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和七仙女,史书古籍里真有吗?
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人们在津津乐道传说的同时,对 历史 上究竟有没有董永?以及董永究竟是哪里人?更喜欢刨根问底。
尽管是传说故事,但在古代史书古籍里还真有所记载。
《汉书·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记载,董永的曾祖父董忠,是汉宣帝的侍卫公元前66年,在平息霍光之子霍禹谋反事件中有功,被朝廷封为“高昌侯”,赐千户。后其子董宏、孙董武、曾孙董永世袭继承爵位。属“千乘人”的官宦富豪。因董宏“佞邪”而剥免了封位,星转斗移,到董永这辈已一贫如洗,成了“穷小子”。
晋朝干宝著的《搜神记》中,“永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意思是:董永早年死了父亲,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耕田种地,董永推车跟着帮父亲料理农事。后来父亲死了,没钱埋葬,只好卖身为奴,换些钱粮,为父亲操持丧事。
在《搜神记》里,董永是个汉代农民,而且还是个“穷小子”,属于生活在 社会 最底层的“贫下中农”。
不管是由“千乘人”变为穷小子,还是压根儿就是个穷小子。董永,在 历史 上都是真实的。
董永能被后人传颂,除了找了个“七仙女”当老婆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董永是孝子。他卖身葬父的行为,符合古代传统道德思想,值得人们赞誉和推崇。就是放到现今 社会 ,那也应该是值得褒奖的“道德模范”。
至于“卖身葬父”,这也是有根据的。“卖身葬父”的最早版本是汉代刘向的《孝子传》。而且记述得十分详细:前汉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无钱还君,以身作奴······。因刘向的《孝子传》佚失,后晋干宝的《搜神记》,宋《太平御览》等都有相应转引。
下面我再着重说说史书古籍对“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记载。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发生在董永“卖身葬父”之后。最早提及“董永遇仙”的是曹植在悼念父亲曹操的《灵芝篇》。其中写道:“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最早对“董永遇仙”作开放式生动描述的,还是《搜神记》。原文为:“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大概意思是,董永卖身葬父后,在去债主家打工还债的路上,遇到一个漂亮姑娘,姑娘主动提出要做他老婆。董永推脱不过,遂答应姑娘,结为夫妻。
更为生动的是,姑娘随董永到了债主家,跟董永一起打工还债。打工还债中,男耕女织。七仙女成了“日织千丈”的“天之织女”。
织女,在古代文献里究竟是什么人?司马迁的《史记· 天官书》中说“织女,天之孙也。这让人们又联想到另外一个神话故事——《牛郎织女》。这牛郎的媳妇也是织女啊。
在早期传说中,董永和牛郎的妻子都是”织女“。那天帝的孙女,怎么可能既是董永的老婆,又是牛郎的妻子呢?怎不”1女嫁2夫“了?这可有悖伦理啊! 于是,在隋唐时期,”人仙之恋“符合道德伦理,人们借天上有三颗织女星,把一织女,换说成”三织女“。为了让”三织女“深入人心,古人还借用了《史记·殷本纪》中”三人行浴“的传说,演绎出”三织女浴于池“的故事。这样一来,董永跟牛郎就成”连襟“了。你说有趣不?
最后,我再说说董永究竟是哪里人?
隋唐之前, 历史 上的”千乘人“董永是山东人;到了唐代,因《董永变文》里面有”孝感先贤说董永“,董永成了湖北孝感人;宋代以后,董永又成了“江苏人”、“安徽人”、“河南人”、”河北人“、“山西人”等等。其中,董永是“江苏人”更有说服力。因为“家住丹阳,姓董名永”嘛!可江苏有三个丹阳。一是镇江丹阳;二是南京旁边的安徽当涂小丹阳;三是东台的丹阳。更有说服力的当然是镇江丹阳。因为明嘉靖唱本《织锦记》里明明写着:“董永,字延年。润州丹阳县董槐村人”。
作为土生土长的丹阳人,我更相信,董永是我们镇江丹阳人。
(吴志阳)
太岁是什么
一次偶然发现,引出千古传说;
一块奇特肉团,
掀起轩然大波;
有人说它长生不老,
有人说它太岁出世,
它究竟是什么?
请收看《走近科学》――破解太岁之谜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的意思呢就是用鸡蛋碰石头,比喻触犯那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人和事。这句话我们经常听说,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出自哪里,那么,太岁到底有没有?如果有的话,它又长成什么样子?恐怕就更没有人说清楚了。但是在10多年前,在陕西周至县发现了一个不明生物体,当地人都把它说成是太岁出世。那么这个不明生物体是传说中的太岁吗?
1992年8月22日,陕西周至县农民吴凤莲和儿子杜战盟到渭河边上去打捞因山洪暴发而冲入河中的浮柴,
采访 吴凤莲:我们这没有柴火烧,只要河里一发水,河里就从山里飘下来树枝,我们就到河里去捞柴火烧。
上午9时许,他们突然看见湍急的河水中有一大块黑乎乎的东西,儿子杜战盟跳入齐腰深的水中一把抱住此物,将其拖到岸边,将它放在沙滩上仔细察看和触摸。
采访:吴凤莲 大概就是圆的,长长扁形的,黄黄的好像牛身上的皮,就那样子,端起来就像河里的鹅卵石。当时我把它当成是牛腿上的一块肉,在泥里水里不敢动,我拿脚踏。
由于渭河经常发大水,有时就从上游冲下死牛死猪等动物尸体,开始的这次发现并没有引起吴凤莲母子的注意。所以她们没有把发现的不明物带回家。但是过了三四天,吴凤莲改变了主意。原来在村里人们经常把动物的死尸,埋到地里当肥料使用。吴凤莲觉得那个肉团可以拿回来埋到自己地里。于是决定再去看看。然而没想到那里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
采访 吴凤莲:后来时间长了,水落下去了,在干河滩上搁着,已经隔着四天了,三天以内河的死鱼就已经生虫了,那个东西旁边光溜溜的,什么东西都没有。
看到这个东西在三伏天里既没有烂掉也没有招蚊虫,吴凤莲母子觉得这个肉团有点奇特。于是她们把东西搬回来以后,并没有把它埋到地里,而是把它洗干净以后,放到一口大铁锅里。一个星期以后,令人没想到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采访 吴凤莲:(一个星期以后), 发现它大了,有些人就猜想它可能长,这是个活物,大小据我来看,周围一圈大了两寸。
据吴凤莲回忆,当时刚搬回来的时候她们称的重量是20多公斤,这次称过以后,发现长到了35公斤。几天时间竟然长了10多公斤。看来他是块活肉。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既然是肉的话,能不能吃呢?
采访 吴凤莲:我拿了刀子割开了它 ,一割,一看里面,像是白肉,我跟我的孩子说:这怎么像肉一样。我和我孩子一商量,割了一块,放到炉子上熬。割了一块肉,有二两重,倒了一瓢子水,熬了一个多小时,就熬化了,提起来就像面糊糊,是粘稠的。孩子搁点糖,喝了然后就对我说没有什么味道,我说没有什么味道,就没有什么坏处,只有好处,要是有坏处,人心里就发恶心,这个可没有。
据吴凤莲介绍,后来他们在食用了“肉团”后的几天时间里,都神清气爽、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而且,在蚊蝇多如牛毛的三伏天,放置这个“肉团”的屋子里一个蚊蝇也没有。没过几天,吴风莲家发现宝物的消息传遍了当地。许多村民都来割肉。其中有个村民切下来100克重的一块,没想到几天时间就长了一倍。更为奇怪的是这个“肉团”原来割下来几块肉的地方没过几天便又重新长好。有的人就说这是传说中的太岁,谁吃了就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那么这个肉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生物体,它是否是传说中的太岁呢
陕西周至县发现不明生物体的消息,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传开,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而这些报道也引起了西安一些科研机构和院校的重视。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因为当地村民传说这就是太岁,因为太岁本来就是一个带有迷信色彩的一个东西,然后各种各样的说法很多很多。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社会上打电话的,各界打电话的,问询的人特别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西安)市科委指示西北大学尽快拿出科学结论来。
1992年9月的一天,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受命前往吴风莲家进行科学调查。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因为系上当时给我交代说是发现了一个动物,但是我去了以后根据这个动物的特性一看,没头,没身子,当时的形态它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间比较厚,边缘比较薄的,这么一个椭圆形的一个东西,表面带有褐色,然后腹侧带了一些纯白色,当时用水一拍就跟肥猪肉差不多的那种感觉,所以当时我们非常吃惊,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根据外形,根据形态结构,当时初步判断这有可能是一个生物,有可能是一个生物,但是究竟是不是,所以当时我提出来必须得做一个,就是说得取一点材料,带回我们生物系得做一些实验,
由于当时在现场无法判定这个生物体的种类特性,所以杨兴中在征得吴凤莲的同意后,从肉团上切割了一块当作实验材料,马上赶回西北大学进行科学鉴定。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首先是不是一个生物,那么从它的一个生命的特征再来做判断,如果是生物的东西,就有细胞结构,那么这个细胞通过细胞的结构以后,就可以判定你是植物,还是动物,还是其他的东西。
通过对这个不明生物体细胞学的鉴定,发现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这就证明它确实是一个生物体。但是它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变大,是因为它自身生长的缘故,还是像死去的生物死尸一样在水里泡大的呢?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在实验室简单测了一下呼吸的指标,通过仪器测了以后,这个东西有呼吸作用,就是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直接测定,就证明了它有一个代谢过程,有二氧化碳的产生,那就证明它是活的。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董兆麟:它繁殖的很快,它没有鼻子,没有眼睛,什么都没有,它就那么一块肉,肉呢,它是死的,放了三天以后它就发臭了,但是它不发臭,所以认为它是一种活的生物体,但是这个生物体目前的话,人们在整个生物界又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没有对它进行鉴定。
虽然科学实验证明这个肉团是一个活的生物体,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社会上关于太岁的传说愈演愈烈。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太岁这个词,在农村里面一直是源远流长的,一直有这个太岁这一说,所以一旦土里头挖出一个肉乎乎的一团的这个东西,老百姓都认为是太岁。从我小的时候人们就说,老人经常给我讲这些事情,讲过去谁家盖房子的时候,挖地的时候挖了个太岁,从此那一家就败落了,还有死人的,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所以这个在关中这一带老百姓广为流传的一个事情,所以一旦河里挖出这么一个怪怪的,像个肉,又不腐烂没有任何味道东西,他们第一印象可能是太岁。
据中国一些辞书的解释,太岁是古代民间对木星的一个别称,木星它每12年要围绕太阳转一圈,它每一年有一个位置,地下相对应的就有一个太岁出现。民间传说盖房子兴土木的时候门不能正对着它在天上的星位。不然地上的太岁就会动怒。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太岁头上不能动土“的说法。如果按照民间的说法,人们对太岁是十分避讳的,但是为什么又把它与长生不老联系在一起呢?
其实在中国几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太岁的记载。在<山海经>中太岁也被称为 “视肉”、“聚肉”、“肉芝”。你看都带个肉字,说明可以食用。据《山海经》记载,“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具有 “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 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这和陕西周至发现的“不明生物体”似乎一样,具有自生自长的能力。至于吃了以后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说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确有记载。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类,与我们现在见到的灵芝,并称为“本经上品”。《本草纲目》里还列举了几部以“芝”为主的药方,说明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着特殊疗效,其共同的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长的特点,显得更加珍贵所以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去寻找它,其中据说古代帝王将相寻找肉灵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找药最为著名。
据《史记·秦本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用以后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亲自率将东行寻找仙药,他来到了山东省的琅琊镇,寻访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医徐福,命为其寻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并赐给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随即率五百童男童女东行,来到了山东蓬莱寻找仙药不成。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到达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列岛一带继续寻找仙药。据说秦始皇让徐福寻找的仙药当中就有肉灵芝。然而2000多年过去了,徐福和他的寻找船队消失在历史长河里,而它梦寐以求的仙药也化为了历史传说。但是在陕西周至县发现的这个不明生物体,却再次把人们与肉灵芝联系在了一起。
采访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 副院长 米家烈:古代的肉灵芝上面的描述呢,本草纲目上它描述的比较详细一些,我去看的时候 它的形状就是像描述的,它的这个黄的像紫金,这个切起来就像一块肉,那个紫金你看起来就像那个紫金颜色又发黄又紫。而且,它的外圈上还有,一圈一圈好像在那个增生,一圈一圈的在那里发展,发育这个过程中留下的一个痕迹都比较很清楚,那个手摸到上头光光的,而且摸下来还一点黏度感,就好像咱们那种椒盐蛋白那个在上面出现的那种现象,感觉到非常的宝贵,我也没敢用手很有劲的去摸,就轻轻地看了一下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宝贝,我可以断定地说它就是肉灵芝。
米家烈的说法源自《本草纲目》对肉灵芝的描述。据《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乃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这些描述似乎与陕西周至所发现的不明生物体的特征非常相似。再加上它自我生长迅速的特点,不得不令人怀疑它是否就真的是传说中的肉灵芝?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这个不明生物体,在各地进行了公开展出。由于人们纷纷传闻这就是古书上记载的太岁肉灵芝,观看的游人络绎不绝。就连在海洋生物研究方面有着很深造诣的日本天皇明仁,在得知此生物体发现的消息后,特地参观了这个“不明生物体”,并称它为:“稀有的宝物”。
为了判定陕西周至发现的这个不明生物体是否就是传说的肉灵芝,杨兴中对这个不明生物体又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近一个月的紧张科学观察,杨兴中发现这个生物体具有两根鞭毛 结构的游动细胞,并可看到游动细胞鞭毛的一端无选择性的摄取食物颗粒。根据这个特点,杨兴中确定, 这个不明生物体的身份,是一种生命演化过程中介于原始菌类向植物动物演化过程中的粘菌复合体。
其他地方虽然这个粘菌的普遍存在,但是这么大的复合体来讲,这又是第一次发现,因为当时我们研究完了之后,形式一个初步结论就是说它是处于原生动物和植物之间的过度类型,这本身就是说明了它在生物界里面进化方面的一个奇特性,所以当时价值体现的比较大一些,所以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一些关注吧,科学界的一些关注,尤其是像当时在日本先皇参观了以后,他是一个海洋生物家,他参观完了说了一句话,说这是生物学界的一大发现,这个价值初步肯定的。
根据杨兴中他们的结论,这个不明生物体是一种生命演化过程中介于原始菌类向植物动物演化过程中的粘菌复合体。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呢?你看这是一株植物,这是一个动物,这是一株真菌,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是由几十亿年前一种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这种生物叫做原生质生物,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原生质生物生活在水中能够游动,它既可以像动物一样通过吞噬其他的生物生活,也可以像植物一样通过光合作用生活。前一种叫异样功能,后一种叫自养功能。后来随着演化按两个方面发生分化:一部分原生质生物自养功能加强,运动功能退化,进化到单细胞绿藻由之发展成植物界。另一部分原生质生物运动功能和异养功能加强,自养功能退化进化到单细胞原生动物,由之发展到动物界。这个粘菌复合体,它的细胞结构和原始的鞭毛细胞的结构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这种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它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物和原生动物之间。也就是说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左拐呢就会发展到植物界,右拐呢就会向动物界发展,原地不动就变成了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由于非常少见,一直是生物演化研究的一个盲点,所以它对研究生命演化过程十分有意义。
但是这个大型粘菌复合体是否具有像人传说的延年益寿的功能呢?为了进一步揭开里面的秘密,杨兴中进一步观察了它的物质结构。他发现这个大型粘菌复合体体内含有将近50%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十分有帮助。而且有时在它表面会形成一种类似塑料薄膜一样的物质。那么这个薄膜,而且在手上捻就是光光的,黏黏的那种感觉,至少是一种多糖类的物质,可以蕴含多糖类,那么这个多糖类,这个在免疫这一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就是至少作为一种药物开发,或者保健品开发,它这个如果进入人体以后,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你的免疫功能,那么这个从一个侧面来说,那就达到了一个保健的作用,所以还是有一定道理,至于里面含有其他物质,这个没测量。
但是对于这个大型粘菌复合体,为什么可以快速的生长,它生长的具体环境是什么样子,它的年龄有多大,是否真的具有可以开发的利用价值,杨兴中介绍由于当时只是做了一个初步的研究,这些未解之谜没有揭开。所以它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至于它是不是古书上描写的肉灵芝,他不敢肯定。然而就在事隔12年之后,他听说又有人,在黄河边上拣到了一个与《本草纲目》记载更加相像的肉团,于是他马上到收藏者张安君家进行调查寻访。
根据了解,这个不明生物体是张安君在2004年9月从黄河边上的一个农民手中收购的。
而经过对这个不明生物体的外观观察,杨兴中认为它比1992年周至县发现的那个粘菌复合体,更像传说中的肉灵芝。
杨兴中:《本草纲目》里面曾经这句话说,就是肉汁状如肉,那么在这个里面外形体现在好多的纹理上,和边上一些肌肉束的一些结构上这个是符合的,《本草纲目》曾经对颜色记载,其中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就是“黄者如紫金”,那么这个也可以从表面的颜色上有可以体现出来,另外还有一句话“动辄如尖兵”指的是内部结构,那这里面断层上我们可也可以看出非常白的一些结构,这个也是符合《本草纲目》里面的记载,另外《山海经》里面的记载有这么一句话“与彼马勃,颇相仿佛”,就是说跟一个扭曲的马脖一样,这个从整体上来看,这个从扭曲的,而且外表上像马皮肤差不多这种结构,那么这个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又很相似,所以从这两个古籍记载,以及咱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情况来看,它是一个菌类可能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而且是在纯自然的状况下自然生长出来的,但是现在究竟它是一个什么样一个具体的菌种,就是一种什么样的物种,必须经过严密的科学实验和一些细致的工作,才能得出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来,就是说这个结论说,但是可能预言这个东西的价值,体现的学术价值,体现其他方面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因为它比较少见。
虽然只从外观进行了鉴定,但是杨兴中认为这个菌体与1992年周至县发现的那个粘菌复合体无论从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都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这个肉感更强,更接近于动物。那么它是不是也是粘菌复合体,他认为必须在进行更严密的技术鉴定后,才能得出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同时杨兴中认为如果第一个肉团出现是偶然的,那么再次出现的这个肉团就证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产物,而不是传说中的神明。他希望这一次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最终通过科学的手段,揭开太岁和肉灵芝的不解之谜。
如果你问的是生物,那么你可以在上面找到答案。
如果你问的不是生物,那么相信下面的几句话就是你要的答案了。
岁星太岁,民间传说中的凶神。一说为木星(岁星),一说为主四时寒暑之神,一说为十二时辰之神。自西汉始,人们认为凡建筑,迁徙,嫁娶等吉凶皆与其方位有关。若犯之而动土,便会挖到一肉块,即凶神之化身,并将招致灾祸。旧俗每有建筑动土之事,必先探明其方位以避之。元明后设有专坛祭祀。后世亦以名凶恶之人。俗语「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即源於此。意为胆大妄为。
从祖父本义,指的是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即伯叔祖父(即从祖祖父)的儿子,即祖父的侄子(即兄子/弟子),是父亲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
父亲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上古汉语称为从祖父(“从祖”+“父”的意思),分为从祖伯父和从祖叔父,简称为从祖伯和从祖叔;
父亲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晋代称为从父(“从”+“父”的意思),分为从伯父和从叔父,简称为从伯和从叔;
父亲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晋代称为同堂伯父和同堂叔父,简称为同堂伯和同堂叔;
父亲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唐代简称为堂伯父和堂叔父,简称为堂伯和堂叔;
父亲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现在称为堂伯父和堂叔父。
父亲的堂兄(即从父兄),上古汉语称为从祖父、从祖伯父(简称为从祖伯),晋代称为从父、从伯父(简称为从伯)、同堂伯父(简称为同堂伯),唐代简称为堂伯父(简称为堂伯),现在称为堂伯父;
父亲的堂弟(即从父弟),上古汉语称为从祖父、从祖叔父(简称为从祖叔),晋代称为从父、从叔父(简称为从叔)、同堂叔父(简称为同堂叔),唐代简称为堂叔父(简称为堂叔),现在称为堂叔父。
父亲和本义从祖︱父是同祖父的兄弟关系(即从父兄弟),父亲和本义从祖︱父的祖父都是曾祖父。
亲属关系在五服之内,本义从祖︱父死后的丧服为小功。 《尔雅·释亲》:“父之从父晜弟为从祖父(从祖︱父本义),父之从祖晜弟为族父。”
《仪礼·丧服》:“(小功)报从祖父(从祖︱父本义)、从祖昆弟之长殇。”
《国语·周语中》:“今陈侯陈灵公(妫平国)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孔宁、仪行父)以*于夏氏夏姬,姓名:姬少(上孔下皿),不亦嫔姓矣乎?陈,我大姬之后也。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三国·东吴·韦昭《国语韦氏解》:“夏征舒之父叔夏御叔(妫御)。[夏御叔(妫御)]即陈公子夏(妫西)之子、灵公陈灵公(妫平国)之从祖父(从祖︱父本义),妫(ɡuī)姓也,而灵公陈灵公(妫平国)*其妻[夏姬,姓名:姬少(上孔下皿)],是为媟(xiè)嬻(dú)其姓也。” 陈国妫姓世系表妫杵臼陈宣公妫款陈穆公妫朔陈共公妫平国陈灵公妫西妫御#妫征舒姬踕郑文公姬兰郑穆公姬少(上孔下皿)#注:
1.人名后加#,表示存在婚姻关系。
2.妫西,即公子夏。
3.妫御,即夏御叔。
4.妫征舒,即夏征舒。
5.姬少(上孔下皿),即夏姬。
析:妫平国的父亲妫朔和妫御(夏御叔)是从父兄弟,因此,妫御(夏御叔)是妫平国的从祖父。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第十三》:“融窦融见更始玄汉更始皇帝(刘玄)新立,东方尚扰,不欲出关,而高祖父尝为张掖(郡)太守,从祖父(从祖︱父本义)为护羌校尉,从弟亦为武威(郡)太守,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独谓兄弟曰:‘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带河为固,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
南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十五·英宗皇帝·濮议》:“[北宋英宗赵曙(赵宗实)] 今若以本生父(北宋濮安懿皇赵允让)为皇伯,则濮安懿(亲)王(赵允让)为从祖父(从祖︱父本义),反为小功,而濮安懿王夫人濮安懿后(谯国夫人)(王氏)濮安懿后(襄国夫人)(韩氏)是本生嫡母也,反为义服。” 涿郡赵氏世系表赵炅太宗赵恒真宗赵祯仁宗赵曙英宗⊕赵顼神宗赵元份赵允让濮安懿皇赵宗懿赵仲鸾赵曙⊕注:人名后加⊕,表示存在过继、收养等关系。
附:
1.赵炅,本名赵匡义,曾用名赵光义。
2.赵恒,本名赵德昌,曾用名赵元休、赵元侃。
3.赵恒,本名赵德严,曾用名赵元俊。
4.赵祯,本名赵受益。
5.赵曙,本名赵宗实。
6.赵顼,本名赵仲铖。
7.赵曙,生父是赵允让,嗣父是赵祯。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云父之从父晜弟者,是即父之世父、叔父之子也,当为从父。而言从祖父(从祖︱父本义)者,言从祖而别也,亦犹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之例也。”
王力《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二十一)》:“父之伯叔称为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其妻称为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其子称为从祖父(从祖︱父本义),俗称堂伯、堂叔,这是同曾祖的伯叔,其妻称为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堂伯叔之子称为从祖晜弟,又称为再从兄弟(从堂兄弟),这是同曾祖的兄弟。”
王力《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二十一)》:“男子为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从祖父(从祖︱父本义)(堂伯、堂叔)、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从祖晜弟(再从兄弟)、从父姊妹(堂姊妹)、外祖父母都是小功,女子为丈夫的姑母姊妹,为娣妇姒妇也是小功。” 从祖父裹义,指的是比“本义从祖︱父”血缘关系更远的父辈男子。
亲属关系在五服之内或之外,裹义从祖︱父死后的丧服为缌麻或无服。 北齐·魏收《魏书·列传第四十六·杨播传》:“灵太后宣武灵皇后(胡氏)尝从容谓昱杨昱曰:‘今帝北魏肃宗孝明皇帝(元诩)年幼,朕亲万机,然自薄德化不能感亲姻,在外不称人心,卿有所闻,慎勿讳隐。’昱于是奏扬州刺史李崇五车载货,恒州刺史杨钧造银食器十具,并饷领军元叉。灵太后宣武灵皇后(胡氏)召叉夫妻,泣而责之。叉深恨之。昱第六叔舒杨舒妻(元氏),武昌(郡)王和元和之妹,和即叉之从祖父(从祖︱父裹义)。舒早丧,有一男六女,及终丧而元氏频请别居。昱父椿杨椿乃集亲姻泣而谓曰:‘我弟(杨舒)不幸早终,今男不婚,女未嫁,何匆匆便求离居?’(元氏)不听。”注:元叉的妻子是宣武灵皇后胡氏之妹。 司州洛阳县中部鲜(xiān)卑拓跋氏(元氏)世系表拓跋珪太祖拓跋嗣太宗拓跋焘世祖拓跋晃
恭宗 拓跋浚高宗拓跋弘显祖元宏
高祖 元恪
世宗 元诩
肃宗 元雍元泰元斌拓跋猛元延明元子邃不详不详元长儒拓跋太洛元彬⊕元融元朗
后废帝、安定
郡王 元黄头元桢元彬⊕元怡元晔
废皇帝、东海
郡王 无子拓跋余
废皇帝、
南安郡
隐王 无子拓跋熙拓跋他拓跋万元显元世遵元敬先元宣洪不详拓跋浑⊕ 拓跋曜拓跋提拓跋平原元和元谦元棽不详拓跋连拓跋浑⊕ 拓跋霄元纂元伯和元承完无子元继⊕元倪元仲冏元承宗不详拓跋黎拓跋根无子元继⊕元叉元亮不详元颖元善不详元爽元德隆不详注:人名后加⊕,表示存在过继、收养等关系。
附:
1.拓跋宏改拓跋姓为元姓。
2.元叉,又名元乂。
3.元彬,生父是元桢,嗣父是拓跋太洛。
4.拓跋浑,生父是拓跋熙,嗣父是拓跋连。
5.元继,生父是拓跋霄,亲生祖父是拓跋浑,嗣祖父是拓跋根。
6.拓跋珪的庙号,先为烈祖,北魏高祖元宏太和十五年(491年)改为太祖,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年间(535年—551年)改为烈祖。
析:
1.《魏书》中的“从祖父”仅一例。
2.无论按照元叉(元乂)的亲生祖父拓跋霄还是出继曾祖父拓跋根计算,元和都比元叉(元乂)大一辈,但都是元叉的“三从祖∣父”,不是从祖父,因此,“和即叉之从祖父”的记载可能有误。若“和即叉之从祖父”的记载勉强算对的话,则只能将“从祖∣父”理解成“三从祖∣父”的泛称。 从祖父新义,指的是祖父的亲兄弟,是父亲的伯叔父。
祖父的亲兄弟,上古汉语称为从祖王父(“从祖”+“王父”的意思);
祖父的亲兄弟,上古汉语称为从祖祖父(“从祖”+“祖父”的意思);
祖父的亲兄弟,晋代称为从祖父(“从”+“祖父”的意思),简称为从祖(“从”+“祖”的意思);
祖父的亲兄弟,晋代称为伯祖父和叔祖父,简称为伯祖和叔祖;
祖父的亲兄弟,现在称为伯祖父和叔祖父。
祖父之兄,上古汉语称为从祖王父、从祖祖父,晋代称为从祖父(简称为从祖)、伯祖父(简称为伯祖),现在称为伯祖父;
祖父之弟,上古汉语称为从祖王父、从祖祖父,晋代称为从祖父(简称为从祖)、叔祖父(简称为叔祖),现在称为叔祖父。
祖父和新义从︱祖父是同父亲的兄弟关系(即亲兄弟),祖父和新义从︱祖父的父亲都是曾祖父。
亲属关系在五服之内,新义从︱祖父死后的丧服为小功。
祖父的亲兄弟的几种称谓中,晋代以后最频繁普遍的称谓是“从祖”,因此,“从祖”在古籍里面往往是“从祖祖父”、“从祖王父”、“从祖父”灵活习惯的用法。 唐·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李淳风、敬播、令狐德棻等《晋书·列传第四十·卞壸传(从父兄敦、刘超、钟雅)》:“(钟雅)避乱东渡,元帝东晋中宗元皇帝(司马睿)以(钟雅)为丞相记室参军,迁临淮(郡)内史、振威将军。顷之,(钟雅)征拜散骑侍郎,转尚书右丞。时有事于太庙,雅钟雅奏曰:‘陛下继承世数,于京兆府君(司马防)为玄孙,而今祝文称曾孙,恐此因循之失,宜见改正。又礼,祖之昆弟,从祖父(从︱祖父新义)也。景皇帝西晋世宗景皇帝(司马师)自以功德为世宗,不以伯祖而登庙,亦宜除伯祖之文。’(东晋中宗元皇帝司马睿)诏曰:‘礼,事宗庙,自曾孙已下皆称曾孙,此非因循之失也。义取于重孙,可历世共其名,无所改也。称(西晋世宗景皇帝司马师)伯祖不安,如所奏。’” 河内郡温县司马氏世系表司马防司马懿
西晋
高祖 司马师
西晋
世宗 司马攸⊕司马蕤⊕司马冏司马照⊕无子司马超无子司马柔之⊕司马建之不详司马昭
西晋
太祖 司马炎
西晋
世祖 司马衷
西晋
惠皇帝 司马遹司马臧无子司马尚无子司马柬无子司马玮司马范司马秀不详司马乂司马硕无子司马颖司马遵⊕无子司马晏司马邺
西晋
哀宗 无子司马炽
西晋
仁祖 无子司马攸⊕司马定国司马蕤⊕司马遵⊕司马照⊕司马亮司马矩司马祐司马统司马义司马遵之司马宗不详司马柔之⊕司马伷司马觐司马睿
东晋
中宗 司马绍
东晋
肃祖 司马衍
东晋
显宗 司马丕
东晋
哀皇帝 司马奕
东晋
废皇帝、
海西县公 司马岳
东晋
康皇帝 司马聃
东晋
孝宗 司马冲⊕司马昱
东晋
太宗 司马曜
东晋
烈宗 司马德宗
东晋
安皇帝 司马德文
东晋
恭皇帝 司马道子司马元显司马馗司马泰司马越司马毗司马冲⊕无子司马模司马保无子司马黎⊕司马绥司马虓司马黎⊕无子司马进司马逊司马承司马无忌司马恬司马尚之司马文思不详不详司马康之不详注:人名后加⊕,表示存在过继、收养等关系。
附:
1.司马邺,又名司马业。
2.司马义,又名司马羲。
3.司马蕤(ruí),生父是司马攸,嗣父是司马定国。
4.司马照,生父是司马蕤,嗣父是司马冏(jiǒnɡ)。
5.司马攸,生父是司马昭,嗣父是司马师。
6.司马柔之,生父是司马宗的儿子,嗣父是司马冏。
7.司马遵,生父是司马蕤,嗣父是司马颖。
8.司马冲,生父是司马睿,嗣父是司马毗(pí)。
9.司马黎,生父是司马模,嗣父是司马虓(xiāo)。
10.司马绍的庙号,一作肃祖,一作肃宗。 表1-1:上古汉语亲属称谓表族高王父亲同姓高祖王父族曾王父族祖王父族祖父族昆弟族兄子/
族弟子 族兄孙/
族弟孙 族兄曾孙/
族弟曾孙 曾祖王父从祖王父从祖父从祖昆弟从祖兄子/
从祖弟子 从祖兄孙/
从祖弟孙 从祖兄曾孙/
从祖弟曾孙 王父世父/叔父从父昆弟从父兄子/
从父弟子 从父兄孙/
从父弟孙 从父兄曾孙/
从父弟曾孙 考昆弟兄子/弟子兄孙/弟孙兄曾孙/
弟曾孙 兄玄孙/
弟玄孙 己子孙曾孙玄孙表1-2:上古汉语亲属称谓表族高祖父亲同姓高祖父族曾祖父族祖父族父族兄弟曾祖父从祖祖父从祖父从祖兄弟族子祖父伯父/叔父从父兄弟从子族孙父兄弟兄子/弟子从孙族曾孙己子孙曾孙玄孙注:
1.以上两表是上古汉语较为原始的亲属称谓,中古汉语对亲属的称谓变得多元化、复杂化了,因此,表中的族曾祖父、族祖父、从祖父、族父、族兄弟、从子、从孙、族子、族孙、族曾孙,都是本义而不是裹义或新义。
2.据表可知,在上古汉语亲属称谓中,自己的从孙的父亲是自己的兄子/弟子,自己的族孙的父亲是自己的从子,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是自己的族孙的父亲是自己的族子。 亲属称谓表2-1:晋代以后亲属称谓表族高祖父亲同姓高祖父族曾祖父族祖父族父族兄弟曾祖父从祖父从父从祖兄弟族子祖父伯父/叔父从父兄弟从子族孙父兄弟兄子/弟子从孙族曾孙己子孙曾孙玄孙亲属称谓表2-2:晋代以后亲属称谓表从高祖父再从曾祖父族祖父族父亲同姓高祖父从曾祖父再从祖父再从父族兄弟族子曾祖父从祖父从父再从兄弟再从子族孙族曾孙族玄孙祖父伯父/叔父从兄弟从子再从孙再从曾孙再从玄孙父兄弟兄子/弟子从孙从曾孙从玄孙己子孙曾孙玄孙亲属称谓表3-1:唐代以后亲属称谓表从高祖父再从曽祖父三从祖父三从父四从兄弟四从子高祖父从曾祖父再从祖父再从父三从兄弟三从子四从孙四从曾孙四从玄孙曾祖父从祖父从父再从兄弟再从子三从孙三从曾孙三从玄孙祖父伯父/叔父从兄弟从子再从孙再从曾孙再从玄孙父兄弟兄子/弟子从孙从曾孙从玄孙己子孙曾孙玄孙亲属称谓表4-1:五代以后亲属称谓表从高祖父再从曽祖父族祖父族父亲同姓高祖父从曾祖父再从祖父再从父族兄弟曾祖父从祖父从父再从兄弟族子族孙族曾孙族玄孙祖父伯父/叔父从兄弟再从子再从孙再从曾孙再从玄孙父兄弟从子从孙从曾孙从玄孙己子孙曾孙玄孙亲属称谓表4-2:五代以后亲属称谓表从高祖父再从曽祖父三从祖父三从父四从兄弟高祖父从曾祖父再从祖父再从父三从兄弟四从子四从孙四从曾孙四从玄孙曾祖父从祖父从父再从兄弟三从子三从孙三从曾孙三从玄孙祖父伯父/叔父从兄弟再从子再从孙再从曾孙再从玄孙父兄弟从子从孙从曾孙从玄孙己子孙曾孙玄孙 表1-3:上古汉语亲属称谓表族高祖父亲同姓高祖父族曾祖父族伯叔祖父族伯叔父族兄弟曾祖父从祖祖父从祖伯叔父从祖兄弟族子祖父伯叔父从父兄弟从子族孙父兄弟兄子/
弟子 从孙族曾孙己子孙曾孙玄孙注:
1.上表是上古汉语较为原始的亲属称谓,中古汉语对亲属的称谓变得多元化、复杂化了,因此,表中的族曾祖父、族祖父、从祖父、族父、族兄弟、从子、从孙、族子、族孙、族曾孙,都是本义而不是裹义或新义。
2.据表可知,在上古汉语亲属称谓中,自己的从孙的父亲是自己的兄子/弟子,自己的族孙的父亲是自己的从子,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是自己的族孙的父亲是自己的族子。 亲属称谓表2-3:晋代以后亲属称谓表伯叔高祖父从伯叔
曽祖父 再从伯
叔祖父 族伯叔父亲同姓高祖父伯叔曽祖父从伯叔祖父再从伯叔父族兄弟族侄族侄孙族侄曾孙族侄玄孙曾祖父伯叔祖父从伯叔父再从兄弟再从侄再从侄孙再从侄曾孙再从侄玄孙祖父伯叔父从兄弟从侄从侄孙从侄曾孙从侄玄孙父兄弟侄侄孙侄曾孙侄玄孙己子孙曾孙玄孙亲属称谓表2-4:晋代以后亲属称谓表伯叔高祖父同堂伯
叔曽祖父 再从伯
叔祖父 族伯叔父亲同姓高祖父伯叔曽祖父同堂伯
叔祖父 再从伯叔父族兄弟族侄族侄孙族侄曾孙族侄玄孙曾祖父伯叔祖父同堂伯叔父再从兄弟再从侄再从侄孙再从侄曾孙再从侄玄孙祖父伯叔父同堂兄弟同堂侄同堂侄孙同堂侄曾孙同堂侄玄孙父兄弟侄侄孙侄曾孙侄玄孙己子孙曾孙玄孙亲属称谓表3-2:唐代以后亲属称谓表伯叔高祖父从伯叔
曽祖父 再从伯
叔祖父 三从伯叔父四从兄弟四从侄四从侄孙四从侄曾孙四从侄玄孙高祖父伯叔曽祖父从伯叔祖父再从伯叔父三从兄弟三从侄三从侄孙三从侄曾孙三从侄玄孙曾祖父伯叔祖父从伯叔父再从兄弟再从侄再从侄孙再从侄曾孙再从侄玄孙祖父伯叔父从兄弟从侄从侄孙从侄曾孙从侄玄孙父兄弟侄侄孙侄曾孙侄玄孙己子孙曾孙玄孙亲属称谓表3-3:唐代以后亲属称谓表伯叔高祖父堂伯叔
曽祖父 从堂伯
叔祖父 族伯叔父亲同姓高祖父伯叔曽祖父堂伯叔祖父从堂伯叔父族兄弟族侄族侄孙族侄曾孙族侄玄孙曾祖父伯叔祖父堂伯叔父从堂兄弟从堂侄从堂侄孙从堂侄曾孙从堂侄玄孙祖父伯叔父堂兄弟堂侄堂侄孙堂侄曾孙堂侄玄孙父兄弟侄侄孙侄曾孙侄玄孙己子孙曾孙玄孙亲属称谓表5-1:近代、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表伯叔高祖父堂伯叔
曽祖父 从伯叔祖父族伯叔父高祖父伯叔曽祖父堂伯叔祖父从伯叔父族兄弟族侄族侄孙族侄曾孙族侄玄孙曾祖父伯叔祖父堂伯叔父从兄弟从侄从侄孙从侄曾孙从侄玄孙祖父伯叔父堂兄弟堂侄堂侄孙堂侄曾孙堂侄玄孙父兄弟侄侄孙侄曾孙侄玄孙己子孙曾孙玄孙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也。从祖父景周景,景子忠周忠,皆为汉太尉。父异周异,洛阳(县)令。……瑜从父尚周尚为丹杨(郡)太守,瑜往省之。”
《三国志》“从祖父”问题考证:“大多数人基于现代称谓的思维惯性,素来将‘从祖父’认同为祖父辈,并且很难接受一直认为的‘周忠是周瑜伯(叔)父’忽然变成了‘周忠和周瑜同辈’,说实话我最初也是万分不愿意相信,但是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还是得看证据。” 庐江郡舒县周氏世系表1周荣周兴周景周崇不详周忠周晖周尚不详不详周异周瑜析:
1.《三国志》中的“从祖父”仅一例。
2.周异和周尚的父亲都不详,因此,周景、周崇、周忠、周尚和周瑜的关系也无法确定。
3.该表是周瑜家族谱系的一种可能。 庐江郡舒县周氏世系表2周荣周兴周景周崇不详周忠周晖不详周尚不详不详周异周瑜不详析:该表是周瑜家族谱系的另一种可能。唐·杜佑《通典·礼典第九十三》:“(西晋咸宁)四年(278年),陈留国(郡王)曹魏元皇帝[曹奂(曹璜)]上,燕(县)公(曹宇)是(陈留国郡)王曹魏元皇帝[曹奂(曹璜)]之父,(陈留国郡)王曹魏元皇帝[曹奂(曹璜)]出奉明帝曹魏烈祖明皇帝(曹叡)祀,(燕县公曹宇)今于(陈留国郡)王曹魏元皇帝[曹奂(曹璜)]为从祖父(有误,应为叔父)。有司奏:‘[陈留国郡王曹魏元皇帝曹奂(曹璜)]应服周,不以亲疏尊卑为降。’(西晋世祖武皇帝司马炎)诏曰:‘(陈留国郡)王曹魏元皇帝[曹奂(曹璜)]奉魏氏,所承者重,不得服其私亲(燕县公曹宇)。’” 沛国谯县曹氏世系表曹节曹褒曹炽曹仁曹泰曹初不详不详∷曹鼎不详曹休曹肇曹兴不详曹洪曹馥不详曹叔兴不详不详曹冏不详曹腾高皇帝曹嵩太皇帝⊕曹操太祖曹真⊕曹爽不详无子曹熙⊕曹丕高祖曹叡烈祖曹冏曹芳废帝、齐王⊕曹霖曹髦废帝、高贵乡公曹奂元皇帝⊕曹过曹彰曹楷曹芳废帝、齐王⊕ 曹植曹志不详曹彪曹嘉不详曹宇曹奂元皇帝⊕不详曹安民不详夏侯氏夏侯氏夏侯氏夏侯惇夏侯充夏侯廙夏侯劭曹嵩太皇帝⊕夏侯氏夏侯氏∷夏侯氏夏侯渊夏侯衡夏侯绩夏侯褒夏侯霸不详夏侯威夏侯庄夏侯湛夏侯氏∷夏侯氏夏侯尚夏侯玄无子注:
1.人名后加⊕,表示存在过继、收养等关系。
2.人名后加∷,表示该人物的谱系关系无法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确定,而是根据称谓关系来确定。
3.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曹洪,字子廉,太祖从弟也。”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表中曹鼎的父亲(即曹洪的祖父、曹休的曾祖父)的谱系关系,根据将从弟定义为从祖弟、族子定义为族子本义(即曹洪是曹操的从祖弟,曹休是曹操的族子)得出。
4.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夏侯渊,字妙才,惇族弟也。”表中夏侯渊的曾祖父的谱系关系,根据将族弟定义为族弟本义得出。
5.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夏侯尚,字伯仁,渊从子也。”由“渊从子”,可知夏侯渊(即夏侯霸的父亲)与夏侯尚的父亲(即夏侯玄的祖父)不是亲兄弟。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引曹魏·鱼豢《魏略》:“时征西将军夏侯玄,于霸为从子,而玄于曹爽为外弟。”因为夏侯霸的父亲(即夏侯渊)与夏侯玄的祖父(即夏侯尚的父亲)不是亲兄弟,所以“(夏侯玄)于霸为从子”中的从子不是“从子本义”,而是“从子裹义”。再从“(夏侯玄)于霸为从子”中的从子是“从子裹义”,推出夏侯霸的父亲(即夏侯渊)与夏侯玄的祖父(即夏侯尚的父亲)是从父兄弟,符合“夏侯尚,字伯仁,渊从子也。”的说法。由此得出表中夏侯尚的祖父(即夏侯玄的曾祖父)的谱系关系。
附:
1.曹真,本姓秦,其父秦邵(字伯南)是曹操的朋友。东汉兴平(194年—195年)末年,曹操在豫州作战,外出侦察时,遭遇敌军追杀,跑到秦邵家中,秦邵帮助曹操躲藏起来,然后自己冒名顶替,欺骗对方军队,来掩护曹操,敌军误以为秦邵就是曹操,杀死他之后离去,曹操由此躲过一劫。曹操感激秦邵恩德,收养秦邵的子女,赐姓曹氏。
2.曹节,又名曹萌。
3.曹嵩,本姓夏侯,生父是夏侯氏,嗣父是曹腾。三国·吴·佚名《曹瞒传》:“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西晋·郭颁《魏晋世语》:“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
4.曹奂,本名曹璜,生父是曹宇,嗣父是曹丕。
5.曹熙,是曹真(秦真)的族孙,嗣祖父是曹真(秦真)。
6.曹芳,生父是曹楷,嗣父是曹叡。
7.曹丕的庙号,一作高祖,一作世祖。
析:曹奂(曹璜)的嗣父曹丕和生父曹宇是亲兄弟不是从父兄弟,因此,曹宇是曹奂(曹璜)的叔父不是从祖父。若理解为曹奂(曹璜)出嗣曹叡,曹宇是曹奂(曹璜)的从祖祖父,从祖父是从︱祖父新义,则不符合曹奂(曹璜)为曹宇服周年丧的礼制,而且这样出嗣就乱了辈分。
1、论语读后感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2、《大学》读后感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 “修身” 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 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 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 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有人这样总结说:一个团队的生命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资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要做像白求恩一平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我们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这个集体中来的。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机遇,一种在履行管理职责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 而集体是我们每个人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是走向成功的载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觉地把个人 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里,与之同喜同乐,无私奉献,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体力行去实践。按照日常对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计划,要毫不迟疑地付诸于行动,把自己对做人的点滴领悟,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运用 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相信一定会有明显的收获。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无知是欺骗;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 错误是自弃;人生最大的法宝是精进;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3、《中庸》读后感
这个学期,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首先是我们《中国文化概论》课老师推荐的书目;其次,我们国学社本学期的晨读选材也是《中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以前一直知道《中庸》,想读而又没读。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4、《荀子》读后感
《荀子》全书三十二篇,而以《劝学》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劝学》又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开篇。学习是贯穿修道始终的。没有正确的见地只能是盲修瞎炼。然而学习又得先有目标。应该“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这种圣贤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区别就是“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劝学》这篇最重要的就是讲到了明心见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谓之性德。然而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为众生的性德被无明给蒙蔽了,无法显示其光明清净的妙用,反而显示出污浊的身心世界,令众生枉受轮转六道的痛苦。
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净光明显示出来。修德就是积善,积善即是明道的资粮。善法有世出世间的不同。这种不同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强弱。所以即使儒家的道,也并不是局限世间的,这种理解是非常肤浅的。儒家之道行之极处也是可以出世的。当然,在一切出世法中,佛教是最为高超圆满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这绝非凡夫之境界。众生本来是神而明之的,之所以会变成愚昧,实在是性德被障碍的缘故。因为修德而显出性德,神明不过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晓其是自得,非从外来。“圣心备焉”,圣心即是真心,“备”者恢复也,去妄显真。荀子所在的时代,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但绝不可说中国即无悟道者,佛经亦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荀子可谓无师自悟,但其之所以能够悟道还是因为其修学暗合道妙。宣化上人曰成就之后,荀子再谈到了其境界“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天地间纯是一片光明,由此可知荀子的证量一二。最后荀子以“君子贵其全也”作结,勉励后学勿得少为足,当勤精进。
5、《老子》读后感
《老子》又称作《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
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
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6、《离骚》读后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地巫文化传统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之笔,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实的水乳交融中,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内心冲突、苦闷的象征,也是他坚贞执着的顽强人格的展现。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离骚》,也因此塑造了一个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六朝时人刘勰曾有「不有屈原,岂见《离骚》」的评论,如其所言,《离骚》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诗人屈原自我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现,这是屈原之前的诗作中所没有的。
透
董永和七仙女,史书古籍里真有吗?
本文2023-10-03 13:08: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