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羊肉清汤锅底如何做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涮羊肉清汤锅底如何做,第1张

主料:羊肉片少许、生菜少许、丸子少许、苦菊少许、豆腐少许、蘑菇少许、蟹棒少许、鸡少许、大虾少许、虾滑少许

调料:麻汁少许、生抽少许、盐少许、醋少许、豆腐乳少许、香菜少许、大葱少许、辣椒油少许

做法步骤:

1、家养笨鸡半只

2、剁成块

3、把鸡块焯水去掉血沫,葱姜切片

4、砂锅里放入纯净水,加入鸡块葱姜和大枣一起烧开

5、放到电陶炉上,盖上盖子,启动火锅键,这个时候让鸡汤炖一会

6、开始调制蘸料,麻汁,豆腐乳,生抽,醋,盐一起加一点水搅拌均匀

7、放到蘸碟里,加入香菜,葱末和辣椒油即可

8、把各种蔬菜和食物洗净改刀,鸡汤也好了

9、涮羊肉清汤锅底汤底完成。

老北京人讲究一个“不时不食”,意思就是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吃该吃的东西,像现在这个光景,已是冬至以后,食谱中登场率最高的,莫过于“涮羊肉”了。

因为羊肉性温燥热,适合秋冬进补,外面鹅毛大雪,屋内铜锅碳火,硬生生的用羊肉,营造出两个世界。

当然了,其它季节也一样能吃,否则春不食、夏不吃的,那涮羊肉馆子早关门大吉了。

但是最佳的食用时机,还是要在天冷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契合羊肉的“温补”效果。

“涮羊肉”不仅是老北京特色,在整个北方地区,也是具代表性的火锅吃法,但因为烹食方式太过简单,导致很多吃货,经常将“涮羊肉”与南方的“火锅”混淆。

先不说南方朋友,就连北方当地的小伙伴,也常常是傻傻分不清楚,总以为锅内有了羊肉,就是涮羊肉了。

其实不然,这两者看似同工,实则却有着异曲之妙,今天就总结出了3个主要区别,和大家说道说道。

No1羊肉

“涮羊肉”中的羊肉,必须得是鲜肉,并且是手工切出来的羊肉片,可分为上脑肉、里脊肉、三叉肉等多个部位,口感上也是各有特点。

因为是鲜肉,所以切出来后偏干燥,不见水,即便将盘子立起来,里面的羊肉片也会牢牢地贴在盘底——这叫“立盘不倒”。

反观火锅中的羊肉品质,相对来说要求并不高,大多是用机器切出来的“肉卷”,且在此前提下,肉必须是经过冷冻的,才能成型码盘。

1先画上一个椭圆形。

2然后再画下两条弧线连接起来。

3接着在下面再画上一个大一些的椭圆形,以及半圆形成锅体。

4再画下两条弧线连接起来,和上面的形状很相似。

5下面画上椭圆形的底座,加上一点厚度,锅体的两边再加上圆环的装饰。

6火锅里面再加上波浪线,加上一点菜,上面用小波浪线画出热气的感觉。

7最后涂上好看的颜色,火锅就画好了。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时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

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世界各地均有类似的料理,但主要在东亚地方特别盛行。火锅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暴汗淋漓,酣畅之极,解郁除湿,适于山川之气候,今发展为鸳鸯锅,麻辣清淡各别,各取所需,老少咸宜,至冬之佳品。

主料:羊蝎子500g、羊腿骨300g、羊腿肉500g 

辅料:葱1段、姜1块、火锅配菜适量、味碟适量

1、准备原料。

2、羊骨头和花椒一起放入水中,水淹没羊骨煮沸,继续煮2分钟。捞出沥干洗净。

3、羊骨和水,葱姜一起,大火煮沸,撇净沫,转小火熬1小时,汤汁奶白浓郁。

4、羊腿肉在炖骨之前就洗净放入冰箱冷冻。切片。其他配菜准备好。

5、自家口味准备的配菜。

6、酱料碟。蒜泥,芝麻酱,橄榄菜,韭菜花,腐乳,香菜末,香葱,海鲜酱。还可以配沙茶酱,牛肉酱。

7、锅里兑骨头汤,羊蝎子和羊骨一起放入,调入少许盐,不可以多,微微淡即可。煮沸,先捞羊骨头啃。

8、涮羊肉吧。

9、和蘸料一起吃。

涮羊肉清汤锅底如何做

主料:羊肉片少许、生菜少许、丸子少许、苦菊少许、豆腐少许、蘑菇少许、蟹棒少许、鸡少许、大虾少许、虾滑少许调料:麻汁少许、生抽少许、...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