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熙关于魏晋六朝文学的书名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1收藏

王运熙关于魏晋六朝文学的书名是什么?,第1张

  六朝乐府与民歌 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7月版。

  乐府诗论丛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版。

  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文心雕龙探索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与杨明合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

  乐府诗述论(含《六朝乐府与民歌》、《乐府诗论丛》、《乐府诗再论》3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

  《文心雕龙译注》(与周锋合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

  《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增补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论文类:

  1、《乐府前溪歌杂考》,《国文月刊》75期,1949年

  2、《离合诗考》,《国文月刊》79期,1949年

  3、《论六朝清商曲中之和送声》,《国文月刊》81期,1949年

  4、《说黄门鼓吹乐》,《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6期,1954年5月10日

  5、《吴声、西曲中的扬州》,《文学遗产增刊》第1辑,1955年

  6、《七言诗形式的发展和形成》,《复旦学报》1956年第2期

  7、《论〈孔雀东南飞〉的产生时代、思想、艺术及其问题》,《语文教学》1956年第12期

  8、《从诗论看我国古代叙事诗不发达的一种原因》,《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87期,1956年1月8 日

  9、《汉代鼓吹曲考》,《复旦学报》1957年第1期

  10、《南北朝乐府中的民歌》,《语文教学》1957年第9期

  11、《释〈河岳英灵集序〉论盛唐诗歌》,《复旦学报》1957年第2期

  12、《乐府民歌和作家作品的关系》,《文汇报》1959年7月7日

  13、《蔡琰与〈胡笳十八拍〉》,《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268期,1959年7月5日

  14、《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色和当时诗风的关系》,《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362期,1961年5月7日 15、《孔稚圭的〈北山移文〉》,《文汇报》1961年7月29日

  16、《萧统的文学思想和〈文选〉》,同上副刊第378期,1961年8月27日

  17、《范晔〈后汉书〉的序和论》,《文学遗产增刊》第10辑,1962年

  18、《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精神》,《文汇报》1962年1月27日

  19、《〈文心雕龙〉风骨论诠释》,《学术月刊》1963年第2期

  20、《刘勰为何把〈辨骚〉列入“文之枢纽”》,《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475期,1964年8月23日

  21、《略谈严羽和他的诗歌创作》,《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520期,1965年8月15日

  22、《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文艺论丛》第4辑,1978年

  23、《略谈乐府诗的曲名、本事与思想内容的关系》,《河南师大学报》1979年第6期

  24、《论建安文学的新面貌》,《郑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

  25、《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局限及其历史原因》,《山西师院学报》1979年第4期,收入同上书。

  26、《刘勰论文学的作用和思想政治标准》,《广西师大学报》1979年第4期。收入《文心雕龙探索》

  27、《刘勰对汉魏六朝骈体文学的评价》,《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

  28、《从〈文心雕龙·风骨〉谈到建安风骨》,《文史》第9辑,1980年

  29、《钟嵘〈诗品〉陶诗源出应璩解》,《文学评论》1980年第5期

  30、《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文学批评中的文质论》,《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第2期

  31、《钟嵘〈诗品〉与时代风气》,《文学评论丛刊》第9辑,1981年

  32、《〈文心雕龙〉的宗旨、结构和基本思想》,《复旦学报》1981年第l期

  33、《全面地认识和评价〈沧浪诗话〉》,《古典文学论丛》第2辑,齐鲁书社1981年

  34、《〈文心雕龙·原道〉和玄学思想的关系》,《文学评论丛刊》第18辑,1983年

  35、《从〈乐府〉〈谐隐〉看刘勰对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态度》,《柳泉》1983年第l期

  36、《〈文心雕龙·风骨〉笺释》,《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2辑

  37、《刘勰的文学历史发展观》,《文心雕龙学刊》第l辑,1983年

  38、《〈物色〉篇在〈文心雕龙〉中的位置问题》,《文史哲》1983年第2期

  39、《从〈文选〉选录史书的赞论序述谈起》,《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83年11月1日

  40、《刘勰论宋齐文风》,《复旦学报》1983年第5期

  41、《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

  42、《从文论看南朝人心目中的文学正宗》,《文学遗产》1984年第4期

  43、《谈谈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方法》,《复旦学报》1984年第5期

  44、《〈文心雕龙〉产生的历史条件》,《文史》第22辑,1984年

  45、《〈文心雕龙·序志〉“先哲之诰”解》,《复旦学报》1985年第l期

  46、《读〈文心雕龙·神思〉札记》,《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第l期

  48、《刘勰论文学作品的范围、艺术特征和艺术标准》,《文心雕龙学刊》第3辑,1986年

  49、《钟嵘〈诗品〉论奇》,《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86年7月29日

  50、《汉魏六朝的四言体通俗韵文》,《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4辑,齐鲁书社1986年。收入《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增补本

  51、《应当重视对〈文选〉的研究》,《江海学刊》1988年第5期

  52、《〈文选〉选录作品的范围和标准》,《复旦学报》1988年第6期

  53、《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体”》,《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丛》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潮1988年

  54、《刘桢评传》,《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第l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

  55、《谈前人对刘桢诗的评价》,《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14辑,1989年

  56、《刘勰文学理论的折中倾向》,《暨南学报》1989年第1期

  57、《刘勰对东汉文学的评价》,《文心同雕集》,成都出版社1990年

  58、《谢惠连体和<西洲曲>》,《江海学刊》1991年第1期

  59、《讽喻诗与新乐府诗的关系和区别》,《复旦学报》1991年第6期

  60、《释·‘楚艳汉侈,流弊不还”》,《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61、《相和歌、清商三调、清商曲》,《文史》第34辑,1992年

  62、《读司空图<注愍征赋述>、<注愍征赋后述>》,《中国文化》第8期,1993年

  63、《<文选>简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文选全译》前言

  64、《读汉乐府相和、杂曲札记》,《中华文史论丛》第55辑,1995年

  65、《说<文心雕龙·序志>的一段话》,《文心雕龙研究》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66、《简论唐传奇和汉魏六朝杂传的关系》,《中西学术》第2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67、《<文选>所选论文的文学性》,《古籍研究》1997年第7期

  68、《<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我见》,《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9、《郭茂倩与<乐府诗集>》,《学术集林》第14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70、《古文论研究应当重视作家作品的评论》,《江海学刊》1998年第3期

  71、《谈<文心雕龙>的<风骨>、<通变>》,《文史》第49辑,1999年

  72、《读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学林漫录》1999年

  73、《研究〈文心雕龙〉应全面了解其作家作品评价》,《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学苑出版社2000年

  74、《〈文心雕龙〉为何不论述汉魏六朝小说》,《庆祝王元化教授八十岁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75、《刘宋王室与吴声、西曲的发展》,《文史》第60辑,2002年

  76、《谢庄作品简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77、《文质论与中国中古文学批评》,《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陈高华、陈智超)·魏晋南北朝史史料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史史料

第一节史料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百年间,在政治上是四分五裂和南北对立的时期,但在史学上却是光辉灿烂、很有成就的历史时代。我国古代长时期内经史不分。东汉以后史书日增,据《隋书· 经籍志》介绍,曹魏时,秘书监荀勖(续)始著《新经》,将各类书籍分成甲、乙、丙、丁四部,用以总括群书。历史书籍分属于丙部。东晋元帝时,李充重分四部书时,把《史记》等书改归乙部。此后,宋文帝时,谢灵运造四部目录,齐永明时,谢胐(诽)造四部书目,梁任昉编四部目录,都是区分为经史子集四部。这种分类办法,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梁武帝时,“笃好坟史”的阮孝绪所撰《七录》,最先在纪传录中把史部详细分为十二目[1] 。其后,《隋书· 经籍志》再将史部书分为十三类。由此可见,以史部为书名是始于魏、晋以后。宋文帝时设立学校.有学生百余人,分置儒、玄、史、文四科[2],史学科由何承天所立。史学的分立正是史学日趋发展的反映。

当然是《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最为著名了。除《诗经》、《楚辞》外,凡先秦魏晋南北朝各代的诗歌谣谚概予收录,详注出处及版本异文,每位诗作者前均列小传,是研究中国诗歌史的重要参考书。裒集先秦、汉、魏、六朝诗歌的总集,明代有冯惟讷的《诗纪》,近代有丁福保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前者失之芜杂,真伪不辨;后者虽然力纠前失,但匡谬未尽,又失收先秦的歌谣逸诗。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