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历史故事,诗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洛阳的历史故事,诗人,第1张

洛阳的历史故事:

1、洛阳牡丹

自唐代以来,牡丹之盛,莫过于洛阳,以“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传于世。据有关史料记载,宋代的洛阳牡丹有一百多个品种,而且有不少珍稀名贵的品种。

其中的“姚黄”、“魏紫”,被誉为牡丹的“王”和“后”,尤为人们所喜爱。 清代李汝珍《镜花缘》中,记载了武则天怒贬牡丹花的故事:一年腊月天,武则天同太平公主在暖阁饮酒赏花。

却发觉除腊梅、水仙、迎春之外,花圃尽是一片枯枝,于是武则天写下一首绝句:明朝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次晨,果然百花齐放,武则天大喜,一一赏花。

然而武则天素爱牡丹,平日尤加爱护,却唯独牡丹无花。武则天大怒,遂吩咐将牡丹连根拔起,即刻烧毁,又下旨将4000 株牡丹贬去洛阳。自此,天下牡丹惟洛阳最盛。

2、白虎观会议

白虎观会议是东汉章帝时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

自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汉朝君主的统治思想支柱。但是由于当时各家儒学学派传承不同,对于儒家经典的版本、内容多有争议。

虽然汉宣帝时曾召开“石渠阁会议”加以统一,但是经历王莽新朝的战乱之后,各家的歧异再次抬头。

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白虎观于当时乃是朝廷修缮儒学之所。

3、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神都洛阳紫微城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的事件。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联络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兴宗等。

力图拥立李显为君,诬称武则天男宠——麟台监张易之、司仆卿张昌宗谋反,率领禁军诛杀张易之、张昌宗,随即包围集仙殿,逼迫武则天退位。

次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为监国。第三天,禅让。第四天,李显正式复位。二月初四(3月3日),复国号为唐,武周朝廷终结,因为有改朝换代的因素,所以称之为革命。

唐中宗打击五大功臣的时候,先封他们为郡王,削夺他们的宰相权力:崔玄暐,博陵郡王;张柬之,封为汉阳郡王;敬晖,平阳郡王;桓彦范,扶阳郡王;袁恕己,南阳郡王。所以,神龙政变又称五王政变。

4、董卓之乱

东汉中平六年(189),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董卓失败后,挟献帝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人随之西迁,沿途死亡无数。行前,董卓的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

5、开凿大运河

大业元年(605),隋炀帝命皇甫仪征河南、淮北各州县男女百余万人开通济渠,引黄河水达于淮河;同年,又开通山阳渎(邗沟)。608年,开通永济渠,北到涿郡(今北京)。

610年,开江南河,连通长江和钱塘江。至此,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南通余杭,北达涿郡,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人工运河全部竣工。大运河全长2500多公里,是中国古代最浩大的水利工程,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巨大作用。

洛阳的诗人:

1、杜牧

(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2、刘禹锡

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 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神龙政变

-董卓之乱

-杜牧

-刘禹锡

其实洛阳的遭遇,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兴也洛水,衰也洛水。”凭借洛水的优势,洛阳很早便开始发展水运贸易。

公元605年,隋炀帝将洛阳作为东都,并以洛阳为中心,开凿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条河道,洛阳的水运贸易往来开始频繁。公元691年,武则天迁都洛阳,赐洛阳“神都”封号。两年后下令于洛阳开建新潭,以为各州府停泊船只之用。一时间,洛阳漕运千里不绝。

公元749年,洛阳的粮食储备量几乎占到了全国的一半,近58万石。这些粮食都是通过船只走水路运至洛阳。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大乱斗的五代十国,洛阳作为政权割据的中心,自然是战火不断。而这几十年间,由于无人管理,河道淤积,导致漕运不兴,水运事业一度搁浅。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政权。洛阳作为古都名城,赵匡胤自然有定都洛阳的想法。但此时的洛阳城,因饱受战乱,早已没有了唐朝的辉煌。更重要的是,隋唐大运河河道淤塞严重,难以疏通,船只早已不能把各地的物资运至洛阳。

无奈之下,赵匡胤只得把汴梁作为首都,把洛阳定为附都。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汴河开始成为朝廷运输物资的生命线,以汴河为中心的新的漕运系统逐渐形成。同时洛阳水运地位也逐渐下降,经济也因此日渐衰落。

元朝灭宋以后,将都城定北京,紧接着开始对隋唐大运河进行改道,河道南北取直,不再通过洛阳,而是直达北京,南北运河距离缩短了九百多公里。

其实从汉朝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就开始渐渐南移。但是直到隋末唐初,北方还是占优势。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和南方的人口当时差不多是三比二。但这个比例还在变化。安史之乱前夕,这个比例已到达了一个关键点:一比一。

安史之乱的爆发骤然打破了平衡,南方在经济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北方则无可挽回地衰落了。到了宋朝盛时,北方与南方的人口比例已经翻转为二比三。

这背后当然有各种深层原因:战乱、河渠失修、水土流失等等。不过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也许是气候的改变。传统历史学家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二十世纪的科学家研究了中国的气候变化,他们发现唐朝的气候要比今天高些,而且要湿润得多。

但到了唐末宋初,中国气候开始变冷,游牧和农耕的分界线开始南移,这个趋势一直持续到清朝初期。北方的衰落,西北的凋敝、游牧民族的再度兴起,这些现象背后都受这个力量的支配。这个力量也许比成吉思汗和朱元璋更加强大,更加无可抵御。

在这个大背景下,洛阳衰落了,到唐末残破已极,最糟糕的时候整个城市人口不满百户,恍若鬼城。而在争夺运河的过程中,汴州脱颖而出。它控制着汴河到黄河的入口,是运河的一个关键点。控制它就可以截留漕运的财富。最终,军阀朱温以汴州为基地,灭亡了唐朝,建立了后梁。

洛阳就这样被放弃。赵匡胤曾有过一度的犹豫,考虑将首都移到洛阳,并最终转移到长安。但这个方案最终没有实行。从长远看也无法实行。没有人能对抗缓慢的大趋势。

日渐寒冷的气候、凋敝的西北、东北方敌人的崛起,以及黄河水文的恶化,使得帝国再也不可能通过大运河供养一个庞大的西北都城。洛阳和长安也再没能成为任何王朝的首都。

随着运河航线的东移,洛阳的枢纽地位越来越低。当某一城市丧失政治资源时,当其又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资源时,就会逐渐丧失一切。北宋之后,洛阳逐渐退出了的历史主场。到了北宋末年,洛阳又遭南下的金兵“洗礼”,之后彻底衰败,只作为军事重镇而存在。

扩展资料

赵匡胤为何要迁都,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光宗耀祖、落叶归根

赵匡胤是洛阳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回家,这是一种情愫,带着光环荣归故里是很多人心底都有的想法。像西楚霸王项羽,不也是舍弃易守难攻的关中之地,回到东楚?结果以悲剧结尾。老赵或许也有这种想法。

另外,他也是个乡情很浓的人,从离开洛阳经过永安陵之时,将一箭之地定为自己死后之所,可以看出来,他有很浓的落叶归根之情的。

二、赵光义在开封根基深厚

宋朝建立以后,赵光义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同平章事、开封府尹等职,这都是实权职位。经营开封十几年的赵光义,如果有不臣之心的话,开封对别人来说是繁华之处,对赵匡胤来说却是危险之地。

赵光义是否弑兄篡位无法得知,但是从其即位后的表现来看,这种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赵匡胤能够黄袍加身,他绝对是个聪明的人。其弟赵光义如果有图谋绝不会没有任何破绽,那赵匡胤也不可能没有任何察觉。

杯酒释兵权这事来看,赵匡胤绝不是嗜杀的人,更何况面对的敌人可能是自己的兄弟。想通过迁都来将这种不确定的危险性化解的可能性是有的。

三、开封的战略位置太差

阴谋论固然有其可能性,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的情况下,我更愿意相信雄才伟略的赵匡胤之所以想迁都洛阳,然后再迁长安,是从战略方面来考虑的。

北宋之前,开封为前朝旧都,非常繁华也有便利的水运条件,但是这里的劣势也非常明显。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在和平年代开封作为都城倒是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在面临强敌来袭的时候,开封就是四战之地,没有山川作为屏障,基本上无险可守。

唯一可以凭借的黄河并不靠谱,冬季有可能会被冰封,而且即使不结冰的情况下,开封也有可能被再水淹一次,毕竟有过先例。

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之后,可以说中原已经门户大开,这种情况下,开封作为都城暂时过渡尚可,作为永久性的国都就有很大的问题了。何况兵变起家的赵匡胤吸取教训,重文抑武。这种情况下,更有地利的洛阳显然要比开封更适合做国都。

相比之下,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虽然不如长安这种坐拥八百里秦川、易守难攻的四塞之地,但其地缘优势却比开封强太多了。我们看一下地形图,即使不懂历史的人都能看出来洛阳的优势。

伊、洛水交汇的洛阳,北有黄河之险,周围被群山环绕,北有太行山、王屋山,东有嵩山,南有熊耳山、伏牛山、外方山,西有崤山、邙山、中条山等,这样好的地缘条件,绝对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进可攻退可守,这么多的朝代把都城建于此地,太能说明问题了。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

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

扩展资料:

洛阳市位于豫西地区与东秦岭褶皱系,地势西高东低,有伏牛、外方、熊耳及崤山四大山脉。伏牛山自西南横贯南部,外方山为东南屏障,熊耳山自西南斜贯中部伸向东北,崤山位于西部。

洛阳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洛河、伊河、涧河、汝河等。黄河为北部界河,过境长97千米;洛河过境长200千米;伊河发源于栾川县南境伏牛山区,在偃师汇入洛河,过境长1753千米。

参考资料:

--洛阳

洛阳的历史如下:

五六千年以前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聚居,从东周起,历东汉、曹魏、本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唐(武后)、后梁、先后有九个朝代都建都于此。秦国初年,身为秦国宰相的吕不韦被封为洛阳十万户侯,他大肆修建洛阳,洛阳逐渐繁华。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正式迁都洛阳,在洛阳城内广建宫殿和台、观、馆、阁。

特点

洛阳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先后共有105味皇帝在这里建立都城,这里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洛阳最负盛名的是”国花“牡丹,洛阳被誉为”牡丹花城“。牡丹和洛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隋朝时期,在唐朝时期洛阳对牡丹的培育便已经趋于成熟了。

洛阳古代建立时最早有记载的叫做豫州,成周,神都,雒阳。

1、豫州。夏代为古九州之一, 

2,成周。西周时期为陪都。

3、神都。武周都城神都。

4、雒阳。东汉时期的都城。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扩展资料: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洛阳市地处九州腹地,河南省西部,是位于中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带,欧亚大陆桥东段,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洛神居住于此。同时,洛阳也是中国3000多年文明的帝都王城,华夏,中华,中土,中原,中州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阳城和河洛文明。

参考资料:

-洛阳

古市古街的历史故事

“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街都是开放式的,和朋友手拉手漫步其中,品味城市文化,这是人潮拥挤的景点所没有的。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是我国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著名古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洛阳的王都气魄,洛阳老城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洛阳城传统风貌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地段,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体现了它特有的历史价值,展示了明清时期的典型风貌,逐步形成了洛阳别具一格的街区特色。

老城历史文化街形成于金中京(公元1214年)是在隋唐东都(创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的东城(位于黄城以东)的旧址上兴建的。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文物资源较为丰富,地上的历史文物保存得较为完整。

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控制范围包括东大街、西大街、兴华街、南大街、北大街、小区街、银基街(均向两侧延伸200米),是洛阳市唯一具有较丰富历史遗存的古城。这里保存了最具中原民居特色的明清古建筑群,与丽景门、府文庙、文峰塔、钟鼓楼等文物景点一起,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旅游景区。

历史文化大街名盖东西大街、南大街与

兴华街共同形成了老城的“十”字街格局,它们是洛阳古城保存较为完整的街区,是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街区。这里的街巷空间,居民院落,传统店铺,古树古木,文物古迹、遗址、河道、桥梁均较好地得到了保存,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是洛阳“老字号”店铺和“风味”特色店铺的集中地,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和情感价值、实用价值。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使居民生活,生产经营的场所,也是国内外游客在洛阳观光购物的最佳去处。

百度网友,谢谢。

洛阳大遗址的历史和文化

洛阳大遗址 在洛河沿岸、东西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5处大型遗址,如此密集的都城遗址,规模之大,时间跨度之长,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罕见。

洛阳片区大遗址群,包含了自夏至唐近三千年中华文明与文化重要起源和发展阶段的大规模遗存,不仅在历史文化内涵上具有一定的文明发展延续性,而且在分布区域上具有显著的关联性,是我国文明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区域。 但是夏林、樊会涛代表在调研时发现,由于隋唐洛阳城等大遗址位于城市建设区和城乡接合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迅速扩大,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基本建设矛盾异常突出,遗址外部环境威胁加剧。

如果保护不善,将面临损害或灭失的危险。为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他们建议:一、加强立法保护;二、加大资金投入;三、工厂和村庄搬迁。

古市古街的历史故事

“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街都是开放式的,和朋友手拉手漫步其中,品味城市文化,这是人潮拥挤的景点所没有的。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是我国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著名古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洛阳的王都气魄,洛阳老城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洛阳城传统风貌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地段,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体现了它特有的历史价值,展示了明清时期的典型风貌,逐步形成了洛阳别具一格的街区特色。 老城历史文化街形成于金中京(公元1214年)是在隋唐东都(创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的东城(位于黄城以东)的旧址上兴建的。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文物资源较为丰富,地上的历史文物保存得较为完整。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控制范围包括东大街、西大街、兴华街、南大街、北大街、小区街、银基街(均向两侧延伸200米),是洛阳市唯一具有较丰富历史遗存的古城。

这里保存了最具中原民居特色的明清古建筑群,与丽景门、府文庙、文峰塔、钟鼓楼等文物景点一起,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大街名盖东西大街、南大街与 兴华街共同形成了老城的“十”字街格局,它们是洛阳古城保存较为完整的街区,是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街区。

这里的街巷空间,居民院落,传统店铺,古树古木,文物古迹、遗址、河道、桥梁均较好地得到了保存,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是洛阳“老字号”店铺和“风味”特色店铺的集中地,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和情感价值、实用价值。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使居民生活,生产经营的场所,也是国内外游客在洛阳观光购物的最佳去处。

百度网友,谢谢。

布达佩斯老城得历史是怎样的

很多人知道布达佩斯是由布达和佩斯两部分组成的,而不知道布达本身还分为布达和老布达 两部分,也就是说,布达佩斯是由佩斯、布达、老布达三部分合并而成的。

从老布达、布达到佩斯,反 映了布达佩斯的千年沧桑。老布达在今日布达佩斯三区阿尔巴特桥西北。

远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人就已在这里建立了 阿奎恩库姆城。 其后,被中国史书描写成“不复自立,乃远引而去”的北匈奴,辗转迁徙,也到过这 里。

据说其统帅阿提拉任命自己的弟弟布达为当地的行政长官。 公元895年,被七个部落举为首领的阿尔巴特率领马扎尔人,越过喀尔巴阡山,占领了多瑙河中游的广大地区。

老布达由他的伙伴库 勒萨率人居住。 佩斯最初是作为渡口出现的,“佩斯” 一词源于斯拉夫语,意为“火炉”,这无疑是指 当地的夏季气温热得像火炉。

12世纪上半叶,老布达与佩斯的发展已相当繁荣。老布达的作用已等于首都,国王经常在此居 住。

后来战乱毁坏了城市。后继的贝劳四世国王吸取了过去不注重修建城堡的教训,着手在老布 达南面即今日的城堡山上,兴建坚固的新城。

从而使多瑙河西岸出现了新建的布达城和老布达两 个部分。 1872年12月22日,佩斯、布达、老布达决定合并在一起,合并后的名称开始叫“佩斯布达”。

后 来有人提出,布达是国王居住的地方,怎么能排在佩斯后面呢?加上“佩斯布达”叫着不顺口,于是 改成了布达佩斯。

洛阳丽景门的历史

09年3月10日,在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几名施工人员正将“丽京门”的匾额卸下,换上“丽景门”的匾额。至此,备受洛阳人关注的“丽京门”和“丽景门”争论有了结果。

据了解,2004年“丽京门”竣工后,不少专家和市民提出了“丽京门”应为“丽景门”。市 有关部门根据历史记载和专家考证,最终确定,“丽京门”应为“丽景门”。

目前,丽景门景区建有天后宫、河洛文化长廊、洛阳帝王史馆等景点以及餐饮、住宿、娱乐设施,成为游客了解洛阳历史风貌的一个窗口。

(丽景门景区办公室主任 乔扬:这个丽京门改为丽景门是根据史料记载,经过历史学家以及广大市民的论证,最后,翻阅史书,翻阅古籍,最后由丽京门正式变为现在的丽景门。)

(丽景门景区管理员 张楠楠:咱们这个也是隋唐城的一个旧址,也是老洛阳城的西大门,古时候也是有一些记载的,改的依据也就是咱们要尊重咱们洛阳的一些文化历史史实,重新再现老洛阳城的古城风貌。)

陕西省中部自古以来就称为关中,因为处在四关之中,关中有古都长安(西安),易守难攻。由三国吴入西晋的大文学家陆机所作《洛阳记》记载,洛阳东有成皋关,南有伊阙关,西有函谷关,北有孟津关,也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洛阳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洛阳是古代大型王朝国都的优先选择之一。洛阳地处中原,位于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之间的过渡带。洛阳以北是黄河,洛水从城南经过,伊水距离洛阳也非常近,水源问题可以解决。再说山势,洛阳北有邙山、东有嵩山,西南有崤山、熊耳山。史称“洛阳控山带河,实为天下形胜。”

具体到四关,先说成皋关。说成皋关你可能不熟悉,《三国演义》里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其实就是成皋关。另外,成皋关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汜水关。虎牢关位于黄河南岸,汜水西岸,呈三角之势。从虎牢关以西至洛阳,约一百多里的路程,再加上洛水的阻隔,只要守住洛水,洛阳东线无忧。

东汉末年,董卓占据洛阳,袁绍等人害怕董卓,不敢进犯。只有曹操自带兵马向西挺进,准备占据虎牢关。曹操认为只要拿下虎牢关,洛水以东就无险可守。等渡过洛水之后,洛阳同样无险可守。公元423年,北魏大军攻下洛阳,同时,魏军还要攻打虎牢。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亲自来攻虎牢,付出巨大代价才拿下虎牢。魏人非常清楚:拿下虎牢,洛阳以东有险可守。虎牢在宋人手上,洛阳早晚也是守不住的。

洛阳以西是函谷关,名气似乎更大。先秦两汉时所谓的关东、关西,其实就是以函谷关为界。不过要说明的是,秦汉魏晋时有三个函谷关。秦国的函谷关是最早的,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代管的灵宝市境内;汉朝的函谷关在秦函谷关以东约150公里;还有曹操所建的函谷关,也位于灵宝境内。一般所说的函谷关,多是指灵宝境内的秦函谷关。不过,不管是哪个函谷关,都位于洛阳以西,居山川形胜之地,对洛阳的西线防守具有重大意义。

洛阳的西南是伊阙关,不怎么出名。但伊阙旁边有一座山,名叫龙门山,龙门山上有一座石窟,称为龙门石窟。名满天下的龙门石窟,也称为伊阙石窟。伊阙地势非常险要,此地横跨伊水两岸,西山是龙门山,东岸是香山。插一句,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的这个“香山”,就是这里。如果有敌军从南线向北进攻伊阙,拿下伊阙后,就可以沿伊水北进至洛水,而洛水的北岸,就是洛阳城。

孟津也是一个“水关”,位于东汉洛阳城东北十几公里的黄河南岸,邙山北麓,自古就是捍卫洛阳的北线重镇,从曹操割据中原开始,为防御北方敌军南下,都要在孟津会集重兵把守。自东汉以后,中原王朝定都洛阳的有曹魏、西晋、北魏(后期)、隋(隋炀帝迁都)、唐(东都、神都)、后唐,孟津关对这些王朝来说就是北大门一样的存在。北大门要是洞开了,管你是魏明帝还是晋武帝,隋炀帝还是武则天,都会惊出一身冷汗。即使不是定都于洛阳的中原王朝,比如五代的梁、晋、汉、周、北宋、金朝(后期)定都于开封,但洛阳要是守不住,开封同样大门洞开。所以,守住孟津关,对这些定都开封的王朝来说,也是北线防御体系的重中之重。

洛阳有四关之险,相较之于平原地带的开封,更容易防守。开封地势过于平坦,无险可守。秦国张仪就说过:大梁(开封)地势四平,可四通天下,又没有名山大川为险,更适合作战。北宋赵匡胤就有迁都洛阳的打算,原因就是开封不易守,洛阳至少据有山河之险。如果迁都洛阳,就不需要那么多兵力固守开封,造成“冗兵”之费。

到了仁宗年间,大臣范仲淹与吕夷简讨论迁都之事,范仲淹的态度是:洛阳有河山之固,开封地势过于低平。如果是太平时期,可以定都开封,一旦天下有事,还是迁都洛阳,有险可守,才是上策。”洛阳在五代、北宋虽然不是正式国都,但一直都是西京建置,是各王朝沿黄河防御体系的重要环节。

据司马迁记载,夏朝人活动的核心地区是河南登封

一、夏朝介绍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但是处于早期国家时期,许多时候他们还无力抵抗猛烈地自然灾害的袭击,因此必须经常迁徙,在历史上留下了夏人活动的许多遗址。夏人的活动的中心范围应该在今天的河南西部,河北南部一带。古籍中所记载的夏代都城。基本在今天的河南山西两省境内。

二、夏朝的兴衰

自大禹以后经过夏启,到太康时期夏王朝开始衰落,曾一度丧失政权,史称“太康失国”。

太康失国,夏朝的政权被后羿所夺。羿是东方部族善于射箭的代表,是有穷氏的酋长。有穷氏是东夷族的一个善于射箭的部族。羿在穷石灭了夏朝,夺取了夏朝的国家政权。穷石是夏朝时期夷族有穷氏后裔的居住点。虽然夺取了国家政权,但是后羿自己仗着善于射箭,不理政事,不用贤人,而用寒浞,立寒浞为相。寒浞利用后羿打猎刚回家的机会,杀死了羿,夺走了他的妻子,生了寒浇和寒豷二子。

夏朝的一个贤臣叫靡,逃到了有鬲氏部落,为了继续打击夏人的势力,寒浞又让浇用兵灭了夏的同盟部落斟寻氏和斟灌氏,封浇于过,封豷于戈。过、戈位于山东莱州一带。

靡自有鬲氏率兵收了两国的余民,杀掉寒浞,立太康的后代少康为王。少康于是恢复夏朝,这就是旧史书上所说的“少康中兴”。

少康以后王位由季杼继承,传说中的季杼作甲(发明了作战时的铠甲),把作甲这一重大军事发明与杼联系在一起,说明杼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

自太康时,夏王朝就逐渐向河洛一带移动,季杼统治时期是夏王朝的盛世。

从杼到孔甲,又经五代六王,夏王朝统治比较稳定。到孔甲时开始转入后期。孔甲三传到夏桀,桀非常暴虐,荒*无度,激起了夏人民极大的愤慨,人民皆诅咒其灭亡。此时商部族从东方兴起,伊尹投靠商汤。商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过程,在夏王朝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商汤乘机伐夏。

商汤又称成汤。为其伐夏经历了长期的准备,商汤首先把都邑迁于亳。商汤占据亳以后,从商至夏多是平川之地。在伊尹的支持下,首先发葛,然后伐夏,得到了夏人的热烈拥护。“十一征无敌于天下”。商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夏王朝经历了14世17王600余年,宣告结束。

洛阳的历史故事,诗人

洛阳的历史故事:1、洛阳牡丹自唐代以来,牡丹之盛,莫过于洛阳,以“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传于世。据有关史料记载,宋代的洛阳牡丹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