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修成《四库全书》,为何世人评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乾隆年间修成《四库全书》,为何世人评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第1张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晓岚等360多位文官编撰、3800多人抄写,历经13年才完成的系列丛书,共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称“四库全书”。这是一项浩大繁秩的工程,看似也是一件伟大的事业,这或许是大多数人的印象。

然而其实不然,鲁迅曾锋利地指出:“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编一部书而已,为何会对古书产生影响?

难道说《四库全书》太过完美,涵盖一切知识,导致其余书籍都失去了意义吗?当然不是这样。另一位民国大师章太炎曾直言道:“乾隆焚书,其阴骘不后于秦也!”

秦始皇焚书坑儒,损毁了大量珍贵的先秦典籍,此前两千余年的文化余韵消失殆尽,这是中国文史一次极为重大的损失。章太炎却认为,清朝乾隆帝焚书比秦皇的行为更加恶劣,再结合鲁迅的话可知,此事与《四库全书》的编纂有很大关系。那么乾隆帝究竟干了什么事,才招来如此舆论?

实际上,《四库全书》是一部内容丰富的著作不假,但它却是“寓禁于征”,它里面记载的是已被整容过的华夏历史,是早已体无完肤的古代文明,它的出现是为了达到清朝长久统治的政治目的。所以,这看似是一场文化繁荣,实则却是一场文明浩劫。

同时,为了读书人不被以前的古书典籍赐予力量,乾隆帝便将古书里面能利用的内容挑拣出来,编成了《四库全书》,转手又把古书焚毁掉。据不完全统计,因《四库全书》而亡的古书达3000余种7万多部。

而显然,编纂完成的这部全书也是经过“洗化”和“消毒”的,因此即便它在规模和内容上都超过了《永乐大典》,但其文史地位却远远不及前者。当然也不能就此否认《四库全书》的丰功伟绩,它的确创造了多项历史记录,也是研究清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永乐大典才是真正的好东西,而四库全书已经是经过和谐的东西了,一个是原版,一个是和谐版,你说哪个好呢?满人是蛮夷,入关以后由于文化缺失而自卑,所以才毁灭中原文化。

王彬主编《清代禁书总述》,收录3236种被满清统治者禁毁的书籍,这些书籍,我们今天多数只能看到书名了,内容完全不得而知。清代乾隆帝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不利的书籍总数,据统计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 馀种、8万馀块。

除了焚毁书籍,满清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目前明代档案仅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朝兵部档案,也有少量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朝的官方文书(其中很多已经被满清修改过)。其余估计不少于1000万份明代档案,已经全部被销毁了。

另外,根据一些近代学者,发现的宋代刻本看,很多描绘金元屠杀的史料,在满清《斯库全书》中,全部遭到了删除和篡改。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在国外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如:此书在世界上第一次记载炼锌方法;“物种发展变异理论”比德国卡弗·沃尔弗的“种源说”早一百多年;“动物杂交培育良种”比法国比尔慈比斯雅的理论早两百多年;挖煤中的瓦斯排空、巷道支扶及化学变化的质量守恒规律等,也都比当时国外的科学先进许多。尤其“骨灰蘸秧根”、“种性随水土而分”等研究成果,更是农业史上的重大突破。

但是,就是这样一部科学著作,也被满清焚毁,而在中国失传。天工开物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但是因为在国内由于满清文字狱而长期失传。在1920年代才从日本传回来。

民国初年,有人去查《云南通志》发现里面说冶炼铜矿的地方引用到一本名叫《天工开物》的书,于是他想看到这本书的全貌,于是到北京的各个大图书馆去搜寻这本书,结果一本都没有找到,又去询问各个藏书家,也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本书。

也就是说在经过清朝将近三百年的统治之后,这本书已经彻底从中国消失,连知道这本书的人几乎都没有,后来这个人偶然在一个日本朋友家发现这本书的日文版,于是他到日本的图书馆去查,这一查不要紧,发现这本书居然英国,俄国,德国,日本,法国都有翻译本,而且法国的还有全译本,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惟独中国没有这本书,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本都没有,后来他在法国国家图书馆里找到《天工开物》的明朝的最初的原刻本,而这个原刻本是所有版本中印制最精美的。然后按照这个原刻本,天工开物才在中国又广为印行,重见天日。 因为中国的大量古籍中存在强烈的“华夷之辩”意识,满清入关后,为巩固作为异族的统治,消灭汉族主体意识,对中国古籍进行了一次集中整理、检查、修改和销毁,即是通称的对“四库全书”的整理。其中凡被认为对满清不利的,进行修改或毁灭。《天工开物》因被认为存在“反满”思想而被销毁。后来《天工开物》由藏于日本的明朝原版重印刊行中国。——《天工开物》在《古今图书集成》略有摘取,在修订《四库全书》由于发现反清思想被压制国内失传。

所以,请诸君明白,满清入主绝非我华夏之福,乃我族五千年来第一大耻辱!其族类亦为我族之敌也!理当愤而讨伐,何来歌功颂德之声!实乃大大的不智!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毁坏书籍的世界,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发生在秦朝,当时秦始皇一统六国,在中国大地上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朝代。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呢?

所谓的焚书坑儒就是指把儒家的典籍都给烧了,把学习儒家文化的儒生都给放进坑里埋了,这当然是一件惨无人道的事情,也是我们后来人不断的谴责抨击秦始皇的一个事情。那么为什么秦始皇要焚书坑儒呢?毕竟秦始皇作为中国第1个大一统的皇帝,应该不会笨吧。

其实是为了掌控老百姓的思想。因为秦始皇当时在全国推行的是法家,也就是用严酷的刑法来规定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一旦民众犯了法就要要用眼科的刑法来惩罚老百姓。而儒家文化在秦始皇看来并不适用当时的中国。

那么秦始皇当时把所有的儒家典籍都给烧了吗?其实并不是的,当时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运动,在全国浩浩荡荡,但是孔子的后人,还是把一部分的儒家典籍,偷偷的藏在一堵墙里面,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情过去了,这堵墙在被人们发现。

也幸好是那一堵墙,因为我们现在留下了很多儒家的书籍,否则儒家文化可能真的就此断绝了。无论在什么朝代,毁坏书籍都是一件很不好的行为,因为书作为文化的载体,很多文化能够不停的在世间流传,就是靠书的传播,一旦把书籍都给毁坏了,一种文化可能就要消失了,这是很不好的事情。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和儒士的事件。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 “焚书坑”及“坑儒谷”遗址

  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

  原因

  1.是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 

  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只是对于坑儒,史学家们现在仍有争论。一般来说有三种看法:第一是历史上并无焚书坑儒一事,这纯属后人的杜撰。持这一观点的是民国时期兴起的“疑古派”,近几十年的出土文物,有力地支持了司马迁《史记》的真实性,从而证明了“疑古派”观点的不成立;第二是的确坑了一些人,不过那只是些方士,或称术士。持这一观点的人,是由于无任何经学根底的涵养,导致不认识术士的术字,而将术士与方士混淆。古籍多通假字,《礼记。学记》云:“蛾子时术之”,术述即是一例。术士即述士,古代学者遵从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信条,学述(学术)而不自造作(创作)。此亦“学术”一词的本源和本义;第三是秦始皇的确活埋了许多秦朝学术界、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 

  3.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制的主张不合时宜。

  影响与评价

  虽维持了秦朝的统治,但也加速了其政权的灭亡 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丞相李斯所始料不及的。

  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虽然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成功;但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不利于社会发展,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并且手法残忍,残暴。

焚书埋儒是后世学者最讨厌的事情之一,每个人都认为这是一场文化灾难,许多古籍和记录在那场灾难中被毁。烧书的主要原因是儒家学者不赞成郡县制,而反对分封制。当时最主要的事情是焚烧哪些,不利于国家统一一些书籍。《山海经》基本上是一个神话和地理的书籍,所以并不包括在内。此外,西汉刘信是第一个整理《山海经》的人。恐怕这本书在秦始皇统治时期仍然以零散的形式存在的,也是不能被烧毁。

它是我国古代先秦时期一部古老的充满神话气息的一部精彩的古籍书。但是这本书的作者不详,现代学者认为这本书并不是一个人口与写出来的,《山海经》每篇的篇章结构都是与众不同的。除了《大荒经》的以下五章之外,它的方位发展顺序不是通常的东、南、西、北,而是违背正常规律的南、西、北、东这样的排列方式。

《山海经》是古代南方人的一部作品,因为在篇章安排上是以南方为首的。但是先秦时期的古籍记载很多,经过现代学者的梳理,没有发现相似的案例。因此凭借这一点就有很少的人相信它,里面除了保存了丰富的神话资料外,还涉及到各种学术的领域,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学等。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所创造的书籍,里面的的内容无奇不有,只有我们想不到。其中包含这丰富珍贵的地理、神话、民俗、科学史、宗教、民族学、医学等学科资料。它的学术价值涉及许多学科。它大量有序地记录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的内容。

秦始皇当时虽然破坏了很多书籍,但是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坑儒。因为当时还有不少有关儒学的史书被流传了下来。虽然当时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第1个封建社会。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君主,但是他还做出过很多令人不满的事情。在史书中,那些史学家对于秦始皇的批判从来没有少过。可以说自古以来秦使皇就是一个需要站在两个方面进行评判的君主。

他的性格是非常残暴的。在他统治秦国这一段时间当中,曾经推行过焚书坑儒。秦始皇当时在秦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这些百姓的思想,把那些有关儒学的史书全部焚毁。据统计当时秦始皇搜集了很多那些古书并且把他们全数销毁,其中还杀了400多位儒生。虽然有这种说法,但是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是完整的。可以说当时秦始皇虽然烧了很多书籍,但是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坑儒。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史书中曾经记载,虽然当时秦始皇烧了很多有关儒学方面的书籍,但是秦国的一些史书他却没有烧毁,当时秦始皇烧毁的书籍,大多数都是其他6个国家的史书。秦始皇的这种举动,让秦国的历史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却让其他6个国家的历史遭到了破坏。再者来说,其实当时那些秦朝的官员可以私自保留一部分书籍。这可以说是对这些秦朝官员的特权,只是当时秦国的百姓不允许再私藏书籍了而已。

当时秦始皇也是有选择的焚烧一些书籍,他并不是把所有的书籍全部都烧毁,他还会让那些比较先进的医书保留下来。因为他知道这些医书中记载的都是人类的智慧,同样也可以推动秦朝医学和农业的发展。

乾隆年间修成《四库全书》,为何世人评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晓岚等360多位文官编撰、3800多人抄写,历经13年才完成的系列丛书,共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