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食物历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中国的食物历史,第1张

三皇五帝以前:

这时候的人们主要还是吃野菜,偶尔收集一些马尾巴草的果实当米饭。花花草草有毒没毒的,都可以试着吃一吃,拉拉肚肚也比饿着好对吧。要是毒性强点,死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୧(﹒︠ᴗ﹒︡)୨当时的人们比现在好的有一点,各种奇珍异兽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的肉可以吃个遍,所以如今回忆,被古时候人们吃绝种的大小动物也不是一种两种了。饮食方式从最初的10分生,到后来的烧烤,再到后来的用动物膀胱或皮或者植物作为容器,直接或间接煮肉吃,间接者,石子烧热了扔到肉水混合物中,使水沸腾。这时候的人们,在我们今天生活的大地上,或者缺衣少食,但是无忧无虑(与往后相比较)的生活。(流传至今笔者孤寡见闻,吃过的仅竹筒饭,石板烧,石煮鱼,欢迎补充)

三皇五帝时期:

古代袁隆平"稷"先生研发除了小米“粟”的种植技术,并依赖为主食,有条件的时候吃吃男人们打猎回来的肉,这时候已经有陶器容器煮肉吃了(温度不够高,只能煮)。

商周时期:

上层社会某一顿请客吃饭可能是这样子吃的,先在鼎里面把肉煮熟了,捞起来,切成大块,分到每个人碗里(当然这个碗和现在的碗区别很大,青铜质,可能还雕刻很多花纹,如现在国家历史博物馆里放着的那些),然后每个人用一种刀叉一体的工具(或许手戴着一次性手套作为辅助)切着吃,席间还可以喝点粟发酵的醪糟水。

大约秦汉以后,伴随着生铁工艺的成熟,炒菜开始普及。而后值得一提的改变就是唐宋以后搞的家族聚居大家天天吃团年饭,和近代的大米取代小米了。

现在生活有各种家电,十分便捷,冰箱也可以用来保存食物。古代人没有冰箱,也有很多保存食物的方法,也有许多方法沿用到了今天。

第一,用盐腌制。每年过年我们的餐桌上都会出现腊肉,表面一层淡淡的油,在热气的作用下,香味可以传遍家中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美食,腊肉。也是通过盐来保存食物的。古代的盐非常珍贵,能制作大量腊肉的人都是大户人家,而普通的老百姓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制作一两块腊肉,还得省着吃。

第二,烘干法。比如像武大郎烧饼,炒面。一开始没有面条的时候就把面粉随意的捏成一团,放到锅里煮一煮或者放到炉子里面烘烤,最早的烧饼就是这么来的。把食材烘干也能进行保存食物。

第三,放大量的油。这种方法其实并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而是法国人发明的。法国人喜欢吃鸭肉和鹅肉,但是法国人不经常外出,没有时间进行烹饪。他们吃鸭肉喜欢蘸着黄油吃,古代的法国一个贵族**不小心把黄油整个倒在了鸭肉的盆子里,一周后没吃完的鸭肉放到了厨房,居然还是原样的。

第四,古代的冰箱。这就是只有皇帝和贵族才能使用了,周朝的时候人们就发明了一种东西,专门保存冰块。最早的时候冰鉴,只是用来保存冰让皇帝解暑用。到了后面,御膳房的厨师发现寒气可以让食物保存的更长久,所以就用了冰鉴进行保鲜。

‍‍

金寄水、周沙尘著的《王府生活实录》中有“王府从五月初一起,开始运进天然冰块,每房都备有硬木制作的冰桶……每天,由太监往各房送冰,以供瓜果等食品保鲜。”可为当时用冰祛暑的写照。明代黄省曾的《鱼经》裏曾写道:渔民常将一种鳓鱼“以冰养之”,运到远处,可以保持新鲜,谓之“冰鲜”。可以想像,当时冷藏食物可能比较普遍。那时的冰箱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在功能设计上也十分精巧科学。冰箱箱内挂锡裏,箱底有小孔。两块盖板其中一块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块是活板。每当暑热来临,可将活板取下,箱内放冰块并将时新瓜果或饮料镇于冰上,随时取用。味道干爽清凉,用后让人觉得十分惬意,暑气顿消。由於锡裏的保护,冰水不致侵蚀木质的箱体,反而能从底部的小孔中渗出。

‍‍

宋代美食家苏轼曾品尝豆腐。

豆腐的介绍:

关于豆腐的制作方法,在明代以后的一些古籍中有不少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豆腐的快速制法和凝固剂的使用作了详细阐述:“豆腐之法,凡黑豆黄豆及白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造法:水浸、破碎、去渣、蒸煮,以盐卤汁或山矾汁或酸醋淀,就釜收入。

又有人缸内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咸苦酸辛之物,皆可收敛耳。其面上凝结者揭取晾干,名豆腐皮,入馔甚佳也,气味甘咸寒”。盐卤汁就是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钠等成分的浓缩溶液;山矾汁是含重水盐类的矿物,如钾矾等;石膏是含水硫酸钙;酸醋是食用醋。

现今这些凝固剂的大部分仍然沿用。明代吴氏的《墨娥山录》中有:“凡做豆腐,每黄豆一升,入绿豆一合,用卤水点就,煮时甚筋韧,秘之又秘”。意思是:在做豆腐时,在黄豆中加入十分之一的绿豆,做出来的豆腐特别有韧性。这也是我们现在值得借鉴和研究的。

明代诗人苏秉衡写的《豆腐诗》曰:“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缶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

诗中对豆腐的发明、制法、特色和食俗予以简明、灵活、形象的描绘,赞叹之情跃然纸上,耐人寻味。

清代李调元的《童山诗集》中部分诗句,高度概括了豆腐、豆腐皮、五香豆腐干、姑苏糟豆腐、臭豆腐、豆腐乳的制作。汪日桢在《湖雅》中述:“豆浆点以石膏或盐卤成腐。

未点者曰豆腐浆;点后布包成整块曰干豆腐;置方板上曰豆腐箱,固呼一整块曰一箱,稍嫩者曰水豆腐,尤嫩者……成软块,亦曰水豆腐,又曰盆豆腐;其最嫩者不能成块,曰豆腐花,也曰豆腐脑;下铺细布泼以腐浆,上又铺细布交之,施泼交压成片,曰千张,亦曰百叶。

其浆面结衣揭起成片,曰豆腐衣;干腐切成小方块油炖,外起衣而中空,曰油豆腐,切三角,曰角豆腐。”

宋代美食家苏轼曾品尝过哪些食物:豆腐。

豆腐发展历史

我国是豆腐的发源地。相传,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7-前122年)的母亲喜欢吃黄豆,有一次其母因病不能吃整粒黄豆,刘安就叫人把黄豆磨成粉,怕粉太干,便冲入些水熬成豆乳,又怕味淡,再放些盐卤,结果凝成了块状的东西,即豆腐花。

淮南王之母吃了很高兴,病势好转,于是豆腐就流传了下来。而豆腐的制作很可能是刘安在组织方士们炼丹实践中发明的。方士们在炼丹中使用了许多矿物和无机盐,偶尔发现石膏或其他盐类可以凝固豆乳做豆腐。

宋朝著名诗人朱熹诗曰:“种豆豆苒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并自注“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豆腐》:“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

关于豆腐的制作方法,在明代以后的一些古籍中有不少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豆腐的快速制法和凝固剂的使用作了详细阐述:“豆腐之法,凡黑豆黄豆及白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造法:水浸、破碎、去渣、蒸煮,以盐卤汁或山矾汁或酸醋淀,就釜收入。

又有人缸内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咸苦酸辛之物,皆可收敛耳。其面上凝结者揭取晾干,名豆腐皮,入馔甚佳也,气味甘咸寒”。盐卤汁就是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钠等成分的浓缩溶液;山矾汁是含重水盐类的矿物,如钾矾等;石膏是含水硫酸钙;酸醋是食用醋。

现今这些凝固剂的大部分仍然沿用。明代吴氏的《墨娥山录》中有:“凡做豆腐,每黄豆一升,入绿豆一合,用卤水点就,煮时甚筋韧,秘之又秘”。意思是:在做豆腐时,在黄豆中加入十分之一的绿豆,做出来的豆腐特别有韧性。

“餐具”顾名思义就是日常用餐时的工具,虽然现在依然有很多民族习惯用手抓食,但如果没有盛装食物的各类器皿,想必也无法完成正常用餐流程。可以说餐具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区分野蛮与文明的一个关键标志。

在遥远的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较低,而且人类文明尚处于萌芽阶段。所以原始人一直都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在这种前提下用手抓食就较为普遍。在当时社会餐具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据考古研究发现,“陶器”大约出现于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晚期洞穴内。也就是说在长达二三百万年的原始公社时期,食物一直都处于无处安放的尴尬境地。这其实也比较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因为原始人仅能依靠采集、狩猎、渔猎生存。

虽然他们也产生了储存食物的习惯,但基本上都是随意堆砌于山洞之中。肚子饿了的时候可以直接吃野果或生食兽肉,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没有餐具的时代,人们的饮食方式只能是现吃现拿,并且每次用餐之时都会用手抓取。

或许很多人认为这种用餐方式特别野蛮,而且经常吃生食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但如果就事论事去分析这种现象,可以发现在生产力极为低下,以及物质资源特别匮乏的时代。能够找到可以果腹的食物,就应该感谢大自然的馈赠了。

相信大家只要沿着古代餐具发展的趋势,就会发现餐具诞生其实也符合自然规律。当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陶器之后,虽然并没有改变以手抓食的饮食现象。但是却为接下来的汤匙、筷子问世埋下了重要伏笔。

古代饮食文化载体“餐具”

笔者认为古代饮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其实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演化历程。但却可以非常肯定的说餐具诞生,绝对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仅,促进了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同时也让人类从蒙昧向文明迈进了一大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古代餐具演变历史,在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与变化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以及生产技术逐渐提高,不仅颠覆了以往的饮食结构,同时也改变了古代人的饮食方式,从野蛮到文明有的时候只差一个餐具。

古代餐具从问世起,就一直随着时间以及民族文化不断演变,而发生着变化。从最开始的单一、简陋可以盛装食物的陶土器皿,逐渐向种类多样、外观精致的品质化发展,这个过程足足走过了大约一万年的时间。

笔者认为餐具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逐渐向品质化发展,其实都在证明人类社会正在向文明进发,而且也预示着生产力也在不断提升。可以说当餐具从盛装食物的工具,变成一件熠熠生辉的艺术品时,人类社会也就此进入了文明时代。

一、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1餐具出现前后的饮食对比

原始社会初期由于并没有饮食规律,或者说只能靠天吃饭所以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饮食文化或比较正规的饮食方式。人们只是随手取来食物放入口中,这种饮食形式其实与灵长类动物并没有太大区别。

因此餐具是否出现仿佛都没有任何影响,当然处于这个阶段的原始人,也并没有制造餐具的思维或行动力。笔者认为此时正是各种文化及文明的荒蛮时期,亦或是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也不能过去强求用餐文明。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饮食文化”真正的萌芽期应该是在学会使用火之时。至此人类终于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从此由生食进入熟食阶段。在这种契机的促进之下,餐具才逐渐出现而饮食文化也开始萌芽。

从历史分期上来看,这个阶段应该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此时已经出现了大量的饮食陶器,现在社会上比较常见的杯、碗、壶都已经出现。只不过在当时被称为钵碗、觥、簋、壶等,可以说陶器出现也预示着文明降临。

2新石器时代的饮食风格

但从饮食角度来看,基本上遵循了采摘野果、蔬菜以及狩猎野兽的规律。虽然餐具在此时已经出现并趋于成熟,并且人们也已经吃上了烤熟的食物。但因为没有任何烹饪技巧和调味品,所以在饮食方面相对而言也比较单调。

树上结的、地上长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各种各样的食物都被装入餐具。相比较于原始社会初期在食物方面,不仅变得十分丰富而且也可以吃饱肚子。只不过依然处于“食不知味”的初级阶段而已。

3餐具发展与变革

随着时代不断变迁,以及人类文明不断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陶器餐具的样式也逐渐丰富化,杯子方面出现了角、尊、爵、高足杯,而盛装食物的餐具则有盘、皿等。这些用陶土、泥沙制作的餐具,虽然看起来比较简陋但却可以满足,古代人对餐具的要求或需求。

比陶器更加先进的木质、骨质餐具,大约诞生于河姆渡时期。木碗、骨质餐勺、叉子开始登上人们的餐桌,并参与到古代饮食文化发展之中。但这些餐具只能供给部落酋长,从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族民,依然以陶土质地的餐具为主。

如果从饮食与烹饪角度来看,这个阶段的生活方式,依然以采集、渔猎、狩猎为主。所以能够获得的食物,也依然是野果、野菜、野兽肉、鱼类等。但由于可供食用的盐分已经出现,所以此时的饮食更加有滋有味。

4筷子问世于8000年前

(1)由“梜”至“箸”

筷子在古代社会被称为“箸”,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双筷子,大约出现在距今8000多年前。从这个角度来看筷子问世,应该比餐具至少晚了2000多年,但这完全不影响人们对饮食文化的探索。

先秦时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不仅完成了礼仪制定,而且人们与都以礼待人并将其引申至,饮食文化与餐具发展之中。筷子就是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一种十分重要的餐具之一,可以说是筷子改变了古人饮食习惯。

虽然在战国时期餐叉也十分流行,但一种被称为“梜”的餐具,已经逐渐风靡于大街小巷。无论是上层社会中的达官贵人,还是生活于田园市井中的黎民百姓。几乎每个人都开始用“梜”用餐,而“梜”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筷子。

这一点其实可以从一些古籍中得到证实,《礼记·曲礼上》中曾有“羹之有菜者用梜”。大意为人们在吃饭的时候,已经开始用筷子夹菜。汉代时“梜”又被称为“箸”,《礼记》中有云:“梜,犹箸也”。

(2)春秋战国饮食文化

相比较于原始社会时期春秋战国,不仅在生产力方面有进一步提升,而且植物种类也进一步扩大化。权贵阶层的餐桌上基本上摆满了肉食,而老百姓家的小餐桌上也不甘落后。

由于人们已经学会了饲养“六畜”,所以鸡鸭鹅够变成了家常便饭。大羹、和羹、铏羹等羹类食物,和蜃肉、豚拍、脾析等,都端上了各家各户的餐桌。

此时的餐具不仅有陶器、木器等,青铜、铁质餐具开始隆重登场,铜、玉、骨、象牙等材质的餐具,仿佛如雨后春笋一般飞入各家各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一时期的餐具文化,或者说饮食文化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阶段,而这个饮食文化高峰的基础就是“钟鸣鼎食”。

5“钟鸣鼎食”古代饮食小高峰

“钟鸣鼎食”被记录于《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郅氏鼎食”其实就是指,西周时期人们以食鼎作为餐具。当然,食鼎一般都是体量较小的鼎,大小类似于现代社会中的火锅。

《滕王阁序》中也曾有:“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这里其实是描写盛大的宴会场面。人们在面对“钟鸣鼎食”之时,觥筹交错好一派热闹景象。而“钟鸣鼎食”的实际寓意,则是指西周时期的一种饮食文化。

“鼎”是西周时期的一种祭祀用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很多体型较小的鼎,逐渐变成了西周人餐桌上的餐具。人们用其调羹、煮菜亦或吃“古董锅”,不仅可以体现出西周时期的餐具发展,同时也能够彰显出当时的饮食特色。

6青铜器餐具

由于青铜器冶炼技术得到成功发展,所以在这个历史阶段青铜器餐具,不仅成为了权贵阶层的座上宾,而且也逐渐走入每一个老百姓家庭。可以说青铜器再一次证明了,古代社会正在不断向前发展。

可以负责任的说青铜冶铸技术,在商周时期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一时间青铜器在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无法替代的重要贡献。青铜饮食器具与西周礼制完美融合,进而衍生出了鼎、鬲、盈、铺、盂、盆、俎、勺等餐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的“俎”其实,就是现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砧板。

青铜酒器代替了陶器、木器甚至石器,觚、觯、壶、卣等酒器开始大面积推广。但由于当时正处于奴隶制社会,所以在礼制方面也都具有等级性。“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指的就是礼教制度影响之下的餐具文化。

7秦汉时期的餐具

相比较于先秦时期,秦汉两朝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社会经济都达到了一定高度。所以人们对餐具的要求也从盛装食物,逐渐发展为更加精致的器皿,此时的餐具就是一件件充满,人文色彩的精致艺术品。

碗、箸、勺、盘、钟、盏;钵、盆、箪、案、壶、笥等,纷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箪”既不是陶器也不是青铜器,而是一种以竹子为原料制成的食器,圆的叫做箪方的叫做笥。事实上汉朝时餐具发展达到了新的高潮。

“箸”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木质、竹质、铁质筷子大量出现。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汉朝居然还有青瓷制作的碗、盘。并且在普通百姓中,逐渐取代了陶器和竹木制作的餐具。这说明生产力再一次得到提升,人们的生活也获得了更大的改变。

笔者认为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秦汉时期尤其是汉代餐具发展,对古代社会中的饮食发展,都起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重要作用。如果从根源上去分析其本质,可以发现汉朝时期的餐具种类更加齐全,而且花色与设计方面也特别丰富。

这种餐具形制上的变化,对后世餐具发展都有很大影响。而且有一点特别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各种餐具还出现了比较固定专门用途。比如,碗只能盛装米饭或稀粥,而盘子则必须用来盛装菜品。同时,为了更加方便饮食需求还制造了成套餐具。

相比较于秦朝时期的餐具而言,汉代餐具更具有轻巧精致的特色。这其实与用餐份额有很大关系,而且在作用方面也更加趋于实用化。实际上汉朝时期的餐具最大特色,就是将餐具设计成了艺术品。每一款餐具上都有装饰图案,并且外观上也更加艺术化。

8汉代诱人美食

汉朝作为古代社会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上,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卓越成绩。尤其是在饮食文化层面,更是开辟了一条新思路。汉朝人的主食更加丰富多彩,粟、黍、稷、麦、水稻、大豆、雕胡,是广大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角。

汉代是已经出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饼类食物,不过当时没有发酵技术只能吃“死面”饼。肉食方面主要有猪、羊、牛、狗、鸡、鱼等;调味品除了油、盐、酱、醋之外,还出现了姜、葱、花椒、桂皮、茴香等。

饮茶、喝酒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新风尚,很多汉代大儒对饮茶都特别有讲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游侠更是,经常聚集在一起饮酒作乐。而他们使用的餐具和酒器,已经变得越来越精致并极具艺术色彩。

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餐具

当历史长河流淌至魏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生产力与物质资源,都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所以,生活在当时社会中的人们,不仅可以使用到瓷器制作的餐具,而且以金、银、玻璃等材料制作的餐具,也开始沿着历史脉络粉墨登场。

当然这些材质的餐具只有上流社会才能使用,普通老百姓只能使用普通粗瓷餐具。但无论如何都可以证明,餐具在此时的发展已经更上一层楼。

虽然有史料可以证实,瓷器早在商代中期、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真正取代陶器的时间却是在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瓷器工艺技术进步,青瓷、黑釉瓷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且在瓷制餐具出现之后,其他材质的餐具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因为,瓷器的优越性已经被世人所证实。

结 语

笔者认为从中国古代社会餐具,发展、演化历史角度来分析,古代各个朝代的饮食文化变迁。不仅更有说服力和探讨性,同时也可以彰显出古代生产力的变化,以及物质材料制造工艺水平的提升。可以说餐具从无到有从陶器到瓷器,其实就是古代饮食文化历史的最佳鉴证。

因为生活在原始社会初期的原始人,在茹毛饮血的历史背景之下,根本没有饮食文化萌芽意识。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与生产力进步,以陶土、木头、青铜器、竹子,乃至金、银、玻璃、瓷器餐具出现之后,才正式宣告古代饮食文化已经成型。

中国的食物历史

三皇五帝以前:这时候的人们主要还是吃野菜,偶尔收集一些马尾巴草的果实当米饭。花花草草有毒没毒的,都可以试着吃一吃,拉拉肚肚也比饿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