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毕摩文化特征与内涵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彝族毕摩文化特征与内涵,第1张

道家或道教传入彝族地区不仅时间早,而且很快被彝族民间所接受,与彝族的祖先崇拜观念揉合在一起,推进了彝族祖先祟拜的发展。这其中的原因,一是道家或道教思想与彝族的原始宗教、生活模式相吻合。道家或道教思想源于古代的鬼神思想 ; 源于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的巫术和神仙方术 ; 源于谶纬之学 ; 源于黄老思想。道家或道教思想的这些渊源与彝族的宗教观念不相悖逆。鬼神思想是彝族先民在万物有灵的灵魂观念下产生出来的鬼神世界的反映,彝族先民把日月星辰、河海山岳和已亡祖先视为神灵,对其进行祭祀祈祷。道家和道教就承袭了这种鬼神思想,并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彝族先民的许多神灵作为自己的神灵 ; 古代殷人认为卜筮可以决疑惑,断吉凶,巫师可以交通鬼神,这也是道家或道教渊源的东西,而在彝族先民的原始宗教中,遇疾病和疑难问题也兴占卜,交通鬼神则有毕摩 ; 道家或道教以阴阳五行推验灾异祯祥,也出自彝族远古先民羌戎的原始阴阳观 ; 道家或道教思想有许多神秘主义的因素,彝族先民的灵魂观本身就充满着神秘。由于二者思想内涵的相符,道家或道教思想就很快深入彝族民伺,形成广泛而雄厚的基础。象征和标志二者的一些东西也自然的相合,彝族崇拜葫芦,认为始祖从葫芦出,有的彝族人家供奉葫芦祖先,有的人家把葫芦悬于大门头上,而葫芦又成了道教及其医药的象征和标志,道教八仙之一的张果老腰间常系一葫芦 ; 唐宋之际的著名道士陈传则是“斋中有大瓢挂壁上” ; 元代著名道士长春真人丘处机所居的长春宫,有“匏瓜亭”。彝族以虎为图腾,崇拜虎,而春秋时,老子、列子均以虎为道号或为姓。道家或道教深入彝族民间的第二个原因是,以彝族先民为王室的南诏统治者,在与唐王朝频繁亲密的交往中,受到唐王朝尊祟道教的影响。唐初,南诏酋长细奴逻在未建立南诏政权之前,就与唐王朝发生了密切联系,在“永徽癸丑四年遣逻盛炎入朝,唐授奴逻为巍州刺史,赐以锦袍。”到细奴逻之孙盛逻皮继位时,盛逻皮正式在南诏确立了道教的地位。于开元十四年 ( 公元 726年 ) 立庙祀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为圣人,把世事张氏五斗米道的王羲之作为道教圣人祀奉 ; 到阁逻凤为王时,阁逻凤立《南诏德化碑》,碑文有“阐三教,宾四门”,三教就包括道教在内,到唐德宗贞元十年 ( 公元794年 ) ,唐使者与南诏王异牟寻订盟共击吐蕃、使用的是道教宗教仪式。《蛮书》 载 : “贞元十年,岁次甲戌,正月乙亥,朔,五日己卯,云南诏异牟寻及清平官、大军将与剑南西川节度使判官崔佐时谨诣玷苍山北,上请天、地、水三官,五岳、四渎及管川谷诸神灵同请降临,永为证据。······谨率群官虔诚盟誓,共克金契,永为誓信。其誓文一本请剑南节度随表进献 ; 一本藏于神室 ; 一本投西洱河 ;一本牟寻留诏城内府库,贻诫子孙。伏惟山川神只,同鉴诚恳。”以彝族先民为王室的南诏政权统治者,始终与唐主朝保持着亲密联系。这种特定的历史原因,使彝族的宗教观念较其他少数民族更广泛地受到了道家或道教思想的影响。彝族也就在不断吸收道家或道教的文化思想过程中,发展了自己以祖先崇拜为中心信仰的宗教形态。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是在于2007年建成的贵州民族文化宫大楼的基础上,于2012年正式挂牌成立的全国第五个省级民族博物馆,是全民所有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以保护、传承和弘扬贵州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致力于各民族文物、文献的收藏整理、研究保护、展示交流和宣传教育。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座落于贵阳市迎宾大道——遵义路筑城广场的南广场,东依贵阳市的母亲河——南明河,西邻贵阳火车站,北与筑城广场北广场上的芦笙铜雕相呼应,环境特佳,交通便利,总占地面积13175㎡,大楼建筑与附属建筑容为一体,其中附属建筑占地面积约7000㎡,建筑面积5900㎡,大楼与附属总建筑面积37000㎡,地上24层,地下1层,主楼高999米,汲取了贵州侗寨鼓楼轮廓曲线的神韵,为三叉弧形堵式建筑,前弧形面有机衬托毛主席塑像,大楼六个面的每一面形状都构成“山”字形,建筑造型着力强调贵州、民族、文化三个内涵,颇具贵州地域及民族色彩。

博物馆藏品主要以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特别是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的生产生活实物资料为主,以反映各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传统服饰、银饰、面具、生产、生活用品、民族文献古籍等以及反映历史上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影(音)像资料。目前共有藏品14000余件套。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目前常设两个基本陈列展,1、《贵州民族风情展》于2009年推出,位于博物馆大楼二楼前厅及三楼A、B、C三个厅,面积约2500㎡,展览分为序厅、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生活、我们到哪里去五个部分,生动介绍了贵州18个世居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民族风情。2、《贵州少数民族文物精品展藏》2013年9月建成,设在大楼二十四层,面积350㎡,展出187件套最具贵州特色和亮点且兼具一定历史价值的珍贵少数民族服装及饰品。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开馆至今,陆续推出了《饰美人生—苗族银饰展》《绚彩中华——中国彝族服饰展》《绚彩中华——中国苗族服饰展》《绚彩中华——中国侗族服饰展》《绚彩中华——瑶族服饰展》《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贵州农民画展》《多彩de贵州——贵州少数民族风情艺术摄影精品展》《苗绣展》等十多个专题展览。开设了临时展厅约2500㎡,常年引进各地各民族优秀主题文化展览每年达30余个次。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隶属于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县处级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文物学会民族民俗博物馆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网成员,中国西南博物馆联盟理事单位,以及国际博物馆协会成员单位。2011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被贵州省教育厅指定为贵州各大、中、小学民族文化校外教育基地,相继被贵阳市教育局指定为“贵阳市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并与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挂牌为教育实践基地”。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是贵州重要的民文化的展示平台和宣传窗口,是贵州民族文化的集成地,是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阵地。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不断充分发挥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和社会教育作用,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6年12月,随着贵州民族文化宫主体大楼建成启用,贵州民族博物馆有了自己固定的馆舍。2009年9月,贵州民族博物馆正式开馆,服务社会。

从1984年贵州民族博物馆筹建至今在省内外先后成功举办《贵州省首届民族民间剪纸展览》、《贵州省农民画展》、《陈白秋园木艺术展》、《王少丰剪纸艺术展》、《黔风绚丽——侗族画家杨思藩画展》、《贵州少数民族风情展》、《似雪银花——贵州、广西、湖南三省区苗族银饰展》等展览,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部,2008年3月1日公布;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公布为契机,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51个) 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山西省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省大连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江苏省苏州图书馆 江苏省常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湖北省武汉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 山东省青岛市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贵州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河南大学图书馆 河南大学图书馆 苏州大学图书馆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516部,2013年3月8日公布。

国务院正式公布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上海图书馆藏北宋拓本《三藏圣教序》、徐州市图书馆藏南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青岛市博物馆藏清蒲松龄《鹤轩笔札》稿本等1516部古籍入选该名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浙江省西泠印社、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等16家单位成为第四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汉文古籍1218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286部,其他文字古籍9部,3种甲骨文。这是甲骨文首次进入《名录》。《名录》收录宋元拓本71种,明清稿本76部、抄本177部;收录舆图43种,其中,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质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还是西汉初即已发明造纸术的有力证明;收录的民族文字古籍,涵盖藏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等12种民族文字。

其中,西藏博物馆藏元刻本《释量论》,是继元刻《因明正解藏论》之后发现的第二部元刻本藏文古籍。这两部元刻本的发现,推翻了元代无刊印藏文文献和明代以前无藏文印刷实物的旧说。

在此次公布的16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中国嵩山少林寺、西藏博物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罗布林卡、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等5家为宗教、少数民族单位。

截至目前,共有1137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66家单位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江西人迁徙贵州始于明朝洪武年间,当时整个明朝江山未定,贵州之地缺少开发和军队驻守,于是大批的江西人迁徙到贵州,一来可以在此地开掘经济,二来可以守卫贵州的安全。

第二次大迁徙发生在清代初期,当时受到战乱和瘟疫的影响,云贵之地的人口流失非常严重。于是江西人再次进行迁徙,前往贵州。

1、春节期间,瑶族人民举行唱堂歌、打铜鼓、赛陀螺、射弩、围猎、抛绣球、斗画眉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

2、盘王节又称“做盘王”、“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盘瑶纪念始祖“盘王”的盛大传统节日,20世纪80年代前一般在秋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1984年将全国瑶族过盘王节的日期统一定在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

3、祝著节是广西布努瑶纪念始祖母密洛陀生日的节日,非常热烈隆重。人们以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为正日,敲打铜鼓,欢庆三天。耍望节每三、五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十月十六日前后举行,是青年男女对歌求爱的日子。

扩展资料:

瑶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在瑶族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图腾崇拜。盘瑶、山子瑶、坳瑶崇拜盘瓠图腾,禁吃狗肉;广西南丹大瑶寨瑶族“母猴妈妈”的故事流行了千百年,从中可以看出瑶族存在着图腾崇拜。

盘瑶、山子瑶、坳瑶不仅相信盘瓠是他们的祖先,繁衍出十二姓瑶人,还认为在十二姓瑶人迁徙的渡海途中遭遇大风巨浪而得以幸免于难,是祖先盘瓠保佑的结果。

因此他们都要世代相继地在一定时间进行“还愿”——跳盘王,歌颂始祖的功迹,激励人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并祈求始祖保佑人丁兴旺。

-瑶族

仡佬族是当今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它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仡佬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我们都知道仡佬族擅长纺织和刺绣。但是,似乎我们很多人对仡佬族民居文化并没有特别的了解。

接下来,让边肖带我们去看看仡佬族的居住文化。

仡佬族是贵州高原最古老的民族。有人认为是古夜郎的后代。仡佬族大多居住在山区。一句民间谚语说:“山中苗为水中家,仡佬族居岩角。”

仡佬族先民的生活方式以“甘兰”为特征。见《舒威廖传》:“按一棵树的积木,在上面生活,这叫‘甘兰’。”《新唐书》《南蛮传》也有记载:“人住楼房,爬楼梯。它叫做‘甘兰’。”说:“仡佬族哪里都住不下。虽然酋长们很富有,有许多房子,但他们都离地面几英尺,用巨大的木筏建造冷杉叶。”指出,仡佬族“住在几英尺外有参天大树和冷杉树叶的房子里。”

1949年以前,穷苦的仡佬族人住在窑洞里,在树上搭帐篷,用小树做三角形的“千尺帐篷”,在小土墙上把“千尺帐篷”做成“塌房子”。

一般来说,仡佬族的房屋有木“斗房”、石板房、茅草房。小房间里,用木梁做框架,木板做墙壁。石板房是用石墙建造的,上面覆盖着薄薄的石板。大多数茅草屋都有木板做成的泥墙和茅草屋顶。还有竹子做的木梁、木柱。墙是外面用泥砌的,房子上盖着茅草屋。

大部分居民楼都是两层。中间是供祖先牌位和客人使用的大厅,没有天花板和地板。卧室和厨房在两边,谷仓在楼上。畜栏被称为“栅栏”,附在主体建筑的后部或左右两端。有点短,不应该连到楼顶。庭院格局,有一个三居室的庭院,庭院两端有主房的耳罩,左右两边有厢房。

居者有其屋通常是三室五柱的结构。对于财力雄厚者,将建五间长屋;资源不足的,只建一个房间。房子大多是中式的,一排三间平房。中间是一间主房,两边是厢房。每个侧厅被分成两个小房间。前室在厨房外用作卧室。前面的卧室里有一个火炕,火坑是家属的日常饭厅。每天下班后,全家男女老少围着火炉休息或聊天。亲朋好友也在火坑边接待、谈心。主房和侧房之间有一扇门。房间主墙前的一张方桌。常用的器具,如磨、桶、犁、簸箕、锅等,也大多放在主室。大厅里只举行婚礼、葬礼和祭祖。枕头安装在屋顶下,树篱放在上面。总的来说,那里没人住,是用来堆粮食的。屋前是平的,通常叫“院坝”,用来晾衣服、粮食、生鸡鸭。大坝两边是奶牛、猪圈和一个用柴火搭建的简易房屋。它与外壳形成复合物。房子后面或院坝前面是菜园,周围种着桃、李、犁或竹灌木。仡佬族居住区多位于贵州高原,山地多,平地少。古语有云‘每一步都是一座山’,可以说是‘开门见山’。

仡佬族分布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地区的仡佬族民居有不同的特点。

居住在贵州中部的仡佬族村民有着与附近的布依族和汉族“屯堡人”相似的房屋,大多是石头房子。

居住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同胞住在茅草屋里,厚厚整齐的茅草屋顶,屋檐两端精心编织的形状各异的丝带,就像瓦房屋顶上的“檐板”,艺术效果很好,被誉为“巧梳头发的穷女人”。

居住在贵州东北部的仡佬族同胞喜欢用干栅栏搭建“上翘的角楼”。在石阡县花桥镇周边的农村,有许多飞檐翘角、竹木错落的小楼。他们美丽迷人。在主屋的一侧,添加一个侧厅。侧翼有两层,大部分是架空建筑。楼上的环衬着“竖框”,在屋檐下挂衣服。檐口不仅美观,而且对增加室内采光和室外空间也有重要作用。秋收时节,家家户户屋檐下挂满了金黄的包子和红红的辣椒,丰收在望。

居住在黔北的仡佬族同胞,屋后竹木茂盛,屋顶是小绿瓦,四周是木墙。如果这面墙是竹条或者树篱做的,会被漆成白色,易碎。龙潭村古建筑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被推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潭村,位于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部,属大坪镇管辖,因村前龙潭入口而得名。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姓沈,自称是“的后代”。沈悠,阿明人,四川道刺史。正统十四年,北洼拉入侵,沈悠在皇帝的亲征下被困在平民堡垒里。他因长得像皇帝而代皇帝而死。之后,朝廷下令封他为“高级文林郎”,并允许他修建寺庙。这座寺庙建于嘉靖十二年,先后由清朝康熙、道光维修。从西向东坐。有拱形门、双厢、正厅等。大厅有三个房间宽,绿色瓷砖的桶形屋顶,围绕着燃烧的山墙。大门两侧的砖墙上镶嵌着启示录、康熙、道光的碑。大门由砖和石头制成,有四根柱子和三扇门。明代,大门前用楷书写着“大节轻秀”。第二遍,前面的楷书写着“永远的正直”“永远的繁荣”。

龙潭村仡佬族民居的主要特点是突出的建筑布局和石木装饰。

整体布局有点乱,缺乏统一的方向,相互之间似乎没有对应关系。这是由于地形的原因。龙潭地区是喀斯特地貌,被当地人称为“岩角”。岩角建房只能因地制宜,很难找到统一的方向。不过就家庭而言,还是比较正常的。一般来说,双层建筑中间是石院坝,外面是石墙,形成一个封闭的庭院。

封闭庭院的石墙多为碎石,有时也用方石。前者包括平砌、斜砌和乱砌。在斜铺中,还有两层反铺,形成条状的“纹路线”,当地也叫“鱼骨”。麦穗和鱼骨是吉祥物,一直备受青睐。

仡佬族石墙房屋必有“朝门”。“朝门”通常由木制吊门和八字石墙组成。吊门,斗式,挂在山顶,铺着小绿瓦。柱子上雕刻着莲藕和南瓜,寓意着诚实和多产。夹门,雕刻南瓜,或者雕刻长寿,都是多子多福的意思。即使是蓝花楹也能雕刻出水波纹,这意味着防火的城镇房屋。与其他民族雕刻的“符涛”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四个主室和三个主室。房子更高,燕子口更深,屋檐更远。最引人注目的是门窗的彩雕。明代有六扇门窗,称为“六和门”。“六位一体”是指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意为“完全”、“圆满”、“六位一体”。第二次有六扇门窗,但只雕了四扇。很多家庭都在隔壁房间开了一个侧门,门的上部装饰着一个圆形的悬挂物,叫做“月门”。

龙潭村仡佬族民居的木门窗上装饰着不同形状的吉祥图案,如福禄、耿桥、二龙包强、双阳、雀脑梅、吉祥牡丹、七夕等

有趣的是,许多吉祥图案组合在一起,产生了特殊的效果。如果它看起来像一条游泳的鱼,它将被组合成一只蝙蝠。单独看南瓜,它变成了一朵莲花。看起来像两个桃子,组合成两条鱼。单看,是喜字,加上“二龙抢婴”等等。

另一个独特之处是,不仅隔壁房间门口安装了“腰门”,隔壁房间门口也安装了“腰门”。所有的“腰门”都刻有开口,但图案几乎一样。门窗也是如此,充分体现了每个家庭的原始精神。

明朝上半叶,人们安装围栏,拆除城墙。石灰涂在外面写吉祥语。有人在梁上雕刻、绘制吉祥文字和图案,称为“雕梁画栋”。贵州很少有“雕梁画栋”的民居。

干栅栏房子

酒吧是一种木质地板建筑。南方有些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暖。为了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我们的祖先建造了干燥的栅栏房屋。这种木屋一般由几根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形成底架,比地面高。底部框架通过打桩建造。木桩做好以后,把梁放在上部框架上,然后铺设楼板,再把梁架和屋顶架设在楼板上,形成一个空框架的建筑。干燥的围栏建筑不仅可以防蛇、防虫、防动物,还可以防潮。下面也可以养殖家禽家畜。至今,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在使用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

干式房屋是指建造在地面以上的木柱底架上的房屋。具体施工方法是以直立木桩为基础,木桩上竖立0号竹龙骨作为支撑楼板悬挂的基础。然后在地基上竖起木柱和木梁,搭建框架状的围栏和屋顶,用树皮茅草或竹条或草泥填充木柱和木梁。

甘兰风格的房子在中国的古籍中也被称为甘兰、高栏、盖兰和盖兰,现代日本人称之为高床。考古和人种学中见到的水上房屋或栅栏房屋属于甘兰式房屋。

文学和传说的巢被认为是甘兰宫最早的前身。

干式围栏房的主要作用是将房屋与地面隔离,从而达到有效防潮的目的。

此外,根据民族学材料,它仍然具有有效地利用一个空房间和一个房间用于各种目的的效果。例如,在现代,四川平武县王霸藏族乡的白马人用木栅栏建造房屋。这些房子分为上下两层。按照白马人的习俗,下层用来养牲畜,上层用来住人。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我们也可以看到白马人建造带围栏的房屋的例子。白马人自称是古代氏族的后裔。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地区甘兰式的生活习俗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根据考古发现,甘兰已知最早的住宅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甘兰住宅。河姆渡出土的甘兰民居面积大,规模大。可修复的8号、10号、12号、13号木排桩可能属于一组拉长的建筑。根据现有10排桩的分布长度分析,这组建筑至少有23米长。从第8排桩到第12排桩的距离为64m,表明该组建筑的深度约为7m。12至13号桩之间13m的距离形成了这组建筑的前廊。根据这一修复,河姆渡群遗址是一个长房子,有一个前廊和一堵墙。其施工方法采用了先进技术,如梁头榫和柱窝、角柱窝、柱头、柱脚榫、带小钉孔的榫、方木插片、格子、企口板等。

河姆渡式干栏民居在新石器时代江浙地区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如浙江的钱杨山、桐乡的罗家角、江苏丹阳的香草河、吴兴的梅艳等。这种干栏杆住宅在云南剑川海入口处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发现。江西清江营盘里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长脊短檐陶制干栏屋模型,是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流行干栏生活习俗的重要佐证。在四川成都十二桥商代遗址和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发现的西周早期大型木结构表明,夏商周时期的干栏建筑和生活习俗在我国南方仍然流行和发展。

甘兰建筑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古代在南方百越民族居住区非常流行。这种建筑主要由竹子和木头制成。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堆放动物和杂物,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适合住在多雨潮湿地方的人。现在主要流行于相对偏远的壮族地区,包括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其他民族也有干栏,但受中国建筑和佛教建筑的影响更大。

百里杜鹃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和黔西县交界处,以长达百里之多杜鹃森林覆盖而得名,它是目前世界上已探明最大原始杜鹃森林,全国5A级景区。下辖有普底、金坡、仁和、大水四个少数民族乡,鹏程和嘎木两个管辖区,总面积达125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位于东经105 45'28" 106 04'31",北纬27 09'44" 27 17′19",由于纬度低,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百里杜鹃一年四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平均气温在118 。景区杜鹃品种达41种,花色多样、千姿百态。每年农历二三月份杜鹃花成片盛开争奇斗艳,引来大批游客驻足观赏。原始杜鹃花海,浪漫民俗风情,避暑 养生 天堂,超大天然氧吧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花园圣地。

除了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以外,百里杜鹃还有许许多多丰富的 旅游 资源。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 旅游 资源。

一、民族服饰

彝族服饰: 号称是“穿在身上的 历史 ”,彝族人民文化传承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服饰底布都以黑色主,黑色是其服饰的生命色。男子多以黑白色彩为主,彰显彝族男子的粗旷、刚劲和勇猛;对于未婚女子服饰多以红、白为主,色彩艳丽,秀丽纤美,展示少女的青春活力、俏皮可爱;已婚妇女和老人则以蓝、黑为主,花秀素雅,端庄大方。男装女装同有花纹花边,有着独特的审美和浓厚的地方色彩,生活气息明显,充分体现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二、特产 美食

坨坨肉: 为尊贵重要的客人而制,彝家有好酒,好酒要配好菜。坨坨肉做法精简,选用自家养殖的牛、羊、猪新鲜宰杀,肉切成坨状加入生姜冷水下锅煮,煮熟捞出拌辣椒面、花椒面、盐、蒜末、木姜子等佐料即可食用。这种简单的吃法体现了当地人极简随性的生活方式。

黄粑: 是一种风味小吃,当地人家家户户都会做,逢年过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 美食 。是一种用糯米或玉米面与黄豆浆混合,加入白糖和黄糖,用风干的玉米叶泡水揉软后包裹成坨状,上锅蒸熟。刚出锅的黄粑香味扑鼻、口感软糯散发着谷物的芬芳。黄粑的食用方法非常简单,无论蒸、煎、炸、烤都十分美味,后期经过发展还出现了用五谷杂粮代替糯米的黄粑。黄粑展现了当地人对 美食 的执着追求,以及食物储存的智慧。

臭豆腐: 在大方臭豆腐十分有名,当地豆腐 美食 多种多样,例如水豆腐、渣豆腐、柴烤豆腐、糍粑豆腐、手撕豆腐等。大方臭豆腐虽说叫臭豆腐,但一点也不臭,豆腐反倒呈现另一番风味。据说是在当时,一家豆腐作坊由于头天制作的豆腐过多没有卖出,等到第三天拿出来卖时,豆腐上长了毛,还发出特殊的臭味,品尝起来又香又臭,深得当地人青睐。

漆器: 彝族的餐具由木器和漆器结合,漆器又分皮制漆器和木制漆器,木制漆器选料十分讲究,以杜鹃树和桦树最多,杜鹃树木因其木质细腻,纤丝交错,做漆具不易开裂是最佳木漆原材料,漆器一般有黑、黄、红三种较为典型的颜色。常被制作成鹰爪杯、牛角杯、羊角杯等饮酒器具。

三、节庆节日

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又称火草节,彝族传统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举行庆祝,白天村民们进行斗牛、跑马、摔跤等活动,便于促进邻里关系,学习沟通,交流 情感 。夜里就在村寨周边、田坎等地方燃起篝火或手持火把走村窜寨,在田间简单举行捕杀害虫仪式。该节日与火有着密切关系,表达彝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

插花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杜鹃盛开时节,家家户户上山采摘杜鹃花,插在房门等重要地方,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满族颁金节: 颁金为满语表示“出生”、“创造”的意思,于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举行。当天满族人民聚在一起,举行踩高跷、射箭、磨磨秋、捉泥鳅等活动。充分体现满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苗族米花节: 米花节是当地苗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六、十七、十八举行庆祝,是由旧时的祭米花发展而来,到如今逐渐演变成男女谈情说爱的节日。当天活动内容主要有芦笙舞蹈、多声部苗歌、祭祀等活动形式。把苗族人民的多才多艺展现得淋漓尽致。

白族三月三: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百里杜鹃白族同胞们身着正装,汇聚于小桥新村白族文化广场欢度白族传统节日“团圆节”。当天白家人杀猪宰羊,齐聚白龙岩脚,举行祭奠仪式,众人聚餐商议族事,交流感情。举行 体育 竞技活动“扭扁担”、“踩高跷”、“斗鸡”等。

四、神话传说

醉九牛传说: 相传水西土司奢香夫人为保西南边境安全,每年向朱元璋进见贡品,贡品都为当地稀有特产和珍贵物资。其中就包括九头水西土牛,奇怪的是九头牛经过此地时,被美丽的杜鹃花所吸引,怎么也不走了沉醉于此。奢香就把此事向朱元璋禀报,朱元璋得知后便说,那就把那里叫“醉九牛”。

千年一吻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当地有两姐妹阿苏、阿芝是当地名医,因为交通不便,两姐妹常年行走在崎岖的山路,走村窜寨,为当地村民看病开药,由于多年的辛苦劳累,长途跋涉。姐姐阿苏病逝,妹妹将其安葬于杜鹃花山一角。姐姐临死前告诉妹妹,一定要继续她们的使命行医救人,妹妹铭记在心。多年后妹妹也去世,村民们为表感激,便决定将妹妹和姐姐安葬在一起。多年后姐姐和妹妹的坟墓慢慢变成了两座石岩;并且从两边突起一角,就像两个嘴巴相对,当地人称“对嘴岩”。村民们每走过此,便说道你看两姐妹又在说悄悄话,后因 旅游 发展改名为“千年一吻”。

五、民族信仰

祭花神: 在当地每年三月二十八日这天,当地就会举行祭花神,彝文古籍《祭花经》记载,古时混沌初开、江河横溢、山川混乱。天神吱嘎阿鲁疏通江河,赶山归位,他赶了一座大山置于天的南边。取名“白那”(现今九龙山)他站在山上瞭望,发现南方山下地势开阔植物缺少,于是就到天上的百花宫抓了树木和花草种子播撒,两三年间这里植被茂密,开出美丽的杜鹃花。从此风调雨顺,彝民们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彝家儿女信奉万物有灵,认为花神庇佑,便自发举行祭花神。祭花神分四个步奏,“请花神”由当地德高望重的布摩(祭师)设席焚香、祈福诵经,经文主要大意为祈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来年丰收;“祭花神”献牲开祭,杀鸡、宰羊、杀猪;“跳花神”献歌舞(铃铛舞、拜香舞);“送花神”是整个仪式的最后一步。祭花神仪式表达了彝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和感恩之情。

百里杜鹃是高原上一颗迷人的星星,向外界展示其美丽气质的一面,吸引越来越多人的目光。欢迎四方朋友前来做客。

更多 旅游 资讯、 旅游 行程攻略,请私聊或评论。

彝族毕摩文化特征与内涵

道家或道教传入彝族地区不仅时间早,而且很快被彝族民间所接受,与彝族的祖先崇拜观念揉合在一起,推进了彝族祖先祟拜的发展。这其中的原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