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用名句写作文300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论语用名句写作文300字,第1张

1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一句名言写一片400字的作文

这里说一说孔子晚年的自我总结,即“吾十 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

这句话应当是孔子晚年说的,是孔子对自 己一生经历的概括总结,不是对别人的要 求。我们现在经常是对这句话进行掐头去 尾地引述和引用,曲解孔子的意思。

特别 是三十而立,我们现在很多人将其理解实 在偏颇,有的人认为三十岁的时候要成就 自己的事业;有的人认为三十岁要能够在 社会上自立;有的人认为三十岁要开始自 己的事业;有的人又认为三十岁要离开父 母而自己谋生。凡此种种,类似的说法还 很多,但都不符合孔子这句话的本义。

孔子是从十五岁开始总结自己的一生的, 以每十年为一个时间点。十有五而志于学 ,是说自己在这个时候开始立志学习,并将 学习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内容。

孔子刚出 生父亲就去世了,他是在单亲家庭中成长 起来的。后来母亲又去世了,孔子在十有 五而志于学的时候,早已在社会上立足了, 是先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才确定要进行学 习的。

《史记》记载鲁国大夫孟厘子去世前 夸孔子是年少好学的达者,嘱咐继承人孟 懿子要以孔子为师。这个时候孔子只有十 七岁,能够得到执政大夫这样的肯定,说明 他已经立足于社会并取得相当的成就了。

所以接下来的三十而立,就不是指三十岁 的时候开始立足社会或者取得成就。这句 话是说自己三十岁的时候明确了自己的奋 斗目标,并以这个目标开创了自己今后的 事业。

有了目标,不等于事业发展就一帆 风顺,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事业开创的初期, 一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也会出现 各种诱惑他放弃既定目标的所谓机会,说 不定孔子也曾经动摇过。但到了四十岁的 时候,孔子就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不会再因 为困难和诱惑而动摇了,所以“而不惑”。

五 十岁的时候,对于社会的历史、人生的命 运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了解了其中的很多 规律,这就叫“知天命”了。孔子其实是个很 感性的人,年轻的时候可能还有点偏激。

作为圣人的孔子是清楚自己身上的弱点的 ,并且一直在努力克服。人到了六十岁,经 历的东西多了,雄性荷尔蒙的分泌也下降 了,心态变得平和,自然开始“而耳顺”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了,还有什么看不透 的,所以就从心所欲了,但还得注意遵纪守 法,即不逾矩。 对于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我还有一点特 别的理解,这里也同大家分享一下。

曾经 流行一个词叫“潇洒”,当时人们都力求潇 洒,自以为潇洒。后来这个词渐渐从我们 的日常用语中淡出,现在基本没人提了。

因为我们现在开始更多地感觉不幸福,所 以幸福成了我们现在的流行词。但什么是 潇洒、什么是幸福,一直没有谁说清楚过。

我认为孔子在无意间就对潇洒和幸福作了 最好的注释,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2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一句名言写一片400字的作文

这里说一说孔子晚年的自我总结,即“吾十 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

这句话应当是孔子晚年说的,是孔子对自 己一生经历的概括总结,不是对别人的要 求。我们现在经常是对这句话进行掐头去 尾地引述和引用,曲解孔子的意思。

特别 是三十而立,我们现在很多人将其理解实 在偏颇,有的人认为三十岁的时候要成就 自己的事业;有的人认为三十岁要能够在 社会上自立;有的人认为三十岁要开始自 己的事业;有的人又认为三十岁要离开父 母而自己谋生。凡此种种,类似的说法还 很多,但都不符合孔子这句话的本义。

孔子是从十五岁开始总结自己的一生的, 以每十年为一个时间点。十有五而志于学 ,是说自己在这个时候开始立志学习,并将 学习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内容。

孔子刚出 生父亲就去世了,他是在单亲家庭中成长 起来的。后来母亲又去世了,孔子在十有 五而志于学的时候,早已在社会上立足了, 是先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才确定要进行学 习的。

《史记》记载鲁国大夫孟厘子去世前 夸孔子是年少好学的达者,嘱咐继承人孟 懿子要以孔子为师。这个时候孔子只有十 七岁,能够得到执政大夫这样的肯定,说明 他已经立足于社会并取得相当的成就了。

所以接下来的三十而立,就不是指三十岁 的时候开始立足社会或者取得成就。这句 话是说自己三十岁的时候明确了自己的奋 斗目标,并以这个目标开创了自己今后的 事业。

有了目标,不等于事业发展就一帆 风顺,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事业开创的初期, 一定会有很多意想不旦耽测甘爻仿诧湿超溅到的困难,也会出现 各种诱惑他放弃既定目标的所谓机会,说 不定孔子也曾经动摇过。但到了四十岁的 时候,孔子就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不会再因 为困难和诱惑而动摇了,所以“而不惑”。

五 十岁的时候,对于社会的历史、人生的命 运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了解了其中的很多 规律,这就叫“知天命”了。孔子其实是个很 感性的人,年轻的时候可能还有点偏激。

作为圣人的孔子是清楚自己身上的弱点的 ,并且一直在努力克服。人到了六十岁,经 历的东西多了,雄性荷尔蒙的分泌也下降 了,心态变得平和,自然开始“而耳顺”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了,还有什么看不透 的,所以就从心所欲了,但还得注意遵纪守 法,即不逾矩。 对于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我还有一点特 别的理解,这里也同大家分享一下。

曾经 流行一个词叫“潇洒”,当时人们都力求潇 洒,自以为潇洒。后来这个词渐渐从我们 的日常用语中淡出,现在基本没人提了。

因为我们现在开始更多地感觉不幸福,所 以幸福成了我们现在的流行词。但什么是 潇洒、什么是幸福,一直没有谁说清楚过。

我认为孔子在无意间就对潇洒和幸福作了 最好的注释,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3 关于论语的文章,300字

如何修身?个人以为,孝道为本。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说的“文质彬彬”。“文”是指文采,文气:;“质”是指质朴,实在;在待人接物行为上,两者搭配得当谓之“彬彬”。所以“文质彬彬”是“君子”应有的行为风范,是良好的国民素质的表现。孔子的大致意思是,只有内在的修为和外在的气质相得益彰,才能称为君子。

南怀瑾先生说,文学是文学,知识是知识,而学问是学问。学问从人生的经验而来。只有不断提升修养,增长阅历经验,才称为君子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文学的精彩、知识的渊博都不是根本。作人的根本在于人生观的建立,内心的修养。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君子,只有建立自信,才可以有威信,学有所成。无论,古人一身长衫,居村庄田园,厅堂讲学,院落赏月,或者都市人干净利落,居城市一角,辛勤工作,幸福生活;都需要务本,都需要“百善孝为先。”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不同的人寻问孝道,孔子有不同的回答。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论语》中,鲁国大夫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无违,不要违背。大孝于天下,为官,要知道百姓疾苦,视天下百姓如父母。

弟子樊迟问孝,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事之以礼。简单说,应该是对父母的爱心。

“世家公子”孟懿子之子孟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简单而言,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弟子子游问孝,孔子说,不敬,何以别乎!需要用真心行孝道。

弟子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态度上,要真正用爱心行孝道。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首先孝敬父母才能爱家庭、爱社会,才能是忠臣,才能成为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公仆。孝道,即是个人修身之本,也是凭家、治国之本。

4 以一句论语,写道德修养的作文,200~300字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孔子过着清苦的日子,认为乐趣就在中间,不正当的手段夺来的财富,孔子觉得它就像天上飘过的浮云一样。

虽然日子过得请苦,但清苦的日子里也有欢乐,不一定说只有非常多的财富,才能得到快乐。大部分富贵的家庭也得不到快乐的日子。

孔子宁可一生过着清苦的日子,也不愿用不好的行为来夺取财富。 虽说我家不是富裕的家庭,但是我们每天都过着和谐相处、快快乐乐的日子。

爸爸、妈妈正在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去改变生活。我们家每天都处在欢笑中。

妹妹是个“开心果”,爸爸是个“幽默怪”,我与妈妈是个“爱笑鬼”。 虽然我们家有时会吵架,但是没过几分钟,马上就和好了,不像一些富有的家庭吵架,可能过了十几年,还是没和好。

就像被开水烫到的皮肤,不去治疗,不去抹药膏,到最后愈合了还是会有留下难看的、丑陋的疤痕。 如同现在这个社会,一些已是很富裕的人、领导,但还是去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贪污国家的财产,吞为私有。

还有一些穷苦的人受不了穷苦的日子,就去偷、去抢、去为此过上好的生活,而不是去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幸福的日子。 孔子说的这句有道德修养的话,使我受益匪浅。

日子是有尊严的,它不愿意看到自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创造自己。它一定会很愤怒的。

“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这句话多么有哲理啊!它告诫我们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是如天上飘过的云朵一样。

我们一定要做“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的人。

5 写出孔子的名言多写点论语中的

看我的: 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匆惮改不迁怒,不二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听其言而观其行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礼之用,和为贵放于利而行,多怨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是可忍,孰不可忍?认为好就给点分吧。

6 围绕论语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随笔

通过《论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孔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的管理者而不是执行者,因而他就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就技能教育作为他的教育方向。

孔子为什么如此执着于君子和小人,一定要让自己的学生们成为君子,不要去做小人呢?从上述两者的不同范畴就可以看出来,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君子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影响是那些具体技术性工作的执行者无法比及的。其实我们看看《论语》就知道了,《论语》是孔子同的一些主要弟子的言行记录。这些言行之所以能够被记载下来,汇编成《论语》一书并流传至今,首先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的功劳是分不开的。《论语》据估计是曾参和其弟子编辑的,但是当时没有纸张,文字是记载在竹简等体积很大却承载量很小的载体上的,完成一部《论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只是曾参和他的一些弟子,而没有孔子那些居于上层地位成为社会管理者的学生们,也就是曾参的师兄弟们的推动和支持,《论语》即使能够勉强编辑出来,也很难推广开来和流传下去。孔子的弟子们之所以能够做成这件事,依靠的是他们的力量。

正是因为君子居于社会的管理层,有着如此不可估量的、长久存在的社会影响力,孔子才如此地强调君子的道德,对君子有非常高的道德标准。孔子非常高明,他的教育着力于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君子,竭力避免让学生成为小人。而咱们今天教育的重点却是在知识和技术上的,对道德培养可以说达到缺失的地步,非常必要在这方面进行检讨。如果孔子不是着力这样去做,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批成为社会管理者并影响当时和后来的学生,而如果没有这批学生,孔子的学生们都是些平民百姓,他就不可能青史留名。而如果这批学生的道德存在问题,即使他们让孔子在历史上留名了,留下的恐怕只能是骂名了。

1 用一句论语扩写成作文 500

《论语》从这里读起 《论语》开篇第一段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感觉孔子的这几句话的前面都应当加上如果两个字才是完整的,即如果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如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果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几句话不是孔子对现实情况的叙述,而是对于希望的假设。

孔子希望他的学生、同事和朋友们都能够学而时习之,甚至还可能也是对自己的自勉。希望大家能够将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去学习,去温故知新。

当然,从事物的另一方面去看,学习对于常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甚至可能很痛苦,可能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啦! 纵观孔子一生,他应当不是一个追求平静生活的人。他带着一帮拥趸们跑了不少地方,并不是被迫的,还有不少地方想去而没去成呢。

所以一旦不往外边跑,在家里呆久了多少会觉得生活缺乏生气,如果这个时候有朋自远方来,那个高兴劲儿当然就不用说了。因此孔子对于有朋自远方来这样的事,孔子恐怕不只是希望了,而是盼望了。

不过这里有一点要注意,不要因为我这样的解释,而将后边的“不亦乐乎”的“乐”字理解错了,这里的“乐”是指乐礼,不是说心情快乐,那个时候“乐”字没有直接表达快乐的意思,这层意思是后来引申出来的。有朋自远方来,心情当然是快乐的,心情快乐就要有所表示。

怎么样来表示呢?首先就是隆重的接待。孔子时候对远来之朋的隆重接待,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去当地高档的酒楼吃一顿大餐,而是相应规格的礼乐。

个人之间的会面,不太可能是钟鼓齐鸣,但也有一定仪式,这种仪式是通过乐体现出来的。 必须说明的是,这里的“朋”现在常常被解释为朋友,其实是不合适的。

古人的朋和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人所说的友有我们现在的朋友的意思,是亲人之外的情感关系的人,可以说是亚亲人或者准亲人。但朋不是,朋是指同类之人,或者说得好听点是志同道合的人,同情感没有必然的关系。

所以对于朋需要以礼相待,对于远方来朋当然更得这样,也就应当有乐了。但是友是接近亲人的人,自然不需要以礼相待,否则倒反而外道了。

后边提到的原壤同孔子就是友而不是朋,所以两人见面不讲究任何礼节,说话直来直去,甚至动手动脚,但是谁也不会计较。当然了,朋很多最终都发展成友,而友中也常常发现有朋,因此我们最终就将朋友混为一谈了。

一个人如果自认为很有才学、才干,却没有被社会发现、没有被领导看重,心里一般都会很委屈、憋闷,感觉怀才不遇,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消极表现。古往今来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可以说太多了。

如果不因为怀才不遇而不高兴,一直泰然处之,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这需要极大的胸襟和气度,不是有乐观的态度就可以做得到。

有了这样极大的胸襟和气度,也一定能够表现出极好的风度。而具有这样极大胸襟和气度,表现出这样极好风度的人,在孔子看来当然是已经达到君子的高度了,所以才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而孔子的教育一直是着力于培养君子的,希望学生们都能够成为君子。继续把《论语》读下去,你就会感觉到这一点。

2 用一句论语扩写成作文 500

《论语》从这里读起

《论语》开篇第一段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感觉孔子的这几句话的前面都应当加上如果两个字才是完整的,即如果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如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果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几句话不是孔子对现实情况的叙述,而是对于希望的假设。孔子希望他的学生、同事和朋友们都能够学而时习之,甚至还可能也是对自己的自勉。希望大家能够将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去学习,去温故知新。当然,从事物的另一方面去看,学习对于常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甚至可能很痛苦,可能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啦!

纵观孔子一生,他应当不是一个追求平静生活的人。他带着一帮拥趸们跑了不少地方,并不是被迫的,还有不少地方想去而没去成呢。所以一旦不往外边跑,在家里呆久了多少会觉得生活缺乏生气,如果这个时候有朋自远方来,那个高兴劲儿当然就不用说了。因此孔子对于有朋自远方来这样的事,孔子恐怕不只是希望了,而是盼望了。不过这里有一点要注意,不要因为我这样的解释,而将后边的“不亦乐乎”的“乐”字理解错了,这里的“乐”是指乐礼,不是说心情快乐,那个时候“乐”字没有直接表达快乐的意思,这层意思是后来引申出来的。有朋自远方来,心情当然是快乐的,心情快乐就要有所表示。怎么样来表示呢?首先就是隆重的接待。孔子时候对远来之朋的隆重接待,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去当地高档的酒楼吃一顿大餐,而是相应规格的礼乐。个人之间的会面,不太可能是钟鼓齐鸣,但也有一定仪式,这种仪式是通过乐体现出来的。

必须说明的是,这里的“朋”现在常常被解释为朋友,其实是不合适的。古人的朋和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人所说的友有我们现在的朋友的意思,是亲人之外的情感关系的人,可以说是亚亲人或者准亲人。但朋不是,朋是指同类之人,或者说得好听点是志同道合的人,同情感没有必然的关系。所以对于朋需要以礼相待,对于远方来朋当然更得这样,也就应当有乐了。但是友是接近亲人的人,自然不需要以礼相待,否则倒反而外道了。后边提到的原壤同孔子就是友而不是朋,所以两人见面不讲究任何礼节,说话直来直去,甚至动手动脚,但是谁也不会计较。当然了,朋很多最终都发展成友,而友中也常常发现有朋,因此我们最终就将朋友混为一谈了。

一个人如果自认为很有才学、才干,却没有被社会发现、没有被领导看重,心里一般都会很委屈、憋闷,感觉怀才不遇,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消极表现。古往今来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可以说太多了。如果不因为怀才不遇而不高兴,一直泰然处之,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这需要极大的胸襟和气度,不是有乐观的态度就可以做得到。有了这样极大的胸襟和气度,也一定能够表现出极好的风度。而具有这样极大胸襟和气度,表现出这样极好风度的人,在孔子看来当然是已经达到君子的高度了,所以才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孔子的教育一直是着力于培养君子的,希望学生们都能够成为君子。继续把《论语》读下去,你就会感觉到这一点。

3 以“论语”为论点写一篇论文800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所以,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并且努力去做,还是很有意义的。

4 论语十二章选一篇改编小故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1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4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5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

6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6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7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8孔子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干;如不能,则随我所好”

9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9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三个月进食不知肉味,说,“想不到这乐曲竟达到了如此的境地”

10(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0曾子说:“春夏之交,春天的农事已做完,与五六位成年人和六七个小孩子一起在沂水河边洗个澡,上舞雩台吹吹风,一路上唱着歌儿回来”夫子叹了口气说:“我赞赏曾点说的啊!”

5 关于《论语》的作文怎么写

《论语》的核心就是阐述君子和小人问题,通篇反反复复、絮絮叨叨都是在说君子和小人,但是,《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在概念上同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君子和小人是截然不同的,不是我们现在经常简单认为的君子就是好人,小人就是坏人。《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首先是指出身上的区别,出身大宗的人,也就是天子、国君、家君的嫡出直系子女,他们都属于君子。而庶出的、旁支的就属于小宗之人,简称小人。从出身方面来看,只有贵族才有君子和小人之分,平民百姓和奴隶们是没有君子和小人之分的。但是《论语》中提到的君子和小人基本上不是指他们的出身,小人出身,甚至君子和小人出身以外的平民百姓甚至奴隶,如果他们通过一定方式混入了上流社会,成为社会管理者,他们也就跻身君子之列了。

从出身和身份上划分,君子和小人是不关乎道德问题的。但作为社会管理者,其人品是十分重要的,让人品有缺陷的人来管理社会,社会是要出问题的。所以《论语》中不断强调君子的人品,要求君子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而对于小人,他们更多地是充当执行者而不是决策和管理者,不能够也不必要像要求君子那样要求他们。而且,在孔子看来,小人有时也不失为做人的底线,比如《子路》中有一段子贡问怎么样能算得上“士”的记载,孔子回答的最后一项标准是“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由此也可见《论语》中所称的小人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更不能理解为坏人。另外《论语》常常是通过事物的两相对比来说明问题,在君子和小人就非常明显,《论语》中有很多君子如何如何、小人如何如何的言论。但是,将两者作对比,并不等于将两者相对立,这是读《论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论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孔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的管理者而不是执行者,因而他就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就技能教育作为他的教育方向。

6 围绕论语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随笔

通过《论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孔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的管理者而不是执行者,因而他就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就技能教育作为他的教育方向。

孔子为什么如此执着于君子和小人,一定要让自己的学生们成为君子,不要去做小人呢?从上述两者的不同范畴就可以看出来,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君子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影响是那些具体技术性工作的执行者无法比及的。其实我们看看《论语》就知道了,《论语》是孔子同的一些主要弟子的言行记录。这些言行之所以能够被记载下来,汇编成《论语》一书并流传至今,首先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的功劳是分不开的。《论语》据估计是曾参和其弟子编辑的,但是当时没有纸张,文字是记载在竹简等体积很大却承载量很小的载体上的,完成一部《论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只是曾参和他的一些弟子,而没有孔子那些居于上层地位成为社会管理者的学生们,也就是曾参的师兄弟们的推动和支持,《论语》即使能够勉强编辑出来,也很难推广开来和流传下去。孔子的弟子们之所以能够做成这件事,依靠的是他们的力量。

正是因为君子居于社会的管理层,有着如此不可估量的、长久存在的社会影响力,孔子才如此地强调君子的道德,对君子有非常高的道德标准。孔子非常高明,他的教育着力于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君子,竭力避免让学生成为小人。而咱们今天教育的重点却是在知识和技术上的,对道德培养可以说达到缺失的地步,非常必要在这方面进行检讨。如果孔子不是着力这样去做,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批成为社会管理者并影响当时和后来的学生,而如果没有这批学生,孔子的学生们都是些平民百姓,他就不可能青史留名。而如果这批学生的道德存在问题,即使他们让孔子在历史上留名了,留下的恐怕只能是骂名了。

7 谈谈论语十二章作文500字

浅谈论语十二章这里说一说孔子晚年的自我总结,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应当是孔子晚年说的,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概括总结,不是对别人的要求。我们现在经常是对这句话进行掐头去尾地引述和引用,曲解孔子的意思。

特别是三十而立,我们现在很多人将其理解实在偏颇,有的人认为三十岁的时候要成就自己的事业;有的人认为三十岁要能够在社会上自立;有的人认为三十岁要开始自己的事业;有的人又认为三十岁要离开父母而自己谋生。凡此种种,类似的说法还很多,但都不符合孔子这句话的本义。

孔子是从十五岁开始总结自己的一生的,以每十年为一个时间点。十有五而志于学,是说自己在这个时候开始立志学习,并将学习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内容。

孔子刚出生父亲就去世了,他是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后来母亲又去世了,孔子在十有五而志于学的时候,早已在社会上立足了,是先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才确定要进行学习的。

《史记》记载鲁国大夫孟厘子去世前夸孔子是年少好学的达者,嘱咐继承人孟懿子要以孔子为师。这个时候孔子只有十七岁,能够得到执政大夫这样的肯定,说明他已经立足于社会并取得相当的成就了。

所以接下来的三十而立,就不是指三十岁的时候开始立足社会或者取得成就。这句话是说自己三十岁的时候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以这个目标开创了自己今后的事业。

有了目标,不等于事业发展就一帆风顺,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事业开创的初期,一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也会出现各种诱惑他放弃既定目标的所谓机会,说不定孔子也曾经动摇过。但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孔子就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不会再因为困难和诱惑而动摇了,所以“而不惑”。

五十岁的时候,对于社会的历史、人生的命运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了解了其中的很多规律,这就叫“知天命”了。孔子其实是个很感性的人,年轻的时候可能还有点偏激。

作为圣人的孔子是清楚自己身上的弱点的,并且一直在努力克服。人到了六十岁,经历的东西多了,雄性荷尔蒙的分泌也下降了,心态变得平和,自然开始“而耳顺”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了,还有什么看不透的,所以就从心所欲了,但还得注意遵纪守法,即不逾矩。对于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我还有一点特别的理解,这里也同大家分享一下。

曾经流行一个词叫“潇洒”,当时人们都力求潇洒,自以为潇洒。后来这个词渐渐从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淡出,现在基本没人提了。

因为我们现在开始更多地感觉不幸福,所以幸福成了我们现在的流行词。但什么是潇洒、什么是幸福,一直没有谁说清楚过。

我认为孔子在无意间就对潇洒和幸福作了最好的注释,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8 论语十二章任选一章写作文 300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到事情不迷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广泛听取多种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他认为自己的学习、修养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提高的过程,直到七十岁才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孔子的自述反映了他学而不倦的精神,实际上也是教导弟子们致力于学习和修养,不可懈怠。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是说十五岁有志于学术。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家境

贫寒,所以十五岁才有条件系统地研究学问。孔子回忆自己少年时期的经历说“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他曾经为人放牧过牛羊,也为富人管理过帐簿,靠着这种半工半读的生活,

最后竟成了中国最博学的大学者和思想家,这中间有多少屈折辛酸的经历,后人未必知悉呢。

他追求的是人格而不是事业,他对完美人格的追求至老不衰。试想我们每一个人,孩提时都有梦想,都有追求,追求人生更美更充实。但梦想慢慢会褪色,追求不久会止步。

一般来说,二十岁之前进步是最快的,二十岁到三十岁很多人也还会有发展和突破。四十岁之后还有长足进步的人就少之又少了。现在大学校园里面,好多年轻人终日里闲逛、

网聊、游戏甚至玩偷菜这种无聊东西,二十岁的年纪就如此空虚无聊。难道他们没有

了追求,不准备有任何进步了吗?如果这样的话,他们的人生太可悲了。二十岁都不进步,

难道三十岁、四十岁会发生令人期待的奇迹吗?不会的,二十岁不努力,等待你的只能是更

深的空虚甚至屈辱。孔子常告诫弟子,“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一个人不重视修养,

到了四十岁还是一个被人厌弃的人,那他的人生也就完结了。

竹简论语放在客厅正中央适合。因为客厅是家里用来款待客人或进行休闲活动的地方,把竹简论语画放在客厅的正中央,可以加强空气中的阳气,让客厅更加生气勃勃,同时体现了主人和竹子一样的君子气质。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探诂

张 诒 三

《论语·里仁》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牵涉到“君子、小人”之别和“义、利之辨,可是,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目前,还不能说已经解释清楚了。汉代以来的各家注解,虽算不上歧说纷纭 ,却也有些不同的说法。

现在知道最早对这句话作出解释的是西汉时的董仲舒,《汉书·董仲舒传》:“夫皇皇求财利常恐乏匮者 ,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 ,大夫之意也。”《汉书·杨恽传引用作:“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董氏说的正是“君子、小人”之别和“义、利”之辨,后人在解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时常常引用。

皇侃《论语义疏》保存了晋代范宁的解释:“弃货利而晓仁义,则为君子;晓货利而弃仁义,则为小人。”理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关键是“喻”字,以上两家都没有解释“喻”的意义。《论语注疏》中保存的汉代孔安国的解释:“孔曰:喻,犹晓也。”紧接着是宋人邢昺疏:“正义曰:此章明君子小人所晓不同也。喻,晓也。君子则晓于仁义,小人则晓于财利。”朱熹《论语集注》中的解释也是:“喻,犹晓也。”清人刘宝楠和近人程树德对“喻”的解释也是“晓也”。以上所引显示,历来解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从训诂方面说,都是因袭《论语注疏》,把“喻”释作“晓”。至于义理派借题发挥的,就不一而足了。

把“喻”解释成“晓”,即“知晓、了解、懂得”等义,似乎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释通了,但仔细斟酌就能发现:对于“义”,可以去“知晓、了解、懂得”,而对于“利”,可以求”,可以“逐”,可以“见利忘义”,要去“知晓、了解、懂得”,就不免牵强了。斟酌这句话和各家解释,会发现一些可疑之处:

疑点之一:据赵纪彬统计,《论语》中“知”共出现111次,其中有24次通“智”,表示“知道、懂得、了解”义的“知”近80多例,动词“知”有“知天命、知命、知礼、知仁、知德、知言、知遇到以上所说的理解上的困难,这里会不会“、喻”都是假借字那本字又是哪个字

……

疑点之六:各家注释《论语》时,往往都要引述董仲舒的话:“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对此,钱穆主张不必拘守,杨伯峻也提示“不必过信”,就是因为董氏的解释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义大相径庭。问题是,解释这句话的学者中,董氏最早,而且他在历史上较早提倡“独尊儒术”,和后世学者相比,他最有可能见到过《论语》原貌,以现存《论语》为准,董氏的解释很离谱;如果考虑到董氏的解释可能是符合《论语》原意的,以董氏的解释为准,那就很可能是现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走了样。

总之,《说文》、《尔雅》、《方言》无“喻”字,《定州汉墓竹简·论语》不作“喻”字,《论语》本身的用语习惯和先秦典籍的文例以及董仲舒的解释都透露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未必是《论语》原貌。

愚以为,“喻”也好,“”也好 ,都是通假字,其本字是“愉”。古籍中同为“俞”声旁的字常常通借,如《论语·乡党》有“私觌愉愉焉”,《经典释文》在解释《仪礼·聘礼》引用的这一句时,“愉愉”作“俞俞”;《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医有俞附”,《韩诗外传》十作“附”,说明、俞、愉”可以同音通假。《淮南子·泰族》有“可以愉舞”,《太平御览》三○七引“愉舞”作“谕众”,《韩诗外传》三有“吾喻教犹未竭也”,《说苑·君道》“喻”作“谕”,说明“愉、谕、喻”可通。以上显示,古代声旁从“俞”的字常常通用,“私觌愉愉焉”中的“愉愉”用假借字时,由于没有引起误解,所以能够不失本字。而“君子喻于义”中的“愉”作“喻”时,由于引起误解而导致讹传。

那么,“愉”是什么意思“君子愉于义,小人愉于利”又是什么意思呢《尔雅·释诂》:“伦、 、邛、敕、勤、愉、庸、瘅,劳也。”“劳”在古代的常用义是“劳苦、辛苦”义,在《尔雅》的这一条中,正好“勤、愉、劳”同义,“愉”也是“勤、劳”义,“勤苦、辛苦”是不能直接带宾语的,只好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目的和对象。“于”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为了”,《左传》中常有这种用法,如:“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那么“君子愉于义”是说“君子为了义而勤苦”,正符合董仲舒的解释:“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小人愉于利”是说“小人为了利而劳苦”,这也正符合董氏的诠解:“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

这种“君子为了义而勤苦 ,小人为了利而劳苦”的思想,在《论语》的其他章节中也有反映:

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3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可见,把“喻”的本字理解成“愉”,意思是“勤苦、劳苦”,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义”的解释才能和董仲舒的理解相契合,也与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的思想相一致,更能避免把“喻”当成“知晓”解释可能导致的牵强之处。

1、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出处:《论语·雍也》

例子:江谦有一段对《朱子集注》的评议,程子当然没有佛法的高度,只是就世上的乱象做一个评议。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子说这个话,你说他有没有什么意思?他没有意思,圣人不会有意思,说出来,你能领悟多少是你自己境界上能领悟多少。

就像佛讲经说法,《金刚经》上讲的如来有所说法耶?如来无有法可说,他没有说法。那他说了那么多法,怎么说没有说法?他无心,真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孔子举了一个觚这个酒器说觚不觚,觚哉觚哉,程子理解君不君臣不臣的意思,也行,这是你的境界,你是入在世间的境界,你是世谛。江谦他是佛法的高度,出世谛,他理解也行。所以,一句话有无量义。这句话,你自己有这个意思,你理解也行,那就看谁的见地高。

2、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出处:《论语·雍也》

例子: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毛驴背上驮着口袋。忽然,从他的后面跑来一只狼,求他救它,还说要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东郭先生见它可怜,便把它装进口袋。

猎人追来了,问东郭先生有没有见到一只狼,东郭先生说没有看见。猎人走了,东郭先生把狼从口袋里放出来。狼一出口袋,非但不感谢东郭先生,还张开嘴向东郭先生扑来。

东郭先生绕着毛驴,一边躲闪,一边骂狼没有良心。正在危急时,走来了一个老农。东郭先生和狼都向老农讲理由。老农都不信,要狼重新装进口袋给他看。狼同意了,东郭先生把狼装进了口袋。老农抡起锄头把狼打死了。并对东郭先生说:“对狼讲仁慈,你真糊涂,应该记住这个教训。”

3、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出处:《论语·雍也》

注释:孔子骄傲的说:“我能背诵古代口口相传留下的文化遗产,这些东西太美好了,我不敢有一点篡改;我是非常诚信的人,说出的话必须作到,我喜欢继承古人好的优良传统。私下我把老彭当作学习的榜样。

例子:学习经典,传承文化,例如现在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以及董卿主持的朗读者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扩展资料

论语·雍也篇是《论语》中的一个章节,共包括30章,该篇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雍也篇是论语中的一个章节, 本篇共包括30章。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子对他的评价甚高。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

—《论语·雍也》

孔子是春秋时的人。。不是战国。。原则上的错误。。看《论语》,你就知道了。。孔子。。。资金有限。。没那多钱。。。。去制作教学用得竹木简。。。可能孔子有一些竹木简。。但估计都是师生共用一套。。。而实际更多的是。。。言传身教。。不然《论语》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子曰”了。。。都是孔夫子说的。。如果不是那样。。就变成了。。孔子指着竹简曰了。。

论语用名句写作文300字

1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一句名言写一片400字的作文 这里说一说孔子晚年的自我总结,即“吾十 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