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地理志>>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的价值???谢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汉书 地理志>>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的价值???谢谢,第1张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解析:

《汉书·地理志》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开头引录《禹贡》全文和《周礼·职方氏》的九州部分,中间以西汉的行政建置为纲,将山川、物产、古迹等各项地理资料分条附记于其中,末尾辑录刘向的《域分》和朱赣的《风俗》,并记载了一些海外交通的情况。

这一结构充分地反映了班固对于“地理”的理解。他在《汉书·叙传下》中称:“自昔黄、唐,经略万国,燮定东西,疆理南北;三代损益,降及秦、汉,革刬五等,制立郡县,略表山川,彰其剖判,述《地理志》第八”。就是说,他观念中的“地理”虽然也包括了山川形势,但更关心的是对它的“疆理”、“剖判”,亦即行政建置。因而他对《禹贡》给予充分的尊重,在《汉书·地理志》开头将其全文照录,并不是象我们今天这样意识到《禹贡》对于地理学所具有的意义,而只是将其当作行政制度之一种,恰好在传说中它曾实行于夏禹时代。同理,他将传为周代行政制度的《职方氏》九州也一并照录,而不辨析其来历及真实与否。正因为如此,当历史行进到秦汉时代,五等之封已经革刬,传说中的九州也已成为过去,此时的“剖判”是通过郡县。班固顺应时变,在正文中将“地理”的纲领由《禹贡》、《职方氏》的九州一变而至于汉代的郡国,这不能不说具有开创之功。这份功劳本应该属于太史公司马迁的。

对“地理”的这种理解也很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重实用、重功利,而轻视学理上的探讨。《汉书·李寻传》载传主之言云:“仰视天文,俯察地理,观日月消息,侯星辰行伍,揆山川变动,参人民谣俗,以制法度,考祸福”。很明显,当时人将地理当作一种应用之学。无论自然要素(山川变动)还是人文状况(人民谣俗),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经世济民(法度、祸福)。班固在叙述完西汉的行政建置和相应的地理资料之后,还将当时“犹未宣究”的刘向《域分》和朱赣《风俗》辑而论之,不能不说有其深意存焉。

这一观念再渗透到地理学中,那便是形成一种很强烈的思维定势,即轻自然而重人文。《汉书·地理志》而后,历代正史修撰《地理志》形成一个传统,但内容不过照着《汉书·地理志》亦步亦趋,有些简单的甚至只有光秃秃的政区纲目,其它内容如山川、物产、古迹、水利等一概没有。沈约在《宋书·州郡志》序中称:“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文中直接将“地理”当作“政区”的同义语,这可以说是古代对于“地理”一词最为极端的理解。

也正因为如此,地理学在我国传统中一直被当作历史学的附庸。一方面,以地理为标的的著作往往成为历史著作中的专篇,如国史或地方志中的《地理志》。另一方面,这样的地理之学往往带有历史地理的性质。即便体例不受《地理志》影响,内容也往往不免带有浓厚的历史色彩。如《水经注》,它以水道为纲,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地理学著作,但从内容看,它又是一部十足的历史著作。——当然,它同时还是一部文学名著。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当时丰富的天文学记载资料

汉朝古墓里出土的《天文气象杂占》,被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彗星图

西汉的《周髀算经》,算天地结构、太阳视轨道大小、周天里数、北极璇玑的方法

南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详细的地理学资料 介绍国内地理资源,地理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的书籍

唐朝僧一行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

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中国古代最先进的天文历法 回归年的精密计算为世界第一

明朝末年的《徐霞客游记》,除了很详细的地理知识外,还包含各地的风土人情

清朝魏源的《海国图志》,近代史中国认识世界的著作 全方位介绍各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状况。

此外,《二十四史》中有十几卷介绍天文地理的著作。

这个《汉书·地理志》是由班固所著,在那个年代,想要走个远门都困难,这个班固居然将天下近百分之八十的地理地貌都记录下来,汇成了一本图册再加上文字记述,这样的东西就相当于现在的卫星啊,虽然不能实时定位,但是这样一本地图类型的书籍,怎么可能不发扬光大呢。

《汉书·地理志》是正史中第一部地理志,它开创了以政区为目录来记述当时地理情况的先例。当时的政治地区是以区县来划分的,而这部书更是以这样的方式来编著的,于是当时的人们很容易就能看懂,而且很容易很清晰的就能看懂这个东西,不用太过专业的知识就能很容易的看懂当时的东西,那肯定是方便了很多人啊。

《汉书·地理志》作者把它分为了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条理清晰。第一部分就简明地阐述了西汉以前历代的疆域沿革的区域;第二部分则是以西汉的行政区域,作为纲详细地介绍了西汉的地理情况和地质,让人清晰条理;第三部分简述了十一个区域的兴盛衰亡的历史和经济地理。这样博学的图书肯定是作为了国册来收藏的。

对当时的政府来说,中原是地大物博,但是要是不知道自己地区里面有什么那是很可悲的,于是这本书应运而生,为秦汉统一的中原集权的多民族国家制度提供了历史依据,这就是它作为一部正史地理志而被秦汉及以后的王朝特别推崇的原因。

班固创立《地理志》以西汉时期的孤域政区为主,分录其山 川物产等内容。在地质方面它记录有关郡国的矿产,以及管理 矿产的铁官、铜官、金官、盐官所在的地方,对主要河流、湖海也 有较详细的记载。此书对于研究西汉的矿产资源的开发情况, 具有重要意义。

《汉书·地理志》的写作,是在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形势下出现的,并为统治者所欢迎和需要。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汉书·地理志》对于我国的地理学发展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一方面,它开辟了一门沿革地理研究的领域,这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另一方面,在它的影响下,地理学的研究忽视了对于山川本身的地貌形态与发展规律的探索。后来,地理学更多地涉及到历史学方面的内容,这也与《汉书·地理志》为地理著作所建立的体制有一定关系。

由于历代编修的疆域政区地理志是我国古代地理著述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具有传统特色。如果这种传统可以称之为体系的话,那么古代地理学体系的形成是从《汉书·地理志》开始的。

绪言

卷一 河北地区(上)

一 司州、治邺县。后魏置相州,东魏都邺,改为司州,北齐因之。

二 定州,治安喜县。后魏置安州,又改为定州,北齐因之。

三 冀州,治信都县。后汉置冀州,魏晋及北魏、北齐皆因之。

四 瀛州,治赵军都城。后魏置瀛州,东魏、北齐因之。

五 赵州,治广阿县。后魏置殷州,北齐改为赵州。

六 沧州,治饶安城。后魏置沧州,北齐因之。

七 幽州,治蓟城。后汉置幽州,晋及后魏、北齐因之。

八 安州,治方城。北魏皇兴中置安州,东魏天平中陷,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北齐因之。

九 营州,治和龙城。北魏置营州,永安未陷,东魏天平初又复,北齐因之。

十 平州,治肥如城。晋置平州,后魏及北齐因之。

十一 南营州,寄治英雄城。北魏孝昌中营州陷,永熙中侨置营州于英雄城。英雄城在今河北徐水县西,相对治于今辽宁朝阳之营州而言,其位置在南,故曰南营州。北齐因之。

十二 东燕州,寄治幽州军都城。后魏分恒州东部置东燕州,北齐因之。

十三 义州,寄治汲郡陈城。东魏侨置义州于汲郡,领七郡十九县;后齐省六郡以置伍城一郡。

十四 北燕州,治怀戎县。北齐置北燕州。

卷二 河北地区(下)

十五 并州,先治晋阳,后移治龙山。汉置并州,历代因之,北齐并置大丞相府。

十六 戎州,治涅城。后魏置南垣州。寻改曰丰州,北齐又改为戎州。

十七 肆州,治九原。后魏置肆州,北齐因之。

十八 北恒州,治恒安镇,后魏置司州,后改为恒州,北齐因之。

十九 北朔州,治马邑城。后魏置朔州,孝昌后侨置并州界;北齐于新平置北朔州,后移治马邑城。

二十 北灵州,治武州城。东魏置武州,北齐改为灵州,寻废。

二十一 北蔚州,治灵丘县。北齐置北蔚州。

二十二 北显州,治石城县。东魏置廓州,北齐改为北显州。

二十三 恒州,寄治秀容郡城,今山西忻州市西北。

二十四 朔州,寄治汾州并州寿阳县界,后又寄治汾州介休县界。

二十五 燕州,寄治汾州并州寿阳县界,文水县北。

二十六 云州,寄治并州寿阳县,今山西文水县北。

二十七 蔚州,寄治并州邬县,今山西平遥县西南。

二十八 县州,寄治汾州六壁城,今山西孝义市西。

二十九 宁州,寄治汾州介休城,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三十 灵州,寄治汾州隰城县界,今山西汾阳县西。

三十一 西夏州,寄治并州界。

三十二 西汾州,治昌化县。北齐置西汾州。

三十三 南汾州,治定阳县,后魏置南汾州,治定阳县,后魏置州,北齐因之。

三十四 南朔州,寄治汾州介休界,今山西介休县境。

三十五 汾州,治隰城县。后魏置汾州,北齐因之。

三十六 东雍州,治临汾县。后魏置东雍州,北齐因之。

三十七 晋州,治白马城。后魏置晋州,北齐因之。

三十八 建州,治高都县。后魏置建州,北齐因之。

三十九 怀州,治野王县。后魏置怀州,北齐因之。

卷三 河南地区(上)

四十 兖州,治瑕丘城。汉置兖州,魏晋、刘宋,后魏、北齐皆因之。

四十一 青州,治东阳城。汉置青州,晋及后魏、北齐因之。

四十二 光州,治掖城。后魏置光州,北齐因之。

四十三 胶州,治东武城。后魏置胶州,北齐因之。、

四十四 南青州,治东莞县。后魏置东徐州,又改为南青州。北齐因之。

四十五 北徐州,治临沂城。后魏置北徐州,北齐因之。

四十六 海州,东魏治龙沮城,北齐移治朐山县。东魏置海州,北齐因之。

四十七 东楚州,治宿豫县。北魏置南徐州,梁改曰东徐州,东魏改为东楚州,北齐因之。

四十八 东徐州,治下邳城,后魏置东徐州,北齐因之。

四十九 徐州,治彭城县。后汉置徐州,魏、晋、刘宋因之,后魏及北齐亦置徐州。

五十 西兖州,先治定陶城,后徙治左城。后魏置西兖州,北齐因之。

五十一 济州,治碻磝城。后魏置济州,北齐因之。

五十二 齐州,治历城县。刘宋侨置冀州,后魏改为齐州,北齐因之。

卷四 河南地区(下)

五十三 梁州,治大梁城。东魏置梁州,北齐因之。

五十四 北豫州,治虎牢城。后魏置北豫州,北齐因之。

五十五 洛州,治洛阳。后魏置洛州,又改司州,东魏复改洛州,北齐因之。

五十六 郑州,治颍阴城。东魏置颍州,又改为郑州,北齐因之。

五十七 北荆州,治伏流城。东魏置北荆州,后齐因之。后周占其西部,尝置和州。

五十八 广州,治襄城。北魏置广州。武定中西部陷于西魏,州治由北山徙治襄城县。

五十九 襄州,后魏治北南阳郡,北齐移治业县。后魏置襄州,东、西魏及北齐、北周对峙时,各占有襄州之部,北齐仍置襄州,后周则改置为南襄城郡。

六十 豫州,治上蔡县,后魏置豫州,北齐因之。

六十一 洧州,治所不详。北齐置洧州。

六十二 潜州,治所不详。北齐置潜州。

六十三 蔡州,治豫州鲖阳县新蔡城。东魏置蔡州,北齐废。

六十四 财州,治豫州鲖阳县固始城,今安徽临泉县。东魏置财州,北齐废。

六十五 北建州,治固始县,今河南固始县。北齐置北建州,寻废。

六十六 永州,治楚城。梁置楚州。东魏改为西楚州,北齐改为永州。

六十七 西淮州,治白苟堆。梁置西淮州,后魏因之,北齐废。

六十八 东豫州治新息县。后魏置东豫州,梁曰西豫州,又改曰淮州,东魏复曰东豫州,北齐因之。

六十九 信州,治项城。东魏置扬州,梁改为殷州,东魏又改为北扬州,后齐改为信州。

七十 颍州,治汝阴县,今安徽阜阳市。后魏置颍州。梁、东魏及北齐因之。

七十一 南兖州,治小黄县,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后魏置南兖州,北齐因之。

七十二 谯州,治涡阳城,今安徽蒙城县。后魏置涡州,后罢州置涡阳郡。梁置西徐州,东魏改置谯州,北齐因之。

七十三 汴州,治汴城。梁置汴州,后魏及北齐因之。

七十四 睢州,治竹邑县。梁置睢州,北齐因之。

七十五 仁州,治赤坎城。梁置仁州,后魏及北齐因之。

七十六 潼州,治夏丘县。北齐置潼州。

卷五 淮南地区

七十七 淮州,治淮阴城。梁置淮州,东魏、北齐因之。

七十八 东广州,治广陵县。梁置南兖州,北齐改为东广州。

七十九 泾州,治沛县。梁置泾州,北齐因之。

八十 秦州,治六合县。梁置秦州,北齐因之。

八十一 和州,治历阳县。北齐置和州。

八十二 南谯州,治顿丘县。梁置南谯州,东魏、北齐因之。

八十三 西楚州,治锺离县,今安徽凤阳县东北。刘宋置北徐州,东魏改为楚州,北齐曰西楚州。

八十四 扬州,治寿春县,今安徽寿县。晋置豫州,后魏曰扬州,梁改为南豫州,东魏又改为扬州,北齐因之。

八十五 合州,治合肥城。梁置合州,东魏、北齐因之。

八十六 安丰州,治安丰县,今安徽寿县西安丰塘。梁置安丰州,东魏因之,北齐废州。

八十七 湘州,治庐江县。梁置湘州,北齐废州。

八十八 霍州,治岳安县。梁置霍州,东魏、北齐因之。

八十九 南光州,治光城县,今河南光山县。梁置光州,东魏、北齐因之。

九十 南郢州,治赤石关。梁置南郢州,东魏、北齐因之。

九十一 南建州,治高平城。梁置南建州,东魏、北齐因之。

九十二 南朔州,治齐阪城。梁置南朔州,东魏、北齐因之。

九十三 义州,治包信县,今河南息县包信镇。梁置义州,东魏因之,北齐废州。

九十四 沙州,治白沙关城。梁州,东魏因之。北齐废州。

九十五 南定州,治蒙笼城。梁置南定州,东魏、北齐因之。

九十六 衡州,治南安县。北齐置衡州。

九十七 浐州,治所不明。北齐置浐州。

九十八 南司州,治黄城,今河南潢川县。北齐置南司州。

九十九 巴州,治西阳县。北齐置巴州、

一○○ 江州,治鹿城关。梁置北江州,东魏、北齐因之。

一○一 湘州,治大活关城。梁置湘州,东魏因之。北齐废州。

一○二 郢州,治平阳县。刘宋置司州,北魏改为郢州,梁曰北司州,旋又为司州,东魏改为南司州。北齐又改为郢州。

一○三 义州,治罗田县。梁置义州,东魏、北齐因之。

一○四 罗州,治齐昌县。北齐置罗州。

一○五 江州,治怀宁县。梁置豫州,又改为晋州,北齐改名为江州。

《旧唐志》的编纂有两方式:志首为总序;后为十道郡国。前者首概述开辟以来历代地理沿革,后者述唐代贞观、开元、至德、上元历朝行政区划和军事区划(节度使、观察使、经略使、守捉)置皮改易,最后以幅员最盛时之天宝十一年(752)的唐代版图为据,概述唐王国四至。《旧唐书·经籍志》经部著录《春秋左氏传条例》20卷,列于春秋条例类之首,题刘歆撰。此前,《隋书·经籍志》亦著录《春秋左氏传条例》一书,列于春秋条例类晋梁人著述之间,然为25卷,且不题作者。此后,各史艺文志、公私书目及《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均不见著录。

《汉书•地理志》作为记述疆域政区的始祖,为我国2000年来沿革地理著作树立了规范。在《汉书•地理志》的影响下,后世以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为主的著作不断涌现。

自唐代以后编修的历代地理总志,如《元和郡县志》、《元丰九域志》和宋代以来大量增加的地方志如各府志、州志和县志等,无不受到《汉书•地理志》的影响。元明清时期的《一统志》等,也都与《汉书•地理志》同为疆域地理志性质的著作。

《汉书·地理志》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所著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分为上、下两卷。

由于历代编修的疆域政区地理志是古代地理著述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具有传统特色。而这种传统的体系和古代地理学体系的形成正是从《汉书·地理志》开始的。

<<汉书 地理志>>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的价值???谢谢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解析: 《汉书·地理志》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开头引录《禹贡》全文和《周礼·职方氏》的九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