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糜子常见病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
糜子主要病害有黑穗病,红叶病等病害。主要虫害有栗茎跳甲和二化螟等虫害。
(1)糜子黑穗病:病株上部叶片短小、直立向上。穗部分细长苞,由白色膜包住,然后膨大成瘤状物,伸出叶鞘。起初为白色或稍带红色的病瘤,外膜破裂后黑色孢子散出,剩余部分裂成丝状。可用种子重02-03%的40%的拌种双拌种防治。
( 2)糜子红叶病:病株多数不结实,少数早期死亡或抽不出穗。紫秆类型感病后叶片呈现深紫色,有的节间缩短,植株变矮。黄秆类型感病后叶片和花呈现不正常的**,病株节间也有缩短现象。可通过消灭传播病毒的昆虫,清除地边杂草防治。
(3)粟茎跳甲:出苗后发现跳甲,及时喷施农药粉或用农药粉制成毒土施予幼苗基部;清除地边杂草,间苗时拔除的虫株、空心株要集中处理。
(4)糜子二化螟:幼虫蛀茎较早,危害时间长,受害严重。植株未抽穗之前就枯心死亡,造成枯心苗或穗已抽出但不能灌浆和成熟,造成白穗株。幼虫蛀茎较晚者,穗虽然能正常抽出,也能灌浆,但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而影响产量。可根据虫情预报采用辛硫磷药剂拌土或拌肥撒施防治。
有一部分网友看到这样的新闻以后,觉得修复所谓的古籍是没有意义的,殊不知这样做的意义非常重大,这样做是延续了我们的文化,我们不仅可以从古籍中看到古人的智慧,也能够从古籍中看到人类的变迁和发展,如果修复古籍没有意义,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古代的画作、诗集和文物呢?我们又何必要去了解历史呢?一个不尊重历史的国家,绝对不会是一个优秀的国家。
首先,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位90后修复的是什么书,这本书是元代时期创作的《永类钤方》,《永类钤方》一共包含了二十二卷,每一卷都是详细记载了作者李仲南对医药的研究,以及对很多病症的治疗经验,虽然说我们现在的医疗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但是古代的很多医疗方案,其实也是很值得借鉴的,所以像《本草纲目》、《永类钤方》这一类医术古籍,是有非常重大的参考价值的。
其次,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还原文物其实也是还原作品,很多作品其实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历史价值就是最重大的意义,很多人不了解历史,觉得历史看不见摸不着,而且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何必要去纠结呢?殊不知历史最珍贵的地方,就是“已经过去了”,这些沉睡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文物,其中包含的价值实在是太高了,其中包含的研究意义也会万分重大的,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理解的话,恐怕这辈子都不会理解了。
最后,从视频中来看,这两位90后将《永类钤方》这本书,也是还原得非常好,也是他们让《永类钤方》这本书重获新生,或许这就是从医者所追求的传承吧。
一般来说,每年的检疫性病害会有所变动,这要看我国农业部每年的公布名单。目前我国的检疫性病害有24种,包括8种真菌,7种细菌,5种病毒,4种线虫引起的病害,它们是:
1、小麦矮化腥黑穗病 和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
2、烟草霜霉病
3、玉米霜霉病
4、大豆疫病
5、马铃薯癌肿病
6、苜蓿黄萎病
7、榆树枯萎病
8、梨火疫病
9、玉米细菌性枯萎病
10、柑橘黄龙病
11、椰子致死黄化病
12、菜豆细菌性萎蔫病
1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14、根癌病
15、番茄环斑病毒
16、南方菜豆花叶病毒
17、蚕豆染色病毒
18、香石竹环斑病毒
19、马铃薯帚顶病毒病
20、马铃薯包囊线虫
21、香蕉穿孔线虫
22、松材线虫
23、鳞球茎茎线虫
在我国西洋参上已发现的病害有20多种,其中侵染性病害有黑斑病、立枯病、猝倒病、疫病、锈腐病、菌核病、根腐病、炭疽病、线虫害病、灰霉病、褐斑病、黄萎病、凋萎病、白粉病、细菌性烂根、病毒病、花叶病等。前8种病害发生比较普遍,为害严重。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冻害和日灼病,此外还有缺素症、肥害和药害等多种生理病害。
西洋参的虫害主要指地下害虫,危害西洋参的主要地下害虫有:金针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地上害虫有:象鼻虫、草地螟、蚜虫、介壳虫等。其中以金针虫和草地螟危害最为严重,参苗常因各种害虫的危害,造成缺苗断垄,植物早期枯萎,参根腐烂,影响参根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对病虫害的防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且西洋参比人参病害重,栽培中要特别注意防治。
芜菁花叶病毒Turnipmosaicvirus,TuMV引起十字花科植物、豆类等病害。在十字花科常见以下病害。(1)中国白菜孤丁病:心叶呈明脉,沿脉褪绿,有时叶背叶脉有褐色坏死,叶片皱缩,老叶往往产生许多褐色坏死斑点。(2)日本白菜坏死花叶病:叶脉发生紫褐色坏死条斑,叶脉间出现无数的黑褐色水渍状斑点或轮点,结球内部叶片也有坏死斑,外叶下垂,结球呈半开状,发病越早被害越重。(3)泰国白菜花叶病:芜菁和萝卜病株的叶片表现花叶,扭曲,植株矮化;甘蓝和花椰菜的病叶出现斑驳,黑色坏死斑和环斑;大白菜为坏死斑。(4)萝卜TuMV花叶病:从发芽后15~25d开始发病,最初叶脉透明或花叶,有时叶片和茎部出现坏死斑点或条纹,如在早期感病,病情重,伴有畸形叶和萎缩,甚至枯死;晚期感染只在新叶上出现轻微明脉和花叶,根部发育不良,一般无明显症状。但有的品种根的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呈畸形或肉质硬化。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城市森林遭受多种害虫严重危害,或者叶片被吃光,或是叶片被害脱落,嫩梢扭曲停止生长,或树干被蛀成千疮百孔,既影响美观又易折断伤人,甚至植株成片枯死。 (一)局部成灾种类:在某一小的局部区域内危害较重,但附近其他区域则无或危害很轻的害虫种类。如食叶类的黄杨绢野螟、大叶黄杨斑蛾、国槐尺蠖、大叶黄杨金星尺蠖;刺吸类的日本龟蜡蚧、红蜡蚧、梧桐木虱、月季白轮盾蚧等。 (二)普遍成灾种类:在城市森林比较大的区域造成危害。这一类害虫的数量正在随着城市森林面积的扩大而增加,危害程度也越来越重。刺蛾类对纸质阔叶树危害严重,且由于其身上毒毛会引起人体不适,因此危害更重。蚜虫、粉虱可危害多种绿化植物,危害严重,盛夏干旱会加重其大发生。螨类危害的寄主与蚜虫相似,但其爆发和危害程度超过蚜虫。刺桐姬小蜂主要危害刺桐属观花植物,一年发生多个世代,繁殖力强。天牛类主要危害柳树、桃花、樱花、悬铃木、黄杨、火棘、紫薇、海棠、杨树等多种绿化植物,中等偏重发生,易引起树木枯死、风折,既危害景观又会伤人。红火蚁可危害多种花草种子,食性杂,往往对入侵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对人也具有极强的伤害性。二、城市森林害虫成灾原因。 城市森林害虫对周围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特别是城市中人类活动的干扰,加上绿化植物种植结构失调,城市树木生长的地下和地面空间狭窄,以及管理不善所引起的生长环境恶化,均可直接导致害虫的猖獗。 (一)树种及结构单一。城市绿化多年来盲目追求大色块和景观的一致性,使得植物物种单一,或虽物种较多但生态位重叠,破坏了森林本应具有的复合生态结构,导致绿地群落的抗逆性和稳定性下降。在树种(草种)单一的情况下,病虫害极易传播蔓延,难以控制。 (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和流失,容易引起害虫爆发。首先,有益生物被杀伤。或害虫大量死亡后,其天敌因缺乏寄主而难以生存,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害虫再猖獗,使害虫的发生频次增加。其次,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使害虫抗药性增强。 (三)城市大气的严重污染。首先,一些废气妨碍树木生长,导致树木长势衰弱,最终害虫成灾。其次,城市废气污染对某些害虫有促进生长作用。如二氧化硫和氟化氢对蚜虫、介壳虫和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繁殖有刺激增强作用;低浓度臭氧不但促进豆蚜大量发生,还对舞毒蛾等咀嚼式口器害虫繁殖有利。另外有些废气在对树木造成危害的同时对天敌也有抑制作用。如汽车尾气中的含铅微粒积累在植物组织中对天敌的杀伤作用往往大于对植食性害虫的杀伤作用;叶片上的尘埃既影响光合作用又阻碍寄生蜂在寄主植物体表的产卵活动。 (四)市政规划不合理。以前的很多市政规划,很少把绿地系统考虑在内或考虑不够,未预留相应的绿化用地,总是在道路建成以后,根据现有的地形地况进行绿化施工,一些埋设地下管线的地方使树木无立足之地,这些地方树木根系无法伸展,严重影响树势,给害虫成灾留下隐患。 (五)其他人为活动对害虫发生的影响。首先,高楼大厦的大量建立,局部小气候恶化,影响昆虫的生活习性而加快其繁育速度,促使害虫暴发成灾。日本龟蜡蚧和红蜘蛛等多出现在人群活动频繁的场所。市区行道树、小区内绿化树、酒楼宾馆内的花木等,因为植物叶面布满灰尘,活力降低,再加上温度偏高增加了害虫适生能力而受害。其次,人为携带是外来种类害虫爆发的主要途径。主要以苗木携带为主。由于苗木大多是由外地甚至境外调入,而国内植物检疫技术手段还有待完善,因此很容易使外来害虫随苗木入侵。这些害虫随苗木定植且天敌较少的情况下就会成灾。一些木材制品的人为调运也成为重要的害虫传播途径,如松材线虫病等。三、治理对策。 (一)丰富城市森林植物多样性。在选择绿化植物品种时,应根据各类植物生态适应性和生态位,适地适树地选择适生植物。按照地带性自然森林演替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构建乔、灌及地被植物复合群落,建立和谐的生态结构,促进有益生物的寄生和繁衍,发挥森林群落植物的抗逆性功能,提高绿地的稳定性,增强森林的城市社会效应。首先,应加强乡土植物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下,应将抗旱、耐土壤贫瘠、抗污吸污、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其次,增加城市绿化苗木种类。根据现有绿化树种的实际情况开展引种工作,严格按照引种程序,丰富本地绿化树种。以华东的江南地区来说,适生的绿化树种就较为丰富。防护林带耐瘠薄、抗干旱、抗污染品种主要有雪松、旱柳、池杉、白杨、女贞、臭椿等;绿化乔木树种有悬铃木(少果)、雪松、女贞、槐树、银杏、枫香、杂交马褂木、棕榈、枫杨、落羽杉、梧桐等;灌木有枸骨、红花杞木、杜鹃等。只要真正把环境放在第一位,做到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相生植被相结合,常绿、落叶及针阔叶树、彩叶树种、花草配置得当,完全能形成较为丰富的城市森林系统,增强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与观赏价值,提高对虫害的自控能力。 (二)农药使用对策。(1)做好有害生物的测报工作,确定最适防治期,制定喷药指标,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注意选用高效低毒污染轻的农药, 并注意药剂混用和兼治。如红蜡蚧、吹绵蚧等初孵的蚧虫在植物表面寻找合适部位寄生,此时,蚧虫尚未分泌蜡质和固定,均在植物表面活动,此时防治可大大减少施药次数和用药量。(2)应用无害化施药技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利用触破式微胶囊剂防治蛀干害虫的成虫(如天牛)。树干注药技术,特别适用于居民区高大树木的害虫防治。(3)生物防治措施的应用。要充分利用天敌,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而应用较广。蛛形纲的蜘蛛;天敌昆虫如草蛉、瓢虫、益蝽、蚂蚁等;脊椎动物如青蛙、蜥蜴、鸟类等。寄生性天敌如小蜂总科的不少种类已被广泛而有效地用于控制多种害虫。生物农药多对害虫有特异性,因此应用前景广阔。如BT病毒治虫,白僵菌防治松材线虫病传媒天牛,灭幼脲防治食叶害虫等均应推广应用。(4)利用植物本身的防虫作用。植物毒杀作用如大黑金龟子等嗜食蓖麻叶之后不久麻痹,大多不能复活。忌避作用如苦楝、香茅油可以驱避很多食叶害虫。利用植物提取物来防治害虫,如烟草水、除虫菊、苦楝素等的植物性制剂来防治蚜虫、介壳虫、蝽及螨类等。植物源农药对大多数天敌伤害不大,对人畜安全,易分解,环境污染小。对花卉等观赏植物的害虫防治和高大乔木的注干防治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5)其它方法的应用。利用昆虫的趋光、趋化等趋性进行诱杀是防虫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鳞翅目、鞘翅目害虫诱集率极高。发动群众人工挖蛹,捉虫,采摘虫叶、虫包、卵块,可减少化学药物使用次数而又达到较好防治效果的目的。(三)加强植物检疫,杜绝虫害人为传播。实施林业植物检疫是保护城市森林资源与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林业植物检疫部门要完善各项检疫制度,认真履行检疫职责,不断提高检疫技术水平,杜绝危险性有害生物随苗木、木材的调运而入侵。(四)做好城市规划管理。科学规划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要有严格而长远的城市规划,把我们能预见的问题尽量避免。在建筑规划时,要预留足够的绿化建设用地。将一些污染比较重的企业搬离城区,减少大气污染,减小城区局部小气候特化程度,控制有助于害虫成灾的条件。
乌头的虫害主要是蚜虫。而对于蚜虫等常见虫害的侵袭,可配置25%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1500倍液在56月份或7月份各预防喷施一次。乌头病防治方法乌头的病害主要是白绢病、角斑病。白绢病在68月发病重,多发生在雨季。主要危害叶片,感染叶片呈白色的斑点或丝状斑,可在56月份喷施多菌灵800倍液一次,发病时我可配制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喷施,三天一次,连喷三次。角斑病也多发在雨季,发病后叶片呈褐色斑状,并逐渐干枯,防治可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每四天喷一次,连喷三次。
谷子的主要病害有谷子白发病、谷子锈病、谷瘟病、谷子叶斑病及谷子褐条病等。
下面是谷子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1、谷子叶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斑椭圆形,大小2-3厘米,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至红褐色。后期病斑上生出小黑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发病初期喷洒碧卡叶面肥10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洒1次,连续防治2-3次。
2、谷子白发病
幼苗被害后叶表变黄,叶背有灰白色霉状物,称为灰背。旗叶期为害株顶端三、四片叶,叶变黄,并有灰白色霉状物,称为白尖。此后叶组织坏死,只剩下叶脉,呈头发状,故叫白发病。病株穗呈畸形,粒变成针状,称刺猬头。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在抽穗前及扬花后喷雾防治。
3、谷子锈病
谷子抽穗后的灌浆期,在叶片两面,特别是背面散生大量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点,可散出黄褐色粉状孢子,像铁锈一样,是锈病的典型症状,发生严重时可使叶片枯死。当病叶率达1%-5%时,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第一次喷药。每隔7-10天后酌情进行第二次喷药。
4、谷瘟病
叶片典型病斑为梭形,中央灰白或灰褐色,叶缘深褐色。潮湿时叶背面发生灰霉状物,穗茎为害严重时变成死穗。发病初期田间喷65%代森锰锌500-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喷施叶面进行防治。
5、谷子褐条病
发病时,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20%噻菌铜悬浮剂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天喷1次,最好连喷2-3次。病害较重的地块,要剥除老叶,除去无效茎以及过密和生长不良植株,通风透气,降低温度。
请问糜子常见病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
本文2023-10-03 15:42: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