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什么时候出现了霍乱?
霍乱病传入中国,使用了传统的霍乱病名。早在《内经》中,就曾多次使用霍乱这一病名。如《灵枢•五乱》篇说:“乱于肠胃,则为霍乱”。《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土不及,民病飨泄霍乱”。《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汉书》说:“闽越夏月暑时,欧(呕)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
《伤寒论》对霍乱的症状和治疗都有比较系统的阐述,如“呕吐而利,此名霍乱”,这些都说明,霍乱在汉代已是众所熟知的病名了。
对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学者们多遵从伍连德在《霍乱概论》中的论述,认为是从清嘉庆二十五年即1820年传入中国的。他是依据宋如林在重刊林森《痧症全书》序中所言:“嘉庆庚辰(1820年)秋,人多吐泻之疾,次年辛巳更甚剧”。又云:“此症始自广东,今岁福建台湾,患者尤甚”。余云岫在《流行霍乱与中国旧医学》一文中考证,中国之有霍乱,约在1817年,由印度经陆地传入,此前虽有记载,皆不能确定为真正霍乱。对此学术界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1817年的传入没造成特大流行,可从略。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1817年由印度源起造成世界大流行时,霍乱就传入了中国,故首次传入应从1817年算起。日本井村哮全也支持余云岫的观点。对于霍乱,我国似乎还有更早的记载,如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涂绅的《百代医宗》一书中记有“嘉靖甲子(1564年),人多患此疾,自脚心麻至膝上者,不胜其数,死者千万矣”。后世医生据此对霍乱有“麻脚瘟”的病名。医史学家陈邦贤认为,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记述霍乱的症状有吐利、腹痛、手足冷、烦躁、干呕、转筋等,似已认识此病。
在世界霍乱的七次大流行中,我国每次都是重疫区,并且在两次流行的间期也患者不绝,病毙者甚众。据伍连德《中国霍乱流行史略及其古代疗法概况》记载:“自一八二零年英国用兵缅甸,一旦霍乱流行,直由海道经缅甸达广州,波及温州及宁波两处,以宁波为剧。次年,真性霍乱遂流行于中国境内,由宁波向各埠蔓延,直抵北平、直隶、山东等省。一八二六年夏由印度传入中国。又自一八四零年由印度调入英印联军,遂造成第三次之霍乱流行”。陆定圃《冷庐医话•卷三•霍乱转筋》中说:“嘉庆庚辰年(1820年)后,患者不绝”。王清任《医林改错•下卷•瘟毒吐泻转筋说》中也说:“道光元年辛巳(1821年),病吐泻转筋者数省,死亡过多,贫不能葬埋者,国家发币施棺,月余之间,共数十万金”。在清代,以光绪十年(1888年)流行最盛。在民国时代,以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霍乱流行最广,波及城市达306处,患病者达10666人,死亡者达31974人。
霍乱传入我国后,因不知病源,医生则据症状名病和预防。徐子默在《吊脚痧方论》中,称此病为“吊脚痧”,同书又以付题称为“麻脚瘟”,田晋元则在所著《时行霍乱指迷》一书中,称为“时行霍乱”。民国初年,也有据英语者称此病名为“真霍乱”。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在法定文献和教科书中便称此病为霍乱,而不再称“真霍乱”和其他病名了。在王孟英所著《霍乱论》中,提出在春夏之际,在井中投以白矾、雄黄,水缸中浸石葛蒲根及降香为消毒预防之法。
霍乱虽然与《伤寒论》之霍乱病源和轻重不同,但运用《伤寒论》的辨证和方药,如用理中汤、四逆汤等却能收到很好的疗效。徐子默在《吊脚痧方论》中就明确指出以温经通阳之药为治。这一观点,历代以来虽有徐灵胎、王孟英等人反对,谓霍乱属热不可以热药疗治,但从病证有腹痛、米泔样便、手足厥冷等一派寒象来看,用姜附四逆辈方为契合,这也为实践所验证。当年章太炎先生就指出,四逆汤之疗效,和西医的樟脑针、盐水针(补液)效果不相上下,而且原理也相同。在当代,治疗霍乱的几大原则不外乎是输液或口服药物以补充水及电解质,使用抗生素(如磺胺、呋喃唑酮、四环素、强力霉素等)治疗并发症和对症治疗。运用中医药治疗霍乱是值得重视的,早在《内经》的运气学说中,就指出不同类型的气候模式与某些疾病流行相关。1951年,郁维对上海1946~1950年霍乱流行的研究,证实了霍乱流行与大气的绝对湿度有关。
1961年的埃尔托型霍乱,也曾出现于我国广东沿海,后曾波及二十余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造成一定的危害。而1992年于印度及孟加拉等地流行的霍乱,已经证实是埃托型的变型所致,该菌定名为0139。现已波及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尼泊尔、我国香港及欧美等地,我国1993年在新疆首先发现0139,5年多时间报告300余例,仅占同期爱尔托病例的05%。目前,在发展中国家霍乱的流行仍然是一个令人困扰的公共问题。1997年霍乱在扎伊尔的卢旺达难民中大规模爆发,造成7万人感染,1.2万人死亡。这证明,霍乱仍是灾难性的,这也说明第7次流行还没结束。
首发:5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董振国、黄耀滕 红水河流域发现的一只铜鼓,鼓面虽被磨损,字迹仍清晰可见,已经历20代人传承,现藏在广西东兰铜鼓民间收藏馆。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 ”天上星星多,地上铜鼓多;星星和铜鼓,给我们安乐。”广西壮族至今传唱着这首世代流传的铜鼓歌。 在广西,每逢重要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活动,壮族、瑶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都要敲打铜鼓。 铜鼓是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及东南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史学界有「 ”北鼎南鼓”之说。据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原理事长蒋廷瑜介绍,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铜鼓与当地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铜鼓文化。 「 ”铜鼓是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之一,就目前所知,越南、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9国都曾经铸造或使用过铜鼓,有的国家、有些民族至今还在使用铜鼓。”蒋廷瑜说。 东南亚铜鼓文化历史悠久,铜鼓上的太阳纹、鸟纹、羽人纹等主要纹饰与中国南方铜鼓的纹饰十分相似或相同,说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民族很早就已经有了交流和往来。 在新中国成立前漫长的历史时期,拥有铜鼓往往是权势的象征。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铜鼓文化再度兴盛。在广西、贵州等西南地区,很多人家开始购买铜鼓摆放家中,遇有重大节日、喜庆家事,纷纷敲响铜鼓;作为一种民族乐器,铜鼓也开始进入校园,陶冶学生的艺术素养。 广西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少数民族同胞扛着铜鼓前去参加「 ”蚂拐节”活动。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中国与东南亚古文化的共同载体 缅甸铜鼓历史悠久。唐朝刘恂的《岭表录异》中记载:「 ”贞元中,骠国进乐有玉螺铜鼓。” 骠国是古代缅甸骠人所建。史料记载,公元802年,骠国王派遣王子率领使团到访中国,在长安用铜鼓献乐。著名诗人白居易还为此专门写了一首《骠国乐》:「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千击文身踊。” 越南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铜鼓国。越南清化省东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鼓,被专家认为是越南最早的铜鼓。14世纪,越南汉字手抄本《越甸幽灵集》《岭南摭怪》等书中,就曾出现与铜鼓有关的神话传说。 14世纪泰国古老著作《三界经》也提到铜鼓:「 ”锣鼓宣天,法螺号响,金钟丁当,铜鼓冬冬。”阿瑜陀耶王朝初期,波隆摩·戴莱洛迦纳颁布的《宫廷法》又一次提到铜鼓,把铜鼓作为宫廷乐器之一。 东盟十国中,除了菲律宾外,其他9个国家都有铜鼓。中国的铜鼓和流传于东南亚国家的铜鼓,在造型、式样、纹饰等特征上,有着很高的相似性。 1979年,日本学者今村启尔在《东京大学考古学研究室研究纪要》上发表《关于先Ⅰ型铜鼓》一文,提出了「 ”先黑格尔Ⅰ型铜鼓”的命题,这类铜鼓就是中国学者分类为最早铜鼓的「 ”万家坝型铜鼓”,在越南和泰国都有发现。部分学者认为,越南早期东山铜鼓就是在中国万家坝铜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年已八旬的蒋廷瑜是广西兴安县人,从事铜鼓研究30余年。他曾先后几次赴越南考察,通过对比铜鼓的造型、纹饰,发现东山铜鼓与中国石寨山型铜鼓和冷水冲型铜鼓相似:「 ”越南早期的东山铜鼓受到了万家坝铜鼓的影响,与中国的石寨山型铜鼓并行发展,同中有异。晚期越南的东山铜鼓则反过来影响了中国铜鼓的发展,创造了新型的冷水冲型铜鼓。这种早期文明交流互相促进,让铜鼓文化达到了一个巅峰。” 国内外学者对铜鼓有不同的分类,但无论是越南的黄下鼓、广昌鼓、河内鼓,老挝的乌汶鼓,柬埔寨的马德望鼓、托斯塔鼓,缅甸的巴栖鼓,还是泰国的知府鼓,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铜鼓都与中国某个时期某一类型的铜鼓相似。 近年来,中国—东盟友好关系快速发展,双方经贸和人文往来不断加深。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和东盟国家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化上的相通性,为促进中国—东盟关系的长足发展、加深经贸文化往来,提供了文化相似、民心相通的基础。而铜鼓文化很好地印证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通过相互借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广西民族博物馆陈列的铜鼓。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通天神物的传说与图腾崇拜 越南的神话传说中提到,古代一位首领出征打仗时,夜梦山神,请求携带铜鼓随军助战,最后在铜鼓声助威下,取得了胜利。 壮族始祖称布洛陀。壮语中,「 ”布洛陀”意为「 ”山里的老人”或「 ”无事不知晓的老人”。在壮族先民的口头文学中,布洛陀是创世神和道德神。传说布洛陀有开天地、定万物、取火、开红水河、造谷物、造牛、教养家禽、造屋、射太阳的功绩。 铜鼓也是布洛陀造的。布洛陀开了天和地、造了人后,就在天上安了家,但有时他会从天上飞下来,倾听人间心声,看看人间缺少什么,再由他来创造。 有一次,地上的人们说:「 ”大地上样样都好,就是缺少星星。”布洛陀说:「 ”对呀,地上应该有自己的星星。”于是布洛陀带领人们用三色泥做模,采来孔雀石,砍来青钢柴,烧石炼铜。三天三夜后,炼造出了两端大中间小,一端封顶一端空的物件。封顶的一端有一颗又大又亮的星星,周围还有一些小星星。 布洛陀用拳头照着大星星一敲,发出了「 ”抛曼抛奔”的声音。布洛陀对人们说:「 ”这些东西叫阿冉,它们就是地上的星星。” 壮语的「 ”阿冉”即铜鼓,而「 ”抛曼抛奔”就是壮语「 ”保寨保村”的谐音。传说自此以后,壮族就有了铜鼓,铜鼓歌也在壮族中世代流传。 瑶族传说中,铜鼓是始祖密洛陀派他的儿子制造的。布依族传说中,铜鼓是祖先布杰为了让布依族的老人死后能上十二层天成仙,牺牲自己从天神那里讨来的。广西那坡的彝族传说,铜鼓是他们的祖先波罗和罗里芬铸造的,每逢农历四月初十彝族的跳弓节,节日里唱的诗经《铜鼓王》叙述了这对夫妇铸造铜鼓的经历。 「 ”各少数民族都把铜鼓作为通天的神器,他们认为铜鼓声可以沟通天上的神。”蒋廷瑜说,在一些用铜鼓的少数民族地区,外族人不能敲打铜鼓,甚至不能触摸,否则会被视为对神的不敬。铜鼓是神物,也常用来镇宅安居,或作为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神器。 在广西红水河两岸的东兰、巴马、天峨、南丹等地的壮族村寨中,每年大年初一到二月初二前后,都要举行「 ”青蛙节”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青蛙节”在当地又叫「 ”蚂拐节”,敲打铜鼓是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冷水冲型铜鼓、灵山型铜鼓、北流型铜鼓和西盟型铜鼓,基本都有青蛙或牛马立体装饰物伏在鼓面上。在冷水冲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遵义型铜鼓虽然没有青蛙,仍在纹饰上保有青蛙爪的痕迹。在壮族传说中,青蛙是雷神的儿女,是沟通人间与雷神的使者。「 ”青蛙节”上跳青蛙舞、唱青蛙歌时敲铜鼓就是要告诉天上的雷神,人们在祭祀青蛙,也在表达对雷神的尊敬。 在使用西盟型铜鼓的云南西盟佤族地区,传说铜鼓是由高山中修炼成精的一对青蛙夫妇所生的子女所造。铜鼓上铸上青蛙,是为了纪念已经修炼成人的青蛙祖先。铜鼓上除了青蛙、牛马等立体装饰物,还有些云雷纹装饰,反映了少数民族把铜鼓作为通天的神物,希望通过敲打铜鼓祈求天神保佑,风调雨顺、稻作丰收,铜鼓也因此成为红水河两岸稻作民族崇拜的图腾。 充满着神话传说的铜鼓,真正的发源地是哪里又是如何从起源地进行扩散传播的 两千多年历史的不断演化 「 ”铜鼓云屯,欣赏了,壮家文化。中心处,一轮皎日,光芒四射。肖像周天辰十二,云波层迭纹多寡。边缘上,成对伏青蛙,服牛马。径寻丈,壮而大;径咫尺,精而雅。也并非一律千篇如卦。东汉马援曾此见,道光年号界其下。细思量,当是盖窖藏,鼓非也。” 1963年3月,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南宁参观广西博物馆的铜鼓展览后,惊叹于铜鼓形态各异、制造精美的艺术风格,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满江红》。 正史中对铜鼓的最早记录,源自南北朝时期的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马援传》:「 ”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阯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 云南楚雄万家坝古墓中,最珍贵的出土文物是5件铜鼓,经「 ”碳14”测定,这些铜鼓所在的墓葬距今已有2700年左右,意味着春秋战国时代,最早的铜鼓已经出现。 「 ”这就确定了云南楚雄是铜鼓的发源地,为铜鼓起源地的争论做了结论。”蒋廷瑜说。 蒋廷瑜师从于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1964年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他回忆起与铜鼓初次「 ”见面”的经历:1962年1月,苏秉琦带着学生们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参观,在边疆少数民族文化陈列部分,蒋廷瑜第一次见到了铜鼓,而那面铜鼓正好是广西岑溪出土,这让他感到亲切,也因此与铜鼓结下了不解之缘。研究铜鼓30多年,蒋廷瑜主编或参与编写的铜鼓研究著作就超过20本。 「 ”铜鼓最初是用来煮饭的锅。”蒋廷瑜认为,铜鼓是从铜釜演化而来。釜主要用于煮饭烧菜,古人饭后把它翻过来敲击,以获取具有一定音乐效果的声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釜逐渐演变成专用的击打乐器。「 ”万家坝出土的铜鼓,底部有火烧的痕迹可以印证这个观点。” 铜鼓如何从云南传到范围如此广大的地区蒋廷瑜认为,铜鼓主要是沿着河流进行传播。 在地理上,贯穿广西全境的红水河发源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的马雄山,在广西境内有众多支流。红水河最大的支流北盘江则流经云南和贵州,贵州境内的支流还有桑郎河、蒙江等。红水河下游是柳江—黔江—浔江—西江,最后经珠江汇入大海。铜鼓的发源地云南楚雄万家坝位于龙川江支流青龙西岸,龙川江是长江上游金沙江的一级支流。这些河流的分布,与铜鼓在全国只有云南、广西、广东、海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和湖北9个省份出现相符。 在广西左江两百多公里沿岸的部分岩壁上,目前发现了60余处大型壁画。据考证,这些壁画是两千多年前生息繁衍于此的壮族先民古骆越人留下的。最著名的是广西宁明县的花山岩画。其断崖高270余米,南北长350余米,所画图像有1300多个,画中有人、船、马以及铜鼓等形象。这些岩画很可能记录了古代击铜鼓赛江神的活动。 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铜鼓的造型、形态、纹饰等不断发生变化。其功能也逐渐由煮饭铜釜、击打乐器,发展成统治阶级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最后为少数民族首领或贵族所独有,变成礼器和祭祀对象。 「 ”铜鼓虽然发源于云南,但却是在广西得到了发展和兴盛。”蒋廷瑜说,无论从铜鼓发现的数量、铜鼓的分布范围、民间的收藏力度、现在使用铜鼓的频率、资料的丰富性等,广西无疑是全国乃至世界之最。 失传的工艺和千年铜鼓的「 ”新生” 「 ”美国、日本、英国、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都有人在做铜鼓研究。中国铜鼓研究有些后劲不足,年轻人对研究铜鼓兴趣不是很大。”蒋廷瑜对此颇有忧虑,曾经广泛流行于全国多省份的铜鼓,如今只有在广西的桂西北和云南、贵州部分地区仍在使用。 学界对铜鼓的研究,国外比国内起步早。真正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系统研究铜鼓的是奥地利学者弗朗西·黑格尔。19世纪末,他在汉学家夏德的帮助下,研究中文古籍,结合维也纳博物馆收藏的铜鼓和资料完成了著作《东南亚古代金属鼓》。 在越南,也早有铜鼓研究,甚至和中国颇有渊源。在日本,铜鼓也引起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蒋廷瑜说,1995年应邀在日本考察时,就在东京大学见到铜鼓收藏。日本东京东南亚学会还曾举办「 ”考古学与铜鼓研究”会议和「 ”地域学的铜鼓研究”专题分会。一个没有铜鼓流传,民间也没有使用铜鼓习俗的国家却主办了铜鼓研究会议,这让蒋廷瑜颇为感慨。 在国外学者对铜鼓研究如火如荼、争论不休的时候,上世纪30年代,部分中国学者才意识到对铜鼓进行收集和研究的必要。新中国成立后,铜鼓的研究和收藏才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 ”铜鼓在清朝道光时期,特别是鸦片战争后基本停止铸造了,相应地铜鼓铸造技艺也慢慢失传。”蒋廷瑜说,铸造铜鼓的工艺,至今无任何历史文献记载。铸造铜鼓的遗址尚在,但却未留下任何铸造模具。 上世纪50年代末,由于大炼钢铁,一些存世铜鼓遭到毁坏或破坏,铜鼓数量急剧下降,加上制造工艺的失传,让这个少数民族文化「 ”活化石”面临很大危机。 2006年5月,壮族铜鼓习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的「 ”青蛙节”、南丹白裤瑶的「 ”铜鼓舞”、布依族的「 ”铜鼓十二调”等与铜鼓有关的习俗和节日,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民间铜鼓爱好者的反复试验之下,铜鼓铸造又迎来了「 ”新生”。如今在广西的东兰县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都出现了制造铜鼓的工厂。 「 ”现在我们东兰几乎每个村都有铜鼓,有时候是村民自己购买,有时候是整个村子凑钱买。”东兰传承民间铜鼓厂的创办人罗明经说,近些年买铜鼓人的越来越多。东兰、南丹等县,逢年过节或是开业庆典、红白喜事,又恢复了敲打铜鼓的习惯。「 ”去年单是在东兰县,就卖了500套铜鼓,如果算上卖到云南、贵州的,大概有2000套。”一套铜鼓 有4面不同音调的鼓,这是桂西北地区常用的铜鼓搭配。 「 ”春节的时候,我这儿的铜鼓都脱销了。”另一家铜鼓厂的创办人牙运永说,原来作为礼品的铜鼓,现在大都卖给村民自用。 牙运永用12面大铜鼓现场演奏了一段乐曲,声音洪亮而激越,古代先民们敲铜鼓或欢庆起舞或祭天祈祷的场景仿佛浮现在眼前,千年鼓声在历史的时空中回荡,经久不绝。 往期文章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慧 | 校对:赵岑
1占婆国的占婆历史
占婆国,是一个由法国人乔治·马司培罗通过撰写《占婆史》而“建立”的古国,他在该书的“叙言”中说:“编撰这部书的原因,是有感于该国自从被越南消灭以后,“其遗种今散居柬浦寨及安南南圻一带;既乏联络,故于其过去之伟迹,亦久焉自忘。”
为免占婆历史的研究最终变成绝学,他就着手编撰,以提供一部「叙述此民族之过去,及其宗教、政治、法律、风俗、艺术的书籍。 在这本书里,占婆国的王城设立在了占城,并与一些越南古城名等同起来,如“林邑、环王”等等。
后来,民国学者又通过这些古名,发展出了丰富曲折的占婆史。如学者王邦维指出占波是「梵文Campā的音译,即指林邑」,他通过研究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荆州法振禅师》条有「遂附舶东归,有望交址,覆至瞻波(原注:即林邑国也)」之句,又进一步得出「瞻波即占波」。
经过以上这些古籍整理后,占婆国的大致历史脉络为:占婆(champa),东南亚的古国之一,与扶南(funan,今柬埔寨)一样是最早有史可考的国家。领土的范围大概在越南的中南部,也就是汉朝所建的日南郡的大部。
其居民主体是源自印度族的占族人(至今尚未完全被越人同化,是越南和柬埔寨的一个少数民族),所以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极深,一度信仰婆罗门教。考古资料显示,湿婆神(婆罗门教的主神之一)在那里受到了广泛的崇拜。
占人自称其国是占婆国(这是一个通称,此文标题就用了),但是在中国的史书里面,则有三个不同的称呼:东汉末以后称林邑,唐时称环王国,五代以后称占城。占婆国公元一世纪末从东汉政权治下独立后,北与中国各王朝,南与柬埔寨各王国长期交战,没有落什么大下风。
但是安南人兴起之后,占婆人却在和他们胶着几百年后逐渐被蚕食,出了几个想振作的国君,也只是输得更惨。最终在安南后黎朝黎圣宗亲征下彻底瓦解,沦为安南的属国,并最终悄无声息的被越南人同化。
这个古国的存在时间,几乎有一千五百年,其情形和拜占庭帝国颇为类似。冯承钧先生说,一部越南史,实一部越占交争史,质言之,中国印度文化交争史也。
诚如斯言。东汉时期林邑的建国,就是从汉朝治下脱离的过程。
占人(此时称象林夷)本居日南郡象林县一带,东汉末屡屡反叛,劫掠州县,交州刺史不胜其烦。其中一次在汉顺帝永和二年(公元137年),征交趾兵平叛,结果反而倒戈,形势非常危险,廷议要调荆、杨、兖、豫四万人征讨,幸亏名臣李固力阻,派人招降,其后夏方两任交州刺史,威信极高,占人闻其名而降。
时至汉献帝初平年间(190-193年),象林人区方杀县令自立,为林邑王,林邑最终独立。魏晋南北朝时期林邑王范雄(区连外孙,其间的世系不可考),范文(本是奴隶,后趁王死篡位),范胡达(文子)范阳迈(胡达子)在位期间,时时劫掠日南郡,两晋、刘宋交州刺史不得不长期与之作战。
其中范熊甚至想联合扶南国一起北上。《水经注》里面曾经有一段东吴时期林邑与东吴于湾大战,占领区粟地区,而后两国息兵,以寿冷县(今顺化)为界的记载。
事在东吴赤乌十一年(公元248年),不过不见于其他古籍,也无林邑王名号。到了宋武帝刘裕,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他在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46年)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南伐。
阳迈阳降阴战,被识破,和之大军攻陷区粟(就是三百年前被占的那个地方),并乘胜南追,大略其都而还,据说获得合十万英镑黄金的战利品。《宋书》只说“所获珍异,皆无名之宝”,《南齐书》就有一段搞笑的论述了:说林邑有金山,有金汁流出,林邑国就铸神像为金人。
和之平林邑,毁其金人,得到数万斤的黄金,他死后见胡神为祟(不知道萧子显怎么知道的)。自此以后林邑基本无力北侵,并于永明九年(公元491年)受南齐封号为持节,都督缘海诸军事,安南将军,林邑王,这是临邑作为藩属首次受封。
隋唐时期陈朝的衰落让林邑人再度入侵,不过时间很短,因为隋朝两帝的兵威彻底再次击溃了林邑的野心。隋文帝的伐林邑可是一个经典战例:隋文帝灭陈后,天下承平无事。
恰好林邑久不朝贡,大臣们都说那里多异宝,文帝听罢心里痒痒的(刘宋的故事可是很吸引人),遂于仁寿末遣大将军刘方南征。林邑王率巨象出战,隋军打不过。
刘方心生一计,于是在战场掘了很多陷阱,然后假装溃退,林邑兵穷追。结果象兵全陷了进去,一片混乱,大败。
刘方打到国都,战利品有金神十一个。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炀帝派军南征,灭林邑国,分其地方为三郡。
占人不服,屡屡反抗,终于复国成功。之后就是唐朝,林邑王摄于国威,不敢造次,朝贡不绝。
献唐太宗的贡品中有一只白鹦鹉,非常聪明,善于应答。太宗看了觉得怜惜,就叫使节把它放了。
到了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林邑王被权臣所杀,并被族灭。国人立王头黎的女儿为王,却难以治国,于是立头黎的外甥为王,并把女王嫁给他,以后林邑王称环王。
占城的衰亡五代的时候,安南趁机脱离中国,从此两国相隔,只余纯粹的藩属关系了。宋太宗之时,占城王杨波为安南前黎朝所苦,请求太宗下诏,安南不得不有所收敛。
这样的诏书宋时下了好多。
2占婆国的占婆文化开始的时候说到占人一度信仰婆罗门教,如今的遗迹有很丰富的体现。这种印度教化是东南亚民族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到公元1676年的时候,占人基本上就转而信奉 教,这样导致了一种文化上的断层,尤其是对这样一个几乎没有领地,朝不保夕的民族。在占人的网站上,发觉他们在艰难的保持自己的传统。有个网站最醒目的一句话是Champa will survive,as long as its culture is alive(只要占婆的文化存在,占婆将永存)
以上的简述中占关系史,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化联系。占城并没有受汉文化太大的影响,也不在汉文化圈内,一直以来都是“印度教化”(这个词当然不大准确)的国家。但是中国经济史上,“占城稻”却是鼎鼎大名:江淮地区历来苦于没有抗旱的水稻品种,一遇干旱就没有什么收获。宋真宗从福建取来占城稻三万斛,分给江淮地区种植,他甚至在殿后试种,成熟后拿给百官看,足见其重视。占城稻自然源自占城,抗旱早熟。宋以后的水稻产量由此上了一个大台阶。
3历史上是否有过占婆国占婆国 占婆的简史占婆(champa),东南亚的古国之一,与扶南(funan,今柬埔寨)一样是最早有史可考的国家领土的范围大概在现在越南的中南部,也就是汉朝所建的日南郡的大部 其居民主体是源自印度族的占族人(现在还没有完全被越人同化,是越南和柬埔寨的一个少数民族),所以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极深,一度信仰婆罗门教考古资料显示,湿婆神(婆罗门教的主神之一)在那里受到了广泛的崇拜 占人自称其国是占婆国(这是一个通称,此文标题就用了),但是在中国的史书里面,则有三个不同的称呼东汉末以后称林邑,唐时称环王,五代以后称占城:看书不要糊涂的说。
占婆国公元一世纪末从东汉政权治下独立后,北与中国各王朝,南与柬埔寨各王国长期交战,没有落什么大下风。但是安南人兴起之后,占婆人却在和他们胶者几百年后逐渐被蚕食,出了几个想振作的国君,也只是输得更惨。
最终在安南后黎朝圣宗亲征下彻底瓦解,沦为安南的属国,并最终悄无声息的被越南人同化。这个古国的存在时间,几乎有一千五百年,其情形和拜占庭帝国颇为类似冯承钧先生说,一部越南史,实一部越占交争史,质言之,中国印度文化交争史也。
诚如斯言。 占婆的风土人情说点占婆的风土人情"贵女贱男,同姓为婚,妇先娉婿"(晋书),此时应该尚信奉婆罗门教,这句话见于好几本正史"人皆倮露徒跣,以黑色为美"(晋书),"当时的“南蛮”部族多是这样,比如晋朝的使臣就劝扶南王让百姓穿衣,活活"有文字"(晋书),即布拉赫米文字,后来的占文 "王卫兵五千,战乘象,藤为铠,竹为弓矢,率象千,马四百,分前后"(新唐书),这是关于其军队的很详细的解释,隋将军刘芳就曾经大破象兵。
"(成祖)四年贡白象方物"(明史),观占婆国的贡物,多为象,犀角,香料等,皆为盛产之物。《征占日程》(越南文人作,著者未知)里面记载了几件奇异的事情。
说占城有飞头瘟,没有身体,只有一头飞来飞去吃人。还有占城国内多有一种食人鱼,即使在小溪里面人也只敢乘筏子。
中占的关系安南建国以前,中国历代王朝南边的隐患就是占婆占人本居日南郡象林县,东汉末区连杀县令自立为王以后数百年间和中原王朝在日南郡拉锯,直至安南兴起与中国不再交界(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历史学家们一直猜测中国的一个县不可能完全印度化,所以林邑和占婆不大可能是同一个国家,或许是一个征服了另外一个。最早的占婆人有可能来自印尼群岛) 东吴至南朝,各王朝基本上都偏安江左,于交州之地无法过于重视恰巧此时林邑尚为蛮夷,远未开化,向北劫掠甚多,两国之间交兵不断,如林邑王范胡达就是无岁不征隋唐势强,炀帝甚至曾灭其国为郡,战事甚少,安安静静的纳贡日子比较多。
至五代时,安南兴起并最终建国,两国再无厉害关系,反而有了共同的敌人占城为安南所迫之时,常向中国王朝求救,如明成祖征安南所列的二十大罪中,就有六条是关于侵略占城当然,还有一个插曲就是元朝对占城的进攻,占城虽降复叛 南朝前的林邑的建国,就是从汉朝治下脱离的过程占人(此时称象林夷)本居日南郡象林县一带,东汉末屡屡反叛,劫掠州县,交州刺史不胜其烦其中一次在汉顺帝永和二年(公元137年),征交趾兵平叛,结果反而倒戈,形势非常危险廷议要调荆、杨、兖、豫四万人征讨,幸亏名臣李固力阻,派人招降其后夏方两任交州刺史,威信极高,占人闻其名而降时至汉献帝初平年间(190-193年),象林人区方杀县令自立,为林邑王,林邑最终独立 林邑王范雄(区连外孙,其间的世系不可考),范文(本是奴隶,后趁王死篡位,牛人吧),范胡达(文子)范阳迈(胡达子)在位期间,时时劫掠日南郡,两晋,刘宋交州刺史不得不长期与之作战其中范熊甚至想联合扶南国一起北上 水经注里面曾经有一段东吴时期林邑与东吴于湾大战,占领区粟地区,而后两国息兵,以寿冷县(今顺化)为界的记载事在东吴赤乌十一年(公元248年),不过不见于其他古籍,也无林邑王名号到了宋武帝刘裕,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他在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46年)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北伐阳迈阳降阴战,被识破和之大军攻陷区粟(就是三百年前被占的那个地方),并乘胜南追,大略其都而还,据说获得合十万英镑黄金的战利品 宋书只说"所获珍异,皆无名之宝", 自此以后林邑基本无力北侵,并于永明九年(公元491年)受南齐封号为持节,都督缘海诸军事,安南将军,林邑王,这是临邑作为藩属首次受封 隋唐时 陈朝的衰落让林邑人再度入侵,不过时间很短,因为隋朝两帝的兵威彻底再次击溃了林邑的野心 隋文帝的伐林邑可是一个经典战例: 隋文帝灭陈后,天下承平无事恰好林邑久不朝贡,大臣们都说那里多异宝,文帝听罢心里痒痒的(,遂于仁寿末遣大将军刘方南征林邑王率巨象出战,隋军打不过刘方心生一计,于是在战场掘了很多陷阱,然后假装溃退,林邑兵穷追结果象兵全陷了进去,一片混乱,大败刘方打到国都,战利品有金神十一个 隋炀帝大亚元年(605年),炀帝派军南征,灭林邑国,分其地方为三郡占人。
4占婆国家的兴衰是怎样的占婆系占婆补罗的省译(“补罗”梵语意为城),我国古书 中称为“林邑”、“环王”或“占城”。
占人在今越南中部地区 建立占婆,秦汉时为中国郡县。198年,区逵乘汉朝势衰自立 为王,建立国家。
占婆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信奉印度教和小乘 佛教。与中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
与邻国常有战争发生。 982年,首次遭到越南前黎朝的进犯,首都沦陷,国王毙命, 并被迫把首都迁往南方的佛誓城(今平定省)。
1044年,越南 李朝的军队再度来犯,杀死国王和众多无辜百姓。1069年, 越南李朝三次侵犯,攻陷佛誓城,国王被俘,并被迫割让布 政、地哩、麻令三州给越南。
12世纪时,柬埔寨的吴哥王朝 与李朝争夺占婆,于1145年曾一度占领首都佛誓城。14世纪 初,沦为越南陈朝的附属国。
占婆王制蓬峨统治时期(1360- 1390)国力强盛,不仅收回被越南掠去的领土,而且几度攻辟 其首都升龙(今河内),并俘获其皇帝。 制蓬峨死后,岘港以 北地区重新被陈朝侵占。
1471年大部领土被越南后黎朝侵占, 国力大为削弱。1697年最终被越南南方阮氏所灭。
5纵观中国历史地图,为什么古中国没有将缅甸 越南 老挝这些国家统治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所以攻打周围这些小国认为于礼不符,你说的这三个国家中的越南,在秦朝的时候,越南中北部属于南越国赵佗,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国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的直属领土,越南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北属时期”或“郡县时代”。据说,远古越南人的两个脚趾相交,因此被中国人称为“交趾”。越南在历史上的称呼几经变更,最早被称为“交趾”。
东汉末年(公元192年),占族人区连杀死汉朝的日南郡象林县令,占据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区,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林邑国(后称占婆国),与东汉以顺化为界。隋朝时被隋炀帝派兵灭国,置三郡,唐朝时复国,与中国以横山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腊占领,后复国。
15世纪明成祖永乐年间,越南陈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犁篡位,中国明朝应陈朝遗臣的请求推翻了胡氏政权。明军顺势占领了越南,设郡县、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再次进行了直接统治,即“安南属明时期”。不过在明成祖死后数年,黎利发动蓝山起义将明军驱逐出越南,但承诺维持与明朝的宗藩关系之后,恢复了独立,建立了后黎朝
6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国号是哪一个越南国号的历史有如下几个:
1、文朗国时期,越南北部一带:
自中国秦朝以前,神话传说中的英雄雒龙君。(本名崇缆,称号雒王或雄王),于现在越南北部一带成立国家,名叫“文郎国”,这算是越南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号,但是此时只在越南北部,并不是全境之内。
2、瓯雒国时期,疆域,越南北部一带:
前257年,蜀国末代王子蜀泮率领其族民,辗转到达现在越南北部,建立瓯雒国,并自称为安阳王。后来被秦军占领,并设置了象郡来进行管理;(在之后的一千年的时间里面,越南北部一直是中国的领土,除了汉初赵佗建立的南越国之外。)
3、占婆国时期,疆域,越南中部一带:
东汉永和二年(137年),占族人区连杀死汉朝的日南郡象林县令,从东汉独立,占据了原日南郡的大部份地区(越南中部),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占婆国,与东汉以顺化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腊占领,后复国。
4、吴朝时期,疆域,越南北部一带:
公元939年,吴权打败中国南汉军后,越南北部脱离了中国一千多年的统治得到独立,但是并未正式建立国号与使用年号;
5、大瞿越国时期,又称丁朝,疆域,越南北部;
968年,丁部领(丁先皇)以武力征服境内的割据势力,建立国号大瞿越(丁朝),两年后又自称皇帝与使用年号太平,定都华闾(今宁平省宁平市),被认为是越南正式脱离中国而自主之始。这时期,丁先皇建立了国号,年号、定都。这是首次越南真正意义上的建国。
虽然后来接受中国宋朝太祖册封为交趾郡王,中国古代皇帝正式承认越南是自治的藩属国而不再是直接管理的中国本土。
5、前黎朝、李朝、陈朝三个朝代时期无国号:
980年,黎桓建立前黎朝。1010年,李公蕴建立李朝,并迁都升龙(今河内)。1225年,陈煚(实为陈守度)建立陈朝。10~13世纪,大越向南方的占城扩张,1402年夺取占城的占洞、古垒两州,把越南领土推进到今广南、广义地区。除了南进扩张,令越南人自豪的是,陈朝接连三次击退了蒙古大军的侵略,陈兴道被视为抗元的民族英雄。
6、明清时期相继出现“后黎朝”、“西山朝”、“阮朝”时期,并无统一国号:
中国明朝侵略并占领越南,在升龙设立了交趾布政司(行省),进行直接统治。1428年,黎利击败中国明朝占领军,自立为帝建立后黎朝,于是明朝从越南撤兵,并承认越南政权的合法性。1471年,越南攻灭了南方的占婆。1527年,后黎朝南北分裂,北部由莫登庸建立的莫朝控制。1592年,后黎朝复辟,北部由郑氏家族控制,南部则由阮氏家族控制,1698年,阮氏家族出兵吞并下高棉(今湄公河三角洲)。
1771年,爆发西山三兄弟起义(阮文岳、阮文侣、阮文惠),先后灭阮主、郑主、后黎朝,统一全国,建立西山朝。
7、越南国时期:疆域,整个越南地区:
1802年,阮福映在法国支持下灭西山朝,建立阮朝,之后接受中国清朝嘉庆帝的更改册封为“越南国王”,正式建立新国号为“越南”,这也是越南名称的由来,越南也正是成为国号一直传承至今。
其他:从远古到现代,越南使用的国号有“文郎”(或是“越”和“于越”)、“瓯雒”、“南越”、“万春”、“野能”、“大瞿越”、“大越”、“大虞”、“越南”、“大南”等;但历史上的中国、朝鲜半岛、琉球、日本却广泛使用“交趾”、“安南”等来称呼该国。
望采纳,谢谢!
中国古代历史上什么时候出现了霍乱?
本文2023-10-03 05:56: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