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祠堂群的历史渊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5收藏

无锡惠山祠堂群的历史渊源,第1张

惠山祠堂群内完整地保存着自唐代(公元8世纪)的华孝子祠至1949年在建中的秦周氏贞节祠为止,时间跨度长达1200余年的惠山祠堂群发生、发展过程的历史年轮。惠山祠堂群的发展过程,与无锡较为发达的地域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工商业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并与江南的宗教文化、园林文化、书院文化、泉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民间曲艺和惠山民间泥人文化等,紧密结合成为一个高度复合型的多元文化体系。因此,对无锡惠山古祠堂群及其古老的文化传统风貌、民俗文化、民间工艺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无锡市已启动惠山古镇保护工程,将惠山古镇祠堂群,惠山横街,惠山直街并为为惠山古镇文化旅游步行街,并将惠山古镇祠堂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那时惠山古镇将是无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惠山区的前身为“华夏第一县”——江苏省无锡县,是著名的中国古代吴文化发源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当代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

3000多年前,公元前12世纪,商末。周大王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礼让王位,南奔荆蛮,定都梅里(今梅村镇),建立勾吴国。无锡县成了江南吴文化的发源地。

300多年前,公元15世纪中叶,明代后期。无锡县被称为“布码头”、“丝市”。200多年前,公元16世纪中叶,清代中叶。无锡县被称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

100多年前,公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锡县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70多年前,公元20世纪20年代,无锡县成为苏南的经济中心。

60多年前,公元20世纪30年代,无锡县工业产值仅次于上海、广州,居中国第三位,被称为“小上海”。

30多年前,公元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无锡县成为中国乡镇工业的发祥地。连续十多年排名,中国各县(市)之首,被称为“乡镇企业的王国”。

2001年2月,因适应无锡市建设特大城市之需,国务院、江苏省委和省政府批准无锡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锡山市而增设惠山区。

惠山古镇

惠山古镇地处无锡市西、锡山与惠山的东北坡麓,海拔高8米,东经120°16’、北纬31°34’。距市中心仅25公里,京杭大运河紧靠其北流经。无锡史前文化距今已4000余年,有锡山先民施墩遗址。 它以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美、古祠堂群密集分布为特色,是无锡老街坊风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区。200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惠山古镇祠堂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惠山古镇已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录名单。 古镇的文化底蕴丰厚,大运河支流惠山浜直达古镇腹地。两岸历史文物林立,人文荟萃,又是无锡地名的发源地“无锡锡山山无锡”。 惠山古镇各行业会所占一定数量,其中山货公所、耍货公所、石作公所、盐业公所、建筑业行会,婺源会馆等。成为古镇亮点。惠山古镇具有水陆二条交通线,水路由京杭大运支流三里至古镇腹地,陆路离城五里,交通十分便利。2018年1月,无锡惠山古镇加入江南水乡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

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曾十三次来的古镇叫惠山古镇。古镇位于无锡西部,锡山和惠山的东北坡,水陆两通。背靠京杭大运河,运河支流出三里路就到惠山,两岸历史文物古迹无数。陆路离城也非常近。

为什么康熙、乾隆对惠山如此情有独钟呢?这和无锡的历史有关,无锡历史文化源远流长,4000年前就已经有锡山史前文化存在,而惠山古镇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异常幽美。康熙乾隆都在此留下墨宝和点评。古镇有座千年古寺,建于南朝时期,门前的银杏树已经有600多年历史。枝繁叶茂,老当益壮。乾隆帝最喜到这里来煮茶品茗,谈古论今,闲议朝事古寺内的泉水甘甜清纯,号称天下第二泉,江南盛产茶叶,配上这极品泉水真,品尝之余观周围水上廊远,假山延伸,流水淙淙,树木葱葱,如此美景如何不让人流连忘返呢?

寄畅园是惠山古镇的又一美景。园林美景集江南园林之大成,乾隆南巡回京后,曾模仿此园在清漪园(今颐和园)建造了惠山园,置身其中如常年置身在江南般。

惠山古镇还有很多祠堂,其中范文正公祠规模最大,建筑为宋朝风格。历史文化比比皆是,到古镇犹如徜徉在历史文化长河之中。由于古镇历史文化悠久,出现了很多民间工艺品,比如无锡的“锡绣”,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无锡的留青竹刻,以及泥人。怪不得康熙、乾隆如此钟爱此地了。

惠山寺,位于惠山秀嶂街(今惠山直街和横街交接处),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它的前身是南朝刘宋司徒右长史湛挺创立的“历山草堂”。当时他归隐在历山(惠山),与南朝的南平王刘烁以诗章酬和,齐江淹亦有继作,后人把他们的诗作列于壁间。刘宋景平元年(423年),把历山草堂改作僧舍,称“华山精舍”。元徽(474年——476年)间,沙门僧显,从京师(今南京)入吴地,在“华山精舍”休息过,这是最早而有名望的高僧。梁朝大同三年(537年),把华山精舍改为“慧山寺”。寺僧陈大德建大同殿,又名“法云禅院”。唐朝会昌(841年——846年)间,寺毁,唐朝大中(847年——859年)期间重建。北宋至道(995年——997年)间,赐额“普利院”。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赐给名相李纲作 “功德院”。宋绍兴元年(1131年),把该院赐给信安郡王孟忠厚,祀昭慈圣宪孟太后,改额“旌忠荐福寺”,赐铜印一颗,上镌“旌忠荐福功德禅院之印”,元朝末年被毁,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僧普真重修。永乐五年(1407年)僧怀祖又修建。正统十年(1445年)被火烧毁。巡抚周忱,知县项伾重建。万历二十三年(1959年),有个唐裕的,挟妓游春,竞放火炮,炮火飞上殿脊,殿被焚毁,次年吴申锡捐千金重建,他的儿子澄时又造了禅堂和不二法门。康熙于二十三年(1684年)南巡时,至惠山寺,在漪澜堂品泉。第二年,无锡人周宏词力加修治,题额为“圣敬式临”。后来,乾隆六次到惠山,在秦园和竹炉山房休息,写了不少诗词,题了不少匾联,还特地为“惠山寺”题额。清朝感丰至同治年间,李鸿章的淮湘军曾与太平军在江南一带激战,惠山的寺院毁于战火,仅存寺门匾额。后来,李鸿章在惠山寺的废墟上建立了“昭忠祠”,辛亥革命后改为“忠烈祠”。

由于惠山寺坐落在名胜之地,声誉早已随着天下第二泉的美名而满天下。它早在唐宋之时,就香火不绝,盛极一时。寺院范围包括整个愚公谷和寄畅园,僧舍就有一千零四十八间之多。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以至帝王将相,在经过京杭大运河时,都要在惠山寺逗留。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对惠山寺进行了全面整修,1954年重新设计改建了“古华山门”和二山门,非常壮严古朴。现在惠山寺还保留着古迹和建筑物有古华山门、唐宋石经幢、金刚殿、香花桥和日月池、金莲桥和金莲池、御碑亭、听松石床、古银杏树、大同殿、竹炉山房和云起楼等。

惠山原属甲山郡,1954年建立两江道后成为道府。

惠山原为小山村,朝鲜战争结束后成为朝鲜北部林业基地。

惠山建有造纸、木材加工和亚麻纺织工业等,是鸭绿江水运的起点。

2005年,修建了现代化剧场,街道和公路也翻新。建有白头山地区体育村,占地面积约2,480,000平方米。

无锡惠山祠堂群的历史渊源

惠山祠堂群内完整地保存着自唐代(公元8世纪)的华孝子祠至1949年在建中的秦周氏贞节祠为止,时间跨度长达1200余年的惠山祠堂群发生、发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