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黄草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溪黄草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溪黄草 21 拼音名 22 溪黄草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溪黄草的用法用量 27 摘录 3 《中华本草》:溪黄草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溪黄草的别名 35 来源 36 原形态 37 生境分布 38 栽培 39 性状 310 化学成份 311 溪黄草的药理作用 312 性味 313 归经 314 功能主治 315 溪黄草的用法用量 316 注意 317 附方 318 各家论述 31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溪黄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溪黄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溪黄草 1 拼音

xī huáng cǎo

2 《全国中草药汇编》:溪黄草

21 拼音名

Xī Huánɡ Cǎo

22 溪黄草的别名

熊胆草、山熊胆、风血草、黄汁草

23 来源

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Ham ex D Don)Hara,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鲜品随时可采。

24 性味

苦,寒。

25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肠炎,痢疾,跌打肿痛。

26 溪黄草的用法用量

05~1两。

2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溪黄草

31 出处

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32 拼音名

Xī Huánɡ Cǎo

33 英文名

Linearstripe Rabdosia Herb

34 溪黄草的别名

熊胆草、血风草、溪沟草、山羊面、台湾延胡索、土黄连、香茶菜、山熊胆、黄汁草

35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溪草和线纹香茶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abdosia (Maxim) Hara [Plectrantnus serra Maxim]2Rabdosia olphanthoides (BuchHam Ex D Don) Hara [Hyssopus lophanthoides BuchHamex D Don; plectranthus striatrs Benth; Isodon striatus (Benth) Kudo]

采收和储藏:每年可采收23次,第1次约在栽后3个月收割,第2次在第1次收割后约75d进行,第3次在冬前收割,割后晒即可,每11hm2产干草3750kg左右。

36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木,高152m。根茎呈疙瘩状,向下密生须根。茎四棱,带紫色,密被微柔毛,上部多分枝。叶对生;柄长0535cm;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近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大内弯的锯齿,两面脉上被微柔毛和淡**腺上噗。聚伞花序组成疏松的国花序,长1020cm,密被灰色柔毛;苞片及小苞片卵形至条形;花萼钟状,外被柔毛及腺点,萼齿5,长三角形,近等大,与萼筒近等长,果时萼增大,呈宽钟形;花冠紫色,长56mm,外被短柔毛,冠筒基部上方浅囊状,上唇4等裂,下唇舟形;雄蕊4,内藏;花柱先端2浅裂。小坚果阔倒卵形,先端具腺点及髯毛。花、果期810月。

本种与溪黄草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块根小,球形。叶片卵形或阔卵形至长圆状卵殂,两面被具节微硬毛,下面满布黄红色腺点,叶折揉碎后有**汁液,故称“溪黄草”。花萼外面被珠状具节长毛和褐色腺点;花冠白色或粉红色,具紫色斑点;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之外。花、果期812月。

3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成丛生于山坡、路旁、田边、溪旁、河岸及草灌丛中。

喜生于山坡、沟边、河旁或林下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山西、陜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西藏等地。

38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环境,宜选择阳光充足、保水、保肥大力强的壤土种植。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扦插繁殖。南方多用扦插繁殖,除冬季外,其他季节均可扦插,选取顶部无病的健阗枝条,剪成长约10cm,带有23个茎节的截段,扦插于具40%50%的荫蔽度的苗床上,行株距5cm×3cm。

田间管理 插后注意浇水,保持苗床湿润,57d后可生根发叶,1520d便可移栽。行株距20cm×20cm为宜。

39 性状

性状鉴别 (1)溪黄草 茎枝方柱形,密被倒向微柔毛。叶对生,常破碎,完整叶多叟缩,展开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cm,两而沿脉被微柔毛,叶柄长115cm。聚伞花序具梗,由5至多数花组成顶生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狭卵形至条形,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15mm,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并夹有腺点;萼齿三角形,近等大,与萼筒等长;花冠紫色,长约55mm,花冠筒近基部上面浅囊状,上唇4等裂,下唇舟形;雄蕊及花柱不伸出于花冠。

(2)线纹香茶菜 茎枝方柱形,具槽,被短柔毛。叶对生,多皱缩,完整叶展开后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88cm,上面被具节微硬毛,下面被具节微硬毛并布满褐色腺点;圆锥花序由聚伞花序组成,苞片卵形,被短柔毛;花萼长约2mm,外具串珠状具节长柔毛,布满红褐色点;花冠白色,具紫色斑点;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1)溪黄草非腺毛少,圆锥形,较短,13(4)个细胞组成,基部细胞多膨大,顶端尖,疣突密且明显,下表面同叶脉处有明显波状纹线,毛茸密,近平匍状或斜向着生,有时顶端细胞主糨成弧形;腺鳞略呈平碟形,有四条棱突。

(2)线纹香茶菜 非腺毛多,宽圆锥形略扁瘪,15(9)个细胞组成,顶端略呈三角形,向前下方略弯,表面有密点状突起,近基部细胞宽可至110150μ,表面有纵向或放射状突起的波状纹理。

310 化学成份

溪黄草 叶和茎中含二萜类化全物:溪黄草素(rabdoserrin)A[1]、B[2]、D[3],以及尾叶香茶菜素(excisanin)A,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lurs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β谷甾醇甙(βsitosterol glucoside)[2,3]。

311 药理作用

溪黄草有效成分溪黄草素A,尾叶香茶菜素A,具有抗癌活性,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

312 性味

味苦;性寒

313 归经

归肝;胆;大肠经

31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消肿。主湿热黄疽;胆囊炎;泄泻;疮肿;跌打伤痛

315 溪黄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搽。

316 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服。

317 附方

①治急性黄瘦型肝炎: 溪黄草配防ZA浆草、铁线草,水煎服。②治急性胆囊炎而有黄疸者: 溪黄草配田基黄、茵陈蒿、鸡骨草、车前草,水煎服。③治湿热下痢: 一、溪黄草鲜叶,捣汁冲服;二、溪黄草配天香炉、野牡丹,水煎服。(①方以下出《中医方药学》)④治痢疾,肠炎: 鲜四方蒿叶。 洗净,捣汁内服。每天一次,每次五毫升,儿童二至三毫升。 (《全展选编·传染病》)⑤治癃闭: 鲜香茶菜二两,鲜石韦、鲜车前草各一两。水煎服。 (江西《草药手册》)

318 各家论述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退黄。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

2《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肝利胆,退黄祛湿,凉血散痰。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肿。

319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溪黄草的方剂 复方胆通片

ts概述:复方胆通片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胆通、溪黄草、茵陈、穿心莲、大黄。具有清热利胆,解痉止痛的

胆石通胶囊

。主要成分为蒲公英、水线草、绵茵陈、广金钱草、溪黄草、枳壳、柴胡、大黄、黄芩、鹅胆干膏粉。具有清热

湿热型胆石汤

,茵陈1两,延胡索3钱,山栀子3钱,柴胡3钱,溪黄草(或虎杖)1两,石菖蒲3钱。功效:疏肝利胆,清

三黄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方之三补丸,本方方名见《丹溪心法》卷三:三黄丸即三补丸,三补丸出自《太平圣惠

更多用到中药溪黄草的方剂

用到中药溪黄草的中成药 消炎利胆片

yanLidanPian处方:穿心莲868g、溪黄草868g、苦木868g制法:以上三味,穿心蓬、

复方胆通胶囊

:WS3B097491处方:胆通100g溪黄草900g茵陈600g穿心莲300g大黄30g制

复方胆通片

ts概述:复方胆通片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胆通、溪黄草、茵陈、穿心莲、大黄。具有清热利胆,解痉止痛的

胆石通胶囊

。主要成分为蒲公英、水线草、绵茵陈、广金钱草、溪黄草、枳壳、柴胡、大黄、黄芩、鹅胆干膏粉。具有清热

三黄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方之三补丸,本方方名见《丹溪心法》卷三:三黄丸即三补丸,三补丸出自《太平圣惠

更多用到中药溪黄草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溪黄草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荩草

生太山山谷。恭曰∶青衣县名,在益州西。今处处平泽溪涧侧皆有。叶似竹而细薄,茎亦圆小。荆襄人煮以染黄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三脾胃门]药方

名草果平胃散。或为细末,每服二钱,盐汤调下。(丹溪)保和丸消滞宽胸进食。虚者煎补脾药送下。山楂(二

《本草简要方》:[卷之八兽部]羚羊

生姜水煎服。治子痫。又方。羚羊角(镑)一两。黄芩黄草决明车前子升麻防风大黄芒硝各五钱。研末。每服二三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二卷果之四]蜀椒

尸劳疰∶最杀劳虫。用真川椒红色者,去子及合口,以黄草纸二重隔之,炒出汗,取放地上,以砂盆盖定,以火灰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伤寒兼证]第二节·伤寒兼湿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之五福化毒丹 31 五福化毒丹的别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功能主治 35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36 附注 37 摘录 4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六方之五福化毒丹 41 组成 42 制法 4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44 功能主治 5 《寿世保元》卷八方之五福化毒丹 51 组成 52 制法 5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54 功能主治 55 运用 6 《外科正宗》卷四方之五福化毒丹 61 五福化毒丹的别名 62 组成 63 制备方法 64 功能主治 65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66 附注 7 《明医指掌》卷十方之五福化毒丹 71 组成 72 主治 7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8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五福化毒丹 81 组成 82 主治 83 加减 9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五福化毒丹 91 组成 92 功效 93 主治 94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万病回春》卷七方之五福化毒丹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104 加减 105 制备方法 11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五福化毒丹 111 组成 112 功效主治 11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15 用药禁忌 12 《中药成方配本》方之五福化毒丹 121 组成 122 功效主治 12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124 制备方法 125 用药禁忌 13 《饲鹤亭集方》之五福化毒丹 131 组成 132 主治 13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134 制备方法 14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五福化毒丹 141 组成 142 功效主治 14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144 制备方法 15 《摄生众妙方》卷十方之五福化毒丹 151 组成 152 主治 15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154 制备方法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五福化毒丹 1 拼音

wǔ fú huà dú dān

2 概述

五福化毒丹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三首。

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之五福化毒丹 31 五福化毒丹的别名

青黛丸、化毒丸

32 处方

炒桔梗、玄参各六两,青黛、牙硝、人参各二两,茯苓(去皮)五两,炒甘草一两半,麝香半钱,金箔、银箔各八片[1]。

桔梗(微炒)玄参(洗、焙)各180克 青黛(研)牙消(枯)人参(去芦)各60克 茯苓(去皮)150克 甘草(炒)45克 银箔8片(为衣)麝香(研)15克 金箔8片(为衣)

33 制法

前八味,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二丸,金、银箔为衣[1]。

上为细末,入研药和匀,炼蜜为丸,每30克作12丸。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炼蜜为圆,每两作十二圆。

34 功能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之五福化毒丹主治小儿蕴积热毒,惊惕狂躁,颊赤咽干,口舌生疮,夜卧不宁,谵语烦渴,头面身体多生疮疖[1]。

功在清膈凉血。小儿热毒内蕴,口舌生疮,常患疮疖。(匿虫)鼻疳疮,热疳肌肉黄瘦,雀日夜不见物。胎敛疮。小儿热极,皮肤火热,红晕成片,游走状如火丹。

35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薄荷水化下;疱疹后,余毒上攻口齿,涎血臭气,以生地黄自然汁化一丸,鸡翎扫在口内;热疳肌肉黄瘦,夜盲雀目,陈粟米泔水化下,食后、临卧服[1]。

每1岁儿,1丸分4服,用薄荷水送下;及疮疹后余毒上攻口齿,涎血臭气,以生地黄自然汁化1丸,用鸡翎扫在口内;热疳肌肉黄瘦,雀目夜不见物,食后、临卧用陈粟米泔水化下。

36 附注

青黛丸(《世医得效方》卷十一)、化毒丸(《普济方》卷三六四)。

37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4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六方之五福化毒丹 41 组成

生地黄、熟地黄各半两,天门冬、麦门冬、玄参、炙甘草、甜硝各三钱,青黛一钱半[1]。

42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1]

4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丸或一丸,食后开水化下[1]。

44 功能主治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六方之五福化毒丹主治小儿心经热,舌厚唇燥,不能吮乳[1]。

5 《寿世保元》卷八方之五福化毒丹 51 组成

犀角三钱,桔梗一两,生地黄(米泔浸)、赤茯苓(去皮)、炒牛蒡子各五钱,粉甘草、朴硝各三钱,连翘、玄参各六钱,青黛二钱[1]。

52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龙眼大[1]

5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薄荷煎汤化下[1]。

54 功能主治

《寿世保元》卷八方之五福化毒丹主治小儿蕴积热毒,唇口肿破生疮,牙缝出血,口臭颊热,咽痛烦躁不宁,及痘疹余毒未解,或头面身体多生疮疖[1]。

55 运用

若兼惊加朱砂为衣[1]。

6 《外科正宗》卷四方之五福化毒丹 61 五福化毒丹的别名

五福化毒丸

62 组成

玄参、桔梗、赤茯苓各二两,人参、朱砂各三钱,黄连、龙胆草、青黛、牙硝各一两,甘草五钱,冰片五分,金箔二十张[1]。

63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芡实大[1]。

64 功能主治

《外科正宗》卷四方之五福化毒丹主治小儿蕴积胎毒,以及诸疮瘾疹,伤风癍症,口舌生疮,痰涎壅盛,谵语烦躁,夜睡不宁者[1]。

65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薄荷、灯心煎汤化下;疱疹后余毒,上攻口齿,涎血臭秽,以生地黄汁或竹叶、灯心煎汤化下[1]。

66 附注

五福化毒丸(《鳞爪集》卷下)。

7 《明医指掌》卷十方之五福化毒丹 71 组成

玄参3两,桔梗3两,甘草7钱,牙消5钱,青黛1两,人参7钱,茯苓1两半(一方加黄连1两炒)。

72 主治

《明医指掌》卷十方之五福化毒丹主治小儿胎中受热,大小便不利,丹毒疮疡,赤疹赤目,重舌木舌,口疮。

7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薄荷汤下;疮疹后余毒上攻,口齿臭气,生地黄汁化下。

7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钱,朱砂为衣。

8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五福化毒丹 81 组成

玄参、尖生、花粉、僵蚕、桔梗、瓜蒌、甘草、天冬、麦冬。

82 主治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五福化毒丹主治麻症正期,胎热目闭。颊赤喉痹,毒丹红肿。

83 加减

便闭,加大黄。

9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五福化毒丹 91 组成

桔梗50两,生地50两,赤芍50两,牛蒡子(炒)50两,玄参(去芦)60两,连翘60两,甘草60两,芒消5两,青黛20两,黄连5两。

92 功效

清热解毒。

93 主治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五福化毒丹主治小儿蕴积热毒,多生疮疖,口舌生疮,烦躁不安。

94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1日3次,温开水送下。3岁以下小儿酌减。

9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过罗。每82两细粉兑犀角(粉)2两。再研细混和均匀,炼蜜为大丸,重1钱。

10 《万病回春》卷七方之五福化毒丹 101 组成

犀角5钱,桔梗(去芦)5钱,生地黄(酒洗)5钱,赤茯苓(去皮)5钱,牛蒡子(微炒)5钱,朴消6钱,连翘6钱,玄参(黑者)6钱,粉草6钱,青黛2钱(研极细)。

102 主治

《万病回春》卷七方之五福化毒丹主治小儿壅积热毒,唇口肿破生疮,牙根出血,口臭颊赤,咽干烦躁,或痘疹余毒未解,或头目身体多生疮疖。

10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汤化下。

104 加减

兼有惊,加朱砂为衣。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11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五福化毒丹 111 组成

生地2两,连翘(去心)2两,桔梗2两,元参(去芦)2两,赤芍5钱,甘草5钱,黄连5钱,胆草3钱,青黛5钱,芒消3钱,银花1两,炒牛蒡子2两(上药共为细粉),犀角粉1钱5分。

112 功效主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五福化毒丹功在清实热,解毒。主治小儿热毒实火,口舌生疮,牙根出血,颈颊赤肿,周身常生疮疖,疹后余毒不净。

11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1至2岁每次服1丸,周岁以内酌减,白开水化下。

11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和匀,炼蜜为丸,1钱重,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115 用药禁忌

疹后泻痢忌服。

12 《中药成方配本》方之五福化毒丹 121 组成

黄连5钱,黄芩7钱,生大黄1两,银花1两,生甘草5钱。

122 功效主治

《中药成方配本》方之五福化毒丹功在清热化毒。主治婴儿胎火胎毒;肠胃热毒,疮疖痈肿。

12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婴儿每日1丸,分2次开水化下;小儿每日2次,每次1丸,开水化下;成人每日3次,每次1丸,开水化下。

124 制备方法

各取净末和匀,用白蜜3两,炼熟为丸,分做100粒,每粒约干重5分。

125 用药禁忌

孕妇慎服。

13 《饲鹤亭集方》之五福化毒丹 131 组成

犀角1两,元参1两,薄荷1两,桔梗1两,银花1两,大黄1两,青黛1两,甘草1两,川连5钱。

132 主治

《饲鹤亭集方》之五福化毒丹主治小儿胎毒积热,头面生疮,咽喉肿痛,余毒上攻,口出臭涎。

13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汤送下。

134 制备方法

炼蜜为丸,辰砂为衣。

14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五福化毒丹 141 组成

生地黄5两(焙),熟地黄(焙)5两,元参3两,天门冬(去心)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甘草(炙)2两,甜消2两,青黛1两半。

142 功效主治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五福化毒丹功在凉心膈。主治疮疹余毒上攻口齿,躁烦咽干,口舌生疮,及蕴积毒热,惊惕狂躁。胎毒,及痘后头面生疮,眼目肿痛。

14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丸或1丸,食后水化下。

14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后研入消、黛,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15 《摄生众妙方》卷十方之五福化毒丹 151 组成

生地黄5两,天门冬2两,玄参3两,甘草1两,硼砂5两,青黛5钱,麦门冬2两。

152 主治

《摄生众妙方》卷十方之五福化毒丹主治小儿惊热,一切胎毒,口舌生疮肿胀,木舌重舌,牙根肿。

153 五福化毒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丸,灯心汤化下。

154 制备方法

目录 1 拼音 2 国家基本药物 3 银翘解毒颗粒药典标准 31 品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性状 35 鉴别 36 检查 361 水分 362 其他 37 含量测定 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74 测定法 38 功能与主治 39 用法与用量 310 规格 311 贮藏 312 版本 4 银翘解毒颗粒中药部颁标准 41 剂型 42 拼音名 43 标准编号 44 性状 45 鉴别 46 检查 47 功能与主治 48 用法与用量 49 规格 410 贮藏 5 银翘解毒颗粒说明书 51 药品类型 52 药品名称 53 药品汉语拼音 54 药品英文名称 55 成份 56 性状 57 作用类别 58 适应症/功能主治 59 规格 510 银翘解毒颗粒的用法用量 511 禁忌 512 银翘解毒颗粒的不良反应 513 注意事项 514 银翘解毒颗粒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515 银翘解毒颗粒的药理作用 516 备注 附: 1 古籍中的银翘解毒颗粒 银翘解毒颗粒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yín qiào jiě dú kē lì

2 国家基本药物

与银翘解毒颗粒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34 4 银翘解毒颗粒 颗粒剂 15g 袋 09 中成药部分 35 4 银翘解毒颗粒 颗粒剂 5g(含乳糖) 袋 09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3 银翘解毒颗粒药典标准 31 品名

银翘解毒颗粒

Yinqiao Jiedu Keli

32 处方

金银花200g、连翘200g、薄荷120g、荆芥80g、淡豆豉100g、牛蒡子(炒)120g、桔梗120g、淡竹叶80g、甘草100g

33 制法

以上九味,取薄荷、荆芥、连翘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其余金银花等六味分别粉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及上述水溶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3~135(80℃)的清膏,取清膏,加蔗糖粉、糊精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120g,喷加上述薄荷等挥发油,混匀,或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 60℃)的清膏,喷雾干燥,制成干膏粉。取干膏粉加乳糖和硬脂酸镁适量,混合,喷入上述薄荷等挥发油,混匀,制成颗粒3733g(含乳糖),即得。

34 性状

本品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淡、微苦(含乳糖)。

35 鉴别

(1)取本品10g或33g(含乳糖),研细,加石油醚(60~90℃)20ml,密塞,时时振摇,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挥散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荆芥对照药材08g,加石油醚(60~90℃)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薄荷脑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茴香醛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5g或17g(含乳糖),研细,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对照药材2g.加水40ml,置水浴中浸渍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醋酐-硫酸(20:1)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放冷,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牛蒡子对照药材12g、甘草对照药材1g,各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分别加乙醇2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两种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4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两种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6 检查 361 水分

含乳糖颗粒应不得过7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

362 其他

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C)。

3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3%磷酸溶液(9:9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即得。

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取约07g或02g(含乳糖),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 10分钟,放冷,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虑液,即得。

3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各10~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袋含金银花以绿原酸(C16H18O9)计,不得少于60mg或不得少于30mg(含乳糖)。

38 功能与主治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39 用法与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5g或5g(含乳糖),一日3次;重症者加服1次。

310 规格

每袋装  (1)15g  (2)25g(含乳糖)

311 贮藏

密封。

3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银翘解毒颗粒中药部颁标准 41 剂型

冲剂

42 拼音名

Yingqiao Jiedu Keli

43 标准编号

WS3B163493

本品为金银花、连翘、薄荷油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颗粒。

44 性状

本品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45 鉴别

(1) 取本品 10g,研细,加石油醚(60~90℃)20ml,密塞,时时振摇,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挥散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荆芥对照药材0 8g,加石油醚 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薄荷油对照品少许,加石油醚2ml,使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茴香醛试液,在105℃ 烘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 取本品 5g,研细,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 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对照药材 2g,加水40ml,置水浴中浸渍1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醋酐硫酸(20:1)的溶液,在105℃ 烘约10分钟,放冷,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 取牛蒡子对照药材1 2g,甘草对照药材 1g,各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分别加乙醇2ml 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对照药材溶液及(2) 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 水(4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硫酸,在105℃ 烘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6 检查

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J)。

47 功能与主治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48 用法与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15g,一日3 次,重症者加服1 次。

49 规格

每袋装 15g(相当源药材 15g)

410 贮藏

密封。

5 银翘解毒颗粒说明书 51 药品类型

中药

52 药品名称

银翘解毒颗粒

53 药品汉语拼音 54 药品英文名称 55 成份 56 性状 57 作用类别 58 适应症/功能主治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59 规格

每袋装15克

510 银翘解毒颗粒的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5克,一日3次;重症者加服1次。

511 禁忌 512 不良反应 513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15 银翘解毒颗粒的药理作用 5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古籍中的银翘解毒颗粒 《专治麻痧初编》:[卷一御纂《医宗金鉴》疹门心法要诀]谵妄

加灯心水煎服。方歌∶麻疹已出谵妄烧,毒郁热结未曾消,黄连解毒芩栀柏,加丹生地草银翘。《专治麻痧初编》

《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入里之黄芩,勿犯中焦;加银花辛凉,芥穗芳香,散热解毒;牛蒡子辛平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皆手太阴药

《医学见能》:[卷四附录]救急

,微冷服。歌曰∶百毒都须万应丹,雄矾犀角草防攒。银翘滑石能清热,绿豆仍宜入射干。(伯未按∶蛇咬伤,捣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十章·伤寒坏证]第一节·伤寒转痉

菊花、紫花地丁草、蒲公英、紫背天葵草。)调下犀角解毒丸。胎毒发痉。初用胡连甘草汤。(胡黄连、生甘草、

《时病论》:[卷之一]临证治案

溪黄草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溪黄草 21 拼音名 22 溪黄草的别名 23 来源 2...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