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是什么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蝗虫是什么虫,第1张

蝗虫又名“草螟”、“

蝈蚂”、“

蚱蚂”、“

蚂蚱”、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Acrididae)以及螽斯科(Tettigoniidae)昆虫的总称。数量极多,生命力顽强,能栖息在各种场所。在山区、森林、低洼地区、半干旱区、草原分布最多。植食性。大多数是作物的重要害虫。在严重干旱时可能会大量爆发,对自然界和人类形成灾害。

幼虫只能跳跃,成虫可以飞行,也可以跳跃。大多以植物为食物。

人们常说的蚂蚱只是蝗虫的幼虫,并不是单独的物种。

选 A

青色,长角长触:是用眼睛看到的;股鸣:是用耳朵听到的所以属于观察法

B 谈话法错误因为人和蝗虫不能进行话语交流

C 调查法也错误因为没有去说去大量调查各种不同的蝗虫

D 实验法也错误因为那句话没说怎么设计实验,怎么去做实验的

蝗虫食物范围广,可取食小麦、水稻、谷子、玉米、豆类、烟草、芦苇、蔬菜、果树、林木及杂草的叶子、嫩茎、花蕾和嫩果等,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大发生时可将作物食成光杆或全部吃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成虫:雄成虫体长355~415mm,雌成虫395~512mm。体通常为绿色或黄褐色,常因环境因素影响有所变异。颜面垂直,触角淡**。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从侧面看散居型略呈弧形,群居型微凹,两侧常有暗色纵条纹。

前翅狭长,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有褐色、暗色斑纹,群居型较深。后翅无色透明。群居型后足腿节上侧有时有2个不明显的暗色条纹,散居型常消失或不明显。后足胫节通常橘红色,群居型稍淡,沿外缘通常具刺10~11个。

天牛是多食亚目天牛科昆虫的总称,咀嚼式口器,有很长的触角,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全世界约有超过20,000种。有一些种类属于害虫,其幼虫生活于木材中,可能对树或建筑物造成危害。

天牛是植食性昆虫,会危害木本植物,大部分松、柏、柳、榆、核桃、柑橘、苹果、桃和茶等,一部分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主要害虫。

天牛的幼虫以及成虫多喜在树木上活动,如桑树、柳树和杨树、柑桔类、松树等都有多种天牛种类在其繁衍。天牛中数量最多,对植被危害较大。

天牛的寄主范围在各种类间亦有不同,很多种类如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等,其食性广泛,能加害多种不同科的植物;有的则限于同科或接近的属,如大牙和曲牙锯天牛为害禾本科植物,樟红天牛为害樟树和楠木树。

扩展资料:

《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现在已知的昆虫种类约100万种,占所有已经知晓的动物种类的5/6;并且仍有几百万的未知晓的昆虫仍待人类去发现和认知。法布尔在19世纪中期,于学校教课之余,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间观察各类昆虫,为之定名,为之讴歌。

《昆虫记》又不同于一般科学小品或百科全书,它同时还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

首先,它并不以全面系统地提供有关昆虫的知识为唯一目的。除了介绍自然科学知识以外,作者利用自身的学识,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和认识体系搬到了笔下的昆虫世界里。

他透过被赋予了人性的昆虫反观社会,传达观察中的个人体验与思考得出的对人类社会的见解,无形中指引着读者在昆虫的“伦理”和“社会生活”中重新认识人类思想、道德与知的准则。

其次,虽然全文用大量笔墨着重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并不像学术论著一般枯燥乏味,而是行文优美,堪称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作者的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情趣和诗意。

作者对自然界动植物声、色、形、气息多方面的绘都恰到好处,使用了大量栩栩如生的比喻,此外,他凭借自己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基础,在文中引用希腊神话、历史事件以及《圣经》中的典故,字里行间还时而穿插着普罗旺斯语或拉丁文的诗歌。

法布尔之所以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并曾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提名,除了《昆虫记》那浩大的篇幅和包罗万象的内容之外,优美且富有诗意的语言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昆虫记》蝗虫主要内容:粗略模样,通常呈嫩绿色,但也有的是青绿色、淡**、红褐色,甚至有的已像成虫的那种灰色了。其前胸呈明显的流线型,并有圆齿,还有小的白点,多疣。后腿已像成年蝗虫一样粗壮有力,饰有红色纹路,而长长的上腿上长着双面锯齿。

《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现在已知的昆虫种类约100万种,占所有已经知晓的动物种类的5/6;并且仍有几百万的未知晓的昆虫仍待人类去发现和认知。法布尔在19世纪中期,于学校教课之余,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间观察各类昆虫,为之定名,为之讴歌。

扩展资料

昆虫记蝗虫作品主题:

煌煌10卷的《昆虫记》一书,以其瑰丽丰富的内涵,唤起人们对万物,对人类和对科普的深刻省思。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

通过详细、深刻地描绘,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各种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蝗虫的捕猎方式主要依靠它们的口器和腿部动作。

蝗虫的口器是由5部分组成的,包括上唇、下唇、上颚、下颚和舌。其中上颚较坚硬,适于咀嚼,是切断、嚼碎植物茎叶的主要结构。蝗虫的腿部动作也相当精细,它们的前足和中足用于步行,后足则用于跳跃。

在捕猎时,蝗虫通常会先利用它们敏锐的视觉和感知能力,找到适合的猎物,然后迅速跳过去,用它们锐利的口器咬住猎物。如果猎物较小,它们可能会直接将猎物吞下。如果猎物较大,它们可能会先将猎物咬伤,使其失去行动能力,然后再慢慢享用。

总的来说,蝗虫的捕猎方式通常可以概括为“跳跃、咬住、撕裂、吞下”几个步骤。

蝗虫是什么虫

蝗虫又名“草螟”、“蝈蚂”、“蚱蚂”、“蚂蚱”、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Acrididae)以及螽斯科(Tettigoniidae)昆虫的总称。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