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的历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4收藏

粥的历史,第1张

粥的历史

粥在我国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可谓渊源流长。自古就有将粥喻作“滋生育神丹”、“滋养胃气妙品”、“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唐代令狐德棻主编的《周书》中有“皇帝始,烹谷为粥”(意思是相传从皇帝开始,最早是蒸谷,形成了粥)的记载,这是关于粥的最早的记载。

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谓粥可实五脏六腑之气,且能逐热,一饮汗尽,二饮热去,三饮病已。

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大文豪 、美食家苏东坡在食粥后写下了“深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形容粥味美,使人身心颠倒)的著名诗句。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极力推荐食粥养生,认为能延年益寿,曾作《粥食》诗一首,脍炙人口的“只将食粥致神仙”(只把吃的粥送的神仙就可以了,意指粥品味极高)的诗句。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有极细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意思是每日食粥一大碗,空腹时胃较虚,粥极细腻,与肠胃相宜,调理饮食的好办法。)

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扩展资料

划粥断齑的历史故事

范仲淹的母亲谢氏,身世坎坷,吃尽许多苦头,饱尝过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范仲淹心知肚明。

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

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

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

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范仲淹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这就是“断齑”。

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粥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 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羊肉泡馍——大宋皇帝赵匡胤定位丝绸路上的快餐

传说当年大宋皇帝赵匡胤称帝前受困于长安,终日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

一日,他穷困到怀里只剩下一个干馍,饥肠辘辘的他,在路过一家买牛羊肉的小店时,掌柜的见其可怜,遂将他的干馍掰碎后用一勺羊肉汤在火上煮透与之充饥。

饿坏了的他狼吞虎咽,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一日出巡长安,同文武大臣专程来到这家小店,让店主再做一碗羊肉泡馍。

出了宫的他仍感到其味鲜美无比,于是龙心大悦,当即赏银百两。

此事很快传遍长安,羊肉泡从此誉满古都。

吃羊肉泡,品皇上味道,滋味不一般吧。

丝绸之路。

漫漫兮,之修远。

上路的人,为了节约更多的时间赶路,出发前都带足了饼子,饿时,就地取祡搭灶,现宰牛羊与其中,煎煮之后,泡饼以食,既充饥又抗饿,而且营养能量充足。

一路走来,精神倍增且行囊日轻。

羊肉泡,打通了东西交流,谱写了丝路花雨,有意境吧。

一千多年来,羊肉泡馍已在色、香、味、形等各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已成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喜品乐享的绝佳美食。

不妨你也泡一碗故事品品。

葫芦头——药王孙思邈调味东北军买单

唐代长安,大医学家孙思邈曾经住在长安城光德坊。

他经常拄着一根龙头拐杖,上面悬挂着一个药葫芦,悬壶济世。

长安城的许多百姓都认得他和他的药葫芦。

经孙思邈这一调配,玉肠汤不仅祛了腥,除了腻,而且香飘四溢。

再加上药王的药葫芦做幌子,生意一下子火了起来。

掌柜的为了感激孙思邈,索性把玉肠汤改名为“葫芦头”。

“葫芦头”成为西安名吃,的确是有些来头的吧。

孙思邈的住宅旁,有一家小小的饭馆。

主要经营玉肠汤(以猪肠和猪肚为主料)。

可是,生意清淡,孙思邈却是这里的常客。

出诊回来,有时候来不及叫家人做饭,就到这便当。

掌柜的从来不收他的钱。

有一天,孙思邈在这里吃过饭后,掏出了长长的一串铜钱,放在桌子上说:这一次,你说啥也得收下。

掌柜的把钱塞到孙思邈怀里说:您老人家给穷人治病时,从来也没收过诊金我不收您的钱,一是为了表表我的一点敬意,二是权当代替穷人。

付一些诊金。

第二天,孙思邈又来到饭馆,问掌柜的:为什么你的玉肠汤卖的不是太好呢?掌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顾客都嫌腥味大,油腻啊!孙思邈走进后厨,询看之后与掌柜的做了一下交流,然后解下药葫芦,向锅里添置了一些中药,并向掌柜的叮嘱了一番,临走时还把药葫芦悬挂在店前。

918,日军进犯东北,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迫使张学良将军退到了西安。

东北军中许多将士因水土不服,拉肚子,感冒,气喘。

一天下午,病号兵关小山,杨大发等人,信步走到西安南院门“春发生”葫芦头泡馍馆。

每个人一大碗。

说也奇怪,吃完葫芦头顿感精神倍增。

回到营地病恙全无。

消息一一传开。

张学良将军听说此事后异常高兴,他命令军营里的厨师仿照“葫芦头”做膳,并把“葫芦头”列为“病号饭”。

可是军营里做出的“葫芦头”,既不好吃,也不能治病。

后来司令部决定,每天发20个“病号饭”牌子,通知葫芦头泡馍馆签单结账。

部队买单,老板乐不可支。

从此,“葫芦头”可是出了大名。

水晶饼——百姓送给清官的寿礼

传说宋相寇准为官清廉,办事公正,深得民心。

有一年,寇准从京都汴梁回到老家陕西渭南乡下探亲,正逢五十大寿,乡党们送来寿桃、寿面、寿匾表示祝贺,寇准摆寿宴相待。

酒过三巡,忽然手下人捧来个精致的桐木盒子,寇准打开一看,里面装着50个晶莹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点心。

在点心上面,还放着一张红纸,整整齐齐地写着一首诗:“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

”落款是渭北老叟。

后来,寇准的家厨也仿照做出了这种点心,寇准据其特点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水晶饼” 。

从此,水晶饼便成了一道名点和馈赠佳品。

腊汁肉——一段源远流长感恩戴德的故事

腊汁肉,早在战国时期就很有了名气。

《周礼》、《齐民要术》都有记载。

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百年老汤来煨煮。

其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人口即化。

素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含油”的赞语。

而腊汁肉成为一个品牌——“樊记腊汁肉”,却伴随着一段源远流长感恩戴德故事。

相传,唐朝时期,长安城东有位姓樊的官宦人家,为人正直。

那年陕南遭受水灾,不少人逃至长安。

樊家开仓放粮,救济难民。

一天,樊老爷拜朝回府,行至东门外,看见一个衣衫槛楼的小伙跪在一个尸体旁放声痛哭。

经打问,才知随母逃难至此,不幸母亲身亡,无法安葬。

樊老爷十分同情,命家人帮助安葬了老母,并赠银百两,让其谋生。

后来,樊老爷冒犯了朝廷,被削职为民,满腹怨恨,一病离开了人世。

没过几年,家产也变卖一空,樊家生活日趋艰难。

这时,家人禀告老夫人,柴房内有一棺木,可变卖度日。

不料几个人去抬棺木却抬不动。

樊夫人有些诧异,命人打开察看。

原来是满满一棺木腊汁肉。

香气四溢,色泽鲜嫩。

她让家人拿一些上街去卖,一时便卖完了。

吃到的赞不绝口,没吃到的感到遗憾。

这消息不胫而走,登门买肉的越来越多。

樊家就在门口开了门面,生意非常兴隆。

眼看棺木中的腊汁肉即将卖完,生活又将没有着落。

樊夫人出了个主意:买些鲜肉,用棺木中的肉汁(汤)煮成新的腊汁肉,仍然保持着原味。

樊家便长期开起了腊汁肉铺,名气也越来越大。

时光流逝,历经沧桑。

1925年,樊家后代樊凤祥父子在西安竹笆市街南端挂起“樊记腊汁肉”的牌子,继承祖业相传至今。

十年后,小伙经营腊汁肉发了大财。

为报樊府之恩,借樊老爷80寿辰之机,用百株花椒树木料,做成棺木。

再从10头生猪身上剔下500斤精肉,烹制成上等腊汁肉放进棺内,密封后送进樊府。

樊老爷寿辰吉日,客人甚多,对棺木没有在意。

由家人抬入后院柴房,一放就是几年。

食,千年留香之腊汁肉;品,感恩戴德之味道。

养人有养心啊!

柿子饼—— 饱含百姓拥军情意

李自成率军攻打西安时,路过临潼,粮食不够了。

老百姓想援军却也没有更多粮食。

刚好当地特产的柿子熟了,就想用它来援军。

可熟柿子很软,不好大量携带,且不耐久存。

有聪明女子用少量面粉与柿子酱和在一起,加白糖与鸡蛋过油煎成油饼。

这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带大军攻打北京。

当时正值灾荒之年,临潼百姓就用当地特产的火晶柿子拌面粉烙成柿面饼,让士兵们在路上食用。

由于这种饼抗饥耐饿,义军官兵食后,个个精神饱满,没用多长时间就拿下了北京城。

就这样,柿子饼伴随着它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并成为西安的名品。

岐山臊子面——关怀,期望,腾达,分享的美食

臊子面又称嫂子面,古时有一个穷书生,父母早亡,只得跟着哥嫂度日。

嫂子聪明伶利,贤惠能干,精于烹调。

平时对他极好,常做一种酸汤面给他吃。

后来弟弟学有所成,当了大官,衣锦还乡。

有日,邀请同僚到家里作客,嫂子以面相待,食后,各个赞不绝口。

一传十,十传百,“嫂子面”便有了名气。

由于“嫂”、“臊”谐音,天长日久,“嫂子面”变成了“臊子面”,一直延续至今。

神农氏所处的时代,

是中国从原始畜牧业向原始农业发展的转变

关头。

那时,

人口已生育繁多,

维持生计的是打猎和采集植物的果实。

可是,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

地上的走兽越打越稀,所得食物难以裹

腹。怎样才能解决人们的吃食问题

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

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

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

土壤里,

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

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

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中国饮食史》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饮食文化的原创性大型通史类学术专著。全书共分6卷,约300万字,设绪论、原始社会的饮食、夏商时期的饮食、西周时期的饮食、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食、秦汉时期的饮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隋唐五代时期的饮食、宋代的饮食、辽金西夏饮食、元代饮食、明代饮食、清代饮食、民国时期的饮食、少数民族饮食,每编又设数章,对各时期饮食文化涉及的饮食原料的生产与制作、饮食的烹饪方法、饮食器具、饮食礼俗和制度、饮食风尚、饮食业、饮食思想和食疗养生以及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等进行多方位的阐述。书中附有大量彩色插图、黑白照片及线绘图,它们与文字资料相互印证,帮助我们对古代饮食文化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了解。

粥的历史

粥的历史粥在我国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可谓渊源流长。自古就有将粥喻作“滋生育神丹”、“滋养胃气妙品”、“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唐代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