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的地宫入口当年是如何被发现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定陵的地宫入口当年是如何被发现的?,第1张

在考古队找不到入口的情况下,安排一位参加陵墓的工作人员孙宪宝(就是现在的临时工)在定陵的宝顶附近拓字寻找线索,结果孙宪宝发现了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是“隧道门”,只得正是陵墓地宫的入口。

考古队和全体民工开始在发现字的地方向下挖掘,当时没有机器,所用工作都靠人工。当挖开第二条探沟的时候,有人在下面发下了一个小石碑,上面下着“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找到金刚墙就等于找到了地宫的大门,因此这块小石碑也被人称为“打开定陵大门的钥匙。

一、最开始定陵只是一位“吃瓜群众”。

因为考古工作队并没有重视它,当时大家的眼睛都盯着整个十三陵皇陵区最大的陵墓-永乐大帝朱棣的明长陵,这座陵寝是整个十三陵中最气派,最豪,风水也是最好的祖陵,里面的宝物自然也是最丰厚的,据说里面可能藏有已经失传的《永乐大典》,所以最开始考古队进驻的也是明长陵,并且开始了最初的试掘工作,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永乐的地宫入口实在是太隐蔽了,以至于搞了数天都没有任何结果,所以当时的上司决定,暂停发掘,想找个小点的皇陵练练手。于是乎,“吃瓜群众”万历的定陵被相中了。

二、定陵被选中后,其实有极大的概率和朱棣长陵一样。

因为考古队员找不到地宫入口而放弃,俗话说,点背不能怨社会,这个万历皇帝实在是点背,在考古队马上就要放弃的时候,在探沟中,一块神奇的指路石出土了,在石头上,明明白白的刻着地宫大门的位置:“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长五尺”,好像是怕来人迷路一样,指点的非常清楚。于是考古队便沿着去宝顶的方向,按照这个标尺继续挖。很快,地宫大门前的金刚墙就被找到了,而金刚墙后面,就是万历定陵地宫的大门!

分类: 社会/文化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生前到底发生过什么蹊跷事?为何一个热血少年会堕落成一国昏君?他真的有一个在民间的结交兄弟吗?张居正究竟是不是正史上所写的开明首辅?他和朱翊钧有怎样的纠葛?如果您熟略明史和明野史,请解答我的疑问好吗?更希望了解定陵之秘的人士浅谈几句,关于定陵和朱翊钧是怎样的?把您知道的那个版本告诉我可以吗?我从小喜爱探险解秘的书籍~~只可惜此件未曾有解,希望有人帮我解答心中疑问。

解析: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个皇帝万历帝及两位皇后的合葬墓。万历帝年仅10岁时即已登基,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当政之初,推行改革措施,经济出现繁荣景象;中后期怠于朝政,终年不视朝,致使朝政日趋腐败。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历时6年才完成,耗银八百万两。陵墓建成时万历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如今,定陵已成为北京最著名的旅游点之一,每年都要吸引数百万游客来到这里,人们被这个古老的中国皇陵深深折服,感受着一代皇帝的传奇故事。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项考古计划曾试图解开十三陵所有的秘密,但最终只有一座陵墓的地宫被成功打开,这就是中国第一个也是至今惟一一个被考古学家打开的皇陵——定陵。

□明代的永乐皇帝朱棣亲选陵址,并起名天寿山。从此,包括朱棣在内,总计有13代明朝皇帝于此修建了陵墓,整个陵区居然比当时明朝北京城的面积还要大……

十三陵建造于公元15到17世纪的明朝,它的创建者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明成祖朱棣。朱棣亲自主持选陵址,并起名天寿山,从此,这里就成为明朝的皇家陵园。包括朱棣在内,共有13代明朝皇帝在这里修建了陵墓。到明朝灭亡时整个陵区的总面积已超过120平方公里,比当时明朝的都城——北京城的面积还要大。

十三陵的总体布局就像一棵大树,每个陵墓如同是树枝,大树的主干就是通向陵墓的神道。神道,是进入整个十三陵的必经之路。神道两边排列着十八对巨大的石像,这些文官和武臣的雕像,表示皇帝在死后仍是帝国的主宰。按照中国古代皇陵的陵寝制度,阴宅仿照阳宅,十三陵的地面建筑全部仿照紫禁城的皇宫建造。外围是高大的城墙,城墙内的宫殿也严格地按照一条纵向的中轴线分布。在十三陵每

一个陵墓的后部,都建有一个明楼。明楼下立有皇帝的墓碑,明楼后是皇帝的坟墓。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一份由历史学家正式提出的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计划,得到了中国 的批准。一次秘密的考古行动在1956年春开始了……

对十三陵的考古挖掘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最早提出这个计划的,是当时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份由历史学家正式提出的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计划。

在挖掘计划中,长陵是首选目标。整个十三陵中,长陵规模最大,保存得也最完整。然而,对长陵的调查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最终,考古队决定,先另找一个陵墓进行试掘。经多方调查,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钧(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进入考古队的视野。

1956年5月,试掘工作正式开始。考古队在定陵宝城一处城砖脱落的相应位置挖开第一条探沟。探沟刚刚挖到1米多深,就在宝城内侧的墙壁上发现了一块砌在墙里的石条,擦去石条上的泥土,3个刻在石条上的字显露出来:“隧道门”。十几天后,考古人员在城墙的下方发现了一个券门,同时在探沟的两侧发现了两道砖墙,两墙之间形成一个隧道,伸向宝城的深处,考古队判断这就是通向地宫的隧道。为减轻挖掘工作量,考古队没有继续第一条探沟的挖掘,而是在第一条探沟的延长线上挖开了第二条探沟。但是一个多月过去了,第二条探沟一直没有新的发现,在第一条探沟中曾经出现的隧道砖墙也奇怪地消失了。

进入9月,挖掘工作才出现新的转机。一天,在第二条探沟的深处,一个参与挖掘的民工意外地发现了一块带有刻字的小石碑,上面刻着:“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明朝人把地宫的墓墙称为“金刚墙”,这块石碑明确提示了地宫的具 置。考古队在通向宝顶中心的方向开挖了第三条探沟。到第二年5月,考古队穿透厚厚的土层,找到了坟墓的外墙——金刚墙。在金刚墙上,考古人

员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梯形开口。它应该就是万历皇帝入葬时的入口。

□中国古书上记载,许多皇帝为了保护自己的陵墓不被盗掘,都在坟墓中设有复杂的暗器机关,一旦有人进入就会瞬间丧命。疑虑与担心在考古挖掘人员中蔓延……

十三陵中所有的地宫都被深埋在陵墓最隐秘的位置。白万玉是考古队中最富有经验的考古专家,也是现场的实际指挥者,在打开金刚墙时白万玉也很担心会有意外发生。

为了保障安全,考古队决定先把梯形开口最上面的几层砖拆下,金刚墙很快就被打开了一个缺口。经过谨慎的观察,考古队决定先派一个人进入地宫。白老决定派考古专家庞中威下去。庞中威回忆说:“我当时也害怕。给我在腰上拴了一条大麻绳,然后我背着一个手电筒就下去了。下去以后,弯着腰,躬着身,精神特别集中,心里也很紧张。”等他出来以后大家才松了口气。之后又有几个人跳了进去,

借助手电筒和马灯,他们找到了地宫的大门。

第二天,考古队决定彻底打开金刚墙。墙砖很快就被全部拆下,用整块的汉白玉石雕凿而成的地宫大门完全暴露在考古队面前。

这是一座全部用巨大的条石砌成的石头宫殿,沿着一条纵向的中轴线分布着三个大殿:前殿、中殿和后殿。考古队员最先进入地宫的前殿。前殿的地面上铺满了条状的已经腐烂的木板,这是当时入葬时为避免棺椁压坏地面而使用的垫板。考古队员穿过前殿进入中殿,摆放在中殿内的座椅全部用白石雕刻而成,座椅上雕有龙的图案。座椅前面是用来祭祀的器皿,一口盛满了黄蜡的大瓷缸,即民间传说中的

万年灯。

仿照紫禁城中的东西六宫,定陵地宫的左右有两个配殿。配殿通过狭窄的甬道与主殿相连。这里应是留给妃子陪葬的墓室,但空荡荡的棺床显示这里没有被真正使用过。

考古人员继续前进,最终找到了隐藏在地宫最深处的后殿,对应于紫禁城中的皇宫,后殿相当于皇帝生前居住的寝宫。挖掘定陵之前,人们已经知道定陵是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合葬墓,地宫内三口棺椁的发现印证了文献的记载。

□万历皇帝生活在公元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明朝末期,他是明朝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位皇帝,其漫长的帝王生涯却充满了悲剧色彩。在这座墓室中,同死者一起埋葬的还有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

1572年,年仅10岁的万历继承皇位。万历的母亲希望他成为一个有为的君主,于是万历必须把大量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儒家的传统经典,生活枯燥而乏味。在他有足够的能力独立处理朝政时,又处处受到大臣的牵制。压抑的宫廷生活,只有聪明伶俐的郑贵妃给万历带来惟一的乐趣。万历想把皇位传给郑贵妃生的儿子,但遭到了大臣的反对。万历无力改变,便采取了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方式进行对抗。万历在位48年,其中30年一直隐居在紫禁城的后宫,最后20年,他几乎拒绝和所有的大臣见面,国家政务陷于瘫痪。

定陵的建造历时6年,花费白银800多万两。定陵即将竣工的时候,万历最后一次亲自到这里视察,然后默然返回北京。

1620年,万历和自己的一位皇后先后病死并同时入葬定陵,另一位早年病死的皇后也被迁来合葬。郑贵妃于10年后死去,她被大臣们看作是给国家带来祸患的女人,最终未能获得入葬定陵的权利。万历终于没能与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葬在一起。

□定陵中的出土文物不仅让人联想起万历的人生,同时也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明朝发达的社会经济和手工艺取得的惊人成就。

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椁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烂。在精心的准备后,考古人员打开了万历的棺椁。这是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个被考古学家打开的皇帝棺椁。

打开棺材以后,人们看见它凸凹不平,上面盖着一层金被,金被也部分糟朽塌陷了。考古人员开始对棺椁内的文物进行逐层清理,一直清理到第11层,才找到了万历的尸体,尸体已全部腐烂,只留下了一个干枯的骨架。

地宫中出土的文物达3000多件,其中除少量祭祀用的礼器,绝大多数都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生前的生活用品。

随葬品里有被称为冕的皇冠,还有一些为皇帝专用的铠甲、腰刀和弓箭。在棺椁中发现的金冠,需用150根细如丝发的金线,经非常复杂的工艺才能制作完成,这说明明朝的手工业者已掌握了高超的贵重金属制作工艺。定陵中还发现了4顶皇后戴的龙凤冠,用黄金、翡翠、珍珠和宝石编织而成,其中一顶镶嵌着3500颗珍珠和各色宝石195块。

定陵中出土最多的是丝织品。整匹的丝织品在出土时依然色彩艳丽。出土的衮服采用中国传统的缂丝工艺织造而成,据说即使是最熟练的织匠,要织完这件衮服,也需要10年的时间。随葬品里的皇后穿用的袍衫,采用的是复杂的刺绣工艺,整个袍衫总计使用了4种昂贵的丝线和11种不同的刺绣方法才全部完成。

2003年,包括定陵在内的整个十三陵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昔日的皇家陵园最终成了全人类共同的遗产。

唐定陵位于渭南市富平县宫里镇狮子窝村北,修建在县城以北约12公里的凤凰山之阳,为唐中宗李显的陵墓。2020年5月5日下午,我第三次来到唐定陵,操作自己的大疆无人机对这里的神道进行了航拍——

1956年8月6日,“中宗定陵”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作为“唐代帝陵”的组成部分,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5月29日下午,我第一次来到唐定陵,好不容易才找到神道,只看到一尊石狮子和两块文物保护单位碑;2011年4月23日,寻找唐章陵和唐元陵途中,我和家人再次经过唐定陵。转眼之间,九年过去,这里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只是在神道的南端树立起一座写有“唐中宗定陵”的高大路牌。

无人机从这座路牌下方升起,它的外观很像一块唐代石碑,竖立在唐定陵神道的最南端,高约10米,宽约2米。从空中向北望去,在曾经的神道遗址之上,有一条凹凸不平的土路,曲折地延伸至神道尽头。

随后,无人机沿着神道遗址的上方,自南向北飞去,周围一片田野。唐定陵的神道遗址位于乳台和朱雀门遗址之间,全长大约624米,东西宽约100米。在上个世纪60年代,这里遭到严重破坏,已经完全失去了原貌。

唐定陵的规模仅次于唐乾陵和唐桥陵,神道上原有华表、翼马、鸵鸟、仗马、石人等众多的石刻,以及一块高约5米的无字碑。如今,这里只剩下5件石人,站立在神道的东西两侧。其中,西侧的三件石人保存完好,东侧的两件石人破坏严重。

在神道的尽头,有一尊石狮子,蹲坐在田野中,两侧有一对保存较好的夯土阙台。这里便是唐定陵的朱雀门遗址,也被称为“南神门”。在朱雀门遗址南侧,曾经发现曲尺形的建筑基址,可能为列戟廊和蕃酋殿遗址,显示出了朱雀门的重要地位。

凤凰山也被称为“龙泉山”,由三座东西排列的石灰岩山峰构成,靠北围绕着一个半圆形的高峻山梁。中峰向南伸出,形似凤凰的头;左右两峰对峙,好像凤凰展翅。唐定陵的地宫便开凿于中峰南麓,左右两侧的山峰恰好形成陵园东西城垣的基座。

唐中宗李显(656—710),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女皇武则天第三子,为唐朝第四位皇帝。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他曾经两度在位。

弘道元年(683),李显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他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和房州等地。神龙元年(705),再次复位为皇帝。

景龙四年(710)六月,李显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害,暴毙身亡,终年55岁,葬于定陵。不久之后,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杀死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并且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史称“唐隆政变”。

万历皇帝朱翊钧,想必很多人很多人也有不少了解吧,对于这位皇帝,可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几十年没有上朝的事情了。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并不是他上不上朝的问题,而是他的陵墓,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定陵是一座被发掘过的古墓,但也是考古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损失,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思想,使得定陵中的很多文物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最终都被毁了。而定陵作为一个被发掘过的古墓,它在地下的宫殿又是什么样的呢?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

定陵的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棺椁被毁。且由于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和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主要指文化大革命和破四旧),使定陵出土的大量丝织品未得到有效保护,迅速风化,因此,定陵的发掘也被认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定陵地下宫殿

定陵地下宫殿是中国著名地下建筑之一,明代神宗皇帝朱翊钧(1573~1620年)的陵墓。明十三陵之一。在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南麓。1584年开始兴建,1590年陵墓全部完工。

其地下建筑一般称地下宫殿(简称地宫),于1957年发掘。定陵的建筑主要有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和地宫等部分。定陵的地宫位于明楼的正后部,是陵墓建筑中的主要部分,其中埋葬着明神宗朱翊钧和孝端皇后、孝靖皇后。

1958年,在夏鼐亲自指导下进行的明定陵发掘,历时两年多顺利结束。定陵是新中国第一座经国务院批准,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丝织品、玉器、金器等文物。然而,由于技术水平落后,无数奇珍异宝无法保存,发掘的丝织品变硬腐化,三口金丝楠木精制而成的巨大红漆棺椁以及万历帝后的尸骨也在文革前后被红卫兵和革命干部遗弃及毁坏。

地下宫殿距地面27米,总面积为1195平米,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堂联结而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结构(拱顶直墙石衬砌),不用梁、柱,前、中殿连成一个长方形的甬道,后殿则横在顶端(见图)。前、中、后三殿之间,各设一道结构相同、全部用料石构筑成的券门,券门下是两扇汉白玉石门,其高为33米,宽17米,重约4吨。石门制作工整细致,又十分合理,大部由原石雕凿而成。前、中殿的空间较大,由地坪至拱券顶高72米,两殿连接长为58米。殿内地坪均用金砖铺地。中殿左、右两侧有两条甬道,通向左、右配殿,甬道口装有青石门,形体较小。两个配殿全部用料石起券(即石衬砌),殿高71米,宽6米,长26米。后殿的空间最大,其高为95米,宽91米,长301米。殿内设棺床,地坪铺以磨光的光斑石。

建筑历史

明定陵是明朝万历皇帝和皇后的陵墓,它是分布于北京的十三座明代皇陵中一座进行了考古发掘的陵墓。定陵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动工,历时6年完成,共耗用白银八百万两。

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成祖长陵、世宗永陵、神宗定陵)。完全仿照他的祖父世宗的永陵建造。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间。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围墙外的围墙,由明世宗开始,由于明神宗建陵时仿照世宗所以有外罗墙)。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昌平,地上木构建筑大部分被焚毁。同年清兵入关,陵园再遭破坏。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修葺时,祾恩门、祾恩殿被缩小规制重建,但民国年间再次被焚。陵园建筑中只有宝城、明楼、重门和陵垣始终未遭严重破坏。

考古发掘

1956年-1957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出土时,孝端皇后上盖缎被,尸体身下铺一床织金缎被,再往下有四层褥垫,其中一层褥垫上缀着100枚消灾延寿金钱。皇后头戴黑纱尖形棕帽,装饰着金簪,上身穿绣龙方补黄绸夹衣,下身穿**缠枝莲花缎夹裤,足蹬黄缎鞋,腰间系着绣云龙纹长裙。神宗的棺椁内塞满了各种陪葬品,最上层盖的是织锦被,被下放着袍服和织饰匹料,尸体的下面垫着一条锦被,被下还有9层被褥,其中一件被褥上缀着17枚吉祥如意金钱。神宗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刺绣衮服,腰系玉带,下身穿黄素绫裤,足蹬红素缎高绣靴。经过仔细清理分类,共发现各种珍贵金器数百件,其中以帝、后的金冠最为精美;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用品达600多件,尤以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最为珍贵。

神宗头侧圆盒内的一顶金丝翼善冠,全用极细的金丝编织堆垒出二龙戏珠图案,孔眼细小而均匀,造型生动活泼。如此繁复的制作,外表却不露丝毫接头,体现出高超的手工技艺。

皇后凤冠有三龙两凤冠、六龙三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其中六龙三凤冠上六条龙均由金丝编织而成,栩栩如生,三只用翠鸟羽毛粘贴的凤居下,仿佛要破空而起。龙、凤口衔珠宝,在由珍珠宝石缀编的牡丹花、如意云、花树之间穿行。凤冠后的六扇博鬓左右分开,珠光宝气,极其奢华,其上共装饰红、蓝宝石128块,各种珍珠多达5400余颗。衮服龙袍是皇帝参加祭祀天地、宗庙、社稷等最为隆重的典礼时才穿的服装。缂丝十二章衮服的底纹上布满字图、寿字图、蝙蝠和如意祥云,寓意万寿洪福。前后身和两袖缂丝制作12个团龙,每个圆形的团龙周围饰有8种吉祥图案: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另外繁复的十二章图样也全收其上,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象征王朝的统治,皇帝的文武兼备。织造龙袍所使用的缂丝技术也是非常独特的,然而这种技术到今日已是失传已久。史料记载,明朝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励精图治,生活节俭,严禁缂丝制作服饰,因为缂丝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熟练织工一日只能完成一寸,制作一件长衣的缂丝面料需要连续不断织造10年之久。自明朝宣德年间开始,缂丝才在皇室奢侈之风作用下重现世间,而神宗皇帝的衮服需要再加上孔雀羽、真金丝线等等工序,可谓绝代奢华。

罗地洒线绣百子衣出于孝靖皇后棺内,图案优美,极富感染力,升龙、行龙左右盘绕,龙身四周饰以云水,极其威严。在前后襟与衣袖上共绣有100个活泼童子,姿态各异,或读书,或出游,或沐浴,不一而足。周围饰金银锭、方胜、古钱、犀角等八宝,还有以梅花、荷花、桃花、菊花、山茶等花卉组成的春、夏、秋、冬图案,蕴含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寓意。

定陵地下宫殿出土了各类器物3000多件,其中有金器、银器、玉器、珠宝、金冠、凤冠、兖服、冕旒、百子衣等。明定陵的发现,为明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地宫结构堪称明代皇陵规制的代表。

定陵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官方发掘的帝王陵墓。在1956年由著名的文史大家郭沫若和历史学家兼北京市市长吴晗主持发掘,历时三年才完工。为了能够顺利发掘了这座帝陵,考古队员在挖掘前成立了发掘委员会,考古队员先在帝陵附近进行勘探和试挖。

 

发现定陵宝城外东南面墙上脱落了几块砖,并露出了一点券洞。找到这一个突破口之后,考古队员沿着这一个方向继续挖,一路上发现了带有许多带有文字的路标,如隧道门、左右道、宝城中、小石碑等,一直挖到了金刚墙。金刚墙的正下方便是地宫。金刚墙被考古队员们一块一块拆下来,露出洞穴之后,考古队员打着气灯,吊着绳索下钻了下去。走到尽头便看到了用汉白玉做的地宫大门,雄壮威武,晶莹剔透,大门上纵横各9排门钉,还雕刻着兽首衔环,两扇大门各几千斤重,从门缝都可以看到门背后有大条石顶着门,如果从外面硬推的话是推不开的。

 

顶门石是有石槽的,当门未关闭的时候,顶门石是在门旁边的石槽内立着的。当门被关上的时候,顶门石就会倾斜地顶住门的里侧。考古队员用铁丝从门缝里把条石给套住,然后用薄板推动条石,条石便立了起来,考古队员一起用力便能把门给推开,整个开门的时间用了不到5分钟。

 

进入地宫大门之后,豁然开朗,整个地宫是由前、中、后、左、右5间宫殿相连而成,全部采用拱券结构,没有用到一根柱石,每间的宫殿也都有石门挡着,这里面的石门稍微偏小,打开也更为方便。万历皇帝及两个皇后的棺材就摆放在后殿中央。摆在最中央的棺椁便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摆在左边的是孝端皇后,右边的是孝靖皇后。

一提到无字碑,很多人会想起武则天,然而,在北京的明十三陵却有好几块没有任何字迹的无字碑。十三陵里躺着的可是明朝的十三位皇帝,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除了长陵和思陵之外,其他十一陵虽然都是明朝时建造的,但是每一座都有一块无字碑。按常理来说,历代皇帝归天后,不管生前是好是坏,负责撰写碑文的文官哪怕是昧着良心也都要夸一番的,否则会掉脑袋。

明十三陵神路

关于十三陵中的十一陵都有无字碑的原因存在着好几种说法,有人说皇帝的功劳太大无法用文字来表达,这显然不太靠谱,比如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立业皇帝朱棣都是政绩累累,都刻有神功圣德碑,而后面一些碌碌无为的皇帝,功劳怎么就大到无法书写了呢?

清乾隆帝在《哀明陵三十韵》中就提出了质疑:“明诸陵,唯长陵有圣德神功碑文,余俱有碑无字,实不可解也。”

这个谜团一直吸引着无数人研究探秘,直到今天,相关研究明十三陵的专家解释,这可能要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朱元璋算是有勇有谋、战功赫赫,但是同样双手沾满了鲜血,尤其是在建国后,很多忠臣良将死于他手。

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

人们常说“人之将死 其心也善”,朱元璋在临死之前似乎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悔悟,希望给子孙后代留一个经验教训,便对身边的大臣们交代:“皇陵碑记一向都是大臣们的粉饰之文,根本不能表明历史,教育子孙。”暗示大臣们在自己离世后,能够给他一个比较公正、真实的评价。

这可为难了翰林院的学士们,如果不按照朱元璋的遗嘱办吧,犯了欺君之罪,如果按照旨意办吧,如实写出来那朱元璋的手上可是沾满了鲜血啊。最后他们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以太祖的“名训”做挡箭牌推给了嗣皇帝。所以孝陵(朱元璋的陵墓)的碑文是明成祖朱棣撰写的。而长陵(朱棣的陵墓)的碑文则是明仁宗朱高炽为其撰写的。因朱元璋的孝陵远在南京紫金山,所以明十三陵里只有长陵有碑文。

无字碑

从仁宗以后的皇帝,在陵门前都没有碑亭和碑。嘉靖十六年(1537年),大学士夏言建议为献、景、裕、茂、泰、康六陵立碑。根据朱元璋和朱棣的陵墓“帝陵功德碑文需出自嗣帝之笔” 这一碑文撰写原则,嘉庆二十一年(1542年)五月,在碑亭立起来的时候,礼部尚书严蒿就上奏世宗,请他为六陵撰写碑文。可惜这位皇帝一心迷恋仙术,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哪有心思撰写那么多碑文呢?

因为献、景、裕、茂、泰、康六陵石碑都是无字的,所以后来的永、昭、定、庆、德五陵也沿用这个方法,都只在陵前建造了无字的神功圣德碑和碑亭。

到崇祯帝时,明朝灭亡,是清朝皇帝为他刻碑并撰写了碑文。所以,明十三陵中只有第一座长陵和最后一座思陵的神功圣德碑上有碑文,其它十一帝均为无字碑。

定陵的地宫入口当年是如何被发现的?

在考古队找不到入口的情况下,安排一位参加陵墓的工作人员孙宪宝(就是现在的临时工)在定陵的宝顶附近拓字寻找线索,结果孙宪宝发现了三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