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常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三伏常识,第1张

1什么是三伏天,和有关的常识,谢谢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2伏天的有关常识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

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十天,有时是二十天,而“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

我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

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时候。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

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

如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北京有句俗话: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7月7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

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

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

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

2007年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时间是7月15日、中伏庚申日,7月25日、末伏庚辰日,8月14日。8月23日是末伏第十天,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由于夏至后的第五庚日(庚午)是8月4日,而立秋是8月6日,所以今年中伏是20天。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

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

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

因此,数伏天气既要防暑,又要防汛。我国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为一周期的纪日方法,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据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开始,至今从未错记,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个奇迹。

由于干支纪日与农历各月无一定对应规律可循,除推算个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领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龙”等杂节气时才使用。在夏至后气温骤升,形成灼热的暑天。

把最热的暑天称为“伏天”,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古代伏天时跟其他节令一样,民间传承着很多食俗。老北京民间有句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就说的是旧京数伏天家家信守的饮食民俗。为什么有这个食俗和俗语呢?据说与节气和那时菜农生产技艺有关:农业落后,也没有暖棚设施,没有更多夏令青菜供应百姓,夏至数伏时正是蔬菜青黄不接断档之时,也因老北京伏天时特炎热,汗流浃背的人们都愿在此时弄些简单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饭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饺子、面条、烙饼的食俗。

饺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饺子最初称“馄饨”。据史载: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一书中就记述一种馄饨食品:“今云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

近年在吐鲁番一个唐代古墓里出土的木碗中就发现了十多个饺子,其形状跟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到清代时吃饺子称为煮饽饽,《燕京岁时记》上云:“每届初一,无论贫富人家皆以白面做角食,谓云煮饽饽。”

以上可见老北京人吃饺子历史之悠久。北京人一年四季都爱吃饺子,在伏天饺子的品种及用馅也多种多样,有水煮饺子、烫面饺子、油煎饺子、锅贴饺子等。

馅有一个肉丸的,有肉拌南瓜倭瓜或西葫芦的,有一年四季吃不腻韭菜馅的,还有用鲜藕、木耳、鸡蛋、口蘑制成的藕馅饺子。小时候家里还喜欢制作瓜馅的。

3什么是“三伏”

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 统称。

三伏期间统称“伏天”或“伏 日”。三伏的最早记载见于春秋时代 的秦德公二年,即公元前676年。

我国 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干支纪日 法”,即是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 亥各取一个字结合而得甲子、乙丑、丙 寅……等六十组的不同名称来记日子,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按照我国传统的推算法,夏至后第三个庚 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 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两个庚日之间相隔 十天,初伏到中伏固定为十天,但是, 由于有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规 定,所以中伏到末伏就有10天和20天这 两种情况。自入伏到出伏相当于阳历7 月中旬到8月下旬,正是我国夏季最热 时期。

4三伏天要注意什么

吹干头发再睡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

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颈椎、腰身不要对着空调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肘过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颈椎。

5三伏的相关知识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何为三伏

“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伏”又称“长夏”,五行家对其冠以“土”。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按木、火、土、金、水的相生关系可以自然循环。秋天属“庚辛金”所以“入伏”要从“庚日”开始。温度最高,需要潜伏的时间要在夏至后二十天以后,所以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庚日”是“甲子记日”,和夏至等节气的时差不定,这就会出现四十天“伏”和三十天“伏”。三伏中最热的是中伏。

6二十四节气常识中为什么“热在三伏”呢

人们常说的“热在三伏”,意思是全伏都很炎热,并非只是指第三个伏天天气炎热。

原因是毎年从春分节气以后,太阳的直射点越过地球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的白昼越来越长,黑夜逐渐缩短,直至夏至这天,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黑夜缩到最短。地面白天吸收的太阳热量不断增加,远远大于夜间散发的热量,“收大于支”,故天气逐渐炎热起来,但还未达到最热程度。

夏至后的一个多月,虽然白昼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而白昼仍然长于黑夜,地面的热量仍然在继续积累,到了阳历的八月中下旬,甚至八月上旬,地面热量的积累达到最大极限,出现了小暑和大暑的炎热天气,因此,“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炎热的时段。

三伏天的三伏主要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法来推算的,以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2021年初伏:

2021年7月21日--2021年7月30日(10天);

2021中伏:2021年7月31日--2021年8月9日(10天);

2021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10天)。

古籍记载:

根据《阴阳书·历法》所记载的规定,“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也就是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这个说法成为后来推算三伏所采纳的依据。

以下是关于三伏天的一些谚语和诗句:

谚语:

三伏不出头,兔儿不开口。

三伏倒了黄昏天,穷人捉不得半边蝉。

三伏不出头,收获要凋零。

伏天看耐竹,清风入竹扇。

三伏炎夏正当头,饮水思源不敢忘。

三伏齐长蚊子肥,蚊子嗡嗡咬人痛。

三伏过后五天雷,一天一个伏还开。

一伏太阳火辣辣,二伏天气更热烈,三伏热浪痛不堪。

三伏天,热如锅,避暑山庄躲至早。

三伏到,炎夏荒,人畜无力倒街商。

三伏天懒洋洋,汗水流成长长行。

三伏天,热轰轰,湿气蒸腾烧大地。

诗句:

七月七,三伏天。暑露晶莹洒清泉,炎炎烈日烧人田。苦苦炎炎等伏望,秋风送爽离夏天。

三伏时节火炎炎,汗流浃背没停歇。瓜果皆熟香如蜜,清风微拂迎凉爽。

炎炎夏日三伏天,豪阳照耀大地间。人们汗流浃背迎,勤劳无惧炎炎热。

炎炎三伏冷如秋,清风拂面愿凉留。

三伏闷热暑难耐,汗流浃背心头燥。

三伏时节暑气扬,烈日炎炎百鸟藏。

三伏天起暑热空,夜深人静月儿明。

三伏天来蜿蜒绝,白日烈阳满山重。

炎炎三伏火不断,蝉鸣震耳闻声响。凉风习习唯夜晚,夜郎自弹一曲长。

三伏天,大地燥,烈日炙烤水难找。枝繁叶茂绿如玉,渴望甘露滋补好。

七月初,三伏至,骄阳似火赤如炎。太阳高挂中天上,悠悠热风吹脸颊。

三伏天,火炎炎,大地烤炙人痛苦。汗水浸湿衣衫背,希望凉风早降临。

希望以上的谚语和诗句能够带给您一些关于三伏天的感受。

冬天练习三九次,夏天练习三次。这是一句谚语,这是说一些勤奋的人,三九和三伏他是一年中最冷,最热的时候,他们在如此极端的温度下锻炼。据我了解到的最新消息里面,在农历九月的寒冷冬天,练习武术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训练人们不怕寒冷的坚强意志。增强身体适应寒冷的能力。随着全身剧烈运动,呼吸加深,消化能力加强,新陈代谢旺盛,身体状况得到改善。

一、锻炼更有效果

必要的皮肤护发素和运动性能也会相应提高,中国传统农历的某个时期也被称为三天或九天,正如中国俗话所说,夏天练习三次,冬天练习三次,三伏对应三九伏,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 19 至 27 天。冬至后的第三个第九天指的是三九,这也是三九和四九相交的日子,不是三九,也就是说,三九是九天而不是一天。

二、更换的增强体质 

人们说, 数到九个寒冷的日子,数到三九个寒冷的日子,三九通常发生在冬至,三伏他其实是第一,属于初伏的,中还有最后一伏他其实是总称,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它每年从7月中期到 8月中期出现在阳历中,其气候特点是高温,低气压,高湿度和低风速。伏是指阴气被阳气强迫藏在地下。

三、可以适应能力 

根据中国农历的气候法,前辈其实已经规定了,夏至后的第三庚开始是第一个V,第一个V,第四庚是中间V,第二个V,初秋后的第一个庚是最后一个三伏,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分别是十天,中间是十天或二十天,三伏总共是三十或四十天。

最后,关于以上古人练功为什么要选在三九和三伏这天,有何讲究的问题,今天就分析到这里。

三伏常识

1什么是三伏天,和有关的常识,谢谢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