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生有能力做手术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古代医生有能力做手术吗?,第1张

    我觉得古代医生是有能力做手术的,因为古代人经常会打仗,有打仗就会有人受外伤,而这些外伤同样需要医生来治疗。虽然他们没有把这个行为叫做动手术,但性质和做手术是一样的。那时候他们没有麻醉药物,但是他们会用一些中草药代替,当这些中草药放到伤口上的时候,就可以减轻疼痛。

    有一个事实足以证明古代人是可以做手术的: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受了箭伤,伤口很深,而且箭上面还有毒。如果不及时救治的话,会威胁到关羽的生命。这时候久仰关羽大名的华佗及时赶到,要为关羽刮骨疗毒。听起来很可怕:此疗法需要用小刀把伤口切开,再把里面的毒液刮出来,才能保住关羽的性命。

    大家一听觉得这太残忍了,不过关羽可不是一般人,他的忍受能力超出了常人的几倍。关羽向手下人要来了一壶热酒,豪爽的喝下去,又拿出棋子与手下对弈,然后华佗开始为他刮骨疗伤。在这期间关羽一直冷静从容,这让华佗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也因此关羽被人认为是神人。而他的侠义心肠和英雄气魄也被世人敬仰,后来他便成为了门神的其中一个。

    虽然一直以来大家对华佗为关羽疗伤的事情有很大的争议,认为在关羽受伤的时候华佗早已经不在了,而给关羽疗伤的可能是华佗的弟子。但是不管怎么说,真正的神医华佗也确实曾经为人剖腹疗伤过,还有古代人受伤之后的伤口也确实需要古代的医生去处理,所以从这点看,古代的医生是有能力动手术的。

    

现代人普遍认为西医才能做手术,中医是怎么做手术的呢?其实,在中国古代,中医手术就已经很发达,古籍有不少记载。 

隋朝有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做《诸病源候论》,由太医巢元方所写,其中有一段叙述:“金疮肠断者,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勿令气泄,即推内(纳)之。但疮痛者,当以生丝缕系,绝其血脉。”这段文字描述了病人的肠子断裂后,医师通过手术,把肠子重新续接的过程。

那么,古代中医具体使用什么工具来做手术、是怎么操作的?中医外科手术又为何没有流传下来? 

古代中医手术的麻醉药  

提到古代手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公认的中医外科手术鼻祖——华佗。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患者以酒服麻沸散后,身体就失去了知觉,然后医师就可“刳破腹背,抽割积聚”,也就是剖开腹部,除去肿块。

(微信搜索 新正述传统文化 公众号 看更多好文)

可惜的是,麻沸散后来失传。但在麻沸散之后,也有其它的麻醉剂出现。

譬如明代外科医学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写到,他在鼻息肉手术中,使用“回香草散”麻醉。回香草散是由回香草、高良姜两味药制成的局部麻醉药。他在书中记述:先用回香草散连吹入鼻黏膜两次,然后用一根丝线套上鼻息肉的根部,绞紧,向下一拔,息肉就脱落了。

古代的手术刀是什么样的?  

早在华佗之前,就已经有许多关于中医外科器具的记载。《山海经》中记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有石可以为砭针,堪以破痈肿者也。”《素问》也记载,“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那时,人们用砭石制作成各种医疗器具,如砭针、砭镰,并且有大小不同的尺寸。砭镰类似于刀片,可以用来割去肿瘤,削掉腐肉。目前于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砭镰,距今34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刀。不仅如此,砭石本身也用于养生治病,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现代医学也发现,砭石含有至少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随着铜器、铁器不断普及,人们开始使用铜铁等金属制成针、刀、镰和许多其它外科手术器械。

秦汉之后,外科手术器具不断发展。唐代的出土文物中已有镊子、剪刀这样的常见外科手术器械,宋代时已经出现较为完整的常用外科器具,如针、剪、刀、钳、凿,在《世医得效方》和《永类钤方》等书中都有记载。江苏省江阴县曾出土了一批明代医疗器械,除了铁质和铜质的平刃刀、小剪刀、镊子外,还有一把柳叶式外科刀,一头有尖刃口,和现代的手术刀十分相似。

清代医家何景才撰写的《外科明隐集》中,简述了开疮刀、三棱针、平刃刀、月刃刀、剪子、镊子几种外科手术器具。开疮刀最薄利锋锐,取其速入急出;三棱针刺放瘀滞毒血,取其刺孔宽豁,让瘀汁通流;平刃刀割除死腐余皮,用之随手得便;月刃刀割除深陷之内瘀腐;镊子夹捏余皮顽腐,让刀割更方便。 

桑皮线: 中国最早发明的外科缝合线

隋唐时代,除了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清创缝合术外,对缝合伤口的材料亦有了改进和提高。最重要的发明是使用桑皮线缝合肠管和皮肤,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良好疗效。

缝合术是中医外科史上的重要发明。“桑皮线”就是常用的缝合线之一。《删繁方》记载治金疮肠出的方法,“桑皮细线缝肠复皮,用蒲黄粉粉之。”宋代《睽车志》写道,“⋯⋯以刀自裁,收之不死,医者以桑皮缝合其创,傅药。”

据老辈中医讲述,制作桑皮线的方法,是先拨去外皮,在内层上选择比较粗的筋纹,撕下来。然后再取外皮,把细线从头到尾抹七次,让细线滑润如丝,收起放好。到用的时候,在沸水的蒸汽上薰蒸一下,细线就绵软如新。桑皮线可以被身体吸收,所以缝合后不需拆线。

桑皮线取用方便,而且不易折断。不仅如此,桑皮本身药性平和,更有清热解毒、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明·于慎行《谷山笔尘》中介绍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案例:武则天长寿三年,有人密告皇嗣李旦(即睿宗)“潜有异谋”。臭名昭著的酷吏来俊臣对李旦左右的人严刑拷打,逼他们供出皇嗣“谋反”的罪行。

太常工人安金藏宁死不屈,并向来俊臣说,如果不相信我所说的是实话,我宁可挖出心来证明皇嗣不反,立即拔出佩刀自剖胸膛,露出五脏,血流遍地。此举使武则天猛然醒悟,遂命人将安金藏送入宫中治疗。医者将其五脏复位,用桑皮线缝合伤口,敷上疗伤药物,患者经宿始苏。武则天因此取消了对李旦的追究。

如何给病人消毒、止血?  

古代外科有各种药膏、药洗,另有去腐、生肌、收敛愈合等外科优良药物,帮助术后的止血、愈合。

为何中医外科手术未能流传至今?  

这些外科手术器具的发现,以及古籍中对于手术方法、使用药物的记载,足以说明中国古代外科手术的发展水准。可惜,很多精华的东西没有流传下来,所以现代人很少人会把中医和手术联系在一起。

探究这其中的原因,一部分是人们的思想渐渐西化,另外也和中医传承的习惯、乃至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

中医传徒弟,类似于道家。有本事的医师虽然会收许多徒弟,但其中只有一个徒弟能得到师父的真传。一些有着祖传良方和珍贵经验的中医,往往要找到道德、心性、悟性都好的,确保在学成之后,医德与医术兼备的人,才会把真正的精髓相传。

而在当今社会,中医教育也普遍西化,中医须接受西医教育,获得学历和认证,才能被社会认可。一些民间的中医师,虽继承了良好的医术,但因为没有现代的学历,而不被人们所接受。加上如今社会乱象,让普通人难以分辨,真正珍贵的东西也难以被发现,并保存下去了。

各种损伤比如骨折、筋伤都可以采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虽然感觉这是一个局部的损伤,但是对全身也是有影响的,所以除了外在的治疗也需要用药物进行调养,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从这点可以发现中医治疗伤科疾病的理念是非常先进的,不仅仅是治疗局部的损伤,更是从整体全身进行调理,以真正达到治疗的目的。

同样对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痛等疾病,除了局部的治疗,甚至手术的固定够不够呢?其实按照整体观念这完全是不够的,除了以上之前的治疗,更需要的进行中医的调理,让人体的气血得到通顺,病理物质如瘀血,痰湿等排出体外,这才是真正的治病求本。

研习《医宗金鉴》过程中也发现很多的辨证要点,对于临床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辨证瘀血和出血的概念,之前认为受伤后出血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治疗过程中主要予以活血化瘀进行治疗,其实对于伤科疾病的内治方法中辨明瘀血和出血是非常重要的,夫皮不破而内损者,多有瘀血;破肉伤困,导致亡血过多,所以损伤后出现的不同结果,所使用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瘀血的确是以活血化瘀为主,但是对于出血就要以补血为主,两者需要相互结合,并重点辨证出哪个为主,再基于这个主要病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同时对于治疗伤科疾病也是需要确定病位,之前一直认为伤科疾病的病位确定是比较容易的,哪里受伤病位就在哪里,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对于内治法尚可疾病也参考内科疾病的辨证方法,采用三焦,脏腑,阴阳脉络的不同进行辨证,比如三焦辨证比较好理解,损伤的部位可以根据人体的不同部位,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的区别,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上部常常用犀角地黄汤,在中焦多用桃核承气汤,而下焦多用抵当汤,这样不同的治疗方法让我们的治疗更有针对性。虽然该书已经给不同部位的损伤有了相应的方剂,但是真正到临床没有这么简单,多包含不同层次的损伤,所以治疗时候更需要综合考虑,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辨证用药的重要性,特别对于伤科用药时候采用引经药更是需要重视,比如上肢用桑枝,下肢用牛膝,胸胁用柴胡等等这样的引经药使用是有临床基础的。

同时损伤就是导致人体的脉络受损,这个脉络也是有区别的,分为阳络与阴络,在体表的血管,神经,肌腱等可以归纳为阳络,多因为劳损,遭受寒凉侵袭引起,所以以祛邪活血等为主,而深层的积血,内部肌肉肌腱损伤,可归为阴络,多属于内部脏腑的亏损的,所以多以补益为主。

其实古代很多的事情都是神话传说而已,真实世界是无法做到的,所以在古代那样的医疗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换头手术的。哪怕就是按照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想实现换头手术依旧很困难。

即便现在有科学实验证实了可以成功给猴子换头的实验,但是这个实验并没有用在人类身上,一方面人类身体构造与猴子的有非常的差异,另一方面就是技术的支持,或许在很久之后的将来这个技术或许可行。

至于古代的换头的手术,只是类似于神话传说那样,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飞天遁地,移形换影等高超的技术,都是古人表达了美好的向往而想象出来的,所以古代的换头手术记录也是相同的道理。

古代的换头记录也有很多,比如说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的李信就换过头,大概就是说他睡梦中总是梦到阎罗殿,最后在睡梦中他就求助阎罗王不要那么早抓他,他还想多陪伴他的母亲几年,阎罗王听了对他很同情,就打算延长他的寿命,于是就派无常去处理这件事。

而无常认为李信不把他放在眼里,越级上报,对他很不满,就让小鬼将李信的头放入热锅里煮,最后就煮烂了,最后阎罗王担心李信就命令无常将其带回来,而无常为了隐瞒过去,就给李信安了一个新的头,成功骗过阎罗王之后就答应给他延长寿命。

最后等到李信醒过来后,真的发现自己的头颅变成另外一个人的,所以这个故事就慢慢传开了,所以换头的记录在古代的很多传记中都有记载,至于真实性的话,基本都是古人幻想出来的,压根不可能实现的。

1、《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2、《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

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5、《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难经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骨伤科外治法 1 拼音

gǔ shāng kē wài zhì fǎ

2 英文参考

External treatment for osteonosus and traumati

3 注解

骨伤科外治法是对伤病局部进行治疗的方法。除针拨、牵引、手术、理伤手法及正骨器外,常用外治法还有:

(1)敷贴。即将药膏或膏药贴附于损伤局部。膏药或药膏按其功用可分为消瘀退肿止痛类、舒筋活血类、接骨续筋类、温经通络类、祛风除湿类、清热解毒类、生肌拔毒长肉类等。

(2)掺药。是将药物碾成细小粉末直接掺在伤口上,或掺在软膏上敷贴患部的外治法,常用于止血收口、生肌长肉、去腐拔毒、温经散寒、清凉散风、祛寒散毒等。

(3)涂搽。即将药物制成液状药剂,直接涂搽或配合理伤手法使用于患部.常用的涂搽制剂有水剂,油剂、酒剂三种,多用于早期伤口感染,治疗跌打损伤或理筋手法时的局部涂擦,或用于闭合性新伤及陈伤旧患。

(4)洗涤。即将药物煎成汤液或用盐水等外洗伤口局部,适用于治疗开放性损伤。能达到清洁伤口、预防感染或促进肉芽组织及上皮组织增生、促使伤口愈合的效果。

(5)熏淋。即将药物煎汤,乘热在患部进行熏蒸和淋浴,适用于坎组织损伤初期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者,或骨关节损伤后期,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者,或损伤而引起局部邪毒感染者。

(6)热熨。即将药物加热后用布袋装好,熨贴于损伤局部,适用于骨关节损伤时间较长,局部瘀血凝聚、肿痛不消者;或慢性腰腿痛、风湿关节痛等。近年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电热熨贴,适用于治疗一切骨关节损伤。

(7)药线。又称药条。是用桑皮、纱纸或棉纱捻成线条状外粘或内裹具有拔毒去腐功效约物以作腐蚀瘘管壁或引流脓液之用,适用于附骨痈疽、流注及骨痨形成的瘘管者。

(8)针灸.即使用针刺或艾灸人体相应穴位,从而治疗损伤的方法。

(9)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引起局部充血或郁血而达到治疗伤病的目的。适用于治疗软组织挫伤,肌肉、关节劳损,以及骨关节损伤后期。

古籍中的骨伤科外治法 《伤科大成》: 法

摩者徐徐揉摩之。因损伤皮肤筋肉,肿硬麻木,而骨未有折断者。《伤科大成》清赵濂公元16441911年

《江氏伤科学》:[秘传方]续筋骨方

(第二十二)土鳖血竭龙骨共等分,研细末唾调涂。《江氏伤科学》

《伤科大成》:[应用诸方]整骨麻药

生南星(各五钱)晒脆为末,以烧酒和敷,任刀割接骨不知痛苦。《伤科大成》清赵濂公元16441911年

《伤科补要》:器具总论

于安,重伤可就于轻。再施以药饵之功,更示以调养之善,则正骨之道全矣。《伤科补要》清钱潢公元1808年

《伤科补要》:[器具总论]杉篱

目录 1 拼音 2 《外伤科学》 21 组成 22 功效 23 主治 24 外伤散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外伤散 外伤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wài shāng sǎn

2 《外伤科学》 21 组成

大黄1斤,扁柏1斤,栀子4两,桃仁4两,泽兰4两,防风5两,薄荷5两,黄芩5两,骨碎补3斤,当归尾3斤,制草乌1两,制川乌1两,天南星1两,制半夏1两,毛麝香1斤,千打捶1斤,血见愁1斤,透骨消1斤,田基黄1斤,入地金牛1斤。

22 功效

祛瘀,消肿,止痛。

23 主治

骨折、伤筋初期肿痛者。

24 外伤散的用法用量

水、酒、蜂蜜或凡士林调敷。

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古籍中的外伤散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杂证部]竹木刺入肉

方歌诸刺入肉系外伤,蝼蛄捣涂最为良,如刺已出仍作痛,再涂蝼蛄即无妨。注诸刺入肉,外伤之证也。

《外科心法要诀》:[卷十五杂证部]竹木刺入肉

诸刺入肉系外伤,蝼蛄捣涂最为良,如刺已出仍作痛,再涂蝼蛄即无妨。注诸刺入肉,外伤之证也。软浅者,

《丹台玉案》:[卷之三]内外伤辨

。恶风。不耐一切风寒。内伤。恶风。偏恶梦小贼风。外伤。恶热。无有休歇。日晡转剧。直待汗下方退。内伤内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三脾胃门]病机

汉张仲景著伤寒论,专以外伤为法。其中顾盼脾胃元气之秘,世医鲜有知之。观其少阳证,小柴胡汤用人参,则防

《内外伤辨》:[卷上]辨气少气盛

古代医生有能力做手术吗?

    我觉得古代医生是有能力做手术的,因为古代人经常会打仗,有打仗就会有人受外伤,而这些外伤同样需要医生来治疗。虽然他们没有把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