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翻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1收藏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翻译,第1张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翻译如下: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该句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

《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师说》

唐代 韩愈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 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 苌弘、 师襄、 老聃。 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会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们听闻见识事情也本来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跟圣人相差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是愚人,大概都是出于这里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不了解句读,疑惑就不能解开,有的向老师求解,有的却不向老师求解,小的方面去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向他人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

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

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扩展资料

《师说》创作背景:

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

韩愈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它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师说》文学鉴赏: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议论文,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

此文是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借此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有着鲜明的针砭时弊的作用。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

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文章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

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并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师说》不仅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陋习,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

一、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该句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进步,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二、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此句否定了“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士大夫之族”所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三、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两句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而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

《师说》中提出的这些思想把师的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平等化了,打破了师法或家法的保守壁垒。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

《师说》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南河阳人,汉族,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文公”。韩愈25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吏部侍郎等职。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其作品都收录在《昌黎先生集》里。

-师说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唐诗人卢仝(公元—835),自号玉川子,范阳(今北京大兴)人。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写的《七碗茶诗》(全名为《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七言古诗,被世人称为茶之千古绝唱。诗中反映封建帝王为了个人奢欲,当春惊蛰节时,驱使茶农入山采摘至精至好的阳羡名茶的情景;另一方面反映了诗人紧闭柴门,独自品茶的无限情趣。历代诗人的咏茶诗很多,但卢仝这首诗堪称是咏茶诗中最著名的一首,卢仝也因此诗而传名于世。

 第一部分: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中,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这一部分,写的是军将送来孟谏议的书信与新茶,信中提到:最新的`阳羡茶(阳羡即江苏宜兴,古称阳羡县。阳羡茶即阳羡紫笋茶,此茶经陆羽的发现和推荐,自唐肃宗时便正式列为贡品),每年都要赶在清明节之前送到皇宫,以备宫中“清明宴”之用(“月团”喻指茶饼。用最好、最新、最嫩的茶叶制好封存之后,立即送往皇宫,剩余的才是王公贵族享用,作者感慨道:好茶、新茶什么时候才能到达这些种茶的山人家呢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第二部分: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这是第二部分,是这首诗最精彩的部分,它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润;第二碗破孤闷;第三碗便能让诗人文字五千卷,扬扬洒洒,神思敏捷;第四碗,平生不平之事都能抛到九宵云外,表达了茶人超凡脱俗的宽大胸怀……喝到第七碗时,已两腋生风,欲乘清风归去,到人间仙境蓬莱山上。一杯清茶,让诗人润喉、除烦、泼墨挥毫,并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写出了茶之美妙。其中从“一碗喉吻润”到“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一部分,又常被提取吟咏,并被单独命名为《七碗茶歌》。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名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白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李白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周敦颐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历史和文化背景: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一○一七———○七三),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以舅郑向郑向荫得官,初仕分宁主簿,厉知桂阳、南昌县,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神宗熙宁初,迁广东转连判官、提点刑狱,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峰前有溪,以营道故居濂溪名之,学者因称濂溪先生。六年卒,年五十七。敦颐为宋代道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皆出其门下。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赐谥元公,理宗淳佑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宋史》卷四二十七有传。周敦颐诗,以清康熙张伯行刊《正谊堂集·周濂溪集》为底本,校以清乾隆董榕辑《周濂溪集》(简称董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周元公集》(简称四库本)等。辑录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爱莲说》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以莲花来比喻人格,以物拟人。比如孔子讲“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就是拿松柏来比喻人的这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这样一种品格、一种坚强。好像用得更多的是像松、竹、梅、兰、菊这些,通常说“岁寒四友”啊、“花中四君子”啊,都是这一类的。

王勃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隋末文中子王通之孙。六岁能文,未冠应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李贤)府修撰。因作文得罪高宗被逐,漫游蜀中,客于剑南,后补虢州参军。又因私杀官奴获死罪,遇赦除名,父福畦受累贬交趾令。勃渡南海省父,溺水受惊而死。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尤以五言律诗为工;其骈文绘章絺句,对仗精工,《滕王阁序》极负盛名。于“四杰”之中,王勃成就最大。诗文集早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闻一多曾说初唐四杰“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唐诗杂论》)。《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是富于时代精神和个人特点的真情流露。王勃一生虽连遭挫折,不免产生人生无常、命运偃蹇的怨叹,但我们在文中更多地体验到的却是作者渴望用世的抱负和强自振作的'意志。希望和失望兼有,追求和痛苦交织,这正是文章的动人之处。作为一篇优秀的骈文,作者调动了对偶、用典等艺术手段,在精美严整的形式之中,表现了自然变化之趣;尤其是景物描写部分,文笔瑰丽,手法多样,以或浓或淡、或俯或仰、时远时近、有声有色的画面,把秋日风光描绘得神采飞动,令人击节叹赏。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联,动静相映,意境浑融,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韩愈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於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叁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常自称“祖籍昌黎(属今河北省)”,世称韩昌黎。三岁无父母,由其嫂抚养,自幼学习刻苦。德宗贞元时中进士,任监察御史,时关中天旱人饥,他上书请宽民徭,被贬为山阳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入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奉召回京,为兵部侍郎,又转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世称韩文公。他性耿直自负,喜奖励后进。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文学上极力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继承先秦两汉传统,并加以创新发展,论证周密,气势雄健,把文章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文风为之一变。因此,苏轼说他“文起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之衰”。可见影响之大。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的诗力求新奇,对宋诗影响较大。著有《昌黎先生集》40卷,《外集》10卷。

解题

本篇选自《昌黎先生集》,是韩愈的一篇著名短论。“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作者针对两汉以来儒家经师严守师法、故步自封,和魏晋以来士大夫中的“非师无学”“耻学于师”,以及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恶劣风气,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了此文。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谈到此事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欧阳修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 chá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很多人喜欢国学,于丹老师和蒙曼老师,都是宣传国学的,他们在一些文化类节目中出彩,让大家记住了她们,但是,她们在一些场合中有不一样的见解,让大家觉得她们名不符实。最终,她们离开了我们的视线!

一、从红极一时到形象崩塌

于丹,北师大的教授,她擅长的是主持,而不是文化解读。但是,她却凭着解读《论语》火了,于丹用现代的思维方式解读了《论语》,让大家耳目一新。

这个感觉就跟《明朝那些事》的作者一样,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古籍典章,让人感觉很有趣,也很愿意品读下去。

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上侃侃而谈,惊艳四座。大家对这个节目的关注度很高,让于丹老师感受到火。她不仅出书,还四处演讲,这些费用,远远超过她当老师。可能也是这种经历,让她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她不再是一位老师了,而是一位商人。

作为商人,就要谋利,到北大演讲的时候,只是告诉学生们一些鸡汤,引发学生不满,这是于丹老师没有想到的。

在商业环境下,可以说鸡汤,虽然这些鸡汤,对于一些人而言,是有毒的。于丹老师觉得,这样的解读,没有问题。

让她备受质疑的,是她的行为。在英国住酒店的时候,她对酒店不满意,就要求换一家,换了好几家以后,她生气了,骂了助理和翻译,这个事情,被曝光了。

很多人没有想到,一位温文尔雅的女子,竟然会当众骂人,哪怕是助理做错了,也不能当面骂,因为这会让助理很丢脸。

作为一个文人,素质应该很高,不应该有如此不雅的行为。看看郭德纲,他被传与王梦婷有关系,虽然这个事情被王梦婷辟谣了,但郭德纲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在社交网络上写了一幅字:大年初五,捏小人嘴。

面对别人的诽谤,他无意争辩,也不愿多说。只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他没有上过大学,但很有文化。

于丹老师是一位文化人,但她的行为却没有文化。可能当时很生气,但这样做的结果却让自己的形象受损。于丹老师没有在公众场合解释这个事情,可能还会在大学里教书育人,但她的做法,与《论语》中的谨言慎行相违背。

不仅是她,还有蒙曼老师。蒙曼老师的讲课风格与众不同,她在《百家讲坛》里讲课,是问题导入式的,再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来解答,引起共鸣。

二、从解读者到跌落神坛

蒙曼老师的父母是大学老师,她从小也颇有文化修为,每年都给自己开了个50本书的书单,对于经典的书籍,也不会放过。

也是这些阅读,让她沉淀了文化素养,也是这些努力,成就了她。在《百家讲坛》里,她先讲的是武则天,抛出各种问题,再加以解读,很多人听了以后,觉得很有趣。

因为《百家讲坛》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而是社会各界人士,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她用幽默的语言,将历史知识传播开来,让大家耳目一新。

当她讲课的时候,几乎是座无虚席。她成为《百家讲坛》的名讲师,也让她火出圈了。很多节目请她到现场点评,这其中就有《中国诗词大会》。

在这个文化类节目中,蒙曼老师也是点评得头头是道,让大家欣赏佳作的同时,还欣赏了她的幽默。但是,她在点评《悯农》时出现了问题。

她说《悯农》是在种庄稼,这个是不是错误呢?锄禾日当午,这个锄禾,应该是除杂草,跟种庄稼好像不搭边。要说种庄稼包括种植、除草等行为,也是可以的。

但是,《春夜喜雨》的感觉解读是四川人吃火锅,就有点牵强了。虽然四川人喜欢吃火锅,但是,《春夜喜雨》的感觉是作者对天下的关怀之情,这种情怀,是比较大的格局。

更重要的是,《乌衣巷》的解读,就有点过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个燕子飞到的是变革之家。

刘禹锡身处的环境,不是社会变革,而是时逢乱世。他主要表达的是旧时豪门随着人事的变迁而湮灭的过程,与变革有关,但不是变革之家。

大家对蒙曼老师的崇敬之情减少了,觉得她对诗词的解读,口水化了。文化解读,是不是可以口语化?可以的,但是过于口语化了,就有点烂俗了。

蒙曼老师的人气,逐渐下降了,大家对文化人的认知,提升了。她们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还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是,她们将文化知识的水准,拉低了,这是很多人不喜欢的。

文化解读,因人而异。不能为了满足一些人的审美趣味,就以为大众也是这样的审美。她们的行为,被人唾弃,是可以想见的。

三、对文化的理解,因人而异,不可强求

于丹老师和蒙曼老师,对文化的解读,没有太大问题,可能是她们的名气太大了,大家对她们的期望太高了,不允许她们有一点瑕疵。当她们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无法容忍,最终她们跌落神坛。

有人说,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是一视同仁的。可能是的,但需要有相关的文化储备才可以。于丹和蒙曼的文化储备很好,也能解读很多文化知识,但与大众的认知有偏差,可能就不理解了。

例如马未都曾说,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我们熟悉的床,而是马扎。这让很多人疑惑,难道当时的老师,是骗自己的吗?

不仅仅是这个,还有司马光砸缸,很多人认为,这个缸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但是,马未都先生表示,按照出土文物,缸在南宋才出现,北宋出现的,应该是瓮。有一个成语叫请君入瓮!

这些知识,需要相当的文化储备才可以,但是,不等于我们不知道,就不能自主理解。虽说于丹和蒙曼等文化人对文化有自己的解读,但千人千面,自己也愿意解读文化知识。

有人会说,没有文化储备的解读,可能是望文生义。错了不害怕,更不丢人,大家指出来,自己改正,也是一个促进作用。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文化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要是于丹和蒙曼老师能够好好解读文化,让我们雅俗共赏,也是不错的。

但是,她们选择了口语化的解读,还说了一些不大对的知识,这样就有点误导大家了。至于她们私下里会不会道歉,那就不知道了。

很多人觉得,于丹和蒙曼的形象坍塌,实际上就是他们对知识的误读,要是普通人误读,是可以的。但她们不行,因为她们的形象是文化的传播者。

她们应该有虔诚之心学习文化知识,踏实的心进行宣讲,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名气,希望她们在之后的人生路上,会传播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写在最后:

文化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于丹老师的言行不一,导致她的形象受损;蒙曼老师对诗词的解读,出现了瑕疵,让她跌落神坛。这样出名的文化人,都能出错,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

懂文化,学知识,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是为了让自己的精神境界更高。而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也不是为了当文化小丑,大家觉得呢?

《道德经》

——老子

(参考书籍:王蒙《老子的帮助》)

第一章 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知美即恶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虚心实腹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和光同尘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玄牝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无私成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功遂身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 如婴儿乎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无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夷希微混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我自然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我独昏昏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lěi,羸弱)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惟恍惟惚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全枉直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飘风骤雨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于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白守黑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故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必有凶年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名有知止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自强者胜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淡乎无味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六章  欲取固予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失道而后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天得一以清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负。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明道若昧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2008年7月5日,当晚霞消褪、暮色四合之时,风尘沾衣的UIC师生二十五人与台湾及各地的教授、老师和学员们会聚于济南,这是一个难忘的开始。在接下来的十天行程裏,我们一行三十九人走览了济南、章丘、聊城、泰安、曲阜、邹城以及枣庄,先后游历了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泰山、三孔(孔府、孔林、孔庙)、周公庙、孟庙、荀子墓、微子墓、张良墓、微山湖、灵岩寺等众多名胜。跟随名师一路行来,我们观景、闻道、瞻仰先贤、体悟历史与文化。在齐鲁大地上留下我们的足迹,而在我们心中留下问学与求真的种子。

7月6日一早,在山东大学科技馆会议厅举行了隆重的国学营开营仪式。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教授和文史哲研究院的教授们出席并作专题演讲。

开营仪式由文史哲研究院书记巴金文教授主持,龚鹏程教授首先阐明了这次国学营的精神与宗旨,即发扬书院精神、研习儒家文化、师友相亲、教学相长。周志文教授通过追忆他在台湾大学的生活与师友,表达了身为一位老师的光荣与责任--面向学生。随后文史哲研究院的李平生教授、张富祥教授、杜泽逊教授、郑杰文教授、曹峰教授等向我们介绍了山东的历史文化渊源、文献典籍整理和学术考古等研究事业的发展,许多著名文物诸如《孙子兵法》竹简等皆是出土於此。开营仪式结束后,山东大学特意安排我们参观图书馆古籍部,在它顶楼那个堆满了书显得略微拥挤的房间裏,许多同学为自己见到的众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下午,我们首先游览了著名景点大明湖。龚教授说游览此处,当手捧一卷《老残游记》,边走边读。此亦可见唯有将书本与现实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领略书中的韵味,使知识变得鲜活。另一处的趵突泉虽水位早已不复当初,但名声在外,亦是游人甚多,周教授再次与去年国学营一样客气地纠正了导游讲解中的错误,所谓"漱玉"一词,并非指漱刷玉一样的牙齿,而是出自《世说新语》中"枕流漱石"的典故,玉者亦石也,以其漱口,为高洁的象徵。

聊城论学、风雨泰山

7月7日清晨,我们驱车前往章丘,参访一代词人李清照的故居。从词人故居出来,我们一路前往聊城。聊城大学校长宋益乔教授在东湖宾馆设晚宴欢迎国学营。次日上午,聊城大学文学院举办气氛热烈的研讨会。会上龚教授认为,目前国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外从一味学习外语到逐步开展对外汉语课程;对内开设大讲堂、恢复书院讲学;媒体方面相当成功的《百家讲坛》以及民间的许多诗会等活动,都充分体现出国学的重要性,而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同样蕴含于国学之中。周教授机智幽默地通过他与龚教授的友情,谈到求学过程中的同道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学问需要相互的印证与砥砺。另外,深知生活美学的周教授还说,"没有美学,道德便是戒律;也许有了的话,道德便是生活。"研讨会上,聊城大学学生代表与UIC的学员们也进行了知识的交流,相互切磋,相互鼓励。

在聊城,我们还参访了大运河、山陕会馆、傅斯年纪念馆、光岳楼等文物古迹。7月8日下午,我们更来到了"才高八斗"的曹植之墓。龚教授又说到了许多关於曹植的典故,其一就是据传曹植"鱼山闻梵"是中国梵呗的开始。

7月8日晚我们抵达泰安,夜宿泰山脚下。9日清晨开始登泰山之旅。刚上山时便已细雨飘飘,而在这烟雨轻风之中,龚教授和周教授随兴所致便即兴开讲,其学问之渊博,风度之洒脱,令人钦慕。学员们也是兴致盎然,相互讨论非常热烈。甫至山顶,雨势大作,天地间风雷隐隐,水雾直扑人面,更衬东岳之雄。下山后,虽人人都已疲倦不堪,但大家却仍然为这一天别样的泰山之旅而感到快慰。这正是一种"游学"的魅力吧。 7月9日下午,从泰山下来,参观完岱庙后,我们驱车前往曲阜。10日晨,我们来到孔陵。陵内古木成荫,朝日清辉透过枝叶斑驳地投影于这条古径之上,两旁草色青青。孔子墓前,龚教授与周教授提议一起祭拜至圣先师。周教授极其虔诚地举酒三鞠躬为礼,我们也十分肃穆地跟著鞠躬。直到祭礼完毕,才发现周教授已是热泪盈眶。他哽咽著说:"我现在十分激动,我终於来到了这裏,来到了这位伟大的人墓前,非常感谢各位与我一起,谢谢。"泪横眼角,鸟鸣林间,此情此景,为周教授的言行所震撼,我们才真正明白为什麼这裏被称作圣地,为什麼这裏是中国学者与文人的心灵故乡。这样一种文化感情,有一种直达人心的力量。故当年司马迁在此地的"徘徊不忍去"之情也就可以理解了。随后,我们前往孔子书院,在那裏举行了第三次研习活动。孔子书院院长李敏生教授专程从北京赶回主持研讨。孔子研究院院长孔祥林等教授出席。龚教授先让他的随团弟子抚琴一曲,乃如曾皙当年鼓瑟一般。然后周教授开始讲授孔子生平和他的主要理想与精神。他说孔子一生虽四处游说诸侯,但他最高的理想是对学问的追求,如他"十五而有志於学",一生"学而不厌";孔子与他弟子的关系同样非常和谐,弟子跟随他一同游学,直至他死仍在其墓旁结庐守孝。这样的师生关系,是古代中国最有特色与美丽的关系。 孔庙是"三孔"的最后一处,这裏最著名的有先师手植桧与杏坛。尤其杏坛具有重大意义。孔子在杏坛讲学,打破了教育的垄断,向平民大众开启了一扇求学之门,其后,私学开始兴盛,也影响到了政治与经济,使许多非贵族之人能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确堪称"生民未有"。龚教授回忆起他数年前观看孔庙祭孔的场面,不禁对祭孔仪式的错误百出而哭笑不得,同时也感叹许多传统文化精髓的失落。

孟庙思贤、宾馆座谈

7月11日,国学营的十天已度过一半有余,孟庙与孟子的精神是这一天的重点。孟庙建于宋代,时间远晚於孔庙,这是因为孟子的学说直到宋代才受到重视。孟学不被古代官方所提倡的原因是他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所以言论上对统治者多有触犯。孟子精神中最可贵的便是他那"虽千万人而不往矣"的抗争精神。因为时代纷乱,仁义不行,所以他要雄辩不屈。一身浩然正气的孟子,正是后世国人当瞻仰与追慕的典范。

当日下午,在曲阜杏坛宾馆举行了"中华文化标志城报告会",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向红、济宁市、曲阜市的多位领导出席,详细解读了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计画。他们规划将曲阜与邹城结合起来,连同两城间的九龙山、尼山等名胜,建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东方圣城。会后,两岸学者就如何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举行座谈,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一起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凭吊荀子、探访石刻

7月12日,为找寻荀子墓,我们驱车由清晨而至正午,历时四小时,最后在苍山县领导亲自引导下找到了在旅游地图上没有标注的较为荒凉的荀子墓。所有学员都感叹荀子墓的偏僻荒凉,龚教授苦笑一声,说他几年前来此时还是摸著半人高的杂草才找到的。周教授讲到荀子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与传经者。他的学说"性恶论"并非单纯指"人性本恶",而是如果放纵人的欲望则会趋向於恶,所以他强调积学,《荀子》第一篇即《劝学》。他又主张学思并行,日行功课,并兼具法家思想。

翌日我们观摩灵岩寺中的佛像,其塑像看似有血有肉,衣上褶皱纹理线条皆柔美流畅,是佛像中的精品。整个国学营的最后一站是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一个小小的院落中贮藏了许多石碑石刻,其馆长为我们一一介绍各碑的渊源,裏中还有尚未被解读的神秘石刻

在这次的国学之旅中,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相知相遇相学习相砥砺。郭校长曾在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上说:"教育是用生命感动生命的过程。"我们跟随老师,游于斯,学於斯而感动於斯。短短的旅途,也有同学与教授们开开玩笑,也有同学晚上聚于教授房内聊至深夜,也有同学之间,不论大陆还是台湾的,聚在一起或讨论或嬉戏,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亲师取友,闻道明心。两位教授的程度,我们也许不能达到,然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追求真理真知的精神,已在无形之中,传递到了我们手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翻译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翻译如下: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