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有哪些讲孝道的句子?
1《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
棘薪。母氏甚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
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2《诗经·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3《小雅·伐木》“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4《大雅·卷阿》:“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5《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诗经》里的孝文化: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的表示祭祀孝敬祖先的诗句。孝作为中华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值得我们去挖掘弘扬。
《诗经》反映了周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广泛。周代统治者重视教化,经常派官员到民间收集资料,而孝思想占据了当时社会伦理的极大部分,这样一来,《诗经》中就有许多关于孝道的记载。这些记载中既有关于孝的内涵、行孝的对象,也有关于行孝的方式,
1 世说新语中孝顺的文言文
德行第一之四十五、纯孝之报
(原文)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郡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译)吴郡的陈遗,在家里十分孝顺父母,他妈妈喜欢吃锅巴,陈遗在任吴郡主薄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个袋子,每次煮饭,就把锅巴收集在口袋里,回家时送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攻打吴郡,袁山松当日带兵出征,此时陈遗已经收集了好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就带上随军出发了。沪渎一仗,官军大败逃溃,跑到了山里,很多人都饿死了,惟独陈遗因为有锅巴得以活了下来。人们认为这是他笃行孝道的报答。
德行第一之四十六、安国涕泪
(原文)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著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译)孔安国作孝武帝的侍中时,很受器重。孝武帝去世时,孔安国是太常卿,他身体一向瘦弱,穿着大孝的衣服,整日泪流不断,看见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个真孝子。
德行第一之四十七、二吴之哭
(原文)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及思至,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
(译)吴坦之、吴隐之兄弟住在丹阳郡公署的后面时,他们的母亲童夫人去世了。兄弟二人朝夕到母亲的灵前跪拜,一念及母亲,或者宾客吊唁时,二人便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悲痛欲绝,路人都为之落泪。韩伯当时是丹阳尹,他母亲也住在郡署里面,每次听到吴家兄弟二人的哭声,就心里感伤,对韩伯说:“你以后如果作了选拔人才的官,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两个人。”韩伯也很欣赏二人。后来韩伯果然作了吏部尚书,此时大哥吴坦之已因悲伤过度身亡,小弟吴隐之因此而富贵显达了。
2 求珍惜敬孝的文言文《二十四孝》讲的都是孝道的故事,你选择吧,有的是糟粕。
例如郭巨埋儿,这样的不可信,也不能行教育之用。 一、孝感动天虞舜 虞舜。
瞽搜之子。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
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
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系诗颂之。 诗曰对对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 西汉文帝。
名恒。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
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
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玻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朝曾参 周。
曾参。字子舆。
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
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
乃啮其指。参忽心痛。
负薪以归。跪问其母。
母曰。有客忽至。
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 周。闵损。
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
衣以棉絮。闵损。
衣以芦花。一日。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
父察知其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单。
母去三子寒。后母闻之。
卒悔改。系诗颂之。
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五、负米养亲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尝食黍薯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
南游于楚。从车百乘。
积粟万钟。累褥而坐。
列鼎而食。乃叹曰。
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
不可得也。有诗为颂。
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六、卖身葬父汉朝董永 汉董永家贫。父死。
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
途遇一妇。求为永妻。
俱至主家。主令织布三百疋。
始得归。妇织一月而成。
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有诗为颂。 诗曰葬父贷孔兄。
仙姬陌上逢。织布偿债主。
孝感动苍穹。七、鹿乳奉亲周朝郯子 周。
郯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目。
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
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
乃免。有诗为颂。
诗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八、行佣供母后汉江革 后汉江革。少失父。
独与母居。遭乱。
负母逃难。数遇贼。
或欲劫之去。革辄泣告有母在。
贼不忍杀。转客下邳。
贫穷裸跣。行佣以供母。
母使身之物。莫不毕给。
有诗为颂。 诗曰负母逃危难。
穷途贼犯频。告知方获免。
佣力以供亲。 九、怀橘遗亲后汉陆绩 后汉陆绩。
字公纪。年六岁。
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
绩怀橘二枚。及跪拜辞堕地。
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
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有诗为颂。 诗曰孝悌皆天性。
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橘实。
遗母报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
崔南山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
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
乳其姑。奶不粒食。
数年而康。一日玻长幼咸集。
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
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
有诗为颂。 诗曰孝敬崔家妇。
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
愿得子孙如。 十一、恣蚊饱血晋朝吴猛 晋。
吴猛。年八岁。
事亲至孝。家贫。
榻无帷帐。每夏夜。
蚊多潜肤。恣取膏。
虽多不驱之。恐其去以而噬亲也。
爱亲之心至矣。有诗为颂。
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
恣取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十二、卧冰求鲤晋朝王祥 晋。王祥母丧。
继母朱氏。不慈。
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欲食鲜鱼。
时天寒地冻。祥解衣。
卧冰求之。冰忽自解。
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有诗为颂。 诗曰继母人间有。
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
留得卧冰模。 十三、为母埋儿汉朝郭巨 汉。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
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
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
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龋民不得夺。
有诗为颂。 诗曰郭巨思供亲。
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
光彩照寒门。 十四、搤虎救父晋朝杨香 晋。
杨香年十四。常随父丰往田间获粟。
父为虎曳去。时杨香手无寸铁。
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
搤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
父方得免于害。有诗为颂。
诗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馋口中。
十五、弃官寻母宋朝朱寿昌 宋。朱寿昌七岁。
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
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
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
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
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十有余。
有诗为颂。 诗曰七岁离生母。
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后。
喜气动皇天。 十六、尝粪忧心南齐庚黔娄 南齐。
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
忽心惊流汗。及弃官归。
时父疾始二日。医曰。
欲知愈剧。但尝粪。
苦则佳。黔娄尝之。
甜。心甚忧之。
至夕。稽颡北辰。
求以身代父死。有诗为颂。
诗曰到县未旬日。桩庭遘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十七、戏彩娱亲周朝老莱子 周。老莱子至性孝。
奉养二亲。备极甘脆。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常取水上堂。诈跌卧地。
作婴儿啼以娱亲。有诗为颂。
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十八、拾桑供母汉朝蔡顺 汉。蔡顺少孤。
事母至孝。遭王莽乱。
岁荒不给拾桑。以异。
3 孝高高一语文上学期有哪几篇文言文要背我们那时一般全年级老师要求篇篇要背的,除了少数课文不要求背的而且特别长的可能老师要你不背。若是课后练习题中要求背诵课文,那老师一定不会放过。
当然,高考不是每篇要考,湖北要求背(会考)的是这几篇,你可以先着重背高一语文上学期课本中下面有的课文,然后背课后习题中要求背的课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建议的诵读篇目
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 子
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 庄 子
3师说 韩 愈
4阿房宫赋 杜 牧
5赤壁赋 苏 轼
6氓 《诗经》
7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 原
8蜀道难 李 白
9登高 杜 甫
10琵琶行 白居易
11锦瑟 李商隐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 煜
13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 轼
14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至5册规定的背诵篇目
1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2短歌行 曹 操
3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4秋兴八首(其一) 杜 甫
5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6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7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 谊
8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9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10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11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12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王 勃
13陈情表 李 密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规定的背诵篇目
1拟行路难(其四) 鲍 照
2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3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4登岳阳楼 杜 甫
5菩萨蛮(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 庄
6李凭箜篌引 李 贺
7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 周邦彦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4 关于孝子的古文,谁帮我找找○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天子章第二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
《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士章第五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庶人章第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三才章第七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
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
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八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
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
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圣治章第九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
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
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纪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五刑章第十一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二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
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广至德章第十三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广扬名章第十四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感应章第十六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
5 关于孝顺的文言文或古文及解释(有分加喔东汉陆绩,字公纪。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卧冰求鲤原文晋王祥,字休征。
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
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译文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6 古文:孔子论"孝" 翻译 急~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7 樊逊,字孝谦古文及答案古文: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祖琰,父衡,均是平民。不过,衡极讲孝道,父死,负土成坟,种植柏树几十亩,还早晚各在墓前大哭一次。逊少学问,常被兄仲戏谑。因此他责备自己说:“名义上是人的弟弟,享受安逸舒适,难道没有惭愧吗?”想同兄一道勤奋学业。母亲冯氏对他说:“你想谨慎小节吗?”逊受母言的启迪,于是专心儒家经典,并在墙壁上书写“见贤思齐”四字,以自我勉励。恰逢本州沦陷,寄居邺城,为临漳小史。县令裴鉴为官清苦,致使白雀等瑞物出现,逊上《清德颂》十首。鉴极为赏识,擢升他做了主簿,并且向右仆射崔暹推荐,他很快就同辽东的李广、渤海的封孝琰等成了崔暹的宾客。有人讥讽他静默而且不识时务,逊则以东方朔之语告诫自己:隐居世俗,避世金马,何必要跑到深山草庐之中?因此便借隐居公子为主人翁,撰《客难》,还制作《客诲》扩充其意。后来崔暹大会宾客,此时大司马、襄城王元旭也在座,相互讨论谁做幕僚合适。暹指着逊说:“此人学富才高,是位最合适的参军。”旭看了一眼,说:“哪能让他到我这里来?”逊答:“家无荫第,不敢为此职事。”武定七年(549),世宗驾崩,暹被迁移到边地,宾客也如鸟兽散。逊就来到陈留,定居了下来。
答案:
(1)专注政治方略,严明刑罚来督察诸侯,重申恩德来抚爱百姓。
(2)总共得到三千多卷不同的版本,《五经》和各种史书,几乎没有缺遗漏缺失的。
(3)参考译文: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樊逊自小读书,常常受到兄长樊仲照顾。不久他自责地说:“我名义上是弟弟,难道接受安逸,能不感到惭愧吗?”想要与兄长一同致力家业。母亲冯氏对他说到:“你想要做小事吗?”他有感于母亲的话,于是一心钻研典籍,常在墙上书写“见贤思齐”四字,用来勉励自己。恰逢本州沦陷,寄居邺中,
1二十四孝的七字句
世间福惠莫越如来相好端严神通自在佛身尊贵因何得?根本曾行孝顺来。
须知孝道善无疆,三教之中广赞扬。
若向二亲能孝顺,便招千佛护行藏。
目连已救青提母,我佛肩舁净梵王。
万代史书歌舜主,千年人口赞王祥。
慈乌返哺犹怀感,鸿雁才飞便著行。
郭巨愿埋亲子息,老莱欢著彩衣裳。
最难诳惑谩衷恳,不易轻欺对上苍。
泣竹笋生名最重,卧冰鱼跃义难量。
若能自己除讥谤,免被他人却毁伤。
犬解报恩能●草,马能知主解垂缰。
休消贿货耽*欲,莫恼慈亲纵酒狂。
男女病来声喘喘,父娘啼得泪汪汪。
两肩荷负非为重,千遶须弥未可偿,勤奉昼昏知动静,专看颜色问安康。
吐甘咽苦三年内,在腹怀耽十月强,试出去遥和梦逐,稍归来晚立门傍。
孝慈必感天宫福,五逆能招地狱殃。
勤苦却须归己分,资财深忌入私房。
须忧阴骘相摩折,莫信妻儿说短长,自是意情无至孝,却怨庚甲有相妨。
四邻忿怒传扬出,五逆名声远近彰,若是弟兄争在户,必招邻里闇迁墙。
至亲骨肉须同食,深分交朋尚并粮,祗对语言宜款曲,领承教示要参详。
诫乖斟酌亏恩义,稍错停腾失纪纲,切要抚怜於所使,倍须安?向孤孀。
〔姑姨舅氏孤孀子,收向家中赐宠光,贫阙亲知垂济惠,崎岖道路置桥梁。
佛道若能依此教,号曰慈悲大道场。〕晨昏早遣儿妻起,酒食先教父母尝,共住不遥还有别,相看非久即无常。
生前直懒供茶水,没后虚劳酹酒浆,志意顺从同信佛,美言参问胜烧香。
柔和谏要慈亲会,丑漏名须自己当。
正酷热天须扇枕,遇严凝月要温床。
残年改易如流速,甘旨供承似火忙。
若解在生和水乳,却胜亡后祭猪羊。
争无里巷明宣说,自有神祇闇记将。
共树共枝争判割,同胞同乳忍分张。
如来演说五千卷,孔氏谭论十八章。
莫越言言宣孝顺,无非句句述温良。
孝心号曰真菩萨,孝行名为大道场,孝行昏衢为日月,孝心苦海作梯航。
孝心永有清凉国,孝行常居悦乐乡。
孝行不殊三月雨,孝心何异百花芳。
孝心广大如云布,孝行分明似日光。
孝行万灾咸可度,孝心千祸总能禳。
孝为一切财中宝,孝是千般善内王。
佛道孝为成佛本,事须行孝向耶娘。
见生称意免轮回,孝养能消一切灾,能向老亲行孝足,便同终日把经开。
善言要使亲情喜,甘旨何须父母催,要似世尊端正相,不过孝顺也唱将来。
2关于孝的诗句这个有点多啊……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在世时,要以礼侍奉;死了,要以礼安葬,并且按礼仪祭祀。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关心父母的病痛是讲求孝道之关键。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就是要求子女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
——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3关于孝道的诗句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于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1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12、《步虚》唐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13、《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唐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4关于亲人的7字的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夕二首
朝代:明代
作者:王守仁
原文: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5关于孝心的诗句1、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墨萱图·其一
元代:王冕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译文: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
3、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译文: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
4、元夕二首
明·王守仁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译文: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5、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宋·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译文:做儿子的能死节于孝,做臣子的能死节于忠,那就是死得其所。
6关于孝的古诗大全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7有关百善孝为先的古诗(一)《踏莎行》·天地人为贵
太空无极,星辰无数,
唯地球有人生出
宇宙创造出神奇,
人类变成造物主
幸福无边,聪明无度,
做人当彼此爱护
让和谐远离战争,
盼每个家庭和睦
(二)《沁园春》·天下至道在和谐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至德要道
读老子孔子,经书典籍,治世名言,敬业
忠孝修身养性,立身行道,志在谋国家
富饶须牢记,要爱人敬人,奉亲养老
和谐需要平等,临事只为家国计较
法古今完人,满而不溢,为下不争,居上
不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治理好家庭
细胞再重提,和谐治家国,首当行孝
(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十月怀胎妈妈苦,一朝落草爹爹笑
提儿尿尿吹口哨,逗儿笑笑装怪调
举上肩头骑马马,躲到树后藏猫猫
食时挑拣盘中菜,行时担心路上跤
百般呵护荷捧珠,千方调教鸟啼巢
垂髫总角逢人夸,弱冠而立涉世焦
曾学孟母择邻居,亦请良师入户教
名利场中防眼红,潜规则里怕身飘
父盼成龙天上飞,母望养老身边绕
爹爱家谱添独孙,妈忧儿子杂二毛
爹妈古稀得新乐,孙子襁褓有牢靠
桑榆晚景发苍苍,早起晚睡弹旧调
(四)《沁园春》·孝乃天之经,地之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理当行孝
学武穆精忠,重华大孝,羔羊跪乳,灵狐
返巢基因遗递,惟妙惟肖,天道认姊妹
同胞循天理,传孝悌礼乐,中华之宝
看登月奔小康,显文明古国之标高
谈敬业奋发,仁慈博爱,舍己为人,功在
孝道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息讼于言传
身教睁眼看,现代文明,功在本朝
(五)《踏莎行》·祭祀先祖,传承孝道
祭如神在,言敬心哀
携儿孙登堂同拜
饮水思源不忘本,
民族始方兴未艾
孝无终始,善行不怠
世上无物可不爱
由此及彼推而广
看盛世姗姗到来
(六)祝福孝子
好人有好报,大德必大孝
心存天下人,腹纳四海潮
拣苦难于身,送温馨于老
常为而不有,每言思合道
其洁比玉润,其心同光耀
传大孝之风,养精忠之苗
和谐之精灵,太平之依靠
为人民服务,替好人祈祷
(七)梦
似傍晚,
似云月淡淡,
梦魂向老家飞往
站在门前,
满眼洞壁颓墙,
茅草翻扬
夜静静,
兄弟姊妹不见,
老屋微光
似乎妈妈在为我煮饭,
似乎妈妈在为我补衣裳,
似乎妈妈睡在我身旁
妈妈呀!
双鬓如霜,
为何不将儿呼唤?
为何凝神将我打量?
一眨眼,
妈妈突然不见
我声嘶力竭地喊,
醒来正睡在妻子身旁
路灯照进纱窗,
天籁声回荡,
我的儿女也工作在远方
我的苦,
妈妈点点滴滴曾尝,
我的福,
妈妈一丝一毫未享
难忘妈妈一生的辛酸,
我一生的遗憾,
我一生的忧伤
眼前亲友次第过,
看食尽鸟投林,
看后浪催前浪
人生梦一场,
行孝要及时赶上,
父慈子孝要世代相传
“为政篇第二”里面有很多。
1、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3、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 子贡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还有很多其他的就不一一列举了,这四条都是向孔子问孝的。
1 关于孝诗句有四句
关于孝诗句有四句 1 孝心中国年四句诗句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木兰花慢 武邑县王楫善居室,母俎氏出隆平》年代:元 作者: 王恽精彩如五六十人。教授马君向予方以善俗任责楫之孝养致乐,实有关於风化者,故作是词以付,俾来者庶有所劝焉烂云衢彩婺,和晓月,满庭闱。
正梅粉香飘,林梢紫动,淑景初迟。观津盛传王氏,道孝心、重见老莱衣。
和气一家瑞霭,慈颜九十柔仪。香烧静院趁朝晖。
未省杖扶持。纵德厚流长,遐龄能健,此事应稀。
婆娑绿萱堂背,爱一竿、苍竹六孙枝。照映西山秀色,年年翠点修眉。
《叶少保挽词六首》年代:宋 作者: 韩元吉宦达平生早,高年及引归。安车荣绛节,黄发遽衰衣。
未致生刍奠,俄惊薤露晞。孝心天地恻,相望两灵帏。
2 孝心中国年四句诗句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木兰花慢 武邑县王楫善居室,母俎氏出隆平》
年代:元 作者: 王恽
精彩如五六十人。教授马君向予方以善俗任责楫之孝养致乐,实有关於风化者,故作是词以付,俾来者庶有所劝焉烂云衢彩婺,和晓月,满庭闱。正梅粉香飘,林梢紫动,淑景初迟。观津盛传王氏,道孝心、重见老莱衣。和气一家瑞霭,慈颜九十柔仪。香烧静院趁朝晖。未省杖扶持。纵德厚流长,遐龄能健,此事应稀。婆娑绿萱堂背,爱一竿、苍竹六孙枝。照映西山秀色,年年翠点修眉。
《叶少保挽词六首》
年代:宋 作者: 韩元吉
宦达平生早,高年及引归。
安车荣绛节,黄发遽衰衣。
未致生刍奠,俄惊薤露晞。
孝心天地恻,相望两灵帏。
3 关于孝的诗句
这个有点多啊……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在世时,要以礼侍奉;死了,要以礼安葬,并且按礼仪祭祀。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关心父母的病痛是讲求孝道之关键。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就是要求子女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
——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4 关于孝的诗句
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 翩翩雄与雌。
衔坭两椽间。 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 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 黄口饱难期。
咀爪虽欲弊。 心力不知疲。:
须臾千往来。 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 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 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 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 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裹。 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 尔当反自思。
思尔为雏日。 高飞背母时。
当年父母念。 今日尔应知
训世孝弟诗十首
宋·邵雍
子孝亲兮弟敬哥,休残骨肉起风波。
劬劳恩重须当报,手足情深要取和。
公艺同居今古罕,田真共处子孙多。
如斯遐迩皆称美,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怡声下气与谦和。
难兄难弟名偏重,孝子贤孙贵自多。
负米尚难为薄养,读书宁不擢高科。
仲由陈纪皆如此,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训贤妯娌事翁婆。
好遵孟母三迁教,须读张公百忍歌。
孝友睦姻兼任恤,智仁圣义与中和。
当时曾子同杨博,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光阴掷过疾如梭,
庭闱乐处儿孙乐,兄弟和时妯娌和。
孝弟传家名不朽,金银满柜富如何。
要知美誉传今古,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天时地利与人和。
莫言世事常如此,堪叹人生有几何。
满眼繁华何足贵,一家安乐值钱多。
奇哉让梨并怀橘,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晨昏定省莫蹉跎。
一门孝友真难得,百岁光阴最易过。
和乐且耽宜自翕,彝伦攸叙在谦和,
班衣舞罢埙篪奏,子孝亲兮弟敬哥。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5 四书中关于孝的句子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是说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是说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6 描写孝顺的诗句有哪些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5、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7、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长幼有序。——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7 世界上关于孝的诗句有哪些
希望对你有帮助:
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青天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倪瑞璿《忆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学而第一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为政第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里仁第四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诗经里有哪些讲孝道的句子?
本文2023-10-03 07:03:5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