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中有那几部是2人或以上合著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中医古籍中有那几部是2人或以上合著的,第1张

1/《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2/《针灸大成》明·杨继洲著 后中十八届陈永诸谨制。

3/《雷公炮炙论》(公元 588 年)刘宋,雷斅着。三卷。是论述药物加工制作的专书。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中,近人有辑本。南北朝·刘宋、雷学

4/《新修本草》(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作者:苏敬等20余人编写 朝代:唐 年份:公元659年

5/《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6/《达摩洗髓易筋经》作者:项杨惠吴德华张鉴若曹江 朝代: 年份:

还有很多。因时间关系暂时介绍这几部著作。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黑八宝丹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黑八宝丹 1 拼音

hēi bā bǎo dān

2 处方

川黄连8分,梅片8分,人中白1钱,马勃1钱,西瓜霜2钱,麝香1分,橄榄炭2钱,硼砂5分,雄鼠粪1钱,广尖5分,灯草炭5分。

3 功能主治

一切喉症。

4 黑八宝丹的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瓷瓶收贮。吹之。

5 摘录

《千金珍秘方选》

古籍中的黑八宝丹 《针灸大成》:[卷十补遗]辨三关

惊,色黑难治。气关青如鱼刺,主疳劳身热易治,用八宝丹,每服加柴胡黄芩;色黑难治。命关青如鱼刺,主虚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公选良方]长肉收口

灰轻粉(各三分)冰片珍珠(各五厘)血竭(二分)八宝丹∶治腐肉已尽,新肉迟生,掺上立效。乳香没药(各

《疯门全书》:熏洗法

拨动。愈后有泡。此方不但痹肉红云红块红堆。即面上黑痣。颈上瘰包瘤等恙。治无不验。又无脓水。数日脱靥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介部]石上螺蛳

涂,立效。白火丹集听∶丹有五种,青、黄、赤、白、黑,黄白易治,黑丹莫救,青丹十日内可治,赤丹亦然,

《女科指掌》:[卷之一调经门]调经方

  1、杨继洲,明朝人,著有《针灸大成》一书,是针灸发展史上第三次大总结。(第一次是《黄帝内经》,第二次是魏晋时期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 )

  2、《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共10卷。所述内容十分广泛,首论《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论述,其次有针灸歌赋选、经络腧穴、刺法针法、灸法、针灸证治、杨继洲医案和小儿按摩法。《针灸大成》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尤其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

  3、著作简介

  《针灸大成》中医针灸学著作。10卷。又称《针灸大全》。明代杨继洲撰,靳贤校正。刊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作者在早年撰写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已佚)一书基础上,进一步汇集了多种针灸文献编撰而成。卷1摘录了《黄帝内经》、《难经》等书的针灸理论;卷2~3针灸歌赋;卷4针法;卷5子午流注及灵龟飞腾针法;卷6~7经络及腧穴;卷8诸症针灸法;卷9选录陈氏(佚名)《小儿按摩经》一书。由于本书较全面地总结了明代以前历代劳动人民积累的有关针灸的学术经验和成就,因而在临床和研究方面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949年后有排印本。

  4、作者简介

  杨继洲杨继洲(1522-1619)名济时,浙江衢县人,祖父曾为太医,杨继洲出生于医学世家,秉承家学,勤学博古。他曾在太医任职医官,行迹遍及福建、江苏、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功绩卓著,声望甚高,从事针灸临床四十余年。杨家世代业医,杨继洲举业不遂而潜心攻医,他寒暑不辍地研读家中"蓄贮古医家抄籍",积有数年,而"倬然有悟",因感"诸家书弗会于一",因此将家传《集验医方》与诸家医籍中之针灸论述,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为天、地、人卷。题目《玄机秘要》。

  《针灸大成》是在其家传《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汇集历代针灸学术,加上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而成。书稿初成后,又经赵文辆、靳贤、黄镇庵等整理、资助,于1601年刊行问世,共十卷,内容全面,资料丰富。

  5、学术思想

  针灸药物按摩并重

  中医的治疗手段有很多,而且各有所长不可偏废,但是到了明代末年就出现了崇尚药物,废弃针灸的倾向。赵文炳在《针灸大成》序言中说"迩来针法绝传,殊为可惜"杨氏反复地提出"针灸药不可缺一"的论点。他指出针灸药物各有所长,不可互相取代;用针药对比说明针灸疗法的优越性;还从古籍中举出事例说明针灸不可废弃;并且说明了针灸衰落的原因:是"业针法之不精,传授之不得其诀耳",非针灸本身的缺陷。同时此观点还在杨氏的医案中体现出。

  针法灸法并重

  针灸穴位图明代以前的医家偏重于针,或偏重于灸。杨氏不偏不倚,同时兼顾。理论上《针灸大成》转录和引证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末的针法文献,如卷四的九针,制针,暖针,温针等以及"内经补泻","难经补泻","四明高氏补泻"等针刺补泻手法,还有家传的"三衢杨氏补泻"和针拨内障法,特别是发挥了透穴针法理论有独到之处。如治疗偏头痛,用针刺"风池"透"率谷";治疗两腿痛,膝红肿,用"膝关"横针透"膝眼";寒痰咳嗽,用"列缺"透"支沟"。关于灸法的理论,书中也用了较大的篇幅记述,如卷三有"头不多灸策"卷九的灸用材料,点火法,壮数,炷火先后等载述十分全面。在《针灸大成》的字里行间,多处体现其针灸并重的思想,如"胜玉歌"谓"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或针或灸依法语,补泻迎随随手捻。"在医案中有15例只针灸配合治疗的。

可以先看《中医学基础》(大专版),由浅入深,再结合《本草纲目》。基本上一般的常见小病就没问题了,养生绝对能拿下。如果很着迷养生的话,还可以看《黄帝内经》(有白话文译文的),这样你就可以更精进。以后逐步看深一点的版本。《中医学基础》很重要。(痛风请关注高原彝药)

《难经》 十三卷。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设为问答之辞,以示学者。所引经言,多非《灵》、《素》本文,盖古有其书,而今亡之耳。隋时有吕博望注本不传,宋·王惟一集五家之说,而醇疵或相乱,惟虞氏粗为可观。纪齐卿注稍密,乃附辨玄操、吕广、王宗正三子之非;周仲立颇加订易,而考证明;李子野亦为句解,而无所启发。近代张洁古注后附药,殊非经义;王少卿演绎其说,目曰重玄,亦未足以发前人之蕴;滑伯仁取长弃短,折衷以己意,作为 《难经本义》

《子午经》 一卷。论针灸之要,撰成歌诀,后人依托扁鹊者。

《铜人针灸图》 三卷。宋仁宗诏王维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腑脏十二经,旁注俞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并主疗之术,刻板传于世,夏竦(sǒng)为序。然其髎穴,比之《灵枢》“本输”、“骨空”等篇,颇亦繁杂也。

《明堂针灸图》 三卷。题曰:黄帝论人身腧穴及灼灸禁忌。曰明堂者,谓雷公问道,黄帝授之,亦后人所依托者。

《存真图》 一卷。晁公谓杨介编,崇宁间泗州刑贼于市,郡守李夷行遣医并画工往,亲诀膜摘膏肓,曲折图之,尽得纤悉介校以古书,无少异者,比 《欧希五脏图》 过之远矣,实有益医家也。王莽时,捕得翟义党王孙庆,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刻剥之,量度五脏,以竹霆道其脉,知所终始,可以治病,亦此耳意。

《膏肓灸法》 二卷。清源庄绰季裕所集。

《千金方》 ,三十卷, 唐·孙思邈 所撰。用药之方,诊脉之诀,针灸之穴,禁忌之法,至导引之要,无不周悉。曰千金者,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议者谓其未知伤寒之数。

《千金翼方》 三十卷, 孙思邈 掇拾遗帙,以羽翼其书。首之以药录,次之以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辟谷、退居、补益、杂症、疮痈、色脉、针灸,而禁术终焉。

《外台秘要》 。唐·王焘在台阁二十年,久知弘文馆,得古方书千百卷,因述诸症候,附以方药、符禁、灼灸之法,凡一千一百四门。天宝中出守房陵及大宁郡,故名焉。

《金兰循经》 。元翰林学士忽泰必列所著,其子光济铨次。大德癸卯,平江郡文学岩陵邵文龙为之序。首绘脏腑前后二图,中述手足三阴、三阳走属,继取十四经络流注,各为注释,列图于后,传之北方。自恒山董氏锓(qǐn)梓吴门,传者始广。

《济生拔萃》 十九卷。一卷取 《针经节要》 ,二卷集 《洁古云岐针法》 《窦氏流注》 ,三卷 《针经摘英》 。首针法,以仿古制也。延佑间杜思敬所撰者。

《针经指南》 。古肥窦汉卿所撰。首 《标幽赋》 ,次定八穴指法及叶蛰宫图,颇与《素问》有不合者。

《针灸杂说》 。建安窦桂芳类次。取《千金》禁忌人神及 《离合真邪论》 ,未能曲尽针灸之妙。

《资生经》 。东嘉王执中叔权,取三百六十穴,背面巅末,行分类别,以穴属病,盖合《铜人》、《千金》、《明堂》、《外台》、而一之者也。

《十四经发挥》 三卷。许昌滑寿伯仁,传针法于东平高洞阳,得其开阖流注交别之要。至若 阴、阳、维、跷、带、冲 六脉,皆有系属,而惟 督、任 二经,则包乎背腹而有专穴,诸经满而溢者,此则受之,宜与十二经并论。通考䆳穴六百五十有七,而施治功,以尽医之神秘。

《神应经》 二卷。乃宏纲陈会所撰。先著 《广爱书》 十二卷,虑其浩瀚,独取一百一十九穴,为歌为图,仍集治病要穴,总成一帙,以为学者守约之规,南昌刘瑾校。

《针灸节要》 三卷、《聚英》四卷。乃四明梅孤高武纂(zuǎn)集。

《针灸捷要》 。燕山廷瑞徐凤著集。

《玄机秘要》 。三衙继洲杨济时家传著集。

《小儿按摩经》 。四明陈氏著集。

《古今医统》 《乾坤生意》 《医学入门》 《医经小学》 中取于针灸者,其姓氏各见原书。

《针灸大成》 总辑以上诸书,类成一部,分为十卷。委晋阳靳贤选集校正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按弦搓摩 1 拼音

àn xián cuō mó

2 注解

按弦搓摩 小儿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有三种: ①先运八卦,后搓儿手、前臂,经关上、关中、关下,再拿儿手摇动(见《针灸大成》卷十)。 ②左手拿儿手、掌向上,右手大食二指自阳池穴轻轻 ,经三关至曲池,再经六腑至阴池穴,属阳证,关轻腑重;属阴证,腑经关重;再用两手搓摩前臂,最后以左手捏肘,右手捏儿大指,往外摇动(见《厘正 要术》卷三)。 ③用两大指搓儿手与肱之背面各几下,再拿儿手慢慢摇动(见《增图考释推拿法》上卷)。此法能消痰化积,消痞。

古籍中的按弦搓摩 《针灸大成》:[卷十]治小儿诸惊推揉等法

,即肺经有病。推三关、肺经各一百,推天河五十,按弦搓摩、运五经各三十,掐五指节三次,虎口、囟门上、口

《小儿推拿广意》:[卷中]脐围七

(二百)运八卦分阴阳(五十)揉脐(一百)精宁穴按弦搓摩凤凰单展翅用灯火肚上青筋四盘肠惊。气吼肚膨。饮

《推拿抉微》:[第二集·推拿法]风症门推法

关,肺经,脾土,运八卦,分阴阳,揉脐,向导穴,按弦搓摩,凤凰单展翅,用灯火肚上青筋四。涂蔚生曰∶以上

《小儿推拿广意》:[卷上]脏腑歌

重离轻。揉龟尾。脐。推肺经。推外间使。分阴阳。按弦搓摩。小肠有病气来攻。横纹门推可通。用心记取向导穴

《小儿推拿广意》:[卷上]推拿面部次第

中医古籍中有那几部是2人或以上合著的

1/《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