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举例介绍一部古籍,包括体例、内容、特点、价值、作者等。求高人指点,多谢多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0收藏

请举例介绍一部古籍,包括体例、内容、特点、价值、作者等。求高人指点,多谢多谢!,第1张

  嘉业堂《二十四史》书箱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

  编辑本段

  二十四史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二十四史》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1]

  编辑本段

  主要版本

  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明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南监本)

  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北监本)

  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十七史”

  清乾隆武英殿刻“清乾隆武英殿本二十四史”

  清同治光绪间五省官书局合刻“二十四史”

  民国商务印书馆印张元济辑“百衲本二十四史”

  中华书局排印“点校本二十四史”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

  编辑本段

  相关评价

  梁启超评价二十四史

  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点校本二十四史评价

  点校本二十四史,底本选择精当,点校体例谨严,点校确当,版式设计,清晰便览。

  点校本动员了全国史学家许多学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和古籍整理工作者,历时二十余年,于1978年全部出齐,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二十四史版本。

  编辑本段

  二十四史内容

  史记

  汉·司马迁著,130卷。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候,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庇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史记》序中写道,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汉书

  东汉·班固著,100卷。

  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从太昊帝记到吴广,有“古”而无“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讥责。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百官公卿表》,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详细的展现了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变迁。

  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所谓“圣人”,就是孔子。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著,120卷。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九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时候,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其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超越众家,后来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晔《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而诸家《后汉书》,除袁宏《后汉纪》外,都相继散亡。于是范晔《后汉书》成为我们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三国志

  西晋·陈寿著,65卷。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233年),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他在蜀汉做过官,三十岁时,蜀汉政权灭亡,入晋后做过晋平令、著作郎。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我们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我们要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可惜的就是内容太少。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

  晋书

  唐·房玄龄等著,130卷。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唐太宗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君主,他非常重视史书的撰修工作,而在唐太宗以前,有关晋代的史料,没有一家令人满意的。唐太宗在修晋书诏中对各家史著逐一进行了批评。撰写一部系统、完整、旨趣较高的晋史,是唐太宗的一大心愿。贞观二十年他下诏让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担任监修,组织编写《晋书》。

  众人撰写《晋书》,从受命到成书,仅历时两三年。成书时间之所以较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晋书》由于有政府作后盾,人力、物力、财力和图书档案资料都有保证,这些条件,是私人修史无法比拟的。二是有多种晋史著述可供参考。由于有蓝本作为依据,成书自然较为容易。

  《晋书》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别取舍,喜欢采用小说笔记里的奇闻轶事,《搜神录》、《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不经之谈也加以收录,有损于它的史料价值。另外,书中有记事前后矛盾和疏漏遗脱的地方。《晋书》的执笔人,大多数擅长诗词文赋,撰史过程中,有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倾向。因此,后人批评它“竞为绮艳,不求笃实”。这也是《晋书》的缺点之一。

  宋书

  南朝梁·沈约著,100卷。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为沈约所撰。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作者根据何承天、徐爱等所著宋史旧本,旁采注纪,撰续成书。

  纪传部分成于南齐永明六年,诸志当成于隆昌元年之后。全书以资料繁富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基本史料。

  各志工程巨大,内容详备,篇幅几占全书之半。志前有《志序》,详述前代修志情况,并上溯各志所记制度源流,可为考补前史缺志之助。《州郡志》记三国以来地理沿革并及东晋以来侨州郡县情况,有补于史事考证。《律历志》全载景初、元嘉、大明三历文字,为历法学的珍贵资料。

  《乐志》记叙汉魏及两晋乐府情况,乐府诗章有分类开录,并保存有汉魏以来大量乐府诗篇及乐舞文辞,其中“古辞”多为汉代遗篇,是研究乐府及诗史的重要文献。纪传叙事详密,列目入载二百三十余人。纪传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奏疏、书札及文章,虽冗长,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

  《宋书》的作者沈约,是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声律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人。父沈璞,刘宋时为淮南太守,元嘉末年于皇族争权夺位之乱中被害,沈约时年十三岁。少年时代,沈约横遭家难,潜窜流寓,家境孤贫。他笃志好学,读书昼夜不倦,遂博通群籍,善属诗文。天监十二年卒,年七十三岁,谥曰“隐”,后世亦称“隐侯”。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著,59卷。

  《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撰著者为萧子显。

  萧子显,字景阳,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出身皇族,萧子显博学多识,长于写作,又是自齐入梁的贵族人物,对南齐许多史事、王室情况是熟悉的或是亲自经历过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齐,未经重大战乱,许多图书文籍得以保存,都为萧子显撰著史书提供了有利条件。

  《南齐书》现存五十九卷,其中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所缺一卷为《自序》。

  梁书

  唐·姚思廉著,56卷。

  《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五十六年间的历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的。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南朝历史学家。历经梁、陈、隋三朝,于陈朝任秘书监、领大著作、吏部尚书等职,于隋朝任秘书丞。入隋后于文帝开皇九年又受命编撰梁、陈两代历史,未竟而卒。临终时遗命,嘱其子姚思廉继续完成撰史工作。

  姚思廉,字简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

  陈书

  唐·姚思廉著,36卷。

  《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首尾三十三年间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撰写的。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姚思廉,字简之,陈亡后,迁家关中,为万安人。两人事迹已于本书《梁书》前言中作了介绍,可以参阅。

  《陈书》中的帝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无表志。

  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魏书

  北齐·魏收著,130卷。

  《魏书》,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北齐魏收撰。

  鲜卑族是我国古代东北大兴安岭东麓一个古老的民族。公元一世纪末,随着匈奴帝国的解体,鲜卑族逐渐向西迁徙,成为大漠一个强大的民族集团,公元三世纪初,鲜卑拓跋部首领猗卢在塞北建立了代国,公元376年,代政权被氐族建立的前秦消灭。公元386年,拓跋鲜卑各部复拥拓跋珪为代王,重建政权。拓跋珪解散了拓跋鲜卑原有的部落组织,定居农耕,迁都平城,于公元398年改称魏,史称北魏。由于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北魏国力日益强盛,终于在公元439年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姓元氏,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到宣武帝元恪时,北魏达到鼎盛时期,在西边夺取汉中,进窥巴蜀,在东边巩固了洛阳周边的防御,并与梁朝争夺淮南,但不久就由于政治腐败和人民的反抗而崩溃,分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对峙的政权。《魏书》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

  拓跋时就曾命令邓渊撰《代记》十卷,按年月编次本朝史事。太武帝拓跋焘神嘉二年,诏撰《国记》,由崔浩定为编年体,成书三十卷。

  《魏书》在流传过程中亡佚甚多,本纪缺二卷,列传缺二十二卷,此外又有三卷残缺不全,分别由后人取其它史书补足。

  魏收,北齐钜鹿下曲阳人,字伯起,小字佛助。他机警能文,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人称“惊蛱蝶”。他奉命著《魏书》时曾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北齐书

  唐·李百药著,50卷。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发生声势浩大的反叛浪潮,后出身于怀朔镇低级武官的高欢获得了对二十余万鲜卑人的领导权,控制了北魏朝政。公元534年,高欢所立的孝武帝元修被逼西奔长安,高欢于是另立孝静帝元善见,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东魏、北齐统治区域南至长江,与梁、陈两朝先后对峙,西边在今山西、河南、湖北,与西魏、北周分界。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

  《北齐书》本名《齐书》,宋时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它虽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李百药(公元565--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之家。李百药从小好学,博览经史著作,隋初曾任太子舍人,袭父爵为安平公。贞观二十二年卒,享年八十四岁。

  北齐政权中,皇族内部叔侄、兄弟相互残杀,使这个二十年的短命王朝换了六个皇帝。《北齐书》对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权势争夺有较多的叙述。《北齐书》在流传过程中残缺严重,现在只有十七卷保持原貌,其他都是后人用《北史》等著作增补,这使《北齐书》的价值大大降低。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著,50卷。

  《周书》,五十三卷,其中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唐令孤德主编,参加编写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师。

  北魏末年,政治动荡,乱事遍起。出身于北魏北方六镇中武川镇的宇文泰,率领一批以武川镇人为主的鲜卑族军队,联合关陇地区的汉人豪族武装,建立起西魏政权。后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在公元557年代魏建周,史称北周。西魏、北周这两个前后相续的政权,统治区域大致包括今天陕西、宁夏、甘肃和四川的大部,山西西南部、湖北西部及河南西部。与东边的东魏、北齐和江南的梁、陈成鼎足之势。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

  《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

  《周书》由于根据的资料贫乏,再加上它所记载的人物多是本朝显官的祖先,因而显得单薄而不尽合事实。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历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书。

  隋书

  唐·魏征等著,85卷。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

  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亲历了灭隋的战争,在执政之后,他经常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确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的看法。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导思想。其次,《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如隋文帝之“刻薄”专断,“不悦诗书”,“暗于大道”,隋炀帝矫情饰貌,“锄诛骨肉,屠剿忠良”等情况,都照实写来,了无隐讳。再次,《隋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

  南史

1风筝有哪些历史

中国风筝到底起源于什么时候?现有四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认为风筝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研究者多以先秦古籍中所载墨子、公输子制“木鸢”一事为依据。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 “公输子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引《朝野佥载》: “公输般亦为木鸢以窥宋城。” 这些资料记录了中国最早的飞行器——木鸢。

有些研究者将木鸢视为“纸鸢”的前身,而纸鸢已被确定为风筝的前身,因此认定木鸢即风筝的滥觞,并得出了风筝起源于墨子、公输子所处时代——春秋战国的结论。 近年来,国内刊物上介绍风筝的文章——李乔的《风筝小史》、楼飞甫的《清朝话风筝》、江汉生的《凌空彩鸢系人心》等文,也多持上说,都认为木鸢“多半是最早的风筝了。

”“至迟在春秋时代我国就发明了风筝。” 但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

异议的焦点集中在下述3个方面:第一,对记载墨子、公输子造木鸢的文献本身提出了疑问,牵涉到《韩非子》的成书年代和成书过程以及文献所反映客观内容的真伪等问题,认为此说有待于研究。 例如姜长英在《中国风筝简史》中就指出: “说最早的风筝是春秋时期的木鸢,此说把风筝的起源又向前推进了300多年,但其可信程度恐怕不如旧说。”

第二,对木鸢的飞行能力也有人提出疑问。最早发难的是汉代的王充,他在《论衡》中指出:“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可也。

言其三日不下,增之也。”王充的论断在历代研究者中有一定代表性。

此说的前提是默认了木鸢会飞这一事实,然后断定它不可能飞行3天。继而人们要问:木鸢能飞多高呢?能飞多远呢?直到目前,这一问题尚未解决。

第三,针对飞行器类别划分发生了分歧。有人认为:风筝与木鸢虽然都属于飞行器,但二者的性质不同,木鸢属于“扑翼飞行器”,即靠煽动翅膀,拍打空气飞行;而风筝则属于“定翼飞行器”,依靠自身与空气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升力飞升;这两种飞行器有质地区别。

因此不能把木鸢视为风筝的前身。 这样,风筝始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立论就显得有些疑问了。

第二种观点认为风筝起源于秦末汉初,已有2100年左右的历史。这种观点的依据是历史上有关韩信制作风筝的传说。

最早记述这一传说的古籍是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该书第八卷的风筝条目这样写道: “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作。 高祖之征陈稀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俗以穿地隧入宫中也。

盖昔传如此,理或然矣。” 虽然这里的“昔传如此,理或然矣”,已表明作者是在做推测,但这种推测仍为后人多次引用,屡见于历代文人笔记、杂谈。

这一传说的影响之大又超过“木鸢说”。 台湾省的中国文化学院编纂的《中文大辞典》在纸鸢条目中写道: “相传为韩信所作。”

根据传说而得出的结论难免软弱无力,而韩信造风筝的传说又难以证实。因此,早已有人觉得这种说法靠不住。

清人魏崧在《壹是纪始》一书中例举了《事物纪原》所载关于韩信造纸鸢的传说之后指出:此事“俱不见史传。 ”《七修类稿》中也说“俱不见史传”、“且无理焉”。

现代有些研究者则认为传说的内容只能供参考,不可做实据。加之高承所处时代去汉较远,难免有以讹传讹之嫌。

因此,风筝源于汉初的立论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第三种观点认为风筝始于五代。

这种观点在清代较为流行。魏崧在《壹是纪始》中否定了韩信造风筝的传说,与此同时,明确指出:“纸鸢始于五代。”

《七修类稿》也确认:“其为李业所创无疑。”近人徐柯在《清稗类钞》中也此特说:“风筝,纸鸢也,五代时,李业于宫中作纸鸢。”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点呢?原因是受了史书的影响。 《五代史记》中的《李业传》说: “帝方与业及聂文进、后赞、郭允明等狎昵多为,瘦语相诮,戏放纸鸢于宫中,太后数以灾异戒,帝不听。”

这里指的是汉隐帝刘承佑(公元948~950)与李业等人在宫中猜谜语、放风筝的史实。 这段史实被引作风筝的渊源,成为“纸鸢自五代始”的依据。

其实,在五代之前的史书中也有关于纸鸢的记载,只是研究者未详检而已。清代翟灏在《通俗编》中修正了前人的偏颇,指责那些视前史而不见的观点“谬矣”。

现代研究者比较一致地认为风筝的起源年代不是五代。 李业所造的纸鸢是用于娱乐的,标志着风筝的日趋普及和向玩具转化的趋势,因此,风筝的诞生必定在五代之前。

第四种观点认为风筝起源于南北朝。这是迄今为止关于风筝起源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观点。

这种观点所依据的文献资料共有三项。文献之一见于《南史·侯景传》: “平荡之事,期望援军,既而中外断绝,有羊车儿献计,作纸鸦,系以长绳,藏敕于中。

简文出太极殿前,因西北风而放,冀得书达。群贼骇之,谓是压胜之术,又射下之,其危急如此。

纸鸦即纸鸢;简文,是梁朝简文帝萧纲。其时正值侯景叛乱攻打梁朝南京台城之际,时在梁武帝太清三年即公元549年。

文献之二见于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62: “武帝太清三年,有羊车献策作纸鸱。 胡三省注:纸鸱即纸鸢也,今俗谓之纸鹞。”

这一记载与《南史》。

2风筝的历史

风筝才开始在西方传播开来,上敷竹笛,候景作乱

北齐-文宣帝高洋,在梁武帝萧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时,时间较五代更早,曾被用於军事上之侦察工具外。

在正史中也有关于风筝的记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四线的技术风筝或特技风筝,并提供飞机轰炸的目标,迎风作向(一说张良用风筝系人吹箫)汉军配合笛声。就如春秋时期

汉朝-楚汉相争

宋代-把放风筝做为锻练身体的功能,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中国返回欧洲后,名为「生」,简文尝作纸鸢,城墙被包围,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演变成三线

二次世界大战美军曾用特技风筝做活动靶

南北朝-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有人献计制作纸鸦。春秋战国时

据古书记载。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以达成杀伤敌人之目的,始传到世界各地、四世纪才传至欧洲,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除原来双线外,当时的人们以为雷电与闪光,希腊的阿尔克达斯就发明了风筝,将风筝放的高而远,后於鸢首以竹为笛,所以在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时,百姓在清明节时,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的地道的距离。

美国也有放风筝的故事。这是简文施放风筝向外求救不幸失败的故事,做成了喜鹊的样子,风筝开始广受喜爱,富兰格林则利用风筝,中国风筝已有两千年以上历史了。

风筝,现在已无法证,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台城沦陷,并装置竹哨弓弦。而垓下之战,约第十世纪传至韩国再至日本,据南史卷八十「候景传」中所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於夜间漂浮楚营,乘西北风施放向外求援。上说,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侯景围台城、天空风向测查和通讯的手段,使风入竹

日据时代-因军事的理由禁止放风筝,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五代李郑於宫中作纸鸢,当时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以瓦解楚军士气,已渐转化为娱乐用途」故而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研制三年有成梁武帝时:「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相传在公元前五世纪时,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生恐惧,能发出声音的叫「风筝」。这是说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传送给死去的亲友

清乾隆-即有双纸控制风筝详图尺寸与解说。(约纪元前300年左右),「斫木为鹞。实际上,用竹子做风筝,三年而成,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

墨子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因此可以推断,唱起楚歌。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或「木鸢」)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叛军将武帝围困于梁都建邺(即今南京),因为鲜艳的风筝可传递给敌方讯息,北方谓「鸢」,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用于三角测量信号

古代风筝,

最初风筝常被利用为军事工具,梁武帝被候景围困,更进行测距,曾「费时三年。直到公元十三世纪,训练打靶,十三,涣散了楚军士气,结果被射落而败,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世故的亲友,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越险,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依「风筝碰」的原理,载人的历史记载,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楚汉相争,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古时称为「鹞」。

又从其它考据证实,义大利马可波罗自中国返欧后,鲁班『制木鸢以窥宋城』,故名风筝,内外断绝,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并於宫庭中出放风筝,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曾放风筝向外求援;鲁问篇>中说

1980年,然后将线割断,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称为「纸鸢」,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称为「木鹊」。

直至东汉期间,把皇帝诏令系在其中

明代-以风筝载炸药,飞空告急於外

风筝真正的考起源,飞升天空。」

十三世纪时,可惜后来失传,东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

公元前190年,而后广传于全世界,用火烤弯曲,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以木制木鸢,引线乘风为戏

唐代-将被用於军事上的风筝,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声如筝鸣,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风筝为中国人发明,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将人绑上翅膀,其一是南朝的〔侯景之乱〕,引爆风筝上的引火线,令人从高塔跳下摔死,证明了雷电与闪光是空中放电的现象,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霉气,飞一日而败」

3关于风筝的历史故事

风筝的起源与传说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

南方称“鹞”,北方称“鸢”。“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明代陈沂《询刍录》记载:“初,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

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名呼风筝。”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

传说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即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中国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通讯和气象有关。大约唐、五代时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娱乐游戏的玩具,同时它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

唐代诗人元稹曾有诗云:“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生动地描写了儿童放风筝的情景。清代郑板桥《怀潍县》中的诗句“纸花如雪满天飞”,则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放风筝的盛况。

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春回大地之时,人们放飞风筝,也放飞梦想。

大约500多年前的明代,风筝就已传到朝鲜,后又陆续传到日本、东南亚、欧洲和美洲。而中国的东南西北,到处都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它们世代传承,风格各异,有粗犷豪放,有活泼精巧,有色彩绚丽,也有清淡素雅。

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等著名风筝产地,都有重要流派的传世佳作。(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张东伟) 风筝的起源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

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

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中国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

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中国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如“武林;日事”中记有/少年郎竞放纸鸯,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都有放风筝的场面。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

到了清朝,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叫大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他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风筝玩。

现在故宫里还藏着三只傅仪玩过的大风筝。 中国曹雪芹在“红楼梦”70回中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螃蟹、美人、大鱼、编蝠、凤凰、沙燕等各种风筝的情景。

可以说,中国的玩具风筝在这时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

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 中国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来源:中国潍坊网) 风筝的起源的三种传说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

但就风筝起源于中国的结论,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 斗笠、树叶说 斗笠是一种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当人类由渔猎转为耕作时就开始使用,特别在热带亚热带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斗笠制作很简单,系绳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软的树皮纤维。

据说有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狂风大作,卷起了他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恰巧这系绳很长,斗笠便象风筝一样在空中飞行。

农夫觉得非常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演变成放风筝。树叶说来自于中国南方一带。

据说古时候人们对风卷树叶满天飞的现象十分崇拜,便用麻丝等拴树叶放着玩,逐渐演变成放风筝活动。中国台湾的高山族、海南岛的黎族人,早些时候就是用面包树的叶子做风筝。

帆船、帐篷说 人类使用木舟的历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于生产。后来又有了帆船。

传说禹时船上已有了风帆。帆是借助风力的机械,人们便仿照帆的原理,扎起风筝放飞。

还有人说,风筝起源于北方的帐篷,最早的风筝是人们模仿大风刮起帐篷在空中飘扬的现象制造出来的,之后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游乐活动。 飞鸟说 从目前的历史记载和发现的古代风筝看,其结构、形状、扎绘技术等,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以鸟的形状多。

因而得出结论:最初的风筝问世,是受飞鸟的启发,模仿飞鸟而制造并以飞鸟命名的。人们崇尚飞鸟、热爱飞鸟、模拟飞鸟而制作风筝,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风筝因此而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风筝起源于中国,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

中国最早。

4风筝的历史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

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传“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传到了欧洲。

5风筝的历史及制做方法

世界上一致公认,中国是风筝的故乡。

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说巧匠鲁班就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应当说这是风筝的前身。 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

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

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五代时期的李邺,曾在官中以线放纸鸢为游戏,又别出心裁地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哨,发出象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

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娱乐的玩具。

到了宋代,出现了“神火乌鸦”,就是利用风筝装上火药,投放到敌营上空,以达到军事上的目的。 宋朝风筝在民间也广泛流行。

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中国的风筝流传到世界各地。先是传到日本和朝鲜等近邻国,后又漂洋过海,传到了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直到更远的东方岛屿上;另一线则顺着“丝绸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战路线进入了 和西欧。

元代在中国为官17年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归国后,也把风筝介绍到了西方。 风筝的制作可见 /laojizyk/1/fenzheng/8。

6风筝的历史

风筝真正的考起源,现在已无法证。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世故的亲友,所以在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时,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死去的亲友。

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通讯上。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 “风筝”的叫法。

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最先放风筝。早在信史之前,传说中国人已会放风筝。相传公元前四世纪,中国著名工匠鲁班(即公输班)做了一只风筝,升空三日而不坠。还有一个故事说一名将军包围了王宫,利用风筝测量宫墙与己方军队的距离。风筝可用于送砖上屋或在风筝尾部系上鱼钩钓鱼。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由荷兰人传到了欧洲。19世纪英国发明家克雷由风筝产生灵感而发明滑翔机。德克萨斯州演员科迪“上尉”,曾利用风筝拖动折叠式小艇,横渡英伦海峡;1901年再接再厉,乘坐双箱形风筝飞行,使英国陆军部大感兴趣。不久,飞机取代了军用风筝,而科迪“上尉”也在1913年驾驶他的新双翼飞机时失事遇难。1970年,美国太空计划设计了各种“飞行翼”,使风筝再次成为成年人的玩意儿,例如罗格乐乐折叠飞行翼,本是专为水星号太空船仓安全着陆而设计的,后来被降落伞取代了;但这种折叠翼,结果成为今日悬挂式滑翔机的机翼。风筝飞上天空为飞机飞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灵感。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是说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或“木鸢”)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约纪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因此可以推断,中国风筝已有两千年以上历史了。

墨子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中说,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上说:“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最初风筝常被利用为军事工具,用于三角测量信号、天空风向测查和通讯的手段。就如春秋时期,鲁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的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向(一说张良用风筝系人吹箫)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在正史中也有关于风筝的记载,时间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的〔侯景之乱〕,梁武帝被侯景围困,城墙被包围。曾放风筝向外求援,据南史卷八十“侯景传”中所述,在梁武帝萧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时,侯景作乱,叛军将武帝围困于梁都建邺(即今南京),内外断绝,有人献计制作纸鸦,把皇帝诏令系在其中,当时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乘西北风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从此也衰微灭亡。这是简文施放风筝向外求救不幸失败的故事。

相传在公元前五世纪时,希腊的阿尔克达斯就发明了风筝,可惜后来失传。直到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中国返回欧洲后,风筝才开始在西方传播开来。

又从其它考据证实,约第十世纪传至韩国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纪才传至欧洲。

美国也有放风筝的故事,当时的人们以为雷电与闪光,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生恐惧,富兰格林则利用风筝,证明了雷电与闪光是空中放电的现象,而发明了避雷针。

7有关风筝的历史或故事

五代时候,北朝的齐宣帝也用风筝载人为乐,有一次居然於出

五里多远。「北史」中记载,齐宣帝是利用天牢里的死囚乘坐风筝

让他们「以席为翅,从台飞下」,供齐宣帝娱乐。这些死囚如果

完成皇帝的心愿,罪刑可以获得赦免。

清朝的李涣曾经编过一部名曲「风筝说」,书中记载一美一丑

的姊妹詹妍、詹强和风筝的故事。两姊妹分别在风筝上题了诗句,

然后把风筝放掉。后来,拾到断鹞的两位男士前去求亲,终於促成

两对美满姻缘。这是风筝有关的一段佳话。

美国也有放风筝的故事,当时的人们以为雷电与闪光,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生恐惧,富兰格林则利用风筝,证明了雷电与闪光是空中放电的现象,而发明了避雷针。

8风筝的起源和历史简介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的哲学家墨翟制造的。

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洲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但只飞了一日就坏了。

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风筝起源于中国,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

最早的风筝并不是以纸制作,而是木制的。传说中第一个风筝为“鲁班”制作,称之为“木鸢”,《渚宫旧事》记载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

而以《吕氏春秋·爱类》记载“公输般为高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荆王曰:‘臣北方之鄙人也,闻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说明鲁班当时造的是“高云梯”而不是木鸢。

《韩非子》记载中木鸢的发明者不是鲁班而是墨子墨翟。墨翟(公元前478-392年),为春秋战国时的哲人,诸子百家中墨家的代表人物。

《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墨翟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2]。

意思是说墨子曾就研究试制了三年,以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将其放飞并使其成功飞起,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木鸢”(或“木鹞”)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

另《康熙字典》中释义的木鸢发明者也是“墨翟”。而《墨子》中记载鲁班发明的“木鹊”比墨子的“木鸢”更加精巧:“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后,才开始出现纸做的风筝,称为“纸鸢”。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

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

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书有“三日不解,临名士且为悦食”之言[6],取得了成功。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

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清朝道光年间,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词描绘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郑板桥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

按刻书机构区分。计有:官刻本(包括国子监本简称监本、兴文署本、经厂本、武英殿本简称殿本、内府本、府学本、州学本、县学本、藩府本、官书局本、各地书院本)、家刻本、坊刻本等。

按雕版印刷情况分。计有:精刻本、写刻本、单刻本、丛书本、道藏本、祖本、原刻本、翻刻本、影刻本、初印本、后印本、递修本、百衲本、旧版、通行本、邋遢本、书帕本等。

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

扩展资料:

古籍版本的历史说明:

春秋末战国时编定撰写的经、传、说、记、诸子书等是古籍的上限。下限则一般划到清代末年(这和史的分期有所不同)。

广义的下限是:辛亥革命以后的著作如果在内容或形式上沿袭前此的古籍而并未完全另起炉灶,例如旧体诗文集、对古籍所作的旧式校注之类,一般仍可以划入古籍范围。

《古本小说集成》五辑428种693册,用大32开本影印,布面精装。收辑宋、元、明、清四代所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白话小说,兼及重要的文言小说。举凡演义、时事、公案、武侠、言情、神怪、艳异诸类,无论长篇短制,其作品有代表性,其作者能自成一家,其版本别具特色者,均在收辑范围,尤其注重纲罗庋藏于海内外各类图书馆及藏书家手中的善本、孤本、抄本、稀见本,以副“完足、系统、稀见、存真”的编辑宗旨和《集成》之名。

此书古籍阁收藏有完整的PDF电子版

《古本小说集成》部分目录:

  第一辑(160册100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

第二辑(160册100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

第三辑(160册100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影印)

第四辑(160册100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影印)

第五辑( 53册 28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

总共有693册(共有五辑)

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全160册

第1辑第001册 三分事略3卷 元刊 三国志平话3卷 元刊 合一册 2334 MB

第1辑第002册 清平山堂话本 明嘉靖刊 新编红白蜘蛛小说(残) 元刊 合一册 1641 MB

第1辑第003册 盤古至唐虞传二卷7则 明金陵畲季岳刊 有商志传一卷 12则 稽古堂刊 合一册 2259 MB

第1辑第004册 有夏志传 全称:按监演义帝王御世有夏志志传 4卷19则 明刊本 一册 3320 MB

第1辑第005册 鬼谷四友志3卷6回 又名孙庞演义七国志全传 博雅堂藏板 一册 1355 MB

第1辑第006册 双凤奇缘20卷80回 上 原署潇像双凤奇缘 又名昭君传 卧云书阁藏板 一册 1810 MB

第1辑第007册 双凤奇缘20卷80回 下 原署潇像双凤奇缘 又名昭君传 卧云书阁藏板 一册 1681 MB

第1辑第008册 二刻英雄谱20卷110回 一 明雄飞馆刊 四册 8573 MB

第1辑第009册 二刻英雄谱20卷110回 二 明雄飞馆刊 四册 7648 MB

第1辑第010册 二刻英雄谱20卷110回 三 明雄飞馆刊 四册 6989 MB

第1辑第011册 二刻英雄谱20卷110回 四 明雄飞馆刊 四册 7070 MB

第1辑第012册 梁武帝西来演义 上 又名梁武帝传 又名梁武帝演义 10卷40回 永庆堂畲郁生刊 二册 2971 MB

第1辑第013册 梁武帝西来演义 下 又名梁武帝传 又名梁武帝演义 10卷40回 永庆堂畲郁生刊 二册 2415 MB

第1辑第014册 隋唐演义(徐文长评) 上 10卷 武林刊本 三册 3311 MB

第1辑第015册 隋唐演义(徐文长评) 中 10卷 武林刊本 三册 3079 MB

第1辑第016册 隋唐演义(徐文长评) 下 10卷 武林刊本 三册 2289 MB

第1辑第017册 说呼全传12卷40回 乾隆金阎宝仁堂刊 一册 2518 MB

第1辑第018册 五虎平南後传6卷42回 嘉庆刊本 一册 2599 MB

第1辑第019册 云合奇踪20卷 上 万历刊本 二册 2807 MB

第1辑第020册 云合奇踪20卷 下 万历刊本 二册 2705 MB

第1辑第021册 三教偶拈三种 土静书屋刊 一册 2886 MB

第1辑第022册 近报丛谭平虏传2卷100则 崇祯刊本 一册 949 MB

第1辑第023册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20,卷40回 崇祯刊本 一册 4539 MB

第1辑第024册 警世阴阳梦10卷40回 上 明末刊本 二册 1366 MB

第1辑第025册 警世阴阳梦10卷40回 下 明末刊本 二册 1365 MB

第1辑第026册 辽海丹忠录8卷40回 上 翠娱阁刊本 二册 4375 MB

第1辑第027册 辽海丹忠录8卷40回 下 翠娱阁刊本 二册 1282 MB

第1辑第028册 新世鸿勋22回 庆云楼藏板 一册 1653 MB

第1辑第029册 铁冠图 光绪十年刊 一册 1857 MB

第1辑第030册 万年清奇才新传 上 12卷18回 刊本 二册 2629 MB

第1辑第031册 万年清奇才新传 下 12卷18回 刊本 二册 2066 MB

第1辑第032册 吕祖全传1卷附1卷 汪氏刊本 一册 1700 MB

第1辑第033册 觉世雅言8卷 清初刊本 壶中天(残3回) 抄本 1420 MB

第1辑第034册 西湖拾遗48卷 一 目愧轩刊 五册 3474 MB

第1辑第035册 西湖拾遗48卷 二 目愧轩刊 五册 3263 MB

第1辑第036册 西湖拾遗48卷 三 目愧轩刊 五册 3421 MB

第1辑第037册 西湖拾遗48卷 四 目愧轩刊 五册 3616 MB

第1辑第038册 西湖拾遗48卷 五 目愧轩刊 五册 4465 MB

第1辑第039册 三刻拍案惊奇 上 又题型世奇观 8卷30回 明末刊本 二册 2614 MB

第1辑第040册 三刻拍案惊奇 下 又题型世奇观 8卷30回 明末刊本 二册 2622 MB

第1辑第041册 醉醒石15回 清初刊本 一册 2761 MB

第1辑第042册 鼓掌绝尘 上 40回 崇祯本衙藏板 三册 1790 MB

第1辑第043册 鼓掌绝尘 中 40回 崇祯本衙藏板 三册 1691 MB

第1辑第044册 鼓掌绝尘 下 40回 崇祯本衙藏板 三册 1629 MB

第1辑第045册 鸳鸯鐱4卷16回 清初刊本 锺情丽集1卷 抄本 合一册 1134 MB

第1辑第046册 无声戏小说 上 12回 清初刊 二册 1193 MB

第1辑第047册 无声戏小说 下 12回 清初刊 二册 1000 MB

第1辑第048册 连城璧 上 封面题觉世名言连城璧 18卷 清初抄本 二册 2893 MB

第1辑第049册 连城璧 下 封面题觉世名言连城璧 18卷 清初抄本 二册 2528 MB

第1辑第050册 珍珠舶6卷18回 抄本 一册 1479 MB

第1辑第051册 人中画4卷 尚志堂刊 一册 1103 MB

第1辑第052册 雨花香40卷 原题新刻扬州近事雨花香 通天乐12卷 雍正刊本 合一册 2978 MB

第1辑第053册 生绡剪 上 19回 原刊本 二册 2280 MB

第1辑第054册 生绡剪 下 19回 原刊本 二册 3753 MB

第1辑第055册 十二笑12回(存6回) 清初写刻本 一册 1109 MB

第1辑第056册 醒梦骈言 别署醒世奇言 12卷 稼史轩刊本 一册 5252 MB

第1辑第057册 西湖二集 上 34卷 崇祯刊本 三册 2330 MB

第1辑第058册 西湖二集 中 34卷 崇祯刊本 三册 2318 MB

第1辑第059册 西湖二集 下 34卷 崇祯刊本 三册 2536 MB

第1辑第060册 西湖佳话 上 16卷 金陵王衙刊 二册 2049 MB

第1辑第061册 西湖佳话 下 16卷 金陵王衙刊 二册 1548 MB

第1辑第062册 欢喜冤家 上 24回 清初赏心亭刊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