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十大名贵野生菌是那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5收藏

云南十大名贵野生菌是那些?,第1张

云南十大名贵野生菌有干巴菌、羊肚菌、松茸、松露、红菇、鸡枞菌、黑虎掌菌、牛肝菌、鸡油菌、青头菌。

云南人眼里,只有两种菌,一种野生菌,一种不是菌。

在云南,没有野生完整的。每年雨季至入秋,云南人朋友圈几乎都在晒野生菌。坊间流传,云南人说自己吃菌第二,绝没有人敢称第一。云南产生了独特的野生菌文化,并逐渐从一个小众的食材变身成为致富的绿色产业,从云南大山走向了全球餐桌。

“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一片菌子气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笔下的云南雨季。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雨》中写道:“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作家阿城在《思乡与蛋白酶》一文中写道:说到鲜,食遍全世界,我觉得最鲜的还是中国云南的鸡枞菌。而印象最深的是《舌尖上的中国》中烤松茸那一段的影像,炭火上微微卷曲的松茸片,香味仿佛通过屏幕散发出来。

云南野生菌食用简史

追溯云南野生菌食用历史,可谓穿越古今,源远流长。在有记载的近四千年里,野生菌从未离开过人们的餐桌。翻看古书《滇南杂志》:“土人盐而脯之,经年可食;若熬液为油,代以酱豉,其味优佳,浓鲜美艳,侵溢喉舌间,为滇中佳品。”

明朝正德六年,今科状元杨升庵被流放到云南保山,途中食用鸡枞,赞美其为:“海上天风吹玉枝,樵童睡熟不曾知,仙翁近住阳洞,分得琼英一两枝”。相传明熹宗就曾吃过云南的鸡枞菌,明代潘之恒《广菌浦》、清代薛宝辰《素食说略》等等古籍中都有云南菌的记载。

仰韶时代,就有文书记载人食用野生菌的典故。

大约一千多年前,古人就记载过蘑菇的种植方法,有“芝生于土,土气和而芝草生”“紫芝之载如种豆”这样的语句。三国时期,陈仁玉写了一本专门讲如何培育蘑菇的书,名为《菌谱》,是最早教授香菇种植的典籍。至宋元明清,名人爱吃云南野生菌的佳话不胜枚举。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今科状元杨升庵被流放至云南保山,途中食用鸡㙡,赞其为“海上天风吹玉枝”。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记载,“鸡㙡出云南,生沙地间之覃也”。清代名家赵翼入滇后第一次吃鸡㙡,盛赞道:“老饕惊叹得未有,异哉此鸡是何族?”近代,美食家汪曾祺曾用“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形容自己对干巴菌的喜爱。作家阿城则称赞云南鸡㙡做的汤,“极危险”。

汪曾祺还曾很细心地比较过云南菌市上出售的各种菌子,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深褐带绿,就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面还夹杂着许多草屑、松毛,真叫人怀疑它是否能吃。但是,只要把草屑、松毛择净,撕成细丝,和青辣椒同炒,其味道之美,会叫你啧啧称赞,这才令人信服为什么它的卖价比鸡枞还要贵。

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菌盖只有银圆大小,浅**,发出杏干香味,但质韧而味泛,一般只有于做菜时配色,并不好吃,在汪曾祺的笔端,品评高下,把这些菌子的特点都写绝了。

从古到今,野生菌食用的方法变化并不大。近代有人总结归纳称,云南人烹饪野生菌的方式大概有10种,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菌类。其中用的最多的方法是干炒法,顾名思义,即急火快炒,油量适中,不放水或汤,煸炒至熟。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牛肝菌、干巴菌、鸡㙡、虎掌菌等菌的烹制。其他的方法,如微波焗、烧烤法、火锅涮等,也都适合用来烹饪野生菌。

舌尖上的千亿产业

一直以来,云南都是我国野生食用菌的重点产区和贸易区,国内野生食用菌市场约有70%产自云南。野生菌之多、分布之广、产量之大,不仅在全国,在世界都实属罕见。

昆明植物研究所就云南到底有多少种食用菌做调查,目前已知的食用菌有2700多种,占到全国总数的574%。数据看,昆明市场上出售的食用菌达258种,仅滇西境内,已发现的野生食用菌种类就有390多种,大约占全国930余种野生食用菌313%,占云南670余种野生食用菌的433%,野生食用菌资源每年的储存量高达1万多吨。

如今野生菌已成为继烤烟之后又一农产品出口创汇拳头产品。目前,云南省注册野生食用菌贸易和加工的企业有300多家,每年开发利用野生食用菌约10万吨(鲜品),产值近20亿元,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仅松茸一项出口规模就达1,000吨,约3千万美元,占据了80%的国际市场份额。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十年间,松茸总产量及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均为负值,分别为-3%和-6%。2011年~2020年云南省松茸出口总量及出口总额情况见图:

图 2011年~2020年云南松茸出口总量及出口总额

2011年~2020年云南牛肝菌出口总量及出口总额情况见图:

图 2011年~2020年云南牛肝菌出口总量及出口总额

当前在市场上流通的野生菌达250余种,其食用菌占到90%,药用菌3%。云南鲜松茸出口占全国80%以上,牛肝菌干片占全国58%,块菌占全国456%。在野生菌出口中,鲜松茸96%出口至日本,少量到韩国;牛肝菌主要出口至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块菌主要出口至法国、日本、德国和西班牙。2011年~2020年云南省野生及栽培食用菌产量情况见图:

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云南全省食用菌产量为49万吨,产值达136亿元;2021年,全省食用菌产值突破160亿元。食用菌成为继烟草、咖啡、蔬菜之后,云南第四大重要的出口创汇林下经济产业,也是云南省的重要绿色食品产业之一。

数字背后,是野生菌产业链上一个个发家致富的鲜活故事。我们以楚雄为例,素有“松茸之乡”美誉的云南楚雄禄丰高峰乡广袤的森林中,野生菌从湿润的地下拱出地面,浑身都散发着大自然原始的香味,这是一片没有任何工矿企业污染的净土。高峰乡境内现有林地172万亩,森林覆盖率737%,有近15万亩林地生长野生食用菌,其中7万亩生长松茸。2018年楚雄州部分野生食用菌产值、销售收入:

据云南省食用菌协会统计及相关调研,截至2020年,全省食用菌年产值超1亿元的县达38个,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 约1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00多家;年产值2000万元~5 000万元的企业约40家,产值在5 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企业约40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0多家;全省食用菌获认证的有机产品29个、绿色食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23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

野蛮生长的菌子

尽管在这十年的发展中,云南野生菌逐步走向规范化,然而,一个尴尬的事实是,云南野生菌产业仍停留在原料产地的地位,以新鲜野生菌及干片、盐渍、菌粉等初级加工产品输出为主,附加值低,几乎没有品牌。处于“大资源、小产业”的状态。

截至2020年,云南省有关食用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数量仅有64个(目前全省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 590个),没有一个全国叫得响的食用菌品牌。

目前市场上涌现出丛山、山里香、鸿贵食品、滇珍菌业、龙胜菌业、彤菌堂、金江天路、旭日庄园、高原彩、滇菌缘、苏胖子、森途、咪依噜、野森达、恒沅坊、高原茸等食用菌品牌,但多数品牌创建时间短,尚未形成龙头企业,品牌能在市场走多远、多深依然是个未知数。

与此同时,专业批发交易市场的落后模式也在困扰产业走向更高层次。昆明市已形成规模超百亿级的食用菌交易市场体系。其中,木水花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北苑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关上蔬菜批发市场等是昆明市野生食用菌交易量比较大的市场,但是总体上各大市场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程度还不高。

即便云南野生菌再独特,再美味,“小背篓,路边摊”是支撑不起“云南野生菌”形象的,也无法获得外面客商大批量、高标准的进货需求。所以,市场的专业化,规范化才是解决之本。2015年云南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提供的一组数字:全省销售食用菌产量486万吨、产值120亿元,出口108656吨,创汇9571万美元。这样一个远超云南花卉的交易额中,昆明几大野生菌交易市场贡献了大部分权重。然而,却没能成就一个“斗南花卉”级别的交易市场。这背后,值得深思。

更突出的问题,或许还是来自“野生”两字,“野生无主、谁采谁有”观念根深蒂固。以松茸为例,云南省本来是世界上松茸最大产区之一,但由于采收不科学,云南松茸主产区的松茸数量正在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楚雄每年因采集“童松茸”而造成的损失在3000万左右,其他野生食用菌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到底什么才是适合云南野生菌的采摘模式,也曾引起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外有学者曾对云南西北地区社区松茸采集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私人产权采集模式、社区共有产权采集模式和完全开放式采集模式等3种采集管理模式。

结果表明,在私人产权采集模式下松茸采集利润最高且农户劳动力成本最低,但这种模式的推广却受限于松茸产区的自然环境、市场条件以及制度因素;社区共有产权采集模式有利于管理采集冲突并促进公平采集。目前在云南,承包制是主流的采菌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包山拾菌”运营模式,这对保护野生菌品种,增加菌源有促进作用,但应对市场及环境明显不足。

坐拥千亿金矿,如何挖矿?

如何打造千亿产业,政府在今年初,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印发了《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通过“一核一带两翼”“966”产业布局和七大重点建设任务,把昆明打造成国际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到2025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180万吨,综合产值1200亿元以上。

《规划》提出,“云菌”产业将紧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坚持补短板、争先进的工作思路,推动“云菌”在产值产量、提质增效、技术创新、交易体系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其中,到2025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180万吨,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总产值5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综合产值达1200亿元以上。

建设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区10个;打造提升“云菌”公用品牌,培育10个区域品牌、10个企业品牌、20个产品品牌、10个地理标志产品。形成以昆明为中心,昭阳、陆良、易门、南华、香格里拉为分中心的“1+5”国际国内食用菌交易市场体系;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0户、5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合作社)50户,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企业6户。将云南打造成国际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高原特色食用菌生产交易中心和季节性全国大宗栽培食用菌生产基地。

面条的由来

我国的面条起源于汉代。那时面食统称为饼,因面条要在“汤”中煮熟,所以又叫汤饼。早期的面条有片状的、条状的。片状的是将面团托在手上,拉扯成面片下锅而成。到了魏、晋、南北朝,面条的种类增多。著名的有《齐民要术》中收录的“水引”、“馎饦”,“水引”是将筷子般粗的面条压成“韭叶”形状;“馎饦”则是极薄的“滑美殊常”的面片。

隋、唐、五代时期,面条的品种更多。有一种叫“冷淘”的过水凉面,风味独特,诗圣 [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杜甫十分欣赏,称其“经齿冷于雪”。还有一种面条,制得有韧劲,有“湿面条可以系鞋带”的说法,被人称为“健康七妙”之一。

宋、元时期,“挂面”出现了,如南宋临安市上就有猪羊庵生面以及多种素面出售。及至明清,面条的花色更为繁多。如清代戏剧家李渔就在《闲情偶寄》中收录了“五香面”、“八珍面”。这两种面条分别将五种和八种动植物原料的细末掺进面中制成,堪称面条中的上品。

青海省“史前面条” 为中国赢得“面条发明权”

2005-10-31 11:35:27

面条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大众食品,很多国家都声称拥有面条的发明权,其中以意大利、阿拉伯和中国三家为主。最近,著名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新石器晚期的小米面条》的论文,称中国考古学家在青海省[被屏蔽广告]的一个遗址中找到了距今约4000年的面条实物,面条“发明权”之争宣告终结。

2002年10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茂林带领工作人员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新石器遗址上发现了一个倒扣着的碗,在碗形泥土的顶端,也就是原碗的底部位置上,赫然躺着一团鲜**的线状物,质地柔软,外表形似我们今天常吃的“拉面”,粗细相当均匀,直径只有约03厘米,长达50厘米。

论文的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厚远是中科院研究微体古植物学方面的专家,他说:“为了弄清楚这个‘面条’的来历,我们主要检测了其中的两种物质:植硅体和淀粉。”植硅体是一种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充填到细胞中的二氧化硅矿物,不同植物细胞中植硅体的充填形态也不一样,可以长久保存不变化,能够比较精确地对植物进行分类。他说:“从植硅体的形态和结构来看,它只与我国西北地区种植的谷子、黍相似,并不是我们现在广泛食用的小麦。”从形态和光学特征上对比研究了“面条”中的淀粉,结论佐证了“谷子(小米)、黍原料说”。

吕厚远说,软体化石的保存极其困难,中国这碗面条能留下有赖于所在地的特殊遭遇。喇家毁于一次灾难性大地震,盛着面的碗倒扣在地上,窑洞塌下来,黄土覆盖上去。吕厚远说:“幸运的是碗倒扣在地上,使碗中的面条和碗底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不至于使面条直接承受压力而化为粉末,保持了最初的状态。”大地震后是大洪水,黄河带来的泥沙使喇家遗址连同那碗来不及食用的面条被密封在地下,直到4000年后才重见天日。

由于面条作为软体的极难保存的材料,长期以来世界上没有发现早期面条的直接证据,所有的论断皆来源于一些文字记载或壁画,时间也不过2000年左右。喇家遗址发现的这碗面条,不仅为中国人赢得了面条发明者的殊荣,也为新石器农业考古和古代食品文化研究提供了线索。

面条的由来

《夜航船》:“魏作汤饼,晋作不托。”(张岱自注:“不托即面,简于汤饼。”)

实际面条之起源,大约早于魏。东汉刘熙《释名》“饼”中已提及“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等饼类,按刘熙“随形而命之”的说法,“索饼”有可能是在“汤饼”基础上发展成的早期的面条,那么,东汉时已有之。面条显然是由汤饼发展而成的。汤饼今人考实际是一种面片汤,将和好的面团托在手里撕成面片,下锅煮成。这种汤饼始于汉代,是面条的前身。从汤饼的基础上,又发展成“索饼。”《释名疏证补》:“索饼疑即水引饼。”

《齐民要术》记有“水引饼”的做法:“细绢筛面,以成调肉〔月霍〕汁,持冷溲之。水引,按如著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揉搓令薄如韭叶,逐沸煮。”先揉搓到像筷子那样粗细,一尺长的段,再在锅边上揉搓到韭菜叶那样薄,这时的片儿已类似宽面条了。

《事物纪原》说:“束皙《饼赋》曰:‘朝事之笾,煮麦为面。’则面之名,盖自此而出也。魏世食汤饼,晋以来有‘不托’之号,意‘不托’之作,缘汤饼而务简矣。今讹为‘馎饦,亦直曰面也。”高承的说法,人称“不托”之后,离后来的面条就近了。“不托”有说是“不托”者所创,大约是后人的臆测。高承又说:“魏晋之代,世尚食汤饼,今索饼是也。

《语林》有魏文帝与何晏热汤饼,则是其物出于汉魏之间也。”《语林》中何晏的故事,其实早出于《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即何晏)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但啖,大汁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这则故事中的何晏,是汉大臣何进的孙子,随母为曹操收养,少以才秀知名,娶魏公主,是三国时著名的玄学家。何晏长得一表人材。魏明帝怀疑他脸上擦了粉所以脸白,于是大热天请他吃汤饼。何晏吃得大汗淋漓,就用红色的衣袖擦汗。结果,脸上白里透红,更为容光焕发。

束皙的《饼赋》说,冬日宜吃汤饼:“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饼赋》中还夸张地描述了下人侍候主人吃汤饼时的馋相:“行人垂液于下风,童仆空瞧而邪盼。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干咽。”足见当时吃汤饼,也只是富人的享受。

至晋时,汤饼已有成细条状的了。束皙之《讲赋》中描述下汤饼的情景:“于是火盛汤涌,猛气蒸作,振衣振裳。握〔溺字换成提手边〕拊搏,面弥高于指端,手索遇而交错,纷纷驳驳,星分雹落。”束皙称汤饼“弱如春绵,白若秋练”。

后庚阐《恶饼赋》有“王孙骇叹于曳绪,束子赋弱于春绵”之句,傅玄《七谟》有“乃有三牲之和羹,蕤宾之时面。忽游水而长引,进飞羽之薄衍,细如蜀茧之绪,靡如鲁缟之线”之说细如蜀茧之绪,靡如曾缟之线,实在已经很细了。唐时,面条仍称“不托”。

《演繁露》说,汤饼,“旧未就刀钻时,皆掌托烹之。刀钻既具,乃云‘不托’,言不以掌托也。”其品种,在唐时,多了一种“冷淘”。杜甫《槐叶冷淘》诗:“青青高槐叶,采缀付中橱。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

《唐六典·光禄vvv寺》:“冬月量造汤饼及黍〔月霍〕,夏月冷淘、粉粥。”《太平广记》三十九《神仙传·刘晏》引《逸史》:“时春初,风景和暖,吃冷淘一盘,香菜茵陈之类,甚为芳洁。”后人考“冷淘”即“过水凉面”。清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夏至》:“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宋代,面条正式称作面条,而且作面方式,除汤煮以外,又有了炒、〔懊字换成火字边〕(焖)、煎等方法。另外,面上开始加荤素各种浇头。《东京梦华录》记汴京的面条,有四川风味的“插肉面”、“火〔懊字换成火字边〕面”,南方风味的“桐皮熟烩面”。《梦粱录》记南宋面食名件,有“猎羊盦〔音为an〕生面”、“丝鸡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大熬面”、“子料浇虾〔燥字换成虫字边〕面”、“银丝冷淘”。

《武林旧事》中又记有“大片铺羊面”、“炒鳝鱼面”、“卷鱼面”、“笋辣面”、“笋菜淘面”等。面条发展成熟之后,便出现了挂面。古籍中第一次出现关于挂面的文字记载,乃元人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挂面,补中益气。羊肉一脚子,挂面六斤。蘑菇半斤,鸡子五个煎作饼,糟姜一两,瓜荠一两。右件用清汁中下胡椒、盐、醋调和。”这是一种以羊肉、蘑菇、鸡蛋烹制挂面的方法,这说明挂面在忽思慧以前已有之。

《饮膳正要》成书于元夭历三年,也就是公元1330年,那么挂面发明于何时呢?今人考,宋理宗淳有〔礻右,音为you〕辛亥十一年(公元1251年)凌万顷和边实撰的《玉峰志》卷下《土产·食物》中记:“药棋面:细仅一分,其薄如纸,可为远方馈。虽都人、朝贵亦争致之。”有学者认为,这种“药棋面”就是最早的挂面。棋子面,又各“切面粥”,其实《齐民要术》中早有记载:“刚溲面,揉令熟。大作剂,揉搓成饼,粗细如小指头,重萦于面中。更揉搓,如粗箸大,截断,切作方棋。簸去勃,甑里蒸之。气馏勃尽,下著阴地净席上,薄摊令冷。极散,勿合相粘,袋盛举置。须即汤煮,别作〔月霍〕浇,坚而不泥。”这种棋子面,形状像方棋那样,蒸熟阴干之后,铺在阴地净席上,然后再装在口袋里久藏,临吃的时候取出来,放进沸水里煮一煮,浇肉汁拌和,吃起来韧而不烂。

《玉峰志》里的“药棋面”显然与《齐民要术》中的“棋子面”不同,它仅阔一分(也就是3.3毫米),看来形态是细长的面条,而非棋子大小的面片。它产于平江府昆山县,能运往当时的都城杭州,成为贵族官僚们喜爱的馈赠之物,看来就因为它已经具备了药疗保健的特色。抻面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宋诩的《宋氏养生部》:“扯面”:“用少盐入水和面,一斤为率。既匀,沃香油少许,夏月以油单纸微覆一时,冬月则覆一宿,余分切如巨擘。渐以两手扯长,缠络于直指、将指、无名指之间,为细条。先作沸汤,随扯随煮,视其熟而先浮者先取之。齑汤同前制。”薛宝辰《素食说略》中,又称为“桢条面”:“其以水和面,入盐、碱、清油揉匀,覆以湿布,俟其融和,扯为细条,煮之,名为‘桢条面’。其法以山西太原平定州、陕西朝邑、同州为最佳。其簿等于韭菜,其细比于挂面,可以成三棱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断,柔而能韧,真妙手也。”刀削面又称“削面”。

清薛宝辰《素食说略》记:“削面”:“面和硬,须多揉,越柔越佳。作长块置掌中,以快刀削细长薄片,入滚水煮出,用汤或卤浇食,甚有别趣。平遥、介休等处,作法甚佳。”面条做法各种各样,就名人而言,袁枚、李渔又各有其做面理论。袁子才认为“大概作面总以汤多为佳,在碗中望不见面为妙。”他最拿手者,是作“鳗面”。以大鳗一条,拆肉去骨熬汤,汤中再入鸡汁、火腿汁、蘑菇汁,一大碗汤极少量面。李笠翁则极反对这作法。他说:“南人食切面,其油盐酱醋等作料,皆下于面汤之中。汤有味而面无味,是人之所重者,不在面而在汤,与未尝食面等也。”他说,他做面则是“调和诸物尽归于面,面具五味,而汤独清。如此方是食面,非饮汤也。”他所创制的面有两种,一日:“五香面”,一曰“八珍面”。“五香面”是自己家用,“八珍面”是用来请客的。“五香者何?酱也,醋也,椒末也,芝麻屑也,焯笋或煮蕈、煮虾之鲜汁也。先以椒末、芝麻屑二物拌入面中,后以酱、醋及鲜汁三物和为一处,即充拌面之水,勿再用水。拌宜极匀,擀宜极薄,切宜极细。然后以滚水下之,则精粹之物尽在面中,尽句咀嚼,不似寻常夹面者,面则直吞下肚,而且咀呕其汤也。”“八珍者何?鸡、鱼、虾三物之肉,酒(疑为晒之误)使极干,与鲜笋、香蕈、芝麻、花椒四物,共成极翻之末和入面中,与鲜汁,共为八种。”李渔说,作此“八珍面”,鸡鱼之肉,一定要取精肉,稍带肥腻者不能用。鲜汁也不用肉汤,要用笋、蕈或虾汁,因为面性见油即散,擀不成片,也切不成丝。拌面之汁,加鸡蛋清一二盏更宜。

人称“伊府面”者,其实乃清乾隆进土伊秉绶的家厨所创。伊秉绶字组似,号墨卿,好品味。其在惠州为官时,因喜面条,家厨遵其嘱予以改进。“伊府面”先以鸡蛋和面,面成后煮至八成熟,捞出,拌上香油,过油炸至金黄。然后再以鸡汤煨软,盛盘内,浇以海参、虾仁、玉兰片。早时民俗,只有伏日吃面之说。

北齐宋懔《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至于生日吃面之俗,似始于《唐书·王皇后》:“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耶。”这位阿忠把衣服脱下来换斗面,为的是做生日汤饼,为什么一定要吃生日汤饼呢?因为古时生男孩称“弄璋之喜”(璋:宝玉,《诗经·小雅斯干》:“凡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唐时,就有要举行汤饼宴贺弄璋之喜之俗。刘禹锡有诗《赠进士张盥》:“忆尔悬孤日,余为座上宾。举箸食汤饼,祝辞添麒麟。”苏东坡有《贺人生子》:“甚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璋出。”为什么唐时就要当“汤饼客”,必食汤饼呢?宋人马永卿在《懒真子》中,就认为“必食汤饼者,则世欲所谓‘长命’面也。”面条,当时已成了祝福新生男儿长命百岁的象征,这种世俗一直沿袭下来,中国人过生日就必吃面条了。

面条的由来

我国的面条起源于汉代。那时面食统称为饼,因面条要在“汤”中煮熟,所以又叫汤饼。早期的面条有片状的、条状的。片状的是将面团托在手上,拉扯成面片下锅而成。到了魏、晋、南北朝,面条的种类增多。著名的有《齐民要术》中收录的“水引”、“馎饦”,“水引”是将筷子般粗的面条压成“韭叶”形状;“馎饦”则是极薄的“滑美殊常”的面片。

隋、唐、五代时期,面条的品种更多。有一种叫“冷淘”的过水凉面,风味独特,诗圣 [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杜甫十分欣赏,称其“经齿冷于雪”。还有一种面条,制得有韧劲,有“湿面条可以系鞋带”的说法,被人称为“健康七妙”之一。

宋、元时期,“挂面”出现了,如南宋临安市上就有猪羊庵生面以及多种素面出售。及至明清,面条的花色更为繁多。如清代戏剧家李渔就在《闲情偶寄》中收录了“五香面”、“八珍面”。这两种面条分别将五种和八种动植物原料的细末掺进面中制成,堪称面条中的上品。

面条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大众食品,很多国家都声称拥有面条的发明权,其中以意大利、阿拉伯和中国三家为主。最近,著名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新石器晚期的小米面条》的论文,称中国考古学家在青海省[被屏蔽广告]的一个遗址中找到了距今约4000年的面条实物,面条“发明权”之争宣告终结。

2002年10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茂林带领工作人员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新石器遗址上发现了一个倒扣着的碗,在碗形泥土的顶端,也就是原碗的底部位置上,赫然躺着一团鲜**的线状物,质地柔软,外表形似我们今天常吃的“拉面”,粗细相当均匀,直径只有约03厘米,长达50厘米。

论文的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厚远是中科院研究微体古植物学方面的专家,他说:“为了弄清楚这个‘面条’的来历,我们主要检测了其中的两种物质:植硅体和淀粉。”植硅体是一种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充填到细胞中的二氧化硅矿物,不同植物细胞中植硅体的充填形态也不一样,可以长久保存不变化,能够比较精确地对植物进行分类。他说:“从植硅体的形态和结构来看,它只与我国西北地区种植的谷子、黍相似,并不是我们现在广泛食用的小麦。”从形态和光学特征上对比研究了“面条”中的淀粉,结论佐证了“谷子(小米)、黍原料说”。

吕厚远说,软体化石的保存极其困难,中国这碗面条能留下有赖于所在地的特殊遭遇。喇家毁于一次灾难性大地震,盛着面的碗倒扣在地上,窑洞塌下来,黄土覆盖上去。吕厚远说:“幸运的是碗倒扣在地上,使碗中的面条和碗底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不至于使面条直接承受压力而化为粉末,保持了最初的状态。”大地震后是大洪水,黄河带来的泥沙使喇家遗址连同那碗来不及食用的面条被密封在地下,直到4000年后才重见天日。

由于面条作为软体的极难保存的材料,长期以来世界上没有发现早期面条的直接证据,所有的论断皆来源于一些文字记载或壁画,时间也不过2000年左右。喇家遗址发现的这碗面条,不仅为中国人赢得了面条发明者的殊荣,也为新石器农业考古和古代食品文化研究提供了线索。

面条的由来

《夜航船》:“魏作汤饼,晋作不托。”(张岱自注:“不托即面,简于汤饼。”)

实际面条之起源,大约早于魏。东汉刘熙《释名》“饼”中已提及“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等饼类,按刘熙“随形而命之”的说法,“索饼”有可能是在“汤饼”基础上发展成的早期的面条,那么,东汉时已有之。面条显然是由汤饼发展而成的。汤饼今人考实际是一种面片汤,将和好的面团托在手里撕成面片,下锅煮成。这种汤饼始于汉代,是面条的前身。从汤饼的基础上,又发展成“索饼。”《释名疏证补》:“索饼疑即水引饼。”

《齐民要术》记有“水引饼”的做法:“细绢筛面,以成调肉〔月霍〕汁,持冷溲之。水引,按如著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揉搓令薄如韭叶,逐沸煮。”先揉搓到像筷子那样粗细,一尺长的段,再在锅边上揉搓到韭菜叶那样薄,这时的片儿已类似宽面条了。

《事物纪原》说:“束皙《饼赋》曰:‘朝事之笾,煮麦为面。’则面之名,盖自此而出也。魏世食汤饼,晋以来有‘不托’之号,意‘不托’之作,缘汤饼而务简矣。今讹为‘馎饦,亦直曰面也。”高承的说法,人称“不托”之后,离后来的面条就近了。“不托”有说是“不托”者所创,大约是后人的臆测。高承又说:“魏晋之代,世尚食汤饼,今索饼是也。

《语林》有魏文帝与何晏热汤饼,则是其物出于汉魏之间也。”《语林》中何晏的故事,其实早出于《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即何晏)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但啖,大汁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这则故事中的何晏,是汉大臣何进的孙子,随母为曹操收养,少以才秀知名,娶魏公主,是三国时著名的玄学家。何晏长得一表人材。魏明帝怀疑他脸上擦了粉所以脸白,于是大热天请他吃汤饼。何晏吃得大汗淋漓,就用红色的衣袖擦汗。结果,脸上白里透红,更为容光焕发。

束皙的《饼赋》说,冬日宜吃汤饼:“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饼赋》中还夸张地描述了下人侍候主人吃汤饼时的馋相:“行人垂液于下风,童仆空瞧而邪盼。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干咽。”足见当时吃汤饼,也只是富人的享受。

至晋时,汤饼已有成细条状的了。束皙之《讲赋》中描述下汤饼的情景:“于是火盛汤涌,猛气蒸作,振衣振裳。握〔溺字换成提手边〕拊搏,面弥高于指端,手索遇而交错,纷纷驳驳,星分雹落。”束皙称汤饼“弱如春绵,白若秋练”。

后庚阐《恶饼赋》有“王孙骇叹于曳绪,束子赋弱于春绵”之句,傅玄《七谟》有“乃有三牲之和羹,蕤宾之时面。忽游水而长引,进飞羽之薄衍,细如蜀茧之绪,靡如鲁缟之线”之说细如蜀茧之绪,靡如曾缟之线,实在已经很细了。唐时,面条仍称“不托”。

《演繁露》说,汤饼,“旧未就刀钻时,皆掌托烹之。刀钻既具,乃云‘不托’,言不以掌托也。”其品种,在唐时,多了一种“冷淘”。杜甫《槐叶冷淘》诗:“青青高槐叶,采缀付中橱。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

《唐六典·光禄vvv寺》:“冬月量造汤饼及黍〔月霍〕,夏月冷淘、粉粥。”《太平广记》三十九《神仙传·刘晏》引《逸史》:“时春初,风景和暖,吃冷淘一盘,香菜茵陈之类,甚为芳洁。”后人考“冷淘”即“过水凉面”。清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夏至》:“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宋代,面条正式称作面条,而且作面方式,除汤煮以外,又有了炒、〔懊字换成火字边〕(焖)、煎等方法。另外,面上开始加荤素各种浇头。《东京梦华录》记汴京的面条,有四川风味的“插肉面”、“火〔懊字换成火字边〕面”,南方风味的“桐皮熟烩面”。《梦粱录》记南宋面食名件,有“猎羊盦〔音为an〕生面”、“丝鸡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大熬面”、“子料浇虾〔燥字换成虫字边〕面”、“银丝冷淘”。

《武林旧事》中又记有“大片铺羊面”、“炒鳝鱼面”、“卷鱼面”、“笋辣面”、“笋菜淘面”等。面条发展成熟之后,便出现了挂面。古籍中第一次出现关于挂面的文字记载,乃元人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挂面,补中益气。羊肉一脚子,挂面六斤。蘑菇半斤,鸡子五个煎作饼,糟姜一两,瓜荠一两。右件用清汁中下胡椒、盐、醋调和。”这是一种以羊肉、蘑菇、鸡蛋烹制挂面的方法,这说明挂面在忽思慧以前已有之。

《饮膳正要》成书于元夭历三年,也就是公元1330年,那么挂面发明于何时呢?今人考,宋理宗淳有〔礻右,音为you〕辛亥十一年(公元1251年)凌万顷和边实撰的《玉峰志》卷下《土产·食物》中记:“药棋面:细仅一分,其薄如纸,可为远方馈。虽都人、朝贵亦争致之。”有学者认为,这种“药棋面”就是最早的挂面。棋子面,又各“切面粥”,其实《齐民要术》中早有记载:“刚溲面,揉令熟。大作剂,揉搓成饼,粗细如小指头,重萦于面中。更揉搓,如粗箸大,截断,切作方棋。簸去勃,甑里蒸之。气馏勃尽,下著阴地净席上,薄摊令冷。极散,勿合相粘,袋盛举置。须即汤煮,别作〔月霍〕浇,坚而不泥。”这种棋子面,形状像方棋那样,蒸熟阴干之后,铺在阴地净席上,然后再装在口袋里久藏,临吃的时候取出来,放进沸水里煮一煮,浇肉汁拌和,吃起来韧而不烂。

《玉峰志》里的“药棋面”显然与《齐民要术》中的“棋子面”不同,它仅阔一分(也就是3.3毫米),看来形态是细长的面条,而非棋子大小的面片。它产于平江府昆山县,能运往当时的都城杭州,成为贵族官僚们喜爱的馈赠之物,看来就因为它已经具备了药疗保健的特色。抻面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宋诩的《宋氏养生部》:“扯面”:“用少盐入水和面,一斤为率。既匀,沃香油少许,夏月以油单纸微覆一时,冬月则覆一宿,余分切如巨擘。渐以两手扯长,缠络于直指、将指、无名指之间,为细条。先作沸汤,随扯随煮,视其熟而先浮者先取之。齑汤同前制。”薛宝辰《素食说略》中,又称为“桢条面”:“其以水和面,入盐、碱、清油揉匀,覆以湿布,俟其融和,扯为细条,煮之,名为‘桢条面’。其法以山西太原平定州、陕西朝邑、同州为最佳。其簿等于韭菜,其细比于挂面,可以成三棱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断,柔而能韧,真妙手也。”刀削面又称“削面”。

清薛宝辰《素食说略》记:“削面”:“面和硬,须多揉,越柔越佳。作长块置掌中,以快刀削细长薄片,入滚水煮出,用汤或卤浇食,甚有别趣。平遥、介休等处,作法甚佳。”面条做法各种各样,就名人而言,袁枚、李渔又各有其做面理论。袁子才认为“大概作面总以汤多为佳,在碗中望不见面为妙。”他最拿手者,是作“鳗面”。以大鳗一条,拆肉去骨熬汤,汤中再入鸡汁、火腿汁、蘑菇汁,一大碗汤极少量面。李笠翁则极反对这作法。他说:“南人食切面,其油盐酱醋等作料,皆下于面汤之中。汤有味而面无味,是人之所重者,不在面而在汤,与未尝食面等也。”他说,他做面则是“调和诸物尽归于面,面具五味,而汤独清。如此方是食面,非饮汤也。”他所创制的面有两种,一日:“五香面”,一曰“八珍面”。“五香面”是自己家用,“八珍面”是用来请客的。“五香者何?酱也,醋也,椒末也,芝麻屑也,焯笋或煮蕈、煮虾之鲜汁也。先以椒末、芝麻屑二物拌入面中,后以酱、醋及鲜汁三物和为一处,即充拌面之水,勿再用水。拌宜极匀,擀宜极薄,切宜极细。然后以滚水下之,则精粹之物尽在面中,尽句咀嚼,不似寻常夹面者,面则直吞下肚,而且咀呕其汤也。”“八珍者何?鸡、鱼、虾三物之肉,酒(疑为晒之误)使极干,与鲜笋、香蕈、芝麻、花椒四物,共成极翻之末和入面中,与鲜汁,共为八种。”李渔说,作此“八珍面”,鸡鱼之肉,一定要取精肉,稍带肥腻者不能用。鲜汁也不用肉汤,要用笋、蕈或虾汁,因为面性见油即散,擀不成片,也切不成丝。拌面之汁,加鸡蛋清一二盏更宜。

人称“伊府面”者,其实乃清乾隆进土伊秉绶的家厨所创。伊秉绶字组似,号墨卿,好品味。其在惠州为官时,因喜面条,家厨遵其嘱予以改进。“伊府面”先以鸡蛋和面,面成后煮至八成熟,捞出,拌上香油,过油炸至金黄。然后再以鸡汤煨软,盛盘内,浇以海参、虾仁、玉兰片。早时民俗,只有伏日吃面之说。

北齐宋懔《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至于生日吃面之俗,似始于《唐书·王皇后》:“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耶。”这位阿忠把衣服脱下来换斗面,为的是做生日汤饼,为什么一定要吃生日汤饼呢?因为古时生男孩称“弄璋之喜”(璋:宝玉,《诗经·小雅斯干》:“凡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唐时,就有要举行汤饼宴贺弄璋之喜之俗。刘禹锡有诗《赠进士张盥》:“忆尔悬孤日,余为座上宾。举箸食汤饼,祝辞添麒麟。”苏东坡有《贺人生子》:“甚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璋出。”为什么唐时就要当“汤饼客”,必食汤饼呢?宋人马永卿在《懒真子》中,就认为“必食汤饼者,则世欲所谓‘长命’面也。”面条,当时已成了祝福新生男儿长命百岁的象征,这种世俗一直沿袭下来,中国人过生日就必吃面条了。

过生日吃面条的来历

有许多地方,特别是一些农村,人们过生日往往都要吃面条,即所谓吃“长寿面”,简称“寿面”。

过生日为什么要吃面条呢?

传说远古的时候,我国有五个贤明的帝王,即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颛顼帝的玄孙姓籛名铿。“善调雉羹(即野鸡汤)以事帝尧,为尧所赞美,封之于彭城。”籛铿活了七百六十七岁(也有的说活了八百多岁),人称彭祖。

汉武帝时,有一天议完朝政,君臣闲谈称寿。有人说:脸长寿就长。也有人说:人中长寿更长。大臣东方朔说:若人中长就长寿,彭祖活八百岁,脸不知多长!他的话说得君臣皆捧腹大笑。

东方朔的这些话传到民间后,逐渐就变样了,“脸长寿长”被说成“面长寿长”。为图吉祥,为求长寿,慢慢形成了过生日吃长寿面的习俗。

注:彭城,相传尧封彭祖于此,为大彭氏国。春秋时宋邑,秦置县。治所在今江苏徐州市。

中国特色面食的来历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再以面文化为例,因为面条不仅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且目前习惯吃面条的人约有8亿人之众。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工业化的方便面快速发展以来,2004年以达到480亿份,产值290亿人民币,成为世界方便面产销第一大国,它融营养、美学、史学于一体,形成东方食品中一支不可忽视的主流食品,各式面条约500多种,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的面条起源于东汉,后由“遣唐使”传入日本,元代之后由威尼斯商人马克�6�1波罗传至意大利和欧洲。中国的面条如同茶叶、豆腐、美酒一样为人类餐饮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人吃面讲究很多,实质是把“人之常情”,“世间常理”物化在面条中。过生日吃长寿面;娶媳妇、乔迁新居要吃打卤面,有汤有面有滋有味;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祈盼风调雨顺吃龙须面。不同时节,不同的喜庆节日吃不同的面条。

中国的“名面”更具独特的人文价值。

如三鲜伊面、四川担担面、岐山臊子面、 韩城大刀面、酸辣老友面等不胜枚举。仅以三鲜伊面为例,该面又称孝子面。据史载,伊尹的母亲常年卧病,其子为母亲特制用鸡蛋和面,揉擀切条之后,蒸熟后用油煎,即使人不在家,母亲也能很方便的吃面,而且久放不腐。吃面时浇的汤是用鸡、猪骨及海鲜炖制的。其母在伊尹的精心照料下身体康复,所以三鲜伊面又称孝子面。而三鲜伊面的加工方法和现在工业化的方便面十分相似。

至于四川的担担面更是家喻户晓,陈宝宝是挑担沿街叫卖的卖面的小贩,担担面的担上不仅佐料齐全,而且有锅有火炉,现吃现煮要吃多少就煮多少,要加什么佐料就有什么,这种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的经营理念是“担担面”长盛不衰的真谛。

脍炙人口的陕西岐山“嫂子面”或称“臊子面”也蕴含着深深的哲理。据载有一穷书生因无父母由哥嫂抚养,嫂子不仅做的面条好而且卤好,为了让小叔子读好书求功名,一家人省吃俭用,嫂子特为他打的卤中有肉有菜,齿间留香,还用油泼辣子增进食欲,小叔子果然中举,所以该面誉为嫂子面。于是很多人为让自己的孩子求功名,也仿制这种打卤面,但屡屡落榜,羞愧无颜,故又称“臊子面”。

广西酸辣老友面是说某人常到一家周氏茶舍去喝茶,后病在家中,周氏店主发现此人未到茶舍,亲自登门知道老朋友病了,特制了一大碗酸辣汤面,并佐以爆香的蒜末和豆豉送上门,老朋友吃完出了一身大汗,身体康复,故称“老友面”。以上所举仅凤毛麟角,挂一漏万,但足以说明通过吃,所传递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是人与人之间的依恋和慰藉,这正是真正发生在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人情与人性。

比萨饼和面条

本报特派记者 罗晋标

比萨市意语为“PISA”,中文译名无可非议;“比萨饼”的意语为“PIZZA”,中文译名早先已有一个“比萨市”,而后又来一个“比萨饼”,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把与比萨市本无关系的“比萨饼”联在了一起。

关于比萨饼的来历,连许多意大利人也说不清楚,只知道它是从前穷人吃的一种用面粉加蔬菜做的饼子,后来生产发展了,生活条件改善了,比萨饼的种类越来越多,质量也不断提高,其中最地道的比萨饼要数那不勒斯的比萨饼。

从PIZZA的发音看,倒很像汉语的“饼子”,有人由此想象两者应有联系;从内容和做法看,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意大利的比萨饼同中国的“饼子”到底有无关系,眼下无从考证,但此间却流传有这样一个笑话:古时候,有个意大利人来到中国,很喜欢吃中国菜,对烙饼、馅饼之类更是赞不绝口。后来这位意大利人回国后,便开始自己做中国菜吃,

也做中国烙饼。当他和好了面,调好了肉馅,打算做馅饼的时候,却发现在中国时忘了问馅饼的馅是怎么放进饼里去的,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最后只好把馅就放在饼子上面去煎或烤。现在的比萨饼就是把奶酪和鱼、肉、菜等馅放在面饼上去烤成的,比中国馅饼的花样还多。

中意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有马可·波罗等许多动人的故事,但也有许多友好的“争议”。例如面条,有人说面条来自中国,是马可·波罗传到意大利来的;但也有人说,意大利面条历史悠久,它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南方,如今意大利面条品种和花样极多,有长的,短的,空心的等等。中国面条是软粒小麦面所制,一煮就烂糊;而意大利面条则是硬粒小麦面所制,很难煮烂。中国人习惯吃软面条,而意大利人则爱吃耐嚼的硬面条。所以当中国人到意大利要吃意大利面条时,总要叮嘱多煮些时间;而意大利人到中国要吃面条时,往往是看着那些“面糊糊”发愁。

问题一:竹笙是什么 竹笋菌,又名“竹笙”、“竹菌”、“竹松”、“竹萼”、“竹笋菌“等,是中国名贵山珍,形态怡丽,清香袭人,在中国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湖北,福建、江苏、浙江、台湾、湖南、河南、河北都有分布,以中国西南各省出产的最为名贵

竹笙不仅珍稀味美,营养也十分丰富,是一种难得的保健食品。据分析,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纯蛋白13.4%、脂肪2.6%,碳水化合物60.4%,粗纤维84%,灰分9.3%。在碳水化合物中,水解还原糖38.9%,戊聚糖1.2%,,甲基戊聚糖0.8%,菌糖42%,糖元醇62%。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镁、铁等矿物质,富含19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为2%~3%、谷氨酸为1.76%~2.3%),其中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而一般植物性和动物性食品中,必须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大豆为33.5%,鸡肉为39%,所以竹荪堪与鸡肉媲美。因此,竹荪在我国古代享有“竹鸡”,以及在国外享有“植物鸡”之称誉。它与象鼻、驼峰、猴头、燕窝、鹿垫、熊掌、猩唇并列为我国“八大山珍”。

问题二:竹荪到底是什么?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气灯纱罩。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圆柱状的菌柄, 粉红色的蛋形菌托, 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 色彩鲜艳、稀有珍贵, 被人们称之为“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竹荪之鲜,因含有较多的氨基酸,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竹荪有防食物腐败的特点作用,在炎热的夏季作菜煲汤时,置少许竹荪入内,可防止酸败、延长存放时间。它还是食疗佳品,能减少腹壁脂肪;还具有镇痛、补气、降低血压的作用。竹荪是我国高档出口土特产品,人们比喻用一两黄金换一市斤竹荪。竹荪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菌之一。因其具有优美的体姿、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被人们誉为“真菌皇后”、“真菌之花”。竹荪还是营养极为丰富的保健食品。其菇体中富含19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民间验方中可知有显著的滋补作用和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可防治高血压病,降低胆固醇,减少腹壁脂肪贮积,以及多种神经血管系统疾病,肠炎初起或久治不愈改服竹荪能较快恢复。贵州道真、惠水等县民间医生用竹荪治疗白血病有奇效,云南镇雄州苗族同胞将竹荪与糯米一同泡水喝,能治伤症和咳嗽。日本国医药学专家上野三郎等从中国竹荪中提取主要含有缩氨酸氮的多糖物质,对鼠腹腔癌增殖的抑制率达70%,其抗癌活性远优于冬虫夏草、香菇等抗癌菌类食物。竹荪素制品将成为今后重要的抗癌药物。经常食用竹荪,同样可以收到防癌效果。

问题三:竹笙的介绍 竹笋菌,又名“竹笙”、“竹菌”、“竹松”、“竹萼”、“竹笋菌“等,是中国名贵山珍,形态怡丽,清香袭人,在中国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湖北,福建、江苏、浙江、台湾、湖南、河南、河北都有分布,以中国西南各省出产的最为名贵。除中国以外,在日本、印度、菲律宾等十多个国家也有发现。

营养价值

竹笋菌

[1]   竹荪不仅珍稀味美,营养也十分丰富,是一种难得的保健食品。据分析,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纯蛋白13.4%、脂肪2.6%,碳水化合物60.4%,粗纤维84%,灰分9.3%。在碳水化合物中,水解还原糖38.9%,戊聚糖1.2%,,甲基戊聚糖0.8%,菌糖42%,糖元醇62%。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镁、铁等矿物质,富含19种氨基酸(其中氨酸含量为2%~3%、谷氨酸为1.76%~2.3%),其中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而一般植物性和动物性食品中,必须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大豆为33.5%,鸡肉为39%,所以竹荪堪与鸡肉媲美。因此,竹荪在我国古代享有“竹鸡”,以及在国外享有“植物鸡”之称誉。它与象鼻、驼峰、猴头、燕窝、鹿垫、熊掌、猩唇并列为我国“八大山珍”。 [1]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竹荪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有类似人参的功效,故名“竹参”,自古入药,最早见于唐初盂诜的《食疗本萆》。其后的历代医书、药典、本草等古籍中,多有记述。《中国药典》记载,竹荪具有补肾壮阳、益胃清肠、抗老防衰、消炎止痛、减肥等多种功能。竹荪属生理碱性食品,能调节人体血酸及脂肪酸,对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中老年人常见病有显著疗效。竹荪富含胶质纤维,能刮油,而减少腹壁脂肪的积累,起到减肥作用。同时,有通肠防便秘之功,对细菌性肠道炎、老年人结肠病有特殊功效。并含有竹荪多糖,有防癌治癌之效。 竹荪乃食、药兼用的理想天然保健食品,风味之鲜美,冠于诸菌。竹荪入馔,可以烹饪出各种名菜,宜荤宜素,烧、炒、焖、烩、蒸、扒、涮,乃至做汤,无不咸宜。清代薛宝辰在《素食说略》中载:“竹荪,滚水焯过,酌加盐、料酒,以高汤煨之,清脆腴美,得未曾有”。烹制前,鲜竹荪用冷水洗净剪根,放开水中焯过速捞出晾凉;干竹荪因其菌根较洁净,只用冷水洗净沙土,温水浸泡回软即成。浸泡汁水沉淀后,亦可用来烹菜,滋味佳美。如闽莱的“竹荪响螺汤”,川菜的“竹荪烩鸭片”,粤菜的“竹荪扒凤燕”,桂菜的“玻璃鸡片竹荪”,皆别有风味。俗话说:“戏子的腔,厨师的汤”,而汤菜中的清汤,是最见功夫的。被誉为“汤中之魁”的川菜清汤“推纱望月”,是一道有名的功夫菜,其做法就是将竹荪的网状菌裙取下,改刀成长方形的窗帘形状,鸽蛋用圆形模具蒸成月亮形状,待清汤烧好调味后,盛入碗内,就如清泉中倒映着窗前的明月,使竹荪、鸽蛋显得雍容典雅。其汤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风味之美,蜚声中外。 竹荪自身有一种天然防腐能力。喝不完的竹荪汤,可以放心地存放几天,即使盛夏酷暑也不会馊。菜肴中加几片竹荪,不但味鲜,而且可以久放不变坏, 竹荪于属真菌门、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Phallaceae)、竹荪属隐花真菌类植物。每年夏秋两季,竹林中云雾多,湿度大,为其生长繁殖的最好时期。菌体刚从竹根上破土而出时,状若鸡卵,外表有麻斑。待长成伞状,即已成熟。此时苞破裂,伸出笔状菌托。菌盖呈钟形,有明显妒网格,上有绿色,具粘液状微臭的泡体(俗称菌帽);菌柄圆柱形或近纺锤形,白色,壁海绵质,中空;菌盖下部至菌柄上部有球网状白色菌幕,下垂如裙;菌托鞘状蛋形,白色至粉红色,由于菌体美观,被称为“真菌之花”。竹荪生长十>>

问题四:竹荪是什么 "菌中皇后"的由来 长裙竹荪。

又名竹荪、竹笙、竹参,竹荪为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中著名的食用菌,子实体中等至较大,幼时卵状球形,后伸长,菌盖钟形,柄白色,中空,壁海绵状,孢子椭圆形。竹荪口味鲜美,是著名的珍贵食用菌之一。对减肥、防癌、降血压等均具有明显疗效。是中国的一项传统的土特产。每年夏秋季节,其中长裙竹荪产于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少数山区的竹林中。长裙竹荪,又称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皇后、植物鸡等,名列“四珍”即竹荪、猴头、香菇、银耳之首。长裙竹荪原系野生植物,因为生长条件相当苛刻,成长不易,得之更难。历来被认为是珍奇稀罕之物,作为南方贡品,只有皇帝才有幸品尝。

问题五:长裙竹荪的植物特性 竹荪适于生长在有大量竹子残体和腐殖质的竹林地里。野生竹荪自然生长季为初夏到中秋,多生于老竹和腐竹的根部以及腐竹叶上,多数单生,也有少量为群生。完整的竹荪子实体由菌盖、菌裙、菌柄、菌托4部分组成,一般高10~20cm,最高的可达30cm以上。菌盖形如吊钟,高3cm左右,下端宽5cm左右,具有明显的网状结构,上面一般生有青褐色的孢体,孢体味道微臭,用手触摸,有粘滑感。菌盖顶端较平,并有穿孔。菌裙大多为黄白色,菌裙的长度是分类学上区别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的重要标志,长裙竹荪的裙长一般为80~12cm,短裙竹荪的裙长一般为3~6cm。菌裙为疏松的格孔状网条,格孔呈椭圆形或多边形,格孔长径05~1cm,短径01~05cm,网条偏圆形,直径01~05cm。菌柄乳白色,中空,纺缍或圆筒状,中部粗约3cm,壁海绵状。菌托呈碗形,包在菌柄的基部,上面带有灰白色或粉红色的斑块,高40~50cm,直径30~50cm,由内膜、外膜以及膜间胶状物质组成。

问题六:竹是什么, 竹荪是整个竹荪属(Dictyophora)的总称,又名竹蕈、竹丝蕈、僧笠蕈、竹参、竹菌、竹笙、竹姑娘、仙人笠等。竹荪是世界上名贵的大型食用菌之一,共12个种,我国有:长裙竹荪、短裙竹荪、黄裙竹荪、朱红竹荪、红托竹荪、皱盖竹荪和棘托竹荪7个种〔1〕。食用珍品的竹荪有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2个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河南、河北、上海、黑龙江、吉林等省市。野生竹荪味道鲜美可口,素有“菌中皇后”、“山珍之王”的称号。我国竹荪食用历史悠久〔2〕,早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就有记载,也是最先实现竹荪人工栽培的国家。

营养成分

竹荪是优质的植物蛋白和营养源。菌体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含蛋白202%,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21种氨基酸,8种为人体所必需,占氨基酸总量的1/3,其中谷氨酸含量尤其丰富,占氨基酸总量的170%以上,为蔬菜和水果所不及〔3〕。且竹荪所含的氨基酸大多以菌体蛋白的形态存在,因此不易丧失。竹荪富含多种维生素〔4〕:如B族维生素中的VBl、VB2、VB6,以及维生素A、D、E、K等。其中VB2(核黄素)含量较高,长裙竹荪干品可达536μg/kg,红托竹荪干品可达214μg/kg。竹荪所含多糖以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木糖等异多糖为主。竹荪还含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重要的有,锌6020mg/kg,铁687mg/kg,铜79mg/kg,硒638mg/kg。

问题七:竹茸是什么 你好,你说的竹茸应该是竹茹。竹茹是中医药材,是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性味 性微寒,味甘。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baikebaidu/view/51513fr=aladdin#1_2

问题八:想养殖竹荪 建议去市场考察一下各类竹荪的价格行情及需求量,再根据现有的条件选择栽培对象。

人工栽培的竹荪有短裙竹荪(Dictyophora duplicata)、长裙竹荪(Dindusiata)。近年来,我国食用菌工作者驯化栽培成功了两个新种,红托竹荪(Drubrovolvata)和刺托竹荪(Dechino-volvata)。黄裙竹荪有毒,不宜食用。

竹荪菇形如美女着裙,但并非无暇,其菇顶部有一块暗绿色而微臭的孢子液,因而又叫臭角菌;因其子实体未开伞时为蛋形,还叫蛇蛋菇;此外还有竹参、竹菌、竹姑娘、面纱菌、网纱菇、蘑菇女皇、虚无僧菌(日本)等俗名,这些名称均与竹荪发生的环境或形状有关。在生物分类学上竹荪属于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该属有许多种类,已被描述的竹荪近10种。

长裙竹荪竹荪之名与竹类有关,由此带给人以误解,以为竹荪只能在竹林内生长。其实不然,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竹林下的落叶层、盘根错节的庞大竹林地下根系,固然为竹荪的生长繁育创造了良好环境,但阔叶树混交林、热带经济作物中的橡胶林、芭蕉园、亚热带地区的草地乃至茅草屋顶上,也能成为竹荪的栖身之所。竹荪如多数腐生真菌一样,只要条件合适,也能在腐熟的稻草、麦秸、玉米秆、甘蔗渣、棉子壳等农作物秸秆上生长。

野生竹荪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吉林、河北、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浙江、江荪、福建、云南、贵州等省。大多位于海拔200-3000米的温热亚高山区。但在河南博爱的竹林中,海拔仅100-150米,也有大量长裙竹荪生长。竹荪主要发生于腐殖质丰富而湿润的竹林,常见的竹类有楠竹、苦竹、慈竹、淡竹、刚竹、斑竹等,亚热带的阔叶树混交林、热带的橡胶林和香蕉园内也有竹荪,发生时间为每年的4-11月,但以6-9月为集中发生期。竹荪一般在雨后2-3天内大量发生。在l天当中,一般早上5-7时破球而出,9-10时菌裙开张度达最大,孢子成熟。

竹荪菇体洁白,香气浓郁,营养丰富。是世界着名的珍贵食药用菌,有“菌中皇后”,“真菌之花”,“素菜之王”等美誉。是我国的高档出口商品,换汇率高。国内市场每05千克收购价曾高达500―800元,近年因产量增加,价格大大降低。竹荪还能防馊防腐,有抑菌功效。竹荪不仅形态美观,而且营养丰富,据测定,在100克干品中,含粗蛋白15-222克,粗脂肪20-38克,糖179-291克,粗纤维78-153克,灰分63-775克。竹荪中含有11种矿质元素,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竹荪中均有。此外,竹荪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竹荪除食用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报道,对于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患者,竹荪是理想的疗效食品。常食竹荪还可以减少腹壁脂肪的贮积。近年来,在竹荪的热水提取液中,还发现具抗肿瘤活性的多糖成分。

生物学特性一 形态特征 竹荪品种不同,性状有异。例如长裙竹荪菌丝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是一个较好的栽培品种。短裙竹荪菌丝生长较长裙竹荪慢,因此栽培时生产周期较长。

商品竹荪,是经脱水加工的干品,仅保留可食的菌柄和菌裙两部分。完整的竹荪子实体,包括菌盖、菌柄、菌裙和菌托等几部分。

竹荪子实体形态图成熟的竹荪包括菌盖、菌托、菌柄和菌裙四部分:

菌盖 钟形,白色或略带土色,高2-4厘米,表面有不规则的多角形凹陷。顶端平,有圆形或椭圆形小孔。子实层附着在菌盖的凹陷表面,孢子着生在其中,暗绿色或黄绿色,初期肉质,暴露在空气中后,迅速液化为粘稠状物,散发出浓烈的腥味,可引诱昆虫来甜食,以此传播孢子。孢子柱状,大小>>

问题九:竹芤是什么 是竹荪不是竹芤!竹荪为真菌植物门真菌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去掉头部的子实体,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竹荪又称“真菌之花”、“植物鸡”等,名列“四珍”(竹荪、

云南十大名贵野生菌是那些?

云南十大名贵野生菌有干巴菌、羊肚菌、松茸、松露、红菇、鸡枞菌、黑虎掌菌、牛肝菌、鸡油菌、青头菌。在云南人眼里,只有两种菌,一种野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