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弈经》唯一一部专门论述官场博弈的古代典籍
《官弈经》是明朝重臣张居正的作品,它也是唯一一部专门论述官场博弈的古代典籍,由于张居正的特殊地位和显赫政绩,《官弈经》也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张居正是中古代唯一的顺风顺水改革家,他的成功秘要在《官弈经》中有多重展现。清代名臣曾国藩对《官弈经》研悟颇深,他说:「 ”官之荣辱,尽在弈中。” 一道弈卷 一 道弈卷 君子崇道焉,小人假道焉[1]。上不自明,下不自秽[2]。成不究失,败不论道也。智者惑于道,愚者惑于惠[3]。道无亡,罪无遁矣。 注释 [1]假:借助。[2]自:始,开头,本来。秽:缺点,缺陷。[3]惑:迷恋。[4]《官弈经》是明朝重臣张居正,论述官场博弈的古代典籍,张居正是中国古代唯一能顺风顺水的改革家,他的成功秘要在《官弈经》中有多重展现。清代名臣曾国藩对《官弈经》研悟颇深,他说:「 ”官之荣辱,尽在弈中。”封建官场的博弈残酷而激烈,虽不见硝烟,但它确是高手博弈的生死战场,参透其中成败得失,对人大有益处。 解读 君子崇尚道德,以此作为博弈的筹码。小人借道德之名,却以伪邪不正的手段,作为博弈的本钱。 地位高或品质好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很高明。地位低或品质差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有缺陷。 官场博弈,不用是非论输赢,只以成败论英雄。成功者不会有人追究是否失礼失义,失败者不会有人谈论你多么仁义道德。 智者迷恋道德学问与治国之术,愚者迷恋得到恩宠与实惠。不失道,作奸犯科的恶人丑类,就无处隐藏形迹。 二 术弈卷 二 术弈卷 官不厌术也,术不忌蔽也[1]。愚之为上[2],蔑之为下。应之为明,抗之为昏。君子不患无取,小人不患无机。难不在术,难在始也[3]。 注释 [1]忌蔽:隐晦遮掩。[2]愚之:使诚朴宽厚。[3]始:滋生,生出新的。 解读 官场中人不讨厌计谋权术,而且使用计谋权术并不隐晦遮掩。为了使自己长盛不衰,对付敌手的方法,使其诚朴敦厚为上策,污蔑 为下策。周旋应对为明智之举,直接对抗是糊涂愚蠢。君子不担忧求取功名,小人不担忧没有心计。 难不在运用计谋权术,难在生出新的计谋权术。 三 阳弈卷 三 阳弈卷 君子惟阳也[1],小人惟阴也。大谋不隐[2],大争必辨。假正攻之,示伪惑之。上而阳为,下而阴为[3],不为乃略[4],不避乃败矣。 注释 [1]惟:以,是,只有。[2]隐:精深。用同「 ”稳”。[3]为:帮助,佑助。[4]不为,不成也。[5]略:省去,指放弃。 解读 君子的所作所为是公开的,小人的卑劣行径是在暗中策划的。远大的谋略不一定精细完美,决定大局的争论必须辨明是非。 借助正大光明的理由攻击对手,让人看到的却是虚假的东西,用以迷惑对方。最好的办法是表面上假装关怀帮助,下策是背地里捣鬼。不能成功就要立即放弃,不设法躲开就会失利。 四 阴弈卷 四 阴弈卷 阳不取而后阴焉[1],运不及而后乱焉。明争于理,暗斗于利。无阴不擢[2],无心不至也。人阴者固直[3],阴人者必和[4]。贵损其德,善损其位也。 注释 [1]取:消除。[2]擢[zhuó]:提拔。[3]固:一定;必然。直:不停止。[4]和:响应。引起回应。 解读 明争不能消除,而后采取暗斗。时运不济,而后发生祸乱。明争在于申辨是非,暗斗在于谋取大利。不私下运作,就不能提升官职。没有打算,就不会出现希望得到的结果。 如果有人背地捣鬼使阴招,必定不会停止。用阴谋诡计算计别人,必定引起对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看重地位,就可能丧失道德。当好人做善事,就会丧失自己的地位。 五 强弈卷 五 强弈卷 人弈堪止[1],自奕无休,不弈不强,不败不悟焉。以力弈弱,以德弈强。辞利莫求[2],人敬勿迷焉[3]。怨之无伤,奉之害本矣。 注释 [1]堪:通「 ”戡”。征服,平定。[2]辞利:别人推让的好处。[3]迷:迷惑,糊弄。 解读 人与人之间的博弈,以征服对方为止。内部的自相残杀,却难以停息。不通过激烈的博弈,不能以强大立足。不遭到失败,不会觉悟。 用权势力量与弱者博弈,以道德声誉与强者抗争。 别人推让的好处,莫要沾边。受人尊敬必定是高手,切莫随便去糊弄。 背地怨恨,对人毫发无伤。奉陪到底必是悍将,弄不好将会被连根拔起。 六 弱弈卷 六 弱弈卷 示强者弱也,示弱者强也。事不及情[1],理不及权,言不及默,亲不及贵焉。祖弱堪为[2],智弱难救。人助堪求,天助难遂耳[3]。 注释 [1]不及:不如,比不上,不接近。[2]祖弱:指没有家庭背景。[3]遂:满足,成功。 解读 公开显示自己势力强大,反而说明身单力薄。公开显示力量弱小,反而说明势力强大。事物的表象,不一定真实。 有理比不上权大,口舌之利不如沉默是金。关系亲近感情好,不如地位高。先人不给力,还能依靠自己白手起家,才智不足,却难以救药。人助还可以四处求情,天助就难以得到满足了。 七 顺弈卷 七 顺弈卷 弈胜失和焉,弈败失己焉[1]。顺而见患[2],尊而厌奢,成而忌誉,富而戒贪也。无名为忧,无承为患[3],无友为实,无敌为虚也[4]。 注释 [1]失己:失去存身立足的根基。[2]顺:通「 ”慎(shèn)”。谨慎。见:出现,认识、理解。[3]承:托,依靠,陪衬。[4]虚:心虚胆怯,凭空想像。 解读 在激烈的博弈中,如果获胜,必然与对方失掉和气,也失去了安全稳定的生活。如果失败,将失去存身立足的根基。 谨慎的人,才能理解祸患不测。地位高的人,讨厌别人比他更奢侈阔绰。成功的人,忌讳在他面前谈论别人的荣誉。富足有余的人,禁止别人更加贪婪。 没有名声将有忧虑 ,没有靠山将有祸患。没有朋友将更加奋发自强,没有敌手又会心虚胆怯,去凭空想像而树敌。 八 逆弈卷 八 逆弈卷 小则侍大也,危则求安也。以长弈短,以退弈进,以谋弈诈,以忍弈暴。罪不毁仁者[1],恶不侵智者[2]。近必须劳之[3],远必预之[4]。 注释 [1]罪:归罪于人。[2]侵:侵占。智:知识。[3]劳:忧虑,操心。又通「 ”捞”。夺取。[4]预:预先。 解读 势单力弱的人,只好侍候势力强大的人。人在危急关头,只有息事宁人以图求安。 用自己的长处,攻击别人的短处。以退让静默,对抗强敌的进攻。以筹谋划策,对抗敌手的狡诈多端。以隐忍不发,对抗凶暴强横的劲敌。 归罪于人,不要毁仁害义。惩恶除奸,不非法侵占别人的知识成果。眼前的对手,必须用力战胜。长远的对手,必须事先做好准备。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有以下这些:
001周易、 002尚书 、003诗经 、 003周礼 、 004礼记 、005左传 、 006公羊传 、007谷梁传 、008论语、 009孝经、 010尔雅 、011孟子 、 012中庸、 013仪礼
其他,001四书章句集注 、 002春秋繁露 、 003新本郑氏周易 、004大戴礼记005韩诗外传、 005易纬是类谋 、 007易纬坤灵图 、008易纬乾元序制记009陆氏易解 、010东坡易传 、 011周易正义 、 012易传 、013周易参同契。
014尚书正义 、015韩诗外传 、 016毛诗正义 、 017泰泉乡礼 、018深衣考误 、 019深衣考 020仪礼注疏 、021礼记正义 、023周礼注疏 、027孝经注疏、 024春秋左传正义 。
026春秋谷梁传注疏 、 028春秋公羊传注疏 、025大学、 026大学集注、 027大学问 、028孟子集注 、029孟子注疏 、030孟子字义疏证031中庸集注 、 032论语集注 、033论语注疏、 034尔雅注疏 、035轻松学诗经。
关于做好事做善事的句子有:
1、做好事自然会快乐;我认为只要你快乐,你便一定是好人。
2、人,多做好事,多行善,不仅仅是心灵高尚纯洁的表演,同样,也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安静。
3、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4、经常发扬幼儿中的好人好事,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5、又是忙碌的一天,时刻提醒自己低调一点。但做好事,莫问的未来。
6、做好事不是图回报,也不是为了受到别人的表扬。而是真正出于对他人的同情,关心。
7、每个人都不能让每个人都喜欢自己,他们能做的就是做好事,不关心别人的意见,并且内心更强。来吧。
8、存好心的不一定是好人,办好事的才算是好人。
9、大部分人都是向往善良的,就像做好事心中愉悦,做错事会心生愧疚一样,人之初,性本善。
10、好人不论身份,好事不论大小,感恩身边平凡的劳动者。
11、做好事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
12、心怀善念善待他人,与人相处多说好话,多做好事做个好人,一定会众善奉行,积累善缘。
13、这个世界没有单纯的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坏事的人。
14、人活一世,千万别没素质。你可以不做好事,但是也不能做坏事,你可以素质少一些,但是绝不能没素质。
15、受人称赞的不一定是干好事的人,但一定是好人;受人排挤的不一定是干坏事的人,但一定是坏人。
16、为民多做实事,多做好事,将我们的青春正能量,挥洒在广阔的农村田野上。
17、好人也干坏事,坏人也干好事,关键是得有底线。
18、这个世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好事和坏事。人在不同的境遇下可以选择行善或是作恶。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0、坏人也做好事,好人也做坏事,所以不必想自己是好是坏,只要做人有底线,你就坏不到哪儿去。
做善事会得人天福报 做功德会消业增寿
要顺应和随缘自己的众生,不要完全和自己作对,你们是没有剃度过的居士,如果你们都剃度了,师父会教你们把所有都舍去,彻底放下心中的万缘。师父有一百多个法师学生,他们经常跟师父写信,我经常教导他们:“你已经出家了,一定要放下,虽然你结过婚有孩子,但已经是在不同的境界,不能再为他们继续执著。”一些法师让我看他们自己孩子的前途,或者母亲的重病,这是人之常情,情有可原,但是不要忘记,我们为了众生舍弃了一切,放下万缘,放下人间的一切,随顺因缘才能真正开悟。你们现在居士修行都有家有孩子,修心不容易,师父还是希望你们拿得起放得下。我们曾经拥有很多,也失去很多;我们曾经一无所有,现在拥有很多;我们今天拥有的可能过几天又会失去,所以要看破放下,不要执著地追求人间一切不该归你所拥有的东西。
学佛人有障碍,不学佛的人障碍更大。对逆流要随顺,有时候有人来骂你、给你麻烦,你要随顺他。谁讲谁,谁骂谁,都是一种缘分,他今天恨你,你就随他去恨,自己更应该有则改之无则戒勉,不要让别人看扁你,今天人家对你有不好的看法,你更应该好好地自律。要懂得连逆缘都是一种好事。师父在弘法的时候,人家也会对我有很多指责,师父记下来,看看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继续坚持,这样才有进步。在家里被先生指责,不要不接受,要好好想想哪些话有道理。“我是不是特别懒?我是不是一个非常多嘴的女人?是不是一个非常自私和贪心的女人?”别人看你的毛病看得非常清楚,自己不照镜子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的。学佛人要懂得这是逆加持。一个人的一生不能不被别人讲,不能不懂道理,不懂道理就会失去道理,不懂得理解别人就会失去别人,不懂得爱惜因缘就会失去因缘。我们要拥有境界,在人间就不能放逸自己,不能放荡,要克制。今天做节目的时候,师父看图腾看到一个男孩做了一些男孩子不应该做的不好的事情,我比较隐蔽的讲给他听,他自己完全明白自己做错了,师父就教他如何克制自己。克制自己很难,但是必须克制,因为我们不是普通人,我们是学佛人。
要经常感悟佛性,经常感觉到和开悟我们拥有佛菩萨的本性。佛菩萨多么爱我们,而我们自己为菩萨付出了多少?我们求菩萨的时候哭哭啼啼,等菩萨帮了我们之后,我们笑嘻嘻地把菩萨忘记。要懂得做善事会得到人天福报,做功德会消业增寿。增加寿命的目的是让你在人间多一点时间念经修心,以后能够到天上去,而不是让你多一点时间打工吃苦。一个人的业障在人间是消不完的,就像很多父母还孩子的债一辈子也还不完。要多做功德,不求人天福报。你念经、帮助别人、结缘书籍度人,然后求了很多,求得很灵,你很开心,但是你将功德全部转为了福报。师父对很多大法师讲:“你现在做了这么多功德,你如果这辈子上不去,不能一世修成,下辈子就做一个很有钱的人。”他们听了也很担心,因为一辈子吃的苦、做的功德都转换为福报。就算是再富有再有地位的人,也有走的一天;如果你们是菩萨,就永远不会再受苦了,就连乘愿到人间来的菩萨也会受苦,因为菩萨都想成佛。
希望大家懂得这个道理,不应该求福报。你做了很多好事,求菩萨让你做个经理,值不值得?就算你做了三年经理,可能这些福报用完了,你就又下来了。如果不好好修,晚年生恶病,痛死,就是功德不够。一个人追求无疾而终,需要大功德。你们每个人假想一下,如果你们现在已经八十岁了,躺在床上浑身痛,你们想的是什么?“观世音菩萨,保佑我不要痛……要走的话,让我睡一觉就走……”你们还会想现在吗?加油站生意好一点,不要被人家抢;花店花卖得多一点;在单位做总经理;让孩子能够考上……八十岁浑身伤痛的时候,你们不会想到别人,就是想到自己,报应很快。希望你们既然成为了弟子,就不要让师父失望,师父最难过的就是你们不珍惜观世音菩萨这么好的法门。要借假修真、即身成佛。身体是假的、没用的、活不长的,灵魂才是真的、是真正长久的,一定要真修。
一个人要修心成佛,并非修到无动于衷。现在有的人修心修到后来,家里老公急得不得了,她理都不理,就念经;有的人孩子急得不得了,她只顾管自己。无动于衷并不是你的初衷,你的心和肉身上的魂是绑在一起的,心动了,你的本性就会动。为什么成为修心修行,因为你的心修了,你的行动就会改正。你今天想做好人,你就会做好事;你今天破碗破摔,你的本性就会成为一个坏人。
要修到烦恼来的时候能看清事态的本质。烦恼来的时候,很多人就跟着烦恼跑——难过、伤心、忧愁,心中魔障缠绕。如果能看清烦恼的本质,很快就会消除烦恼。如何看清烦恼的本质?要用智慧。烦恼即菩提,烦恼来的时候智慧才会开动。你身上有肮脏的东西,才要洗澡。我们不能滋生烦恼,不能让烦恼在自己的心中残存和留存,要看清烦恼的本质。人与佛原本为一性,佛即是众生,人即是佛。菩萨很慈悲我们,我们的脸和菩萨都是一样的,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两只耳朵。但是菩萨想出来的是智慧,是人生的真谛,而我们做的事情,相当于用菩萨的身体做了那些不该做的坏事,是在亵渎菩萨、亵渎神明。如果你用菩萨的身体、菩萨的本性,做人间那些偷鸡摸狗、残害众生、阴别人、讲别人坏话……所有一切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你就是残害菩萨。还有很多人借着菩萨的身体在人间行窃、骗财、骗色,尤其把自己的父母亲杀死,这是大罪,出佛身血。就算你没有杀父母亲,但是你整天编造谎言、制造麻烦、骂他们、仇恨他们、看不起他们,是不是也在犯同样的罪?
中国人讲孝顺,万事孝为先;佛法也讲孝道。尊师重道,尊重师父,孝敬长辈,爱护小辈,视同辈为自己的兄弟姐妹,视长辈为自己的父母,视小辈为自己的孩子,这些都是学佛的基本理念。我们和佛虽然同为一性,但是在世间这个考场中,人和佛给出的答案是截然不同的。佛在人间,众生也在人间,众生的答案是让我们继续沉沦在六道轮回中。我们做着人不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做着不是菩萨做的事情,下辈子还会轮回。偷东西、说谎话、喝酒、色情、杀业,都让我们六道轮回。而菩萨的答案、佛的答案,则是清澈无染的真理——众生是我必须要救度的偶像。也就是说佛菩萨在人间就想到一点:心要净,意要明,要救度所有的众生。讲到底,人的答案是“为了自己”,那么你就会继续六道轮回;而佛的答案是“要救度众生”,所以他才能成为佛。希望大家要懂得,在人间,什么样的佛的化身都有,都在我们身边,连你们自己的本性都是本性佛,你们都忘记了自己是有佛性的,你们在吵架、占人家便宜的时候,哪里像佛?像一个魔!
(1),佛教所讲的是行善之人将来可享受人天福报。行善积德的人,可以往生三善道(即天道(升天),人道,阿修罗道)行不善者生三恶道(鬼道,畜生道,地狱道)。天道即使有多大的福报,福报享尽,依然要堕落。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不会希望以生天为最终的目的,这是很明确的,生天尚在轮回生死的凡界。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都愿解脱生死,这也是很明确的,因为唯有脱离了生死的轮回,才会得到永恒的安乐。
(2),当然是源自于古印度佛陀的说法。
题主是否想询问“在哪可以听刘丰讲解的做善事为什么能治病的故事“?
官方微博。刘丰,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刘丰在一次直播中讲了一个关于人做善事为什么能治病的故事,故事内容环环紧扣故事悬疑,吸引了很多人观看,为了增加自己的关注度和粉丝基数,以及方便后需人们查找这个故事听后续,所以把这个故事放在了个人的官方微博中,并且后续内容也会更新。
1 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但求无愧于心。此身乃如草芥微尘,世事转头已成空。淡然的面对,坦然的渡过。感恩,快乐,进步,忘却,大气。一切本是身外之物!没有什么是自己的,不要妄图去占有。也不要去计较什么。不要妄图改造别人,要时常警醒自己。——冰心
2 谁说做善事不求回报?我不同意,做善事不求的是经济上的回报,但要有感情上的回馈,不一定要得到感恩,但是,我坚信做完善事的人,心情必然也必须是愉悦的,如果去做善事,结果弄得灰头土脸,尴尬不悦,瞻前顾后,心有不甘,如果做善事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远大的信仰,否则弄得自己很不开心,那一定不是普通人类行善的本意,这样的行善也长久不了。——韩寒
3 每次转变,总会迎来很多不解的目光,有时甚至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对顺境逆境都心存感恩,使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林清玄
4 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邰丽华
5 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做的事也很微小,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我只想平静地做些该做的事。——微尘
6 没有人天生该对谁好,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苏醒
7 调整好心态最重要,不要看到自己失去什么,而要看到自己得到什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瞿颖
8 这么多年,与华谊很有感情了,而且我不是个喜欢改变的人,更重要的是,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李冰冰
9 处世而欲人感恩,便为敛怨之道。——洪应明
10 你要对我摇你的手,说道:“怎样的一个不知感恩的贱鸟呀!整夜地尽在咬它的链子么?”那末,走罢,妈妈,走罢!我要跑到树林里去;我就永不再让你抱我在你的臂里了。——泰戈尔
11 不要忘记朋友对你的好处,时时记得回报,这是感恩。——林志颖
12 欢喜和感恩是消除烦恼的力量。——小不点
13 人生多一份感恩,就多一份美化。——小不点
14 缩小自我,扩大心胸,工作要欢,人与人要感恩。——小不点
15 爱与感恩,能喜净心中的烦恼。——小不点
16 一个永保感恩心的人,就比较不会陷入困境。——小不点
17 用爱心做好事业,用感恩的心做人。——陈安之
18 知恩感恩报恩,知福惜福造福,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会长久。相识是缘,惜缘是福,感谢命运让彼此成为朋友。——上游
本
19 珍惜多好。因为珍惜,我们不再随意发泄,当再次受伤后,我们学会冷静地梳理,然后理智地倾诉;因为珍惜,我们总是用一个感恩的心凝视这个世界并超越世俗的斤斤计较与恩怨相报;因为珍惜,我们找回自信。其实爱你的、关心你的人很多,那曾经不小心落在红尘中的微笑,重新绽放在心灵深处;因为珍惜,我们爱得更深,给得更多;因为珍惜,我们冲出了“惟有被爱才是幸福”的成见。爱是一种能力,而珍惜是爱的翅膀。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关爱,这个世界少的是会飞的爱!—— 福楼拜
20 我有我的梦,立志创业,赢在中国,赢在世界,用一颗感恩的心成就自己的前途与未来。——赵健
21 感恩,是这个社会最缺的一门功课啦!不学会感恩,就不知道孝敬父母;不学会感恩,就不知道回报社会;不学会感恩,就不知道尽自己的责任!——刘新吾
22 新圣旨:如果你是为了让别人对你感恩和报恩而去行善,那无异于作恶!人民不需要这种伪善!真正的行善是无私、无我、无求的,是一种心甘情愿的彻底奉献!否则就是作恶!——圣君
23 诚信铸就辉煌事业,感恩传承美丽人生。——庄垂热
24 大菩提心就是感恩心,无量的众生、三宝、父母、师长对我们都有恩。既然发大菩提心,怎么样能够持续这个菩提心?我要感恩,所以要好好的修行。如果没有佛,我们听不到这个法,没有三宝、没有师长,这个法也没有办法延续,我们要报师父的恩。师父是我们的法身父母,我们今生能够觉悟生死,开采我们内在的般若智慧,那都是师父的恩、三宝的恩。——慧律法师
25 世间一切乃众缘合和,众力所成,非独一人所能,是故当怀感恩之心.——慧律法师
26 我缴税,表示我有工作;我有一大堆要洗的脏衣服,表示我有衣服穿;我有高额的电费账单,表示我冷气吹得爽;我晚上倍感疲劳,表示我有拼命工作的能力……——西方感恩节期间流行的诗“我感恩”——playboy
27 我知道,我要学会知足和满足并且我要一颗感恩的心——曲终人散
28 时光匆匆,昔日的帅气与俏丽也难以抵挡岁月的刀锋,昨日的快乐痛苦亦渐渐平淡,路还要继续,前行时惟有对曾经帮助与关爱过自己的人深深的眷恋和感恩是最不能割舍的动力,虽然他们中有些人已不知去向!——郭会章
29 我们不服输,我们懂感恩!——李佳明
30 一帆不可能全风顺万事不可能全如意天天不可能全快乐否则你的生活简单的就成了白纸不品酸不明艰难与辛酸不尝甜不知收获与喜悦不经苦不懂付出与感恩不历练不会成长与成功。——郭会章
31 人生最快乐的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得到以后懂得珍惜与感恩;人生最痛苦的也不是失去什么,而是失去后的漠然与沉沦。——郭会章
32 尽量以施予代替取得,来减少心中的欲望,人生——没有比这样更好的生活态度了。恶事向己,好事与他,利他忘己为慈悲之极也。如果想要快乐,就不要去想别人是否会感恩,我们付出只为享受施予的快乐。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是最公平的审判官。凡事要以利益别人为前提,自己吃亏没关系,如果事事只想利益自己,无明烦恼就会一大堆。有人侮辱你、伤害你;记得,他是拿功德来给你赚啊!你要是接受、忍耐,你就赚到这个功德了。跟你过意不去的是来成就你的啊!为人设想多,为己设想少,抑制私欲,实施慈爱之念,即构成人性之完美。人生最甘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来的。——慧律禅师
33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上天给予你的阳光,珍惜曾经帮助过你的朋友,珍惜身边你爱及所有爱你的人,不管有没有什么动人的故事,都是人生值得难忘的回忆……——黎权辉
34 朋友,请怀着感恩的心去看待我们的对手或敌人吧。他们比我们的父母还要关心我们,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我们的弱点、缺陷和不足。——天涯孤客
35 新圣旨:女性都是白天鹅,男人都是癞蛤蟆,当白天鹅爱上癞蛤蟆的时候,就会把美丽的翅膀变成一双勤劳的手,和癞蛤蟆一起建设一个温馨的家庭,从此,她再也不能飞翔了!男人们啊,你们能不感动、不感激和不感恩吗?请善待、呵护、珍爱和尊重女性吧!——圣君
36 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己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有风吹过
37 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懂得感恩生活才会有意义。——石头
38 请感恩伤害过你的人吧,当一切过去之后,你会感到----你还快乐的活着!——天涯孤客
39 我亦不再费尽心思去寻找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去处,我只需要回头看一看我来时的路,便可以足够的幸福与满足,我就这样以感恩的心态走下去,会有属于我的名正言顺的幸福。——洪曼
40 珍惜拥有,感恩万物。——美蓉
41 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心存喜乐,认真的活在当下。——侠骨柔情
42 女人抓住男人最好的武器,是对他特别的好,让他有感恩的心。——邓欣
43 一般人打开感恩这扇门很简单,但是真的要进入门内做到真正的感恩很难!感恩不是止于思想与嘴巴!而是行动!——企业巴巴余建中
44 尊重,让人们的交流更加真诚;感恩,让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我们应学会尊重,懂得感恩!——阿6
45 对感情不离不弃的人是值得敬佩的;也许他们的爱情在时间洗刷中消失了,但他们知道曾经爱过;所以用一生的时间来感恩那份爱的感觉!——英子
46 从给与中得到快乐的人们,是在为自己积累福德;从得到中得到满足的人们,心中存有感恩。这样活着的人,应该是幸福的人。——姬娜
47 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相守。无论谁都不会一帆风顺!只有一颗舍得付出,懂得感恩的心~才能拥有一生的爱和幸福!——熊
希望可以帮到你!
《官弈经》唯一一部专门论述官场博弈的古代典籍
本文2023-10-03 07:57:1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