客家摇篮”。仍存有600余幢神奇的客家围屋,被称为“东方的古罗马”,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有龙南关西新围、燕翼围和安远的东升围,走进围屋就走进古老的城堡。这里有规模宏大的客家文化城,是客家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还有那尘封已久的客家古村落——白鹭村。
永定客家土楼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奇葩”,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福建土楼·永定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0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亲临闽西考察时嘱托我们“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一定要把祖先留下来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客家为汉族的一个民系或“次民族”。
一般而言,客家民系是于唐末宋初的南迁汉族人在闽、粤、赣交界地区,融合了部分的畲族、瑶族、南越族(“越”又通“粤”,古代“越”和“粤”是通假字,指华南百越地区。
)等东南亚的土著居民。
客家文化的主要文化特征继承了中古时期的中原汉族文化,也混合了南越族(南粤族)文化,进而形成特别的客家文化。
因此,“客家”的说法是作为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并非是一个种族的概念,乃文化的概念。
客家人非常团结合作,在中国大陆多居于闽粤赣地区,故有浓厚的山区文化,客家人也被称为“丘陵上的民族”。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亦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客家人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区居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广东本地的主要族群(广府、客家、潮汕、粤西高凉、四邑、海陆丰、粤北少民等)之一,也是江西和福建本地的重要族群之一。广东的几大族群,都是混合同化了岭南最早的原住居民百越诸族而最终形成的。客家民系并不比广东其他民系形成的时间晚,因为客家语本是中原雅言,只是到了南方后吸收了一些土著语言,但其主体仍是中古雅韵。客家人也并不比其他族群晚来于广东,在广东的河源、惠州等地最早定居的就是糅合了原古越诸族的客家先民。
客家人有五次大迁移,客家先民第一次大迁徙 西晋永康元年,发生了“八王之乱”,继而又爆发了人民反晋王朝的斗争,大大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这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西晋王朝覆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并于东晋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了义招县。这时,东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予以各种优待。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第二次大迁徙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榨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不久,爆发了先后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弛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战乱所及,惟有赣南、闽西南和广东东北“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根据客家族谱记载,这时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也不少。这就是中原汉人历史上第二次大举迁徙。这次南迁,延续到唐后的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
第三次即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大迁徙 北宋都城开封,于公元112年被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文天祥起兵抗元,率义军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粤各地,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男执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
第四次客家大迁徙 客家第四次迁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清兵进至福建和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到了广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胀。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而当地山多田少,耕殖所获,不足供应,乃思向外发展。适逢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发起“移湖广、填四川”和移民运动。于是,由中原移居两湖两广的汉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第五次客家大迁徙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辗转征战十余年。天京陷落后,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动乱使得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去谋生。
客家人向海外迁徙 自南宋末年以来,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迁的同时,又陆续通过海路和陆路向海外迁徙。海路由厦门、汕头、广州、海口、虎门、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凼家冲等港口出发,乘船冒险到达南洋各地。陆路通过广西、云南边境进入缅甸、越南等地。其中包括宋末抗元、清初“反清复明”、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早期领导的各次武装起义失败后,逃亡海外的志士,以及相当数量的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他们或自驾帆船,或被掳掠、诱骗、招雇为“契约华工”到南洋等地从事苦役。20世纪中叶以来,又有部分人由原住国向欧美等国乃至世界各地再行迁移。现在客家后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所谓“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民族,是因为我们具有一个不容置疑的文化认同,那就是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是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支柱和文化认同的基础。而文化认同有一个基本认知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首先在黄河流域、辽河流域,然后由北至南,自西向东延伸,并不断融合、同化,最终汇聚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大家族。
客家人的祖先就是来自中原地区,自秦汉东晋以后,几经战乱,辗转播迁,定居岭南。特别是唐末宋初、金元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族为了逃避战乱,大批南迁,进入了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由于他们在官方户籍中被称为客籍(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曾说:“土籍的本地人和数百年前从北方移来的客籍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界限……”),所以称之为“客家人”。客家人在迁徙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使他们形成了既有汉族又有自己特色的客家文化。
那么,客家文化都有哪些呢?
祠堂文化客家人非常重视祖先崇拜,他们远离中原故土,颠沛流离,一路跋涉往南方迁徙的时候,也不会忘记背上自己的祖先骸骨同迁。每到一地定居下来,他们就按姓氏建筑围屋过聚居生活,每一座围屋必定会有祠堂。所以,祠堂是客家建筑的标志,也是客家人聚集群的一道亮丽风景。一般来说,祠堂越大,显示这个家族的人口繁多,人丁兴旺,所以祠堂也是客家人姓氏郡望的标志之一。
每年的大年初一,客家人都会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方式,然后在祠堂聚餐,一些大的家族,参加祭祖和聚餐的人甚至多达上万人。有的地区,村里的老人去世了,也都在祠堂操办,从入殓到出殡,整个流程极为隆重,风风光光把逝者送上山,入土为安。在江西赣南一些地方,如果这一年谁家新生了男孩,也都要祠堂燃放鞭炮,称“添丁炮”。“添丁” 寓意着人丁兴旺、家族繁荣。还要请喝“添丁酒”,以庆祝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祈祷先祖保佑延续香火,家族人丁兴旺。
客家祖音客家人有句老话:“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若问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何处,他们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 中原。 若问客家人的“ 祖宗言” 出自何处, 他们也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 古代的中原汉语。
中原在历史上是大多数王朝的政治中心,统治者要控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自秦始皇开始就进行了文字、语言的统一。在后世每个王朝建立以后,也都要进行“正音”,即对字音定出新的统一的规范,作为王朝的官方语言。
客家人在衣冠南渡以后,虽然历经迁徙,在语言上他们仍保留了古代中原汉语的音韵,自宋代起就形成了北方和南方汉语均有差异的客家方言。可以这么说,客家人的音韵称得上中国古代汉语的“活化石”,而真正的中原官话,早已在数次历史变革中,消失在了历史的烟云之中。
节日民俗客家人至今跟中原人一样,对传统节日非常重视,春节、二月二、清明、端午、七月七、七月十五、中秋、重阳、冬至也是他们重要的节日,这也说明了客家人虽然南迁,但是祖先崇拜和农耕文化所派生出来的节日对他们仍然影响很深。
客家佛曲饶棺关灯叹亡魂
本文2023-10-03 04:20: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1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