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方口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十大名方口诀:,第1张

中医十大名方:

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解表涤饮方剂。内有水饮者,一旦感受外寒,每致表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则咳痰清稀,喘息胸满,甚则喘息不得平卧,当内饮外邪得解,里饮得化。

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为主药。桂枝助麻黄解表,又能温化阳气,助麻黄行水为辅药。芍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温脾肺之寒,使脾散精,上归于肺,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水液能在体内正常运行,以杜其生痰之源;半夏燥温化痰,治已成之水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肺气耗散太过之弊,以上均为佐药。甘草调合诸药,以缓和麻、桂、姜辛温刚烈之性。诸药合用,共凑解表涤痰、止咳平喘之功。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温化痰饮、宣肺平喘之代表方剂。凡咳嗽、痰白清稀有泡沫、口不渴、舌苔白润者,无论有无恶寒发热,有汗无汗均可加减运用。如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恶风自汗者,重用桂芍,或加姜枣以调和营卫;外寒已解而咳嗽未除者,去麻桂,改用蜜炙麻黄,加杏仁以加强宣肺平喘之功;若痰多清稀、咳喘不得平卧者,重用细辛、半夏、干姜以温化降逆寒痰。

2.本方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用于本方证兼有热象者。

3.本方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均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为治咳喘痰饮之要药。若肺寒停饮偏重,五味子用量宜少于干姜、细辛;若寒饮之咳肺虚者,则五味子用量宜酌加大。

2、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9克 黄芩9克 制半夏6克 炙甘草3克 生姜3片 大枣3枚 党参6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和解表里,扶正祛邪。

主治: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口苦咽干、耳聋目弦、舌苔薄白、脉弦而数者。

方解:邪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下,而少阳病是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故既不可汗,又不可下,只能用柴胡透达少阳半衰之邪,黄芩泄半里之热。二药配伍以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等症。配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止呕;配党参、甘草、大枣益气扶正祛邪,同时姜、枣相配,可以调和营卫。

临床应用:

1.本方善治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的病证。若见心中烦闷而无呕吐者,可去半夏、党参、加瓜萎;若口渴者,可去法半夏加天花粉。

2.可治疟疾,去甘草加草果等。

3.清泄肝胆湿热,如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等病。本方可去参、姜、草、加茵陈、龙胆草、川楝子、栀子等。

小柴胡汤的大枣是药引,一定不能拉下,要不整付方子都没用了

4.本方可用于妇女经期前后外感、肾盂肾炎、胸膜炎、症见寒热往来者,均可斟酌使用。

3、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12克 厚朴9克 枳实9克 芒硝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峻下热结。

主治:1.肠胃燥热积滞。证见大便坚实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高热神昏,谵语,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

2.热结旁流。证见下利清水臭秽,虽利而腹满胀痛不减,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数。

方解:本方为泻下之峻刺,有通便泻热之功。方中以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为主药;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积滞不去,由于气滞不行,故佐以枳实、厚朴消痞除满,行气散结,四药合用,有峻下热结的功效。对于肠胃燥实、郁滞不通者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

本方治症是因实热与燥屎壅结于里所致。本方主证前入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痞”是自觉脘有闷塞压重感;“满”是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是指肠中粪便,既燥且坚按之坚硬;“实”是指肠胃有燥粪与热邪互结,而有便秘、腹痛拒按,或下利清水臭秽而腹胀满不减。

临床应用:

1.本方主治辩证要点以“痞”、“满”、“燥”、“实”及脉实等。

2.本方去芒硝叫小承气汤。主治与大承气汤略同,但证情较轻,便虽硬,秘结尚不如大承气汤之坚实

3.本方去枳、朴、加甘草,叫调胃承气汤。治阳明证,口渴便秘,腹痛拒按,大便坚结、苔黄燥、脉滑数者。

注意事项:

1.本方为泻下峻剂,如气虚阴亏,或表证未解,或胃肠无热结,均不宜用。

2.本方作用峻猛,中病即止,过用会损耗正气,孕妇禁用。

4、五苓散《伤寒论》

组成:茯苓9克 猪苓9克 泽泻12克 白术9克 桂枝6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利水渗湿,健脾化气。

主治: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痰饮病而见咳嗽、吐痰清稀,眩晕心悸等证。

方解:方中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为主药;白术健脾运湿,与茯苓配合更增强健脾去湿之作用,为辅药;桂枝温阳以助膀胱气化,气化则水自行,为佐药。诸药合用,既可淡渗以利水湿,也可健脾以运水湿,气化以行水湿,故对水湿内停所致的各种水湿证均可治之。

临床运用:

(1)本方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为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而致水泻、泄泻等证的常用方。加减变化后,可治多种病证,如湿伤脾胃,大便溏薄,小便短少,可用四苓散(本方去桂枝);若寒湿困脾,脘腹胀痛泄泻,小便短少者,可用胃苓汤(本方与平胃散合方);若水肿较甚,可酌加桑白皮、陈皮、大腹皮等化气利水药,以增加利尿消肿的功效;如治湿郁黄疸,小便不利,偏于湿重者,可用茵陈五苓散(本方加茵陈)。现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肠炎的水泄、胃无力或幽门梗阻的振水音等属水湿内停者。据研究本方利尿作用较其中各单味药均强,服用后能使尿量明显增加,并有排钠及增加肾血流量的作用。

(2)《伤寒论》中本方原治太阳经证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腑证,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蓄水证。证见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苔白脉浮等。

5、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柴胡12克 白芍12克 当归12克 茯苓12克 白术12克 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亦可将上药共为散,每次6克,生姜、薄荷少许水煎汤冲服。日3次。

功用:疏肝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所致的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XXXXX胀痛,脉弦而虚者。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三药配合,补肝体而助肝用,共为方中主药;白术、茯苓健脾和中,为方中辅药;佐薄荷、生姜助本方疏散条达之力;炙甘草调和诸药为方中使药。诸药合用,使肝郁得解,血虚得养,脾弱得健,则诸症自愈。

临床应用:

1.本方常用于辩证属肝郁血虚脾弱的慢性肝炎、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月经不调等病症。

2.本方治证见虚热征象明显时,加用丹皮、炒栀子,名为丹栀逍遥散。

3.治疗肝郁血虚之痛经,加用生地黄或熟地黄,名为黑逍遥散。

6、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当归9克 生地黄9克 桃仁12 红花9克 枳壳6克 赤芍6克 川芎5克 柴胡3克 桔梗5克 牛膝9克 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渐热。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方解: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临床应用:

1.以胸痛、舌暗红、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

2.血瘀经闭、痛经,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茺蔚子、泽兰等;胁下痞块属血瘀者,本方加郁金、丹参等;兼有气虚见症加党参。

7、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组成:黄芪15克 白术10克 党参15克 当归6克 陈皮6克 柴胡5克 升麻5克 炙甘草5克。

功效:调补脾胃、益气升阳。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脾胃气虚及气陷。症见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嫩色淡、脉虚或身热有汗、渴喜热饮、或脱肛、子宫脱垂、久痢、久 疟等证

方解:本方主要用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党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辅药;脾胃为气血营卫生化之源;脾虚易致气滞,故用陈皮理气化滞;升麻、柴胡协同芪、参升阳陷;气虚则血虚,故用当归补血和营,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凑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强健脾胃之功。

临床应用:

1.素体气虚,易患感冒,或气虚外感发热不退,身倦多汗等症,可用本方治疗。

2.本方亦可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眼睑下垂等证。若加入积壳或积实可使内脏平滑肌收缩有力,肌张力增强,效果更好。

3.凡一般慢性疾病,症见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自汗体倦,动则气促,舌淡脉虚等,亦可加减使用。

8、归脾汤《济生方》

组成:白术9克 茯神10克 黄芪12克 龙眼肉10克 酸枣仁10克 党参12克 炙甘草5克 克当归10克 远志10克 木香10克。

用法:加生姜6克大枣3枚水煎服。

功效: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主治:

1.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健忘、失眠、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色淡白、脉弱。

2.脾虚不摄所致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以及皮下出血等证。

方解:方中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使脾胃强健、则气血自出、气能统血为主药;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使气固血充,为辅药;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均为佐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凑益气健脾、补血养心之效。

临床应用:

1.用于心脾两虚的心悸、失眠;对于脾虚血少的血证,可加入阿胶、首乌、鹿角霜等补血、止血药同用。

2.月经后期,色淡量少,或停经再生,淋沥不断,以及月经过多,伴有头晕、心悸、体倦等心脾两虚见症,可用本方治疗。

3.可用于久病体虚遗精、盗汗、自汗、脏躁等证。

9、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240克 山萸肉120克 山药120克 泽泻90克 茯苓90克 丹皮90克。

用法:研未,炼蜜为丸或作汤剂煎服。

功效: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或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消渴、虚火牙痛、舌燥喉痛、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解:方中熟地黄滋肾填精,为主药;辅以山药补脾固精,山萸肉养肝涩精,称为三补。又用泽泻清泻肾火,并防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山药之健运,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温,共为经使药,谓之三泻。六药合用,补中有泻,寓泻于补,相辅相成,补大于泻,共凑滋补肝肾之效。

临床应用:

1.本方为补阴之代表方,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地黄丸,其滋阴降火之力更大,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等证;各加入枸杞子、菊花,名杞菊地黄丸,着重滋补肝肾以明目,用于肝肾不足所致之视物不清及眼睛涩痛等症;若加五味子、名都气丸,用于肾虚气喘、呃逆等症;若加麦冬、五味子,名麦味地黄丸,用于肺肾阴虚,咳嗽吐血,潮热盗汗等症。

2.本方对于神经衰弱、肺结核、糖尿病、甲状机能亢进、肾结核、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于肝肾阴虚者,均可加减使用。

3.本方加入当归、柴胡、五味子等治疗球后视神经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有一定疗效。

10、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半夏6克 竹茹6克 枳实6克 陈皮9克 甘草3克 茯苓5克 生姜3克 大枣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以及惊悸不宁,癫痫等证。

方解:方中以半夏为君,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以竹茹为臣,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佐以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俾湿去痰消。使以姜、枣、甘草益脾和胃而协调诸药。综合全方,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

临床应用:

1、本方治证为湿痰微有化热之象。以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或略数者为证治要点。

2、若心内烦热者,加黄连、麦冬以清热除烦;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麦冬、天花粉以润燥生津;癫痫抽搐,可加胆南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3、适用于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美尼尔综合征、妊娠呕吐等属痰热内扰与胆胃不和者。

18万阅读

搜索

中医必背60方剂

52种祖传秘方

三味药治眼袋

中医绝密配方

36个绝密秘方

中州派玄空三诀

中州派有三个古诀即安星诀、排龙诀、收山出煞诀。此三诀自王亭之先生未公布之前,在任何的风水书籍上均无记载。特别是排龙一诀,可以说是玄空风水的精髓之所在。若但知后天立向而不识先天排龙,无异于肓人摸象。只能在玄空风水的门外徘徊。而不得玄空术之要旨。近代《沈氏玄空学》作者因是自学而并非有师承,故其不知有排龙诀及其用法,所以在解青囊诸篇时,时觉钝绰。若习玄空者知此诀而复读青囊者,有豁然开朗之感,遂感古人守秘之心甚重。至于安星及收山出煞二诀,安星诀又分下卦安星与替卦安星,此二种挨星方法笔者于第一篇内己说明,在此不作重复。而收山出煞诀是用以定宅穴之形式。此诀套用非常简单,但其效用则是异常重要。能得识此三诀皆是与中州派有缘,还望学员用此三诀造福世人,万不可被利欲所染,借风水之术诈欺谋财。

第一节 安星诀

中州派安星诀分下卦安星与替卦安星。下卦安星法即与《沈氏玄空学》同。此法以由沈氏公开,故习玄空者皆知,以非属秘密。

而《沈氏玄空学》内的替卦方法则有误。因沈氏乃自学玄空,故其并无师承,而替卦之口诀在古时就属秘密。而其用法就属绝密之类。故沈氏虽属聪明智巧之士,亦不能猜透。玄空之术并不难学,而难在不得诀及用法。

现将中州派所传替星口诀完整收录于下。

替星只用十三星, 却用贪狼配甲申。

用替巨门壬卯乙, 丑艮丙山替破军。

巽卦三山皆武曲, 庚寅右弼两星临

阳顺阴逆隔一位, 是为空位忌流神

至于安星诀的用法,在此不作论述,学员可参看第一篇内容。

第二节 排龙诀

一 排龙与山、向

中州派最重要的一诀就是排龙诀。排龙诀是属先天,而立向是属后天。先天为阳,后天为阴。所以玄空风水要求便是阴阳相应。在《青囊经》是提及的“阴阳相应,福禄永贞;阴阳相乘,祸咎踵门”便是此意。

在此要申明一点,在玄空风水中大家都把星盘的向作为财禄,而把山星作为人丁来看。其实这当中有个误区。笔者不妨在此细说。

据中州派所传山星并非管人丁,而真管人丁的是排龙诀。而后天的星盘是管财禄。若排至凶龙,就算后天立向得旺山旺向,室外形峦配合的再好。一待运退必有凶败之事发生。因今人重财,若用后天星盘立向尚非全错,但一不巧排至凶龙者,虽发财而人口亦不安稳,运退时朝富而夕贫者亦不在少数。难得象古人有一家数代不替而成家族。

但山星在后天星盘中不管人丁,但其主管是何关于此点可以用一比喻来形容。山星是静而不动,可以比喻成一个人的内脏,而水星动而不静可以喻为血管。若水星生旺,则血管必为通畅,输血及输送营养之功能齐全,但山星衰败,则内脏不良,纵有最好的营养亦不能吸收。所以山星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收气,藏气。其功能便是藏风聚气。故山星生旺能藏气,若衰弱则收不住气。此则山星在星盘中之用。所以在布房时要用山星之生旺星(以先视地全局之星盘如何分布),通道要用水星之生旺星曜(以私室之星盘论之)。其目的就在于把生旺之气流通至能藏风聚气的房间,这样人丁才能兴旺,财运才会更佳。

而排龙诀则为一地之本质,若用比喻来言,如一块玉的先天(排龙)本质较好,所以可以通过后天(立向)的雕磨而成器。若此玉先天本质以不佳,纵经后天的雕磨装饰后看上去是块美玉,但时间一长又退回其本色,终成不了大器。

笔者用以上篇幅来说明排龙与立向的关系。是希望大家对玄空里的龙,山,向有个正确的概念。

二 排龙口诀及推排法

在未说口诀及用法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与排龙诀有关的知识。在此先来讲述三个概念。然后在讲口诀及用法。

(1) 排龙所用宫位

排龙所用的宫位共有十二宫。即子宫、丑宫、寅宫至亥宫,总计十二个宫位。同时这十二个宫位也对应手上起掌盘法,此法学员都应知道,在此不作详论。排龙十二宫其中每一宫位内共有二山,共成二十四山。十二宫其分布如下。

排龙十二宫分布

子宫内有 子山、癸山  丑宫内有 丑山、艮山  寅宫内有 寅山、甲山

卯宫内有 卯山、乙山  辰宫内有 辰山、巽山  巳宫内有 巳山、丙山

午宫内有 午山、丁山  未宫内有 未山、坤山  申宫内有 申山、庚山

酉宫内有 酉山、辛山  戌宫内有 戌山、干山  亥宫内有 亥山、壬山

如仔细而看,其实这十二宫记忆方法相当简单,只要略学过四柱的学员,一看即可知记忆方法,具体来言十二宫,除藏本宫地支外,四正及四孟山向内藏的是地支的所藏之气,如子中藏癸,寅中藏甲。而四墓地所藏则须记忆即四个卦象,如对卦宫三山分布非常熟练的读者,相信记忆也非难事。

此排龙十二宫二十四山分布必须记忆。

(2)排龙二十四山阴阳

在后天立向中二十四山之阴阳在以前的章节里我们以经学过,在此不作论述。因排龙属先天,所以二十四山阴阳与后天飞星有所不同。此先天二十四山阴阳属极大的秘密,而且是以阴顺阳逆的来行宫度位。此为秘中之秘。此二点先贤只在青囊古赋中略微提点一下,但仍属暗笔,知排龙诀者一读即明。若不知此诀,读书之人必然不知其所指。

在先天排龙中的阴阳是以十二地支的山向为阴。其余八干四维为阳。现将二十四山阴阳列于下。

子山、丑山、寅山、卯山、辰山、巳山

午山、未山、申山、酉山、戌山、亥山

此十二山向为阴,顺行。

甲山、乙山、丙山、丁山、庚山、辛山、壬山、癸山

干山、坤山、艮山、巽山

此十二山向为阳,逆行

以上便为排龙诀中二十四山阴阳及顺逆法则,也是必须记忆的内容,若不熟练掌握,为人看宅时便成是害命之地师,排龙一错,全盘推断法则皆错。

(3)浅谈排龙与水口

排龙诀运用的方法是以阳宅之中心点与宅相近且对此宅影响最大的水口(若为僻路则另取)的位来确定来龙。具体来言是在宅之中心点上,用罗盘对准水口来量度。靠人这端经线所压之字即为来龙,靠水口方位经线所压之字便为来水。是故在先天来龙与来水是一对,在后天坐向与向首又是一对,此二者有别,不可混淆。

而水口又指的是什么呢

其实水口从广义的范围来言指的是以下几种情况。

一 十字路口

二 丁字路口

三 大路转入小路口

四 三叉路口(不规则的丁字路口)

以上三个概念学员必须掌握,否则便不能正解的起排龙诀。下面就来讲解排龙诀的用法。

三 排龙诀口诀

龙对山山起破军,破军顺逆两头分。

右廉破武贪狼位,叠叠挨加破左文。

破巨禄存星十二,七凶五吉定乾坤。

支兼干出真龙贵,须从入首认其真。

此诀一共分四句,下面就来逐一解释!

第一句“龙对山山起破军,破军顺逆丙头分”此句是解释排龙诀的起法。其意为以来龙相对之宫位起破军龙。又以来龙之阴阳分阳逆阴顺的法则行宫度位。

如在上浅谈排龙与水口一文内以说明以宅之中心对离宅最近之水口量度排龙,若罗盘经线所压之字在人这边即为来龙。

举一例来说明,若在某宅中心用对罗盘对准最近之水口,经线在靠人这边所压之字为子,此宅即为子山来龙,子山属子宫,故要在对宫午宫内起破军龙,又子山在先天排龙中为阴,阴顺行,故午宫起破军,而未宫起右弼,申宫起廉贞……至于何宫挨何星,是按照诀中后几句星曜顺序来推算。

若罗盘所压之字在人这边为壬山,即为壬山来龙,壬山属亥宫,故要在壬山所属亥宫相对的巳宫起破军龙,因壬山在先天内属阳,阳逆飞,故巳宫起破军龙,辰宫起右弼龙,卯宫起廉贞、寅宫起破军……午宫起禄存。

第二句及第三句“右廉破武贪狼位,垒垒挨加破左文;破巨禄存星十二,七凶五吉定乾坤。”这二句是用来说明排龙诀顺飞、逆飞时挨排星曜前后顺序,及说明排龙诀中星曜的吉凶情况。

排龙诀中顺飞逆飞时星曜的顺序都是一致的,具体来言顺序是如下排列的

1破军、2右弼、3廉贞、4破军、5武曲、6贪狼

7破军、8左辅、9文曲、10破军、11巨门、12禄存

一共是十二个星曜,但这十二个星曜里以右弼、左辅、武曲、贪狼、巨门为五吉。排龙若得此五龙为吉龙,主发福。若遇破军、廉贞、文曲、禄存为凶龙,因破军在十二星曜中共出现四次,加上廉、文、禄一共是七,故言七凶。

然即挨排到吉龙后又须观其后天立向是否可以取用。是以吉龙所在之宫位内的二山为向首,按搬迁或装修的年运立极飞星,看后天星盘是否可以取用。最佳的组合便是吉龙配旺山旺向,再得峦头配合,主发吉且可数运不替。若得吉龙而后天立向星盘犯上山下水,又形峦不合。亦不会发福。人丁无大灾,但必主不出贵人且不利财运。

举一例来说明,七运之宅立癸山来龙,以癸山所属子宫相对之宫之午宫起破军龙,因癸山在先天属阳,阳逆飞。在午宫为破军龙,在巳宫为右弼龙,右弼为吉龙,可取用。在辰宫为廉贞龙。若此屋实际情况只允许在巳宫或午宫,辰宫内立向开门。因午宫及辰宫挨排俱得凶龙。固只可在巳宫内选向。

巳宫内有二山即巳山及丙山,先前以说过要以吉龙宫位里二山为向,看其是否可取用。(又须配以峦头作参考)。

因此宅是七运宅,七运立亥山巳向见图

七运 亥山已向

巳向┌──┬──┬──┐

│75│31│53│

│ 六 │ 二 │ 四 │

├──┼──┼──┤

│64│86│18│

│ 五 │ 七 │ 九 │

├──┼──┼──┤

│29│42│97│

│ 一 │ 三 │ 八 │

└──┴──┴──┘亥山

观此星盘上山下水,又是连茹卦,主大败财,而不利丁口。故此向不可取用。

若立七运 壬山丙向

丙向

┌──┬──┬──┐

│23│77│95│

│ 六 │ 二 │ 四 │

├──┼──┼──┤

│14│32│59│

│ 五 │ 七 │ 九 │

├──┼──┼──┤

│68│86│41│

│ 一 │ 三 │ 八 │

└──┴──┴──┘

壬山

观此星盘虽非旺山旺向,但双星会向,亦是七星打劫之局,属吉局,只要峦头合局,可取用。

此上即是以吉龙而选向,以求先天后天配合而获吉。若龙、山、向、水四者配合,便可数运而替。

先贤章仲山曾说过“气有一定之气,而无一定之用”及“地师只识地而不识天”二句皆言排龙之重要,一定之气即是排龙之气,无一定之用即是指并非旺山旺向的住宅皆能取用。若挨排至凶龙,后天旺山旺向亦是发凶。识地而不识天,更以说明地师只知后天立向,而不知先天排龙。由此可鉴排龙一诀之紧要,真乃玄空风水之灵魂。

最后一句“支兼干出真龙贵,须从入首认其真”是言排龙亦有出卦不出卦之分及须用宅穴与入首相对位置进行量度。

如午丁之类,同阴无妨,若午丙阳阳不同,有不宜出卦太多,多者阴差阳错亦不吉。更甚者丙巳兼线,龙神犯出卦大空亡,纵后天旺山旺向亦出大凶之难免。排龙为体,后天立向为用,体不吉,用必凶。此则千古不变之理。

至于阳宅排龙量度方法在先前以谈及,是用宅之中心与水口相对位置进行量度。但排龙一诀在今运用却十分困难,因现在高楼临立,加上建筑物型复杂,故排龙诀的套用便成为难题。笔者经验,替现在之房屋排龙,非得至房屋顶上,以上观下之水口方位何在,然后用罗盘量度始是,若是建筑物前有高楼所挡,则排龙必难。是故排龙的套用亦是一个难题之一。

依上文所述,可将排龙法则归纳如下

一 用罗盘测量宅之中心与对其影响最大水口的相对位置,经线所压之字在人这边即为来龙,在水口之方即为来水。

二 以来龙之对宫起破军龙,依来龙之阴阳,以阳逆阴顺的法则,按口诀中星曜的顺序挨排,以五吉即右、左、贪、巨、武为用,舍七凶而不用。

三 即定所选五吉之宫位,又以宫位内二山,为向首,以建筑物装修入迁时立极,观其后天星盘是否可以取用。若后天不吉亦不可用。若先天得五吉,而后天得旺山旺向是为先天后天阴阳相应,主发吉。

四 排龙亦有出卦不出卦于否,若排龙出卦则此宅必不可用,则不必观其后天星盘及选龙立向,搬迁为上。

四 排龙诀之套用

虽得吉龙,但非吉龙必能发吉,此则又和天时有关,“杨公养老看雌雄”雌雄即阴阳,阴阳共同功用有旺与衰这二方面。此点即能用于后天星盘又可用于先天排龙。

先天排龙之生旺休囚与后天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七运后天星盘内破军为当令之星。而先天排龙破军龙亦是当旺。若于七运排龙得破军龙亦非全凶,因破军龙生旺,但如果后天立向配合不佳,发凶难免。若排得破军龙而后天立向旺山旺向,亦能发福。唯只能用一元运。至八运时必发凶灾。

中州派所传先天排龙可以按河图关系对应取用。如二、七运中二黑巨门龙与七赤破军龙,皆可取用,因二七是河图数。一、六运中一白贪狼龙与六白武曲龙皆可用、三、八运中左辅龙、禄存龙亦可。四、九运内文曲龙或右弼龙皆可用。故在七运中二黑巨门龙和七赤破军可用。虽左辅龙,右弼龙、武曲。贪狼四吉龙用之未必会发福,因不得生旺故。

排龙诀亦与宅形有关。具体是按龙之五行有关。宜宅生龙。次为龙生宅,龙比宅,最不宜龙克宅,宅克龙,前者主败财,后天主损丁。排龙诀中龙之五行与后天略有不同,现将龙之五行列于下。

贪狼属木,巨门属土,禄存属土,文曲属水,

廉贞属火,武曲属金,破军属金,左辅属土,右弼属土。

如得贪狼龙宜水型之宅,或木型宅,其次为火型宅。不宜金,土型宅,余妨此推。

若排的之龙与向首向星相克,宜从向盘通关之神沟通以作补救。

以上篇幅以把中州派排龙诀的起法及用法皆以详尽述说。望学员用心研读。

第三节 收山出煞诀

中州派玄空所传最后一诀是收山同煞诀,此诀与沈氏玄空学所记载不同,按中州派所传此诀之用来定宅穴之形式,或开抑,或收敛。

诀云:

四墓乙辛丁癸山,艮坤寅申子午间。

出煞山头一十四,总宜倾泻不宜拦。

余外十山为收敛,须将生气密牢关。

此诀意为二十四山中如立,丑、未、辰、戌、乙、辛、丁、癸、艮、坤、寅、申、子、午这十四个山向的住宅,其楼门或大门宜开畅。而不宜收敛。具体来说开门宜大,或门旁边有较多的玻璃窗等。于室内于门处不宜有所阻拦,如设屏风等。且门外地势宜销低,此亦为合格。

乘余十四为干、巽、艮、坤、甲、丙、庚、壬、卯、酉这十个山向的住宅其形势须保守,而不宜开畅,于开门不宜过大,且于门处宜设屏风以遮掩,用以藏气。另此屋门外形势不宜过低,低则宜是收山不尽。

如此一来从一屋之先天排龙与后天立向理气及住宅之形势皆以完备,唯峦头之学尚未论述。所以我们将会通过以下峦头部分的学习,从而了解峦头与理气之间的相互关系。

  玄空飞星风水最高理气秘诀

1、旺山旺向。

2、七星打劫。

3、满盘连珠。

4全盘合十。

5、五鬼运财。

6、双星在向。

7、双星在座。地形合度,这些都是玄空飞星的最佳用法。地形不合法,毫无准念。

  “玄空”解析

玄空学是所有风水流派中最玄秘最深奥也最灵验的派别,它不但能改善命运,使人朝贫夕富、富贵康宁,且还能用以推城镇之兴替、国家之兴衰。怪不得被世人尊称为“救贫先生”的唐朝国师杨筠松会有“秘密在玄空”的肺腑之言。然而其义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概天地万物,学者如不得诀窍,虽硕学鸿儒也难以领会,若得真传妙诀,才能登入堂奥。

 下面就对“玄空”二字作以下五点解释:

一、玄空从字义上解释“玄”即是天时,“空”即是空间及方位。故说:“天玄地黄是用玄来代表天,因天象运行象征时间变化;用地来代表空间,土地能生养万物,为万物之所依。”由此可见天象时间与地面空间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二、玄,天之施也。空,地之受也。天乃积阳之气,为玄为生。地乃积阴之气,为空为死。天气为不见之形,变化莫测,故曰“玄”;地气为重浊可见之形,但有流通之窍,故曰“空”。所以玄空是推算运行于天地间的能量交替对人事的影响。

 三、玄字如拿住线丝的两头在搓绳,有周期性的旋转变化之意。天竺学者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玄空的奥妙之处在于七色九气在时间的流转中随阴阳顺逆而发生循环运转。

 四、杨子法言曰:“玄者一也”,而空之凭藉即窍也,窍有九。所以说玄空飞星是源自洛书从一至九之数的气场运动规律,其会根据不同时运而产生吉凶衰旺的变化。

 五、玄,为理之微妙者;空,为窍。玄空学是微妙理气的窍门,探索的是玄之又玄的奥妙和玄机。若能明白其数理的微妙变化,就可以窍天地而进入天人地合一的至善境界。

  玄空风水学是什么

玄空风水学,为堪舆学派的一种,用于考察地理风水的吉凶,根据洛书九星挨排理论与自然形态相结合,去选择最佳的居住环境的学问。玄空风水学,为风水之大家,风水之最高层次,难学难懂,然而,准确率极高,可推算过去,预知未来,吉凶祸福,刑冲破败,全在指掌之中。

 玄空学和八字预测学一样,八字测命根据四柱(命)、大运、流年,通过命可以知道该人的富贵贫贱、穷通寿夭,父母、兄弟、婚姻、官运、财运、子女、疾病等;玄空学可以根据宅命盘、运盘、流年盘、流月盘,推算出事情,如何改变、化解等。所以,宅命的选择就和剖腹产择日生孩一样重要。

中药歌诀 全文见以下链接

一 辛温解表药

辛温解表第一类,十五味药有麻黄

桂枝胡荽西河柳,白芷香薷葱生姜

细辛辛夷紫苏叶,羌活藳本荆芥防

单味歌

一、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温归肺膀,发表镇咳平喘良

感冒发热头身痛,痰饮咳嗽风肿瘴

桂枝辛温心肺膀,发表解肌温通阳

感冒风寒头身痛,痰饮喘咳服安康

胡遂辛温归胃肺,祛痰透疹健脾胃

痘疹难出痞满闷,气滞疝痛胃寒类

河柳辛温肺胃心,解热利尿透麻疹

风湿浮肿关节痛,痘疹难出喘咳闷

白芷辛温肺胃肠,发表祛风疗疮疡

感冒头痛衄血崩,瘰疬痈肿发背疮

香薷辛温归胃肠,发汗消肿利尿水

感冒发热腹痛痢,霍乱吐泻显奇伟

葱白辛温肺胃肠,发汗解肌宣通阳

伤寒头痛身发热,阴毒腹痛风肿胀

生姜辛温肺胃脾,健胃发汗止呕逆

感冒头痛胃寒疝,呕吐咳逆功第一

细辛辛温肺肾心,发汗镇痛祛痰饮

感冒头痛风湿痹,痰饮咳嗽气逆奔

辛夷辛温肺胃经,祛风通窍镇疼痛

头疼牙痛面浮肿,鼻渊鼻塞流涕脓

苏叶辛温归肺脾,发表散寒健胃宜

感冒头痛咳嗽喘,胸闷腹痛呕吐逆

羌活辛温膀肝肾,发表镇痛祛风*

感冒头痛脊项强,风寒湿痹皆除根

藳本辛温归肺膀,祛风散寒止痛良

寒疝腹痛脑膜炎,头痛痉挛项直强

荆芥辛温归肺肝,发表祛风解痉挛

疮疹喉痛颈项强,感冒头痛头晕眩

防风辛温膀脾肝,发表胜湿祛风寒

感冒头痛脊项强,风寒湿痹关节炎

二辛凉解表药

辛凉解表第二类,此类药有十二味

薄荷菊花牛蒡子,葛根浮萍全蝉蜕

升麻柴胡蔓荆子,豆豉桑叶和木贼

二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肺肝,祛风解热发微汗

感冒头痛鼻咽肿,宿食不消腹胀满

菊花甘平归肺肝,疏风镇静清晕眩

头痛眩晕风热肿,霍乱腹痛结膜炎

牛蒡辛平肺胃经,解热透疹消肿痈

肺炎流感腥红热,疮疡肿毒咽喉痛

葛根辛平脾胃经,发汗解热止疼痛

发热口渴呕吐泻,头身疼痛肩背凝

浮萍辛寒归肺经,发汗利尿消水肿

风疹水肿小便涩,痘疹难出毒内攻

蝉蜕甘寒肺肝经,解热镇痉止疼痛

风热目翳痘疹焙,咽喉头痛惊痫风

升麻甘辛药性平,归肺大肠脾胃经

解热镇痛净血液,解毒疗疮消肿灵

痘疹疮疡诸肿毒,热灼咽喉头脑痛

柴胡味苦平微寒,归胆心包三焦经

解热截疟宽胸膈,消积散结除热烦

诸般发热疟疾病,饮食积聚胸胁满

蔓荆辛平膀肺肝,解热止痛缓拘孪

感冒头痛疝气病,湿痹拘孪目昏暗

豆豉苦寒肺胃经,解热除烦祛湿风

感冒头痛呕吐痢,懊憹满闷内热蒸

桑叶甘寒肺肝经,清热明目祛痛风

感冒风热咳嗽喘,目赤红肿咽喉痛

木贼苦温肺肝胆,明目止血兼发汗

目赤肿痛内外障,赤痢血崩肠风便

三 药涌吐

涌吐药类属第三,六味中药记周全

瓜蒂藜芦人参芦,常山胆矾和食盐

三.涌吐药

瓜蒂苦寒归胃经,催吐痰毒积胃胸

热痰风痫咳嗽肿,食物中毒黄疸病

藜芦苦寒肺胃经,解毒催吐杀菌虫

痰壅虫积鼻息肉,喉痹疥癣癫痫风

参芦苦温归胃经,能吐痰饮积滞胸

痰饮壅胸盐哮喘,服用此药方可宁

常山苦寒心肺经,截疟解热逐饮痰

诸般疟疾痰饮结,项下瘿瘤服即散

胆矾酸寒归肝胆,催吐明目消肿炎

咽喉肿痛目赤烂,风痰壅胸痉癫痫

食盐咸寒肺胃经,补水催吐实有功

生疗吐泻暴脱水,炒治痰食积胃胸

四 攻下药

攻下药属第四类,常用中药共四味

此类药有番泻叶,大黄芒硝和芦荟

四.攻下药

泻叶苦寒归大肠,健胃通便效力强

消化不良大便秘,肠燥水肿腹满胀

大黄极苦性大寒,归脾胃肠心包肝

荡涤肠胃泻结热,活血通经消肿炎

结热腹痛大便秘,血淤经闭肿黄疸

芒硝苦寒归胃胆,泻热润燥破积坚

肠胃蕴热大便秘,消化不良腹痛满

芦荟味苦性大寒,能归大肠胃肝胆

健胃泻下通经脉,凉肝镇惊除躁烦

热结肠胃饮食积,经闭蛊毒痉癫痫

五 润下药

润下药属第五类,常用中药只二味

辨证施治巧应用,大麻仁和郁李人

五 润下药

麻仁甘平肠胃脾,润燥通便镇咳逆

慢性便秘燥咳嗽,胃热津枯乳汁闭

李仁辛平脾二肠,润燥通便消肿胀

水肿脚气二便秘,血淤气结可煎尝

六 峻下逐水药

峻下逐水第六类,七味中药有甘遂

商陆大戟牵牛子,巴豆芫花和续随

六 峻下逐水药

甘遂苦寒肺肾脾,利尿消肿破结积

胸腹积水肿胀痛,痰郁癫痫二便秘

商陆苦寒肺脾肾,利尿消肿见奇勋

心腹水肿咽喉痹,肋膜肾炎脚气淋

大戟苦寒脾肾肺,峻下祛痰攻逐水

便秘尿涩周身肿,痰饮水积胸胁肋

牵牛辛热肺肾肠,泻下利尿消肿胀

便秘腹痛虫食积,尿闭水肿服安康

巴豆辛热胃大肠,峻下积滞性烈强

脏腑沉寒癣结积,痰壅癫痫胸腹胀

芫花辛热肺胃肾,利尿消肿祛痰饮

痰饮停滞咳嗽喘,五脏积水肿周身

续随辛温肝肾经,峻下利尿破结症

蛊毒血淤月经闭,痰饮积聚蓄水肿

七 温里药

七类温里有干姜,川乌草乌二茴香

桂心肉桂吴茱萸,川椒胡椒高良姜

附子荜茇荜澄茄,辣椒炮姜和丁香

七.温里药

干姜辛辣性属温,脾胃大肠肺肾心

温经回阳逐风寒,健胃止呕祛痰饮

寒疝腹痛恶心呕,气逆咳嗽胸满闷

川乌辛热十二经,祛风散寒镇疼痛

瘰疬癌肿身偏瘦,寒湿顽痰历节风

草乌辛热膀肝肾,祛风胜湿逐痰饮

风寒湿痹遍身痛,阴疽疔疮肢不仁

大茴辛热膀肾经,健胃止呕镇疼痛

寒疝腹痛懒食呕,腰痛肢痿霍乱病

小茴味辛药性温,归经入肝脾胃肾

理气开胃逐寒疝,温中止呕降气欣

痞满寒疝小肠坠,霍乱呕吐腹胀闷

桂心辛温归心经,补阳固精内托痈

风痹症瘕腹冷痛,痘疮噎膈痈疽疔

肉桂辛温肝脾肾,温中散寒祛痛好

寒痹腰痛心腹冷,肺寒喘嗽久泻频

吴茱萸辛药性温,归经入脾胃肝肾

健胃祛风通关节,温中止痛开郁闷

心腹冷痛呕吐泻,寒疝腰痛肢转筋

川椒辛温肺脾肾,健胃止痛祛痰饮

脾胃寒凝腹冷痛,痰饮肿胀吐泻频

胡椒辛热胃大肠,健胃祛风镇痛良

风冷积滞呕吐泻,寒疝胃痛腹膨胀

良姜辛热脾胃经,温胃散寒镇疼痛

胃寒腹痛呕吐泻,噎膈酒毒霍乱病

附子辛热心肾脾,强心补肾逐水宜

风寒湿痹肢拘挛,阳虚水肿结核痢

荜茇辛热心肾脾,健胃镇痛祛风良

头痛咳逆鼻塞闷,肠鸣腹痛大便溏

荜澄茄辛药性温,能归膀胱脾胃肾

温胃暖脾止呕吐,利尿防腐消胀闷

胃痛呕吐尿补利,少腹冷痛痢疾淋

辣椒辛温脾胃肝,健胃祛风开郁痰

消化补良腹膨胀,风湿腰痛脾胃寒

炮姜辛苦药性温,能归脾胃肺肾心

止血温经散寒冷,守中祛恶亦生新

脏腑沉寒痼冷痛,吐衄下血病除根

丁香辛酸药性温,归经入肺脾胃肾

健胃祛风止呃逆。补肾镇痛疗奔豚

霍乱吐泻腹冷痛,气逆奔豚胸胀闷

八 温化寒痰药

温化寒痰属第八,药用白前旋复花

南星皂荚白芥子,还有金花和半夏

八.温化寒痰药

白前辛温归肺经,镇咳祛痰降气灵

感冒咳嗽气逆喘,结核痰饮胸闷膨

复花咸温肺大肠,健胃祛痰将气降

痰喘咳嗽嗳气呕,胸痞满闷胃膨胀

南星辛温脾肺肝,镇痉止痛祛顽痰

中风麻痹痰气逆,胸痛痉挛与癫痫

皂荚辛温肺大肠,祛痰开窍软坚良

气逆咳嗽痰壅塞,癫痫昏倒口难张

十大名方口诀:

中医十大名方: 小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