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注解有哪几种常见的情况?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古代汉语注解有哪几种常见的情况?,第1张

我不太清楚你具体想问的是什么,如果是古书注释的体式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类:

1传注类 (1)训、诂:侧重于字、词、名物解释。(2)传:原本指解释儒家六经的书,到后代也作一般的注释名称。(3)注:始于东汉郑玄,下己意,作解说,使经义著明,与传一脉相承。(4)笺:对原注隐而不显、略而不详之处加以阐发,或记下自己的不同看法。

2章句类:不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但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如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等。

3义疏类:既解释经文,又解释注文。宋以前,疏和经、注单行成书;宋以后,为方便阅读,始将疏与相应的经注合刊在一起。所以义疏类注本都包含原文、注、疏等几部分。

4集解类:汇集众说并加上编者意见的一种注释,包括集注、集传、集解等。

5音义类:注音释义,此类著作注音为主,有事兼有简单释义,或指出经典不同版本的异文情况。音义书在给多音多义词注音时,注音本身即暗含释义。

(以上内容主要来自王宁老师主编的《古代汉语》,^_^)

相鼠

相鼠有皮⑴,人而无仪⑵;人而无仪,不死何为⑶?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⑷;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⑸?

相鼠有体⑹,人而无礼⑺;人而无礼,胡不遄死⑻?

⑴相:视也。

⑵仪:威仪,指人的举止作风大方正派而言,具有尊严的行为外表。一说为“礼仪”。

⑶何为:为何,为什么。

⑷止:假借为“耻”,郑笺释为“容止”,也可通。

⑸俟:等。“不死何俟”为“俟何”宾语前置。

⑹体:肢体。

⑺礼:礼仪,指知礼仪,或指有教养。

⑻胡:何,为何,为什么,怎么。遄(chuán):快,速速,赶快。

文言文的注释是指对文中个别难以理解字、词、句子加以解释的文字,是帮助学习者翻译文言文的。古籍注释列在正文之中,有双行夹注和夹注。现代书籍注释列于正文当页之下,称脚注,亦称本面注;列于文章之后或列于书籍之后者称篇末注。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全书注文的编排一般要求统一,以便于读者查考。注释在教科书中应用广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

注释的起源及分类

注释开始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分得较细,分别称之为注、释、传、笺、疏、章句等。包含的内容很广。诸凡字词音义、时间地点、人物事迹、典故出处、时代背景都是注释对象。有脚注、篇末注、夹注等形式。古籍注释列在正文之中,有双行夹注和夹注。

古代汉语注解有哪几种常见的情况?

我不太清楚你具体想问的是什么,如果是古书注释的体式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类: 1传注类 (1)训、诂:侧重于字、词、名物解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