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贵州的民间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13收藏

有关贵州的民间故事,第1张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那你知道有关贵州的民间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有关贵州的 民间故事 ,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贵州的民间故事:梵净山的 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梵净山不叫梵净山,叫什么呢叫肃爽峰,因山峰上住着一种叫肃爽的鸟,人们就把山叫肃爽峰。传说肃爽鸟有一丈多高,翅膀展开来有两丈多长,凶恶得很,横行霸道的,哪个都怕它。娃娃鱼躲在山脚溪沟里,再也不敢上山来了,只要一见有大的鸟在天上飞,就吓得“哇哇”哭起来。金丝猴差点被肃爽吃完,剩下的悄悄躲在老林里,才幸免一死。现在,金丝猴的胆子很小,只要听到风吹草动,以为是肃爽来了,吓得东躲西藏,“吱吱”怪叫。

 肃爽峰的对门山上住着一对善良的凤凰夫妇,因而叫凤凰山两山南北相望,相距不过十里路程。凤凰夫妇学得一些医术,常常下山给人看病,他们治一个好一个,治两个好一双,从不收钱。

 凤凰夫妇的名气越传越远,连湖南、湖北的人也老远地跑来求医,山下苗王沟的苗家和凤凰夫妇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过四月八、 端午 节时,都要接凤凰夫妇到家里作客。美丽的苗家姑娘唱上一支

 优美动听的歌;热情的阿妈端出热气腾腾的糯米粑;好客的大爹捧出香喷喷的牛角酒,款待凤凰夫妇。凤凰夫妇也接苗家人到他们家里作客,办上最好的饭菜作招待。凤凰山附近厂还住着一对岩鹰,邻居之间经常往来,有一回岩鹰夫妇病了,还是凤凰夫妇救了它俩的性命哩。岩鹰很感激凤凰夫妇,凤凰哥凤凰姐叫得甜蜜,还想拜凤凰为师。

 肃爽看到凤凰夫妇深受人们的爱戴,心里很不是滋味,它凶狠地吼道:“好啊,怪不得人们冷落了我,原来是你们在这里作怪, 今天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于是,定下毒计要赶走凤凰夫妇。肃爽找来九头鸟、天狗鸟、夫妻鸟几位恶鸟商量,它们也表示支持。肃爽找到岩鹰,起初岩鹰不答应,经不住肃爽的恐吓飞诱骗,最后同意了。一天,它们趁凤凰夫妇出门给人看病的机会,一起跑到凤凰山,砸烂了凤凰种下的庄稼和药草,捣烂了房屋,放火烧了凤凰山。金丝猴看见了,跑去告诉凤凰。凤凰夫妇赶回来,看到到家园被毁,十分气愤,决心为民除害。他俩展翅腾空,用翅膀一扇,熊熊的山火熄灭了,再扇,天昏地暗,接着就向恶鸟们扑去。肃爽与凤凰斗了几个回合,不是对手,吓得魂飞天外,两眼发黑,一头撞在蘑菇岩上,粉身碎骨,被一阵狂风刮下了山下的

 恶人坑。奸狡的岩鹰见大势不妙,连忙逃跑,听得背后传来凤凰的怒骂声:“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看在过去我们是邻居分上,饶掺不死。”岩鹰觉得对不起凤凰夫妇,再也不敢见他们的面,就在老金顶一块高岩上孤零零地筑巢安了家。后来人们把那里叫老鹰岩。九头鸟、天狗鸟、夫妻鸟一个一个地被消灭了,因为它们做下了恶事情,断子绝孙,从此以后,再也见不到它们了。肃爽

 峰变得安宁清静,花草树木日渐繁茂,飞禽走兽都从峨眉山、黄山跑到这里来了。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来了个老和尚,到肃爽峰修庙立庵,才将此山改名为“梵净山”,意思是清静的佛山。凤凰夫妇因为除妖有功,奉玉黄大帝的旨意,升天成仙了。临走前,凤凰夫妇把灵丹妙药撒在家梵净山的确坡坡岭岭。现在,好多人都要到梵净山去挖药材。

 为了纪念凤凰过去栖身的那座山,大家仍叫它凤凰山。

 梵净山脚"红棺材"的故事

 梵净山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梵净山地区有个姓曹的人他金榜提名以后,皇帝设宴招待新科状元宴间,皇帝问及曹状元的家庭情况曹状元知道要是按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的家境来,肯定会被人们看不起,但是说了假话又怕有欺君之罪,于是他便运用形象的手法介绍了自己的家里的情况

 他说:小民家千柱落脚莲花墩,万马归槽流转门,天点灯,风扫地,八十人挑水,七十人煮饭,三只盐船下河,如一只盐船不到,就要打淡在座的文武百官听了无不为之震惊,纷纷上奏皇帝:当朝新科状元才学超群,家业宏隆,且养着千军万马,如起异心,真是祸患无穷,不如早早除掉!这昏君的皇帝听后便给曹状元立了个欺君犯上,图谋不轨的推出午门斩了后来,皇帝派人查探,才知道冤枉了好人,原来曹状元家徒四壁,挑水的是八十岁的父亲,煮饭的七十岁的母亲,所以是"八十人挑水,七十人煮饭"皇帝知道自己错斩了栋梁悔恨交加,于是赐曹状元朱红棺材,并予以厚葬,同时赐曹状元的双老大量金银,在他们百年归天后仍以红棺材送葬后来印江地区的人民为纪念曹状元,全部用红棺材送葬

 梵净山奇特景点太子石的传说

 在梵净山老金顶南麓,牛尾河源头处,耸立着一座海拔17482米,如剑劈斧砍成的石山,远远望去,俨然一巨人正在仰望,相传为皇太子所化,故名太子石。 相传明万历年间,神宗皇帝的妃子九皇娘到贵州梵净山修行。小太子见不到母亲,不吃不喝,大哭大闹。一天,他悄悄溜出皇宫,历经艰难险阻,受尽痛苦磨难,终于去到梵净山脚的牛尾河边。太子仰望金顶,呼喊母亲,撕裂人心、催人泪下的声音在山谷里回响,在群峰间激荡。神仙为之动情,母亲为之痛心。太子正想从绝壁爬上山去见母亲,却被神仙施法定在牛尾河谷里。太子脚不能动,就每天引颈探望,长得很快。神仙生怕太子长高了见到母亲,引起九皇娘思凡,又在太子头顶栽了一棵菩提,菩提乃梵净山镇山之宝,张张叶片都有一尊如来佛像。从此,太子不再长高,遂化为石。

有关贵州的民间故事:贵州黔西南布依族的“查白歌节”

 查白歌节是黔西南州布依族 传统 节日 ,定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至二十三举行。据了解,传说古代的查白场有对青年,男的叫查郎,女的叫白妹,两人早有爱慕之心。某日,白妹在山上砍柴,险遭猛虎袭击,查郎射杀老虎,二人确立爱情。山官垂涎白妹如花似玉的容貌,但威逼利诱皆告失败,于是害死查郎,抢走白妹。白妹放火烧毁山官宅第,投火殉情。群众为纪念他们,把当地寨名改叫查白寨,把白妹殉情的日子定为节日,把查郎射杀老虎的地方当作歌场。

 对歌是少数民族同胞寻找爱情的一种特有形式,也是无数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梦中期待的场景。在贵州各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方式延续着爱情的传说。苗族的“四月八”、侗族的“行歌坐月”等在 历史 上都产生出过无数动人的 爱情故事 。而贵州黔西南布依族的“查白歌节”更是以其声势浩大和延绵不断的对歌形式,而成为了歌颂爱情、寻找爱情的大舞台。

 贵州省黔西南州州府兴义市顶效区的查白寨,是一个只有三百来人口的布依族村寨。而每年农历六月廿一到廿三两天,从全省各地赶来参加“查白歌节”的各族群众,可达三四万人之多。查白寨附近的古驿道旁,有一块十多亩面积的平地,当地人叫“虎场坝”。民间相传,早年布依族先辈迁到此间定居,垦荒造屋,生儿育女,生活日益兴旺。某年忽从莲花坡窜来一只猛虎,不时闯进寨子,噬畜伤人,全寨惶惶不安。布依后生查郎率众围猎猛虎。猛虎四处逃匿,猛虎窜到莲花坡,偶遇入山砍柴的布依少女白妹。猛虎扑向白妹,被寻踪追来的查郎一箭射中。伤虎负痛逃到坝上,踩上捕兽铁夹,被查郎追来杀死于今称虎场坝的地方。查郎与白妹相恋,遭到贪婪好色的山官迫害。查郎惨死,白妹被掳劫。白妹誓死不屈,放火烧毁了山官家,自己也投身火海。后人为纪念查郎为民除害和与白妹的忠贞爱情,改地名为查白。每年当白妹殉情之日(农历六月廿一日),男女青年集中到坝上对歌赶表,称为“赶查白”。查白歌场即起源于此,后来参与者越来越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了黔西南地区布依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布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依水而居、崇尚 自然 ,每个村寨大都风光秀美,树木翠绿。在空旷而美丽的山林生活, 唱歌 自然就成了布依族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查白歌节也就成了他们一展歌喉的好去处。我早就想一睹查白歌节的盛况,只是一直俗务缠身没能成行。2006年7月,正赶上“查白歌节”,我与朋友相约一同驱车前往了黔西南去参加慕名已久的“查白歌节”。

 四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我们赶到了黔西南州府兴义市30公里外的查白镇。 汽车 在查白镇就像牛车一样走走停停了,由于,四面八方的人群都赶来参加“查白歌节”,人流已将道路占了个满满当当,我们也正好借此欣赏这查白歌节外围的境况。道路两旁,小贩们早搭起了帐篷,将各色小吃摆得整整齐齐。姑娘小伙子们则成群结队,说说笑笑,不时到小贩那里讨一个彩头,并引起周围的哄堂大笑。此时的查白镇早已是人山人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来回穿梭忙个不停,每个人脸上都显得激动而兴奋。

 来接我们的朋友是在当地做中学教师的布依族朋友班小文,他对我们说,每年歌节时,查白寨及附近村寨各家各户就开始忙于接待亲友食宿等准备工作,歌节期间住宿亲友越多越觉光荣。歌节中的主要内容,首为赛歌,次为认亲访友,以及吃汤锅、“赶表”(即男女青年社交活动)。会期三天。赛歌是歌节中的重头戏,白天在几个大歌场中,由歌手逐一登台献唱,万众聆听。夜间由歌手们自由组合,在各家堂屋或院中的小歌场赛唱,往往通宵达旦,主人家还要频频沏茶送水,请歌手们食用“吊浆杷”、“花米饭”等宵夜点心。

 好不容易我们找才到了一个停车场,下了车我们也汇入了这涌动的人潮之中,这使我有机会近距离地观看这些身着盛装的布依族同胞。黔西南布依族的服饰在黔西南的各民族当中,的确是独树一帜,尤其是布依族女子,特点鲜明的牛角帕和盘帕,配上短上衣与长筒裤,造型优美,体现出布依女子苗条的身材和轻柔的性格。据文献记载,从唐代到明代布依族服饰还是以朴素的青色为主,但到了清代可能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促成了观念的改变,布依族的服饰开始制作讲究,以精制华丽为 时尚 ,把自己对自然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用色彩和布料传达给世人。

 班小文介绍说,布依族青年都是自由恋爱,他们通过“浪哨”互相认识,建立感情,然后谈婚论嫁。这个“浪哨”呢,就是谈恋爱的一种形式。布依族青年男女一般都是通过“查白场”和“毛杉树场”等场合互相对歌相识,然后就进入恋爱阶段,所以每年的查白歌节这些年轻姑娘小伙是最积极的。

 说话间,查白歌节已经开始,不同的情歌、不同的音调在歌场上空飞扬。

 情歌是追逐爱情最具有浪漫趣味的传统方式,在张扬着青春光芒和爱彩的查白歌节,情歌是手段、过程、目的的统一体,参加聚会的人都拥有通过情歌来获得欢乐的权利。在这里,情歌的对唱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通过对歌寻找意中人;另一个则完全是为了 娱乐 ,通过歌唱达到身心的愉悦。

 黔西南州的布依村寨四周大都多有芭蕉树和大榕树,是青年男女对歌的好场所。的确,好的风景是容易产生情调和爱情的地方,再加上婉转的情歌,青年男女面对此情此景又有谁的心扉不会敞开呢

 班小文告诉我们,歌节期间无数青年男女都是以歌传情成就姻缘。但布依族有一个传统习俗,同姓同辈者视为同胞兄弟姐妹,相互之间不玩耍、不对歌、不赶表、不通婚。不同姓氏的同辈人则为表兄弟、表姊妹,相互以“老表”称呼,可玩耍、对歌、赶表通婚。“赶表”意为寻找意中人,查白歌节赶表内容大体可分为:歌场初会、对歌交友、换物定情三个阶段。定情 物品 称为“把凭”,即信物之义。女方多赠亲手绣制表明心迹的鞋垫,男方多赠自己的题词照片。

 我们还有幸观看到了布依族的古乐演奏,让我感受到布依同胞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他们亲近自然,以自然为神,音乐中充满了黄中大吕之音。据说:布依古乐八音,是长期流传在贵州黔西南南、北盘江流域布依地区的一种古老音乐。古时的‘八音’通常由竹筒琴、月琴、短笛、芒锣、兜锣、小汊、小鼓、唢呐8种 乐器 组成,8种乐器发出8种不同的声音,又因布依族崇拜“八仙”而得名“八音”。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乐器由8种增加到10多种,演唱人数由原来的8人增加到10多人,可单独演奏,也可边奏边唱。可惜的是现在懂得布依古乐八音的人越来越少了,如不加以保护,布依族的这个 文化 瑰宝有面临失传的危险。

 夜幕徐徐降临,主会场的对歌渐渐接近尾声,然而人们并没有离去。姑娘小伙儿们成群结队,散布在场坝周围的山梁、坡脚、河边,组成了大大小小的无数个小歌场。到处是闪烁的灯光,到处是此起彼伏的歌声,它们是对查郎、白妹的怀念,也是在寻找着自己的爱情。

猜你感 兴趣 :

1 贵州民间故事两个

2 贵州民间传说故事

3 贵州民间故事

4 贵州苗族民间故事

在贵州挑地儿玩,外地人看名气,本地人靠口口相传。在各大景区争相评为 AAAAA 之际,其实游客还是喜欢那种人少又非常棒的“小众目的地”。

很多景色不是不够出挑,而是比较低调。我以前还是编辑的时候,遇到过一个跑全球踩点世界遗产的撰稿人,从国内、东南亚、日本到印度,那种从前不会吸引我的地方,在他的镜头和笔下都有了新的生命。

大多数时候,我们是作为视觉和感官动物在游览景色,寻找一种眼前一亮或者从未有过的体验,其实那些我们会觉得平平无奇的地方,平淡在我们不了解它的由来和特色。这种地方就像博物馆,没有做功课或者讲解,意义就不大,毕竟不是一样演出。

今天,我从世界遗产这个角度聊一下贵州的几个去处,之所以用世界遗产,参考一下一位知友的回答:

2007 年

荔波

荔波是中国第六个、贵州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地,作为荔波粉,我已经不止一次提过这个地方。

2007 年,荔波和云南石林等几处南方喀斯特地形一起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在全世界领域中,中国南方的喀斯特在喀斯特特征和地貌多样性上是公认最好的。

中国南方喀斯特典型的地形有三种:峰林(塔状喀斯特)、峰丛(锥状喀斯特)和石林。荔波是典型的峰林和峰丛喀斯特地形。

荔波喀斯特是由高圆锥形的喀斯特峰、深陷的封闭洼地、下沉的溪流和长长的地下洞穴组成,是可供全世界参考的典型峰丛地貌。

荔波的核心区域是大小七孔景区和茂兰景区,由一个公共缓冲区包围。景区面积 29518 公顷,缓冲区有 43498 公顷。其中茂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含有不同年代的碳酸盐露头,经过数百万年的侵蚀形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峰丛和峰林岩溶。更可贵的是,景区保留了大部分的自然植被,随着季节更迭,都能在此欣赏到不一样的景致。

关于荔波更通俗的玩法可以看这里。

2010年

赤水丹霞

赤水市位于贵州西北部,赤水丹霞是 2010 年在第 34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和国内其他丹霞地貌作为中国丹霞一并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贵州故事7:撤省之争

贵州建省后,“财赋不及江南一县”,每年收的田粮都不够发“工资”。朝廷要从四川、湖广等省调拨粮饷来支援贵州,当时称之为“协济”。这个外来“协济”银粮若不如期运到,贵州财政就发生恐慌。历任贵州巡抚、总督都以催促协济为首要任务。加之有些地方官吏又不断对当地老百姓索取无度,贪污腐败也时有产生,不少府县的少数民族常常发生骚乱。这当然又不得不增加了军费支出。这些复杂因素加在—块,使明王朝对于如何治黔产生了不同看法与争论。

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明成祖永乐皇帝已经死去26年,贵州建省已经37年,朝廷也已换了几茬皇帝,轮到明代宗即位。当时,有个吏部侍郎叫何文渊,他上了一个奏折,提出撤销贵州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退回洪武年间设贵州都指挥使司状况。他的理由是,明开国之初,贵州只设三个宣慰司,由土司管理少数民族,中央只在贵州设都指挥镇守其地,“事省民安,远人畏服”。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成为全国十三个行省之一,结果是:官多民少,官索民财,土民受逼,以致生事激变,兵疲民困,湖广、四川、云南三布政司筹运粮饷,劳苦万端。加以贵州地方“山岭高峻,林木深奥,虽然有雄兵猛将,急难成功,又且土人之性,叛服无常”,所以,他主张放弃对贵州的直接行政管理,只派一大将镇守,赏赐招抚少数民族。等西北安宁以后,再研究贵州建制问题。

何文渊的奏折,明代宗皇帝批转给兵部研究。以兵部尚书于谦为代表,坚决反对何文渊的意见。他认为,贵州虽然僻在一隅,人多“顽犷”,但是那块地方是太祖高皇帝开创于前,太宗文皇帝经营于后,到现在已经八十多年。法制已定,地方无虞。这些年主要是因为边将处理问题失误,加上征南之师数出,兵疲于久戍,民困于运输,才引发了一些地方趁机生乱。但是,贵州地方各级官员还是能够效力死守,不曾将贵州遗弃。何况土地是祖宗之土地,人民系祖宗之人民,岂可轻易弃置。应当让贵州总督等官员认真研究,提出“上不违祖宗之成法,下不贻边境之后患”的处置意见,并建议派何文渊去贵州处理有关问题,因为何文渊曾经出差贵州,熟谙本处山川险易,夷情向背。这样,又把球踢给了何文渊。皇帝基本上倾向兵部的建议,采取了淡化处理的态度,批示:“不必差官”,只发个文书,给贵州总督等人相机处置就行了。建省与撤省之争,就此不了了之。

现在看来,何文渊与于谦互相对立的意见,都没有抓到贵州作为西南几省的枢纽战略区位有无建省之必要的实质。

到了清康熙年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他的名著《读史方舆纪要》中,才对贵州区位的战略意义作了一个总结性的评述。

在该书《贵州方舆纪要序》中,顾祖禹一开头就写道:“贵州蕞尔之地也;其形势有可言乎?”“蕞小”是非常小的意思。开门见山提出这个问题,意思是说,对贵州这样小小地方,其地理形势有什么可说的呢?顾祖禹这话说得也对。按现在贵州省的土地面积在全国不算“蕞小”,它大于江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福建、江苏、浙江、宁夏、台湾、海南等省区。但在顾祖禹写此序时,贵州土地面积在十三个布政司中是最小的,大约为云南省的三分之一,四川省的四分之一,广西的二分之一。初建省时贵州所辖地域仅11万平方公里、今遵义市及天柱、荔波、罗甸、册亨等许多地方都不在贵州辖内。然而,顾祖禹引《孙子兵法》说道:“孙子有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即地之形势,亦安有常哉?!”这儿,他明确了一个立论原则,即一个地区的形势,要与整个全局的形势演变相联系来观察,区位战略重要性是要随大格局的变动而变的。接着,顾祖禹详细考察了贵州的历史地理形势,他说:“常考贵州之地,虽然偏隅偏窄,然驿道所经,自平溪(今玉屏)、清浪(今镇远)以西,回环于西北凡千六百余里,贵阳犹人之胸腹也,东西诸府犹人之两臂然。”他把贵州在西南地区所处形势,比做如同一个人体的“胸腹”与“两臂”那样,进可攻,退可守:他说,“守偏桥(今施秉)、铜鼓(今锦屏),以当沅、靖之冲,则沅、靖未敢争也。踞普安(今安龙)、乌撒(今威宁)以临滇、粤之郊,则滇、粤不能难也。扼平越(今福泉)、永宁(今四川叙永),以扼川蜀之师,则川蜀未争也。……”他反过来问,如此看来,还能说贵州小小的蕞尔之地不重要吗?

他是从贵州作为湖南、四川、云南、广西的重要交通枢纽,使整个西南连成一个整体的角度,来观察贵州区位的重要性。贵州这个地理区位,在西南是独一无二的,对沟通西北,沟通华南,东出华中,都是一个不可逾越、不可梗塞、不可忽视的战略腹地。

事实上,贵州建省在全国不算晚,明十三个行省有贵州,清十八个行省也有贵州。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贵州省十七万多平方公里的疆域。何文渊撤省之说,不仅被历史事实否定了,而且省域还扩大了三分之一。

(摘自《贵阳日报》。标题中“贵州故事”为本博所加)

有关贵州的民间故事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那你知道有关贵州的民间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