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籍中的错字
你说的那个《离骚》版本我不清楚,不知道具体是指哪些错字,不过古代人的错字其实是与文字和印刷的历史有关的。
古籍的错字有有很多原因:
第一,是前面朋友说的,古代与现代文字意义的变迁和增加,这其实不属于“错”的范围,而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产物。
第二,古籍在文字统一前是根据不同地域而有不同书写习惯的,直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才有了后来文化的普及,当时楚地、秦地、乃至齐鲁燕赵,都有各自的书体,因此在不同国家传播时,认读中出现的错误认识和书写也会延续到后代。
第三,古籍在印刷术发明前,多是以传抄的方式。因此在抄写时就会出现“讹”“夺”“衍”“漏”的情况。
“讹”就是上面说的,错误认字,而后因错就错。
“夺”就是误认某字为其他的字,或者是串行、串篇、串简等情况,抄写时抄错。这也与古书的装订方式有关,一大捧竹简木牍,如果装订绳断脱,重新整理编排次序可是个大问题。
“衍”就是抄写时自己添加了字,而后整篇文章就这样因错就错传给后人。
“漏”是说抄写时脱漏了原文,丢字拉字。
第四,这些问题在传抄和整理成底稿时就已经出了不少问题,当刻于金石、木版上,如果刻工不注意,或者偷懒或者手艺差,或者时间紧,也会出现字的变化和脱漏,比如出现很多异体字、简化字、缺笔字等,如果不及时校对发现,一旦重新拓印成书,就将错误形成固定的模式变成正常的了。
第五,古代君主们经常颁布各种时代的避讳字,一旦遇到就需要以同意字代替原文,后代有时不知道,就误将已代替的当作最早的版本,这样又形成了新的错误。不过明清以后是以缺笔划来处理避讳字,这在认识和考订时就方便不少。
第六,古代名人们也经常会出现自造字,如果后人不察,就会误为错字。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必须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的一种要求,通常只限于君主、尊长之本名,其字号则无必要。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主尊长的名讳一律要回避,可以用其他字代换,或是刻意将该字缺笔,取名时也不能取他们的名讳中字,甚或同音的字,否则可能触犯大不敬之罪。陆容《菽园杂记》称,“民间俗讳各处有之,吴中为甚”。这种要求也曾经适用于汉字文化圈临近国家,例如日本、朝鲜半岛。
避讳始于周朝,《左传》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但当时同音或近音的字不用回避。名讳两字中,只有一个字相同,也不用回避。到了汉朝,这种要求变得非常严格。地名、物名、官名、人名都要回避当朝天子甚至皇帝祖先的名字。
在古代,避讳被明文写进了法律。唐朝的法律规定,直呼皇帝的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退休浙江布政使彭家屏在族谱《大彭统记》刊登河南生员段昌绪家存吴三桂文告时,乾隆帝之名讳弘历不缺笔,成为彭家屏自杀及段昌绪斩首罪名之一。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江西书生王锡侯在他删康熙字典写的字典《字贯》凡例写入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之名讳(玄烨、胤禛、弘历),没有缺笔避讳,也有批评康熙字典“然而穿贯之难”的内容,被认为非常不敬,而被依大逆律定罪处斩。
到了唐朝,有一个字相同也必须回避了,当时著名诗人李贺就是因为其父名“晋肃”,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致使终身不得志,韩愈为此事非常生气,为之作《讳辩》驳斥,“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能为人乎!”
回避君主的名字,叫做避公讳或国讳。一般适用于过去七世代以内。
避讳自己家族的长辈的名字,叫做避家讳。
回避圣人的名字,叫做避圣人讳,例如邱姓就因避讳孔子的名字“丘”而产生。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位时,“仪”曾经是避讳字。清朝灭亡后,中国不再避国讳。现在虽然已经不讲究这些避讳习俗了,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在取名时尽量不取同父辈或祖辈同名或同音的字作为名字。由于避讳的影响,现在的中国人还是认为直呼长辈的名字为不敬,所以会特别注意亲属称谓。
相反地,欧美文化中许多父子,甚至好几代都同名同姓,代表纪念。而日本也常会用与长辈名字中的字以取名,为示缅怀先人之意。如江户时代幕府将军名中多有“家”字。
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到秦代时,随着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避讳的办法才初步确立。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改正月为端月;秦始皇的父亲名楚,楚这个字就被改称为荆。汉代律法规定,臣民上书言事若触犯帝王名讳属犯罪。到了晋代,避讳制度日臻严密,在许多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如“授官与本名同宜改”、“山川与庙讳同应改”等等。甚至皇后的名字也在避讳之列,简文帝郑太后名阿春,当时凡有春字的地名都以阳字代替,如富春改为富阳,宜春改为宜阳。晋代人还特别重视家讳,别人言谈中若涉及自己父亲、祖父的名字就得赶快哭泣,对表对父、祖之孝心。《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东晋桓温之子桓玄一日设宴待客,有位宾客嫌酒太凉,要侍者“温一温”,桓玄一听此“温”字,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声。由于在言谈中容易触犯别人的家讳,很多人都很重视谱学研究,以免言语不慎触怒他人。
在南北朝时,士大夫都以善避私讳为荣。南朝刘宋太保王弘,精通谱学,能“日对千客,不犯一人之讳”,当时竟被传为美谈。在唐朝,避讳成为政府颁布的法律,不少人因不慎触讳丢官去职,断送仕途。著名诗人李贺的父亲名晋肃,由于“晋”与“进”同音,当时人认为他不能中进士,虽然有韩愈帮忙,专门写了《讳辩》为之辩白,但李贺最终没能参加进士科考试。恶讳(表示深恶痛绝的避讳)也首先在唐朝兴起。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憎恶安禄山之名,改安化郡为顺化郡,广东宝安县也被改为东莞县。宋代是避讳最严的一个朝代,庙讳就达到50个字,科举考试中,举子“举场试卷,小涉疑似,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失去中榜机会。宋孝宗时,应避讳的文字达到278个,文人士子遣词造句如履薄冰,举步维艰。至于因避讳不敢做某事、担任某官的更是常有。宋司马光被遣出使辽国,但因辽主名耶律德光,司马光只好以同名难避而辞退了这一差使。元朝,由于是少数民族的政权,几乎没有避讳制度了,大臣上书也敢直呼皇帝的大名。清朝统治者嫉恨中原人民视其为外族,除皇帝名之外,胡、夷、虏、狄等字都在避讳之列。乾隆四十二年,江西举子王锡候在《字贯》中触犯了康熙、乾隆帝名讳,满门抄斩,令天下士子心惊胆颤。避讳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三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彻底废除。
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产生许多讹误。但如果能掌握它,却可以用来审定古书及文物的时代和识别其真伪,因为造假者图一时之快往往很少顾及避讳问题,前代避了后代的讳,或该避的讳没有避,都可以成为确定其伪品的依据。
在古代,避讳被明文写进了法律。唐朝的法律规定,直呼皇帝的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
主要方式有三:
一、改字
1回避君王的名字,叫做避公讳或国讳。一般适用於过去七世代以内。
避汉文帝刘恒音讳,「姮娥」改嫦娥。
2避讳自己家族的长辈的名字,叫做避家讳。
苏东坡(苏轼)祖父名「序」,所以写书时不用序,改用「跋」。
3回避圣人的名字,叫做避圣人讳。
孔子之名「丘」曾经是金朝的圣人讳,所以丘姓的一部分改为「邱姓」。
二、缺笔
即当遇到要避讳的字时,在该字上少写一笔。清代康熙帝之名「玄烨」,因缺笔的关系,所以字的笔划不写完。
三、空字
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不填写,例如「观世音」被称为「观音」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
除国讳之外,民间因信仰、迷信等因由,更对甚多日常用词作出避讳,变成一些其他人难以理解的用语,其中突出例子如下:
中国广东、香港“空屋”:原意为空置的房子,但因“空”与“凶”(即不幸)的读音相似,而改用“凶”之反义词“吉”,因此人们习惯以“吉屋”代替形容空置的房子。
“通书”:原为一本书籍名字,但因“书”与“输”(即失败)的读音相似,而改用“输”之反义词“胜”,因此人们习惯以“通胜”代替指通书。
“伯母”:原为年长女性的尊称,但因与“百无”(即什么东西都没有)的读音相似,而改用“无”之反义词“有”,因此伯母(尤其操粤语人士)叫伯友。
“肝”脏:五脏名称,但因“肝”与“干”(即枯竭)同音,而改叫“膶”(取湿润之音意),因此(尤其操粤语人士)牛肝叫“牛膶”。
同理,“舌头”的“舌”,粤语“舌”与“蚀”(即亏蚀)同音,而改叫“脷”(取盈利之音意),因此(也是操粤语人士)猪舌叫“猪脷”。
日本由于“四”与“死”同音(同样读“し”,人们以代表“四”的固有词“よ”(汉字写成“与”)代替“四”字,如重箱的“四の重”改为“与の重”,本膳料理的四の膳改为与の膳。
台湾在台湾,“四”与“死”亦是音近。故常避“四”字。如餐厅、饭店常言“‘三加一’位客人”。
古书鉴别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技术性强,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尽管如此,要鉴别古籍的优劣真伪,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常识和规律可以遵循。
一、封面。古书封面为四周单线边栏,分为三行,右行为编著撰选者姓名,中行为书名,左行为刊印人或斋、堂名。
二、装订。古书装订在宋以前均为卷轴形式和折叠页装。册装书的出现是在宋代以后,册装最初是蝴蝶装,后来进到了包背装。线装书是在明代中叶以后才有的。
三、版式。古书的版式,北宋和南宋前期刻本基本上是白口,南宋后期出现黑口,元末至弘治年间通行粗黑口。明正德,嘉靖年间又出现白口书,之后一直到清代,黑白两种书口同时流行。
四、字体。古书字体主要有两种,一种宋体字,另一种是元体字。尽管时有非欧非颜,非柳非赵的所谓“馆阁体”出现,但那并非主流。
五、纸张。宋代印书多用麻纸和以竹为原料的玉扣纸。元刻本常用竹纸或皮纸,比宋版用纸稍黑。明代印书,前期多用江西棉纸,后期多用竹纸,晚期盛行毛边纸。清代大多采用开花(又称桃花纸),但在实际应用中,几乎以前所用的各种纸张,清刻本中都在运用。
六、讳字。避讳讲究自周代始,官名、人名、地名均随帝王名字的改变而改变,这对判断古籍年代极有参考价值。历代避讳常见的有改字、空字、缺笔。秦汉时大多采用改字和空字避讳,讳名不讳姓。用缺笔字代讳字发端于唐,又在宋版书上特多。金元刻本无讳字,多俗体、简体。明前、中期亦不避讳,明刻讳字始于明光宗朱常洛。清刻本避讳尤其苛严。
此外,古书鉴别还要细审书中内容,注意书后的序文跋语,以及墨色、藏书印章、刻工记载等。
关于古籍中的错字
本文2023-10-03 18:23: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3872.html