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籍中记载的方剂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古医籍中记载的方剂称,第1张

古医籍中记载的方剂称古方。

方剂中方指医方,剂,古作齐,指调剂,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最早的方剂。方剂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部分组成。

现代科学技术为方剂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和剂型研制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临床应用方面,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 广泛使用古今方剂。对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等疾病以及传染病、肿瘤等都有较显著的疗效。

附子10就够了。学中医不需要死板,譬如人吃饭,二两大米,一两猪肉,许于青菜,一点点辣椒。其实这就是7配伍。附子就等于辣椒。吃一顿饭加起来大约半斤左右,难道你吃药的份量还要比吃饭多?那就出问题了。总之,人各有异,随机应变吧。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为什么不传?因为没有固定的。

补剂为方剂学名词,是指具有补益作用的方剂 。补剂系十剂之一,用补益药物组成,具有治疗阴阳气血诸虚证之功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本草纲目·序例》:“生姜之辛补肝,炒盐之咸补心,甘草之甘补脾,五味子之酸补肺,苦柏之苦补肾。又如茯神之补心气,生地黄之补心血;人参之补脾气,白芍药之补脾血;黄芪之补肺气,阿胶之补肺血;杜仲之补肾气,熟地黄之补肾血;芎之补肝气,当归之补肝血之类,皆补剂。不特人参、羊肉为补也。”十剂原是北齐徐之才按功用归类药物之方法,为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10类方剂的合称,宋《圣济经》于每种之后添一剂字,变为方剂功用分类法。

详见百科词条:补剂 [ 最后修订于2015/11/16 10:24:58 共35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补肾汤简介

小编今天要和大家聊一下古籍中的补肾汤。补肾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起源于古代,主要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各种症状。据传说,补肾汤最早出现于《伤寒杂病论》中,是由张仲景所创。补肾汤的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枸杞子、山药、茯苓等中药材,这些草药都有很好的补肾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如果你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太好,特别是肾虚方面的问题比较明显,那么建议你可以去医院看看。在三甲医院,你可以找到很多专业的医生,他们会根据你的症状和身体状况,给你制定出一份科学的治疗方案。而且,如果你需要用到中药治疗,医院里也会有专业的药师,他们会根据你的体质和病情,为你调配出合适的中药方剂。

在治疗肾虚方面,肌克祛痘膏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肌克祛痘膏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品牌产品,它主要是用于治疗青春痘、痤疮等皮肤问题,但是它的成分中也含有很多对肾虚有帮助的成分,例如当归、黄芪、枸杞子等,可以通过外用的方式,为肾脏提供一些必要的营养物质,起到一定的补益作用。而且,肌克祛痘膏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很多人使用后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最后,小编还要提醒大家,如果你需要用到中药治疗,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和药师。因为中药的使用和剂量需要非常严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另外,如果你使用药物后出现了不适,一定要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目录 1 拼音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盐煎散 21 处方 22 炮制 23 功能主治 2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盐煎散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杨氏家藏方》卷五:盐煎散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医方类聚》卷九十引《经验良方》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6 《直指》卷十八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8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局方》卷三(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医略六书》卷十九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功效 114 主治 115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116 制备方法 117 各家论述 12 《医学入门》卷七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125 加减 附: 1 古籍中的盐煎散 1 拼音

yán jiān sǎn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盐煎散

21 处方

草果仁(去皮煨)、缩砂(去壳取仁)、槟榔(炮)、厚朴(去粗皮)、肉豆蔻(煨)、羌活(去芦)、苍术(米泔浸二宿)、陈皮(去白)、荜澄茄、枳壳(去瓤麸炒)、良姜(油炒)、茯苓(去皮)、大麦芽(炒)、茴香(炒)、川芎(洗)、甘草,各二两。

22 炮制

上件碾为细末。

23 功能主治

治男子、妇人一切冷气,攻冲胸胁,及前后心连背膂疼痛,转项拘急,或脾胃虚冷,不思饮食,时发呕吐,霍乱转筋,脐腹冷疼,泄泻不止,及膀胱成阵刺痛,小肠气吊,内外肾疼。

又治妇人血气刺痛,血积血瘕,绕脐撮痛,并皆治之。

2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入盐一字,同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之。

25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盐煎散

31 处方

草果仁(去皮,煨)缩砂(去壳,取仁)槟榔(锉,炮)厚朴(去粗皮)肉豆蔻(煨)羌活(去芦)苍术(米泔浸二日)陈皮(去白)荜澄茄 枳壳(去瓤,麸炒)良姜(油炒)茯苓(去皮)大麦芽(炒)茴香(炒)川芎(洗)甘草(燎)各60克

32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

33 功能主治

温中燥湿,下气止痛。治脾胃虚冷,湿阻气滞,胸胁连背疼痛,转项拘急;或不思饮食,时发呕吐,霍乱转筋,脐腹冷痛,泄泻不止;及膀胱阵阵刺痛,小肠气吊,内外肾痛;又治妇人血气刺痛,血积血瘕,绕脐撮痛。

3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220毫升,入盐1匙,同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之。

35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4 《杨氏家藏方》卷五:盐煎散

41 处方

川楝子(麸炒,去核)青橘皮(去白)草乌头(炮,去皮、脐)茴香各等分

42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

43 功能主治

温中止痛。治冷气攻冲,心腹刺痛。

4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人盐少许,煎至120毫升,空腹时温服。

45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五

5 《医方类聚》卷九十引《经验良方》 51 方名

盐煎散

52 组成

青皮(去白)1钱半,肉桂(去皮)1钱半,干姜(炮)1钱半,茴香(炒)半钱,南木香半钱,益智仁半钱,川乌(炮)半钱,甘草(炙)少许。

53 主治

小肠久积寒气筑痛。

5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大盏,盐1捻,煎7分,空心服。

6 《直指》卷十八 61 方名

盐煎散

62 组成

益智仁1两,白芷1两,白干姜(炮)1两,茴香(炒)1两,甘草(炙)1两,天台乌药(去心)1两,香附(净)1两,槟榔半两,麻黄(去节)半两,川芎半两,枳壳(制)半两,青皮1两半。

63 主治

小肠气吊,腹中成阵刺痛,兼治风证。

6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盐少许,水煎,食前服。

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7 《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71 方名

盐煎散

72 组成

川乌头4两(去皮,生用),益智子(去皮)3两,青橘皮2两,白姜1两半(炮),舶上茴香1两。

73 主治

小肠虚冷,小腹疼痛不可忍。

7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入盐煎5分,热呷。

7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8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81 方名

盐煎散

82 组成

乌头(水浸3日,炮裂,去皮脐),茴香子(炒)1两,附子(水浸3日,炮裂,去皮脐)1两,楝实7枚(炮),青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干姜(炮)1分,木香1钱,硇砂(去砂石)1钱,荜澄茄半两。

83 主治

脾脏冷气攻脏腑不调,心腹撮痛,及下元久冷。

8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七,水8分,入盐煎至4分,空心、食前和滓温服。

8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9 《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 91 方名

盐煎散

92 组成

草果仁(去皮,煨)2两,缩砂(去壳,取仁)2两,槟榔(炮,锉)2两,厚朴(去粗皮)2两,肉豆蔻(煨)2两,羌活(去芦)2两,苍术(米泔浸2宿)2两,陈皮(去白)2两,荜澄茄2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良姜(油炒)2两,茯苓(去皮)2两,大麦芽(炒)2两,茴香(炒)2两,川芎(洗,锉)2两,甘草(爁)2两。

93 主治

男子、妇人一切冷气,攻冲胸胁,及前后心连背膂疼痛,转项拘急;或脾胃虚冷,不思饮食,时发呕吐,霍乱转筋,脐腹冷疼,泄泻不止,及膀胱成阵刺痛,小肠气吊,内外肾疼。

9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半,入盐1字,同煎至8分,空心、食前服之。

9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0 《局方》卷三(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101 方名

盐煎散

102 组成

良姜(炒)12两,苍术(去皮)12两,缩砂(去皮)5两,茴香(炒)5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2两,丁皮2两,橘红10两,甘草(炒)6两,青皮(去白)4两,山药半斤。

103 主治

男子、妇人一切冷气,攻冲胸胁,及前后心连背膂疼痛,转项拘急;或脾胃虚冷,不思饮食,时发呕吐,霍乱转筋,脐腹冷疼,泄泻不止;及膀胱成阵刺痛,小肠气吊,内外肾疼。

10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半;入盐1字,煎至8分,空心食前服。

10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1 《医略六书》卷十九 111 方名

盐煎散

112 组成

槟榔1两半,厚朴1两半(制),草果1两(炒),良姜1两,澄茄1两,甘草5钱,青皮1两半,陈皮1两半,葛根1两半。

113 功效

温中破滞。

114 主治

冷气攻冲,胸腹刺痛,脉沉者。

115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入盐少许,煎服。

116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17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澄茄温中散冷,良姜暖胃驱寒,槟榔破滞气,厚朴除腹满,草果散寒消滞,甘草和胃缓中,青皮破气平肝,陈皮利气调胃,葛根升阳开胃,入盐润下以降逆也。俾逆气平而肝胃调,则清气升而浊气降,其胸腹冷气无不散,攻冲胸腹无不平,何刺痛之不瘳哉。此温中破滞之剂,为冷冲胸腹刺痛之专方。

12 《医学入门》卷七 121 方名

盐煎散

122 组成

当归、川芎、芍药、三棱、莪术、青皮、枳壳、茯苓、厚朴、神曲、麦芽、小茴、木香各等分。

123 主治

男妇形寒饮冷,胸胁心腹(疒丂)痛,及膀胱小肠气痛。

124 盐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葱白1根,食盐少许,水煎服。

125 加减

冷痛,加官桂。

古籍中的盐煎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指南总论卷下]论诸气证候

先用疏导发散,可与苏子降气汤、五苓散、蟠葱散、盐煎散、川楝散、大沉香丸,茴香丸,仍炒茴香烧盐细嚼,

《丹溪心法》:[卷四]破滞气七十九

,此七者皆能致疾,寒气郁于中作痛者,以七气汤、盐煎散、东垣升阳顺气汤。逆者抑之,以木香流气饮、降气

《普济方》:[卷二十脾脏门]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

出油尽)上内嚼三丸。烧生姜盐汤下。温酒下亦得。盐煎散治脾脏冷气。攻脏腑不调。心腹撮痛。及下元久冷。

《普济方》:[卷二百四十九疝门]小肠气

两)砂没药对醋炙)附子(一末。醋面糊和丸。如梧盐煎散治小肠气吊。腹中成阵刺痛。兼治风证。益智仁白芷

《证治汇补》:[卷之二内因门]气症

君臣佐使的概念君臣佐使为方剂学术语。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君臣佐使的分工方剂是单味药向多味药使用发展的结果。“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组方的目的是通过药物的合理配伍,既提高药物疗效,又降低毒副作用,并能适应复杂病情的需要,扩大治疗范围。然而,组方并非药物的简单堆砌和药效的单纯相加,而是根据疾病的需要,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组成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规定适当的剂量而组成。在药物配伍组成方剂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医组方理论,前人将其概括为“君、臣、佐、使”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方剂中药物主次从属的地位,对遣药组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是指导分析研究古今有效成方,以及临床创制新方的依据。组成方剂的药物可按其在方剂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称之为君、臣、佐、使。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臣药是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或是针对兼病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有3种意义:一是佐助药,是加强君、臣药的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二是佐制药,是减轻或消除君、臣药峻烈之性或毒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是根据病情需要,在方中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是引经药和调和药。在组方体例上,君药宜少,一般只用一味,若病情比较复杂,亦可用至二三味。君药不宜过多,多则药力分散,而且互相牵制,影响疗效。臣药可多于君药,佐药常常多于臣药,而使药则一二味足矣。总之,在一首方剂中,君药是不可缺少的,而臣、佐、使是否均需具备,以及其药味的多少,则应根据病情和治疗的需要以及所选药物的作用来决定。以治疗伤寒表证

详见百科词条:君臣佐使 [ 最后修订于2016/6/15 4:47:47 共89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必效方为方剂名,出自《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

详见百科词条:必效方 [ 最后修订于2016/1/20 18:33:08 共14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必效方如下:

下一页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古医籍中记载的方剂称

古医籍中记载的方剂称古方。方剂中方指医方,剂,古作齐,指调剂,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