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的解析
老子文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直是解老的难点
难点:1、“道”用现代语的理解;2、“三生万物”的科学根据;3、“负阴而抱阳”的科学原理;4、“气”的现代语理解5、“三生万物”和“万物负阴而抱阳”的理论关系
在《尚书》中德比道出现的早,《尧典》:“格于上下,克明俊德”商汤革命后出现了道字,《太甲下》:“有言(“为利”之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汤的左相《仲虺之诰》:“钦崇天道,永保天命”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天道”指天然之道,“天命”指天然的机遇(荀子:“命,节遇也”)把天道解为天神,是往祖宗头上泼迷信的脏水!管子对道的理解是“尔序其成谓之道”;关尹子对道的理解是“曰天、曰命、曰神、曰玄,合曰道”;老子对道的理解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对“道”的定义,与现代“规律”一词同义因此现代辞书都把道解为规律或逻辑从德先道后的经历,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由民道规范社会向官道规范社会递进的脚步《黄帝阴符经》中对道的概括(见下文),可能是上古时代的理论大成
“导”字古文是上道下手或寸字,意即用手或心操纵道《淮南子·卷十》还称“道者,物之所导也”《文子·微明》老子也说:“大政无险,民易导”而被《韩非子·说林》称为《周书》的老子文竟一个导字也没有,怪哉!是原文就没有还是“绝其道”造成的问题“道”不可导,要“道”何用“导”不遵道,造“导”何行这个逻辑推理也可以用在“名”上作者有理由怀疑“道可道、名可名”是在“单氏取周”时对“道可导、名可命”的伪篡为此,我们在解老时应把道导两字视为通假:在观念认识上,把“道”理解为经验、知识、规律,解为“道”;而在意念创造上,就应把“道”理解为方案、意图、逻辑,解为“导”老子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即由意念指导观念的反映“有象”,和由观念到意念的造意“有物”,中国这一古老的命题对西方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等等可能都是一个新的境界道可导,名可命的命题,是传统的造意论,它能帮助我们把握老子理论“放意写神,论变而形于弦”的“活的灵魂”
老子的惚恍与恍惚理论是从主观逻辑角度论证了人与社会的发展,他的“三生万物”则是从客观规律角度论证人与社会的发展老子还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就是老子“三生万物”的“三”人与社会首先要知“无”,不知无就不能正确地创有,这是“一”光知无还不行,还要创造条件,这就是“二”,再用成熟的主客观条件创造事物就是“三生万物”老子集成的“三生万物”的理论,就是中国传统的造物论
“阴阳相推”的理论产生于中国四千多年以前的黄帝时代,《黄帝阴符经》:“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而不可违,因而制之”是说:规律稳定不乱,因而造就社会逻辑道理求利害,因而有阴阳把握阴阳推理,变化时心不乱所以说,科学家知道规律的不可违背,因而驾驭它从《黄帝阴符经》中我们知道,阴阳概括最初产生于社会的利害需要《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荀子·天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楚辞·屈原·涉江》把社会问题称为“阴阳易位”老子在《庄子·知北游》“单氏取周”时说:“中国‘有’人(指周朝‘为利’的人)焉非阴非阳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将反于宗”……《易·系辞上》指的是“阴阳相推”的逻辑;《荀子·天论》指的是规律与逻辑的比较;《楚辞·屈原·涉江》指的是社会阴阳变态;《庄子·知北游》指的是丧失本性的狡猾机会主义;五代时陈抟道士将阴阳理性观念设计成阴阳鱼,表达了阴阳相吸阴阳相推的形象……这些,都是对抽象的阴阳理性观念的具体运用,惟老子文“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才是对阴阳本质的揭示根据液固气的三态变化,“冲气”应解为细微物质流
阴阳理性观念在现代中国人的实际生活中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物理上的阴极阳极、阴电阳电、阴阳离子,心理上的阴谋诡计、阳奉阴违、阳刚正气,社会上的阴暗面、葵花向太阳……小到电子,大到宇宙,逍遥到民俗,规范到科学,中国人对世界都留下了祖传的理解其理论核心仍然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是中国人对世间利害事物的简要定位,以方便认识和理解,在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中国人的经验论、认识论、信息论,其实,所有《易经》研究都立足于此易经和五行的认识论与“恍兮惚兮”的造意论、“三生万物”的造物论,属于中国古代“射(认识论)”和“御(造意论)”的不同分科射是“身矢”御是“驭”的理性会意字,射是御的基础,御是射的目的,光射不御是认识主义的书架子,光御不射是造意主义的花架子黑格的“对立统一”不能与阴阳同义而语,因为它违背了同性相斥不统一、异性相吸不对立的科学原理
老子在《文子》中说:“专而为一分而为二,反而合之上下不失;专而为一分而为五,反而合之必中规矩”中国所说的规矩就是西方说的逻辑,对逻辑中国古代还有许多称谓,如齐辑和正度、射御等老子说“分而为二”的目的是“上下不失”,“分而为五”的目的是“必中规矩”,这与《黄帝阴符经》说的阴阳在利害,五贼在发展是一致的“单氏取周”的两千五百多年以来,我们太多地重视了阴阳而轻视了五行认识论,太多地重视了惚恍、知有而轻视了恍惚、知无的造意论和造物论,这是我们落后于西方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古代所谓的“负阴抱阳”,就是说人和社会都负柔饱刚、负下抱上、负私抱公、负民抱官……,统过细微的交流而统一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这大约是从父系社会谈起(母系社会更长),那么前两千五百年就是由黄帝到老子,后两千五百年由孔子到孙中山和马克思现代西方最崇敬中国什么呢难道是现代中国的孙中山和马克思不是!是中国古代的辉煌理性!孙中山先生也说中国“周以前为一进步时期,周以后为一退步时期”只要我们正确地、“实事求是”地去理解周朝及周以前的思想理论,我们就能找回属于中国人精神的一片兰天她的博大精深,“其细无内,其大无外!”大有同志的话很精彩,切中时弊,他说:“现在的中国精英在做些什么他们企图移植西方文明内核,消灭中华文明,还自称是“振兴中华”盗用别人的内核,本来就是一种卑劣的行为,在精神上,在名分上,你已经矮人一截了况且,西方人研讨此内核已有数千年历史,中国人化个一两百年就能造出升级版吗这样竞争,这样“发展”,中国的“翻身”就不要想了,先做好西方老板的跟班应该与“传统文化”和解,与自己的先人和解认真吸取先人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可静心想一想,中华民族的复兴,复兴什么不就是把先哲的理想发扬光大么没有对历史遗产的继承,就无所谓复兴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马克思主义多么风光,都与中华民族无关我们打着马克思的旗号,所创下的一切丰功伟绩,功劳都归马克思中国的先人脸上有一点光彩么这尽管不是认贼为父,是否有点喧宾夺主之嫌呢”黑格尔能用“对立统一规律”回答“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简单科学道理吗能用“量变到质变规律”说清H2O液固气的物质三态变化吗能用“否定之否定规律”说清判断与决断的理性思维吗简单的问题都说不清,难道不是在中国圣人面前班门弄斧吗!马克思能说清精神资本吗能说清事业、企业和服务业职能精神的社会分工吗能说清官民上下利害吗能说清产生剥削压迫的真正思想根原吗这些,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中国的理性早就有了透彻地理解!
中国科学的理性,人类的希望
《论语》中有关“天”的句子:
(一)《为政》二四:“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
(二)《公冶长》五十三:“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三)《雍也》六二八:“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四)《述而》七二三:“天生德于予。”(上天使我具有了这种品德)
(五)《泰伯》八十九:“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只有天是高达大的,只有尧才能效法天)
(六)《子罕》九一:“与命言仁。”(肯定天命,肯定仁德)
(七)《子罕》九五:“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入予何?”(上天如果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八)《颜渊》十三五:“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九)《宪问》十四三五:“不怨天,不尤人。”(不埋怨天,不责备人)
(十)《季氏》十六八:“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比你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知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敬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十一)《阳货》十七十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一、原文(通行本)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二、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自由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知道了“无为”的益处。
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普天之下,少有东西能赶上它。
三、拓展思考
“无为”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道德经》全书。什么是“无为”呢?
01:“无为”,是坚守正道、不妄为、顺应自然规律的意思。
其实,《道德经》得以传世本身就是一种“无为”。太史公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周易》、《春秋》、《离骚》均是作者有心而作,而《道德经》是源于关令尹喜的“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也就说老子在决定归隐前,并没有著书的打算,关尹子一再请求下,才产生了《道德经》。
关尹子博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象,对老子的大道早有耳闻。如果函谷关令不是尹喜,老子就此通关而去,后世也就看不到《道德经》了。
《道德经》是在机缘巧合下产生的,仿佛背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操控老子和关尹子相遇。这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力量,一种天道的力量,一种无为的力量。
老子决定归隐前从未想过著书,最终却留下了五千言。这便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体现。
02:“无为”看似简单,事实上多数人很难达到“无为”的境界。
“无为”是遵循自然,是顺应天道。何为天道?天道就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日月运行,四时更替,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损,这些均是天道。
“无为”是长期顺应天道的过程。正如地球自转一样,自西向东永不改,一圈又一圈,一年又一年,不为任何事物而停留。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讲:“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看似柔弱不堪,如果给它足够长的时间,足以滴穿坚硬的岩石。
一个人“观天之道”容易,难的是长期“遵天之行”。这也是多数人达不到“无为”境界的原因,正所谓“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莫柔弱于水,顺应天道,水滴石穿。域中四大,人居其一,顺应天道的人,将无往不利!
本文来源于网络(侵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节自《九阴真经》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的解析
本文2023-10-03 09:47:1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