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唐代史馆的设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浅论唐代史馆的设置,第1张

  唐初正式设立史馆修史并形成一系列的制度,这是我国史学史和政治制度发展的一大进步。而史馆制度的确立绝非偶然,是有其深刻是社会政治原因。同时,史馆的设置并制度化在当时来说是空前的,对后世史馆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此外,史馆制度化又有其弊端,这是封建制度下是必然结果。本文不揣冒昧,略陈管见,以求一二之赐教。[关键词] 唐代,史馆,监修国史,史馆制度贞观三年,唐太宗将史馆从秘书省中分离出来,置于禁中,使其取代著作局的修史之职,成为独立修史机构。唐初设立史馆修史,是对历代官方修史形式的制度化,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从私人修史向政府修史的转折点。设馆修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兰台、东观,据《后汉书》记载,班固就曾“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1],又《唐六典》有记:“刘珍、刘毅、刘陶、伏无忌、黄景等相次著述东观,所撰书谓之《东观汉记》”[2]由此可见,兰台、东观应为当时修史的地方,但是二者又与后来的史馆有着本质的区别。兰台系“掌图籍秘书”,东观则是藏书之地,都非专供修史。之所以于此修史,是因为藏书丰富,有利用之便。[3]此后历朝都设有修史机构,或隶中书省或隶秘书省,没有独立固定的形式。至北齐“史馆之名自此有也”[4],但是它仍然不是独立的修史机构,而是负有修史之责的秘书省下属机构著作省。隋统一后,又设史馆,置著作郎、著作佐郎等史官,隶属秘书省。及唐朝建立,“武德因隋旧制”[5],因此贞观之前史馆的设置并无定制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机构。那么为什么到了唐太宗贞观时期就要将史馆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政治机构并形成一系列的史馆制度呢?其实,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正式确立史馆修史制度,这绝非偶然。笔者认为,这是当时政治大一统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在史学领域的体现。自汉末到隋统一前,中国长期处于军阀混战,封建割据的分裂局面,至隋唐,才重新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大帝国。随着政治统一,需要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意识也须高度统一,才能巩固政治统一。同时,在确定官方史馆修史制度之前,民间多有私修史书者,他们多奉行“直书”的传统书法,虽然这样写史比较真实,但却多有触犯封建统治者的禁忌,不利于封建统治者皇权的维护。因此,早在隋文帝统一全国后,就已经在思想文化领域内采取严厉的控制措施。开皇十三年五月,隋文帝就曾下诏:“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6]但是隋朝短命而亡,在前朝的教训下,唐初统治者深知巩固政权的重要性,特别是要统一人们的历史认识,清除分裂割据的历史影响。因此就有了将史馆独立出来,垄断修史大权的必要性。此外,唐太宗本人对于历史的借鉴作用及史书的修撰更是异常重视。他曾多次对大臣们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7]又贞观十年(636年),房玄龄、魏征等上所修周、北齐、梁、陈、隋五部史书,唐太宗就十分高兴地说:“朕睹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秦始皇奢*无度,志存隐恶,焚书坑儒,用缄谈者之口。隋炀帝虽好文儒,尤疾学者,前世史籍竟无所成,数代之事殆将泯绝。朕意则不然,将欲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公辈以数年之间,勒成五代之史,深副朕怀,极可嘉尚”[8]唐代史馆与前朝史馆相比有着不一样的地位。唐太宗将史馆移置禁中门下省北,使之成为宫中整理古籍、修撰史书以及提供历史经验的正式修史机构,这大大提高了史馆的地位。此外在贞观三年设立史馆的同时,也确立了监修国史的制度,之后遂成定制,直至唐朝灭亡。监修国史,作为史馆修史活动是总负责人,在唐代一般是由宰相兼任,偶尔也会由一些史学泰斗或皇帝宠臣担任。如贞观一朝就由房玄龄担任,“(贞观) 三年, (房玄龄) 拜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9]同时,为了保证史料的完备与可靠,为使史馆及时了解各方面的重大事件,积累必要的文献,唐太宗还颁布了“诸司应送史馆事例”(详见:《唐会要》卷63《史馆》上)的诏书,使史料征集制度化。而关于史馆职员的组织分工,在唐太宗时并未有明确规定,直至唐中期天宝后,史馆职员遂有所定制,分工也明确。据《新唐书•百官志》载“天宝后,他官兼史职者曰史馆修撰,初入为直馆。元和六年,宰相裴土自建议:登朝官领史职者为修撰,以官高一人判馆事;未登朝官皆为直馆。大中八年,废史馆直馆两员,增修撰四人,分掌四季。有令史二人,楷书十二人,写国史楷书十八人,楷书手二十五人,典书二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熟纸匠六人”[10]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史馆中,除监修国史和史官外,还配备有各种勤杂人员,为修史的成功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同时,政府对史馆及其职员的待遇也极为优厚。据《史通•史馆建置》载:“暨皇家之建国也, 乃别置史馆, 通籍禁门。西京则与鸾渚为邻,东都则与凤池相接。而馆宇华丽,酒馔丰厚,得厕其流者,实一时之美事。”[11]在如此完备的史馆制度下,唐代的史学成就大放异彩。史馆设立后,太宗随即诏修五代史,由令狐德棻主修《周史》,李百药修《齐史》,姚思谦修《梁史》、《陈史》,魏征主修《隋史》,由宰相房玄龄总监诸代史。这次修史成效极为显著。贞观十年,五史全部修成上进。不过,刚修成时,因五史全为纪传,无表志,故又合称为“五代纪传”。贞观十五年又诏修五代史志,参加修撰的有于志宁、李谆风、韦安仁、李延寿、令狐德棻等人,宰相长孙无忌监修。至高宗显庆元年,十志三十卷亦告完成。十志本为五史而作,内容也通括五代,故当时称《五代史志》。由于五代史各自单行,所以就把《五代史志》编入五代史的最后一部《隋书》中。因此,《五代史志》又称《隋志》。贞观十八年,太宗又诏修《晋书》,二年后即告书成。此外,尚有李延寿私撰之《南史》、《北史》。不过,李延寿身入史馆,参与修撰诸史,得以广泛参考官方有关资料,书成之后,先请监修国史令狐德棻校阅,后又上表奏进于朝,直到官方正式承认后方公布于众,因此实与史馆官修无异。[12]总的来看,二十四史中就有八部“正史”在唐初完成修撰,史学成就斐然,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唐初史馆的设置,大大推动和促进了唐朝史学的发展。史馆制度的确立对于修史来说确实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史馆的设置也给修史带来了一些弊病。唐代的史馆是封建专制主义下的产物,是为皇权服务的,因此其写史也必然受到官家的限制。唐代将史馆置于政治权力中心目的是便于控制,同时由宰相监修,出入史馆皆高官,“重其职而秘其事”[13],紧紧控制着修史的权力,为君王而书史,因而多有隐晦的地方。如贞观十六年,唐太宗欲观国史,于是“房玄龄遂删略国史”[14],虽然唐太宗坚持要“直书其事”,但房玄龄的做法也已经为史馆修史处处忌讳隐瞒开了先例。此外,史馆的主要任务是修撰国史,即修撰本朝史,因此作为统治者往往为了自己的生前身后名而不惜歪曲历史事实,这样留给后世的历史就可能已经与事实脱节了。如关于唐太宗篡改国史及相关的建唐问题,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唐太宗篡改了国史。例如玄武门事件,陈寅恪认为:“经胜科者之修改,故不易见当时真相”,意即唐太宗夺取帝位后曾修改了国史。还有,贞观年间,史臣遵太宗意旨,于修撰高祖、太宗两朝实录时篡改建唐史实,将太宗抬高到奠基者的位置上,贬低高祖的作用,所谓太宗与刘文静首谋晋阳起兵之说,乃是贞观年间对实录、国史作了伪造的结果。[15]关于唐太宗是否篡改国史本文不作详细论述,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国史禁密之下,善恶必书的修史制度因帝王干预而不断破坏,武则天时期,史馆制度更是屡遭专制政权冲击。同时,官方垄断修史使得个人史学得不到正常发挥,对修史约束过甚致使贞观之后,史馆制度弊端日益暴露。而曾在史馆任职的刘知几对史馆制度的弊端就作出过严厉的批评:“今者史司取士,有倍东京。人自以为荀、袁,家自称为政、骏。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16]史馆因为官俸优厚,所以很多进入史馆的史官并非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们通过种种关系,进入到史馆中来,不仅影响了史官的素质,并且也损坏了史馆的风气。史官在馆内修史,往往人浮于事,各不相下,(唐朝历史 )致使修史岁月拖延。“傥有五始初成,一字加贬,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笔未栖毫,而搢绅咸诵,夫孙盛实录,取嫉权门;王韶直书,见仇贵族。”[17]史官在这样的制度下,为了自身的利益,同时又不想得罪权贵势力,往往也极尽曲笔之能事,长此下去曲笔讳饰就成了修史的通病。史学求真尚实的品格遭到无情践踏,史书惩恶扬善、鉴诫垂训的作用坠落为当权者辩护的工具。“顷史官注记,多取禀监修,杨令公则云必须直书,宗尚书则云宜多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一国三公,适从何在?”[18]监修国史的修史意见不一,有的要求必须实书,但是有的又要求曲笔,这样在编修过程中史官就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应该听取哪种意见。“夫言监者,盖总领之义耳。如创纪编年,则年有断限;草传叙事,则事有丰约。或可略而不略,或应书而不书,此刊削之务也。属词比事,劳逸宜均,挥铅奋墨,勤惰须等。某帙某篇,付之此职;某传某志,归之彼官,此铨配之理也。斯并宜明立科条,审定区域。倘人思自勉,则书可立成。今监之者既不指授,修之者又无遵奉,用使争学苟且,务相推避,坐变炎凉,徒延岁月。”[19]武后、中宗时期,监修大臣多无能之辈,如武三思之流缺德无行、不学无术之徒,并不能贯彻修史宗旨,严重影响史馆修史的效率和质量。综上所述,唐代史馆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史学史发展的一大进步,也是我国封建政治制度深化的表现。史馆制度的确立影响深远,它不仅使唐政府在短短十几年内,便修成八部“正史”,魏晋以来的历史因之得以留存。更为重要的是,史馆之制为五代、宋、元、明、清,历朝相继因袭,保证了历朝“正史”编纂的连续性,客观上起到了保存古文献,推动史学发展的作用。但是史馆制度的确立也不是没有弊端,这是在当时封建专制制度下所不能避免的。同时,史馆垄断修史也扼杀了个人史学的发展,使得此后史家难成“一家之言”。在笔者看来,修撰史书并不能完全将其纳入到政治的范畴,不能因此而扼杀其自由,这样史学发展才能保持其活力。对于史馆制度的出现,我们应该衡量其利弊,去伪存真,为今天所借鉴,史馆虽有其弊而不能掩其历史影响,这是有目共睹的。参考文献:[1] (南朝•宋)范晔 撰,《后汉书》[M],卷四十上,班彪列传第三十上。[2] [4] (唐)李林甫 撰,《唐六典》[M],卷九,中书省集贤院史馆匦使。[3] 岳纯之:“唐代史馆略论”[J],《史学研究》,2002年第5期。[5] [14] (后晋)刘昫 撰,《旧唐书》[M],卷四十七,志第二十三,职官二。[6] (唐)魏征 等撰,《隋书》[M],卷二,帝纪第二,高祖下。[7] (后晋)刘昫 撰,《旧唐书》[M],卷七十五,列传第二十一,魏征。[8] (北宋)王钦若 等编,《册府元龟》[M],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恩奖。[9] (唐)吴兢 撰,《贞观政要》[M],卷二,任贤第三。[10] (北宋)欧阳修 等撰,《新唐书》[M],卷五十二,志第三十七,百官二。[11] (唐)刘知几,《史通》[M],外篇,史馆建置第一。[12] 刘蓉,高锦花:“唐代史馆制度略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13](北宋)王溥 撰,《唐会要》[M],卷六十三,史馆上。[15] 白寿彝,《中国通史(全十二卷)》[M],第06 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6] [17][18][19] (唐)刘知几,《史通》[M],外篇,忤时第十三。

《诗经》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春秋左氏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的编年史,内容详细,资料丰富,全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战争外交、婚姻、民俗、文化。

《国语》是国别体史书,以晋语所占的比例最大。

《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历史地理著作,里面包含有古代神话传说、民俗,还有动植物、矿物的详细记载。

《文选》是梁代昭明太子编辑的一部文章总集,内容很丰富。

《文心雕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评论,内容很丰富,具体。

《唐会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会要体的史书,内容关于当时的礼仪、制度。宋代欧阳修在编撰《新唐书》时候,在编辑公主传的时候,就参考了这部书的相关记载

《明史纪事本末》作者谷应泰。这部书是关于明代历史的史书,内容丰富,资料详细。

诗经《七月》、庄子《逍遥游》、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柳宗元的《石渠记》等等。应该熟读的篇目,不再一一列举了,给你一个书目:--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生阅读书目一先秦两汉书目十三经注疏阮元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本重印全四十册中华书局1982年用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全二册四书章句集注四部备要本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重印论语新解钱穆孟子译注兰州大学中文系中华书局1660年版孟子正义焦循墨子闲诂孙诒让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老子本义魏源中华书局1955年重印老子校诂马敍伦中华书局1974年版重订老子正诂高亨中华书局1959年版老子校释朱谦之龙门书局1958年版中华书局1963年新一版老子新译任继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庄子解王夫之中华书局1981年重印庄子集释郭庆藩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列子集释杨伯峻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中华书局1979年版管子集校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荀子集解王先谦韩非子集释陈奇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韩非子集释补陈奇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遹古籍刊行社春秋左传集解杜预注孔颖达疏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年版左传译文沈玉成中华书局1981年版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国语韦昭注二十一卷顾广圻四部丛刊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战国策高诱注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续注士礼居仿宋刻本武昌局翻刻本顾广圻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诗三家义集疏王先谦毛诗正义孔颖达见十三经注疏诗集传朱熹上海古籍1980年版诗经通论姚际恒中华书局1958年版诗义会通吴闓生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诗选与校笺闻一多收入《闻一多全集》选刊之四诗经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诗经选译(增补本)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诗经今注高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孙作云中华书局1979年重印诗三百篇探故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诗经韵读王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诗经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楚辞章句楚辞补注王逸注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本重印楚辞集注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楚辞通释王夫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重印山带阁注楚辞蒋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屈原赋注十卷通释两卷戴震万有文库第一集楚辞书目五种姜亮夫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屈原赋校注姜亮夫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屈赋通笺刘永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屈赋新编谭介甫中华书局1978年版离骚纂义游国恩楚辞注疏长编第一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离骚语义疏解王泗原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林庚上海古籍1981年重印天问论笺林庚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楚辞论文集游国恩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楚辞论文集蒋天枢陜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楚辞韵读王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楚辞选马茂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980年重印楚辞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中国古代神话袁珂山海经笺疏郝懿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先秦散文选注罗根泽汉魏六朝散文选陈钟凡盐铁论校注王利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论衡集解刘盼遂中华书局1959年版潜夫论笺汪继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中华书局1979年版贾谊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晁错集注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枚叔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司马长卿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扬子云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张河间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蔡中郎集四部备要本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史记三家注史记集解裴駰史记索引司马贞史记正义张守节汉书补注王先谦商务印书馆1959年重印汉书管窥杨树达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后汉书补注惠栋后汉书集解王先谦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淮南子高诱注《诸子集成》中华书局本世界书局本第七册说苑刘向四部丛刊影印明钞宋本新序刘向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文选李善注(有关部分)中华书局1977年缩印本文选六臣注(有关部分)四部丛刊影宋本古诗十九首集释隋树森中华书局1955年版玉台新咏(有关部分)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明寒山赵氏刊本1958年重印乐府诗集(有关部分)郭茂倩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本古诗源(有关部分)沈德潜中华书局1977年重印本古诗纪(有关部分)冯惟讷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丁福保中华书局1959年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逯钦立中华书局1983年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有关部分)严可均中华书局1965年重印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中华书局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中华书局中国历代诗歌选(有关部分)林庚、冯沅君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北大中文系--作者:tecdai--发布时间:2004-3-219:30:58--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书目孔北海集评注孙至诚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孔少府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魏武帝魏文帝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曹子建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曹集铨评丁晏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建安七子集校注吴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三曹研究资料滙编河北师院中文系中华书局1981年版王粲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阮步兵咏怀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嵇康集校注戴明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陆士衡诗注郝立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陆机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靖节先生集陶澍集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排印本陶渊明集王瑶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陶渊明集校注逯钦立中华书局1979年版陶渊明研究资料滙编中华书局1962年陶渊明诗文滙评中华书局1961年陶渊明中华书局1965年谢康乐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谢灵运\\集校注顾绍柏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鲍参军集注钱仲联增补、集说、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增订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谢宣城诗注郝立权庾子山集注倪璠中华书局1981年版庾信诗赋选谭正璧、纪馥华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汉魏六朝赋选瞿蜕园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1979版汉魏六朝小说选徐震堮汉魏六朝文絜笺注许櫣评选黎经诰笺注汉魏六朝散文选陈钟凡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中华书局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北大中文系北大出版社水经注疏杨守敬熊会贞科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洛阳伽蓝记校注范祥雍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修订重版洛阳伽蓝记校释周祖谟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旧小说(甲集)吴曾祺辑商务印书馆1914初版1957年重印古小说钩沉鲁迅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1973年版太平广记(有关部分)李昉中华书局1961、1982年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有关部分)严可均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丁福保乐府诗集(有关部分)郭茂倩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逯钦立古诗源(有关部分)沈德潜古诗纪(有关部分)冯惟讷古谣谚(有关部分)杜文澜玉台新咏(有关部分)徐陵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中古文学史论王瑶北大出版社1986年版汉魏六朝诗论丛余冠英汉魏乐府风笺黄节乐府诗论丛王运熙乐府文学史罗根泽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八代诗史葛晓音陜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北京大学出版社魏晋玄学汤用彤中华书局1985年版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大出版社1990年版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中华书局1983年版搜神记干宝搜神后记陶潜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张溥汉魏丛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北史南史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78年重印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78年重印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王仲荦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文心雕龙注范文澜诗品注陈延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王子安集注蒋清翊光绪间刻本王元功文集五卷本会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杨烱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卢照邻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骆临海集笺注陈熙晋笺注中华书局1961年版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陈子昂研究韩理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曲江集张九龄四部备要本孟浩然集四部备要本孟浩然诗选陈贻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王右丞集笺注赵殿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重印王维诗选陈贻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重印李太白全集王琦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版李白集校注瞿蜕园朱金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杜诗详注仇兆鳌中华书局1979年版钱注杜诗钱谦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再版杜臆王嗣奭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影印读杜心解浦起龙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杜诗镜铨杨伦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排印本读杜诗说施鸿保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1964年印杜甫研究萧涤非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1961年印杜甫评传陈贻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988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杜甫卷中华书局1964年版1982重印王昌龄诗注李云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中华书局1982年版岑参集校注陈铁民侯忠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元次山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钱考功集四部丛刊本韦苏州集四部丛刊本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李君虞集席氏本卢纶诗集校注刘初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华阳集席氏本孟东野诗注陈延杰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孟东野诗集华忱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张籍诗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张籍诗注陈延杰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长江集四部丛刊影印本王建诗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韩昌黎文集校注马其昶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钱仲联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柳宗元中华书局1964年版刘禹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白香山诗集汪立名编注四部备要本白居易诗评述滙编陈友琴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元氏长庆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影印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中华书局1959年版李贺诗集叶葱奇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1980年重印樊川诗集注冯集梧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校点本玉溪生诗笺注冯浩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标点本樊南文集详注冯浩四部备要本樊南文集补编钱振伦钱振常注四部备要本温飞卿诗集笺注曾益顾予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校点本孙可之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影印宋蜀刻本罗昭谏集四库全书著录皮子文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校点新本唐甫里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影印本聂夷中诗杜荀鹤诗中华书局1959年断句排印本韦庄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韦庄词校注夏承焘刘金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南唐二主词校订王仲闻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花间集评注李冰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全唐诗乐府诗集(有关部分)全唐文说郛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唐宋传奇集鲁迅校录文学古籍刊行社印本本事诗孟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唐语林王谠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云溪友议范摅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唐摭言王定保古典文学出版社唐国史补李肇古典文学出版社唐诗纪事计有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五代史新五代史文献通考历代诗话正续编何文焕丁福保中华书局1981年版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一版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诗话总龟阮阅四部丛刊影印本苕溪渔隐丛话胡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标点本诗人玉屑魏庆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诗薮胡应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版历代诗话吴景旭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随园诗话袁枚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点校本瓯北诗话赵翼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点校本昭昧詹言方东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校点本带经堂诗话王士祯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宋诗话辑佚郭绍虞中华书局1980年版原诗叶燮饮冰室诗话梁启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宋诗话考郭绍虞中华书局1979年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唐诗杂论闻一多中国小说史略鲁迅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磐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中国文学简史林庚北大出版社1988年重印唐诗综论林庚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唐诗论丛陈贻焮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唐代诗人丛考傅璇琮中华书局1980年版唐诗人行年考谭优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唐人行第录岑仲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程千帆诗论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千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全唐文纪事中华书局唐才子传唐人说荟唐音癸签胡震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北大出版社1990年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北大出版社1998年版唐诗小集(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作者:tecdai--发布时间:2004-3-219:31:50--三宋元明清书目小畜集四部丛刊本小畜外集四部丛刊本河东先生集四部丛刊本珠玉词晏殊宋六十名家词本范文正公集四部丛刊本乐章集宋六十名家词本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苏学士文集四部备要本苏舜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一版欧阳文忠全集四部备要本欧阳文忠公文集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印六一词欧阳修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嘉佑集苏洵四部备要本司马文正集司马光四部备要本元丰类稿曾巩四部备要本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中华书局1959年版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校点本王荆公诗文沈氏注沈钦韩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1962年排印本王荆公诗笺注李璧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王安石邓广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施注苏诗施元之四库全书著录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查慎行乾隆间刻本苏诗合注冯应榴光绪九年刻本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王文诰嘉庆间刻本、光绪间刻本苏诗补注翁方纲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标点本苏轼乐府笺龙榆生商务印书馆1958年苏轼评传曾枣庄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栾城集苏辙四部丛刊本豫章黄先生文集黄庭坚四部丛刊本山谷诗集注四部备要本豫章黄先生词龙榆生校点中华书局1957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中华书局1978年版淮海居士长短句龙榆生校点中华书局1957年版淮海词笺注杨世明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王光年增注中国书店1985年版晁氏琴趣外编龙榆生校点中华书局1957年版济北晁生鸡肋集四部丛刊本后山居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后山诗注任渊四部丛刊本后山诗注补笺冒广生商务印书馆1936年张右史文集张耒四部丛刊本柯山词龙榆生校中华书局1957年片玉集陈元龙集注强村丛书本清真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东山词

唐玄宗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所以叫南华真经

“南 华” 起 源 考

杨思范

贾岛《病起》诗:“灯下《南华》卷,祛愁当酒杯。”苏轼《满庭芳·归去来兮》:“已矣乎!吾生有命归有时,我初无行亦不无留,驾言随子听所之,岂以师南华而废从安期。”“南华”一词,前者指《庄子》一书,后者则指庄周,然不知庄子之号“南华”,最早起源于何时

据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考》(卷二百十一)云:“(《庄子》唐始号《南华真经》。”①李叔还《道经词典》释“南华真经”云:“唐时称庄子为南华真人,故庄子书号《南华真经》。”②《汉语大词典》(第1卷895页)释“南华”为“《南华真经》的简称”,又释“《南华真经》”作“《庄子》的简称,始于唐代。”③《辞源》(修订本)释《南华经》云:“也叫《南华真经》,……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虽然尊《老子》、《庄子》为经典,但还没有‘南华’这一名称。至唐天宝元年二月号庄子为‘南华真人’,始尊称他所著书为《南华真经》。见《唐会要》五十杂说、《旧唐书·玄宗纪》。”④

查《旧唐书·玄宗本纪》(卷十)云:“(天宝元年二月)丙申,庄子号为南华真人,文子号为通玄真人,列子号为冲虚真人,庚桑子号为洞虚真人,其四子所著书改为真经。”⑤又《唐会要·尊崇道教》(卷五十)云:“天宝元年二月十二日,追赠庄子为南华真人。所著书为《南华真经》,文子、列子、庚桑子宜令中书门下更讨论奏闻,至其年三月十九日,宰相李林甫等奏曰庄子既号‘南华真人’,文子请号‘通玄真人’,列子号‘冲虚真人’,庚桑子号‘洞虚真人’,其庄子、文子、列子、庚桑子,并望随号称从之。”⑥

很明显,以上诸家认为庄子号“南华”,或为南华真人,称其书为《南华真经》,是从唐代开始的,确切地说是从天宝元年开始的,他们的根据是《旧唐书》和《唐会要》的记载,均以南华是庄子,这是对的,然而他们认为这称号起源于“天宝元年”后,则并不确切。

其实,在天宝以前已有庄子号“南华”的史料记载:

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云:“及其玄黄再造,日月重轮,功成而不居,名遂而身退。南华吾师也,新居贱职;东方达人也,安乎卑位。”⑦这里的“南华”即指庄子,诗人生活在高宗、武后时期(公元650-公元693后),《旧唐书·杨炯传》载“(杨炯)所居府舍,多进士亭台,皆书榜额,为之美名,大为远近所笑。无何卒官。中宗即位,以旧僚追赠著作郎”⑧。说明在唐中宗即位(公元705年)时,杨炯已不在人世。而天宝元年则在公元742年,可见在天宝元年之前,就有庄子号“南华”的称号。

又在敦煌写卷P�2390《失题道经》中引“南华论”⑨,共出现了八处,兹摘录于下:

(1)南华论云:“道恶乎隐而有真伪 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2)南华论坛:“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 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是以往,巧厝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乎适焉,因是已!”

(3)南华论云:“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

(4)南华论云:“有始也者,有本未始有有无也者,未有始夫未始有,有无也者,俄而有有无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5)南华论云:“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

(6)南华论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南华论云:“大请问道乎无无始始曰:“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

(8)南华论云:“不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也。”

《隋书·经籍志》:“《南华论》二十五卷,梁旷撰,本三十卷。”又《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作“梁旷《南华仙人庄子论》三十卷”。可见在唐时《南华论》已改为《南华仙人庄子论》,然此后《宋史·艺文志》及《崇文总目》未收,也未见载于《道藏》,大概至宋代此书已亡。而在敦煌写卷P2390中引用了它的话,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一点此书的情况。将上揭引文与《庄子》对照,其中的(1)、(2)、(4)出自《庄子·齐物论》,(3)出自《庄子·刻意篇》,(5)出自《庄子·天道篇》,(6)出自《庄子·逍遥游篇》,(7)、(8)出自《庄子·知北游篇》。上述引文中,除有几字与通行本《庄子》稍有出入外,大体是《庄子》的原文。据此可知《南华论》即是论《庄子》,“论”是梁旷对《庄子》一书的评或释。可以肯定P2390《失题道经》所引的“南华论云”出自梁旷的《南华论》一书。由此可知在南朝的梁时已出现了“南华”之号。

以上两件史料,说明庄子号“南华”应该不晚于南朝的梁代。

注:

①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733页。

②李叔还《道经词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149页。

③《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第1卷895页。

④《辞源》(修订本)(1-4册合订本),商务印书馆1987年,2313页。

⑤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册215页。

⑥《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07册646页。

⑦《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4上,第194卷1965年。

⑧注同4,第15册5003页。

⑨黄永武《敦煌宝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120册179-183页。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状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废除,历经1000多年。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社会的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死钻八股、勇跳龙门。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别称鼎元。但古时的状元也不是全部是殿试第一名。唐郑谷及第后,作《宿平康里》诗“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但是郑谷当年是第八名,而不是第一。五代时南汉《十国春秋》云“刘龑(Yan)定例,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故罗履先《南汉宫词》曰:“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

  [编辑本段]状元的历史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

  状元就是类似今天高普考的榜首。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约有七百多人左右,他们都是在苦读之后,才一举天下知,成为当时科考上的佼佼者。因历朝历代多以文艺及哲理为取才的标准,虽然这些状元中不乏政治家、史学家,但仍以文学家为多。其中较为人知的有,唐代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宋代的张孝祥、文天祥,明代的胡广、杨慎,清代的翁同龢、张謇等。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但大多数的状元,因为个人的因素或当时环境的牵制,使其一生不能大伸手脚,有所作为,而终至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 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进状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

  在清朝的殿试主要以应考者的书法来定优劣,清朝政府原本只是要求试卷形式上的整齐,以利阅卷者评阅考卷。到了康熙年间,中年时的康熙对书法产生爱好之心,于是天下的士子在上行下效的风气下,纷纷勤练书法。而这个风潮对于状元的择取也有莫大的影响力,在康熙三十年,殿试拟吴昺为状元,可是康熙喜欢第二名的戴有祺的书法字,于是戴有祺便成为钦点的状元了。

  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刘春霖。

  [编辑本段]中国历代状元之最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2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崇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佑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3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状元翁同龢。他一生两次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4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 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于天庆十年(1203 年) 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6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 、进士状头(状元) 、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7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8历代科举考试中, 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庠(xiáng,即宋郊)、杨寘(zhì,同‘置’)、冯京、王岩叟等6人。

  9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 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17 人。

  10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 杜(甫) 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11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12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 年) 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頫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13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时后汉乾佑二年(949 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不仅史料丰富翔实,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为后世所仿效。这一贡献被《四库提要》称为“厥功甚伟”。

  14历代状元中,著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 年) 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

  15历代状元中,植物学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庆二十年(1817 年)丁丑科状元吴其浚(jùn,同‘浚’)。他一生历任多省巡抚,所至注意各地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睹,绘图列说,并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文献,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是我国19 世纪一部重要的植物学专著。

  16历代状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 (1193 年) 癸丑科状元陈亮。他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的命题, 和朱熹多次进行过义利、王霸关系的辩论。其学说独具体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

  17历代状元中,最嗜饮茶并对我国茶道研究作出贡献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 年) 甲午科状元张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18历代状元中,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 年) 戊辰科状元洪钧。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 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资料撰著的《元史译文证补》,开创了利用西方著作、资料研究元史的新纪元。

  19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是唐会昌二年(842 年) 壬戌科状元郑颢。他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 年) ,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尚宣宗之女万寿公主。

  20历代状元中,唯一在刚刚及第后即被皇帝下令处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 年) 丁丑科南榜(或称春榜) 状元陈安。因该科殿试录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满。明太祖朱元璋怀疑录取有私,大为震怒,竟下令将主考官及陈安等人一并处死。

  2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丑三年(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 年) 女科状元傅善祥。

  2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年) 癸巳女真进士科(又称策论进士) 状元徒单镒,为女真族人。他参加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

  23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 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他状元及第次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 ,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

  24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 壬午科,至哀帝天四年(907 年) 丁卯科,285 年间,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约产生状元270 人。在《登科记考》、《玉芝堂谈荟》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 余人。

  25中国历史上,一届科举考试中由同一地区包揽前三名发生在明朝建文二年,来自江西吉安府的胡广、王艮和李贯包揽了一甲前三的状元、榜眼、探花。永乐二年则诞生了一个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科举奇迹:同样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才子们包揽了此次科举考试前七名!

  26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苏省。从顺治四年(1647 年) 丁亥科武进籍状元吕宫,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南通籍状元张謇,247 年间,共产生状元49 人。

  注:清朝一代正宗江苏籍状元应为43人。之所以有49人的说法的原因是戴有祺(康熙30年状元)、王敬铭(康熙52年状元)、秦大成(乾隆28年状元)、徐郙(同治元年状元)等4人严格说应属上海人,而当时上海属于江苏;吴信中(嘉庆13年状元)、黄思永(光绪6年状元)等2人原籍都是安徽休宁、寄籍在江苏。就算除去这4人,江苏的43人仍大大领先于第二的浙江19人(如不算寄籍在外的应为18人)。

  27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苏州府,共有状元24 人。

  28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县,是南宋时期的永福县( 今福建永泰) 。自乾道二年(1166 年) 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 年)辰科,七年之间,连续产生萧国梁、郑侨、黄定3名状元。

  29历史上产生兄弟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张式(兄) 、张正甫(弟) 等兄弟状元19 人。

  30历史上产生父子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张去华(父) 、张师德(子) 等父子状元6 人。

  31历代兄弟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是唐咸通十四年(873 年) 癸巳科状元孔纟熏(兄) 和唐乾符三年(876 年) 丙申科状元(弟)孔缄。兄弟二人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32历代父子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是北宋开宝二年(969 年) 已巳科状元安德裕(父) 和北宋开宝五年(972 年) 壬申科状元安守亮(子) 。父子二个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32历代状元中,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 甲午科状元张謇。他于及第后次年(1895 年) 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

  33历代武状元中,唯一参加过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 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 庚辰武科状元马全。马全初名为马王泉,于乾隆十七年(1752 年) 曾参加一次武科进士考试,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后因在任职期间与同僚发生矛盾, 被削夺官职。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全,决意再次夺取功名,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

  34历代状元中,最年轻的状元是唐高宗永徽七年(656年)登第的苏瑰和咸亨四年(673年)登第的郭元振,都是18岁。

  35历代状元中,有史可查的最年老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一直考到70多岁,才因一偶然机会毛遂自荐,成了状元。嘉庆年间,杭州人王严,以80高龄中试,但未及殿试就死了,不然的话他也许会打破尹枢的纪录。

  36、历史上唯一一次同年文武两状元均为同一个地方举子,发生在北宋熙宁九年(1076),福建路兴化军(今莆田市)的徐铎和薛奕分别高中文武状元,宋神宗得知大魁天下的文武状元乃是同乡时,不由龙颜大悦,特作诗以赐,诗曰:“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

  37、历代状元中、在今天地位最高的,当属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状元陈文龙(福建莆田人),明永乐六年(1409年),朝廷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皇帝加封陈文龙为镇海王,是福州城惶庙神。

  38、在历代状元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因为诗赋被罢免的状元,为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状元莆田人徐寅,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几何赋》中“一皇五帝不死何归”句,要其改写,徐寅答“臣宁无官,赋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

  39、历代科举唯一一次“四异”同科,为绍兴八年(1138),莆田人黄公度(1109-1156)殿试进士第一名为榜魁(状元);陈俊卿(1113-1186)第二名为亚魁(榜眼);林邓七十三岁,为榜尊;龚茂良(1121-1178)十八岁,为榜幼。时称“四异”同科。又,黄公度与陈俊卿,又被称为“魁亚占双标”。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