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时期对舞蹈音乐有着怎样的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原始社会时期对舞蹈音乐有着怎样的记载?,第1张

中国传统舞蹈音乐历史久远,在原始社会时期,华夏祖先便创造出与舞蹈合为一体的歌唱艺术与器乐艺术。《尚书·益稷》所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以及《吕氏春秋·古乐篇》所记“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内容,所述即舞蹈与器乐相结合和舞蹈与歌唱相结合的概况。先秦时期,载歌载舞颂扬领袖业绩的乐舞形式得到奴隶主阶层极大重视,宫廷中相继出现六部集古乐古舞之大成的乐舞作品——黄帝时期的《云门》、唐尧时代的《大咸》、虞舜时代的《大韶》、夏禹时代的《大夏》、商汤时代的《大瀵》、周武王时代的《大武》。这些作品在周代经乐舞机构“大司乐”整理、排练,常在宫廷礼仪程序中表演,并同时成为教习贵族子弟的基本教材。源于远古“伊耆氏之乐”、用于祭祀活动“腊祭”的乐舞,此期亦得到广泛传播。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春秋战国墓葬实物,亦有当时边疆少数民族所用芦笙舞乐和铜鼓舞乐的显示。秦汉以来,包含乐舞表演的综合型艺术散乐百戏得到迅速发展,随后在相和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大曲,使舞、歌、器并存的乐舞形式显露出高级大套结构的特征。隋唐时期,各民歌乐舞在长安交相辉映,九部乐和十部乐恢弘的结构、艳丽的格调,体现出此期舞蹈音乐进入全盛阶段。宋元以后,各民族民间舞蹈音乐蓬勃发展,至近代汉族的秧歌、花灯、采茶歌、花鼓调,少数民族的打歌、锅庄、萨满调、鼓舞乐、弦子舞乐、芦笙舞乐、器具舞乐、动物舞乐等,各盛一方,传统舞蹈音乐遂形成千姿百态的繁荣局面。

云南晋宁古寨山古墓铜鼓纹饰中的芦笙乐舞形象

敦煌莫高窑112窟唐代乐舞壁画

《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按照演出的顺序记载了百戏表演的全过程,是我们了解宋代百戏伎艺实际表演的极为珍贵的资料。在那一次演出里,在各种伎艺表演之后,有“合曲,舞旋迄,诸班直常入祗侯子弟所呈马骑”等描述。对此,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一书中指出:“至于《舞旋》之为舞蹈,《马骑》实为马戏,则各为专技”。要把“合曲”与舞旋连用,说明《舞旋》基本上是一种有音乐伴奏的表演,其具体动作形态和表演内容,一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伎艺性质,所以在列在百戏之内;同时,《舞旋》在表演内容上又可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技巧性,所以可以作为整个百戏表演结束时的“压轴节目”。在《舞旋》之后,皇帝参加的马球、马戏表演就开始了。

同书之“六月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条,记载说:“作乐迎至庙,于殿前露台上设乐棚,教坊、军容直作乐,更互杂剧、舞旋。”同书“下赦”条中还说:“军容直作杂剧、舞旋;御龙直装神鬼、斫真刀、倬刀。”在这些记载中,《舞旋》都是和杂剧表演更替出现,可能正是因为它在表演内容上没有确定性,所以才能和杂剧互相补充,发挥艺术的感染力。

当然,《舞旋》也并非总是与杂剧作伴。《梦粱录》“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条说,当御赐第八盏酒时,“百官酒,舞三台,众乐作,合曲破,舞旋”。这里的《舞旋》已经和宫廷大曲一起演出了。

以上所记,多为北宋年间《舞旋》表演的情形,而《梦粱录》的记载则说明南宋虽然经过了巨大的社会振荡,文化变迁,但是《舞旋》却依然流传下来。《武林旧事》中追忆了北宋年间的著名“舞旋色”雷中庆,又记载了南宋的范崇茂、豪俊迈、刘良佐、杜士康、于庆等人。舞蹈史家费秉勋认为,《舞旋》不是指某一特定内容的具体节目,也不是一切舞蹈节目的泛称,而是指除队舞、舞队之外,穿插于广场艺术或宴会排当乐次中单人或双人表演的大曲舞蹈和较短小的徒手舞蹈节目。孟元老形容“一裹无脚小幞子锦袄辽人,踏开弩子,舞旋搭箭”(见《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会》)的时候,舞旋一词似乎是动作的泛称。当吴自牧形容“街市有乐人三五为队,擎一二女童舞旋”(见《梦粱录·妓乐》)的时候,《舞旋》一词强调的是动作的过程,并使人联想到“旋转”的特点。

奴隶制建立,夏以后的殷商时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是一个神权统治的奴隶时代,事无巨细都要占卜问卦,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大批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记录宗教活动的档案。

在这些甲骨文中,有一些关于舞蹈的记载。这是中国舞蹈史上,最早的文献记录。“舞”字的写法如上图所示。又有“庸舞”,即一面击庸一面舞蹈的记载。一面演奏乐器一面舞蹈是中国传统,今天的《腰鼓舞》、《花鼓舞》、《钹舞》、《芦笙舞》等都是这类舞蹈。甲骨文中还出现一些与面具舞有关的字形,史家认为这是“魌”字。另外几个头形奇特的字,可能与后世驱鬼逐疫的《傩舞》有关。

舞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大约起源于南北朝时代(佛教兴起的时代)。有关狮子舞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礼乐志》,其中提到“象人”,照三国时魏国人孟康的解释,“象人”就是扮演鱼、虾、狮子的艺人。由此可见,至迟三国时已有狮子舞了。南北朝时,民间也流行狮子舞。 到了唐朝,狮子舞已发展为上百人集体表演的大型歌舞,还作为燕乐舞蹈在宫廷表演,称为“太平乐”,又叫“五方狮子舞”。当时的狮子舞,还流传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乐图”中,就画有古代的日本奏乐舞的场面,与唐代的相似,只是规模小得多。唐代以后,狮子舞在民间广为流传。宋代的《东京梦录》记载说,有的佛寺在节日开狮子会,僧人坐在狮子上做法事、讲经以招来游人。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介绍了浙江灯节时,大街小巷,锣鼓声声,处处有人围簇观看狮子舞的盛况。 随着佛教的流行,异域的狮子形象便从塞外传入中原。唐代民间已有舞狮的游戏。白居易的《西凉伎》诗中描述说:“假面胡人假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当时西凉艺人舞狮的情况,与我们现代所见的舞狮情景很相似。清代《北京走会图》所画的狮子舞,一大狮由二人扮演,三小狮各由一人扮演,另有二人手执“拂子”,逗引狮子,完全同于现代春节时间的舞狮。 舞狮有南北地区之分。北方舞狮的外形和真狮相似,、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仅露双脚,下身穿着和狮披同样的金**狮子和花靴。舞狮由两人配合进行,另有一人是武士打扮,手执绣球作引导。北狮又有大小狮之分。大狮是双人舞,小狮是单人舞。动作一般有跌扑、翻滚、跳跃和挠痒等;还有过跳板、滚绣球、上楼台等技巧动作。舞狮时配有京鼓、京锣、京拨,动作合拍,生动活泼。 南方狮舞一般在广东流行,所以又称为广东狮。广东狮是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狮头有各种形式和颜色,狮披是用五彩布条或绸条做成。有一人或二戴大头佛面具作引狮、戏狮、单舞等。舞狮者穿各色灯笼裤,上身穿密钮扣的唐灯笼袖衫或背心。舞狮时要使出浑身解数和不同招式,显露出舞狮者的南派武功功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