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奇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的奇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妇人良方》卷二十二引《张氏方》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的奇散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2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的奇散 1 拼音

de qí sǎn

2 《妇人良方》卷二十二引《张氏方》 21 方名

的奇散

22 组成

荆芥(大者)45穗(于盏内燃火烧成灰,不得犯油火),麝香少许(研)。

23 主治

产后恶露不行,余血渗入大肠为泻泄。

24 的奇散的用法用量

沸汤12呷,调下此药。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6 附注

此泻分过则愈,虽洞泄不禁,下青黑色物亦验。此药虽微,能愈大病,宜勿忽之。

古籍中的的奇散 《竹林女科证治》:[卷三保产下]泻痢

产后泻痢恶露不行,此瘀血渗入大肠泻下青黑色,宜的奇散。若腹痛泻痢,宜当归芍药散。若月内泻痢,宜鸭子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五产后门]泻利

麝香研,汤三呷调下。此药虽微,能治大病。(方名的奇散。)产后泄方茯苓川芎黄芩白术干姜滑石陈皮芍药(

《济阴纲目》:[卷之十四产后门·下]大便出血

上锉,水煎服。一方无石膏,有犀角、连翘、甘草。的奇散治产后恶露不行,余血渗入大肠,洞泻不禁,下青黑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三·脾胃部泄泻]产后泄泻

麝香研,汤三呷调下。此药虽微,能治大病。(方名的奇散。)产后泄方茯苓川芎黄芩白术干姜滑石陈皮芍药(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五产后门]泻利

目录 1 拼音 2 《得效》卷十五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熟附丸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26 熟附丸的临床应用 附: 1 古籍中的熟附丸 1 拼音

shú fù wán

2 《得效》卷十五 21 方名

熟附丸

22 组成

大川芎、当归、赤石脂(煅)、白龙骨、木贼(去节)、熟附子各等分。

23 主治

崩漏。

24 熟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米饮送下。渐安。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26 熟附丸的临床应用

崩漏:一妇人年五十已上,经断七年,忽然经行,遂成崩漏,发热腹痛,两月不愈,予诊其脉,虚细疾数,予曰此乃阴虚而致,宜服此药。

古籍中的熟附丸 《济阴纲目》:[卷之二血崩门]治崩漏虚寒

食前服,五六服,寒热腹痛皆退。崩漏未止,续服后熟附丸。熟附丸熟附子木贼(去节)龙骨()赤石脂(各半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一调经门]血崩

煎服,食前五六服寒热腹痛皆退,崩漏未止,续服后熟附丸。熟附丸熟附子木贼(去节)龙骨()赤石脂(,各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一调经门]血崩

煎服,食前五六服寒热腹痛皆退,崩漏未止,续服后熟附丸。熟附丸熟附子木贼(去节)龙骨()赤石脂(,各

《女科经纶》:[卷七崩带门]气虚崩漏用断下汤论

腹痛一证,人皆以为瘀血者多,此以为漏不止者,服熟附丸,正元礼所谓崩而腹痛者,崩止而痛除也。《女科经

《普济方》:[卷三百二十九妇人诸疾门]崩中漏下

目录 1 拼音 2 《济阴纲目》卷七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温中坐药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3 《金鉴》卷四十九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温中坐药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温中坐药 1 拼音

wēn zhōng zuò yào

2 《济阴纲目》卷七 21 方名

温中坐药

22 组成

吴茱萸、牛胆。

23 主治

妇人阴冷。

24 温中坐药的用法用量

每取20粒,研碎绵裹,纳阴中,良久如火热。

25 制备方法

将吴茱萸入牛胆中令满,阴干百日。

3 《金鉴》卷四十九 31 方名

温中坐药

32 组成

远志、干姜、蛇床子、吴茱萸。

33 主治

妇人阴冷,由风寒乘虚客于子脏,久之血凝气滞,艰于受孕。

34 温中坐药的用法用量

绵裹纳阴中,1日2易。内宜多服桂附地黄丸。

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古籍中的温中坐药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六]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利。此所以不用五苓散,而用肾气丸也。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注阴寒,前阴寒也,治以温中

《医宗金鉴》:[卷三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肾气丸方

所以不用五苓散,而用肾气丸也。@@@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 子散主之。注阴寒,前阴寒也,治以温中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二十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入房。皆足成此病。必求所因以治之也。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蛇床子散方蛇床子仁上一味。末之。

《妇科心法要诀》:[卷六前阴诸证门]阴冷证治

温中坐药阴冷风寒客子脏,桂附地黄丸最宜,远志干姜蛇床子,吴萸为末裹纳之。注妇人阴冷,皆由风寒乘虚

《济阴纲目》:[卷之七前阴诸疾门]治阴冷

目录 1 拼音 2 滋肠五仁丸的别名 3 处方 4 制法 5 功能主治 6 滋肠五仁丸的用法用量 7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滋肠五仁丸 1 拼音

zī cháng wǔ rén wán

2 滋肠五仁丸的别名

五仁丸(《世医得效方》卷六)。

3 处方

桃仁30克 杏仁30克(麸炒,去皮、尖)柏子仁15克 松子仁15克 郁李仁3克(麸炒)陈橘皮120克(别为末)

4 制法

上先将五仁别研为膏,合陈橘皮末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 功能主治

治年老体虚,大肠闭滞,传导艰难者。

6 滋肠五仁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7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四

古籍中的滋肠五仁丸 《济阴纲目》:[卷之十四产后门·下]大便秘涩

药大剂调补之,不然,元气下脱,后将不可救矣)滋肠五仁丸治产后血气虚损,大肠闭涩,传道艰难。杏仁(去

《医学正传》:[卷之七]妇人科下·产后

酒一盏,煎至一碗,去渣分二服。加葱、盐亦可。滋肠五仁丸(局方)治产后血气虚损,大肠闭涩,传道艰难。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九秘结候]药方

服五十丸,三两服后,大便不能燥结也。(杨氏)滋肠五仁丸桃仁杏仁(各炒去皮尖,一两)松子(一钱二分)

《脉症治方》:[卷之四附载名方]燥门方(计方五条)

三十丸。米饮下。食前临卧。各一服。以利为度。滋肠五仁丸治津枯竭。大肠秘涩。传导艰难。宜此而润之。柏

《女科百问》:[卷下]第九十一问产后大便秘涩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参黄散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参黄散 参黄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shēn huáng sǎn

2 处方

参三七1两,大黄4两,厚朴1两,枳实1两,桃仁3两,归尾3两,赤芍1两5钱,红花5钱,川山甲5钱,郁金1两,胡索1两,肉桂5钱,柴胡6钱,甘草4钱,青皮1两。

3 制法

上为细末。

4 功能主治

逐瘀下降,疏通。主体实重伤。

5 参黄散的用法用量

酒调下。

6 摘录

《伤科补要》卷三

古籍中的参黄散 《普济方》:[卷二百三十二虚劳门]虚劳咳唾脓血(附论)

。水一大盏。煎服食后。一方无黄芩。一方无肉桂。名人参黄散。《普济方》明·永乐四年朱橚公元1406年

《女科经纶》:[卷三胎前证上]妊娠烦躁口干用药之法

前证若胃经实火,用竹叶石膏汤;若胃经虚热,用人参黄散;若胃经气虚,用补中汤;若肺经虚热,用紫苏饮;

《济阴纲目》:[卷之八胎前门·上]烦躁

前证若胃经实火,用竹叶石膏汤;若胃经虚热,用人参黄散;若胃经气虚,用补中益气汤;若肺经虚热,用紫苏

《外科启玄》:[卷之十二]群方加减法

。每个入生矾末令满。炭火过为末掺上即干。甚效。参黄散治水痘子甚效。人参(一分)甘草(炙半分)滑石(

《伤科补要》:第三则·跌打损伤内治证

目录 1 拼音 2 《济阴纲目》卷九:加减当归六黄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加减当归六黄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31 组成 32 主治 33 加减当归六黄汤的用法用量 34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加减当归六黄汤 1 拼音

jiā jiǎn dāng guī liù huáng tāng

2 《济阴纲目》卷九:加减当归六黄汤

21 处方

当归身、黄耆(炙)、生地黄、黄芩、白栀、阿胶珠、炙甘草各等分。

22 功能主治

妊娠伤寒发汗后,汗漏不止,胎气受损者。

23 加减当归六黄汤的用法用量

上用浮小麦1撮,煎汤去麦,下药5钱,煎至7分,温服。

24 摘录

《济阴纲目》卷九

3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31 组成

生地5两,黄耆3钱(蜜炙),白芍半钱(炒),白芷3钱(盐水炒黑),炙草1钱半(黑),当归3钱,阿胶3钱(麸炒),黄芩1钱半,浮麦3钱。

32 主治

孕妇伤寒发汗后,汗漏脉浮数者。

33 加减当归六黄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34 各家论述

妊娠伤寒发汗后,余热内陷,卫气无所止息,以热主疏泄,故漏汗不止,胎孕不安焉。生地滋阴壮水以安胎,黄耆补气实卫以固表,当归养血以荣心,白芍敛阴以收汗,阿胶补阴以滋冲任,黄芩清热以安胎元,白芷行气于元府,炒黑亦能祛湿除汗,甘草调气于脾胃,炙灰亦令燥湿缓中,更以浮麦凉心以止漏汗也。水煎温服,使气阴内充,则余热退藏,而营卫调和,汗漏自止,胎孕无不自安矣。

古籍中的加减当归六黄汤 《济阴纲目》:[卷之九胎前门·下]伤寒

茯苓甘草(各一两)上锉,每服一两,水煎服。加减当归六黄汤治妊妇伤寒发汗后,汗漏不止,胎气损者。当归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十五节·妊娠伤寒

所止息。漏汗不止。胎孕不安。脉浮数者。主以加减当归六黄汤(大生地五钱、清炙皮三钱、炒白芍、炙甘草、

《痰火点雪》:[卷一自汗盗汗]附∶拙见治验

汗,每夜被湿数重,开帐其热气如雾上腾。余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数十剂,略减二三分,未全愈。诊六脉伏沉,乃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八人集·妇人规(上)经脉类]热入血室(十四)

,其人多汗而无表证者,宜保阴煎、清化饮、当归六黄汤之类加减主之。若病虽渐愈,但元气素弱,而热有未退

《景岳全书》:[卷之十二从集·杂证谟痉证]痉证论列方

目录 1 拼音 2 《济阴纲目》卷十二:经效方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经效方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济阴纲目》卷十一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经效方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经效方 1 拼音

jīng xiào fāng

2 《济阴纲目》卷十二:经效方

21 处方

茯神2两,当归2两,芍药2两,人参2两,麦门冬(去心)2两,酸枣仁(炒)2两,黄芩2两,甘草2两,白鲜皮2两,大枣7枚。

22 制法

上为粗末。

23 功能主治

产后心虚忪悸,志意不定,烦躁恍惚。

24 经效方的用法用量

水2升,煮取7合,去滓温服。

25 摘录

《济阴纲目》卷十二

3 《济阴纲目》卷十一 31 方名

经效方

32 组成

当归1钱半,芍药(炒)8分,苦梗8分,槟榔8分,枳壳(麸炒)8分,桂心6分,青木香6分,柴胡6分。

33 主治

产后肝经气滞不平,胁胀腹痛,或寒热往来,内热晡热。

34 经效方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35 制备方法

上锉。

古籍中的经效方 《伤科汇纂》:[正文]损伤总论

儒门事亲》∶治金疮血出,用白薇为末贴之。蔺氏《经效方》∶治金疮血出不止,用生面干敷之,五、七日即愈

《济阴纲目》:[卷之十一产后门·上]胁胀痛

二十枚)上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分半,分服,日三。经效方治产后肝经气滞(气滞二字尽之)不平,胁肋胀痛,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木槿

树皮为末,醋调,重汤顿如胶,内敷之。(王仲勉《经效方》)。牛皮风癣∶川槿皮一两,大风子仁十五个,半

《博济方》:[卷三翻胃]小木香散

治翻胃病,全不下食,开胃和气。胡氏经效方,作定胃散。胡椒(二十一粒)木香(一小块)糯米(一撮上三味

《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九疮肿科]诸疮

目录 1 拼音 2 《外台》卷十四引《肘后方》 21 方名 22 紫汤的别名 23 组成 24 主治 25 紫汤的用法用量 26 附注 3 《圣惠》卷六十九 31 方名 32 紫汤的别名 33 组成 34 主治 35 紫汤的用法用量 36 制备方法 3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紫汤 1 拼音

zǐ tāng

2 《外台》卷十四引《肘后方》 21 方名

紫汤

22 紫汤的别名

紫方

23 组成

鸡屎2升,大豆1升,防风3两(切)。

24 主治

中风。无问男子妇人,中风脊急,身痓如弓。

25 紫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3升,先煮防风取3合汁,豆、鸡屎2味锅中熬之令黄赤色,用酒2升淋之,去滓,然后用防风汁和,分为2服,相去如人行67里。衣覆取汗,忌风。

26 附注

紫方(《金匮翼》卷一)。

3 《圣惠》卷六十九 31 方名

紫汤

32 紫汤的别名

大紫豆汤、大豆紫汤

33 组成

鸡粪白1合(炒微黄),大豆2合(炒熟),防风1两(去芦头)。

34 主治

妇人中风,脊急反张,如弓之状。

35 紫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酒各半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3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37 附注

大紫豆汤(《普济方》卷三一六)、大豆紫汤(《普济方》卷三五五)。

古籍中的紫汤 《济阴纲目》:[卷之十二产后门·中]发痉

质子妇产四日,戴眼,弓背反张,壬以为痉病,与大豆紫汤、独活汤而愈。政和间,余妻方分娩,犹在蓐中,忽作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五产后门]中风

妇,产四日,螈戴眼,弓背反张。壬以为痉病,与大豆紫汤、独活汤而愈。政和间,余妻方分娩,犹在蓐中,忽作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五产后门]中风

妇,产四日,螈戴眼,弓背反张。壬以为痉病,与大豆紫汤、独活汤而愈。政和间,余妻方分娩,犹在蓐中,忽作

《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产后诸疾门]中风

多。如何更服麻黄、官桂、防己、黄芩、辈。不若大豆紫汤并大圣散佳。而小续命汤加减。并治刚柔二痉。若柔痉

《杂病广要》:[外因类]痉

的奇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妇人良方》卷二十二引《张氏方》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