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介绍
鬼谷子王诩(约公元前400年—约公元前270年),一作王禅,道号玄微子,生卒年不详,华夏族,战国时期显赫人物。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一说卫国(河南淇县)人;一说战国魏国邺地(河北临漳)人。
一说陈国郸城(河南郸城县)人;一说汉水之滨关内云阳 (陕西石泉县 )人。著名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常入山修炼,深谙道法,神妙莫测。
“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为老学五派之一。老学:苏张(苏秦和张仪)、鬼谷一派,申、韩一派,杨朱一派,庄、列一派,尹文一派。
扩展资料: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创建鬼谷门派,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
鬼谷子曾任楚国宰相,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是纵横家的鼻祖,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谋略家、兵家、阴阳家、法家、名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鬼谷先生是百科式人物,他的智慧教育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吕不韦、李牧等众多风云人物。
战国时代,群雄并起,大时代中,秉承理想与信仰的旷世奇才鬼谷子王禅,踏上了勤王强国之路,与门生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商鞅、毛遂等壮志凌云之士,前赴后继,匡扶正义,拯救天下。战国帷幕就此拉开,豪杰义士,权臣枭雄,浪子红颜。
阴谋与爱情,复仇与救赎,权力与自由,黑暗与光明。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成为天下棋局中激烈搏杀的棋子,而掌控局势的鬼谷子,旋转乾坤,执手黑白,推动棋局,展开了顶峰博弈的生死对决。
-王诩
人民网-揭秘鬼谷子: 一生隐逸未出世 性情淡薄高远
道家二字应作“道”理论同一,“家”相承传授。
分秦战国时期的老,庄,文,管,列。两汉时期黄老学派,淮南子,太平经,魏晋时期王弼等玄学学派,隋唐时期重玄学派,宋明时期内丹学派。道家如史太公言:<<论六家要旨>>“中对道家的评论是:"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始于唐开元(713—741)时。此后宋、金、元、明诸朝皆曾编修《道藏》。清代编有《道藏辑要》。当代编有《藏外道书》、《敦煌道藏》、《中华道藏》。《开元道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正式的、完整的道藏。
道藏中的各种典籍,按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方法编排:
三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四辅 :太玄部 、太平部 、太清部 、正一部
十二类 :本文类 、神符类 、玉诀类 、灵图类 、谱录类 、戒律类 、威仪类 、方法类 、众术类 、记传类、赞颂类 、章表类
有以下几部小说:
1、《茅山后裔》,作者:大力金刚掌;
2、《青囊尸衣》,作者:鲁班尺;
3、《传古奇术》,作者:未六羊;
4、《九流闲人》,作者:九城君;
5、《鬼灵报告之清微驭邪录》,作者:大力金刚掌;
6、《旗门》,作者:天王90;
7、《天命之路》,作者:叠生者;
8、《超品相师》,作者:九灯和善;
9、《现代奇门遁甲》,作者:李无名;
10、《神兵玄奇》,作者:黄玉郎。
奇门遁甲,原来是中国古老的一本书,但它往往被认为是一本占卜用的书,但有的说法是说《奇门遁甲》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经过长期观察,反复验证,总结出来的一门传统珍贵文化遗产,还有的说“奇门遁甲”是修真的功法。
因为奇门遁甲是一种时空交替的磁场表现,以前封建时代皇室用以来遣兵调将出奇制胜,另外,奇门遁甲用时盘来占卜推算事情更是出神入化,快速又准确,如果研究的人能够掌握其中奥秘使用起来那是神奇非凡,当然,除了以上叙述之外奇门遁甲还有很多其他用途,端看使用者巧妙不同,但这其中也带有一定的迷信成分。
奇门遁甲被称为帝王之学,从古至今这么多年一直长盛不衰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同样的奇门遁甲相关资料书籍也是非常的多,我给你介绍一下下关于奇门遁甲的一些书籍,是否有价值需要自己看。毕竟中国的奇门遁甲流派还是很多的,每一家流派的起局思路,解盘思路都有些差异,但是最基本的阴阳五行还是一致的。
另外说一下的就是这类的奇门遁甲书籍不得不说说神奇之所在 易半仙 可以说基本上从古至今不流派的奇门遁甲书籍都有收集,回答中的这些奇门遁甲书籍只是其百分之一都不到
奇门遁甲书籍目录:
《遁甲符应经六卷本》《遁甲集成》《遁甲符应经全三卷》
《奇门遁甲秘笈大全》《奇门遁甲统宗、大统皇历经世、奇门遁甲金函宝鉴》
《奇门遁甲统宗大全》《奇门遁甲元灵经》《奇门五总龟》《御定奇门宝鉴(壹)》
《御定奇门宝鉴(贰)》《遁甲符应经》《遁甲符应经六卷本》
《河洛精蕴》《六甲天书》《奇门宝鉴》《奇门大成心传九篇》《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密要》《奇门金章》《奇门开山图》《奇门启悟》
《奇门五总龟》《奇门一得》《奇门臆解》《奇门旨归》《太白阴经》
《玄精碧匣灵宝聚玄经》
鬼谷子的介绍
本文2023-10-03 07:17: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2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