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片文言文的翻译——枸杞 苏轼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求一片文言文的翻译——枸杞 苏轼,第1张

1颗心,您好!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宋.苏轼《枸杞》诗白话文翻译如下: 神奇的仙药不会自行掩蔽,罗列分布长满在山野之间。 天天要忧心会被牛羊吃掉,年年也可以有野火的灾难。 不同凡俗而且不爱生事端,略加察看就等同杂草一样。 青色嫩芽在春天自行生长,绛珠草已烂了就不要摘取。 低矮篱笆保护着新的植物,紫笋竹生出了横卧的枝节。 根跟枝干还有花朵跟果实,收割下来没丢弃掉的东西。 大的将能够染黑我的鬓发,小的就用来招待我的客人。 似乎听说就是在朱明洞里,里面有已经历千岁的形体。 灵庞在晚上时或许会吠叫,可以见到但却不可以索求。 仙人假使许可我,就借仙杖来搀扶我这衰老残疾的人。 另附原诗如下: 神药不自閟(1),罗生满山泽(2)。 日有牛羊忧,岁有野火厄。 越俗不好事(3),过眼等茨棘(4)。 青荑(5)春自长,绛珠烂莫摘。 短篱(6)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根茎与花实,收拾(7)无弃物(8)。 大将玄(9)吾鬓,小则饷我客。 似闻朱明洞(10),中有千岁质(11)。 灵庞(12)或夜吠,可见不可索。 仙人倘许我,借杖扶衰疾(13)。 另附原诗注释如下: 閟:掩蔽。山泽:山野。越俗不好事:越俗:不同凡俗。不好事:不爱生事端。过眼等茨棘:过眼:过目、略加察看。等:等同。茨棘:蒺藜与荆棘,泛指杂草。也喻困难的处境。荑:草木初生时的嫩芽。短篱:低矮的篱笆。收拾:收割。弃物:丢弃的东西。玄:原指黑色的,借指染黑。朱明洞: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七洞天,即「朱明辉真之洞天」。在广东罗浮山。灵庞:枸杞子的别称。质:形体。衰疾:指衰老残疾的人。 (原诗不知道与不确定的字词都是查自网上。另外,原诗也可参阅这里) (限于才力,不能译得更好,也不能更尽贴近原意,请多多包涵) 希望能够对您有帮助 上述解答虽系网上,但还请尊重本人,不要予以抄袭与拷贝 2012-03-23 15:54:41 补充: 对不起,译文里的「收割下来没丢弃掉的东西」打错了,现在更正为「收割下来没有弃掉的东西」,请留意。 2012-03-23 19:45:28 补充: 对不起,译文里的「收割下来没丢弃掉的东西」原来没有打错,所以上面的补充可以不用理会,这只是我自己搞错罢了。 我实在是太不小心搞错了,真是很对不起! 2012-03-23 22:41:53 补充: 我是因为自己搞乱了那答案,让人感到混乱,所以唯有说对不起。而且,我已经离开了学校很久,所以也说不上是什么年级了。 我也曾经在网上搜寻过这首诗的资料,看到一些相关的白话文翻译,看来算得上是很离题。所以,今次或许可以说是帮得上忙了。

参考: 苗克阿肯

枸杞品种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1)细叶枸杞。

广州郊区的地方品种。在广州已有100多年 的栽培历史。

株型直立。株高80〜90厘米,开展度50〜55厘 米。

叶互生,阔披针形,长约5厘米,宽约3厘米,叶肉较厚, 叶面绿色,叶背浅绿色,叶腋有硬刺。叶质较软,味浓,品质 好。

耐寒、耐风雨,不耐炎热,适宜秋冬栽培。 (2)大叶枸杞。

广东东莞从外地引进。株高75〜80厘米, 开展度50〜55厘米,茎长70〜75厘米,横径约0。

7厘米。叶宽 大,卵形,互生,长7〜8厘米,宽4〜5厘米,叶面绿色,叶背 浅绿色。

茎间无刺或有少量细小软刺。喜在冷凉气候下生长,较 耐寒,不易被风吹断。

叶肉稍薄,味道较淡,产量比细叶品种 较高。 (3)宁夏枸杞。

宁夏地方品种。叶片狭长披针形,最大叶片 长7厘米,宽1。

5厘米。叶肉薄,味淡而无香气,适合作药用栽 培,植株长势旺盛,耐盐碱,耐瘠薄,株高1米以上,开展度 1。

0〜1。5米。

结实率高,肉厚。 叶用枸杞多选用大叶品种。

枸杞子有怎样的由来

枸杞子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称“天精籽”,又有“长生籽”之名, 是传统珍贵中药材,素有“却老子”、“明目子”之称,以“轻身不老、明目健脑” 的卓越保健效果,自古为中医推崇。

相传战国时,在秦国境内黄河南岸的平原上,有一青年农夫,乳名狗子,以农 耕为业。 娶妻杞氏,杞氏勤而贤惠。

夫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奉养老母,倒也勉 强度日。时秦吞并六国,倾国之男丁,拓疆征战,狗子被召戍边。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狗子戍边归来,已是满脸须发。路见家乡正闹饥荒, 田园荒芜,路人讨吃,饿浮遍地,众乡邻面带菜色,孩子嗷傲待哺。

狗子甚为惶恐, 不知老母与妻子现状如何,到家以后,发现老母发丝如银,神采奕奕,妻子面色红润, 不像路人饥饿之状,感到非常惊讶,问妻子是怎么回事。妻子回答说,自己采摘山 间红果和老母充饥,才免于挨饿。

老母也说,如果不是儿媳采红果,自己就见不到 儿子了。 狗子喜极而泣,对妻子更加敬重。

邻居听说后,都争相采食红果,并称之 为“枸杞食,'。后人发觉狗妻杞氏所采山间红果有滋阴补血养肺健胃之功效,民间医生采之人 药,改其名称枸杞子。

关于枸杞有何有趣的故事记载

盛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一队西域商人,傍晚在客栈住宿,见有少女斥责鞭打一老者。

商人上前责问:“你何故这般 打骂老人?”那女子道:“我责罚自己曾孙,与你何干?”闻者 皆大吃一惊,一问才知此女竟已三百多岁,老汉受责打是因为 不愿意服用草药,弄得未老先衰,两眼昏花。商人惊奇不已,于是恭敬地鞠躬请教:“敢问女寿星,不知服的是何种神草仙 药?”女子告诉说:“这草药有五个名称,不同的季节服用不同的部位:春天采其叶,名为天精草;夏天采其花,名叫长生草;秋天采其子,名为枸杞子;冬天采根皮,名为地骨皮,又 称仙人杖。

四季服用,可以使人与天地同寿。”后来,枸杞传 入中东和西方,被那里的人誉为东方神草。

枸杞有哪些其他的名称吗

在中国枸杞有很多民间叫法,如苟起子、枸杞红实、甜菜子、西枸杞、狗 、红青椒、枸蹄子、枸杞果、地骨子、枸茄茄、红耳坠、血枸子、枸地芽子、枸杞豆、血杞子、津枸杞。

在宁夏枸杞主产区,宁夏省中宁县,农民们习惯称呼枸杞为“茨”,茨即蒺藜。这是由于野生枸杞与蒺藜相似,常被混采作烧柴,在民间把“茨”当作枸杞的俗名叫惯了。

在中宁农村,枸杞园称为茨园,拘杞树称为茨树,枸杞枝称为茨条。于是,盛产枸杞的中宁农村又被称为茨乡,富有中宁地方色彩的文化也往往被冠以茨乡的称号,如茨乡戏、茨乡歌谣等。

但是,在药材领域里,枸杞即枸杞子,不用茨果,茨实等称谓。

枸杞酒的来历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

清康熙十三年,康熙皇帝微服私访,轻车简从到西北体恤民情。

当年西北髙原,穷山秃岭,水恶地险,狼吼虎啸。康熙皇帝万里遨游,目睹穷乡僻壤,百姓衣不遮体、面黄肌瘦,很是伤心。

这 天,主仆二人行至宁夏境内,到牛头山下时已是疲惫交加,步履维艰。忽见眼前一片郁郁葱葱的 枸杞园,点点红果挂满树梢,五颜六色的繁花装点出人间仙境,令康熙皇帝心情为之一振。

康熙皇帝急令书童加快脚步,赶赴枸杞园歇息。忽然从山脚处跳出一伙强人,约三四十人,个个手持钢刀,如凶神恶煞般般地堵住路口,围住康熙皇帝欲行抢劫。

康熙皇帝虽武功高 强,但寡不敌众,正在难以招架之时,只见从枸杞园里蹦出一樵夫,大喝一声,声如洪钟,手持 扁担旋风般的向众强盗横扫而去,扁担所触之处非死即伤,顿时众强盗鬼哭狼嚎,喊爹叫娘抱 头鼠窜而去。康熙皇帝细观壮士,此人身高八尺,虎背熊腰,面如红枣,头系白色羊肚毛巾,行走带风,状 如关公再世,似天神下凡。

康熙皇帝问壮士尊姓大名,家住何方。壮士回答道:“家住牛头山下,以 砍柴种枸杞农耕为生。”

康熙又问:“壮士如何生得这般雄伟有力,众强盗个个也是彪形大汉,为 何被你一条扁担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给赶跑了? ”壮士回答说:“祖上留有杞园十亩,家训子孙:‘枸 杞全身是宝,春采枸杞叶为天精草,夏采枸杞花为长生草,秋采枸杞果为枸杞子,冬采枸杞根为 地骨皮,一年四季常服用,强身健体,百病不侵。’加之祖上传有枸杞鲜果酿酒秘方,此酒常服身 体健,砍柴耕作不知疲乏。

本人又好练武艺,渴饮枸杞美酒,饿服枸杞红果,不知不觉力大无穷, 打败百十来个强人,气不喘,力不弱”。康熙大喜,亮明身份,令于壮士为随从侍卫保驾回朝,于壮 士亦献枸杞美酒请康熙服用,康熙饮后神清气爽,精力百增。

于壮士追随康熙皇帝平叛三藩,征 服蛮夷,平定海内,威振四海,功勋卓著。由于保驾有功,官至两广总督。

康熙皇帝寿至69岁,是中 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长寿皇帝之一。

中宁枸杞的种植历史有多少年

中宁枸杞的种植历史有600多年。

中宁枸杞简介:

中国宁夏 自治区中宁县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也是中国枸杞主产区和新品种选育、新科技研究推广开发区,有600余年的枸杞栽种历史,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枸杞之乡"。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正是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为枸杞生长提供了全国最优越的自然环境,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的美誉。

中宁枸杞鉴定:

一是"四看"外观。

1果形:中宁枸杞呈椭圆扁长而不圆,呈长形而不瘦。

2看果脐:中宁枸杞果脐白色明显。

3看颜色:中宁枸杞呈暗红色或紫红色。

4看是否结块:中宁枸杞干果含水量在12-13%之间,包装不宜结块,若是挤压成块,失压后能自动松散。

二是清水试沉。中宁枸杞放入清水中上浮率很高。

三是品尝味道。中宁枸杞皮薄肉厚,口感纯正、甘甜、微苦涩。

四是辨气味。中宁枸杞若打开密封的包装就有特殊的香味。

枸杞为什么叫做枸杞

枸杞是中国十大补药之一 ,益寿延年之佳品。但“枸杞”一名的来历还有一个颇为动人的传说呢。

相传战国时,在秦国境内黄河南岸,香山北麓(今卫宁)平原上,有一个青年农夫,乳名狗子,以农耕为业,娶妻杞氏。杞氏勤而贤惠,夫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奉养老母,倒也勉强度日。时秦吞并六国,倾国之男丁,拓疆征战,狗子被戍边。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狗子戍边归来,已是满脸须发。看见家乡正闹饥荒,田园荒芜,路人乞讨。狗子甚为惶恐,不知老母和妻子现状如何。到家,见老母发丝如银,神采奕奕,妻子面色红润,不像路人饥饿之状,甚为惊呀,谓妻曰:“路见乡邻皆饥,惟母与尔饱满,何也?”妻对曰:“尔从军后,吾终日劳作,勉为生计,去今之年,蝗灾涝害,颗粒无收,吾采山间红果与母充饥,方免其饿。”其母曰:“吾若非尔媳采红果食之,命已殒矣!”

狗子喜泣,对妻更为敬之。邻人闻之,争相采食,谓之“枸杞氏”。

后人发觉狗妻杞氏所采山间红果有滋阴补血养肺健胃之功效,民间医生采之入药,改名枸杞子。

请问有没有枸杞的故事

枸杞,在植物分类中属茄科,茄族,枸杞亚族,枸杞属。落叶小灌木,有短刺。系多年生木本植物,树龄可达百年以上。由于"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得枸杞名。

枸杞,其果谓"枸杞子",是宁夏最著名的特产之一。 别名“枸继”、“地铺”、“却志”、“却暑”、“地仙”、“地节”、“苦杞”、“羊乳”、“仙人杖”、“西王杖”、“珊瑚果”、“红果”等,俗名“明目子”。

枸杞是中药中的珍品,果实中含有甜素碱、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VC、烟酸、抗坏血素、钙、铁、磷等多种营养成分,实为滋补扶正之良药。其主要功能是: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祛风、明目。以枸杞或以枸杞配伍的古方颇多,如"枸杞膏"、"枸菊地黄丸"、"龟鹿二仙胶"、"龟龄寿"、"左归饮"、"小营煎"等。这些经世延传的古方,或作为体弱虚赢、精血亏损者的强壮滋补药,或作为润肝益肾、疗虚补阴的良剂,或作为祛邪健身、延年益寿的营养品。

枸杞子的服法有四种:一是可鲜食,新摘的枸杞子晶莹红润,汁浓充盈,嘴嚼味甘润口,每日可食十克左右;二是将枸杞子单独或加入复方,遵医嘱煎服;三是置酒中浸泡,通常一市斤枸杞子加高级酒三市斤,浸泡两周即可饮用;四是将枸杞子烹调入菜。枸杞的花、茎,在医药上也都有利用价值,正如古人所说:“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旧时,宁夏枸杞品分"朝玉、贡果、大栋、魁元"四等。这些带有封建色彩的等级名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旧社会宁夏枸杞概为达官贵人所享。

我国栽种枸杞的历史十分悠久,《诗经·小雅》中就有"陡彼北山,言采其杞"的诗句。《神农本草经》是首部将枸杞列入中药的古籍。两千多年来,枸杞作为一种名贵中药,其功效传闻颇广。北宋编撰的《太平圣惠方》记载了一位终年服用枸杞叶、花、子、根而寿达三百七十多岁的妇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四味配伍成丸,有一长者常服之,"寿百岁,行走如飞,发白返黑,齿落更生,阳津强健"。

上述传闻未必可靠,但枸杞之"滋补疗虚"的功效,经千年临床实践确已得到证明。正如古书《本草汇言》所载:"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曾赞誉枸杞"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长期以来,宁夏枸杞子一直以品质纯正、产量丰盈而居全国之冠。据史籍载,宁夏栽培枸杞至少已有五百年历史,明弘治年间即被列为"贡果"。编纂于清乾隆时的《中卫县志》称:"宁安一带(今宁夏中宁县)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时人曾赋诗赞曰:"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朔方道志》也有"枸杞宁安堡者佳"的记载。

在宁夏,民间俗称枸杞为"茨",枸杞园为"茨园",种植枸杞的农民为"茨农"。相传,宁夏枸杞先是在中卫黄河边上的常乐堡、永康堡、宣和堡等处自然繁殖,后来经过回汉族"茨农"世代选育改良,培育成功了很多优良品种,并逐步被引种到全国各地。现今,我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北美、前苏联等地栽种的枸杞,其祖先多为"宁夏枸杞"。

宁夏枸杞现虽已遍布各地,但唯有宁夏所产盛誉久持,蜚声中外,被称为枸杞之绝品。其根本原因是得厚于天时地利,功就于人勤艺精。宁夏茨园土壤谐和,温寒兼容,排灌适时,光照充沛,这种自然地理条件极宜枸杞的生长,再辅以宁夏茨农父授子嗣、世代相传的几百年栽培枸杞的的经验,从而使宁夏枸杞得已品正久袭,名压群芳。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诗经 小雅》中就有:“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吴树干、赖长扬二位先生将这两句翻成现代语言:“惘惘登上北山去,采枸杞啊采枸杞”。由此可见,枸杞的生长与食用,渊源久矣。

“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甲天下”。由于宁夏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宁夏所产枸杞优于我国其他地区。《中国药典》中规定:为宁夏枸杞方可入药,入药枸杞为宁夏枸杞干燥成熟果实,其功效为补肾、益精、保肝、明目。我国古代医学典籍中也多处记载了枸杞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记载,“久服枸杞能坚筋骨、耐寒暑,轻身不老,乃中药中的上品”。《本草纲目》中称,“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中国是最早利用枸杞资源的国家,古代人类对于枸杞神奇作用的崇拜,为此书写了很多的跟枸杞有关的故事。 枸杞子可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滋阴,是人间的福寿果。说起枸杞子,还有这样一段有趣的传说。

话说王母娘娘得道成仙前,曾在昆仑山乌龙沟一带以挖药材为生。因他不图钱财,把采来的草药送给有病的穷人,而被仙人点化成仙,封为玉皇大帝的皇后,也就是王母娘娘。在天庭,王母娘娘不忘凡间的穷人,想到凡间点化一个传药治病的人代替自己,造福人间百姓。

有一天,王母娘娘扮成一个老太婆讨饭到一个村落,他想围观的众人说,谁要认她为娘,她可传授识要采药的本事。一时间,讨饭老太婆能识百药的消息便传开了。不久,有一个商人找到讨饭老太婆。这商人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想学会了认药,可以采药治病,卖药材,赚大钱。于是,他把老太婆接到了自己的家里,好衣好饭伺候着。但过了些日子,老太婆却一直不提传药治病之事。一天,商人假惺惺地叫了一声娘,问起传药之事,老太婆答道,我年老体衰,上不了山,需你背我上山。这商人心里,上昆仑山要几十里路,我哪背得动。于是他找了几个农夫用轿子抬老太婆,可老太婆说,必须你亲自背我,这样我才传本领给你。这商人那能吃得了这苦,心想这不是在整我吗!商人大怒:“我白养活了你这么多日子,你想骗吃骗喝呀,滚你的吧!”老人也不发怒,冷笑一声,换上自己的破衣裳,离开了商人的家,又开始沿街讨饭。没多久,又有财主找到了她,愿认她当娘。这财主心里盘算的是,若能让老太婆传授采药的本事,采到名贵的人参和灵芝,把它们献给权贵,弄个官当当岂不是件美事!于是,他把老太婆接到家,先是好吃好喝招待,可过了一个多月,仍不见老人传药,财主心里忍不住了,便又像商人一样,把老人赶出了家门。

这样,王母娘娘仍扮作要饭的,每走到一个地方,就会说出自己的心事,但是很多人把老人当做疯子、骗子,谁也不愿认她为娘。最后,王母娘娘驾祥云来到宁夏地界。按下云头,王母娘娘看到山河发洪水,一樵夫背着一老人过洪水漫过的石桥。王母娘娘一看,心想这不正是我要找的传药之人吗!看见樵夫把老人被过桥后,王母娘娘又扮作讨饭老太婆喊樵夫,请他也背自己过河。樵夫听到喊话后,立即过河,把讨饭老人也背过河。王母娘娘一看这樵夫如此善良,想把认药本事传给他,于是考验樵夫,就说自己几天没吃饭了。樵夫又把老人扶到不远的家里,嘘寒问暖后,让妻子端上饭菜。讨饭老太婆吃了饭要走,两口子拦住说:“这大热天的,您上哪去啊?”当老人说还要去讨饭时,善良的两口子十分同情,劝她说:“您这把年纪了,讨饭多不容易呀!要是不嫌我家穷,就在这住下,给我瞎老娘做个伴吧?”讨饭老太婆迟疑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日子过得很快,转脸过了半年。一天,讨饭老太婆试探说:“老这样住您家心里过意不去,还是让我走吧?”樵夫急了:“您没儿没女,我把您认做干娘,这不挺好吗?将来为您养老送终。”王母娘娘心想这才是我要找的善良之人,将来定能把造福人间的圣果传授下去。

又过了些日子,讨饭老太婆突然对樵夫说:“孩子,你背我到龙泉山看看吧!”樵夫不明老人的心思,但还是愉快地答应了老人。他背着老人山坡下沟,跑东串西,累的汗流如雨,还不时和老人逗趣,老人自始至终很开心。于是,老人开始给樵夫传授认药采药治病救人的本事。天天如此,樵夫识得了很多草药,记住了治病的方法。

一天王母娘娘仍让樵夫背着早早上了山,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王母娘娘对樵夫说:“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今天就要离开你,我该上天庭了。”说着摘下自己的耳坠,连同自己平时拄的拐杖都给了樵夫,嘱咐樵夫,回家后把拐杖插在你家的院子里,耳坠挂在拐杖上,就可以结出满树的红果子,可治好你瞎娘的眼睛。你要造福百姓,切不可拿红果子发财,去坑害百姓。说罢,化作一缕清风,上了天庭。

樵夫遵照老人之说,回到家后,把拐杖插在院子里,耳坠挂在拐杖上,就可结出满树的红果子,后来樵夫改行行医采药,并把红果子送给乡亲们。他一直牢记王母娘娘的话,真心实意为穷人送药治病。

这就是枸杞的由来,所以枸杞又有“仙人杖”、“西王母杖”、“红耳坠”之称。 相传战国时,在秦国境内黄河南岸,有一青年农夫,乳名狗子,以农耕为业,娶妻杞氏,杞氏勤而贤惠,夫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奉养老母,倒也勉强度日。时秦吞并六国,倾国之男丁,拓疆征战,狗子被召戍边。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狗子戍边归来,已是满脸须发。路见家乡正闹饥荒,田园荒芜,路人讨吃,饿殍遍地,众乡邻面带菜色,孩子嗷嗷待哺,狗子甚为惶恐,不知老母与妻子现状如何。到家,见老母发丝如银,神采奕奕,妻子面色红润,不像路人饥饿之状,甚为惊讶。谓妻曰:“路见乡邻皆饥,唯母与尔饱满,何也?”妻对曰:“尔从军后,吾终日劳作,勉为生计,去今之年,蝗灾涝害,颗粒无收,吾采山间红果与母充饥,方免其饿。”其母曰:“吾若非尔媳采红果食之,命已殒矣!”狗子喜泣,对妻更为敬之。邻人闻之,争相采食,谓之“狗杞氏”。

后人发觉狗妻杞氏所采山间红果有滋阴、补血、养肺、健胃之功效,民间医生采之入药,改其名为枸杞子。 相传有一个体弱多病得书生,到终南山寻仙求道,在山中转了好几天,也没有见到神仙踪影。正在烦恼时,忽然见到一位年轻的女子正在痛骂责打一位年迈的妇人,便赶忙上前劝阻,并指责那年轻女子大逆不道行为。

那女子听了,笑道:“你当她是我什么人?她是我的儿媳妇。”书生不信,转问那老妇,老妇答道:“千真万确,她是我的婆婆,今年92岁了,我是她第七个儿子的媳妇,今年快五十了。”书生看来看去,怎么也不像,随后便追问缘由。那婆婆说:“我是一年四季以枸杞为生,春吃苗、夏吃花、秋吃果、冬吃根,越活越健旺,头发也黑了,脸也光润了,看上去如三四十岁。我那几个儿媳妇照我说的常常吃枸杞,也都祛病延年。只有这个小儿媳妇好吃懒做,不光不吃枸杞,连素菜也不大吃,成天鸡鸭鱼肉,吃出这一身毛病。”书生听了这番言语,回到家里,多买枸杞服食,天长日久,百病消除,活到八十多岁。 四川省二百五十岁老人李青云(民国十九年逝世)有一段自述:我一百三十九岁那年,还没有遇到我的老师之前,我也能轻身、健步、看来有点功夫,于是便有人怀疑我是神仙、剑客。当时我只觉得好笑,我活了一百三十九岁而能健康如恒,那是因为我四十岁以后便能做到“不动心”,因而心常泰然,心泰而神宁,神宁而远一切疾病,所以我既健康而又快乐。五十岁那年我入山采药,遇见一位老者,彷佛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在深山大岩之中健步如飞;我拔足飞奔却也追不上他,过了一段时间又遇见他,于是我跪地向他求教,那位老者拿出一些野果给我,说是:我不过常吃这个东西而已。接来一看,原来是枸杞子。从此我一天吃三钱,久而身轻履健,走一百里路也不疲倦,而且气力脚力都胜于常人。

枸杞,在植物分类中属茄科,茄族,枸杞亚族,枸杞属。落叶小灌木,有短刺。系多年生木本植物,树龄可达百年以上。由于"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得枸杞名。

枸杞,其果谓"枸杞子",是宁夏最著名的特产之一。 别名“枸继”、“地铺”、“却志”、“却暑”、“地仙”、“地节”、“苦杞”、“羊乳”、“仙人杖”、“西王杖”、“珊瑚果”、“红果”等,俗名“明目子”。

枸杞是中药中的珍品,果实中含有甜素碱、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VC、烟酸、抗坏血素、钙、铁、磷等多种营养成分,实为滋补扶正之良药。其主要功能是: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祛风、明目。以枸杞或以枸杞配伍的古方颇多,如"枸杞膏"、"枸菊地黄丸"、"龟鹿二仙胶"、"龟龄寿"、"左归饮"、"小营煎"等。这些经世延传的古方,或作为体弱虚赢、精血亏损者的强壮滋补药,或作为润肝益肾、疗虚补阴的良剂,或作为祛邪健身、延年益寿的营养品。

枸杞子的服法有四种:一是可鲜食,新摘的枸杞子晶莹红润,汁浓充盈,嘴嚼味甘润口,每日可食十克左右;二是将枸杞子单独或加入复方,遵医嘱煎服;三是置酒中浸泡,通常一市斤枸杞子加高级酒三市斤,浸泡两周即可饮用;四是将枸杞子烹调入菜。枸杞的花、茎,在医药上也都有利用价值,正如古人所说:“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旧时,宁夏枸杞品分"朝玉、贡果、大栋、魁元"四等。这些带有封建色彩的等级名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旧社会宁夏枸杞概为达官贵人所享。

我国栽种枸杞的历史十分悠久,《诗经·小雅》中就有"陡彼北山,言采其杞"的诗句。《神农本草经》是首部将枸杞列入中药的古籍。两千多年来,枸杞作为一种名贵中药,其功效传闻颇广。北宋编撰的《太平圣惠方》记载了一位终年服用枸杞叶、花、子、根而寿达三百七十多岁的妇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四味配伍成丸,有一长者常服之,"寿百岁,行走如飞,发白返黑,齿落更生,阳津强健"。

上述传闻未必可靠,但枸杞之"滋补疗虚"的功效,经千年临床实践确已得到证明。正如古书《本草汇言》所载:"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曾赞誉枸杞"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长期以来,宁夏枸杞子一直以品质纯正、产量丰盈而居全国之冠。据史籍载,宁夏栽培枸杞至少已有五百年历史,明弘治年间即被列为"贡果"。编纂于清乾隆时的《中卫县志》称:"宁安一带(今宁夏中宁县)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时人曾赋诗赞曰:"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朔方道志》也有"枸杞宁安堡者佳"的记载。

在宁夏,民间俗称枸杞为"茨",枸杞园为"茨园",种植枸杞的农民为"茨农"。相传,宁夏枸杞先是在中卫黄河边上的常乐堡、永康堡、宣和堡等处自然繁殖,后来经过回汉族"茨农"世代选育改良,培育成功了很多优良品种,并逐步被引种到全国各地。现今,我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北美、前苏联等地栽种的枸杞,其祖先多为"宁夏枸杞"。

宁夏枸杞现虽已遍布各地,但唯有宁夏所产盛誉久持,蜚声中外,被称为枸杞之绝品。其根本原因是得厚于天时地利,功就于人勤艺精。宁夏茨园土壤谐和,温寒兼容,排灌适时,光照充沛,这种自然地理条件极宜枸杞的生长,再辅以宁夏茨农父授子嗣、世代相传的几百年栽培枸杞的的经验,从而使宁夏枸杞得已品正久袭,名压群芳。

1 关于菊花枸杞的诗句

关于菊花枸杞的诗句 1历代各有哪些咏“菊花”的诗词

唐·白居易《重阳夕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陆龟蒙《亿白菊》: 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湘滞未容回。

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宋·韩椅《和崔象之紫菊》: 紫菊披风散晚霞,年年霜晚赏奇葩。

嘉名自合开仙府,丽色何妨夺锦纱。 五、题菊花用途 唐·释皎然《九日与陆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宋·欧阳修《菊》: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陆游《晚菊》: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调黄。

菊花如志士, 过时有余香。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

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高人寄幽情, 米以泛酒觞。

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咏菊 唐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 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白玉《菊花》 试问天下群芳, 谁敢笑我狂妄? 不为春华盛开, 却为秋实怒放。

问菊 曹雪芹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花》徐夤 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

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

鹧鸪天 和孙子绍菊花词 晴日烘帘暖似春。菊回霜晕浅仍深。

谁知此地栽花手,便是当时嗅蕊人。 秋渺渺,夜沉沉。

一声清唱袅残音。娇痴应挽香罗比,六幅双裙染郁金。

李清照词《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2描写菊花的古诗

描写菊花的古诗: 1、《九月十日即事》李白(唐代)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 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2、《九日送别》王之涣(唐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译文: 在此风声呼啸之地熟人故交已是很少了,那里可以找一登高远望之处送别归去的友人呢? 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香之酒,明日就要成为断根的飘蓬一般匆匆离去了。

3、《宿赞公房》杜甫(唐代)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译文: 高僧怎么也会来到这里?在这秋风飒飒的季节我与您相逢。 阴雨撂荒了您深院的菊花,严霜欺倒了半池莲影。

遭到放逐又岂能违背心性?身居荒野也未能放弃禅宗。 今夜与您相逢共宿,陇上的明月也向我们现出圆圆的光影。

4、《饮酒·其四》陶渊明(魏晋)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译文: 秋菊花盛正鲜艳,含露润泽采花英。

菊泡酒中味更美,避俗之情更深浓。 一挥而尽杯中酒,再执酒壶注杯中。

日落众生皆息止,归鸟向林欢快鸣。 纵情欢歌东窗下,姑且逍遥度此生。

5、《寒菊 / 画菊》郑思肖(宋代)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 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3有什么以菊花为主题的诗

描写菊花诗句名句一瞥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⑶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 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 ⑸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⑹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⑺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⑻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 ⑼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⑽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朱淑真《黄花》) 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

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心境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

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菊 袁崧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4描写菊花的古诗有哪些

①醉花阴/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 ·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②不第后赋菊 唐 · 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③菊花唐 ·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④寒菊 / 画菊宋 · 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⑤题菊花 唐 · 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⑥菊 唐 · 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⑦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 · 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

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

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①别称: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日精、女华、延年、隐逸花②花期:9-11月③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④宜搭:覆盆子枸杞银耳金银花⑤相克:鸡肉芹菜莲藕⑥性味:苦甘、寒,归肺、肝经⑦营养成分:挥发油菊苷维生素E黄酮⑧所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目菊科菊属⑨国内分布:江苏省, 上海市, 浙江省, 江西省, 湖北省, 海南省, 广东省, 中国。

5菊花 (是诗词)

菊花晋·王淑之《兰确铭》:兰既春敷,菊又秋荣。

芳熏百草,色艳群英。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唐·李白《感遇》;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李白生于盛唐,郁郁不得志,伤感之情,跃然于纸。

晋·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自耕自食,悠然自得之情,溢于诗外。

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唐·黄巢《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他以"冲天"为主题,借菊咏志,表达了他敢于冲天摧毁封建王朝黑暗统治的豪情壮志。

宋·史铸《咏翻集句》: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

宋·张孝样《鹧鸪天》: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能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

凝薄雾,傲繁霜,东篱恰似武陵乡。有时醉眼偷相顾,错认陶潜作阮郎。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她把"瘦"字人词,把她的离情与菊花体态交融在一起,抒发内心久别的情感。明·高启《晚香轩》:。

不畏风霜向晚秋,独开众卉已凋时。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明·文征明《咏菊》:菊裳茬苒紫罗衷,秋日融融小院东。零落万红炎是尽,独垂舞袖向西风。

毛泽东《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沈钧儒《赏菊》: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樱唇滴处酥融雪,粉靥羞时涉泛霞。莫道婆娑春意减,案头回盱有名花。

臧克家《菊畔香》: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朱德《赏菊》: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明·戴进《画菊》:黄花开满院前坡,醉杀西江计汝和。忽见钱塘著色画,不知秋色较谁多。

清·刘大槐《题菊》:翠叶丹苞斗晚霞,眼明真见故园花。依稀白雁江天幕,得眼篱边箬帽斜。

清·陈鹤年《题画菊》:离离丰骨傲霜寒,晚节谁知事更难。最爱东篱闲把酒,此中容得澹人看。

董必武《菊花,题双清楼主画》:托根在石罅,叶盛花亦繁。生机随地茁,何用费篱樊。

齐白石《紫菊》:九月西风霜气清,舍南园圃紫云晴。

6菊花精神伴我成长700字

菊花,美丽的菊花你是秋天的化身,秋天的使者我爱你,菊花 朋友,你是否喜欢那娇艳的荷花,美丽的杜鹃,香味扑鼻的夜来香!但我却不喜欢它们,我喜欢菊花 我爱菊花,因为它独特夏天,百花争艳,香味四溢多热闹呀!可只有菊花梗独自在那儿可到了秋天百花枯萎,只有菊花傲然开放菊花从不向秋风屈服,任凭怎样地寒冷,菊花从不示弱 我爱菊花,因为它美丽瞧,多可爱的菊花!纤细的花瓣配上丝丝花蕊在加上那翠绿的茎,多么靓丽!菊花的种类很多,有野菊花,九月菊,万寿菊!菊花不但种类多,颜色也很多:有白的,红的,粉的、绿的、藕荷的、浅黄的,橘黄的``````数不胜数它们美,也美得淳朴它们不像荷花那样娇艳,却胜似荷花;它们没有杜鹃那样美丽,也不亚于杜鹃它们美得那样另类,那样独特 我爱菊花,因为它顽强当人们看到“秋风扫落叶”这样的场面时,都会感到阵阵凉意可又一看,那一丛丛菊花又是多么的美丽!菊花一簇簇站在一起,多美呀!让人感到好不热闹看看落叶,再看看菊花,简直无与伦比 我爱菊花,因为它不仅有观赏价值,更有医用保健价值,菊花加上冰糖、枸杞、红枣,一道香气诱人的菊花茶让你回味无穷,神清目爽当我学习的时候,菊花茶常常伴在我的桌上,渴了、困了喝上一口,如甘露沁入心脾,顿时感到精神倍增 我爱菊花,因为它可以陶冶情操每当我学习累了的时候,只要望望远处的菊花,眼前豁然开朗,仿佛看到了花的世界,歌的海洋,令人陶醉,心旷神怡 我爱菊花,因为它有着高尚的品质,它生命顽强,不像温室的花儿一样脆弱;不象那些珍贵的花儿一样娇宠、弱不禁风;它谦虚,从不向人炫耀自己,默默地生长;它坚强,不向秋风低头,傲然开放 我爱你--菊花,因为你是秋风的使者,秋天的化身。

枸杞的花语

枸杞在我们的视野里大部分是它的果实,红透晶莹,很精致,那么它的花是怎样的?枸杞花为淡紫色,其叶翠绿,与花相衬,美丽婀娜。多做于盆景观赏。

枸杞花的花语是因它的药用功效与作用而寓意的,代表了延年益寿,喜庆欢乐,吉祥。其花期在每年的6月到11月,长达半年之久。

枸杞的传说

枸杞从古至今都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历史上它的名望自然也不小,据说在盛唐时期,有一个商贾在住宿客栈时,遇到一件有趣的事:

他看到一个女子在斥责一个老人,商贾看不过去就问女为何打老人,女子却说是训责自己的孙子,商贾大惊,问女子为何如此年轻。女子见商贾诚心追问,就告诉他自己四季服用枸杞,可以延年益寿。自此枸杞被传入西方等地,被称作东方的神草。

还有另一个传说是关于明目的,一个宁夏宁姑娘叫苟红果,母亲因为父亲的去世而哭瞎了双眼,红果为治好妈妈的眼,就去各地寻访药材,一位白胡子老仙人指引她,用采集的枸杞子去治愈妈妈的眼睛,结果妈妈的眼睛被治好了,从此枸杞也被称为明目子。

求一片文言文的翻译——枸杞 苏轼

1颗心,您好!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宋.苏轼《枸杞》诗白话文翻译如下: 神奇的仙药不会自行掩蔽,罗列分布长满在山野之间。 天天要忧心...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